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格式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格式

二 〇 一三 年 十一 月

本科认识实习报告

学 院:建筑学院 系 别:建筑系 专 业:建筑学 班 级:建筑X X 姓 名:X X X 学 号:X X X 指导教师:X X X

20XX 级建筑学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建筑的新旅程

2013年的10月,在同学们殷切的期盼中姗姗来迟……在27日的这一天,大家都乘上告别XXX的XX列车,开始了我们XX级建筑学为期两周的认识实习的旅程。

本次实习时间为2013.10.27—11.9日,我们一行70多人,队伍浩浩荡荡。先后去了南京、苏州、杭州、上海四个城市,在每一个城市都参观了代表当地特色的建筑,同时也学习到一些相应的设计方法。所以我的实习报告是以时间为主要脉络,谈一谈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记忆的城市—南京

以建筑来镌刻历史,更胜语言和文字!

28日的凌晨时伴着车轮滚动的节奏到来的,不知道列车停靠了多少次,只觉得满身疲惫,但依旧期盼……南京!我们来了!

旅游大巴直接带我们驶入南京市,透过车窗,望着南京的街道,繁忙去井然有序,路两旁是高大茂密的行道树,粗壮的树干为南京增添了历史沉淀的底蕴。据导游介绍,这是著名的梧桐树,作为市树在南京随处可见。街道上阵阵绿意袭来,令人顿感清爽!可见,对于城市的景观绿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绿化率那个百分数,更重要的是景观与城市的契合,进而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享受,感触颇多呢!

不久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实习地点--总统府。

门前人声鼎沸,雄伟的大

门充溢着庄严。现在这座大门

是在清代的大门和辕门被全部

拆除后,新建的一座。该大门

系二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

造型严谨,朝南立面的外部采

用标准的八根古罗马爱奥尼亚

柱式构图,柱头上雕有精致的

卷涡纹样,整个裸露部分均作天然石料状处理,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

筑。而门口的两座石狮则彰显着我国古人的石刻技术,立在门的两侧更显厚重。(图为总统府大门和石狮)

进人大门后,前行数十米,是一座与西式大门形成强烈反差的中式建筑--大堂。大堂内正中上方有一匾额,上书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字。大堂全部为砖木结构。屋顶两脊微翘,覆青瓦,完全是中国传统式样。总统府会客室,该建筑为西式,造型美观别致,与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相似。正面是一拱门,门的周围雕有总统府特有的回形花纹。

穿过政务局昏暗

的走廊,眼前蓦然出

现一片葱绿。在一棵

棵参天大树的掩映

下,一座大楼赫然在

目,这就是神秘的总

统府办公楼。该楼摒

弃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大屋顶式样,顶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立面采用西式的建筑平面组合与立体构图,中间高、两边低,呈对称型,属典型的行政性建筑。

石舫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清代北方建筑的造型,粗犷沉稳,屋顶四重叠落,平缓厚实,无翘角,酷似北方的官衙或王府宅第。

夕佳楼位于水池西侧,与忘飞阁隔水相对。傍晚夕阳西下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小楼,景色绝佳,因而得名。该楼为歇山式二层建筑,三面临水,楼外走廊环绕,有鹅颈背式靠椅伸入水中。楼上四面均为中国传统式的镂花窗。八条屋脊高高翘起,灵秀而雅致。(图为夕佳楼)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经历了一个

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批批风云人物

纷纷在此登场、角逐...每一幢建筑,

不仅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厚的

文化底蕴,还有更加浓重的政治色

彩。它已经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漩涡的

中心,成为了我们历史的见证。

继总统府之后,我们就来到了南京市图书馆。

图书馆正立面是凹弧形的玻璃幕,

走上台阶,就有被怀抱的感觉,这就是

入口在空间上给人的亲切感吧。进入大

厅,完全体会到了正立面玻璃幕的设计

意图,充分的天然光给整个图书馆营造

了适宜的光环境,而玻璃幕上的钢节点

也在大厅内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

了斑驳的暗影,有极强的光感,这样的设计手法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是要找到共鸣之后才能达到完美!

