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第六章贵州茶叶产区和主要产茶县

一贵州茶叶产区

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超过半数的县市均有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2013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中,贵州的凤冈县、余庆县、黎平县、安顺市西秀区、丹寨县、纳雍县、江口县榜上有名。根据行政区划、海拔、产茶类型等条件将贵州产茶区主要分为5个,分别是黔中、黔南高档名优茶产业带,黔东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黔北锌硒优质绿茶产业带、黔西北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茶叶网https://www.doczj.com/doc/4211532818.html,

1 黔中、黔南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

黔中、黔南高档名优绿茶产业带涵盖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16个县市,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以及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该产业带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保持在1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约23℃,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8%,年平均降水总量大于11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1150小时,土壤主要为酸性黄壤,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该产业带主要以高档绿茶为主,近年来开发有少量红茶和其他茶类,茶叶主要出产主要集中在贵阳、开阳、清镇、都匀、贵定、三都等区域,该产业带内大小集中的茶叶生产、销售公司上百家,区内较为著名的茶叶有金阳高寨茶场生产的高寨白茶、开阳蓝芝茶叶公司生产的蓝芝玉叶、都匀毛尖茶叶集团生产的都匀毛尖、都匀东驰贸易公司生产的垣梗牌都匀毛尖、垣梗牌都匀红茶、贵州经典云雾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黔枝御叶牌贵定云雾贡茶、黔枝御叶牌都匀红茶等等。

该产业带是典型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辐射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区内拥有专业的茶叶、茶青销售市场十余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3个,大小茶叶面店、茶馆、主题茶餐厅等上千家,大型茶叶公司数十个个,茶叶专业研究所1家,开办茶叶专业的学校有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内贸学校、盛华职业技术学院等,为省内外茶叶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 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

黔东优质出口茶叶产业带涵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和铜仁地区共26个县市,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区域内海拔起伏较大,最高处和最低处海拔相差超过2000米,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叠峰,拥有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数十个,生态保存完好。该产业带南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而北部的铜仁地区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其基本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绵雨较多;夏季炎热,日照充足;秋温速降,多阴多雨;冬少严寒,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左右

该产业带以生产和加工大宗茶为主,名优茶较少,茶叶种植加工主要集中在黎平、雷山、丹寨、岑巩、黄平、镇远、台江、石阡、江口、印江、松涛等县市,生产企业以家庭式作坊居多,较为大型的茶叶公司数量较少,品牌较多,较为突出的品牌有雷山银球茶、黎平雀舌、丹寨毛尖、石阡苔茶、梵净山茶等。

该产业带是较为典型的生产型产区,茶叶产量大,产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

生产能力的公司主要有贵州省丹寨县黔丹硒业有限责任公司、黎平侗乡春茶业有限公司、黔东南州鑫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雷山县鑫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黎平县侗乡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紫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铜仁和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铜仁通和茶叶公司等等,开办茶叶专业的学校主要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

3 黔北锌硒茶产业带

黔北锌硒茶产业带是我省茶叶产业的示范带,其规模大、品牌价值突出、产业氛围良好、政策支持力度大等等。主要产茶去涵盖遵义地区12个区县,茶叶种植和加工主要集中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务川、道真等县。该产业带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宜人,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该地区土壤富含锌硒元素,生产茶叶品质较好,得益于政策支持,该区茶叶品牌价值较为突出,区内大型茶叶企业数十家,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湄潭茶场、贵州兰馨茶叶公司、栗香茶叶公司、寸心草茶叶公司、仙人岭锌硒有机茶叶公司、遵义四品君茶叶公司、遵义红茶叶公司、正安珍州茶叶公司等等,区内较为有名的茶叶品牌有湄潭翠芽、雀舌报春、绿宝石、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遵义红茶、余庆小叶苦丁茶等等。

该区内拥有我省最早的茶叶科学研究机构—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该所为我省茶叶的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茶叶种植、加工方面的研究一度处于全国茶叶科学研究的领先地位。产业链较长,辐射了与茶相关的各种行业,拥有天下第一壶的茶壶状茶叶博物馆,与茶相关的旅游业发展同样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4 黔西北高山茶产业带

黔西北高山茶产业带处于我省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毕业和六盘水在内的11个县市,是我省茶叶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的一个茶区。该茶区总体海拔高于1400米,矿产资源丰富,降水量相对较少,茶叶主产集中在威宁和水城。较为突出的有黔红1721、乌撒烤茶、水城春系列产品,较为有名的茶叶公司有水城春茶叶公司、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威宁香炉山茶叶有限公司等等。

5 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带

黔西南大叶种早生绿茶和花茶产业待主要涵盖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

族自治州共14个区县,是我省大叶种茶叶的基地,该产业带东部的安顺地区素来有黔中腹地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米~1694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4℃,历史最高气温34.3度,最低气温-7.6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0%。产业带的西部为黔西南州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高差为1932.2米,海拔大多在1000~2000米之间。州境内地形起伏大,类型多,过渡性显著,由此导致内部差异明显,土壤多属酸性和微酸性红黄土壤,全地区适宜茶树的生长,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颗四球茶籽化石就发现与该茶区内的晴隆县境内。

