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东德水电站环评报告

乌东德水电站环评报告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编制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工程地理位置 (1)

1.2 工程建设背景 (1)

1.3 工程概况 (2)

1.4 “三通一平”等工程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8)

1.5 正常蓄水位和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10)

1.6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1)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13)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8)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3.1 环境影响因素及源强分析 (21)

3.2 环境保护目标 (24)

3.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8)

3.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41)

3.5 环境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49)

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0)

3.7 环境管理及监测 (51)

4 公众参与 (55)

4.1 公众参与目的 (55)

4.2 公众参与对象及方式 (55)

4.3 公众参与过程 (58)

4.4 公众参与结果 (58)

4.5 公众意见与建议的采纳与反馈 (59)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0)

6 联系方式 (6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工程地理位置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地处东经101°14'~103°3',北纬25°20'~27°12'范围内,位于金沙江干流下游四川省和云南省的界河上,右岸隶属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左岸隶属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最上游的梯级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上距攀枝花市213.9km,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2.5km,与昆明、成都直线距离分别为125km和470km,与武汉、上海直线距离分别为1250km和1950km。

1.2 工程建设背景

乌东德水电站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国函〔2012〕220 号)推荐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4级开发方案的第一级,是“西电东送” 中部通道的骨干电源之一。2003年11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于2010年7月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2011年12月,《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报告》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审查,2012年3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函【2012】69号文下发了审查意见。

鉴于乌东德水电站工程规模大,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为了缩短工程建设工期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工程效益尽早发挥,需先行开展"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2010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以发改办能源【2010】2621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金沙江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同意乌东德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2011年11月,我所编制完成了《乌东德水电站“三通一平”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1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三通一平”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的审查,2012年4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2】99号文批复了该报告书。目前,乌东德水电站已进入前期筹建阶段。

1.3 工程概况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至宜宾)规划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工程建成后可配合三峡水库分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可减少下游水库泥沙淤积,对延长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及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库区区间通航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具有深远的意义。

乌东德水电站正常蓄水位975m,相应水库回水长度206.7km,水库面积127.1km2,总库容为74.08亿m3,具有季调节性能。水库发电运行调度方式为:7月按防洪限制水位运行;8月初水库开始蓄水,8月底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9月以后尽量维持高水位方式运行,水库水位逐步消落,次年6月底消落至防洪限制水位或死水位。

乌东德水电站为Ⅰ等大(1)型工程,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引水发电系统、岸边泄洪洞、坝身泄洪孔及下游天然水垫塘等组成。工程大坝采用混凝土抛物线型双曲拱坝,泄洪设施采用坝身泄洪与岸边泄洪洞分流相结合的方式,坝身设置5个表孔和6个中孔,3条泄洪洞均于左岸靠山侧布置。坝顶高程988m,最大坝高270m。电站厂房采用两岸各布置6台机组的首(中)部式地下厂房,均靠河侧布置。乌东德水电站装机容量102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9.3亿kW·h。

电站建设总工期122个月(不含筹建期29个月),施工高峰期人数约为12000人。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一次性拦断河床、围堰全年挡水、隧洞泄流的导流方式。

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云南、四川两省4市(州)10个县(区)38乡(镇)87个村277个村民小组,建设征地总面积138.65km2。建设征地范围内2010年底总人口25187人,涉及各类房屋面积216.05万m2,工业企业160家,等级道路28.454km。

规划水平年规划生产安置人口31067人,安置方式包括农业安置、养老保障安置、兼业安置、逐年补偿安置,复合安置和自行安置等;规划搬迁安置人口32182人,共规划28个集中移民安置点,包括27个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1个

迁建集镇(江边集镇)。涉及的160家企业中迁建77家,货币补偿72家,工程防护12家(与迁建重复1家);复改建等级公路29.8km,城区防护工程17处、农田防护工程12处。

1.3.1 工程项目组成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主体枢纽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及水库淹没处理与移民安置、环保水保工程等4大部分,各部分又由不同项目组成,具体详见表1.3-1。