南京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并不复杂,可以说是“田”字分割,横纵两条主干线将平面分成四个区域,同时设很多公共休息空间和开敞式阅读空间,室内流线简单明确,功能分区简介大方。是我比较喜欢的建筑风格!

29日,在南京的第二天,内心触动最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当我们驻足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门前,心顿时沉甸甸的,走在入口的

小道,看着水池里触目惊心的雕塑—

“寒冷、惊恐将这哭僵的孩子凝冻,

可怜的宝宝怎知母亲已被捅死,血水、

乳水、泪水,已结成永不融化的冰”

刹那间,心也被冰冻了!

来到入口处,就看到了整个纪念馆的外形,“和平之舟”是一座拔地而

起的高高船头造型,挺拔的船头由一级

级台阶组成,从侧面看,像一把被折断

的军刀,从空中看,又像一个化剑为梨

的立面,入口直斜相对形成的狭长空间

给人一种特殊的压抑感。就这样,在竟

然,在进入展厅之前,我们就陷入了设

计师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在整个观展过程中,内心跌宕起伏,或伤感,或震惊,或愤怒,或安

慰。这表明,整体建筑材质色彩的选择和光感的设计完全烘托出了纪念馆的气氛,并能充分调动人的感情。大屠杀纪念馆是要纪念“一段国耻、民族血泪史”,以求达到人们心灵共鸣、传递一种宣扬和平、抵制杀戮的信念。新馆着意表达的情感变化是:从战前压抑与紧张的不安定的气氛到荒凉悲戚凝重而压抑的气氛再到长时间压抑后爆发的愤怒最后对和平的向往。老馆营造的是“荒凉悲戚凝重”的氛围,新馆扩建后有效把老馆表达的情感连贯在一起。在总体构思上,新馆是要通过不同的建筑形体设计、整体环境安排来体现“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

经过了内心和精神的洗礼,我们又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

站在纪念馆开放式的门庭中央,北望南眺,纪念碑、倒影池、纪念桥等纪念建筑历历在目,忠魂亭以绿树为屏屹立于眼前。至此,我们不难发现雨花台红色纪念建筑群,是沿着南北中轴线上对称展开的。设计者巧借自然山水的形式结构布局,把建筑与四周的山冈,围合成了一个富有情感表达的纪念空间,历史、建筑与自然在这里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就像是一首用建筑的语言写在青山绿水之间壮丽史诗。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纪念馆了,它的建筑平面呈“凹”字形,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重檐形式,加以简化,轮廓简洁而庄重,富有纪念性的美感。屋面特别的白色琉璃瓦,白色马赛克饰面的外墙,白色大理石窗框以及白色栏杆,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浑然一体的白色,与馆周围的绿色树林形成明显对比,在阳光下显得分外巍峨壮丽。

30日,南京的最后一天,伴着早上的清风,前往中山陵和明孝陵。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整个陵墓的屋面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

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

——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

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

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

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

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

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

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神道。

亲身去感受人工建设与自

然形势的完美结合,完全依山势

地形作蜿蜒曲折的布置,在每一

段落上,安放石象生来控制其空

间,石兽或蹲或立,姿态交替,

配以苍天远山,形成一派严肃静

穆的气氛。走在神道上,心里似

乎也清明了许多!而且,神道上

的石刻也是造型厚重简朴,以形体高大取胜,雕刻技法上注重写实,寓巧于拙,线条圆润流畅,细微处精雕细琢,融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为一体,代表了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

南京的最后一站—东南大学。

难忘东南的梧桐树,难忘东南的喷泉,更难忘东南建筑学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迪。参观东南的校园,充分感受到作为百年老校所具有的校园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和东南的建筑学学生进行了交流之后,发现了自己在建筑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缺失,首先是在建筑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和基础知识积累上还差很远,其次是自己对建筑的理解和一些设计方法还不成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对建筑的付出还远远不够!东南之行给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园林的城市—苏州

古树年轮记录着她的成长!