该茶区茶树品种丰富,种植面积较大的为云南大叶种和福鼎大白茶,产茶集中种植于安顺西秀区、普定、普安和晴隆,茶叶开园通常较省内其他茶区早10~15天。其生产的茶叶主要有安顺瀑布毛峰、朵贝贡茶、贵隆银芽、贵隆绿茶、金州一品、江西破红碎茶等等。

二贵州茶叶主产县

在贵州的88个县市中,超过半数的茶叶产茶,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近几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9个(按茶叶产量排名),分别是湄潭县、余庆县、凤冈县、石阡县、黎平县、晴隆县、安顺西秀区、丹寨县和纳雍县。2011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13个,分别是湄潭县、石阡县、凤冈县、黎平县、安顺西秀区、印江县、纳雍县、晴隆县、余庆县、丹寨县、都匀市、金沙县、六枝特区。2012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13个,分别是: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石阡县、黎平县、瓮安县、纳雍县、晴隆县、道真县、都匀市、丹寨县、三都县、金沙县。2013年评选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贵州一共有7个,分别是:凤冈县、余庆县、黎平县、安顺市西秀区、丹寨县、纳雍县、江口县。

至此,贵州所有产茶县中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的一共有17个,现将产量较大的十个县的产茶情况作简要概述。

1湄潭县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9镇6乡、131个村(居、社区),总人口近50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年均温15℃,降雨量1100mm 以上,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平均海拔920米。湄潭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其佳。”夷州即今湄潭一带;《贵州通志》记载:“黔省所属皆产茶…..湄潭眉

尖茶……皆为贡品”。湄潭地下矿藏贫乏,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硒、鋅等微量元素,无大的工业企业,森林覆盖率达60.8%,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和历史上的出口红茶基地。

湄潭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生产,从理念引领、明晰思路;科学规划,做大基地;扶优企业,做响品牌;健全网络,开拓市场;发展旅游,助推产业;提升文化,丰富内涵;强化培训,提高素质;质量安全,警钟长鸣等8个方面进行艰苦的奋斗,使湄潭茶产业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现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2凤冈县

凤冈县位于贵州东北部,是遵义的东大门,县域面积1883平方公里,辖9镇5乡86个村(社区),总人口44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凤冈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形成了规模化的茶园,截至2011年,凤冈县茶园总面积31.2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5万亩,居全省第二位;主要品种有福鼎大白茶、黄观音、金观音、龙井长叶、龙井43等,无性系茶树良种达100%,茶叶总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县已通过认证和转换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3.19万亩(含有机转换认证产品),是西南最大的有机茶基地;全县拥有各类名茶加工机械1253台,在11个乡镇已完成149家新(改)建茶厂的布局,其中2011完成优化布局新建茶厂37家;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名茶加工厂为重点,加工集聚中心、茶叶加工大户为依托的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名茶加工的标准化、清洁化水平得到提高;茶叶品牌正向名牌化迈进,“凤冈锌硒茶”已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旅一体化发展初显成效,田坝村万亩茶海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以茶园、茶庄为景点的茶旅游,推动了我县茶产业、茶文化的发展。

3余庆县

余庆县地处黔中高原的东北部,系贵州省的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隶属遵义市,全县国土面积16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人口29万人,辖九镇一乡。余庆县是全国最大的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县,全县通过县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茶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茶产业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重点用于良种茶苗补贴、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加工厂新建或技改贷款贴息、品牌宣传推介、考核评比奖励、市

场监管、技术培训、茶叶标准制定和推广实施;加强苦丁茶、绿茶现有茶园管理,对现有茶园进行提质改造的,进行现金补助;探索、研究解决了小叶苦丁茶的引种和无性繁殖关健技术,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小叶苦丁茶栽培方案,制定《余庆小叶苦丁茶地方标准体系》地方标准;健全茶叶网络,开拓市场;与省茶科所、湄潭、凤风县组建了“中国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共同开发推介茶叶生态观光和茶文化旅游等政策和资金扶持,余庆已获得“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和“余庆小叶苦丁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等称号,推动余庆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4石阡县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全县辖18乡镇,总面积2173平方公里,总人口38.03万人。茶产业是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茶产业的发展呈现产业集群;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区域分布明显,茶区快速发展;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等鲜明特点。

针对石阡县茶产业中存在的区位闭塞制约茶叶发展;品牌意识不强,创新品牌没有形成合力;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不高;茶业发展形式单一;管理水平低;经营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等现实问题,石阡县相关部门实施如充分利用政府提供制度保证和财政支持;推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对石阡苔茶资源进行地理保护以及对茶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对策措施,重点打造石阡苔茶系列产品,石阡苔茶已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主推石阡茶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5都匀市

都匀,座落在苗岭山脉南侧,贵州省的中南部,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2278平方千米,辖8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262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约50万。都匀是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地,截至2012年,都匀市茶园面积22.36万亩,可采茶园9.5万余亩,3.5万多户12万余人从事茶叶生产,茶区农民种茶总收入超过2亿元。

都匀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产业链相对我省其他茶区更为完善,各方面相关技术更加成熟。截至2011年,都匀市境内现有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茶叶生产经营企业44家,专业茶叶深加工企业3家;境内有机认证的茶园面积2万余亩,全市44家茶企业80%的企业获得了QS认证,都匀市成功申报了《都匀毛

