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姓名:邢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张德宗;苗书梅

20000501

摘要

溴级地方行政机构的长官,在封建社会国家政治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也不例外。宋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以县令一职,最为亲民之尤者,上以宣导王泽,下以阜安百姓,苟非其人,则百里蒙其害,此固不得不慎也。”故宋统治者在前代的基础上使县级行政长官制度更加完善。卜一r一

本文分六个部分探讨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的基本情况:

一、宋以前县令的沿革。介绍历代县宰,随时代前进而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

二、宋代知县、县令的设置及品级。介绍“知县”官名的由来及宋代不同等级的县,派遣不同品级官员的制度。

三、宋代知县、县令的职权与任期。文中介绍知县、县令的职能、任期和任期制的作用、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等。

四、宋代知县、县令的选任方法。介绍宋代知县、县令的选拔和任用制度及运行情况。

五、宋代知县、县令的考核制度。文中介绍宋政府是如何对知县、县令进行考核、监察奖惩等情况及考核制度在具体运行中的利与弊。

六、宋代知县、县令地位。通过以上几部分的分析,归纳出知县、县令在宋代政权结构中的地位。

Abstract

Thecommandingofficialoftheadministrativeinstitutionatthecountylevelplayedanimportantroleinthepoliticalsystemofthefeudalsociety,ofcourse,SongDynastyiswithout

exception.TherulersofSongDynastymadethesystemmoreperfectonthebasisofthepredecessors’one.

Thispaperconsistsofsixparts:

Partone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thesystemoftheofficialatthecountylevel.Itinvolvesthebasicsurveyofthesuccessivedv.nasties’countymagistratesystemwhichdevelopedandchangedwiththelapseoftime.

Parttwostatestheset—upandranksofthe

countymagistrateinSongDynasty.ItintroducestheoriginoftheofficialIMme“ZhiXian”.Italsoexpoundsthefactthatthevariousrankofficials

areaD—

pointedtOthecountiesofthedifferentlevd.

Partthreedealswiththepowersandtenuresofthe

countymag—istrate.Itcovershispowersandfunctionsofthetenuresystem.in—eludingitsdisadvantageandreasonout.

Partfouranalysesthesystemandoperationof

selectingthecountymagistrateinSongDynasty.

Partfivestatesthecheckupsystemandsupervision,thesystem

ofrewardsandpenalties,involvingintheir

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

Partsixsumsupthestatusofthe

countymagistrateinthelevelofthestateadminiStration

宋代知县、县令制度研究

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地方官员的选任与管理,这关系着国家政局稳定与否,财政收入增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等重大问题,但是就宋代县级机构的专题研究成果看,目前能见到的仅有台湾齐觉生的《北宋县令制度之研究》《南宋县令制度之研究》∞,陈振的《论宋代县尉》《论宋代县尉与尉司》②及李立的《宋代县主簿初探》③等几篇文章。由此看来,宋代县级机构的研究仍属薄弱环节,故本文试图对宋代知县、县令制度作简要论述,以便作为县级行政制度研究的引玉之砖。

一、宋以前县令制的沿革

县令在周代称县正。《文献通考》卷63云“周宫有县正,四百里为县,各掌其县之政令,而赏罚之”。

春秋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开始设置郡县。郡县最初都是设在边远地区,目的是为了加强防守,但郡的地位在县以下。早期的县还带有采邑的色彩,如春秋初年,晋国赏胥臣以先茅赏士伯瓜衍之县。到春秋晚期,赵鞅还以县和郡作为将士立功的赏格∞。到了春秋中晚期已有较多的县作为国家的地方政权建置。晋灭祁氏,羊舌氏后,分其田为十县,每县由中央派人治理,称为县大夫⑤。正如《文献通考》卷63所言“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县邑之长日宰、日尹、日公、日大夫,其职一也。”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之间战争与交往的频繁,边境地区逐渐繁荣起来,由于人口的增多和民族事务的繁杂,各国又在郡内划分若干县,受郡管辖。“至于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此时的县长官,齐国称令外,也称大夫。从《秦简》看,秦的县令也叫大啬夫∞,另外还设有丞、尉、司马、司空、少内等各种副官与属官。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郡县制度,县受郡节制,县级长官“万户以上为令,不足万户为长”,@均由朝廷任命。令长以下置丞。协助令长办事。同时在少数部族地区则设道相当于县。

?1?

汉沿秦制,实行郡县两级制度,但汉高祖鉴于秦朝孤立败亡的历史教训,大封同姓诸王建立封国。汉代的县仍以户数为标准,《汉书?百官公卿表》日:“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县一级的编制,还有其它名称“列侯所食县日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王莽改制把县令长改为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政权,基本上沿袭东汉末年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州、郡辖区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而县数变化较小,州置刺史,郡有太守,县有令长。

隋鉴于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混乱,将州、郡、县三级制度改为州县二级制度。县的长官仍是“令、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隋县“有令、有长、炀帝以大兴、长安、河南、洛阳四县令,并增正五品,诸县皆以所管闲剧及冲要之处,以为等级。”o

唐沿隋制,但唐代以赤、畿、雄、望、紧、上、中、下之名目划分县的等级。“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为差,五代犹然”。@县的长官仍为县令,不过,除称县令之外,已有“权知县令”之称谓。@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各地划分出县的等级,这不仅与赋役有关,而且也与官吏铨注有关,这样更便于国家机器的运转。

注释:

①载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学报/18.19期。

②载《中州学刊》1987年第6期;《宋史研究论文集}1984年年会编刊。

③载《城市研究11995年第4期。

④《左传》僖公三十三,宣公十五年,哀公二年。

⑤《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⑥《文献通考》卷63(职官十七》。

⑦参见彭邦炯所撰写的《从相邦到伍考》,载《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中国历代官制讲喳》。

⑧⑨⑩《文献通考》卷63(职官十七》。

⑩《文献通考》卷63《职官十七》;《五代会要》卷20《量户口定州县等级》。

?2?

⑥《自居易集》卷54《裴克谅权知华阴县令制》。

二、宋代知县、县令的设置及品级

(一)知县、县令的设置

宋代县的长官称“知县”或“县令”。宋初知县的全称为“权知某县事”。又称“判县事”后称“知县”或“县令”。①诸县事务要剧者以京朝官或武臣幕职领。②宋初制度凡户口多,地理位置重要,地域广的地区,一般都派京朝官或武臣担任。称知县事简称“知县”,边远地区的小县一般有选人担任称“县令”。但后来参用试衔,幕职及三班使臣领县者也称“知县事”。知县习惯上又常称为县令或令。此外还有军使兼“知县者”。③如仁宗皇祜二年--Yt诏“雄州归信,容城知县,自今罢差京朝官,其令本路转运司举武臣有才勇及晓两地民情者为之。”④徽宗崇宁八年“河南府永安军使兼知县事。”⑤

作为县级行政长官“知县”这一官名,不是宋代新创,它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变化过程,唐代后期,藩镇往往擅自派僚属摄知其辖区内的州县事,而不向中央申阙,代宗时曾在一定限度内承认了这种局面。曾诏“诸州府录事参军及县令,其有带职、兼官、判、试、权、知、检校等官者,自今以后,吏部不在用缺之限。”@这种藩镇,径自差人假摄的状况,使中央人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到了五代时期,各府州县邑的治事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武夫悍将之手,或系武人视职,或经藩镇辟署。中央政权深知其中利害,因而倚军事实力为后盾,进行着集中权力的斗争。在加强集权的过程中,五代各中央又对诸道武夫专横之弊进行惩治,渐以派朝官(主要是文臣)开始出知军州事,知县事。∞(二)知县、县令的品级

宋代知县、县令的品级是根据宋廷所划分的县的不同而定的等级。宋代的县分赤、次赤、畿、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十等。赤县是指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所在的县。畿县是指四京所辖属县。次赤、次畿主要指十个次府所在的县,即颖昌府、真定府、太原府、京兆府、河中府、风翔府、江宁府、江陵府、成都府、兴元府的治所所在县及其辖县@。其余是以户口的多寡而定。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十一月诏,四千户以上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

?3?

