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_房泽平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_房泽平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_房泽平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_房泽平

2012年第9期总第145期

ISSN1672-1438CN11-4994/T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房泽平 张 谦

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7

摘 要: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基于LabVIEW 的改革,包括液位测控系统和电加热炉温度测控系统。成果表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Reform of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of the speciality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oriented to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Fang Zeping, Zhang Qian

Zhong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Oriented to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and researched several reform schemes of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of the speciality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In this article, existing experimental equipment were carried on the reform on labVIEW, including the system of liquid leve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orm has certain important referrence value to training excellent engineers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tudents.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reform

收稿日期:2011-12-06

作者简介:房泽平,硕士,讲师。张谦,硕士,教授,主任。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1)“基于LabVIEW 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改革与实践”。

参照“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卓越计划”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着力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综合性的案例与结合实际项目的教学不多[1]。根据“卓越计划”的目的要求,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称测控专业)学生制定适合的培养目标,切实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和建设,培养出具有很强工程岗位适应能力的测控专业卓越工程师,是目前实践环节教学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为此,在分析现有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旨在培养适应和掌握现代测控系统的卓越工程师,结合现代的先进测控理论和技术,对测控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2,3]。

1 实践环节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专业课实验多处于验证性、孤立性的实验阶段,购买的实验装置功能单一且封闭。在学校里,学生也不能接触实际工业过程。面对实际的实践环节教学情况和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特别是要实现高端就业,教师必须自主研发模拟实际工业现场控制系统,让学生掌握测控系统的真谛。基于LabVIEW 对现有测控类相关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方法进行改革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有助于学生对现代先进测控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最新科技动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助于测控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学校实验设备经费所限。在原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的测控技术,将其改进为适合培养要求的测控系统,是确实可行的改革思路。

目前,我校测控专业开设虚拟仪器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和测控技术设计与系统课程。过程控制与仪表课程的实验装置是求是公司的PCT-I 型过程控制系

2012年第9期

总第145期

ISSN1672-1438CN11-4994/T

统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基于组态软件开发的监控软件。测控技术设计与系统课程的实验装置是杭州求是科技有限公司的ACCT-1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基于VBscript 语言开发的监控软件。结合所开设的虚拟仪器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上述两类实验装置的监控软件,开发基于LabVIEW 的监控软件,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现有的实验装置,原有的实验装置改进为现代具有先进技术的测控系统,一则解决实验装置经费所限问题;二则学以致用专业对口;三则不用出校园就可以让学生接触实际测控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 基于LabVIEW 的液位测控系统

PCT-I 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基于工业过程物理模拟对象,它集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实验装置。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压力单回路、液位单回路、液位串级等多种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验教学。以设计基于LabVIEW 的液位测控系统为例[4]。

2.1 液位测控系统组成原理

液位测控系统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过程对象单容水箱、PCI-6014、执行器和计算机等组成。PCI-6014将采集到的液位数值经PCI 总线传至计算机,并由LabVIEW 软件处理;计算机发出的命令经由PCI-6014去控制电动调节阀,进而调节进入水箱的水流量,通过改变水箱的液位,可以完成对水箱液位的监控,并配以PID 控制算法等,就可以实现液位的自动控制。

PCI 6014

计算机

LabVIEW V/I 变换

水箱 液位测量 I/V 变换

PCI 总线 电动阀

储水箱

变频器

PLC RS485

图1 基于labVIEW 的液位测控系统框图

2.2 V/I 变换

在图1的液位测控系统中,液位测量采用基于工业用的扩散硅压力变送器和不锈钢隔离膜片的液位变送器,将水箱的液位值转换为4~20 mA 的电流信号。

电动调节阀对控制回路流量进行调节。图1中采用智能电动调节阀,控制单元与电动执行机构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直接接受4~20 mA ,输出4~20 mA 的阀位信号。本过程控制采用日本三菱FR-S520变频器,4~20 mA 控制信号输入,可对流量或压力进行控制。由于PCI-6014卡的模拟输入和输出均为电压信号,所以,对于输入到PCI-6014的信号进行I/V 变换,对于从PCI-6014输出到电动调节阀等执行机构的信号进行V/I 变换。在本系统中采用集成电路芯片XTR110实现V/I 变换,原理图如图2所示[5]。