尖农产品证明商标保护》,《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完成了DB52/433《都匀毛尖茶》产品标准和DB52/T507《都匀毛尖茶无公害种植规范》的制订;建立现代茶叶产业园区带动产业创新升级,此外,都匀在市场开拓、品牌价值植入和产业布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都匀毛尖茶产业蓄势待发,预计到“十二五”期末,都匀市将建成茶园30万亩,茶叶产值达15亿元以上,都匀毛尖茶产业正逐渐成为都匀市富民兴市的农业支柱产业。

6印江县

印江位于贵州东北部的铜仁地区,全县总人口42万,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县境内山峦叠嶂,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极为丰富,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96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经济林木有茶叶、五倍子、吴萸、杜仲、黄柏等,其中梵净山贡茶在明朝万历年间就为宫廷贡品。

近年来,印江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坚持以“四个选好”(即选好茶区、选好茶地、选好茶农、选好茶苗)、“四个转变”(即从荒山荒坡向旱田熟土转变;从粮、烟、茶间作向茶、椒、菜间作转变;从布局分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抓手,强势推进茶叶基地建设,自2007年以来,印江县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用于茶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精心培育,印江现已建成有机茶园24.6万亩,投产茶园8.5万亩,引进和培育茶叶加工企业11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即统一产品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宣传,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技术要求,统一门面装璜销售),确保质量有保障、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几年来,“梵净山翠峰茶”、“梵净山绿茶”已作为贵州省地方标准发布。目前,茶产业已成为印江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7黎平县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全县辖5个街道、13个镇、7个乡、2民族乡,县辖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5万。黎平县是贵州十大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覆盖面积71.8%,生态环境极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该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茶产业。通过改造老茶园和建设生态新茶园方式扩大茶园面积;县财政安排资金组建专业合作社,大力培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扶持重点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等一系列行动,经过了10余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在该县的茶园主产区“村村有

茶山,户户有茶园”的景象,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8晴隆县

晴隆县位于贵州西南部,总面积1327.3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36万,晴隆县辖8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全县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地表干早缺水,地形复杂,分布错综,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多样化的土壤类型,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茶叶、脐橙、意仁米、中药材久负盛名。

晴隆县是贵州省大叶种早生名优茶基地,全县宜茶面积20多万亩,已建成茶园面积8万亩,投产茶园面积3万亩,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81个村民组。近年来,晴隆县茶产业基地建设得到稳步发展,按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要求,调整和优化茶叶种植的区域结构和生产布局,鼓励茶农建设优质、高效的生态茶园,扩大无性系良种种植规模,为提升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该县茶叶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沙子镇茶叶基地种植的“云大”、“黔湄601”等大叶茶品种,茶多酚含量较高适制高品质红茶的有利条件,成功开发生产了质量上乘的晴隆红茶,再用红茶作为原料在全省率先研发酿制出茶酒,并通过了QS 认证经过多年的运行,晴隆的茶产业正逐步向精加工和深加工迈进,晴隆的茶产业逐步成为茶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9安顺西秀区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全市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2.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属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地形多为丘陵,适宜茶树的生长。

近年来,安顺提出大力发展茶产业以来,针对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和农民发展意识较为落后的弱点;茶园规模小且管理水平不足的难题;茶叶加工技术落后,茶叶品质相对较差的现状;茶产品没有统一的地方品牌等问题,提出了诸多相应的措施,如在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茶叶专业,培养大批的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并给他们提供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做好示范和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茶产业认识,培养群众自觉发展茶叶意识;在重点区域集成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扩大规模;扶持企业进行加工机械设备、制茶技术的改造和升级;规范市场秩序、创建统一品牌等,让安顺茶叶有了统一的身份“瀑布毛峰”系列产品,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10丹寨县

丹寨县属黔东南州西部矿产资源区,国土总面积940平方公里,山地面积723.3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6%,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赋予了丹寨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丹寨县是贵州省三个硒锌兼具的富硒锌县之一,是省委、省政府第一批20个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多年来,丹寨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丹寨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柱来抓,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丹寨县茶产业中心,负责全县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今年来,丹寨县茶产业通过“一点一线一园”项目的打造,借助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和厦蓉高速公路、凯羊高速公路过境的区位优势,新建高标准生态观光茶园,截至2012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8.18万亩,分布于全县7个乡镇158个村2个农(林)场,栽植品种主要以福鼎大白茶、金观音、安吉白茶、黔湄809等品种为主。县内茶叶加工企业十余家,产品“黔丹毛尖”获“贵州省地方名茶”、“贵州省茶叶行业知名品牌”,在销售渠道上,丹寨茶叶以企业直销为主,名优茶主要在省内销售,大宗茶主要加工成珠茶,在经江浙一带出口至东南亚、非洲等国家。

我国名茶的茶区分布

我国名茶的茶区分布 中国是种植茶树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国家,在我国广大的领土上,种植着许多名茶。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主要的有四大茶区。 中国茶区:中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

白茶和六堡茶等,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毫米。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

普洱茶山之墨江宁洱思茅江城古树茶分布

普洱茶山之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古树茶分布 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贡茶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 须立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联珠镇,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茶山历史:须立贡茶在清代为皇家贡茶,联珠镇是茶马古道上着名驿站。