五百户以下为下,自今每三年一次升降。⑨宋政府这样划分县的等级,目的是不同等级的县,应向国家承担不同数量的赋役,国家也向不同等级的县委派不同品级和不同数额的官员。故知县、县令的品级在宋前期规定为,赤县令正五品(开封、祥符县)三京畿县令正六品上,诸州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中下县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⑩如太祖建隆四年六月诏,监察御史(宋初正八品上,元丰后从七品)王秸知魏县,屯田员外郎(从六品上)于继徽知临清县。@元丰新制,京畿县令从八品,县令正九品@。元祜时官品又定为,开封府两赤县令正七品;开封府畿县令,三京赤县令,三京畿县令正八品;诸州上、中、下县令正九品o。南宋时升诸州上、中、下县令为从八品,余与元}右时同@。

注释:

①明?周瑛等《兴化府志》卷1《叙官》,引自朱瑞熙撰写的《中国历代官制讲座——复杂多变的宋朝官制》,载《文史知识)1986年第4期。

②《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宋会要》职官48之25)。

③④⑤《宋会要》职官48之25至26、32。

⑥《唐会要》卷69。

⑦邓小南《试论北宋前期任官制度的形成》。载绀E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

⑧参见赵葆寓撰写的《关于宋代县望等级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1期。

⑨《宋会要》职官11之76。

⑩《职官分纪》卷42(县令》。

⑩《宋会要》职官48之25,建隆四年六月。

⑥《宋会要》职官8之3至4。

@《职官分纪》卷42(县令》。

⑩《宋史》卷168(职官八》。

三、宋代知县、县令的职权与任期

(一)知县、县令的职权

县邑之长的职权自秦到南北朝基本未变,令长掌治一县,即“皆掌治民、显

?4t

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赋、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一::计于所属郡国”。㈦到了唐代职掌范围变化不大,可更加具体了,《新唐书?百宦志》云:“县令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县令给之。每岁季终,寺乡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盗贼、堤道,虽有专官,皆通知。”随着社会经济≮化的繁荣发展,县级政权的职能也随之繁重。有关宋代知县、县令的职权、i宋会要》职官48之29《哲宗正史职官志》载:

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12、赋役、钱谷、赈给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

税。有水旱则受灾伤之诉,以分数蠲免;民以拳旱流亡.则抚存

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及行义闻于乡闰者.具事实申于州,

激劝以励风俗。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有成兵则兼兵马都监

或监押。

《文献通考》卷63,《宋史》卷167,均有大体相同的记载。《皇朝文鉴》卷90吕惠卿《县法序》对宋朝县政曾归纳为“天下之民事皆领于县,则奉朝廷之法令。而使辞讼简,刑狱平,会议当,赋役均,给纳时,水旱有备,盗贼不作,衣食滋殖,风俗敦厚必自县始。”由此可知,宋代知县,县令的职责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下面对其知权范围分述之。

1.实户口、征赋税

历代的封建王朝对户口的增长,赋税的征收和农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都很重视。宋代也不例外。宋王朝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故把政治经济放在首位,并作为州县官员的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规定: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各准见户每十分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等。其州户不满五千,县户不满五百,各准五

千五百户法以为分。若抚养乖方,户口减耗,各准增户法亦减一

分,降考一等。@

神宗即位后,深感内忧外患交逼,决定改革吏治,变法图强,对官僚队伍的考核工作特别重视,力求“凡职皆有课,凡课皆有实”@并在熙宁二年(1069)制定了《考校知县、县令课法》要求“一任之中,主客户比旧籍稍有增衍”等④,可见,太祖初年“循名责实”的方法,此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实施和体现。

?5?

哲宗元{右年间新法废罢,统治集团中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交替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混乱状况,但是无论哪派上台,都不放松对州县官政绩的考核。元祜四年八月颁布了诸路考察县令、知州课绩等第办法,与神宗时期“考课法”相比略作修补.没有重大改变。南宋初年,鉴于郡县数遭战火,户口税减,于绍兴二年(1132)以户口增否“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分三甲置籍。”o十八年又命吏部重申建隆初以户口增耗为守令岁课之法行下。@宁宗朝在熙宁《考校知县、县令课法》的基础上增补了“生齿之最”其内容为民籍增益,进丁入老、批注收落、不失其实。”把神宗时的“抚养之最”改为“养葬之最”。具体内容增加了“虽有流移而能招诱复业,城野遗骸无不掩葬。”⑦国家的诏令成为诸多知县、县令上任以后必行之举。如,钱冶在真宗时为潮州海阳县令,民归业者千余户,由是海阳升为大县。钱本人迁宁国军节度推官。@高宗绍兴十八年王镇“知安丰军六安县,江南猾民,冒佃荒田,辄数千亩,君(镇)躬按户籍,丁给百亩,于是流逋四归,愿耕者众。”⑨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宋代的赋税名目繁多,以赋税养活了大批官吏和军队,而国家所需要的一切大都通过县官之手取之于民。因此,知县、县令督征赋税是不可推卸的职责,同时也是知县、县令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太平兴国八年(983)三月诏“去年丰稔,而科纳弛慢,尚有逋租,苟非赏罚,何以惩劝。请自今诸县令、佐凡历三年,收赋税并得依限齐足者,超资任以大县;历二年,违限不足者,降资授以小县。”@神宗熙宁二年又提出了“赋税及时了办,不烦追扰”等条令。南宋初年由于经过战火的破坏,广大地区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因此宋政府在绍兴年间,反复强调的是以户口、二税的增减决定守令的殿最。@据《庆元条法事类》卷5《考课?考课格》所载“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仍为南宋时考核知县、县令之治事之最。如《宋史》卷303(胡顺之传》载,真宗时,胡顺之“知休宁县,县有汪姓者豪横,县不能制,岁租赋常不入,适以讼逮捕,不肯出。顺之日‘令不行何以为政’。命积薪环而焚之,豪大骇,少长趋出,叩头伏辜。”范应铃在宁宗朝知崇仁县“始至,明约束,信期会,正纪纲,晓谕吏民,使知所趋避。然后罢乡吏之供需,校版籍之欺弊,不数月省簿成,即以其簿及苗税则例上之总领所,自此赋役均矣。”o

宋政府为集财权于中央,在县级赋税征收方面,要求知县、县令负全面责

?6?

任,县丞(只在万户以上大县设置,除辅佐县令治县外,承担了较多新法创收部分财赋的征收任务)起监督作用,主簿负责征督及帐簿等事,同时还受知州、通判及监司的监察,即层层监督把关。然后把征收上来的赋税,按类上缴府州军,再由府州军按相应征调内容组合,中间多数须经监司,发送上京。宋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目的是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官吏的财权。北宋中期以后,由于地方财政吃紧,各级政府间形成层层相欺压的关系。县级所承担的征敛财赋的责任最重o,以致士大夫们视宰县“如赴汤蹈火”。@这可以从当时人的奏议及书信中反映出来。如绍兴二十六年右承议郎鲁冲言:

以臣前任宜兴一县言之,漕计舍收窠名,有丁盐、坊场课利钱,租地钱,租丝租{l宁钱,岁入不过一万五千余缗。其发纳之数,

有大军钱、上供钱、籴本钱、造船钱、军嚣物料钱、天申节银绢钱

之类,岁支不啻s-77四千余缗。又有见任寄居官请奉、过往官兵

批券、与非泛州郡督索拖欠,略无虚日。今之为令者,苟以宽恤

为意,而拙於催科,旋踵以不职罢;能迎合上司,惨刻聚敛,则以

称职闻。是使为令者惴惴惟财赋是念,朝不谋夕,亦何暇为陛下

奉行宽恤诏书、承流宣化者哉?o

南宋中期人黄斡在与人书信中也谈到:

本邑(上饶)苗米额管六7)-'-千石,除二千石不可催,实管六万石。每年起纲及马谷共管六万三千石,军用五千石,县用六千

石,此已是七万四千石米矣。又贴水脚钱二万贯,春衣一万贯,

半年版帐"-7s-贯,共五千贯,皆是将苗米折价,须二万五千苗方

折得许多钱。如此,乃是十万石苗矣。故每石加耗等共处一万

七斗,县计方足。江西一路皆然,不但此邑为然也。@

这些记载既反映出了赋税的征收范围及人不敷出的情况,又反映出了县政之弊病,以致最终的结果使县财政困窘,士大夫厌恶县政之苦。关于这一点,范成大讲的很清楚:“余行四方,所过县邑数十百,见士大夫皆厌苦其官,赉咨太息,悔向之来而忧后之不得脱……蕞尔邑负责犹数巨万,昼夜薄遽,唯钱谷之知,且不能报期会。”@

均平差役也是知县、县令的一项主要职责。宋代的差役是十分复杂的.且

?々?