图2 XTR110电压/电流变换原理图

3 基于LabVIEW 的电加热炉的温度测控

系统

3.1 系统原理

该系统的被控对象为ACCT-1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装置的电加热炉。电加热炉的温度测控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PCI-6014采集温度数据并送至计算机显示和处理。温度调节命令经由PCI-6014改变PWM 温度调节电路,进而调节电加热炉的温度,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

温度 传感器 PWM 温度调节

计算机 LabVIEW

调理电路 PCI-6014

测量对象 (电加热炉)

PCI 总线

图3 基于LabVIEW 的电加热炉的温度测控系统框图

(下转70页)

2012年第9期总第145期

ISSN1672-1438CN11-4994/T

4 教改的目的意义

(1)A ,B 两模块保留钳工、车工两个传统基本内容,保证了整个实习的一贯性和延续性,体现了以传统工艺为主的基本思路。

(2)通过合理的时间配置,有效地延长了数控车、数控铣、铣工、铸工、焊工等内容的实习时间,可以使学生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改善以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局面。

(3)近两年,学校用中地共建项目争取到的经费购置了2台快速成型机和2台雕铣机,开设了相应的实习内容。但由于时间有限,目前只是附属于线切割和数控铣两个工种,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指导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现场观摩,根本没有时间亲自操作。通过增加单独的实习时间,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现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4)抓住课程自身特点及合理化考核方式。将理

论考试改成综合零件设计,有利于检验各工种实习效果,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该环节以学生自选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方式组成新的实习设计小组,有助于提升协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5)新方案的实施使得每位指导教师都有施展一专多能的机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通过外出培训,提升了教学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改善了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有效实施相关工种交叉.教学,缓解了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人数比的矛盾,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及时地指导和帮助;通过强化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讲课交流等教学活动,有效地提

高了综合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1]

刘小琴.高校金工的改革与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0,2:150-151.

(上接65页)3.2 前面板与程序设计

基于LabVIEW 设计的前面板主要包括:温度实时曲线、温度控制曲线、温度设定面板、PID 控制面板、温度数据显示与保存等。程序主要包含温度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道设置模块、温度显示与存储、报警模块和PID 温度控制模块等(如图4所示)。系统除具有温度数字调节、温度图形化显示的功能外,还可以存储历史温度数据、超限报警等功能,方便使用。

图4 程序组成结构图

4 结束语

针对测控专业,对实践环节教学进行几点改革。

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基于LabVIEW 的改革,主要包括组建单回路液位测控系统和电加热炉温度测控系统;通过改革,将先进的现代测控技术引入测控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能够使高校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使高校培养出符合“卓越计划”标准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改革的成果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参考思路,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2] 牛群峰,王威.虚拟仪器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36-139.

[3] 杨帆,程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2:98-102.

[4] 张帅.基于MSP430和LabVIEW 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8:472-475.

[5]