主要产地:菜园、班中、碧胜、勇溪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643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相比较而言菜园村茶园的管理比须立贡茶所在的碧胜村要好一些,长势更强。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通关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350mm。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主要产地: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87公顷,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通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永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1391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坝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2197mm。土壤为红壤。 主要产地:老朱、联珠、老彭、骂尼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47公顷,呈零星和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老朱寨玛玉茶和联珠村羊八寨玛玉茶。茶树分布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世界茶叶80%产在亚洲。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大产茶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80%。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93.4万吨,增长了38.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5亿元,增长了72.2%,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在2005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实现了以吴觉农为代表的近代茶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 新的活力。 1、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在西部开发、扶贫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各主要产茶省都

发展了相当数量的新茶园。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并且加大了对老茶园的改造力度,淘汰了一些生产效益低的茶园。我国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08.9万公顷,增加到2005年的130万公顷,增长了19.4%。近年来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按照规化要求进行建设的,生产能力高、茶园投入力度大,从而使得我国茶叶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企业的多元化。 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茶叶企业发生结构性变化,大多数国有加工、流通茶叶企业实现了股份化、民营化转制。一元茶叶是市第一家实行改制的“老字号”茶叶企业,改制后的股本为3000万,国有(企业)参股20%,10%社会法人股,主要是两家上游生产企业,其他70%职工股。改制后企业的机制变活了,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资金积累,通过几年来的运作,一元的年销售量每年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茶叶产业的发展,也吸引国大的集团纷纷进入茶叶领域,制药企业盘龙云海和白药集团已经开始涉足茶产业。白药集团认为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与白药的发展过程极为相似,初期都是小家小户分散式生产,后来随着工艺技术改进,规模化生产成为必然。澜沧江啤酒集团也把开发茶产品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与此同时,个体私营茶叶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经验积累,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更香茶叶发展到46家连锁店。 3、新的资本注入。

世界茶产区分布及其自然特征

世界茶产区分布及其自然特点 茶树经传播、人工栽培后,适应范围已远远超过原始生长地区。目前世界茶树分布区域界限,北从北纬49°N的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南至南纬33°S南非纳塔尔,其中以北纬6°~32°N之间,茶树种植最为集中,产量亦最大。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垂直分布从低于海平面到海拔2300m(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范围内。五大洲都产茶,据2002年资料显示,亚洲最多,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1.7%;非洲次之,占15.3%;其他各洲仅占3.0%。现世界有60个国家引种栽茶,其中亚洲22个,非洲21个,美洲12个,大洋洲3个,欧洲2个。 一、世界茶区分布 根据茶叶生产分布和气候等条件,世界茶区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和南美等6个。东亚茶区主产国有中国、日本,两国产茶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8%。南亚茶区产茶国有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国,所产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是世界茶叶主要产区。东南亚产区产茶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所产茶叶占世界总产量的8.4%,西亚、欧洲茶区主要产茶国有欧洲的葡萄牙、俄罗斯的索契和亚洲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伊朗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8%。东非茶区主要产茶国有东非的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的纳塔尔地区、中部的扎伊尔、卢旺达、喀麦隆、南淝河印度洋中的毛里求斯等,所产茶叶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5%。南美茶区自20世纪初才有茶树栽培,产茶国有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南美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8%。 据2004年统计显示,就产茶量而言,世界各茶区主要产茶国中,中国产茶量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居第二位,肯尼亚居第三位,斯里兰卡居第四位,土耳其居第五位,印度尼西亚居第六位,日本居第七位,阿根廷居第九位。 二、世界茶区的自然特征 茶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在年均温相差很大的地区栽培,也可在降水量悬殊较大的区域里种植。茶树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喜爱温和湿润的气候,而世界上大部分茶区处于亚热带和热带的气候区域,故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茶树生育情况亦有差异。南纬16°S到北纬20°N之间的茶区,茶树全

