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2016届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2016届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2016届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单体是相同的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分泌蛋白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是mRNA

D.DNA突变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有关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核孔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制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细胞中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低温会破坏酶结构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D.一个细胞的生命历程中酶的活性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4.如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与图甲的c有关

B.水分子能以图甲中的①②方式进出细胞

C.图乙所示的物质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有关

D.图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③

5.下列有关清水在生物实验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

B.用溶解于清水中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液

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B.衰老的细胞中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减慢

C.细胞分化与癌变过程中都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

D.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根本原因

7.生物体细胞合成A TP的生理过程主要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图一表示ATP(甲)的分解过程,图二表示某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一甲的能量主要存在于2个高能磷酸键中,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图二中能产生甲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产生的甲都能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C.过程①⑤能发生在生物膜上,过程①⑥能产生气体

D.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发生甲一乙、③⑤⑥⑦过程

8.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C.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其来源不同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9.如图中①~④是某动物(2n)生殖腺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发生在①、②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②、③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①~④所示的细胞都可以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D.④是由②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

10.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1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新品种

B.哺乳动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采用测交鉴别选出纯合个体

C.植物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培育三倍体植物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1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1:2:1:2:0 B.1:2:0 C.4:4:1 D.l:2:1

12.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A.小黑麦的各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相同

B.小黑麦的产生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C.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可育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3.某种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位于Z染色体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含有两个A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含有一个A基因的为灰色,不含A基因的为白色.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火鸡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群体中雄火鸡羽毛的颜色有3种

B.亲代基因型是Z A W、Z A Z a

C.子代中黑色:灰色:白色=1:2:1

D.子代中雌性有黑色个体

14.已知香豌豆花位置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

和A3都决定叶腋花,A2决定茎顶花,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A2相对于A2为显性.为判断一株叶腋花的基因组成,用基因型为A2A z、A3A3的个体分别与之杂交.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花位置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花位置的基因型有6种

B.叶腋花植株群体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是A1A2、A1A3

C.用A2A2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1

D.用A3A3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2

15.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有

B.果蝇A的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果蝇B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D.果蝇B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6.如图是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⑤处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分布于③、④、⑤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D.若图为胰岛组织,饭后一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

17.在青蛙的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刺激使其兴奋(如图一),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神经纤维上电流传递的方向与兴奋传递的方向相同

B.图二的突触是由树突末梢与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共同组成的

C.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兴奋在图一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二中的传递速度

18.有关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稳定不变

B.长跑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D.大量出汗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19.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

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20.已知人体第6号染色体的HLA﹣D基因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含有HLA﹣D抗原,会激活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而患I型糖尿病.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减少

B.I型糖尿病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

C.I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D.T细胞被激活后产生效应T细胞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多,能促进果实发育

B.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片的衰老和脱落

C.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并能极性运输

D.温特实验证明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2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某果蝇种群雌雄比例为1.06:1

B.近10年来,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水稻均匀插秧,蚂蚁集中生活

D.美国大白蛾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23.种植棉花前(单一种植园)、后(复合种植园)苹果园中几类昆虫数量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植园中苹果、棉花、杂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各种食性昆虫之问的竞争、捕食对苹果、棉花产量无影响

C.肉食性昆虫增加,植食性昆虫减少,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D.肉食和寄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苹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4.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25.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培养成双转基因水稻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将双转基因水稻叶片放在温度恒定且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一所示;在强光下测得温度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a点时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b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消耗速率(填“大于”或“小于”)生成速率.(2)5~1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容器内

的,使光合作用受限.如果双转基因水稻细胞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

15min,双转基因水稻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l0﹣

8mol.min﹣l.

(3)图二中,不能判断出温度为25℃时双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真正光合速率,主要的原因是两种水稻的是未知的.

27.如图甲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乙为该湿地泥鳅种群增长倍数(X)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小白鹭是非迁徙鸟类,数量稀少,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2)调查得知该湿地小白鹭的数量约有800只,若小白鹭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n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6代后,小白鹭的种群数量为只.

(3)图甲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小白鹭摄食同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其同化的能量最终主要来自于所固定的太阳能.

(4)小白鹭在繁殖期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信息.

(5)在图乙调查期间,泥鳅大约在第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28.如图为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为人体内某种细胞,A、B、C为调节物质,“+”表示反应加强,“一”表示反应减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可表示,乙表示;

(2)分析图可知,若血液中物质A浓度明显升高,则A可抑制靶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从而维持A浓度的平衡.

(3)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通过神经纤维作用于胰岛,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该激素主要促进分解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寒冷刺激.从反射弧的角度来讲,上述过程中,胰岛属于

(4)不进食早餐,2小时后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主要原因

是.

(5)据图可知胰岛素能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为检测这一结论,可在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注射适量的,测定注射前后血液中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29.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赤霉素对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丙酮溶液(赤霉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2)比较A组与B组的实验结果可知.观察实验数据,最有利于种子发芽的处理方式是.

(3)要进一步探究促进种子发芽的最适赤霉素丙酮溶液的溶度,应怎样设计实

验?.