刘志强,龙海南.电压/电流变换器XTR110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9:69-71.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 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本文概述了西安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卓越工程师班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以全校所有的卓越班为一个整体,实行完全学分制下的分级教学。课程设置改革:第一学年,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类课程的教学;大学第二学年为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类课程,同时开设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小班教学优势,采用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标签: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各高校都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比普通班级更为优秀的师资和优越的硬件条件,但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卓越班的优势。为更好地完成卓越工程师班的语言技能培养任务,大学英语应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 一、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問题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其他普通班级的课程设置相同 虽然西安科技大学为卓越工程师班配备了全部授课教师为正教授职称的强大师资,以及实行了小班教学,但课程设置上和其他普通班级相同,并无相应的变化。 2、同一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很大,未实行分级教学 目前西安科技大学的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小班教学,一年级末参加国家四级考试,且两年内学生固定在同一班级上课。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和体会,同一卓越工程班中学生的英语入校水平差异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英语水平略高于普通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个别学生英语优秀,入校初,托福成绩即可达到101分(满分为120分),但同时也有少数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与普通班级的英语最差的学生基本相同。英语水平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两年之内都在同一班级上课,很明显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其结果是,或者英语优秀生被放弃,或者英语水平差的学生被放弃。 3、小班教学的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武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面向工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遵循“三创”教育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建立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引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三创”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总体思路 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工程实际为背景,通过密切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目标定位 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师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现“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校本科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性,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优异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级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参与专业 武汉大学主要是在水利电力类、测绘科技类、电子信息类、动力机械类、土建资环类等工科专业中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为辅。2012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7号)发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武汉大学共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与水利部联合共建。 (五)培养层次 在水利电力类、测绘科技类、电子信息类、动力机械类、土建资环类等工科专业中选择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层次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为辅。 (六)学生情况 本科层次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从高考招生或在校生中选拔具有良好的学习能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 4. 培养方案 (7) 4.1 本科阶段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2 2020年4月19日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 3 2020年4月19日

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 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理论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从事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道路、桥梁规划、设计、施工、监 理、管养等专业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卓越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岩石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有限元法应 用、隧道工程、地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隧道通风与运营管理、隧 道结构电算、结构试验、爆破工程、道路立交规划设计、工程检测与评估、工程勘察、基坑工程、地下空间 利用、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测量企业学习、土木工程基础企业学习、土木工程造价 企业学习、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企业学习、隧道工程设计企业学习等(其中企业学习一年时间)。 企业工程实践:依托国内大型科研、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开展工程测量、土木工 程基础、土木工程造价、隧道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隧道工程设计等企业实践和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 践能力。 就业服务方向:国家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建设部各级管理部门,省市交通厅(局)、建设厅、公路局,公路、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建设行业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矿山建筑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质检、科研和管理工作。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的“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 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 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通部内河航道 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工程中心等港口、海岸及近海 工程工程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专门培养方案,自2012年起每年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30人组建,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校外企业实践累计不低于1年。“卓越班”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科技活动等 方面实施全面改革。 培养目标: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和学生事业发展为 导向,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路径,以工程素养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基础,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 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 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危机应对能力,了解国际工程特点、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 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部分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英语听说、科技英语、跨文化交流、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学建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航道整治、渠化工程、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企业工程实践: 依托重庆市等校内外实习基地,开展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认知实习和社会实践,工程制图、工程测量、 工程地质和建筑材料等基础训练,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管理实践,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工钢结构、航道整治、水运工程施工、渠化工程和港口水工建筑物等课程综合实践。 依托以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主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工程技术、工程测量、经营管理和 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毕业实习,联合企业深度参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就业服务方向:交通、水利、海岸开发、市政建设等各级管理部门及相应的设计、施工、科研等企事业 单位及高等院校。 从事主要工作: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和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及海洋工程等学科相近专业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是重庆市、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专业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交通运输工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Ⅰ培养目标 遵循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行业、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3G及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Ⅱ培养标准 一、具备运用通信3G工程师所必需的工程技术及专业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1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项目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 1.1.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建立通信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的基本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1.2具备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工程实现过程中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与解决故障的基本能力

电子科学及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0606 学制:4年 Speciality Code: 080606 Schooling Years:4 years 信息工程卓越创新班以高考录取和校内二次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招生。第一年属于通识教育和大类教育,统一培养。一年后综合个人意愿、成绩排名及人数限制分流进入卓越工程师班或电类联合班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分方向培养:信息系统方向和电子工程方向,具体培养计划见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班设有退出机制,且毕业时有高于普通班的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比例。另外,卓越工程师班中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1+1”的6年制教学计划,本科最后1年和硕士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阶段毕业设计和硕士阶段学位论文,最后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未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实施的是“3+1”的教学计划,本科阶段最后1年在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最后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教学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系统宽厚、工程能力突出、富有主动精神及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培养思路 本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将针对创新型复合人内在知识系统、经验系统和意识系统展开:1.重基础、宽领域、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2.产学合作环境促进工程能力与产业素养; 3.创新班特色育人文化塑造个体精英意识。 3.实施路径 ◆高层次的目标导向 ◆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全方位的创新实践 ◆英才式的育人文化 Pedagogical Orientation 1.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To foster high level versatile talents with for broad and profound knowledge system, prominent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2. Train of Thought

