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散语境中的回望_美国华文女作家_省略_歌苓的_中国记忆_小说研究_一_周春宇

流散语境中的回望_美国华文女作家_省略_歌苓的_中国记忆_小说研究_一_周春宇

流散语境中的回望_美国华文女作家_省略_歌苓的_中国记忆_小说研究_一_周春宇
流散语境中的回望_美国华文女作家_省略_歌苓的_中国记忆_小说研究_一_周春宇

收稿日期:2010-12-27

作者简介:周春宇(1956 ),江苏苏州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文学、文论与美学的比较研究。

第33卷 第2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 l 33 N o .2

2011年3月 Journal o fN i ngx ia U n i versity(H u m an iti es&Soc ial Sciences Editi on)

M ar .2011

流散语境中的回望

美国华文女作家严歌苓的 中国记忆 小说研究(一)

周春宇,李侠云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严歌苓融合中西文化的 中国记忆 小说在比较文学视阈解读,具有跨文化意义。作者在流散语境中以双重文化视角回望母国的态度,使其作品蕴含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严歌苓在流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二是严歌苓在流散语境中回望母国的独特意蕴,即对真善美的追寻;三是严歌苓回望母国的书写策略;四是严歌苓回望母国的文化守望。严歌苓在流散语境中的文化身份和以 局外人 的立场回望母国的创作显示出独特观点和影响。关键词:严歌苓;流散语境;中国记忆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11)02-0095-04

严歌苓是近十几年来北美华文文坛创作成就和影响力都最为显著的新移民作家之一。去国之前,严歌苓曾作为特派记者踏上对越反击战战场,对战争惨烈状况的切身体验使她萌生了珍重生命、体悟人性的意识,并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其早期创作多以小说形式表现自己所熟悉的军旅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严歌苓赴美国攻读英文写作硕士学位并定居美国至今。期间,她始终坚持用中文写作,表达移民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困惑与思考。严歌苓曾把自己的这段创作经历形象地描述为像一个生命的移植 将自己连根拔起,再往一片新土上栽植;而在新土上扎根之前,这个生命的全部根须是裸露的,像是裸露着全部神经,因此我自然是惊人地敏感。伤痛也好,慰藉也好,都在这种敏感中夸张了,都在夸张中形成强烈的形象和故事

[1]

。得益于这

份敏感,严歌苓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 新移民小说 。本课题所谓 中国记忆 小说,就是指她在跨文化的流散语境中以交融中西文化的独特视角回望故土母国创作的小说,如 人寰 、 穗子物语 、 金陵十三钗 、 第九个寡妇 、 一个女人的史诗 、 小姨多鹤 等。在这些作品中,严歌苓以跨文化视角审视故土,深情地书写了回望母国时所关注的历史和生活于其间的人,集中体现了作者在两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观点,密集抒发了作者的回望

心态。作者生活在异质文化语境之中,却勇于冲破

异文化的强势挤压,坚持用母语中文来讲述去国时抛开的那一方土地上的故事,从而使渗入血脉的文化印记有了展露的平台;而流散作家的身份又使她具有跳出民族政治圈子的理智与清醒,能够以中西双重文化的视角完成对母国的回望。

对于 中国记忆 小说的跨文化意义和价值,严歌苓有自己的理解。她说,到了一块新国土,每天接触的东西都是新鲜的,都是刺激。即便遥想当年,因为有了地理、时间以及文化语言的距离,许多往事也显得新鲜奇异,有了一种发人省思的意义

[2]

。正是

为了追索这份 发人省思的意义 并将其传达出来,严歌苓将神思中的目光遥遥锁定中国大陆。但是,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严歌苓,其思想观念难免受到异域文化的 洗牌 ;中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在她的心理结构中已然催生出融合不同文化质素的新的审美倾向。这就使她的 中国记忆 小说不仅仅满足于对昔日发生在中国内地的故事的简单叙述,而是体现为作者以中西双重文化视角对中国历史的独特审美观照,展露出作者回望中国的良苦用心和执著姿态。

本课题所谓 流散语境 ,是指全球化时代移民作家群所必然面对的不同文化的交汇、碰撞与磨合状态。以严歌苓为代表的美国华文作家群就是典型

95

的流散语境中的作家 他们同时承载着两种文化:既时刻浸染在客居之国无处不在的文化中,又因为血缘相通而与母国文化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他们正是在两种文化的夹缝里,以中文为创作工具,书写着远离故土、漂泊海外的移民情怀。无疑,双重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流散作家从外部观察本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角;但从生活多年的故国移居到一块陌生的土地,移民作家往往面临着生活与文化上的诸多不适应,从而,对关系着日后人生道路选择与主体意识建构的自身文化身份的确认,即 我是谁 的自问,便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文化身份 一直作为研究移民作家的切入点为评论界所关注。