30.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由HIV病毒引起,死亡率极高.如图所示为HIV的增殖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进行②过程所需的原料是,进行③过程的场所是

(2)前病毒是指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DNA,它会随着宿主DNA的复制而复制,则HIV前病毒复制时是以为模板.

(3)若HIV的蛋白质衣壳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一丝氨酸一谷氨酸一组氨酸一”,转运丝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GUG.则前病毒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有尿嘧啶128个,占总碱基数的32%,其逆转录生成的双链DNA分子中,A占总碱基数的30%,则该DNA 分子中含鸟嘌呤的个数是

(4)已知HIV携带的整合酶由a个氨基酸组成,指导整合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多于3a,主要的原因是.

31.果蝇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生物材料,已知黑腹果蝇的体色有墨黑色、亮黄色和灰色三种表型,具有H基因的果蝇其体色为墨黑色,基因组合为hh的个体表现为亮黄色,基因V、v与体色的形成有关,现有亮黄色的个体与灰色个体杂交,F1均为灰色,F2的体色及比例如下.请回答问题:

)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需要测定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显微镜下观察黑腹果蝇的细胞,染色体组最多有个.

(2)分析数据可知,黑腹果蝇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定律.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是,F2中墨黑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是.(4)若让F2中墨黑色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015-2016学年豫晋冀三省高三(上)第三次调研生物试

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组成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单体是相同的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分泌蛋白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是mRNA

D.DNA突变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分为核基因和质基因.

3、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

4、DNA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相邻的基因之间可以有一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解答】解:A、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同生物组成生物遗传物质的单体是不同的,A错误;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或者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错误;

C、分泌蛋白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是mRNA,C正确;

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相邻的基因之间可以有一段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等原因,DNA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有关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均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核孔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制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考点】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

【分析】1、细胞融合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2、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神经递质的释放也是胞吐作用.

【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动物细胞融合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运动有关,A正确;

B、胰岛素和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由囊泡运输到细胞外,B正确;

C、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性,C正确;

D、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处于等渗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原生质体体积不变,D错误.

故选:D.

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细胞中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C.低温会破坏酶结构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D.一个细胞的生命历程中酶的活性和数量会发生变化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解答】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细胞中,如ATP合成酶、呼吸酶,A正确;

B、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在细胞基质中被分解,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B正确;

C、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酶结构,温度恢复,酶的活性也可恢复,C错误;

D、一个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分化导致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活性会有不同,D正确.

故选:C.

4.如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与图甲的c有关

B.水分子能以图甲中的①②方式进出细胞

C.图乙所示的物质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有关

D.图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③

【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甲分析,①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自由扩散;②、③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④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表示磷脂双分子层,b表示蛋白质,c表示糖蛋白.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图中虚线表示细胞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图中曲线.

【解答】解:A、胰岛素与靶细胞结合与图甲的c糖蛋白有关,A正确;

B、水分子能以图甲中的①②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B正确;

C、图乙所示的物质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

D、图乙所示的物质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图甲中的④是主动运输,故甲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④,D错误.

故选:D.

5.下列有关清水在生物实验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

B.用溶解于清水中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液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制备方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有关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不断吸水,渗透压逐渐变小,A错误;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前,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不能用清水,更不用洗去浮色,B错误;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液泡体积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浅,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故染色前需用清水洗去解离液,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B.衰老的细胞中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减慢

C.细胞分化与癌变过程中都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

D.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根本原因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2、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

3、细胞衰老的特征:

(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解答】解:A、造血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T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A正确;

B、衰老的细胞中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减慢,B正确;

C、细胞分化与癌变过程中都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C正确;

D、环境污染加剧是当今癌症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这是细胞癌变的外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D.

7.生物体细胞合成A TP的生理过程主要有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图一表示ATP(甲)的分解过程,图二表示某些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一甲的能量主要存在于2个高能磷酸键中,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图二中能产生甲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产生的甲都能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C.过程①⑤能发生在生物膜上,过程①⑥能产生气体

D.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发生甲一乙、③⑤⑥⑦过程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分析图一:甲含有3个磷酸基团,为A TP;乙含有2个磷酸基团,为ADP;丙含有1个磷酸基团,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丁不含磷酸基团,为腺嘌呤核苷(简称腺苷);戊为磷酸基团.

分析图二,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③表示合成多糖,④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⑦表示多糖的分解.【解答】解:A、图一甲表示A TP,能量主要存在于2个高能磷酸键中,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

B、图二中能产生甲的过程有①⑤⑥,①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⑤⑥过程产生的甲才能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错误;

C、过程①表示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⑤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过程①表示水的光解,形成氧气,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C正确;

D、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发生A TP的水解,③表示合成肝糖原,⑤⑥表示呼吸作用,⑦表示肝糖原分解,D正确.

故选:B.

8.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存在于细胞核中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C.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其来源不同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只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

B、一条染色体上在没有复制时只有1个DNA分子,而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前含有2个DNA分子,真核细胞的DNA分子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联会的一对染色体,其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正确;

D、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一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

故选:B.