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方案

2011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指导思想 (3) 三、培养目标 (3) 四、培养体系 (4) 1、试点范围与规模 (4) 2、选拔方式 (5) 3、培养模式 (5) 4、竞争机制 (6) 5、专业培养 (6) 6、学生管理 (6) 7、学籍管理 (6) 五、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7) 1、培养目标和要求 (7) 2、教学计划 (7) 3、课程体系 (7) 4、教学模式 (8) 5、实践环节 (8) 6、考核方式 (9)

六、校企合作模式 (9) 七、组织管理体系 (10) 1、组织结构 (10) 2、经费保障 (11) 3、资源保障 (11) 4、教学管理 (11) 5、师资队伍建设 (12) 八、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12) 一、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高教信息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2011年专辑(总第36期) 主办:广西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2011年1月18日 目录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点解读 (5) ●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 (9) 主编:秦福利责任编辑:张玉凤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简要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启动会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培养特点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施期限 “卓越计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参与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要达到10%的比例,全日制工科研究生要达到50%的比例。

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在何方

工科生实践能力不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路在何方 2010年10月30日 作者:杨晨光张宝敏来源:中国教育报 “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比20年前要差。”日前,在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来自多所高校的工科教授们这样说。 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以及沟通能力是未来全球对工程科技人才的要求。对于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来说,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等现象普遍存在,能否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人才的关键。 【现象】 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 谈到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工科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很担忧。他调查发现,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工科大学教师中,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和工业界的沟通与共同语言。 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丰富优质的工科生源是中国和世界工程教育的宝贵资源。但是,根据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统计,我国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 “数量不等于质量,工程教育的师资是个问题。”查建中坦言,“没有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更没有对教师职位明确提出工程师资质的要求,教工程专业的人不是工程师,这样的师资如何能培养出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出真正的工程师?” 【对策】 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合作科研 记者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采访时,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蒋毅坚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曾经作过调研,近5年到学校任教的几百名青年教师中,80%左右缺乏工程实践背景,于是,我们一方面在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中加入工程教育环节,安排有工程背景的教授为青年教师授课,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了解生产过程。另一方面,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工程项目等方式,增强教师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今年年初,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教师刘军华被派到北京裕兴软件有限公司“上班”,有课时就回学校上课,没课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里做项目。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刘军华发现自己给学生讲实验课时不再照本宣科,很多生动、鲜活的例子都是信手拈来。“我举的例子都是我做的科研项目,与实际结合得特别紧密,比如电路设计在原来的课堂教学中可能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保障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方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第一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 秉承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满足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 第三条 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实践潜能与兴趣,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专业范围与规模 第四条 首批选择冶金工程专业的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冶金机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采矿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钢铁冶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冶金机械三个专业方向每年分别招生60人,采矿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生20人。在培养机制体制成熟后,逐步扩大专业范围和学生规模。 三、培养模式 第五条 培养模式由本科生教育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组成。采用“2+2+2.5”的分段统筹培养方式,根据“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 第六条 本科生教育阶段,学生第1-2学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教育;第3-4学年,主要进行工程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第8学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