表1.3-1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1.3.2 工程特性

乌东德水电站的工程特性见表1.3-2。

表1.3-2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1.4.1 “三通一平”等工程概况

乌东德水电站“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场内交通、存弃渣场、施工临时设施、其他准备工程、施工区征地移民安置工程、环保、水保工程等,具体见表1.4-1。其中对外交通工程单独立项、审批、单独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不纳入“三通一平”环评范围。

表1.4-1 “三通一平”等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根据现场调查,已审批的“三通一平”等工程项目除砂石骨料加工废水、850混凝土拌和废水以及施工区施期古树保护方案因工程设计或施工工艺等原因未按照环评报告书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外,基本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中提出的其它环境保护措施内容。

为确保前期筹建与施工准备期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建设单位根据已审批的“三通一平”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措施要求,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进一步开展了“三通一平”等工程环保总体设计及变更设计工作。同时,为加强对工程施工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建设单位建立了完善的环保水保管理体系,并根据“三通一平”等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委托相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三通一平”工程施工区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陆生生态、人群健康、水土保持等监测工作,以掌握施工区环境质量情况。

截至2013年11月,“三通一平”建设的项目主要包括场内交通工程、部分弃渣场、施工临时设施、其他准备工程(导流洞洞口及其施工支洞、高位自然边坡整治、业主营地等)。海子尾巴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运行,下白滩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也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海子尾巴砼拌和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运行,高程850、880混凝土系统正在建安期,沉淀池同时施工;新村营地生活污水处理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已投入运行。金坪子营地、海子尾巴营地生活污水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正在建安期;对下白滩砂石料系统的主要噪声源设置隔声屏减噪;配备16辆洒水车每天定时对施工区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已配备一台8t压缩密封式垃圾运输车,每天定时清运垃圾至会东县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开展了新村业主营地的绿化,进行了边坡修整,种植行道树,美化了环境,并起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目前,乌东德水电站部分施工道路已经建成,并完成了边坡绿化工作;乌东德鱼类增殖放流站已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底完成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业主已委托禄劝县疾控中心开展施工区的病媒消杀灭、疫情巡视督导及监测、饮用水监测、疫苗接种、卫生防疫宣传等。

1.5 正常蓄水位和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1.5.1 正常蓄水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乌东德水电站可研阶段拟定970m、975m 、980m三个正常蓄水位方案进行比选。

三个正常蓄水位方案装机容量、总库容、调节库容、渠化河道长度依次递增,从电站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程效益来看,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加,其发电、防洪、拦沙、航运等效益增加比较显著,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也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加而增大。三个正常蓄水位方案在水库近岸水域水质、生态、淹没与移民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也随着正常蓄水位的增加而有所增大。

三个正常蓄水位方案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但回水均涉及攀枝花市,其中正常蓄水位980m方案常遇流量的回水涉及攀枝花市部分主城区和雅砻江河口,正常蓄水位975m、970m方案常遇流量的回水在雅砻江河口以下尖灭,基本不涉及攀枝花市主城区和雅砻江河口。

经综合分析,970m方案和975m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980m方案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大。从环保角度考虑,不推荐980m水位方案。970m、975m水位方案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在落实拟定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970m、975m水位方案均是可行的。

1.5.2 坝址选择环境合理性分析

乌东德水电站可选坝址河段以白滩泥石流沟为界,划分为上、下河段。河门口坝址为上河段代表性坝址,乌东德坝址为下河段代表性坝址,两坝址相差6.8km。

河门口、乌东德坝址方案在水环境、生态、淹没与移民方面影响差别不大。乌东德坝址方案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略大于河门口坝址方案;乌东德坝址在环境地质方面优于河门口坝址,在施工环境、人群健康方面的影响略大于河门口坝址方案,但通过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可将其不利影响予以减缓;乌东德坝址方案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小于河门口坝址方案。

总体来看,乌东德坝址方案和河门口坝址方案对环境的影响性质相同,影响程度差异不显著,两者均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从环境角度综合分析,

乌东德坝址略优,推荐乌东德坝址是合理的。

1.6 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11]第9号),水力发电属于该目录中鼓励类的电力项目,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与上层规划的符合性