米兰 昆德拉在 被背叛的遗嘱 中把移民艺术家分为三类:一是始终无法与移居地同化,二是己融入移居地社会却无法摆脱文化之根,三是既融入当地社会又从故土拔出了根。同样,处于流散语境中的美华作家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追寻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他们或试图改变自己,企望以抛弃中国文化为代价而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或固守中国文化,一味排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实现中西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途径。大体上说,严歌苓的文化身份可以归为第三种,因为她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文化处境,主动选择游离中西两种文化,将自己定位为流散语境中的 游牧者 ,以 局外人 的身份自由地观照中西两种文化语境中的人与事。这一与众不同的自我文化身份定位,使她能够更为清醒地探究复杂的人性与历史。这也正是她的 中国记忆 小说之所以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原因所在。

一 流散语境中的 游牧者

美国华文作家置身于西方文化语境,却坚持用中文进行文学创作,这相对于美国主流的英语文学,无疑是一种异质而又另类的存在;同时,虽然同为华文写作,美华文学又始终徘徊于中国主流文学之外,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因为这一群体毕竟散居于异国他乡,在文化语境上已经远离了中国本土。这种处于双重文化边缘的尴尬处境,使文化身份的确认成为美华作家创作时首先面临的问题。

文化身份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处境和地位所作的意识形态反思,通俗地说,即人们对于 我是谁 、 我来自何方 、 又将去往何方 的追问。文化身份是关系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个体确认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尺度。一旦失去这一尺度,个体便会在社会和文化中感到无所归依、不知所措,甚至失去自我。

身处异质文化语境又无法回归中国本土的美华作家虽然可以取得美国的合法居留权,甚至加入美国国籍,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美国人;但他们天生的民族身份却无法因此改变。他们离开母国远走他乡,抛开的是身后那一片土地,带走的却是在国内习惯了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观念,意识深处根深蒂固的母国文化印记更难被异域文化的潮水冲刷殆尽。最初踏上美国这片国土,他们经验到更为广阔的人生,或许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脱;但在异域生存或 生根 的需要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文化选择。于是,他们固有的文化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方式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颠覆;而在母国文化背景中构建起来的价值取向又使他们难以完全认同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面对由母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突碰撞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精神煎熬与困惑,他们不得不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应对种种矛盾。

作为美华作家群中的一员,严歌苓也自然经验一系列的文化冲突与困惑,深刻感受到移民共有的痛苦与失落。正如她在 少女小渔 后记 中所说:人在寄人篱下时是最富感知的。 寄居别国,对一个生来就敏感的人,是 痛 多于 快 的[3]。但是,对于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留学生作家群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认同的焦虑情结,却不是严歌苓关注的焦点。对这一主题的 轻视 与严歌苓个人对移民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远离故土的经历使她的写作才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施展,在异域新奇的土壤上蓦然间盛开出再生的奇葩。可见,对于严歌苓来说,移民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它不再满是精神折磨,而是作家证明自己最有力的方式:有许多作家都是在离开乡土后,在漂泊过程中变得更加优秀的。康拉德(Joseph Conrad)、那布可夫(V lad i m ir N abokov)、昆德拉(M ilan Kundera)、伊莎贝拉 阿言德(Isabel Auendene) 他们有的写移民后的生活,即便是写曾经在祖国的生活,也由于添了那层敏感而使作品添了深度和广度,添了一层与世界、其他民族和语言共通的襟怀。他们的故事和人物走出了俄罗斯、布拉格的格局,把俄罗斯、布拉格蔓延成了美国人的、中国人的、人类的俄罗斯、布拉格。这是移民生活给他们视角和思考的决定性的拓展与深化[4]。正是这份移民所赋予的共通的人类情怀,使严歌苓的 中国记忆 走出了中国格局,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作为一名典型的流散作家,严歌苓称自己是 中国文学的游牧民族 的一员。所谓 游牧 ,是指

96

个体从地理到心理的社会位置:既游离于母语主流,又处于别族文化的边缘[5]。这种定位与她所受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影响有关。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严歌苓汲取了 文艺复兴 以来西方世界所形成的 人学 价值观,包括对于种族、等级和性别方面的认识。西方 人性观 表现出来的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与严歌苓在文革期间所经历的对人的尊严的无视和肆意践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深深感染了严歌苓,并给她的思想带来一次大洗礼,使她开始质疑传统的东西,质疑千百年来从古到今定下来的一些规则、人的一些面目和地位[6]。这些质疑成为她写作的动力与目的,也使她的创作明显区别于其他美华作家:游离于母语主流,以一种更为理智和清醒的眼光审视故土。虽然西方文化让严歌苓获得了看 人 的新眼光,带给她对自由与个体的新认知,但是她并未完全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而是一直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多年的旅美经历使她认识到真正彻底的文化 迁移 是不可能完成的,自始至终,移民只能是永远的寄居者,即使做了别国公民,拥有了别国的土地所有权,我们也不可能被别族文化彻底认同。荒诞的是,我们也无法彻底回归祖国的文化。首先因为我们错过了它的一大段发展和演变,其次因为我们已深深被别国文化所感染和间离。即使回到祖国,回到母体文化中,也是迁移之后的又一次迁移,也是形归神莫属了[7]。 错位归属 的双重矛盾迫使作家正视自己的尴尬处境,同时也为作家提供了定位自己文化身份的全新思考角度。