9.如图中①~④是某动物(2n)生殖腺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发生在①、②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②、③细胞分裂过程中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①~④所示的细胞都可以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

D.④是由②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①图为有丝分裂后期,②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图为配子细胞或极体.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

②,A错误;

B、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种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种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只有图中的②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C、卵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新的卵原细胞,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和极体,故①~④所示的细胞都可以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C正确;

D、看图可知,②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应该是含有2条染色体,一条大的无色的,一条小的黑色的,与图④不符,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1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新品种

B.哺乳动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采用测交鉴别选出纯合个体

C.植物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培育三倍体植物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112

所以可以采用不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从而选育出新品种,A正确;

B、哺乳动物杂交育种得到F2代,可以采用与隐性性状个体测交,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鉴别个体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B正确;

C、单倍体由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没有种子,所以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而不是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加倍,C错误;

D、二倍体植株与四倍体植株杂交,受精时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正确.

故选:C.

1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和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1:2:1:2:0 B.1:2:0 C.4:4:1 D.l:2: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杂合子的频率.

【解答】解: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30%、60%、10%.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

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占,Aa占,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a

的基因频率为.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Aa的频率=2×

×=,aa的频率为×=,因此子一代中AA:Aa:aa=4:4:1.

故选:C.

12.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

A.小黑麦的各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相同

B.小黑麦的产生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C.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可育

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分析】1、自然状态下,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后代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三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一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育,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

2、小黑麦的单倍体植株仍有四个染色体组(3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1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所以不育.

【解答】解:A、小黑麦由6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2个黑麦的染色体组构成,所以各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小黑麦是经多倍体育种产生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所以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B正确;

C、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其单倍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3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1

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以不可育,C错误;

D、自然状态下,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的后代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由于三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一个黑麦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育,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13.某种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位于Z染色体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含有两个A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含有一个A基因的为灰色,不含A基因的为白色.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火鸡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群体中雄火鸡羽毛的颜色有3种

B.亲代基因型是Z A W、Z A Z a

C.子代中黑色:灰色:白色=1:2:1

D.子代中雌性有黑色个体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含有两个A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黑色,对应的基因型为Z A Z A;含有一个A基因的为灰色,对应的基因型有Z A W、Z A Z a;不含A基因的为白色,对应的基因型有Z a W、Z a Z a.

【解答】解:A、群体中雄火鸡羽毛的颜色有3种,即黑色(Z A Z A)、灰色(Z A Z a)、白色(Z a Z a),A正确;

B、Z A W、Z A Z a均表现为灰色,这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火鸡杂交,子代出现黑色、灰色和白色性状分离现象,B正确;

C、Z A W、Z A Z a杂交,后代有1Z A Z A,、1Z A Z a、1Z A W、1Z a W,即子代中黑色:灰色:白色=1:2:1,C正确;

D、子代雌性只有灰色和白色个体,D错误.

故选:D.

14.已知香豌豆花位置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

和A3都决定叶腋花,A2决定茎顶花,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A2相对于A2为显性.为

判断一株叶腋花的基因组成,用基因型为A2A z、A3A3的个体分别与之杂交.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花位置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花位置的基因型有6种

B.叶腋花植株群体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是A1A2、A1A3

C.用A2A2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1

D.用A3A3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只能判断出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2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知,A1和A3都决定叶腋花,A2决定茎顶花,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因此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1、A1A2、A1A3、A3A3,茎顶花的基因型是A2A3、A2A2.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香豌豆花花位置的基因型有6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叶腋花的基因型是A1A1、A1A2、A1A3、A3A3,其中A1A2、A1A3是杂合子,B、正确;

C、A2A2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如果杂交后代出现茎顶生和叶腋生,则基因型是A1A2、A1A3,如果只出现叶腋生,则为A1A1,如果只出现茎顶生则为A3A3,C错误;

D、用A3A3与叶腋花植株杂交,如果只出现叶腋花则为A3A3、A1A3、A1A1,如果杂交后代出现茎顶生和叶腋生,基因型是A1A2,D正确.

故选:C.

15.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进行了如下实验.有

B.果蝇A的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果蝇B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D.果蝇B的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分析题图:实验一果蝇A 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

【解答】解:A、由实验一可知: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A正确;B、由实验一可知: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C错误;

D、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D 正确.

故选:C.

16.如图是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当⑤处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分布于③、④、⑤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D.若图为胰岛组织,饭后一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根据示意图可知:②为细胞内液、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⑤为血浆.肝糖原可以与血糖相互转化,饭后一小时,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解答】解:A、:②为细胞内液、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⑤为血浆,③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

B、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B错误;

C、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也有非特异性免疫,如吞噬细胞吞噬病毒、病菌等,C错误;

D、饭后一小时,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所以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D正确.

故选:D.