中国茶叶有哪几种

中国茶叶有哪几种?产地分别在什么地方? 中国茶叶分6种: 1、绿茶类:鲜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基本工序,经高温破坏酶的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点。 2、黄茶类:基本工序与绿茶相同,但在其中加入闷黄处理,以促进多酚类轻微的褐变反应,形成黄汤叶的品质特点。 3、黑茶类:鲜叶经杀青、揉捻、握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经握堆高温湿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促进多酚类的酶类性褐变反映,形成黑褐色油润的干茶色泽和黄红的汤色。 4、白茶类:鲜叶经萎凋、干燥两个工序。在自然的条件下,多酚类发生缓慢的自动氧化,形成毛披露、色汤杏黄明亮的品质特点。 5、乌龙茶类(青茶类):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做青过程中,多酚类的酶氧化到一定程度,再用高温纯化酶的活性,形成“绿叶红想变”、汤色金黄、香高味醇,具有红茶和绿茶品质特点的茶叶。 6、红茶类:鲜叶经萎凋、揉捻、发、干燥等工序。发工序是促进多酚类的酶促氧化,形成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的主要工序。 A.绿茶产自福建省周宁县溪源原始村落。 B.黄茶是一种产自高山深处,清泉之旁的野生植物,经溪黄山植物专家精心培制而成。 C.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 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 D.白茶产自安吉溪龙。 E.乌龙茶产自安溪的祥云。 F.红茶产自武夷高山地区。 花茶是什么中国的茶可分为几大类 花茶是由茶叶加香花拌和窨制,使茶叶吸附花香而制成。用来窨制花茶的茶叶素坯简称“茶坯”,依据茶坯的种类不同有烘青花茶、炒青花茶、红茶花茶、乌龙茶花茶等等。依据香花种类的不同有茉莉花茶、珠兰花茶、桂花茶、白兰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柚子花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 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主要产品。用茉莉花窨制花茶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施岳《步月·茉莉》词中就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述,该词原注:“茉莉岭表所产……此花四月开,直至桂花时尚有玩芳味,古人用此花焙茶。”茉莉鲜花色白,香气清幽浓郁,通常是夏秋季开花,夜间开放吐香,花不开不香,花边开放边吐香,完全开放以后,基本不再释放香气。根据茉莉花的这一吐香规律,花农总是白天采摘含苞待放的大花蕾,夜里将刚开始开放的茉莉花与茶叶一起拌和,花开释香,茶吸收花香,窨制10多小时后,花开香尽,窨制完毕,筛分出茉莉花,茶叶再加鲜花二次窨制,好的花茶通常要窨三、四次。茉莉花茶的品质特点是茉莉花香浓郁,冲泡和饮用过程中,满室花香,给人一种舒心愉悦的感受。 茉莉花茶主产于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原来福建是我国茉莉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国内茶叶种植及生产发展情况 一、茶叶种植及生产规模情况 (一)十大省区茶园面积 2011年,中国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北和四川。其中,云南茶园面积 38万公顷,排名第一,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8%。 排名省份茶园面积(千公顷) 1 云南 380.0 2 湖北 243.0 3 四川 239.2 4 福建 211.3 5 贵州 196.4 6 浙江 182.0 7 安徽 138.0 8 湖南 102.5 9 陕西 90.8 10 河南 78.5 (二)十大省区茶叶产量 2011年,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十万吨的省份为福建、云南、四川、湖北、浙江和湖南。其中,福建茶叶产量接近 30万吨,占全国茶叶产量的18%。 (三)十大名茶生产基地 名茶产地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 洞庭碧螺春江苏吴县 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庐山云雾江西庐山 六安瓜片皖西大别山茶区 君山银针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 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大别山

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武夷山 安溪铁观音闽南安溪 祁门红茶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的祁门县 二、茶叶种植及生产技术情况 (一)《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普及茶叶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茶叶安全生产技术指南》一书。系统介绍了茶园基地建设、茶树良种与繁育、茶园栽培管理、茶树有害生物防治等茶叶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1.选用良种合理栽植 好的茶叶品质是建立在好的品种基础上的,因此选育良种是最基础的措施。在生产上推广的福鼎大白茶、福云595、铁观音、肉桂、黄奇、梅占等都是优良茶种。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础,土质、土温、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根系的作用非常重要。选择栽种的茶园需是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土壤酸碱度为 PH为5.5。茶树移栽时期最好在茶树停止生长的秋季或翌年早春,从而提高移栽后茶苗的成活率。选择无病虫害、生长虚弱、生长比较整齐的幼苗栽种,一般在阴天或下雨后进行。 2.掌握施肥时间 根据茶树不同生长发育期、土壤肥力、季节、气候等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根据不同的施肥的方式分为基肥、叶面肥、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厩肥、堆肥、沤肥、绿肥、饼肥和经过处理的垃圾肥。

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 版本之一: 一西湖龙井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龙井茶,虎跑水",这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杭州西湖的双绝。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前一句是咏西湖之美,后一句是咏茶叶之美。西湖龙井茶就产在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据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龙井茶,饮后赞不绝口,兴之所至,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如今仍生机盎然,供游人观赏。 二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明·许次纾《茶疏》)。又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 三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已卯……抚臣宋荤购此茶以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不管碧螺春的名称由来如何,该茶历史悠久,早为贡茶是毫无疑义的了。 四太平猴魁 尖茶是安徽省的特产,产于太平、泾县、宁国一带。除普通尖茶外,还有太平魁尖、泾县特尖,近年宁国又创尖茶新产品--黄花云尖。各类尖茶采制技术

和茶叶外形较为相似,而内质却各具风格。太平猴魁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 五六安瓜片 "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清道光《寿州志》)。盛唐县为今六安县,可见六安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六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信阳产茶已有二干多年历史,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谭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里地势高峻,一般高达800米以上,群峦叠翠,溪流纵横,云雾多。清乾隆年间有人道:"云去青山空,云来青山白;白云只在山,长伴山中客。"这里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景色奇丽。这缕缕之雾滋生润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为制作独特风格的茶叶,提供了天然条件。信阳毛尖产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区的信阳县。 七祁门工夫红茶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黔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八君山银针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这是唐代两位大诗人对洞庭君山的抒情诗句。"玉镜嵌君山,银盘托青螺",确是壮景奇观。君山和君山茶,历来结下不解之缘,清代万年谆诗云:"试把雀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君山有大小七十二蜂,每个山峰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山峰都有异景奇观,每个景观又都有一段优美动听的故事。 九武夷岩茶