对于自己所处的流散语境的理性思考,使严歌苓不再像上世纪50年代的留学生作家群那样热衷于怀乡思亲,也不像同时期的一些新移民作家那样极力融入美国主流文化,试图成为一个 真正的 美国人;而是乐于做一名处于流散语境中的 游牧者 ,游走在中西文化的边缘。就像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那样,始终保持着跨界的清醒,能够站在历史文化的外围,以一种真正自由的姿态、开阔的视野和沉静的思索,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理解、所记忆的人生与历史。我在美国 属于边缘 从美国到祖国,我也是边缘,我在两边做边缘,游离于主流。这样我就局外一点,观察更冷静,比较容易看出社会中荒诞的东西[8]。这种文化身份所代表的状态极像她称羡的 波希米亚精神 它以不具有排斥性的开放心态和生命状态,摈除了习惯社会的偏见和成见,形成了一种富有包容性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态度,这就使作者的眼光更为平等、敞开和流动不拘。 局外人 的文化身份赋予了严歌苓不一样的写作视角。流散语境中不同文化间的穿插和流动,使严歌苓得以从外部世界重新审视故土;同时又能有效地从少数族裔的角度透视西方文化。这样一种特定语境下的书写,给她的作品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二 美华文学中别样的 中国记忆

对于中西文化的独特透视角度和超然姿态,使严歌苓在流散语境中形成了 局外人 的文化身份。这一文化身份融入小说写作中,便使她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美国华文作家的鲜明的写作特色,从而奠定了她在美华作家群中与众不同的地位。正如陈燕妮在 遭遇美国 一书中所评价的:在美国的所有华裔女人中,严歌苓是一个了不得的异数。她制造了一条常人不敢想象的道路,把本不能走的路,硬走成路[9]。伴随着文化身份的定位,严歌苓的小说在经历了对移民生活阶段的描写后,便进入了对母国题材的回归与追寻。她以一种被异域文化洗礼过的视角将那一段段中国记忆娓娓道来,并试图通过中西两种文化的 互看 来实现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反省和思考。她的 中国记忆 小说不仅升华了作家自己的创作,也拓展了美国华文文学的写作领域,推动了整个美国华文文学走向深化。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留学生作家群,到今天的新移民作家群,处于流散语境中的美华作家纷纷抒写着中西文化的交叉冲击带给他们的语言、情感、价值和文化等方面的错位,以及伴随着种种错位而产生的精神与情绪的变化。但是,相似的经历体验却在历代移民作家的作品中传达出了不同的文化心态。

20世纪50年代,以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为代表的台湾留学生作家群,多是出于逃离台湾现状的目的前往美国;而在美国这一异质文化语境中,他们在事业、爱情、生活等方面的理想屡屡遭遇打击而幻灭。一方面,他们因为政治原因而故土难归;另一方面,他们又由于沁入骨血的五千年中华文化而从内心深处排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于是,异乡的失落与孤寂、精神的迷惘与彷徨,使他们形成了一种无法开释的寻根心态与怀乡情结。作家们对于过去难以释怀,对于现在和未来满怀悲苦,心态趋于分裂。因此,於梨华的 又见棕搁,又见棕搁 、聂华苓的 桑青与桃红 、白先勇的 纽约客 等作品,都充满了中国人在美国所感受到的内心分裂的痛苦经验。这些作品在苍凉而又凄美的中国传统文化境界里,体现了游子的大悲大恸和在异乡无根放逐、寻根漂泊以及落根无定之中的苦苦挣扎[10]。

美华新移民作家群的文学写作在总体上已经摆脱了台湾留学生作家群集中描写乡愁乡恋的框架,

97

大多表达的是 再苦也要挺下去 、 再难也不回头 的坚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华文学的发展;但深入检视新移民作家的作品便不难发现,它们频繁讲述的无非是新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困境,包括经济状况的拮据、打工生活的艰辛、语言交流的障碍、文化心理的冲突以及相伴而生的个人情感经验。如周励的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曹桂林的 北京人在纽约 、张效武的 我在美国当律师 、钱宁的 留学美国 、陈燕妮的 遭遇美国 、少君的 人生自白 、严力的 纽约故事 等作品便具有代表性。这些作品以人物经历的传奇色彩、故事情节的曲折起伏吸引读者,但由于大多直接取材于当下的现实生活,缺乏必要的审视距离;同时又过分注重个人的情绪宣泄,因而思想的深刻性与丰富性方面均有欠缺。

与前辈作家和同期新移民作家相比,严歌苓的创作视野有了很大的突破,她走出了在美华人生活的小圈子,将目光放远至身后的母国,以此时此地的心境写彼时彼地的故事。这种交融中西文化后反观中国的回望姿态,在满眼 血泪控诉 和 炫耀成功 的新移民文学中格外的醒目和动人。