17.在青蛙的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刺激使其兴奋(如图一),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神经纤维上电流传递的方向与兴奋传递的方向相同

B.图二的突触是由树突末梢与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共同组成的

C.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D.兴奋在图一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二中的传递速度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图一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传递的方向与兴奋传递的方向相同,A错误;

B、图二的突触是由轴突末梢与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共同组成的,B错误;

C、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是胞吐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C错误;

D、由于兴奋在突触结构的传递具有突触延搁,所以兴奋在图一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二中的传递速度,D正确.

故选:D.

18.有关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体内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稳定不变

B.长跑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D.大量出汗会导致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1、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和渗透压调节的中枢都是下丘脑,而且三者都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渗透压调节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2、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解答】解:A、长跑过程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但会有波动,A错误;

B、长跑过程中血糖消耗加快,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错误;

C、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细胞中,C错误;

D、大量出汗使体液丢失,这会导致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Na+浓度降低,因此体内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D正确.

故选:D.

19.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

C.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2、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

①突触小体:轴突末端膨大的部位;

②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膜;

③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空隙(组织液);

④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解答】解:A、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

B、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B错误;

C、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

D、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D 正确.

故选:B.

20.已知人体第6号染色体的HLA﹣D基因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含有HLA﹣D抗原,会激活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而患I型糖尿病.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减少

B.I型糖尿病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

C.I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D.T细胞被激活后产生效应T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Ⅰ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 ﹣D基因损伤,使使胰岛B细胞表面表达异常的HLA﹣D抗原,异常的HLA﹣D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杀伤胰岛B细胞,主要是细胞免疫过程,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解答】解:A、HLA﹣D基因异常导致胰岛B细胞表面含有HLA﹣D抗原,会激活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减少而患I型糖尿病,A正确;

B、Ⅰ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B错误;

C、Ⅰ型糖尿病是由T淋巴细胞被激活攻击胰岛B细胞引起的,是自身免疫疾病,C正确;

D、T细胞被激活后产生淋巴因子并产生效应T细胞,D正确.

故选:B.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赤霉素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多,能促进果实发育

B.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叶片的衰老和脱落

C.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并能极性运输

D.温特实验证明了影响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是吲哚乙酸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解答】解:A、赤霉素在未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多,能促进细胞的身长和果实发育,A正确;

B、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B正确;

C、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并能极性运输,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正确;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郭葛确认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D.

2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某果蝇种群雌雄比例为1.06:1

B.近10年来,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水稻均匀插秧,蚂蚁集中生活

D.美国大白蛾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组成4、性别比例5、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解答】解:A、某果蝇种群雌雄比例为1.06:1是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A正确;

B、近10年来,全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是对种群年龄组成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特征,B正确;

C、水稻均匀插秧,蚂蚁集中生活,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C错误;

D、美国大白蛾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描述的是种群的死亡率,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正确.

故选:C.

23.种植棉花前(单一种植园)、后(复合种植园)苹果园中几类昆虫数量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植园中苹果、棉花、杂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各种食性昆虫之问的竞争、捕食对苹果、棉花产量无影响

C.肉食性昆虫增加,植食性昆虫减少,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D.肉食和寄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苹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据图分析:植食性昆虫在复合种植时减少,而肉食性性、寄生性、腐生性昆虫增多,说明肉食性性和寄生性昆虫抑制了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复合种植时生物量增多使腐生性昆虫增多.

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解答】解:A、该种植园中苹果、棉花、杂草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B、图示表明各种食性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对苹果、棉花产量有影响,B错误;

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生物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遗传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摩尔根首先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予以了验证 D.艾弗里利用对照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B.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C.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是相同的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 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3.DNA 的碱基或染色体片段都可能存在着互换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两条链上相同位置的碱基互换可引起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片段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的互换可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互换会引起配子种类的改变 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 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且基因组成为AAX B X B,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但DNA 数不同 C.若产生的精子AX B:aX B:AY:aY=1:1:1:1,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D.若产生的精子为AX B:aY=1:1,则可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了正常的减数分裂 5.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 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B.浅绿色植株自由交配n 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C.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l:1 D.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6.已知果蝇某对等位基因(A、a)位于X 染色体上,雌性隐性纯合致死(合子或胚胎)。现有基因型为X a Y 、X A X a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为 A.1:1 B.3:4 C.3:2 D.1:2 7.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需分别用含32P 和35S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搅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35S 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搅拌不充分可致沉淀物的放射性增强 D.32P 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8.科学家人工构建了一对代号为“X-Y”的新碱基对,X 与Y 可相互配对,但不能与已知碱基配对。将含“X-Y”碱基对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原料,实验结果显示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可进行多轮自我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需要DNA 聚合酶的参与

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分析报告

黄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的整体结构和难度 1、试题的结构: 本次考试我们采用自主命题,从高二的范围来说应该是第三章第二节结束,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第一二章的内容。 知识点涵盖:反应热概念与计算;反应速率大小比较、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概念与运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滴定。 2、试题的难度及特点: 本卷的阅读量大,但落脚点底。本卷有三面,共3173字,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我校有部分学生看到化学题就怕,看到文字多的题目更怕,不愿意阅读和分析。本卷通过考试,让学生明白:阅读量大,不代表题目难,要想得分,必须思考。高考时时间有限,思维量大,很多学生因做不完题目而失分,所以平常考试要在阅读、思维量、速度等方面加强训练,但又不能加大试卷的难度。 二、试卷结构与特点 1、试卷结构 总分100分,选择题1-16题共48分,非选择题17-20题共52分。 2、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1、选择题1、 2、5、6、7、9、10、11、16做的较好,集中失分在 3、 4、13三题。非选择题总体做的不好,17题总分12分平均分只有3.2分;18题总