随时问的推移不断变化,始则推行差役法,熙丰年问改行募役法,元{右以后又差雇兼行。轮派差役及征收免役钱的依据是户等,户等主要是由田地、家业钱等决定。因此户等推算是否均平合理,决定着役法执行是否Jf瓯,¥rl,知县、县令在均平差役方面负全面责任。熙宁二年考课知县、县令的政绩标准中首条提出在任“赋税及时了办,不烦追扰;及差役均平。”@为治事之最。如苏辙的伯父苏涣知祥符县时有一故事。苏辙说:“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日:‘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祥)符县,公杖之。而已,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日:‘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日:‘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曰:‘此非吾意,谁为祥符令者?’绚以公对。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o这个故事既说明按户等差役的严格性,又说明依等轮差是知县、县令的一项主要职责。

3兴修水利,劝课农桑

知县、县令负责一县社会生产发展。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民赖其用”o,都是考核知县、县令政绩的首要标准。宋王朝立国之初,即反复诏令诸县长官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宋大诏令集》卷182载,开宝五年(972)诏“修利堤防,国家之岁事,劝课种艺,郡县之政经。”太宗淳化四年二月规定“岭南县令劝民种四种豆,即黍、粟、大麦、荞麦,以备水旱,官给与之,并免其税。内乏种者以宫仓新贮粟、麦、黍、豆代与之。”o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兴修水利为基础,因此在仁宗时期把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作为州县官政绩的首要标准,并在庆历四年(1044)正月诏:“自今在官,有能兴水利、课农桑、辟田畴、增户口,凡有利于有农者,当议量功绩大小,比附优劣,与改转或升陟差遣,或循资家便,等第酬奖。即须设法劝课,不得却致扰民。其或陂池不修,桑枣不植,户口流亡之处,亦当检察,别行降黜。”@这是庆历新政之举措,对社会的生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代产生了影响。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后,各地有不少县级行政长官积极修建水利工程。如王安石“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o哲宗时,沈起知海门县,“县负海地卑,间岁海潮至冒民田舍,民徙以避,弃其业。起为筑堤百里,引江水灌溉其

?R-

中,田益辟,民相率以归。”@徽宗时期虽然朝政昏暗。但政府也未放松对州县官政绩考核标准,并对劝课农桑提出十二条规定:

一日:敦本业,二日:兴地利,

三日:戒游手,四日:谨时候,

五日:戒苟简,六日:厚蓄积,

七日:备水旱,八日:戒宰牛,

九日:置农器,十日:广栽植,

十一日:恤佃户,十二日:无妄讼箩

尽管如此,从北宋末至南宋初,由于朝政的昏暗及社会的动荡,劝农之事的法令条文对大部分县级长官已起不到多大的约束作用。绍兴十五年,高宗再度责令知州与县令“每岁之春,常修举劝农职事”。回孝宗隆兴二年下令对淮南、川陕、京西边郡守令,考核其安辑流亡、劝课农桑之绩。o光宗绍熙二年又规定“守令凡到任,半年之后,具所部有无水源湮塞合行开修去处,次第申闻。任满之日,亦具已兴修过水利,画图缴进,择其劳效著明,功垂久利者特与推赏。”@4.兼领~县兵政、维持一县社会治安

“禁奸罚恶”,扫平境内反抗势力历来就是县级行政长官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宋代“屏赊盗贼,里民安居”毋仍是考核知县、县令的重要内容。宋制规定,有驻兵的县,其长官兼兵马都监或监押o,如《琴川志》卷3载“宋朝县各置令,县大各有兵马者,以京朝官或三班知县事。威平中诏令兼兵者,升朝官为都监,余为监押。庆历以后始用文臣,以知县兼兵事”。例如“范琪朝散大夫行太常博士、知县事兼兵都监管县界塘岸公事。”向宗旦“宣奉郎守太常博士知县事兼兵马都管河塘沟洫公事。”@由此可知,县境内乡兵的屯戍,边防,训练之令等军政之事也是知县、县令的一项职责。

宋王朝是在结束了唐末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实现统一的,宋太祖为使宋不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对皇权的巩固,社会秩序的安定等方面很重视,并在开国之初,就定了捕盗功赏格。建隆三年(962)十二月诏“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後领其事。”紧接着颁布了《捕贼条》“给以三限,限二十日。第一限内获者,令尉各减一选,获窬半者,减两选。第二限内获者,各超一资,窬半,超两资。第三限内获者,令尉各加一阶,窬半,加两阶。过

?9一

三限不获,尉罚一月俸,令半之。尉三罚,令四罚,皆殿一选;三殿停官。令尉与贼斗而尽获者,并赐绯,尉除令,仍超两资,令别加升擢。”o并在次年就颁行了捕盗功赏令。泾城县尉张又元为大名府元城县令,赏捕盗之功也。o随着社会矛盾日渐激化,农民士兵反抗事件频繁发生,地方长官维持治安的责任A益繁重,捕盗功赏也随之提高,并贯穿宋王朝始终。如真宗成年三年鲁山县令李旦“为大理寺丞、赐绯。时县民刘用聚徒造符谶,谋作乱,旦知之,尽擒其党,部送至阙下,御史台鞠问得实,故旌赏焉。”@仁宗时苏颂上《考校知县、县令盗贼为殿最》奏:

臣伏睹条制,约束捕盗官吏至为严密,而乡村盗贼未甚衰息及不尽败获者,……臣以谓巡检县尉但能捕盗,而不能使民不为

盗。若知县、县令则其职在按察所部,无所不统,使之肃清一境,

势不难也。窃观今天下县邑有得人处,往往预为条教,暗设方

略,既备之有素,则奸凶无能措手。o

这一建议后被神宗朝所采纳。从材料上分析,英宗前的知县对制止内乱这一职能未起直接作用,神宗朝始平息内乱成为知县、县令的一项重要职责。神宗熙宁二年(1069)诏“在任能屏除盗贼,里民安居”@徽宗大观四年又强调“河北、河东群贼所经历县及十次以上,知县降一官冲替,县尉降一官勒停,不及十次知县冲替,县尉勒停。”@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四月诏,明州象山县令儒林郎周秘擒到“凶恶贼人林吉等九人特与改合人官。”@宁宗嘉定三年(1210)十一月,对知兴化县的徐景,知宝应县的张叔敖,分别转官与升擢差遣一次。是以捕盗,获强盗胡海等劳也。o由此而知,制止内乱,保一县之安定在整个宋代是县级长官的重要职责。

5.惩恶扬善,以德化民,兴办学校

宋代是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决不许地方豪强称霸一方,危害地方统治秩序。知县、县令受天子之命而为令,自然要维护封建统治。如仁宗天圣年间,陈希亮知长沙县时,豪僧海印国师,持势,侵占民田,“希亮捕治真诸法,一县大耸。”∞这样的事不乏其例。

知县、县令是宋政府派在一县的政府代表.起着上情下达的桥梁作用。因此“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o也是县级长官

?10?

的主要职责之一。凡朝廷颁布的法令条例,知县、县令须首先领会其旨意,然后率属官颁布于治境,为了保证政令的有效贯彻,宋政府提倡以道德劝化民众的“厚风俗”职能,时常下诏责令知县、县令对所辖民众的行为进行劝戒或惩治。例如,李希圣在仁宗时任秭归县令。“县僻民野,举不知法禁,君治以诚,视之如一家,期会听决,谆谆戒谕,虽极冗微,悉使晓信。”瞄张戬知金堂县时“诚心爱人,养老恤穷,间召父老使教督子弟。民有小善,皆籍记之。”鲇绍兴年间萧之敏知建宁府建阳县,“邑大难治,自政和以来,阅五十余令,终更者才七人,公至,务以礼义化其俗,民翕然顺从,至绘像刻文记公善政,乾道元年转奉议郎。”@

除以道德礼义教化之外“兴办学校”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也是宋代知县、县令教化民众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在仁宗朝的兴学运动中,王安石庆历七年(1047)知明州鄞县,在那里,兴学校,教育县子弟。o赵瞻任万泉令“捐圭田修学宫,士自远而至。”o这样的事例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徽宗时又展开了一次大兴州县学运动,尤其是县学获得空前发展。崇宁三年(1104)正月规定“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三十人。”o政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给事中俞荤奏“今县令、佐衔带管勾专切检察学事,欲乞注拟有出身人令专管学事,常留在县,不得州郡及诸司差出。”o宋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目的是扩大养士数量,建立三舍法,普及州县学及扩大学校规模,完善取士制度。

6.安抚水旱流亡及赈济贫民

减灾赈灾以防止和减少民众流离失所,推行老弱病残养育制度,以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也是知县与县令担负管理民众的重要职责。每当发生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宋政府就下诏,责令各级地方官员及时检视民田受水旱灾害的实情,以蠲租减税,知县、县令也要负其责。真宗景德二年(1005)十月诏:“沿河官吏虽满秩,须水落受代。知州、通判每月一巡堤,县令、佐官迭巡,转运使勿委以他职。”o仁宗天圣五年(1027)七月规定“京东转运、提点刑狱司察被水县令佐老疾罢懦不胜任者以闻。”o司马光也强调“丁宁指挥州、县多方存恤,无致流移失所,此诚得安民之要道。然所以能使流民不移者,全在本县令、佐得人。”锄于是多数县级长官也不负重望,以减灾抗灾救济灾民而闻名者代有人

?】1?