严歌苓早期的新移民小说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观的熏陶而体现出独特的文化视角,如 少女小渔 、 红罗裙 、 花儿与少年 、 人寰 等作品,虽然同为描写新移民的生活,表现华人移民、特别是华人女性在异域的伤痛与无奈;但它们在淡淡的感伤中已然流露出作者怀抱实现文化沟通的一丝希冀,因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经历的丰富、思想的深入,严歌苓把艺术的笔触转回母国,开始了她融合中西文化视阈后更为成熟的书写。她的 穗子物语 、 第九个寡妇 、 一个女人的史诗 和 小姨多鹤 等 中国记忆 小说,开拓了美华文学的新生面。 穗子物语 以小女孩穗子的眼睛观察 文革 乱世中的人生百态和人性之恶的大爆发,书写了作者记忆中的 文革 ; 第九个寡妇 、 一个女人的史诗 和 小姨多鹤 则以大历史背景下小女人的人生经历来重写被规范的人和事,融入了作者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深刻思考。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经历了异域生活洗练后的严歌苓,虽然在时空上与母国有着一定阻隔,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她对母国及母国民生的关注热情;相反,时空的距离使她的思想更为亮敞,表达更为自由真切,能够以 局外人 的特殊眼光观照与审视母国及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使那些看似陈旧的往事具有崭新的意义与价值。

如此一来,在以描写华人旅美经历为主流的美华文学中,严歌苓的 中国记忆 小说成了特别的异数 这些作品不再满足于编写华人移民的生存故事,而是跳脱于现实之上,并且超越了个体生存经验的层面,因而得以触摸到人类心灵最深处的隐秘,展示出人性共有的弱点及其无限丰富性。这使严歌苓的 中国记忆 小说获得了某种哲理性的普遍意味,同时也使美华文学具有一种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严歌苓.洞房 少女小渔[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

社,1998:247.

[2]严歌苓.洞房 少女小渔[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

社,1998:247.

[3]严歌苓.洞房 少女小渔[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

社,1998:248.

[4]严歌苓.主流与边缘,波西米亚楼[M].北京:当代世界

出版社,2001:163.

[5]严歌苓.中国文学的游牧民族,波西米亚楼[M].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108 109.

[6]张琼.严歌芩复旦讲座侧记[M] 庄园.女作家严歌苓

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238.

[7]严歌苓.错位归属[M] 庄园.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

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215.

[8]江少川.走近大洋彼岸的缪斯 严歌苓访谈录[J].世

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3):50.

[9]陈燕妮.遭遇美国[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251.

[10]黄万华.20世纪美华文学的历史轮廓[J].华文文学,

2000(4):46.

责任编校 岩 宏

98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体育课程标准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体育课程标准 一、基本理念 面对21世纪科技迅速发展、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需要具有科技和文化素养的个人。有鉴于此,董教总全国华文独中工委会于2005年1月9日发布《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教育改革纲领》(以下简称《教改纲领》),确立“培养青少年成为健全的成人”为独中教育的主要目标。 美国健康教育体育休闲舞蹈学会(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AAHPERD)根据适能(fitness)的观点,对健康提出了整体性的概念,认为真正完整的健康应由五个安适状态(well-being)所构成: (一)身体适能(简称“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包括了解身体发展、身体照顾,发展正向身体活动的态度与能力。 (二)情绪适能(emotional fitness):包括思考清晰、情绪稳定、有能力调适压力,具备自制与自律的能力。 (三)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包括关心配偶、家人、邻居、同事和朋友,积极与他人互动和发展友谊的能力。 (四)精神适能(spiritual fitness):包括寻找个人生命的意义,设定人生的目标,拥有爱人与被爱的能力。 (五)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包括对社区生活改造有贡献,能关注文化和社会事件与接受公共事物责任的能力。 这五个安适状态彼此相辅相成,才能达成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因此体育的目标显而易见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适能,而非竞赛的胜利者而已;意即每位学生皆应有机会参与身体活动,并学会至少一项适合终身休闲的运动技能。因此,学校须确立“体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份”的观念,坚持按教育规律在每一个年级、每一班实施体育课,以达致《教改纲领》所提出“爱惜身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目标 (一)学会运动技能,提升体适能。 (二)体验运动乐趣,建立终身运动习惯。 (三)培养运动风度,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一、写出下列作家的主要作品一部,并指出作家所属地区或国别、作品的体裁 鸥外鸥:香港诗人,诗歌《和平的基石》吴浊流:台湾作家,小说《亚细亚的孤儿》 铁抗:马华(马来亚华文)作家,小说《试炼时代》金庸:香港作家,小说《神雕侠侣》洛夫:台湾诗人,诗歌《石室之死亡》白先勇:美华(美国华文)作家,小说《孽子》聂华苓:美华作家小说《桑青与桃红》朱西宁:台湾作家,小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林海音:台湾作家,小说《城南旧事》陈映真:台湾作家,小说《夜行货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新文学的诞生跟中国大陆“五四”新文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台湾新文学也是在大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在本质上始终追求着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倾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台湾文学又具有某些与大陆新文学稍异的个性,显出其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地域性和强烈的兼蓄性等特点。 2、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学呈现什么样的基本格局? 抗战时期,内地硝烟弥漫,惟有香港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一块安静的乐土,从而成了全国抗战文学的一个中心,除了本地青年作者如谢晨光、侣伦等崭露头角之外,许多内地作家纷纷南下,他们有暂时寓居或把香港作中转站的,如郭沫若、郁达夫、巴金、胡风等;有暂时寓居但时间较长的,如茅盾、戴望舒、夏衍等;也有由暂时寓居转为长期定居的,如许地山、萧红等。他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立了“香港中华艺术协进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等。 3、余光中中西兼容的现代诗追求有哪些基本特征? 余光中的中西兼容的现代诗最基本的特征是题材与风格的变化多端。他的诗歌题材浩阔、包罗万象,冲破了现代诗题材范围的栅栏,生老病死、战争爱情、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咏史怀古等人性、生活、社会、历史等皆被遣入笔端,其中多且好的是思国怀乡诗,如《大江东去》、《乡愁四韵》、《呼唤》等;他的诗歌风格是现代诗质中总呼啸着古典的音响,古朴而典雅,古诗佳句的镶嵌、古典节奏色彩与现代白话文体的搭配,愈见其华丽缤纷、音调铿锵。如脍炙人口的《乡愁》。 4、五六十年代台湾各流脉小说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其文学史整体价值是什么? 50年代前期,在国民党反共政治路线的指引下,台湾出现了反共文学,称为“战斗文艺”,小说方面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陈纪莹的《荻村传》、姜贵的《旋风》等,极端政治化的宣传倾向使这类作品肆意歪曲历史并严重脱离生活真实,从而走进口号化、概念化、公式化绝境;乡愁文学几乎与“战斗文艺”同时产生,以回忆大陆乡土和亲人为内容,小说方面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孟瑶的《心园》等,这类作品由于抒发了故国情、民族情、亲情、爱情和友情而呈现出动人的艺术魅力;与乡愁文学同时兴起的还有乡土文学,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钟肇政的《浊流三部曲》、钟理和的《笠山农场》等,这些作品植根于台湾的土地,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浓烈的乡土色彩,创立了清新淳朴的民族风格和本土风味。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台湾兴起现代派文学,现代派小说以王文兴、白先勇、欧阳子等为代表,代表作品有《寒流》、《永远的尹雪艳》、《魔女》等,这些作品多数都融入了较多的写实因素,只是保留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技巧。它们的文学史整体价值在于使小说创