普洱茶六大茶山

普洱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或易武、倚邦、攸乐(基诺)、漫撒、蛮砖和革登;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一.江内茶山 1.革登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革登紧靠攸乐,其所产之茶芽头粗壮,满披银毫,老百姓称为“大白茶”。 在革登,古茶树,古茶园,古石碑比比皆是,于此你可感受到古茶乡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2. 莽枝山 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莽枝古茶山位于革登茶山西南,与革登同属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海拔1400米左右。 整个莽枝古茶山古树普洱茶产地,主要有:秧林、红土坡、曼丫、江西湾、口夺等,其中以曼丫为上品。 莽枝古树普洱茶品质鉴定:莽枝古树茶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3.倚邦山 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倚邦曾是六大茶山的“盟主”,当时入山造茶者达十万人之众,茶产量数万担。 倚邦之茶叶芽细长,银色生辉,味道极酽,回甘无穷,历史上以生产圆茶而著称,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的金瓜贡茶的原料和初制茶就来自此地。 倚邦的小叶种茶在一百多年前由四川茶农带来栽种,以至于终成气候,其味色特佳,连千里之外的京城达官也指明索要。 倚邦在傣语里是“茶井”的意思。在此还存有乾隆,道光和光绪时期的三块石碑。茶碑记录了茶山的重大茶事,昭示着茶在倚邦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4.蛮砖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 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蛮砖也由自己不同凡响的历史。蛮砖曾是倚邦六乡的集散中心,所产之茶其芽雪白,茶味独特,是普洱茶中的珍品。 蛮砖茶山是现今六大茶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茶山。 5.曼撒山(易武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易武为勐腊县北部的一个乡,其气候呈明显立体特征,年均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均降雨900-1600毫米,年均气温为17.7摄氏度,积温6000摄氏度以上,此地为种茶的上好之地。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为乔木型大叶种,是制作上佳普洱茶的优良品种。易武村落水洞有古茶树,高10.33米,基围1.32米,人称茶树王;易武村铜箐河的古茶树,高14.52米,基围1.8米。易武所产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制成之茶,经自然发酵,其汤色褐红,陈香陈韵。 易武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有茶祖会,据说是纪念孔明到此兴茶,教给当地人采茶饮茶的方法。 6.悠乐山 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攸乐茶山是基诺族的神圣家园,它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以东,茶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基诺族自称是孔明的后裔,他们以孔明为祖,在祭祀时也称喊孔明先生。 二.江外茶山 1.南糯山 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2.布郎山 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中国主要产茶区分布 2016-5-21 12:53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利用茶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茶园面积最多的国家。史料表明,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五千年前的神农氏。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末期,巴蜀一带就已经人工栽培茶树,生产名茶并将茶作为贡品。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四川出现茶市,茶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流通。巴蜀之地可谓是人类利用、栽培茶树的发祥地,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最终遍及全国。 目前,我国茶园分布于18个省,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其中绿茶最多,占比达60%以上。茶树的分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把自然和经济条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基本相同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茶树栽培单元。我国现有茶区主要划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西南茶区: 我国最古老的茶区。区域包括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中北部及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此区地形错综复杂,大部分属于高原和盆地,气候差别很大,多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多数为酸性,pH值5.5~6.5,有机质含量相对丰富,适宜茶树生长。 西南茶区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既有小乔木、灌木型品种,也有乔木性品种。茶类众多,有绿茶、边销茶、红茶、沱茶、白茶及花茶等。名茶的花色品种独具风格,有蒙顶茶、都匀毛尖茶、昆明十里香、峨眉紫笋等。 华南茶区: 我国最南部的茶区,也是茶树生态最适宜区。区域包括福建省东南部、广东省中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云南省南部及台湾省。此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夏无冬,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适于茶树全年生长。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八大名茶

茶叶的生长条件与中国十大名茶 秦为胜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种植茶叶的国家,茶被誉为中华“国饮”,茶叶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喜欢温暖、潮湿、荫蔽的生长环境,适宜种植在排水良好的丘陵坡地,同时茶叶的种植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要在酸性土壤(红壤)上种植。我国茶叶主产区多分布在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多雨多雾,排水便利,同时酸雨红壤又符合茶叶的需求。 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大娄山脉为中心的地域。这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云南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元江通越南的红河,澜沧江通东南亚的湄公河,怒江通缅甸的萨尔温江,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南盘江是珠江的上游等。茶树通过发源于云南的河流,从原产地向外传播,中国西南地区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为热带、亚热带常绿灌木,适应力极强。但欲求产量高、品质好,除具有优良的品种、精湛的采制技术外,还要具备优越的气候环境。一般以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为佳。 (一)气候条件 (1)气温: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3)雨量和湿度: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二) 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米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三)地形条件 坡度小于30度,海拔1500米以下,我国名茶大 多产于高山大川.“高山云雾出好茶”的根据除了高 山多云雾外,因温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时间短,湿度 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 味和嫩度。但这也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并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实上平地也有产好茶的。 中国植茶历史悠久,跨域宽广,总分四大茶区: 即西南茶区、华南菜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我国哪些地方盛产茶叶

我国哪些地方盛产茶叶 我们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同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茶叶生产地,并且茶叶的品种,以及工艺都不同,下面就我国哪些地方盛产茶叶的地区做一介绍。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砖茶)和普洱茶等。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 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其中台湾省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O0毫米。 以上就是对我国哪些地方盛产茶叶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中国主要茶产区概况