分18分平均分只有3.15分;19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3.24分;20题总分10分平均分只有2.92分. 3、各班成绩汇总分析 三、考试总结和改进措施 1、成绩分析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理想,及格人数和高分段都较上次月考有所减少,其中原因之一是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差,对所学的知识没有进行及时的复习,平时课外所花的时间少,不能深入思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对于一些题目的变换形式不能理解,因而不能正确作答,平时作业抄袭比较严重,所以一些讲过的知识也做错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低,学习比较被动,课后不肯复习并做相应练习来巩固知识,难做到对知识的联系和回顾。另外因为赶进度,第三章只上完了新课,没有时间处理习题,所以第三章的内容出错率更高。 2、改进措施

2018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限时规范特训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辽宁抚顺模拟]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 A.1.55万元B.2.4万元 C.1.74万元D.4.85万元 答案 B 解析该家庭承包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获得收入,为6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为14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获得收入,为3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6600+14400+3000=24000元,答案为B。 2.[2017·盐城期中]从2016年9月1日起,我国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扩大现行股权激励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的税收政策增加递延纳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调整( ) ①有利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活力②旨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体现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是国家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我国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有利于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创新创业活力,而凭借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③正确;该政策下,人们获得的是非劳动收入,并不会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排除;调整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政策,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④排除。 3.[2017·唐山模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分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创新的一个亮点。比如在“共享车位”这一问题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软件,车位拥有者可以把空闲车位分时段分享出来,让苦于找车位的车主错时停车、按时计价。可见,分享经济( ) ①是通过变更所有权来实现资源优化②能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节约社会资源③能激发要素活力,增加财产性收入④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分享经济是指消费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和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需持有产品与服务的所有权,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私有,不选①④。分享经济借助于以公共信息平台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实现使用权分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激发要素活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故选②③。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特点评价 试卷题型与高考相同,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各为50分。与高考试题相比,非选择题分值所占比例略低。 试卷总分为100分。“大分值”试题基本没有,一般为1分一问,除10题选择题外,偶见2分一问的试题。因此,试题知识点考查面较宽广,题量较大。 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体现的较为充分。如“人工胰岛”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等知识原理进行综合运用。最后是一道验证性实验试题,实验中有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变量的确定等内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又如,第32题,属于图表题,题目中给出的三条曲线代表了三种蜂的生存曲线,这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有不同的含意,这需要学生能选择、鉴别有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问题。 总得来说,试题紧扣生物学的中心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代谢,两种分裂,免疫,基因工程等都是考查的重点,亦是高考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但也出现试题超出了本次考试范围,如43题就是属于选修本细胞工程范围中的,不属于这次的考试范围。还有一些试题偏离了高中生物学的知识要求。如第7题,葡萄糖需要经过几层磷脂分子层的问题,该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物质消化吸收过程的理解,使学生对物质代谢的来龙去脉有个全面的了解。但高中生物重点关注的是物质吸

收后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变化,而葡萄糖的吸收只是在初中生物学中出现过,不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而且葡萄糖进入人体也会有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如细胞间隙)进入人体细胞。还有就是19题,显微镜的使用中放大倍数的问题也有超出要求的嫌疑。 另外有一些试题的科学性也值得探讨。如43题,玉米是C4植物,但它的光合作用并不总是超过C3植物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在低二氧化碳浓度时,C4植物才会体现出它的优势,能主动的获得二氧化碳。而试题并没有说明二氧化碳的浓度。Ⅰ曲线,即答案所认为的C4植物,在同一光照强度下,光合效率自始自终比Ⅱ曲线(即C3植物)高,这是有科学性问题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参加统一阅卷的学校来看,大多成绩在60分上下,80分以上的不多。根据教研室提供的数据,该卷难度系数为 1.选择题 通过抽样调查(60份)发现错误率较高(错误人数近30人)的有10题。

2017年下学期浏阳一中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2017年下学期浏阳一中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卷分析 浏阳一中高一生物备课组 2017.11.11 一、试卷整体评价 高一期中测试生物试题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高中必修一第一至三章的教材内容,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结构等主干知识;从题型上看,分为选择题和必做题;从分值上看,有40个选择题,共60分,4个必做题,共40分;从难度上看,难易比例适当,适应各层次的学生;从考查目的上看,注重基础,考查了高一学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全面体现新课改,同时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考试基本达到了检测必修一模块前三章的教学情况,指导教学,查漏补缺,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题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②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③选择题易中难题比例合适。本次试题重视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点覆盖全面,全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2、非选择题部分 41题主要考查学生教材基本知识原文填空。学生得分不高主要是对教材内容不熟;