31日,到达苏州。看到了诗中所写的枫桥和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说,这是诗人张继赶考落第,郁郁回乡,途经此处,挥毫写下的诗篇。诗中把旅途中的愁容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如音画般地描绘了出来。现如今,以我的心态,看到了这样的枫桥……

静谧的长廊

轻盈的长亭

孤寂的长桥

荡漾的长河

就像一首读不完的诗

这里的建筑与景观总是

以最自然、最亲密的方式结

合,建筑与环境一起生长。

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

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大雄宝殿内两侧壁内镶嵌的是36首寒山的诗碑,还有悬挂于两侧的十六罗汉像。殿内的两个石刻和尚就是寒山与拾得。

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给人以曲径通幽、迂折回还之感。寺中普明宝塔高耸入云,威严壮丽!

11月1日,来到园林的世界--拙政园,心神荡漾!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园林之一,布局疏密自然,

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

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

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

中部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东部原称“归田园居”,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

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完美体现了它的造园艺术

以水见长

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

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

自然典雅

早期拙政园,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

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

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

庭院错落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

空间变幻曲折。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

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

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

承,沿袭不衰。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

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

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

(“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

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

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在屋顶开窗上,结合立体几何行框体内的金字塔形玻璃天窗设计,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内充满柔和的阳光。

而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上最厉害之处就是与周

围建筑环境相呼应。资料上说新馆建筑群坐北朝

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

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

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

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

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

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

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

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

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

市肌理都恰到好处。

同时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

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在我们以后的设计中除了建筑本身的设计也应考虑到同周围环境的呼应,这会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更有特色!

留园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

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

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

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

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

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

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

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其中有趣

的一点事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

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

空间作为立体

画幅引入室内。

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

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

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留园千姿百态、赏心悦

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2日,继续园林之行--网师园和沧浪亭

网师园分为宅第和园林两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园林。作为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型,网师园东宅西园,有序结合。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

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

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外形整齐均衡,内

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美多致。

网师园以它精致的造园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作为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成为“小园极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踱步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见一池

绿水绕于园外,临水山石嶙峋,复廊

蜿蜒如带,廊中的漏窗把园林内外山

山水水融为一体。园内以山石为主

景,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

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沧

浪亭外临清池,曲栏回廊,古树苍苍,

垒叠湖石。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

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沧浪亭主

要景区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

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长廊又利用园外

的水画,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

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

水乡的城市—杭州

涓流不息的河,写不完的诗!

3日,水乡古镇—西塘乌镇

西塘古镇区里,有9条河道纵横交

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

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古镇在春夏秋

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

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游走其中很有意境。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

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

块。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

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陈

运和诗《乌镇剪影》赞“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

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以河成

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

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

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

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乌镇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

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

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积淀和

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

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

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

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美丽。

4日,西溪湿地公园

在西溪湿地的这一天,我们乘着游船,从内河道进发,听着讲解,慢慢

晃荡。当坐船靠近秋雪庵时,一

群群野鸭会神气地从芦苇丛中钻

出,横穿过“河路”,消失在另一

片芦苇荡中。西溪湿地以独特的

风光和生态环境,形成了极富吸

引力的一种湿地景观旅游资源。

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温

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繁多,

大面积的芦荡,众多飞禽走兽,到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据说在西溪,不仅可以泛舟湖漾港汊,可以垂钓河塘柳荫,秋风中可以观柿听芦,冬日里可以探访梅花,也可以在初春时踏青漫步,在夏日下采菱赏荷,光是听着就无限向往了!