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访著名对外汉语研究专家汪惠迪先生 有多少在读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华语教育?华语教育从什么年级、学段开始? 马来西亚政府规定,所有政府中学(即官办中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小学则视源流而定:国民小学(即官办小学)教学媒介语是马来语,华族小学(华小)是华语,印度族小学是泰米尔语(新加坡叫淡米尔语)。马来语是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课。此外,学生还要学习英语,所以马来西亚华族学生接受的实际上是“三语”教育——马来语、华语和英语。 马来西亚是否拥有独立的华语学校?如果有,大概有多少所小学、中学或大学? 马来西亚的情形是:“华小”,即以华语作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小学,除了马来语和英语外,其它科目都用华语进行教学。“华文独中”,即由华人出资创办的独立中学,目前在马来西亚有60所,其中37所 在西马,23所在东马。这60所华文独立中学1997年的学生总数为55143人。独立中学里也有非华裔孩子就读,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华文学院,即除了华文幼儿园、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和国民中学的华语母语班之外的屈指可数的高等华文教育机构,如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博特拉大学中文系、南方学院中文系(1996)、新纪元学院中文系(1998)和韩江学院中文系(2000)。马来西亚华人一直致力于创办一所独立大学,这一目标迄今还未实现,目前只有华文学院。 在马来西亚,华语教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现在的华语教育处于怎样的地位? 马来西亚是个以马来人为主的国家,华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马来西亚的中国移民一但形成社区,就会有华校出现。由于国情不同,在今天的马来西亚,仍保留着华校。华语都是华族学生必修的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中学毕业马来西亚的华人也都会讲华语,该国还有官方的华语规范委员会,由教育部副部长兼任主席。 马来西亚是否都有华文媒体?大概有多少家?这些媒体应用的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 有华文媒体,我仅介绍报纸。马来西亚全国的大型报纸有《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中国报》等,都在西马出版。此外,东马还有几份报纸。西马和东马都还有一些地方小报。马来西亚的华文报总数比新加坡多得多。新马两国的华文报都采用简体字。 马来西亚的华语教育教材是由哪些人参与编写的?由什么机构进行审核批准?每个学段各有几套教材? 马来西亚独中的教材是由董教总(华校董事会和华校教师总会)自行编写的。随着语言环境和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变化,马来西亚的华语和中国大陆的华语之间,有哪些差异或出现了哪些变异?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马来西亚华语和中国大陆普通话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词汇上,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和政治的原因造成的。具体的差异请参考近年来我国大陆和新马两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今年8月,我在长春召开的汉语词汇学第二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全国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新加坡华语词汇的风情与姿彩》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在华语桥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c11819217.html, 或https://www.doczj.com/doc/4c11819217.html,)上也可搜索到有关的论文。笼统地说,它们之间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初中华文课程纲要-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学平台资源站