1)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的符合性

根据国务院以国函〔2012〕220号批复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规划),其总体规划目标之一就是“2030年以前,基本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合理开发长江上游干支流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5%左右。”在该规划中的水电开发规划方案中,“近期水力发电规划提出在2020年前规划建设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6.12万MW,年发电量2787亿kW·h。规划建设的大型水电站主要包括金沙江的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金沙、银江、乌东德、白鹤滩和小南海。” ;规划中的长江上游干流及主要支流防洪规划提出规划金沙江中游、下游河段虎跳峡河段、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11级采用分期预留、逐步蓄水方式预留防洪库容,承担中下游防洪任务。

长江上游航运发展规划提出航道发展结合水电及航运梯级建设,采用渠化、航道整治等措施,逐步提高航道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延伸航道通航里程。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的建设及其开发任务符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的要求。

2)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符合性

国发[2010]46号文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按河流进行分区规划,对长江、西南诸河区明确提出“长江上游和西南诸河区,要统筹干支流、上中下游梯级开发,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结合水能资源开发,加强水资源控制性工程建设,保障重点开发区域用水需求…..”

乌东德水电站是《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的规划梯级,是规划的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的最上一个梯级,其开发建设是长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部

分,工程建设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要求。

3)与《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符合性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所在区域属生态调节功能区中的川滇干热河谷土壤保持重要区,其生态保护方向为: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农业人口的转移,降低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全面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严禁陡坡垦殖和过度放牧;开展石漠化区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和重建退化植被。

该区限制或禁止措施:严禁过度放牧、樵采、开荒,限制经济开发活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不属于该区限制或禁止的范围,且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将是工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乌东德水库移民安置工程将对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起到推动作用,因此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的建设符合《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的有关要求。

(3)与区域规划的协调性

乌东德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389.3亿kW·h,其巨大的发电效益,可为当地的资源开发提供大量廉价电源,促进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均已纳入云南省、四川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与工程所在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协调的。

根据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所在区域为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生态区Ⅲ1-7禄劝、武定河谷盆地农业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农业建设,保障昆明城市发展的农副产品供应。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占用少部分基本农田,但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对基本农田进行了补偿。对农田环境质量不会产生影响。工程移民安置将对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生产力起到推动作用。工程与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是协调的;根据《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本工程属于川西南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区,通过增加森林植被减少区域的水土流失是生态屏障建设的主要目标。本工程建设采取修建挡墙、护坡、排水沟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并对施工区实施生态修复,恢复施工区林草植被覆盖率。因此工程建设与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是协调的。

工程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三同时”政策,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是相协调的。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1.1 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乌东德水电站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川、滇山地及与第二阶梯的过渡段地貌区,属山原峡谷地貌类型,地势总体上西北高南东低,地貌结构是以丘状高原面或分割山顶面为“基面”,基面以上有山岭和残山;基面以下为河谷和盆地。

库区河谷狭窄,以“V”型谷为主,枯水期江面宽100m~300m,两岸山顶高程达2500m~3500m。区内沟壑纵横,山地切割深度一般600m~2000m,属强烈构造侵蚀作用为主的中山地貌。金沙江属深切河谷,两岸河流阶地少有保留,从库尾到坝址区,不连续地分布3~5级基座阶地或侵蚀阶地,其中Ⅱ级和Ⅲ级保留相对完整。

坝址所处区域属中山峡谷地貌,两岸山岭高程大多为2000m~3000m,山顶高程一般在3000m左右,金沙江为本区域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江面高程810m~980m。两岸呈现不连续、不规则、向江中倾斜的台状地形。

(2)地质

库区位于川滇中山峡谷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区内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地形切割起伏剧烈,具有特殊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化作用强烈,暴雨集中,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加之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影响,导致水库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具典型的西南地形地质环境特征。崩塌、滑坡是影响库岸稳定的主要因素。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包括滑坡、堆积体、变形体和泥石流。其中:滑坡仅有紧邻坝址区下游右岸的金坪子滑坡;堆积体主要有左岸的大茶铺崩塌堆积体、钱窝子堆积体、猫鼻梁子堆积体、花山沟堆积体和右岸的红沟崩塌堆积体、梅子坪堆积体、硝沟堆积体;变形体主要有红崖湾沟倾倒变形体和鸡冠山倾倒变形体;泥石流仅有紧邻坝址区下游左岸的花山沟泥石流。