出。如英宗时阎充国知霸州大成县。

东南当大河,支水岁决,注民田,泼漫为波。阎率民筑张光堤,堤将成,水大至,役者警溃,阎独留堤上日:“民第去,令独死

于水。”役者回顾,相率复来,竭力争赴,而堤遂成。向之堤地,缀

为良田,自是大河屡决,不及雄霸,堤之力也。故民至今日为阎

公堤。o

徽宗政和八年,章元任知和州历阳县:

夏六月,江淮大水,于冬至十月,民无所得食。越明年岁已亥天且大旱,民益饥,流冗相继,殍而死者枕藉於途,章丐籴于

官,劝大姓尽出其所藏粟,视官直以粜,自5以粥米食共老弱,茇草

舍於邑之四隅,以就民便居焉,而悉赖以活,朝廷遣御史周武仲

察访淮南,以佘(元任)治状闻,差充淮南西路察访司主管文字,

转承议郎。o

对不能及时查清灾情并进行赈济者,则往往要受到惩罚。如哲宗元}右五年,秀州嘉兴县民数千诣县诉水灾,知县王岐、主簿王赢不为收接,结果“百姓喧闹,致蹈杀四十七人”先后受到冲替的处分。@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王辟纲知台州宁海县,对流移人户既不抚恤,也不申报,对此,朱熹曾上奏请求“罢黜。”o此外,北宋后期,在知县、县令的考核条例中,“赈恤贫困,不致流移,虽有流移而能招诱复业”作为“抚养之最”成为考课三最之一。o南宋时,这一“抚养之最”又改为“养葬之最”,在能“招诱复业”后增加了“城野遗骸,无不掩葬。”@宋代知县、县令在安抚水旱流亡及赈济灾民方面多数恪尽职责。对维护宋王朝的地方统治起了不小的作用。

7.平决狱讼

宋代县级行政长官的考核条例中“平决狱论”、“断狱平允、民无冤滥”或“狱讼无冤”,一直是“治事之最”的主要内容。宋法规定:知县、县令掌杖以下罪的判决,徒以上罪经县政权初审后送州审判。宋初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并不突出,地方上的狱诉案件也不多,可仁宗朝以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狱诉案件也日益剧增,此时期这一职能已成为考核知县、县令政绩能否的一条重要标准。这可以从当时人余靖为前任知韶州乐昌县令贾太冲所撰的升官制文中反

?12?

映出来“国家视民无远近之异,必择慈惠明察之长,以抚安之。尔字吾民於服岭之外.而能平狱寄,恤时务,百里安堵,有闻于朝,宜升京署。”@神宗即位后更深刻地认识到“法制立,然后万事有经,而治道可必。”o在熙宁二年(1069)制定的《考核知县、县令课法》中首条提出“在任断狱平允,民无冤滥。”北宋后期至南宋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宋政府更深深地体会到“民为邦本,人命关天,刑狱不清,断狱不明,不独易失民心。”o故平决狱讼已成为县令每日工作的主要内容。高宗时期刘一止曾有表述“今所谓县令者,旦朝受牒诉,暮夜省案牍,牒诉之多或至数百,少者不下数十,案牍之繁,堆几益格,其间名为强敏者,随事剖决,不至滞淹,已不可多得。”o在宋代,“人命关天”的思想是朝野共有的信念,所以不少县宰们为尽量避免出现冤案错案,而尽职尽责。如英宗朝,章绛知吉州永新县,“大姓周整少孤,里人龙聿诱以撼博,以奸胜上腴田万亩,因胁取其质剂。整母诉于县,又诉于州,于转运使,至挝登闻鼓,皆不能自白,君(绛)取案牍,一阅而察其奸,田卒还周氏,一县骇服。”o南宋宁宗时期,杜果知六安县,“民有嬖其妾者,治命与二子均分。二子谓妾无分法,果书其牍云:‘传云子从父令’,律日:‘违父教令’是父之言为令也,父令子违,不可以训。然妾守志则可,或去或终,当归二子。部使者季衍览之,击节日:‘九州三十三县令之最也。”一总之,平决狱讼在宋代是县政大事。正如朱熹所说,“以县事大要者三,察其施为,知其果可称者,刑狱,词讼,财赋是也。”@以上是知县、县令较为突出的几项职责,此外还有管理吏人等职责。由上可知,宋代知县,县令集军政、行政、民政、司法、财政于一身,为稳定地方统治秩序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知县、县令的任期

1.宋以前,地方官的任期及宋代知县、县令的任期

宋以前,封建中央政权已对地方官员实行定期移任制度,地方官员的任期有渐趋缩短之势。这表明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权日趋加强。汉代任期较长,守边官员一般三年一替,以均其劳逸,其余内地官员的任期尚无定制,一般任期较长。o隋朝实行“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之制啦同时还规定,下一任不得在原州县任职。唐代亦为每岁一考,但“刺史县令以四考为限,间或“宜至五考。”o五代时为了加强央央对地方上的控制,曾

?13?

多次下诏,要求幕职州县官以三年为限,因连年战乱,诏令未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

宋初沿袭五代之制,知县、县令任内地为一年一考,三年为一任,任沿边地区者,四年为一任,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曾诏:“诸道知州、通判、知军、监县及监榷物务官,任内地满三年,川、广、福建满四年者,并与除代。”,,\年又诏“河东、江、浙、川、峡、广南官自今以后均以满三考,并与除代。”o这既是激励官员外任,也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宋真宗以后,京朝官出任知县者人数增多,其任期有缩短趋势。成平三年(1000)曾将川峡幕职、州县官改为二年注替,“以速其升迁。”o以鼓励内地官员赴边供职。从《宝庆四明志》卷is(定海县志》记载看,真宗朝,幕职州县官任县令以二年为任之法并未实行,京朝官出任知县者多半是二年为任。

仁宗时,冗官问题更加突出,闲居待阙者日甚一日,于是宋政府对地方官的任期又作了调整,京朝官出任知县者一般以二年为一任,选人任县令仍以三年为一任。神宗熙丰年闻减任子之数,延长吏人出职年限,冗官问题有所缓和,遂强调三年任期之制“内外官并以三年为任。”o哲宗,徽宗朝虽然冗官问题更加严重,但从宋代现存的地方志各县志的记载看,县级长官仍守三年一任的制度。可是南渡之后,由于地狭人多,“赴调者萃东南,选法留滞。”@于是京朝官任知州、通判、签判、知县及监当者以三年为任者,权改为二年。惟选人除外,其京朝以二年为任,立为永法,川广三十个月为任。o实际上知县仍以三年为任。乾道三年又改为“今后京朝官知县依旧法,以三年为任。”o九年八月复改为二年一任。@宁宗嘉定九年--Jl采臣僚建议。“自今京官知县必以三年为任,到任及二年不在避亲之限,或一考半已上,以理去官,许陈乞填补二年著为定制。如有违戾许御史台按劾。”@从此可以看出,宋代的知县、县令,普遍实行三年为一任的任期制,仅在个别时期京朝官领县时,任期为二年。下面是根据现存的宋代几种地方志的县令题名记列成的有关知县、县令在每位皇帝在位期间换易的人数和平均任期简表(请看附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太宗、真宗时期,平均任期满三年者占30%:满二年半者约占20%。这主要集中在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时;二年至二年五个月占32%,这主要是仁宗,宁宗,理宗时期;二年至一年半以上占8%,一年半

?14?