电子专业卓越班选拔方法

****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选拔工作实施办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启动的教育改革项目,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学科专业,计划在2014级学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班(简称“卓越工程师班”),现将具体选拔办法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系统改革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对电子、微电子和光电子学产业化人才的需求,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学生, 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供优质生源保障,将参与计划的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 1.基本学制4年,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第 1-2 学年主要进行公共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部分学科基础教育;第 3学年,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 4 学年,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实践。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等高水平实践平台向“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开放;加强与产业的合作,与知名企业合作建设专用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3. 授课模式为独立的班级,学校、学院在师资、实验室条件、教学资源、开放实验室项目、电子设计竞赛等方面予以倾斜,优先考虑试点班。 4.“卓越工程师班”在学习过程中,将实行退出制度, 三、选拔对象和报名条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及我校实施计划的阶段进展 背景资料:工程教育学系基本架构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教育学系成立于2009年10月23日,是学校负责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工作的专门机构。将以“全过程、全包容、全民性”的全面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突出过程工程特色,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服务学校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大局。 工程教育学系、理工优秀生部和高等教育研究所三位一体,主要负责:高等工程教育学研究、工程文化普及;优秀生(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化工高等教育》等杂志编辑、出版以及工程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在职培训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其组织架构如下图(图1): (图1) 第一部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 (一)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 我国工程教育支撑了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生达到773.3万,占高校在

校生总规模的36%,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工程学科本专科毕业生总量及其占全部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均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与此同时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要依靠工程技术,其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还存在三个“滞后”和三个“不适应”,即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于办学规模扩张,教学设备水平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适应,封闭培养环境与应用型人才成长不适应,教师队伍专业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不适应。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合格工程师可获得数量严重不足”,甚至在1999年到2003年的参评国家中,中国内地年年排列倒数第一。尽管2004年后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不尽如人意。现有高等工程教育难以满足国家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深远意义及其紧迫性对于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工程师,国际工程教育界已经形成了共识。首先,工程师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解决全球所共同面临的环境恶化、能源危机、人类生活和健康等问题做出贡献。其次,需要加强对工程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通过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使之具备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同样不能或缺的还包括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于我国工程教育量大面广,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将事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乃至整个民族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为此,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工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提出了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作为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

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001]

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自2010年6月正式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学校后,我校以试点工作作为工程教育提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面向浙江区域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化培养。为此,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改革,如:修订相应专业标准,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国际交流等,积极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工作。目前两个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均已完成2010级、2011级、2012级校内二次招生工作;学生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充满兴趣、报名踊跃,经过选拔,两个专业分别独立组成了卓越工程师班,按专门制订的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学。 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顺利。 二、组织管理 (一)“卓越计划”管理实施工作体系 校院两级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卓越计划”管理实施工作体系,下设领导小组、校企合作委员会和办公室。 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小组由浙江省特级专家、校长张立彬为组

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主要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政策协调、资源保障等;“卓越计划”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挂靠教务处;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由学校相关专业专家、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合作企业领导和教授级高工组成,指导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提出质量标准、协调校企关系、担任教学顾问(如图1所示)。 学院“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卓越计划”工作实施小组主要由分管学院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各学科方向具有良好工程背景和素质的一线骨干教师组成;院级“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与培养专业相关、省内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设计院和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学院教学、科研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确立人才培养方向、审议工程师培养方案、拓展整合实践资源、组织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和聘请企业师资等,同时在合作企业,分别设立人才培养协调组、教师组、(实践课程)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规划各项建设工作。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2级自动化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门类:工学专业代码: 080602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学制:四年制定日期: 2012年10月 一. 培养目标 通过参及实践课程、企业工程项目和各类交流项目,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掌握各种现代自动化系统监测、控制、管理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在自动化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能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 二. 培养标准 本培养标准是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自动化类卓越工程师的行业标准,结合电气、计算机、信息等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体现东南大学自动化学科特色,制定的培养自动化类高层次、高素质、宽口径、设计型、研究型工程师的培养方案。相对于行业标准,加强了软件设计、运动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工程设计、工程伦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培养标准如下: 1、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及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1.1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人文科学知识(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3) 1.1.1工程科学以数学、自然科学、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为基础,包括数学、模拟、仿真和测试及试验的应用。 1.1.2 工程技术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原理性知识的掌握及探究,并侧重发现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1.1.3 自动化基础知识:掌握自动化基本元件、控制理论基础、控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法。 1.1.4人文科学: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知识。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交流。 1.2掌握扎实的自动化工程理论及技术,了解控制系统建模、分析及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