中国主要茶产区概况 中国茶树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叶生产国。茶树适生地区辽阔, 自然条件优越。在长期栽培过程中,随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茶树种植区 域也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茶区东起东经122。E的台湾省东岸,西至东经94。E的西藏自治 区察隅,南自北纬18。N的海南省三亚市,北达北纬38。N附近的山东省蓬莱。1982 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生态条件、生产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 茶类结构这五个方面将其划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 江北茶区。 一、中国主要产茶区的自然概况 类别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地理位置 米仑山及大巴 山以南、红水河、 南盘江、盈江以北、 神农架、巫山、方 斗山、武陵山以西、 大渡河以东 福建大樟 溪、雁石溪,广 东梅江、连江, 广西浔江、红水 河,云南南盘江、 无量山、保山、 盈江以南等地区 位于长江以 南,大樟溪,雁 石溪、梅江、连 江以北 位于长江 以北,秦岭淮河 以南以及山东 沂河以东部分 地区 行政区 贵州、四川、 重庆、云南中北部 和西藏东南部 福建和广东 中南部,广西和 云南南部以及海 南和台湾 广东和广西 北部、福建中北 部,安徽、江苏 和湖北省南部以 及湖南、江西和 浙江等省 甘肃南部、 陕西南部、河南 南部、山东东南 部和湖北北部、 安徽北部、江苏 北部

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 候,冬不寒冷,夏 不炎热 南部为热带 季风气候,北部 为南亚热带季风 气候,整个茶区 高温多雨,水热 资源丰富 基本属于中 亚热带季风气 候,南部为南亚 热带季风气候。 春温、夏热、秋 爽、冬寒,四季 分明 属于亚热 带北缘 年均气温 (°C) 15~1919~2215~1815~16年降水量 (㎜) 1000~17001200~20001000~1400700~1000全年无霜 期(天) 220~340300~350230~280200~250 ≥10°C 积温4000~5800 6500°C以 上 4800~600 0°C 4500~520 土壤 云南主要以赤 红壤、山地红壤及 棕壤,四川、贵州 和西藏东南部以黄 壤为主,pH5.5~6. 5 以砖红壤为 主,部分地区也 有红壤和黄壤分 布 基本上是红 壤,部分为黄壤 或黄棕壤,还有 部分黄褐土、紫 色土、山地棕壤 和冲积土等,pH 5.0~5.5 以黄棕壤 为主,也有黄褐 土和山地棕壤 等,PH值偏高 茶树品种 乔木型大叶种 和小乔木型,灌木 型中小叶种品种 主要为乔木 型大叶类品种, 小乔木型和灌木 型中小叶类品种 亦有分布 大多为灌木 型中叶种和小叶 种,以及少部分 小乔木型中叶种 和大叶种 抗寒性较 强的灌木型中 叶种和小叶种 生产茶类品种 红茶、绿茶、 普洱茶、边销茶及 红茶、乌龙 茶、普洱茶、六 绿茶、红茶、 乌龙茶、白茶、 以绿茶为 主

普洱茶点评集锦

普洱茶点评集锦 班章刚烈胜王者,易武香柔似王后,景迈密香涩润赛王妃 勐海的布朗山茶性最烈,南糯山次之,攸乐山又次之,到易武一带便温和起来,再到江城就更清淡 【倚邦茶山】产品属乔木小叶种,香气幽香如兰,上鄂香甜微有蜜感,舌面中后段带有甘韵,生津杯香持久,汤色黄透亮。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又称为基诺山,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其滋味口感: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扬水柔,汤色淡桔黄。 【革登茶山】最令人难忘的是史载“孔明遗种”的茶王树、祭茶祖的“茶祖会”遗址。其口感滋味:以中小叶种特殊香型著称,香气呈淡清香,上鄂香甜微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莽枝茶山】茶山面积不大但质量较好味美。口感滋味:以中小叶种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鄂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属乔木大叶种,茶箐色泽较深,口感滋味: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 【漫撒茶山】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其产品口感滋味: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是最具特色茶品,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遍及两颊。 【班章茶山】历来为普洱茶原料的主产区。开汤后,汤色金黄,茶滋味鲜爽浓强,回甘好,茶香独特,有“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之说;在茶品中属于较为大气的茶,以“霸气”著称。 【贺开古茶山】是西双版纳州迄今保存较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不施任何化肥、农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其茶叶内含物质丰富,香高馥郁,滋味浓厚。 【南糯山】产品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兰香,淡香如荷。南糯山历史上就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勐宋古茶山】景洪勐宋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南部。东与布朗山接壤,南与缅甸交界。均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适宜、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的繁育生长。