以下者占3%,这大都是由改转、升迁、避亲、致仕、寻医等原因造成的。可见宋代知县、县令的任期满任者占绝大多数。

2.宋代知县、县令任期制的弊端及其成因

宋代知县、县令虽绝大多数达到了政府所规定的三年一任之制,但就地方最基层一级的长官而言,三年之任实在有些太短。宋制,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知县、县令初到一个新的地方任职,必须先了解各方情况后,才能开展工作,可三年为任之制,就如时人所说“一年立威信,二年守规矩,三年则务收人情,以为去计。”o这一问题,仁宗朝就有人建议州县官应连任,并在嘉{右六年下久任诏“今夫州县恃以为命者守令也,察其能者,使得久於其官。今后诸路知州军监、知县、县令内有清白不扰,而政迹尤异,实惠及民者,可由本处军监、通判并连署同罪保举再任。”o但宋代县级长官连任者甚少。北宋后期至南宋。知县、县令任期短的问题,成为当时普遍关注的一大政治问题。绍兴三年(1133)九月,大理少卿张杓言“亲民之官,莫如县令,比来县令不职,奸赃日闻,岂特为令者之罪,盖在於举主不审,用之不当,任之不久,遇之不厚。”@光宗绍熙元年(1190)臣僚也言“今日吏治之害,在于更易之太频。”o可见,宋代县邑之长的任期之制,带来了诸多弊端。

其一,任期短,容易产生因循苟且之风,官员惟以任职为积累资历的手段,不思有所建树,更难以匡正时弊。由于任期短对各方情况都难以全面了解,当时就有人指出“县令者,有百里之任,三年而去,民不能识其容色,况知疾苦乎,况不三年者乎?旧官员“惟以职任为资历”而已。o

其二,吏强官弱,宋代有“吏人世界”之称,这与地方官员任期短有很大关系,官员到一个新的地方任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狱讼案件等方面的情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三年为任之制,本来就不算长,再由改转、升迁、避亲、致仕、寻医等原因,为官如果不到三年或二年,再有能力的官员也难全面熟悉情况,尽心政务,最后只有委托当地了解情况的胥吏,听任他们的摆布。这是形成官弱吏强的主要原因。这一大弊害,正如当时人所言:

窃谓吏强官弱,最今日之大患。外而州县,固已不胜其弊矣,内而百司,抑又甚焉。请寻其源,夫岂无自,盖居官者迁徙不

?1S?

拘岁月,而为吏者传袭及于子孙,以数易不常之官,御生长子孙

之吏,坐曹而问,莫究源流,涉笔以书,惟牵例比顾,呈弊囊百出,

何暇爬梳。纵有精强之官,少行检棍之令,戢之效未著,而迁徒

之命已颁,吏强之患实基于此。唧

宋代知县、县令任期之制产生了以上危害,为什么终宋一代未能解决呢?

首先冗官的大量存在是促成在任官任期短的主要原因。在一官之阙“五七人守之”的条件下o,政府一方面下诏允许政绩优异的官员连任,一方面又为了调和待阙矛盾而限制连任。绍兴七年(1137)十一月侍御史石公揆感叹“臣窃以官冗之弊久矣,士大夫守一阙有至七八年者,今朝廷急于用材或令再任,夫以见食禄之人而得再任,可谓优矣。其如待阙者何?况除授之际,皆所选用,无故使之久于其职,安知来者不如今也。”@于是,差遣部门为使待阙者尽快得阙,待阙者急于上任,以致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官员的任期难于久任。

其次,作为地方最基层一级行政长官,知县、县令的任期短与宋代的国策和当时士大夫的重内轻外思想及县级事务繁重也有很大关系。宋初京朝到州县任职是很正常的调动,可真宗朝以后,重内官轻外官之风渐形成,仁宗时,士大夫已耻于县道,正如包拯所言“臣闻古之所重,为民父母者,县令耳;今之所贱,而不能振起风教者,亦县令耳;盖擢用之际,未精其选。凡有清流素望,或稍挟权势之人,即苟谋他官,职为县道,但庸人下品,甘于其职。”o到徽宗时,士大夫的重内轻外思想更为严重,政和三年(1113)三月臣僚言“访闻士大夫之间皆轻县令之选,盖太平盛时人皆重内轻外,又县令之任为最繁重,催科劝率民讼刑禁,凡朝廷所行之政多在焉。”国所以京朝官不愿到州县任职。

总之,作为宋代最基层一级行政长官,知县、县令的定期移行制,对于防止官员在一地任职太久,形成私人势力膨胀,维护宋王朝的统治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幕职州县官和常调京朝官知县者始终坚持一年一考课,三年为一任的关升制度,对稳定官僚队伍,完备官员管理制度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出常调的京朝官在北宋后期至南宋时,则以满二年为任,又缺乏严格的考任限制,同时还有冗官的大量存在及改转、升迁、避亲、致仕、寻医等原因,致使知县、县令连任者甚少,甚至为官不到三年,这就易使官员产生苟且之风,难以尽

?】6?

山政务等弊端。

注释:

①《续汉书志》卷28(百官志》。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3,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

③《文献通考》卷39(选举十--),《宋史》卷160(选举六》。

④《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宋会要》)职官59之9,神宗熙宁二年五月。

⑤《宋史》卷160(选举六》。

⑥《宋会要》职官59之20,绍兴十八年九月四日。

⑦《庆元条法事类》卷5《考课?考课格》。

⑧《欧阳文忠公集》卷25《尚书屯田员外郎增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⑨周必大《文忠集》卷77(朝议大夫赐紫金鱼袋王君镇墓碣》。

⑩《长编》卷24,太平必国八年三月乙酉。

⑥《宋会要》职官59之20,绍兴十六年十一月。

@《宋史》卷410(范应铃传》。

@参见包伟民《从宋代的财政实践看中国传统中央集权体制特征》,载《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⑩《琴川志》卷6《叙赋》。

@《宋史》卷x74(食货志?赋税》。

⑩黄斡《勉斋集》卷5《与李敬子司直书》。

⑤《吴郡志》卷37{吴县厅壁续纪》。

⑩《宋会要》职官59之9,熙宁二年五月。

⑩苏辙《栾城集》卷25(伯父墓表》。

④《宋会要》职官59之11,元{右四年八月五日。

①《宋会要》食货63之162,太宗淳化四年二月。

⑤《宋会要》食货63之179至180,庆历四年正月二十八日。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宋史》卷334(沈起传》。

@《宋会要》职官48之31。徽宗政和二年四月三日。

④《宋会要》食货1之38,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十三日。

@《宋史》卷160(选举六》。

@《宋会要》食货61之135,光宗绍熙二年七月二十二日。

?】7?

什么是台谏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什么是台谏制度 篇一:题目f7a75f1b6bd97f192279e9ab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

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 提要:宋朝是中国古代台谏政治最发达的一代。本文的着重点不是宋朝的台谏制度,而是就两宋台谏制度的实际运作,结合儒家的名节观,异论相搅与一道德的争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风闻言事等,进一步探讨古代台谏政治的成败得失,分析和批判古代的人治。 关键词:法治、法制、台谏、名节、异论、腐败、人治。引言 法治固然需要有完备的法制,能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但纵观中华数千年史,更重要的还是对任何权力能够进行有效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法”的核心内容 循守“祖宗家法”:赵宋突出的历史现象两宋时期,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与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讨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各层级权力结构的分立与集中、“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官僚机制运作过程中上下左右的维系,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如此等等,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自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三十年中外无事,盖由祖宗所立家法最善。大防本朝祖宗家法,自三代以还盖未之有,由汉以下皆不及也。范祖禹 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陈邦瞻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故惟宋无女主、外戚、宗室、强藩之祸,宦寺虽为祸而亦不多。吕颐浩:臣尝见太祖皇帝与赵 普论事书数百通,其一有云: “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 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策略,二十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十余万,地方分驻十余万。 防弊之政:赵宋“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 宋太宗即位诏书: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 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守内虚外: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 奉行成规”真宗即位制书:“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 行,不敢失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仁宗乾兴元年登极赦:“夙侍圣颜,备承宝训,凡百机务,尽有成规,谨当奉行,不敢失坠。”英宗嘉祐八年即位诏:“夙奉圣颜,备闻圣训,在于庶政,悉有成规,惟谨奉行,罔敢废失。” 祖宗之法”的提出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是时(按指景德后期)契丹初请盟,赵德明亦纳誓约,愿守河西故地,二边兵罢不用,真宗遂欲以无事治天下。公以谓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故其为相务行故事,慎所改作。进退能否,赏罚必当。真宗久而益信之,所言无不听。真宗朝是北宋许多制度的定型期。此时正当北宋王朝自开创向守成转型的时期,皇帝和参与决策的士大夫们都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遵循“祖宗法度”(“祖宗典故”),提供着一条被共同接受的出路,希望以此防范过失,对国家政治体制行使有效制约。

