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三
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三

第09课时劝学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对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舟楫.(jí ) 中.绳(zhōnɡ) 跂.而望矣(qì)

B.磨砺.(lì) 驽.马(nú) 参省.乎己(xǐnɡ)

C.跬.步(guǐ) 槁暴.(pù ) 金石可镂.(lòu)

D.须臾.(yú ) 禀.赋(bǐng) 锲.而不舍(qì)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检查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穷尽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善行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月出于.东上之上

B.吾尝终日而.思矣拔剑切而.啖之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圣心备焉.

D.相与枕藉乎.舟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②金就.砺则利

③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④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 两个“就”不同,两个“致”相同

B. 两个“就”不同,两个“致”不同

C. 两个“就”相同,两个“致”相同

D. 两个“就”相同,两个“致”不同

6.下列句子与“以为轮”句式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与呼张良与具去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7.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8.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①。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②。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答:①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假如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此指声音宏大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雕刻

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跂而.望矣蟹六跪而.二螯

B.木受绳则.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C.以.为轮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

1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青出于蓝”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努力学习,学生就能超过老师。“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B.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提高。

C.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D.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辑”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

12.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

三、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③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生员。

13.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面:当面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B.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C.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D.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

1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

译文:

(2)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译文:

人教版必修3 第09课时劝学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B【解析】A项,“中绳”中的“中”应读“zhònɡ”;C项,“跬步”中的“跬”应读“kuǐ”D 项,“锲而不舍”中的“锲”应读“qiè”。

2.B【解析】绝:横渡。

3.A【解析】A项,均为介词,从;B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C项,兼词,于此/语气词;D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相当于“于”,对。

4.D【解析】A项,“有”通“又”;B项,“生”通“性”;C项,“知”通“智”。

5.B【解析】①就:登上。②就:靠近。③致:思想情趣。④致:到达。

6.B【解析】例句与C项均为省略句。A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

7.C【解析】⑤⑥之间是必要条件的复句,由此排除A、B;③④对应前面的“各种”用“不论……还是”。

8.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语意连贯。解答这类题目,需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判断。空①由下文可以推知。空②也可通过下文推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答案

9.D【解析】假:借助。

10.C【解析】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B.表承接,就/表转折,却;D.代词,它/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11.A【解析】“青出于蓝”这个比喻,与“冰寒于水”一样,也意在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12.⑴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省察,就会智慧明达,且行动不会犯错了。

⑵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三、课外拓展阅读

答案

13.C【解析】C项中,“怪”在此处应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可解释为“以……为怪”或“为……而感到怪异/奇怪”。

14.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断句题,需根据文意判断。这段话的大意是: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据此可得出答案。

15.B【解析】B项中的“无法与他们交流”与原文中的“与之语,不答”在意思上不相同,从文意上看,“不答”是“不想回答、理睬”或“不愿回答、理睬”,而不是无法与他们交流。

16.(1)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2)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参考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而茫然无所获,张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向来很熟识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

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他(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仿佛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期望做大官,万人中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他的兄长是里长,乡里多有逃亡之人,租税没地方来。每到年终,官府催交租税,把他拷打得体无完肤。自新就到县衙代哥哥受刑,而把哥哥藏匿到别的地方去。县吏为其意气而感到奇怪,刚要施与杖刑,他就阻止了,问:“你是什么人?”自新说:“我是里长,本是一名书生。”县官让他试写一篇文章,他马上就写成了,县官安慰他,并免去了对他的刑罚。

自新看那些权豪势要之人,淡然不放在心上。吴中子弟大多轻薄浮滑,穿着光鲜华丽的衣服,聚集到一处,用猥亵的语言玩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谈论古今之事,意气慷慨。酒喝到酣畅时,他大声说:“主宰天下终究怎么样呢?”眼睛往上看,神气勃勃仿佛发怒一样,那些年轻人想要殴打他。他被补授为秀才,学官向他索要礼金很是急迫。自信确实拿不出礼金,屡次遭受鞭笞的侮辱,心里怏怏不乐,想弃官而去,不久得病而死。