42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这是一道图形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表现出分析和应用的不足。 43题属于实验方面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方面的基础内容。失分较多的原因是学生平时对实验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不能根据实验目的去筛选。 44题是道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各个细胞器的结 构与功能的知识。 学生整体表现有以下问题:①学生知识结构不系统、含混不清,学生如果对所学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学多了,时间长了就会混为一谈,考试时,提出这部分知识就会出错,即使是很简单的题也会出错。 ②概念不准确,模棱两可,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准确的话,考试时就会出错,造成失分,影响学业成绩。③存在凭空想象不动脑、自以为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凭想象、感觉、想当然、自以为很对,不对问题作深入的分析探究,喜欢作表面文章,反映出学风的浮躁。④识图作答不识图,胡乱猜测⑤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从试卷分析看,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略了过程与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能力题及应用知识解题方面失分较多。 三、今后教学建议

(完整版)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一、试卷评析本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试题主要考察三本必修教材内容,结合已实行新课改省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我区各校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考察了选修3的内容。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分布广泛,并重点考察了高考的热点,比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变异等。从题目的形式来看,注意了从图和表格中读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考察,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既有基础内容的考察,又有较好的能力考察题目。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考查,多为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难度不大,部分试题涉及知识的灵活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有较高要求。如选择题2、17、24、26、28、29、30。非选择题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等。整套试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难度与综合性上都适当控制,力图能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命题遵循考纲,为高三生物备考复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有利于公正评价目前我区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水平,是一份优秀的试题。 二。考试成绩统计和答卷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共60分)本次共抽查163份试卷,计算了每个小题的得分率如下表: 题目12345678910得分率0.770.480.750.640.760.950.930.6201940.50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19率0.7201950.930.750.690.770.6201940.620192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得分率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科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科质量分析 北海七中陈琼 一、命题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三生物选修本和高二生物第一至第六章,题型与高考形式相同,选择题5题,30分,填空题4题,42分,总分为72分,题目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加强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总体上看,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强化,突出了重点内容和解题能力的考察。 三、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7分,选择题中错得较多的题目是第2,3题,第2题是关于生物工程应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基因工程能克服远源杂交不明确,第3题是关于微生物组成酶和诱导酶的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诱导酶形成后,组成酶就会降低活性。 2、填空题中31题考核的内容为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本题共13分,平均得分8.7分, (1)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错选CD,体现学生对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物质认识不清。 (2) 小题把促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和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混淆,措答为氨基酸衍生物,对激素的名称表达不规范,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或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3) 小题膜外电位变化错答为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体现学生做题时

不认真审题,人体酶活性的变化这一空错的最多,学生都忽略了人体体温是恒定的。 (4) 小题吞噬细胞中吞噬的噬错别字较多。 (5) 小题答案多为神经体液调节,缺免疫调节,忽略了结合图表答题。 32题是有关酶的专一性的实验题,本题共11分,平均得分6.4分 (1)小题回答较好 (2)小题几乎都知道不能,但解释为什么时不会表达,只表述两个实验组中的其中一个组,如描述为葡萄糖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有个别同学认为蔗糖为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不反应,没想到蔗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还原糖。 (3)小题多数同学只认为A组有砖红色沉淀,而B组无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学生对麦芽糖为还原糖的知识不清楚。 (4)小题错的较多,主要是表述错误 (5)小题该题考查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另一种方法:相同的底物+不同的酶,但很多同学往B组+2毫升蔗糖溶液,或2毫升葡萄糖溶液,2毫升麦芽糖溶液,2毫升麦芽糖酶溶液,说明学生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 33题是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识图题,本题共10分,平均得分6.2分 (1)小题极少学生答为光合强度,说明学生答题时不根据图形来回答。 (2)小题多数学生能回答 (3)小题有部分学生答光照,CO2浓度,说明学生不能将两个图形一起共同分析。 34题是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本题共8分,平均得分3.65分 (1)小题第一空答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错答为细胞质基质,说明部分学生对细胞质、细胞质基质不能区分。第二空得分率低,很多学生答正反交,说明学生不认真审题,忽略替代实验二。 (2)小题中①和②的第一空错的较多,说明还有部分学生对解遗传题的一些方法还没有较好掌握。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过关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甚至存在缺陷。 2、有关图表及其信息提取能力差 不少学生对生物图表,尤其是坐标曲线图的分析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提取有关信息解决问题,造成失分。如33题。 3、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不少学生不能全面准确扑获试题信息,不能正确联系和理解相关信息或知识点间的关系,更不能正确利用各种信息或知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一柴娜 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 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2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意,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在细胞内合成,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B.抗体、唾液淀粉酶以及呼吸酶都属于分泌蛋白 C.细胞中参与分泌蛋白合成过程的RNA有两种 D.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2.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烟草、细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B.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C.叶绿体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可以发生其他生理活动 D.溶酶体膜被硅尘破坏后,释放出来的水解酶不会破坏细胞结构 3.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B.抑制神经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会影响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C.已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复原后,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中,水分子逆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B.ATP的形成一定发生于细胞内部且伴随有机物的分解 C.ATP的合成一定需要酶,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供能 D.人体成熟红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大致相等 5.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从试题角度分析,题量适中、难度中等偏下,适合中低水平学生考察。主要考察后必修三全册知识占92%,必修一二占8%,试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个别题目也注重文字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考察。能量流动的题比较灵活,重在思维迁移的能力。难易搭配,既考察记忆水平,又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适合我校基础薄弱学生的考察,难度与低于平时练习的水平,也低于高考。 二、卷面分析 1、成绩分析: 部分班级成绩尚可,高分段同学有所增多,80分以上人数比上次月考有明显增加,70分以上分数段也大大增加。不及格(60分以下)人数明显减少,紧抓提高60~75分这部分同学的成绩,我校生物成绩会更上一个台阶! 2、得失分情况和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25题,50分,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 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主要有3、4题,这两道题是必修二的知识,本身有难度,加之学生遗忘严重,另外还有7、8、13、19题。 其中第2题,需要知道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及增值方式,这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点,在不现场画图的情况下,学生需具有比较好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属于对抽象过程的考察,另外学生需熟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结构组成,这无疑为本题增加了难度。 第4题,遗传病方式的判断本身对学生是一个难点,虽然我们教给了判断口诀和识图方法,但是一方面由于知识点的遗忘,一方面由于此题无法用常规口诀判断,只能挨个选项试一试,所以难度较大,此题应当是选择题中耗时最长,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了,需要学生本身解遗传题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7题,属于过程分析类问题,人体从20度突然进入零下20度的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一方面结合生活常识,骨骼肌会战栗(不自主收缩),学生对全身酶系统被激活这个选项普遍有疑问,可见知识学的有点死,尤其是对酶的特性的理解不到位,也可以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遗忘。