浅谈宋代档案管理机构及文卷分类制度研究

浅谈宋代档案管理机构及文卷分类制度 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宋代经过后唐的战乱和地方割据的影响,统治者十分担心地方各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形成后唐似的军阀割据, 于是对职官制度和行政机构制度进行了改革。宋代的行政体制改革,改变了隋唐时期形成的三省六部制, 建立了宋代独特的中央集权的制度体系。这次改革中,档案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央最高行政首长,汉代时期为宰相,宰相管理着全国除军事和最高人事任免权以外的职权,地方各级和中央各部门的奏章都是宰相批阅,监察机构也是受宰相管辖, 对朝廷内外的百官进行监督, 其中中央档案管理工作也由宰相管辖。到了隋唐,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中央行政权已经落在了皇帝一个人手中,宰相只能作为辅政机构。在三省六部制之下, 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三省的最高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在唐代三省的最高长官就被称为宰相, 这样一个国家就有了三个宰相数量比汉代有所增加,同时宰相没有完全的最高

行政决策权,在行政权的决策上, 这三个宰相分别担当着相应的职能,他们分别负责中央最高行政命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同时他们拟制的中央行政命令要经过皇帝的批准以后才能生效, 所以说此时皇帝才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在档案管理上, 唐代形成了“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档案处理流程,同时三省和中央各个部门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都专门设置了档案管理人员。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改革,进一步削弱了三省的权力, 宋代在中央设置了政事堂政事堂在唐代也存在, 但那时候政事堂只是作为一个宰相的议事机构, 而非国家机构, 宋代的政事堂亦称为中书门下就是朝廷的最高行政辅政机关,也是档案管理的最高机关, 其他的档案管理机构职能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宋代的档案管理基本制度框架下, 宋代的文卷管理也更加具有特色, 其中最重要的管理制度就是文卷分类制度。 一、宋代的档案管理概况 宋代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于其职官制度和国家行政机构基础之上,每一个重要的国家机玲都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机构。 宋代的政事堂是最高的行政辅政机构, 其最高长官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 即为正宰相,副职为“参知

古代诗歌鉴赏整合

古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 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人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二. 鉴赏指导 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特征,分析思想感情,理解典型意义。 2、两条途径:(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题要素:(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宋代司法制度研究

宋代司法制度研究 篇一:宋代司法制度特点 宋代司法制度特点 摘要:宋代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的成熟时期,不仅重视立法,而且建立了一套周密的司法制度,以保证严格执行法律。尽管由于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难以实现“有法必依”的要求,但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安定方面,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代的司法制度的特点揭示宋代贵族、官僚、地主在司法上的特权,及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司法隶属于行政,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对司法的危害,刑讯逼供、刑罚残酷、胥吏卖法等司法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宋代在防止司法官员舞弊、防止冤假错案、提高司法效率、防止刑狱淹延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显示出宋代司法制度的特色。 关键词:宋代司法中央集权封建法制 一、诉讼意识的觉醒一定程度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民事立法和诉讼法的增多。 中国古代立法的一个总体趋向是重视刑法和实体法,却忽视了民法和程序法,甚至民、刑混淆。但宋代的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所谓虚市、药市、草市等十分兴旺,甚至土地买卖也实行了合法化,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明显增多。与此相适应的是必须有法律来调整

人与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因此,在宋代的编敕中,较多地制定出了调整这类关系的立法。在田宅交易上,由于宋朝法律允许土地买卖,以至出现了“贫富无定式、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且这类买卖均以契约的形式出现,民事纠纷自然增多。整个宋朝又不断 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口迁移、田宅易主频繁。其他如典当、赎屋、抵押、赁屋、立继、归宗、遗嘱等方面的民事活动在宋朝也尤为活跃。随着这类民事关系的增多,有关调整这类关系的立法也相继出台,“官中条令,惟交易一事最为详备”①,其中主要涉及到断案准则、诉讼程序和诉讼时效诸方面的规定。如在诉讼时效方面,宋朝即明确规定“应交易田宅过三年而论有利债负准折,官司并不得受理”,“诸理诉田宅,而契要不明,过二十年,钱主或业主死者,不得受理”。②除此之外,宋代在诉讼制度的其他方面如起诉、越诉、上诉、死刑复审与覆核、诉讼管辖等方面均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民事立法和诉讼程序方面立法的增多并逐步完善,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表现,它表明中国立法正在逐步摆脱民刑不分、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状态。(二)民间好讼之风形成。 “兴讼”、“嚣讼”、“健讼”等词语在宋代的史料中俯拾皆是,其意皆为善于或喜欢打官司的意思。宋朝,至迟在宋仁宗之后,随着私有制的深入发展及商品经济的繁荣,经济利益多元纷呈,民间善讼之风已初露端倪。《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称“登、莱、高密负海之北,楚商兼凑,民性愎戾而好讼斗”。 伴随着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一种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与职业也应

中国文化史复习提要(1)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简述中国文化史的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先民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建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以青铜器、铁器、牛耕的出现,宗法制、分封制的建立以及六经的编定为标志,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社会物质生活内容更加丰富,而政治领域内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皇帝制、郡县制和各级官僚制度形成;以造纸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左传》、、《史记》、等为代表的史学著作相继出现,道教产生,佛教传入,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民族迁徙、冲突中互相交流和融摄,实现了南北文化的沟通。同时,玄学从儒、释、道争论中诞生,各民族文化风习也在战乱中薪火相传,可谓中国文化内部冲突与融摄的阶段。 ?5.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唐诗、建筑、佛教造像、纺织、科技等标志性成果接踵而出;辽阔疆域内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制度及以“胡化”为特征诸族荟萃的社会风俗习惯,都说明这是中国文化的繁荣阶段。 ?6.宋辽夏金元时期,南北各地城市崛起,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以理学为主导的儒学新派别在三教合一的时代潮流中形成;宋词、元曲等文艺形式适应士人和市民的情趣而出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这一时期占其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巅峰阶段。 ?7.明清前期,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冲开封建统治者的重重束缚和限制,通向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断扩大;近代启蒙思想、考据学从封建极权政治下产生出来,并在反封建宣传,历史文化整理、总结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科技成果显著,以《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小说,数以千计的地方史志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特大型典籍的编写,都是文化领域的辉煌成果和中国文化继续发展的标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涌入,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面临比较劣势,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在民族、国家危机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第一次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和危机。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工艺、制度和观念文化,先后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反映西方文化面貌的机器制造技术,民主共和制度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

略论宋代秘书制度和人物

略论宋代秘书制度和人物 作者孙波 摘要:宋代强化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行政机构庞大,为保证其正常运作, 建立了较完备的秘书制度,对秘书的选拔、秘书工作的保密、公文程式的规范化、秘书工作的签判、公文拟写的期限和传递等都有具体规定,其中有些对今日的秘书工作仍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宋代、机构、选拔、翰林学院、公文、特点。 一、宋代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秘书机构 1.三省、枢密院及三司中的秘书机构, (1)中书省内的主事房、点检房、催驱房、班薄房、制敕库房。中书舍人五案办事:上案、下案、制诰案、谏官案、记注案。 (2)门下省的通进司、银台司、章奏司、封驳司、发敕司。进奏院:邸报、阖门通事舍人、阖门祗候。给事中五案办事:同中书舍人(制诰案-封驳案) (3)尚书省内的秘书机构主要有开拆房、催驱房、班薄房、制敕库房。官职如唐例:令、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员外郎。此外尚书省各部也设立了专门的秘书机构,一般以案称之,如刑部设有进拟案,掌断案文书。 (4)枢密院的秘书机构有枢密院承旨司:下设兵籍库、吏房、教阅房;重要的秘书官:检详官。 (5)三司的秘书机构,三司是北宋前期国家最高财政机关,分盐铁,度支,户三部。秘书机构:催驱房、开拆司、勾凿司,发放司。 小结:宋代中央政府秘书机构更为专业化,分别负责文书收发、等级、督促、催办、检查、拟稿、封驳、承转、保管、汇录,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系统周密,较之唐代更为成熟。 2.政事堂的秘书机构,政事堂的长官为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职掌为“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主要秘书机构有:孔目房、勾销房。主要秘书有:检正官、堂后官。 3.地方秘书机构,宋代地方行政建制为:路、州、县三级,路下面有帅、曹、宪、司,四司官署中的主要秘书官:主管机宜文字官、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州下面的官僚官有判官、掌书记、儒林郎。县下面有主簙、押司、贴司、录事。 二、宋代皇宫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式官员,正三品,并且不任其他官