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科课程纲要(2000年修订) 华文课程是民族母语教育课程。华语言文字是马来西亚华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马来西亚通用的语文之一。世界上使用这种语言文字的人口超过十三亿。学好华文课程,不但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对将来继续学习和从事工作也有所助益,而且对参与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交往,特别是亚洲地区的交往,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中学的华文课程是小学华文课程的延伸,目的在于使学生: 1. 能有效地学习语文,使用规范的语文进行听、说、读、写。 2. 具备语文思维能力,能应用华语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智力。 3. 认识我国多元民族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着重了解华族文化的渊源和传统,并加以 继承与发扬。 4. 具有和友族和谐共处、热爱祖国的意识。 5. 具备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 6. 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文艺鉴赏能力。 7. 能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能自觉地学习语文。 8. 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 听话能力 ◆养成耐心和专注听讲的习惯。 ◆听清楚并理解讲述的内容。 ◆把握讲话的中心和重点。 2.说话能力 ◆能以规范和流利的华语说话、讲述见闻、介绍事物、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做到 语音清晰、意思明白、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得当,态度自然。 ◆养成说话有礼貌的习惯。 3. 阅读能力 ◆掌握略读、精读的方法。 ◆养成默读的习惯,注意阅读的速度。 ◆能朗读和背诵课文一些精彩片断。 ◆阅读一般文章,能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 ◆阅读文言文,能了解基本内容,能背诵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文。 ◆对各种文学样式,能有基本的欣赏能力。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鉴赏论文

《20世纪中国经典小说鉴赏》课程论文患病者——读鲁迅《阿Q正传》 姓名:郑旭良 学号:20111646 班级:11级汉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患病者——读鲁迅《阿Q正传》 摘要: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不同的人看鲁迅所写的《阿Q正传》也会有各自不同的感悟。或是觉着此人粗鄙不堪,或是觉着此人罪有应得,或是同情此人,从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更有甚者,觉着阿Q是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平民群体的缩影,是“最为卑劣的中国人”。但是在本文里,阿Q仅仅是一个患病者,一个普普通通的病人,而《阿Q正传》则自然而然的成了阿Q这位病患的病历本。 关键词:《阿Q正传》鲁迅患病者病历本阿Q 上世纪初在古老的东方大陆上中国,蔓延着一种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再加上长时间的积累,这个古老东方大陆上的老大帝国的国民们大多都染上了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很强很强,它或会让人死亡,或会让人贫穷,最严重的或许会让这个老迈的帝国连同他的人民一如庞贝古城一般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消亡。于是乎,一群染病较轻的国民开始各自给这个国家,给这个国家的人民,找寻治病的良方。或是于炮火中寻找出路,或是于纸笔间进行尝试,不同的医生,都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着各自的医治。而《阿Q正传》则正是诞生于这群医生们各自医治这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过程中。不能说《阿Q 正传》是一剂治病良方,因为在我看来,它或许更像是一本病历,或者说是一本医疗记录,一个名为阿Q的患病者的病历。 阿Q,具体叫什么无从考证,只能从他的记录上知道他被别人称作阿Quei,按照浙江一带的方言来看,或叫阿贵,亦或者他有可能叫阿桂。但是在这里,暂且不去深究他到底叫什么,权且照着病历上的阿Q叫着吧。至于这个阿Q是哪里人,更是无从考究,只是从薄薄的病历间能知道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是在未庄和附近的城镇度过的。当然,这些也不算重要的东西,变暂且抛到一边,来谈一谈正题——阿Q到底有什么病。 阿Q到底有什么病?从那位叫做鲁迅的医生所开的病历本来看,阿Q确实病得不轻。从病历本的前面几页看,这或许又不能称之为病历本,或许叫他疾病百科全书来得更为恰当。也不知道这个叫作阿Q的是怎么做到的,几乎当时整个老大帝国国民的病征都能从他身上找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患病太多,不便细分,也就权且将他害得最深的几种毛病挑出,进行浅析。

现代汉语中者

现代汉语中“者”的用法研究 【摘要】从词缀和助词不同方面论辩“者”的词类,再从自指和转指方面确定“者”是词缀。以及“者”的用法。 关键词:词缀转指词汇意义功能意义 助词和词缀究竟怎么分,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因为助词和词缀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意义虚灵,不能单独使用,总是附在别的词后面,又能增加语法意义,甚至改变语法性质。而且者字与前面的成分结合的非常紧密,中间一般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但我们认为二者有实质的区别。词缀是参与构词的,它与词根一起构成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意义明确具体,不可分割或添加。助词是构形的,他能增加语法意义。 根据词类划分中词的语法特征之一词的形态来探析“者”,它是词缀合理一些,还是助词更合理。词的形态有构词和构形两种语法形式。构词的语法形式有前缀和后缀,他们有构成新词的作用,并且有标记词类的作用。“者”在现代汉语中始终位于词根的后面,我们就直接拿后缀的典型代表来做比较。如:X手棋手打手新手虽然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手)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代有某些具体特征的人。指一个或一类型的人,有一些具体化与指人化。同样,“者”读者作者死者零余者用人的思想和动作等方面与前面的词根组合指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指一个或一类型的