高三生物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生物考试质量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4e1105693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三生物期中质量分析 未央区统考 西安市第十一中学齐晓侠 本次期中考试是未央区统一出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理科班共46人,总分2391分,平均分52分,各分 一、试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本套试题题量适中,难度不是很大,个别习题(3,4,21)及个别习题的某些空(27,28,29)难度较大,学生无从下手。试题中有21分左右的内容还没有复习到:例: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DNA的分子结构、复制,基因的表达。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审题不全面,不能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瞄准题眼,明确题干要求及问题,有遗漏条件现象。 (2)、学生不能理解和图表的数学含义,不能用数学的思维来解决生物问题,欠缺学科间的简单综合能力。例: 1,11,17,22题。 (3)、学生不能恰当地进行图文、图表转换,不能用生物学语言准确描述曲线走势,无法通过曲线、图像的分析获取相关的解题信息,欠缺从曲线图中获取曲线走势信息并进行比较、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将曲线图信息转化为文字表达的能力。例:26,31题。 (4)、学生对基础知识记忆模糊,语言表达欠规范,不能准确地用生物学语言、词语、符号进行填写。例:将“呼吸作用”写成“有氧呼吸”,将“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写成“脱

氧核苷酸或脱氧核酸”,将“碱基对”写成“碱基”,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混乱填写等。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对基础知识、概念、规律强调不够,学生记忆不牢,应用中容易混淆。 (2)、例题分析不够透彻、全面,图文转换及信息获取的方法讲解不到位。 (3)、课堂上老师讲解太多,学生训练较少,学生习题中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 (4)、归纳总结太少,只注重夯实基础,对章节、知识间的联系未能全面系统的进行框架式的整理。 二、改进方法: 1、后期一轮复习中狠抓基础复习,让学生读、记基础、概念和规律。通过习题演练随时进行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基础。 2、教会学生审题,寻找题干中的关键词,字眼,学会图文转换,学会怎样从已知推出求解。 3、练习争取以考代练,先考后讲,针对学生习题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重点讲解,让学生融会贯通。 4、抓课后辅导,特别是学生中出现的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普遍问题整体解决。 5、针对某些习题中出现的疑点、难点,多与同行、同科头老师交流,或利用网络进行查询,争取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

2016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试题分析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组 2016.6.17

二试题特点 1 选择题评析: 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 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2 非选择题评析:立足核心知识,突出能力考察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 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 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CO2的固定产物还原成(CH2O) 2.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3.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但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见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颗粒,表明此细胞只含脂肪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4.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5.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通过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消耗的C02 不都是从气孔中进入的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线粒体和DNA D.精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6.右图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 某一初始条件,引起的相关改变正确的是 A.pH=c时,e点为0 B.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7.右图表示不同pH及温度对某反应产物生成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 B.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 C.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8.如图,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数学备课组 本次月考高二数学试卷基本上符合数学教学实际,难度设计较全理,试题起点低,而我就结合我所教的班级现状和学期的知识现状为此次考试进行整体的评价,分析一下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析 本试卷合计150分,选择题12个小题,合计60分,填空题4个小题,合计16分,解答题6大题,合计74分,试题无偏题、怪题,注意知识点的覆盖。主要考察导数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底子较差,计算能力薄弱,所以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紧张,不够用。试题重视基础,大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通性通法,对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等都进行一定的考查。注重数学的思想性和应用性与灵活性,强调对数学技能的考察。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原因分析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 2.学生自学能力差,不会找重难点,不会提出问题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3.课堂缺少解题积极性,上课心不在焉,不肯动脑,缺乏主动参与意识。 4. 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不复习,平时不预习,不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死搬硬套。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文科班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今后教学中要注意。 1 突出知识结构,打好知识基础。 在教学中首先要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要加大力度,抓落实,夯实基础,在公式使用的准确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上狠抓实效 2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切忌千篇一律地老师讲同学听,提倡多一些思维变式题目的训练,强化学生感悟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求精务实,提高课堂效益回归课本,抓好基础落实 3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意识 重视探究和应用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要提出更高要求,“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文化常识课后对点集训