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白体:宋初文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从学习白居易清平浅易的诗风而得名。主要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晚唐体: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包括:一是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是林逋等隐逸诗人。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林逋《秋日西湖闲泛》。 3、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杨亿《武夷新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诗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改诗派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代表作家作品有黄庭坚《寄黄几复》、陈诗道《别三子》。 6、诚斋体:南宋中期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因杨万里号诚斋,故名。其主要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如《晓行望云山》和《小池》其特点是①富有幽默诙谐的风格②丰富新颖的想象③自然活泼的语言。 7、“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有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四类。体制:入话诗、头回故事、正话、煞尾,代表作《碾玉观音》《错斩崔宁》《西湖三塔记》《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简帖和尚》 8、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唐有韩愈,宋为欧阳修、三苏和曾巩、王安石) 9、南戏:即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南戏的体制特点:(1)在剧本结构上,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少则几出,多则几十出。(2)在表演上,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宫调音律的限制也不像杂剧那样严格。(3)在音乐上,以南曲演唱。 10、董西厢: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简称,《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为了和王实甫的杂居《西厢记》区别,故称《董西厢》。他在情节、结局、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的修改,最重要的是把原来张生对崔莺莺的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变为崔张二人私奔团聚的喜剧故事,是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重要关节,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1、王西厢:《王西厢》的本事源于唐稹的《会真记》,是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其题材更集中,反封建思想倾向更鲜明,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称为我国古典戏剧中的一部典范性作品。 小令:是散曲的一种形式,又叫“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只用一个曲牌,且一韵到底,调短字少,形式短小精悍。

隋朝宋朝法律制度

一、《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一)体例 《开皇律》总结以往的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调整了篇目内容,确定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体例,共500条。中国古代刑法典的篇目体例经过从简到繁、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开皇律》的12篇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显示了中国古代立法技术的进步与成熟。“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12篇体例为后来的唐律所沿用。 (二)内容 1.《开皇律》删除了前代的残酷刑罚,把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笞刑从笞十至笞五十,杖刑从杖六十至杖一百,各分五等;徒刑从一年至三年五等,各以半年相差;流刑从一千里至二千里三等,各以五百里相差;死刑为绞、斩两种。封建五刑制度自此正式确立,并一直沿用至清末。 2.《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基础上正式确立“十恶”罪名。“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最严重的犯罪行为。 3.《开皇律》还进一步完善“八议”和“官当”制度。“八议”是对

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犯罪,须按特别程序认定,并依法减免处罚。“官当”是指官员犯罪至徒刑、流刑者,可以官品抵折刑罚,并因所犯私罪、公罪有所区别。“八议”和“官当”制度的完善,使得封建特权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走向系统化和固定化。 一、立法概况 《宋刑统》 宋太祖建隆初年由窦仪等人,主持修律。至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宋刑统》修成,经太祖批准,“模印颁行”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首先,《宋刑统》在结构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在12篇律下分213门,所谓“门”,就是将调整大体同一类社会关系的律文汇编为一个单元。其次,律后附有唐中期以后至宋初的敕文。《宋刑统》在体例上取法于唐末五代的《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成为一部综合性的封建成文法典。宋代后期,法律形式和内容虽有变化,但它作为国家基本性法典,“终宋之世,用之不改”。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宁夏高三适应性考试(六)文综-历史试卷

宁夏高三适应性考试(六)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在中国古代法律文典中经常出现“贵和尚中”,“决今日讼以止明日讼”的语句。在地方官看来“无讼”是其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外儒内法的结果 B . 儒学执政理念的追求 C . 封建法制的完备 D . 追求执政境界的结果 2. (2分)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影响其演变的因素是()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传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3. (2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以下各项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A . 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 B .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C .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 . 提出“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 4. (2分)《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5. (2分)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 . 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 . 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 . 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6. (2分) (2017高一上·宝坻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缴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此条款侵害了中国的() A . 司法主权 B . 关税自主权 C . 领土主权 D . 内河航运权 7. (2分)日本福泽渝吉曾说:“汲取欧洲文明,必修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据此说法,中国近代最先向西方学习并开展的活动应该是()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8. (2分)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2分) (2018高二下·灌南期中)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 A . 《东方风来满眼春》《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B . 《标准只有一个》《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 C .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D . 《评“左”比右好》《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 10. (2分)“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拿破仑()

20世纪宋朝职役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内容摘要:职役是宋朝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它与赋税、户等、保甲、乡里、胥吏等制度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等关系紧密,是封建国家对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宋朝社会的发展和国计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王安石变轮差之制 (差役。两宋期间以差役制为主,故学者多以此称之)为雇募役制(募役、雇役或免役),更引起了两宋朝野人士对役法的关注,且异论纷呈,从而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过去的百余年间,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20世纪以来有关研究的中文成果加以概述,以总结宋朝差役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可行性的研究趋向提出几点浅见。 一、关于两宋差役研究的总体回顾 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学者就对宋朝差役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何兹全《北宋之差役与雇役》一文篇幅虽小,但却对北宋差役的担负者、差役的不均与弊害,以及免役法的提出、实施及其利弊做出了颇具启发意义的考察.该文是目前所见的第一篇有关宋朝差役研究的中文成果①。聂崇岐对宋朝免役及其渊源、役法的流弊、宋仁宗、英宗两朝对役法的改良措施、熙宁役法改革的经过、元祐及绍圣之后役法的纷更和南宋时期的役法等大致情况均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是当时有关宋朝役法研究的前沿成果②。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就宋人所说“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的区域性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③。邓广铭④、何林陶⑤的研究也都涉及到役法问题。李剑农结合这一时期的赋税制度,对宋朝役法进行了研讨⑥。漆侠《王安石变法》一书⑦,对于北宋民户所承担的差役苦难进行了考察,对王安石推行的免役法做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宋朝差役乃是此前国家劳役制的残余形式,募役法的实施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意义。该书是这一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朝役法进行深入剖析的代表性著作.上述学者对宋朝役法的研究,为此后进一步探考开辟了道路.孙毓棠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矛盾的史学观点,对北宋时期的赋役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宋朝“职役”制度是统治阶级压榨农民的制度,是地主阶级的特权。“职役”之制,更多地体现为地主阶级的“职”⑧。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影响极大,此后许多学者进一步论证或引申了这一观点。朱瑞熙⑨、颜中其⑩、赵英⑾、王棣⑿、张邦炜⒀、顾士敏⒁、曾琼碧⒂、王曾瑜⒃等都先后探讨了宋朝差役的“职役”性质。蒙文通⒄、王曾瑜⒅则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募役法。此后,漆侠再次重申了他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的见解,在批驳匕述观点的同时,全面肯定募役法的历史进步意义,并指出宋朝的差役法,其作为压榨广大人民的剥削性占主导地位,职权只占次要地位。他认为,对于这一复杂问題,要根据各类差役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确定各类差役的性质⒆。此后经反复讨论,学界对宋朝差役性质的研究日趋深入。雷家宏的研究指出.就宋代乡役而言,其性质分三个层次:其一,宋朝乡役并不仅仅具有“职”的性质(特权性)或“役”的性质(负担性),而是两者兼而有之;其二,不同等第的民户充乡役,其性质的两面性有主次之分;其三,从总体上讲,乡役特权性的一面是主要的⒇。王曾瑜认为,宋朝差役是个复杂的问题,大体上说,对于乡村下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役;对于乡村和坊郭上户而言。基本性质属吏[21].除上述钱穆外,王棣还对北宋时期不同区域民户对于役法的不同看法以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考察[22].何高济对南宋时期义役进行了研究[23]。殷崇浩对北宋的官户免役进行了研究[24]。李伟国论述了北宋末官学学生的免役特权[25]。王曾瑜撰有《宋朝乡村赋役摊派方式的多样化》,综论宋朝乡村民户所承受的赋役承担方式[26]。高树林撰有《宋朝赋役浅论》、《关于来、辽、金