(3)气候

工程区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高温、干旱和少雨,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水热矛盾突出;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垂直差异大的立体气候显著;干湿季明显,雨热基本同季,光热资源丰富。因垂直高差达3000多米,高山积雪和峡谷炎热并见,气温回升和下降波动亦大。高寒山区,长冬无夏;金沙江河谷地区,炎热干燥,长夏无冬。金沙江谷地、武定勐果河下游谷地、元谋的龙川江盆地等1350m高程以下的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1350~1700m高程之间的地区属中亚热带地区,1700~2000m高程属北亚热带,2000m以上属温和带~中温带地区。

(4)水文泥沙

金沙江流域的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上游地区有部分融雪补给。流域内暴雨一般出现在6~11月,其中以7~9月居多,中下游在此期间出现暴雨的频率在80%以上。

乌东德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0.61万km2,多年平均流量3850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210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1.02kg/m3。库区左岸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尘河、鲹鱼河,右岸主要支流有龙川江、勐果河。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支流,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0m3/s,年径流量600亿m3。

(5)土壤

库区土壤有红壤、棕壤、黄棕壤、燥红土、石灰土、水稻土、亚高山草甸土等10个土类。从垂直变化规律看,海拔1300m以下干热河谷地区多为燥红土、褐红壤,海拔1300~1700m的河谷低山区多为山地红壤,海拔1700~2200m的浅丘沟坝区多为黄红壤,海拔2200~2600m的中山区为山地黄棕壤,海拔2600~3000m的中山地带为棕壤,海拔3000~3900m的高山山背或高原平面上为亚高山草甸土。

2.1.2 生态环境

(1)陆生生态

评价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川、滇金沙江峡谷,云南松、干热河谷植被区。植被类型应该比较丰富,但由于工程评价区大多位于金沙江两岸,属干热河谷地貌,故全区以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山地灌丛和栽培植被为主。评价区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7种植被型、23个群系。

评价区野生植物605种,分属于111个科,381个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银杏(栽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种5株:红椿(栽培)。评价区分布有云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毛核木、厚果鸡血藤和丁茜。古树有3种共121株。评价区共有特有植物143种,隶属于57科110属。其中我国特有种98种,华西南特有种40种,干热河谷特有种5种。外来入侵物种共6种,分别为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银胶菊、土荆芥和刺苋。

评价区两栖动物有2目6科11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红瘰疣螈。爬行动物有3目8科20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蟒,云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眼镜蛇、眼镜王蛇。有《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记载的极危种1种:眼镜王蛇;濒危种6种:细脆蛇蜥、脆蛇蜥、三索锦蛇、灰鼠蛇、滑鼠蛇、金环蛇;易危种2种:黑眉锦蛇和银环蛇(云南亚种);银环蛇(云南亚种)属云南特有种。鸟类共有56种,隶属于11目28科,其中,以雀形目鸟类最多,共34种,占58.93%。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黑颈长尾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鸢,鹊鹞,松雀鹰,普通鵟,红隼,草鸮,灰林鸮;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鹰鹃、八声杜鹃、普通夜鹰、小白腰雨燕、大拟啄木鸟。兽类共有8目15科21种。其中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小爪水獭、穿山甲、猕猴、鬣羚;四川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豹猫。有《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记载的濒危种1种:小爪水獭;易危种5种:穿山甲、帚尾豪猪、豹猫(指名亚种)、鬣羚、猕猴。

(2)水生生态

评价区内共有浮游植物7门63属151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为最多、占总种数的56.21%,绿藻门次之,蓝藻门17种,其它种类的数目均较少;共有浮游动物148种或亚种,其中原生动物72种,轮虫59种,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均较少;评价区共有底栖动物57种,其中软体动物6种,环节动物7种,节肢动物42种,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各1种;区域内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有14种,隶属于11科12属。