归子说:我和自新交游最久,看见他当面斥责别人过错,使人无容身之处。大庭广众之下,他讲一句话,不曾看人家的脸色。即便笑骂纷纷扬扬,他也很不放在心上。他是这样的自信。凭借自新的才华,如果让他有所举用,一定有自己的主见。他沉沦埋没到这种地步,天意可探问吗?我悲悼自新的死,为此叙述他的事迹。

【最新】第9课2劝学

第9课 劝 学(二)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 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 、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 的我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流畅飘逸, 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 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決然冰释.... ,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政绩工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简直到了登峰造极.... 、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 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身处春秋鼎盛.... 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 ,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感恩教育并不是让人痛哭流涕,也不是让人下跪。中国传统文化为父母洗脚、下跪等做法已经很难被年轻人接受,其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是独立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不是为父母而生,当然, ① ,即相互不是为了彼此活着。我认为这样是对人的发展最有利的,否则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 ② 。我们培养的其实 ③ ,而是独立、尊重父母、尊重父母劳动、有责任感的孩子。这种责任的能力是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培养的,而不是通过感恩教育、通过一两场感恩讲座就能解决的,所以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B.“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近年来的热词。“雾霾”“反腐”,老百姓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最新整理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案

最新整理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乐府诗《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

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 , 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研习课文 1、首先,听教师范读一遍,同学们认真看课文,注意字音、句读及语调。 2、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得抑扬顿挫。 3、学生个别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正音及强调某些句子的句读。 4、这篇文言文较浅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结合注释看能否读懂文章内容,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先圈出来,过会儿提出来集体解答。 辨析字音 (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字音,上讲台写出答案)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 )以为轮虽有(yòu )槁(go)暴(pù) 金就砺( lì)则利参省(cān)(xǐng) 知(zhì)明而行无过 须臾(xū )( yú ) 跂( qì ) 彰(zhāng)

高中语文 第9课《劝学》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3

【讲】人教必修3第9课《劝学》教学资料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

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 案

《劝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下列词语:劝、中、假、兴、跬、功、绝、金、虽;归纳下列词语的义项:绝、强、假、望、闻、而。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背诵第四自然段。 3.认识本文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方法的论述,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 4.体味本文充分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用了20个比喻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1.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所有比喻,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各分论点下属的比喻句,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2.加强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充分体味比喻的意义和妙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设置一定的思考题布置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但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主张“性恶论”,由于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要通过后天人为的学习,努力地追求礼仪,才能出现推辞礼让,达到社会安定。因此,荀子非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荀子的一篇文章──《劝学》。 二、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释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可能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三、题解(提问、教师点拨)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人教版 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word无答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3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word无答案) 一、其他 (★★) 1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开头第一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 2 . 如何理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 (★★) 3 . 如何理解“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句话。 (★★) 4 . 如何理解“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句话。 (★★) 5 . 如何理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 (★★) 6 . 如何理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 (★★) 7 . 如何理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句话。 (★★) 8 . 如何理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句话。 (★★) 9 . 如何理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 (★★) 10 . 如何理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句话。 (★★) 11 . 如何理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 (★★) 12 . 如何理解“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 (★★) 13 . 如何理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句话 (★★) 14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的? (★★) 15 .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是指“学习”,他“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 16 . 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与荀子所说的“学不可以已”有什么区别? (★★) 17 . 荀子在文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学生的知识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日积月累,学生最终将超过当初的老师。因此,有人说荀子认为从师学习的目的就是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 18 . 识记字音 木直中绳(_____)輮以为轮(_____)槁暴(_____)(_____)须臾(_____) 省乎已(_____)跂而望(_____)舆马(_____)二螯(_____) (★) 19 . 识记字音 舟楫(_____)蛟龙(_____)跬步(_____)骐骥(_____) 驽马(_____)锲而不舍(_____)金石可镂(_____)蛇鳝(_____) (★★) 20 . 通假字 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 ) 虽有槁暴( _______________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_________ ) 君子生非异也( _______________ ) (★) 21 .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__)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高中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三)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学不可以已。” 9、《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2、《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 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14、《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 的境界。 15、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3.解题