宋代诗词背诵赏析篇章总揽

宋代诗词背诵赏析篇目总揽 王禹偁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yan3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ong3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ren4凝愁!范仲淹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梅尧臣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欧阳修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第六章宋元时期法律制度

一两宋的法律思想 1北宋初至仁宗末年强化中央集权并以法律为保障崇文抑武儒道并用大度兼容强调慎法 2神宗熙丰变法至北宋末年义利并用重视民事立法经济立法3南渡后至宋亡于元程朱理学注重狱事与清理民诉对一般犯罪刑罚有所宽缓等 3翻异别推自唐朝以来即有此规定犯人翻供即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但对翻异次数有限制4理雪制度犯人及其家属不服判决可依程序逐级申诉期限为三年 5检验制度《封诊式》较完善的现场勘查及尸伤检验制贼死经死穴盗出子等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专设检验章唐宋元一般要求县尉主持检验明清则州县正印官主持检验检验有时间限制宋慈的《洗冤集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内容自条令起至验状说终共5卷53条从目录来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检验官员应有的态度和原则各种尸伤的检验方法和区分保辜和各种救急处理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俱全方可推问成为后代验尸的标准文本 6务限法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制度时间每年二月初一至九月三十日为务限期明清规定词讼日农忙止讼无讼与和息民之有讼出于不得已而后控官官之听讼亦出于不得已而后准皆非乐于有事者也四元朝主要法律特点一立法概况 1《大扎撒》蒙古国第一项立法 2《至元新格》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颁行的一部诸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典 3《大元通制》断狱定罪量刑的律条条格唐以来

适合元统治需要的令格式的汇编诏制皇帝敕令的汇编 4《元典章》 编纂体例直接影响大明律的制定第六章宋元时期法律制 度本章讲授内容一宋朝的立法概况a 二宋朝法律制度的进 一步发展 b 三宋朝司法审判制度 c 四元朝法制主要特点 d 阿云之狱司法机构大理寺刑部审刑院两制两院立法律敕关系 法律谋杀自首应否减等礼法礼为治国之本一宋朝的立法活动 二宋代立法概况 1《宋刑统》两者篇目内容大体相同篇下 分门共分213门律文后附以相关敕令格式 2编敕宋时亦称宣敕 宋代最主要最经常的立法活动指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及由 此产生的敕文集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编敕经 历了以下阶段宋初以敕补律律敕并行宋真宗完成编敕的 刑法化宋神宗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南宋孝宗编制条法事类 3令格式《刑统》编敕以外最主要的法律形式令正面指令人们 应为不应为的法律格有关奖赏和惩罚的具体定量性法规式规定 公私文书的体例模式及名讳语词等的法规 4编例判例编纂成集 的立法活动及由此产生的案例集断例由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 部编集的判例汇编指挥尚书省枢密院等中央官署就具体公事发 给下级官署的指令也叫批状指挥二宋朝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发 展一刑事法律 1刑罚折杖法笞杖徒流四刑分别折为脊杖和臀 杖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 a 刺配集刺面配流 决杖于一身的刑罚编管主要适用于命官犯罪当配隶者诸罪缘坐家 属应编管者以及某些杂犯罪凌迟b 2重惩盗贼《重法地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度 宋沿五代旧制,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神宗时,废诸科,另设“新科明法”,元祐时废,绍圣复设延续至北宋末,南宋绍兴年间一度复设。此外,还有武举、童子举;而制科则分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分设六科,神宗时罢,元祐复设,绍圣时再废,另设宏词科。元祐时曾设“经明行修科”,实同制科。南宋复设制科,设博学宏词科,南宋末改称词学科。宋代科举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北宋前期 宋初沿五代旧制,分进士科及诸科,科举考试也是“朝代更易”,不废科举,宋朝建立的次月,即建隆元年(960)二月,举行首次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自开宝七年(974)权停“贡举”后,间年举行一次“贡举”,渐成惯例。 宋初取进士,亦无定数,通常为10 余名,少则六七人,大体与后周时相当。乾德四年(966),除录取进士6 人外,又录取“诸科”9 人。此后,不定期地录取“诸科”,录取人数通常也多于同科进士人数,即所谓“国初,诸科取人亦多于进士,盖亦承五季之敝云”。 宋初承五代旧制,科举考试前,“台、阁近臣得(向主考官)荐所知进士(应举者)之负艺者,号曰公荐”,中举后的进士则“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主考官)为师门、恩门,并自称门生”,建隆三年(962)下诏禁止。但依五代旧制,录取进士之权仍完全掌握在主考官手中,皇帝并不进行干预,每年考取进士后,“知贡举(官)奏合格人姓名而已”,类同备案。开宝五年(972),主考官录取进士11 人、诸科17 人后,宋太祖“召对讲武殿,始下制放榜”,皇帝开始参与新进士的录取,被称为“新制”③。次年三月,宋太祖在召对时,黜落“应对失次”的进士、诸科各 1 人,又因下第举子投诉主考官不公,宋太祖决定从下第举子360 人中选取195 人,以及已被录取的进士9 人、诸科27 人,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取进士26 人,诸科101 人,共127 人。唐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策贡士洛城殿”,史称“贡士殿试自此始”④,这只是代替主考官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而宋太祖主持的“殿试”,则是具有在主考官已考之后的复试补取性质,新录取者列于原已录取者(除已罢黜的2 人外)之后,作为“一榜”,“自兹殿试遂成常式”①。开宝八年,除任命王祐为“权知贡举”任主考官外,又任命 3 人为“权同知贡举”任副主考官,以后成为制度。主考官进呈以王式为首的进士36人,殿试后改以王嗣宗为首,而以王式为第四,首次改变礼部主考官原先排列顺序。唐代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状头”,为五代、宋代所沿称。 ③《十国春秋》卷15《南唐烈祖纪》。 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建隆元年二月辛卯。 ①《文献通考》卷30《选举考》三。 本年首次出现礼部试(省试)与殿试不同的排名顺序,因而尚书省礼部贡举榜的“榜首”,改称“省元”(后代称“会元”);而称殿试首名为“状元”。宋太祖虽然重视科举考试,但五代重武轻文的习气未除,进士及第后所担任的官职很低,如开宝八年殿试的状元王嗣宗,初任为秦州司寇参军,其时虽为实职,但属低级文官“选人”最低的初等“幕职州县官”。太平兴国二年(977)正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取进士109 人、诸科207 人,又录取参加过十五次以上考试而未被录取的进士及诸科184 人,再取考“九经”而不合格的老年举子7 人,“特赐‘三传’出身”,共录取507 人。考试合格的进士及诸科300 多人“赐及第”,而将从考试不合格中录取的进士及诸科近200 人则“赐出身”,以示两者的区别。史称宋太宗又命将进士及第者“定其优劣为三等”,这是首次将进士分为三等。又提高了进士入仕的寄禄官及差遣职务,“第一等为将作监丞,第二等为大理评事,并通判诸州”,“同出身以下免选,注初等幕职判司簿尉”。实际是将所有进士分为三等,一、二等为进士及第,三等为同进士出身。雍熙二年(985)又将考试合格的进士、诸科各分为三等,淳化三年(992),采纳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4.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 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 A.周王通过赏赐青铜器笼络诸侯 B.分封制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C.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工官制实现器物标准生产 25. 杨朱主张沿着自己的私利行事,墨子强调不讲仪节约束地兼爱他人。对此,孟子批判说: “无父无君,禽兽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反对私利 B.反对爱人 C.重礼尚义 D.民贵君轻26.《两汉三国学案》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反映出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 政治生活的伦理化 C. 汉代社会秩序混乱 D. 儒学成为日常规范 27. 王羲之40岁以后,给朋友的书信,抄写的文章,草拟的文稿等,凡是他的书迹备受世 人珍爱、收藏,或作为书写字体的范本。王羲之书法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王羲之书法艺术难以模仿 B.人们好恶决定书法家命运 C.造纸术改进便于艺术普及 D.社会氛围宽松与注重主体价值 2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 B. 社会危机严重 C. 文官政治发达 D. 印刷术的进步 29.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3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 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B.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 C.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 31.西方人对《瀛环志略》给予宽容赞扬,而对《海国图志》未给好评,如有传教士认为其“伟大宗旨是讨论夷人的战略才能和优越之处,以及可供采纳以打败他们之武器”。据此,西方人对当时中国译介西学的态度是 A.惧怕中国产生抵御侵略思想 B.拒斥中国宣传学习西方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