乌东德水电站评价区水域分布有鱼类76种,8种为引入种类,土著鱼类共计有68种,隶属于4目10科51属。评价区分布的珍稀濒危鱼类有西昌白鱼、鲈鲤、短须裂腹鱼、昆明裂腹鱼、岩原鲤、窑滩间吸鳅、长薄鳅、中臀拟鲿、白

缘(鱼央)、中华鮡等10种,四川省省级保护鱼类有西昌白鱼、短臀白鱼、细鳞裂腹鱼、鲈鲤、岩原鲤、窑滩间吸鳅和中华鮡等7种,特有鱼类有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鲈鲤、岩原鲤、四川裂腹鱼等33种。

评价区分布的鱼类包括有长距离洄游、短距离洄游和定居性种类,本河段长距离洄游的种类以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等产漂流性卵的鱼类为代表。

由于受滥捕、城市排污和水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干扰,目前,调查江段鱼类资源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有鱼类种类数量显著下降。

(3)生态完整性

根据评价区内的景观类型优势度值分析,评价区内的灌丛和灌草丛的优势度值最高,为55.62%,其次是旱地、经济林、针叶林的优势度值也较高,其余依次为水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河流水域、阔叶林、竹林。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为728.33.00gC/(m2.a),评价区灌草地面积占的比重最大,达到59.07%,是对评价区的平均生产力值的大小起决定性的因素。

(4)环境敏感区

评价区分布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包括元谋省级风景名胜区、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小区和鱼类产卵场。

1)元谋省级风景名胜区

元谋风景名胜区位于乌东德库区元谋县境内,是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根据《元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元谋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四片一中心”,四片即四个景区:物茂土林景区、浪巴铺土林景区、班果土林景区、金沙江景区。风景区管辖范围为161.2km2。一中心指旅游服务中心。元谋风景名胜区分为核心景区和一般景区,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25.9 km2,一般景区总面积135.3 km2。

2)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小区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小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正东方,行政村迤沙拉村。东至金沙江、南至西拉么大箐,西至大黑山元宝山顶,北至大格达村子,距平地镇4km,距仁和区50km。该保护小区于2003年10月27日由攀枝花市林业局批准成立。主要保护对象为平地以猕猴为主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自然生态环境。根据《攀枝花市林业局关于同意调整仁和区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小区的批复》(攀林发[2013]37号),将小区边界最低海拔提高到1000m,调整后自然保护区小区总面积由原来的2612.5 hm2调整为2733.11 hm2,其中核心

区1842.12hm2、缓冲区890.99 hm2。

3)鱼类产卵场

乌东德库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主要有皎平渡和会东县新田乡-龙树乡两处。皎平渡产卵场位于四川会理县江普乡至云南禄劝县皎西乡江段,长度约22~25km。是金沙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较大的产卵场,占金沙江中下游漂流性卵产卵量的19.35%~29.72%;会东产卵场长度12km,占金沙江中下游漂流性卵产卵量的0.63%,是金沙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较小产卵场。此外,在雅砻江汇口、勐果河汇口、元谋县江边乡、攀枝花市仁和区拉鲊-鱼鲊存在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场。

(5)水土流失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段山高谷深,岩体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工程涉及县区为金沙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干热河谷区,在四川和云南两省的《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除攀枝花市内的东区、仁和区、钒钛产业园区为省级重点监督区外,其它区县均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乌东德项目区所涉及的7县3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4278.28km2,其中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分别为47.9%、16.8%、21.5%、11.9%、1.6%和0.2%。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主要包括面蚀和沟蚀,同时还存在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以及泥石流等混合侵蚀。

2.1.3 社会环境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枢纽占地和水库淹没涉及云南省禄劝县、武定县、元谋县、永仁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会理县、仁和区、东区、钒钛产业园区、盐边县,共10个县区。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10个县区的幅员面积24698km2,有211个乡镇143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61.02万人,平均人口密度105人/km2。其中农村人口203.55万人,占78%;少数民族人口61.71万人,占23.6%,主要有彝、苗、傣、白、哈尼、傈僳等26个少数民族。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影响涉及的10个县(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458.95亿元,平均17583元/人,但县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较大,禄劝县最低,只有4932元/人;东区最高,55355元/人。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除只涉及少量土地淹没的永仁县和攀枝花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