人,同样具有具体化与指人化,组合后词性转换为名词,都可以看作是名词的标志。再如:大众化革命化年轻化绿化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再加上化,又变成一个词,凡是用“化”构成的词一般都是动词。如“者”唯物主义者手工艺者环保者志愿者本来前面就是一个词,是一个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再加上者,凡是用“者”构成的词一般都为名词。由此可以看出“者”是极度符合词缀的条件。但是为了严谨起见,还待商榷。 不妨从构形的语法形式来探讨“者”的属性。现代汉语里,构形的语法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叠式,把词或语素重叠起来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二种是粘附式,把具有词尾性质的助词粘附在实词后边表示某种语法意义(邢福义先生和汪国胜先生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没对这一点做细致的阐述。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者’的解释为①助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物。如:强者、读者、符合标准者。②助词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③助词,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虚词类别的语法形式,应是该类词的语法意义借以表现出来的方式或标志,从而也应该是区别性的。对于助词来说,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大事记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⑤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大事记 (2006年1月-06月) 1月03日 1月05日1月06日 1月09日1月10日● 2006新学年,全国3所新华文小学启用:雪兰莪帝沙 再也二校,柔佛哥打丁宜育华小学,槟城北海中华二校。后两校为旧校迁址。 ● 董教总等九团体促请政府成立一独立委员会,全面检 讨英语教数理政策。 ● 尊孔独中正式推行“网上教学”和“多媒体英语教学” 改革计划。 ● 槟城地方法庭宣判巴东仙托新中华小必须拆除以供发 展商进行房屋发展计划;新中代表律师及时上诉槟城高等法庭,取得暂缓执行拆校的庭令。 ● 马华公会发表《马华九大政纲》,其中涵盖教育领域政 纲:“教育振兴”和“强化中文教育发展”。 ● 槟城州政府谴责发展商不顾学生感受与安危,蛮横拆 除新中学校食堂和厕所。 ● 董教总发表文告表示,今天新中华小面对拆校窘境, 槟城州政府和教育局在处理有关迁校工作上负有一定责任;同时谴责发展商不顾学生、教师的感受与安危的蛮横行为。 ● 新中华小新校舍动工兴建。 ● 首相发表声明谓新中风波事件已交槟州首席部长全权 处理,各造不要把有关事件种族化;希望新中新校舍早日建竣。

1月12日1月13日1月17日 1月22日1月23日1月24日1月26日2月01日2月03日● 华校教总与全国校长职工会代表访问新中华小。 ● 董教总发表文告促请教育部尽快解决华小马来教师和 不谙华语文教师超额问题,以免影响华小办学本质。 ● 教育部长表示,教育部将为国民小学重新编排和拟定 全套华文和淡米尔文课程,以吸引非土著学生报读。 ● 马华公会成立全国华小校地调查行动委员会,以进一 步收集华小校地资料,协助华小解决校地主权问题。 ● 槟城明德学校接获地主律师信,限期4月30日之前搬 迁。 ● 董教总全国独中工委会与数艺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书,以便在全国独中推广网络数学习题系统。 ● 前首相敦马哈迪表示,英语教数理政策适应当前知识 主导的时代,也为我国的未来发展优势奠定根基。 ● 教育部长表示,英语教数理政策是否违宪,可交法庭 裁决。 ● 华总、董总、教总、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大马校友 联总、留台联总、马来亚南大校友会联合向政府提呈《第九大马计划建议书》。内容涵盖社会、文化、教育、经济四大领域。 ● 教育部长表示,目前国内教师过剩6000人,主要是国 文教师;但华文、英文、淡米尔文、辅导、体育、特殊教育等教师仍短缺。 ● 教育部总督学阿里慕丁表示,教育部督学团将派华文 科督学到华小视察华文数理教学。 ● 安联银行与马六甲培风中学合作推出“安联银行独中 认同卡”,让持卡人刷卡消费之余,捐款支持独中。安联银行也将把“安联银行独中认同卡”推广到其它独中。