5日,名校之旅—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大学

来到中国美术学院我没有看到像其他

高校的正门门牌,走在校园中可以明显感受

到校园面积并不大,因为建筑间距离很近,

但走在其中,并没感觉到校园内的拥挤感,

而是感到非常惬意,亲密。校园中没有宽敞

的大道,两边没有连荫树,但通过楼与楼之

间的连廊,以及连廊下的景观,弥补了上面

的不足,而且在主建筑一层架空,设计人工池,并沿水池边沿设计曲线道

路,这个既增加了校园道路的连接和校园设

计的艺术性。同时在三栋建筑的环绕间设计

开放式曲线草坪,面积不大,但草坪的绿色

及高低错落的曲线比起平地的硬化设计更

显灵活性。同时由于校园内植被绿化面积

小,通过对建筑立面上种植攀爬植被来可克

服一点,不仅达到了相同的效果,也丰富了建筑立面,设计手法十分巧妙。在规划中,由于面积的大小不同,但为达到相同的效果可以利用不同的元素,进行巧妙地组合,仍可以使设计很有特色。

这次实习我们分别参观了浙江大学的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

玉泉校区是老校区,依山而

建,所以造成道路有坡道,但

就是由于有坡道,使这个校园

比起其他校园更具特色,同时

使许多景观和路化带形成坡

状,同时建筑与周边绿化的高低起伏也很有特色。道路不宽,但都有连荫树以及大面积绿化,人走在校园内感到十分亲切、静谧。

紫金港校区是浙大新校区,它在规划设计上很特别,是一个开敞式校园,校园没有校门,没有围墙,直接与外相通。校园内道路很宽敞,草坪面积很大,建筑间距离相对较远,规划上与老校区形成强烈的反差,走在校园中视野很开阔,十分自由化。

该校区标志性是设有护校河,河边设计开放式草坪,供人们休憩,玩耍。而且校园中建筑形式各异,并不统一,也很有意思。我相对喜欢这种自由化、开放化、人性化的校园规划设计。

6日,畅游西湖

说道西湖,就一定要

想起这首诗了—

苏堤春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东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杭州西湖之所以最著,首先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三面云山,中涵碧

水,四周绿荫环抱。其次西湖不仅只拥有山水秀丽之美,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把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溶为一体。于是现在便有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遗憾的是此次游湖并没完全看到这些美景,但是在我心中西湖的美并没有应此而淡漠,而是激起了无限的憧憬!

繁华的城市—上海

高楼和街道的纵横!

7日,来到了上海,有两天的自由活动时间!

同济大学

来到同济大学,首先看到它的正门门牌感觉对于这么厉害的高校来说略显小气。在校园里漫步,发现同济大学内的建筑高度都不是很高,看到最高的建筑只有六层,而且建筑密

度很大,可能是因为老校区,当时

设计理念就是这样。不过在这些不

高的建筑群穿梭,更显亲密感。同

时校园内道路也不是很宽,但道路

两边的高大的连荫树和绿地更衬托出校园小路的静谧惬意感。由于建筑密度很大,在校园中没有发现广场,但在校园中间设有一处小园林,很有江南特色。

同时我们参观了同济大

学的建筑规划学院,里面的一些

元素很有意思,如门厅楼梯下小

心休息空间和局部木地板的应

用,一下凸显出门厅楼梯部分的

高雅性,同时上到二楼是一个阶

梯式的开敞报告厅,能显出建筑

学院教学的开放性,同时建筑中

心天内景观的设计让人一进入学

院就能看到,现出学院的艺术性。南京路

很早就听说上海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

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

街”,通过查资料了解历史上南京路还是一

条小路,1865年后,殖民者在扩建该路的

同时正式定名南京路,以后南京路由东向西

不断延伸扩展,马路两旁的商店也随之不断

兴建,商业开始繁荣起来。

通南京过游览南京路和上海其他的商

业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南京路为什么这么

出名。首先南京路地理位置优越,黄浦区一

直是上海经济建设繁华区,同时邻近外滩,从经济文化都必然加快南京路的发展。另一方面历史上南京路就作为商业街在旧上海发展迅速,而且殖民时期建了很多欧式建筑,是南京路在建筑特色上更有特色。