人教版第9课《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 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成诵的能力,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理解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三、德育教育目标: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知识点总结

《劝学》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文化常识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二、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通“叁”,多次) 三、古今异义 ; 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寄托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托付;把希望、思想、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 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 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 登高而招(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五、重点实词、虚词 于: 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从) ! 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 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而见者远(表转折) 锲而舍之(顺承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 者:

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 焉: 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六、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案教学

《劝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

何“劝学”的。 1.介绍《荀子》 学生看课本注①,教师补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题解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4.指名2~3名学生朗读课文(分节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九课《劝学》练习题(老师)

9.《劝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中:合于。 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輮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7.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 1.《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原因在于论述道理时巧妙运用了大量比喻,且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是否) 2.《荀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是 否)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学案两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学案两篇 学案博苑 2012-03-07 0550 5d56b7b40102duuy 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学案1 学习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难点、重点分析 1、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用了五个比喻。开头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驾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

第9课 劝学导学案教师版

编者:刘晓斌审核:使用者:高一年级时间:周 1 春 我 开 口 , 我 表 达 。 我 交 流 , 我 收 获! 第九课劝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2. 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3. 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学习难点】 1.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 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加强朗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疏通文意。 2、摘录自学难点,组内交流互助解答 3、将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难点归纳到小组长处,由学科班长统一整理,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结构 掌握1-2段的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走近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 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 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 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 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 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 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 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概括作者:荀子,名,时期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家、家、 是先秦家最后的代表,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对 肯定,并提出的思想。强调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9课 劝 学 ——非学无以广才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狐假.(借助,利用)虎威/不假. (借助)思索 B.冰,水为.(做,凝成)之/行将为.(被)人所并/为. (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专心致.(尽,极)志/闲情逸致. (兴致,情趣) D.劝.(劝勉,鼓励)学/劝.(用道理打动人)导/劝.(劝说,阻止)架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绝.江河(横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3.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斯天下之民至焉.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⑦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学不可以已.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以为轮,其曲中规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名句默写。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以成江海。 (3)我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故事,那只是幻想,而现代人真正登上了月球,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这 一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汉代乐府《长歌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 B.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舍:停止 D.用.心一也用:使用 9.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D.子何恃而往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等三句从正面说明了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B.“故不积跬步”等两句从反面说明了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 C.“骐骥一跃”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学习要有刻苦的精神。 D.“蚓无爪牙之利”等句说明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语文必修3第9课《劝学》教学设计

9 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子,论证方法; 难点:比喻论证——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所要论证的道理,如此论证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很多关于学习方面的至理名句,西方的培根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本能,但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各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

荀子强调“法后王”,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写作背景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人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涌现不同学派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2.课文节选部分共四段,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其余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 1.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第二段,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三段,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段,学习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四、互动探究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曰”这三个字有无必要?为什么? 先解释“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含义,再指出作者借“君子”提出观点的意图。 有必要。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作者是借助在学问品行上成功的人士的话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比自己直接说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 2.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 2.理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常识; 3.理解、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4.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 2.初步理解课文; 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用红笔勾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并抄写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初中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当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进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仪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多作排比,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学术论辩、立身处世之道等。《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 “劝”的繁体字为“勸”,在古汉语中,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 3.学生听读文本,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 4.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5.学生诵读文本。 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明确:《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课文结构】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 三、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课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观点有何不同? 明确:学无止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注重积累。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的是学无止境,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而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其立足点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生存需要。这两个观点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目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 3.课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 明确:(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 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课文用了四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用了十一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