普洱茶产地分布

普洱茶产地分布 普洱茶被誉为是“可入口的古董”,而行家对于每个古董必须了解它的出产地,那普洱茶产地在哪里呢?现如今普洱茶产地分布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即澜沧江北)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即现在通常说的“易武茶产地”;江外(即澜沧江南)新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 1、南糯:南糯茶山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 2、南峤:南峤茶山如今又被称为勐遮古茶山。勐遮是勐海县境内最大的平坝。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遮、景真和勐翁为一版纳,1927年这里设县,当时称五福县,三年后更名为南峤县,这也是南峤古茶山得名的原因。1958年11月,南峤(已改名勐遮)县与勐海县合并,改设为勐遮区。 3、勐宋: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勐海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勐宋是傣语地名,意为高山间的平坝。 4、景迈:景迈茶山位于澜沧拉祜(hù)族自治县县城东南70公里的惠民乡。 5、布朗:布朗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八十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总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后裔,据说他们是制茶的始祖。 6、巴达: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城西58公里。 以前普洱茶产地分布以古六大茶山(江内六座)为主: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 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 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5、曼撒山(易武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6、悠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普洱茶产地分布已移至新六大茶山(江外六大茶山): 1、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遗憾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遗憾 ——世博十大名茶离真正的品牌茶有多远 2009年10月12日,由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上海市茶叶学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签约仪式暨世博茶经济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招管会根据由当地政府和茶企业报名的传统历史名茶中,按照联合国馆的“硬指标”和招管会制定的严格规定,最终确定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都匀毛尖、祁门红茶(润思)、六安瓜片(一笑堂)、湖南黑茶、武夷岩茶(大红袍)、茉莉花茶(张一元)、天目湖白茶、太姥银针(太姥银针在11月18日确定)等十大传统名茶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入驻世博联合国馆,代表中国茶走进世博会,演绎“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世纪绝唱。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策划和组织,因为主办方深刻地挖掘出了中国茶与联合国、世博会宗旨在深层次上的相通之处,巧借世博会高端、强大的传播平台和在中国国力增强背景下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的机会,大举宣传和推广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从这点上看,无论是从长远还是近期,无疑是成功的;我们非常期待。 主办方称,“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是临时组建的中国茶业品牌的“国家队”。或许时间仓促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当看到“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名单时,我们仍然感到些许遗憾。 世博名茶中少有真正的品牌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中有七个为产地或品种茶: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都匀毛尖、湖南黑茶、武夷岩茶(大红袍)、天目湖白茶、太姥银针,它们为政府或某个协会所拥有,是获原产地地理保护标志保护的产品,为集体证明商标。事实上代表这些名茶申报的有六家是当地的政府机构,一家是企业。 剩余三个中有两个为非知名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作为产地或品种茶非常有名,但作为它们代表的品牌和企业,润思、一笑堂非常不知名。它们都由企业申报。 还有一个其实是茶庄品牌:张一元其实是一个茶庄的品牌,不是一个产品品牌。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中基本没有真正的品牌茶,它们几乎都是产地或品种茶,有悠久历史但其名称不被某个企业独占。 茶中真正的品牌缺席世博会 虽然中国茶叶中真正的品牌很少,但仍然有一些代表:比如论道,它是中国第一个绿茶奢侈品品牌;雾里青,它是第一个深受欧洲贵族喜爱的传奇性高级绿茶;谢裕大,它是黄山毛峰的代表;大益,它是云南普洱茶的代表;京华,在被立顿收购前一直是茉莉花茶的代表(现已赎回);天福是中国第一个以销售乌龙茶为主的高端茶庄品牌等。

中国茶区分布

中国茶区分布 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国家一级茶区分为4个,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建议在陕西汉中取样) 茶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均属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主产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建议在浙江新昌取样) 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范围均束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建议在四川峨眉取样) 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为主,有少量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2007年日本世界绿茶大会荣膺最高金奖。 目录 简介 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信阳毛尖荣誉 信阳毛尖产地 工艺特点 鉴别 品质特点 品饮方法 茶的苦与涩 信阳毛尖等级划分 明前茶 谷雨茶 春尾茶 夏茶 白露茶 历史 手工制作工艺 筛分 摊放 生锅 熟锅 初烘 摊凉 复烘 毛茶整理 再复烘 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 机械制作工艺 筛分 摊放 杀青 揉捻 解块 理条 初烘 摊凉 复烘 功能与作用 存储方法

种植现状 相关术语 故事传说 传说一 传说二 历史传说 信阳毛尖——品茶馆图书信息 内容提要 信阳毛尖价格 简介 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信阳毛尖荣誉 信阳毛尖产地 工艺特点 鉴别 品质特点 品饮方法 茶的苦与涩 信阳毛尖等级划分 明前茶 谷雨茶 春尾茶 夏茶 白露茶 历史 手工制作工艺 筛分 摊放 生锅 熟锅 初烘 摊凉 复烘 毛茶整理 再复烘 信阳毛尖手工炒茶大赛机械制作工艺 筛分 摊放 杀青 揉捻 解块 理条

初烘 摊凉 复烘 功能与作用 存储方法 种植现状 相关术语 故事传说 传说一 传说二 历史传说 信阳毛尖——品茶馆 图书信息 内容提要 信阳毛尖价格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浉河区西部的浉 信阳毛尖开汤 河港、董家河、吴家店乡的深山区、南部东双河、柳林、李家寨、谭家河、十三里桥以及平桥区的平桥镇等乡镇的部分高山区和浅山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开创了茶树北上过淮河的先例。正宗信阳毛尖的产区,除浉河区外,还含平桥区和毗邻罗山县南部灵山一带涩港、彭新、青山三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信阳毛尖品牌价值 2010年中国农产品(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首次发布了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茶叶品牌价值前三甲: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201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总量达810亿元,平均品牌价值8.62亿元,其中信阳毛尖45.71亿元位居第三。 信阳毛尖荣誉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 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