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和研究现状

上篇海外华文文学的命名和研究现状 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范畴和命名至今还是非常有争议的,并没有定论。因为它牵涉很多复杂的问题,一个作家也许会因为居住环境的改变、语言的转换等因素由此带来观念的巨大差异。本篇试图通过海外华文文学命名探索它的意义何在。除此之外,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现状作以大致梳理,考察某些方法论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解读过程,在这些研究视野中,新历史主义为我们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海外华文文学命名的困难性及内涵 事实上,要给海外华文文学命名,是非常困难的。这中间牵涉的问题十分的复杂,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就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海外华文文学”存在“海外”和“华文”两个概念。 1,从地域范畴上来限定 “海外”即当今之国外,更加严密的说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当然,毫无疑问的是中国这个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这几个版块。这样,我们研究的对象就把港澳台文学排除在外。虽然港澳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边缘文学”,但无论如何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而海外华文文学却并不隶属于中国文学。 在这里,“海外”一词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来加以限定的。本土的文化传统的一旦脱离它的母体,被置于异域环境中,它所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陌生的话语环境、扑面而来的文化隔阂、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这些由于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反差使得华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重新来应对陌生的居住环境。这种陌生的环境反过来影响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於梨华和严歌苓这两个杰出的华文作家都曾表明,如果没有移居海外,她们不可能对中西文化所带来的差异有那么深的感触,这是任何一个不曾脱离母体文化的人所能感受到的。 2,从语言上来限定 “华文”指的就是汉语,即运用汉语进行创作,汉语是否运用,是华文文学与其它语种文学(如英文文学,法语文学,俄语文学等)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 复习题及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答:在中国的历史上,189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流产的戊戌变法。在文学史上,1898年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 晚清的诗坛寂寞萧索,毫无生气,为了诗歌的革新解放,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发动了诗界革命。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黄遵宪。但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则是梁启超。 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梁启超他们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 所谓新,或者说新的意境,就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因此,他们认为,诗人应关心现实,熟悉生活,没有亲身的阅历,无法通晓世情不知现今的世事,就难以了解时势,就写不出新的意境。所以“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他们还认为,创造新的诗境,必须有新的思想,只有用新的思想来写新的生活,才能达到这一要求。他们所强调的,是诗歌应该融入西方现代的思想观念。 针对“求古求雅”的原则,破了诗体雅俗的界限,黄遵宪就主张诗歌创作的新与俗的理论,就是“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而黄遵宪的诗作就是实践这种主张的典型代表。 这场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当然结不出诗歌的硕果,也难于开一代诗风。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 桐城派古文、八股文为中国锢禁文明之一大根源。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这些文体的危害,同时也认识到统治者默认、提倡、推行这些文体的意图。黄遵宪希望世儒能改变“老死不知悔”的态度,跳出这种毁灭人材、束缚文学的圈子。 于是,黄遵宪、康有为等人曾提出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情深而文明”的改革设想。但这种设想并没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探讨。后来,在报章文体出现,“新文体”流行,梁启超才适时提出“文界革命”的主张的。 “新文体”实际上也就是随着现代型报刊杂志的繁荣和政治改良运动兴起而出现的“报章文体”。 梁启超所分析的“新文体”出现的原因和特点就是突破桐城古文的藩篱,把文体从“义理、考据、词章”中解放出来,以俗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笔锋常带情感,以增进对读者的感染力。 这期间,梁启超在1899年年底由日本去檀香山的途中想到了“文界革命”。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梁启超明确提出的。 3、着意“营构人心”的小说界革命 在传统的文学观念中,小说一直被视为小道、艺末,不能登大雅之堂。入近代以后,先进知识分子出于社会政治原因,把小说看成是启发民智的得力工具,是进行社会革命宣传的重要武器,大力提倡和鼓吹。于是创作兴盛,译著流行,小说理论的探讨也比较深入,从而使小说的观念有了彻底的更新。 对传统小说观念最早的冲击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 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则始于1897年天津《国闻报》所刊载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这篇由严复、夏曾佑所撰的长文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小说观念。针对中国的小说在“四部”中历来只能附于子、史的观念,他们从小说营构人心社会作用强调“有人身所作之史有人心所构之史,而今日人心之营构,即为一他日人身之所作。则小说者又为正史之根矣”。这种“小说为正史之根”的崭新观念很快就得到了富于激情的梁启超的进一步张扬。 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专门创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发表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在引入“写实派”和“理想派”两个概念的同时谈到了小说的功能与作用。他认为:小说可以“写实”也可以写“理想”。写理想可以以“他境界”导人,写实则可以发露现实生活的秘密,令人获得某种认识。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开卷) 现代汉语专题试题 一、举例并解释下列术语( 每词4分, 共20分) 1.声调 2.复合词 3.双宾动词 4.词类 5.成字部件 1.声调是贯穿一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 由音高变化形成, 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2.复合词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组合构成的合成词。例如”江山、海洋、农民”等等。 3.双宾动词就是能够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动词。例如”送你一朵花”, ”送”有两个宾语。 4.词类就是按照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5.成字部件就是能够独立成为一个汉字的部件。例如”好”

中的”女、子”就是成字部件。 二、判断正误( 每小题1分, 共10分。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韵母10U、 uei、 uen的拼写形式在实际运用中永远不会出现。( √ ) 2.普通话要以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 ) 3.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 因此方言不应该被消灭, 而应该保留。(√ ) 4.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都是舌尖后音。(√ ) 5.定位语素全部都是词缀, 非定位语素就是词根。(× ) 6.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区别是动词能够充当谓语。(× ) 7.汉字和音节是对应的, 普通话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 8.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 因此汉字中不能夹杂非汉字符号。(× ) 9.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 因此属于地域方言。(× )

10.网络语言会对现实语言产生一定影响。( √ ) 4.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 10分) 解题提示: 下面的句子, 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 注意纠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 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 ①青年朋友们, 努力吧, 未来的鸿图要靠我们来描绘。 ②我报设立了”改革刍议”栏目, 欢迎读者参与。 ③这篇文章, 针贬时弊, 观点鲜明, 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④这一张张笑容, 一颗颗红心, 汇成了爱的海洋。 ⑤这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名牌产品。 ①青年朋友们, 努力吧, 未来的宏图要靠我们来描绘。 ②我报设立了”改革小议”栏目, 欢迎读者参与。 ③这篇文章, 针砭时弊, 观点鲜明, 受到了读的好评。 ④这一张张笑脸, 一颗颗红心, 汇成了爱的海洋。 ⑤这是备受新老顾客信赖的名牌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