文言文文化常识 一、[2016·鄂豫晋冀陕五省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 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缢而晋侯喜,孔明② ,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①汉武帝杀王恢“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 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 邪?”罢知亳州。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命知东平府,未赴而 ”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帝曰:”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 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答案 A 解析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

高三班级月考质量分析主持词

高三班级月考质量分析主持词 篇一:高三(11)班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11)班12月月考质量分析 班主任杨树军 一班级整体状况: 全班参加考试的人数为52人次,班上总分最高分334分,最低分147分,平均为256.6分。总分300分以上10人次。 从上面表格以表明全班同学的成绩集中在250-300之间,其中有40%的学生总分能够达到250分以上,但是同时低分段也较多,导致班级平均分与本校同类班级平均分相差2分,从而显现出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因此班级的高分段是很少,按学校指标分配我班仅完成1名与目标相差甚远,根据本班情况,我把300分以上的列为本班班级工作的重点,250-300的作为提高生培养,努力将有希望的中等生的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 二各学科的成绩对比状况: 从班级各学科与同类班级平均分对比可以看出本班的各 1 科成绩都是需要提高的,其中理综是本班相对比较弱势的科目,其次是数学。英语,语文,二科是本班相对强项。物理是本班最弱势科目,接下来利用下午第四级加强综合课训练,多加以督促,使得学生对弱势科目有所重视。 三班级学生的个案分析: 1. 第一层次(总分大于300)人数为10人,此层次学生属于本班文化课上重点培养对象;(第一层次学生的成绩如下表) 从上表也可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

2. 第二层次(总分在250-300之间)此层次学生属于中等学生是提高的对象,这部分学生中有很多学习上非常努力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类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她们的学习欲望是很强烈的,但是成绩和她们的付出好像不能形成正比,有比较严重的偏科现象: 四工作方向: 1. 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竞争意识; 2. 扩大班级尖子生范围;提高中等学生学习的成绩,关心她们的学习状况,和她们及时作出对学习方法的分析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等,关注她们的情绪变 2 化;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 3. 对偏科同学进行有效的个性化辅导,使得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弱势科目; 4. 对学习没兴趣的同学搞好师生关系,多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情绪变化保证其不违反学校的纪律,在学习上不积极,基本完全放弃学习的,属于不安分分子,利用他们的兴趣去督促他们的行为和纪律,做到在教室内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不能起到破坏班级学习氛围的一部分,找到他们的突破口在某一个的科目上让他们找到自信,在成绩据后面的同学行列里形成竞争意识; 五具体工作措施: 1 目标教育:结合摸底考试的成绩进一步修订自己的目标大学;并制定出下次考试的学习目标,并具体写出在考试中自己想要取得成绩和名次; 2 信心教育:与个性化班主任共同探讨适合本班学生的激励方式,通主题班会,或专家讲座,励专电影等。使学生获取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共计90分。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2020.11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氮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之一,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氮元素的是() A.糖原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组成和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B.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RNA分子中嘌呤数总是等于嘧啶数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3.关于蓝细菌(蓝藻)与黑藻的相同之处,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是() A.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B.均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C.遗传物质均为DNA D.均需高尔基体参与分泌蛋白加工 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溶酶体内部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 C.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D.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5.右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运输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葡萄糖通过载体S被逆浓度梯度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B.在基膜侧的载体G不具有ATP酶活性,且结构不同于载体S C.载体G将葡萄糖运出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细胞内较低的Na+浓度需要膜上的Na+-K+泵消耗ATP来维持 6.最近,科学家培养鼠的胚胎干细胞分化出了心肌细胞,一段时间后发育成了直径约1mm的心脏类器官。这一研究 成果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成果说明() A.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高于心肌细胞 B.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C.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 D.胚胎干细胞内的所有基因都在活跃表达 7.下表中实验目的与所选取的实验材料对应最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材料 A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洋葱鳞片叶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胡萝卜块根 C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大蒜根尖 D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黑藻叶片 8.右图是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C.乙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被拉向两极 D.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甲的2倍,DNA含量与甲相同 9.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需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搅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C.35S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搅拌不充分可致沉淀物的放射性增强 D.32P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