作为最繁华的商业街首先交通必须便利,南京路周边有很多线路地铁站,而且步行街大道广阔,极大方便人们游览这里。同时作为商业街南京路凭借其风格迥异的商厦、先进的装备设施、琳琅满目的商品、现代化的

管理、舒适的购物环境成为一流商业街。

外滩

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上海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

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

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上海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

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

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

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

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

涵。上海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上海市规划展览馆

从人民广场走出,可以看到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市规划展览馆等标志性建筑。

规划展览馆在形体设计上可以看出

采取中心对称式,通过对立方体进行体

块穿插同时结合极具特色的顶棚,使整

个建筑在外观上严谨性、现代性并存。

馆内展览流线也非常明确,一层为上海

黄浦江两岸浦东、浦西的模型,二层为

上海历史发展过程,三层为上海市区整

体模型,四层为上海城市规划中航空、铁路、水运交通和城市景观环境建设特色。

在上海实习了3天,感到上海不愧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上海的市内交通非常发达。公交车设有专用路线,大大提高了公交通行能力及客运能力。由于上海世博的举办,将原有的8条地铁线增设到13条地铁线,同时设有环形线及线行线,各个线路间的转乘非常方

便,极大满足了人们出行需要。不及陆上交通,在黄埔江上设有渡轮,为没有车的出行者提供渡江的方便。其次给我感受颇深的是上海浦东区和浦西区的建设。黄浦江将上海中心地带分为浦东浦西,浦西区在当年英租界是就发展迅速,留有大量的欧式建筑,并有上海大量的商业区。如今上海大力发展浦东建设,使浦东城为上海的金融中心,东方明珠、环球、经贸成为浦东的标志性建筑。

但总体上看,无论在浦东浦西,都有形成摩天楼宇,气势宏大。最后想说的是上海的景色,白天我们在外出行,周围高楼耸立,让人感到走进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的森林,同时阴天的天气,给人感觉除了高楼大厦就是高楼大厦。但是在夜晚,上海的景色真是美,摩天楼宇的灯光渗透整个城市,特效的玻璃幕墙色彩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黄浦江水面以及水面中建筑的倒影更是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整个城市无一处黑暗,全部散发光彩。

实习收获和体会

南京:参观和考察了纪念性建筑,初步了解纪念性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方法,以及在不同环境中营造纪念性气氛的方法。

苏州:参观和考察了园林建筑,初步认识和了解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基本特点。

杭州:参观旅游景区和当地现代建筑。

上海:参观中国近现代建筑,对城市传统商业界区的改造、旧城区改造、大型广场的规划设计、标志性建筑规划设计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等有初步认识。

实习了12天,见识到4个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我深有感触。一个城市的快速发展首先离不开资源和交通,这4个城市从古到今旅游机缘都非常丰富,同时这4个城市周边都有水,水运的发达慢慢促使其其他交通的发达。

进入一个城市,给人们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城市的市内道路交通,市内道路交通发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如今道路交通问题给很多城市带

来很大的苦恼,解决交通问题,这个城市才能发展的更快。

其次是这个城市的环境卫生建设,有良好的环境卫生,人们才会喜欢留在这里,才会吸引人们来到这里。相对这些高楼大厦在人们的心中并不重要,它们的建设只是满足人们工作和居住的需求。在一个有资源的城市,但它的道路交通和环境卫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它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素质也会迅速增长,与此同时,高楼大厦也会随之而生。

而在我们XXX,它有一些产业资源如最具代表性的乳业,蒙牛和伊利,同时它作为首府城市可以吸取鄂尔多斯的羊、煤、土、气,作为资源和东北的林业。但我们缺乏的就是交通,有资源我们运输不出去,运输不广泛,我们应该尽早解决我们的交通问题,增强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提高效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