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八卦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您想保存该页面,可以添加到搜藏
(百度和网页https://www.doczj.com/doc/4010946403.html,/jingpinke/shengji/tudiliyong/1.ppt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概述
一,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现状与发展
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日本国土规划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基本规划,部门土地利用规划等.其自上而下分为全国国土利用规划,都道府县国土利用规划和市町村国土利用规划三级.
英国土地虽然绝大部分私有,但国家颁布一系列法律,对土地开发利用作出限制和调整
.发展规划对未来20年内土地开发利用的战略方向和重大方案加以描述规定,报请中央政府负责区域规划的环境事务大臣审查批准后实施,每5年进行一次修订.任何人从事土地开发,必须经郡或郡级市议会审查批准,取得"规划许可证".

美国的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为内政部,主要内设机构有土地管理局 ,矿务局 ,地质勘探局 ,水利政策局
.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其社会经济规划中最重要的规划,它有两种形式,即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其土地利用规划包括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三个步骤 .
德国自1965年就成立联邦区域整治委员会,以制度形式要求进行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在德国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法,只有一部统一的联邦建筑法.德国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关的规划还有空间计划和国土规划.其空间计划体系由联邦一级的国土建设计划;州一级的州发展计划;全国分成若干个大范围地区的区域计划;各市镇村一级的城市建设管理计划.其国土规划体系一般与行政体系相一致,自上而下分为联邦,州,管理区和县四级.

二,国内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与发展
1,土地规划阶段:1954-1980年
土地规划在我国多年实践表明,它在国营农场地址选择,场部,道路,水利渠系等配置以及地块设计等方面起了一定或者说较好的作用,在巩固人民公社,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在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土地规划的实际收效甚微.

2,农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阶段:1981-1986年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阶段:1986-199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7号文件,宣布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同年6月25日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同年6月25日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
4,多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阶段:1995年开始至今.
普遍接受的观点为:持续土地利用是在土

地利用过程中维持或提高土地生产力而又不致使土地退化的能力.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概念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A.Marshall,1842-1924)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予的物质和力量."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R.T.Ely,1854-1943)认为:"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经济学上的土地是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1976年FAO《土地评价纲要》认为:"土地是地球表面的区域,其特性包含上下与该区域垂直的生物圈的所有相当稳定或周期地循环的属性,包括大气,土壤,下面的地质水文和动植物群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后果,这些属性对人类现在和将来的土地利用有明显影响."
石玉林认为:"土地是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它可分为三层,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它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以及影响它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表层岩石和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

我国《1:100万土地资源制图》制定时提出: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的部分,是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空间.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与现在劳动的产物.
林培认为:土地是指上自大气的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这一立体空间的有关自然要素与人类劳动所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质,动物,人类劳动结果所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其水平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其竖直范围是由大气层,地表层和地下层所组成.

二,土地功能
1,养育功能
2,承载功能
3,提供生产资料功能
4,景观功能
5,土地的资产功能
三,土地的特性
1,土地是自然产物
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利用永续性
4,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5,土地属性的两重性
6,土地的生态学特点
四,土地利用
概括地说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动,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土地利用过程中一般把土地利用分为两种形式,生产性利用和非生产利用.
土地利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规划与土地利用规


一,规划的概念
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词源》对规划解释为:计划,谋划;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计划安排.
规划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它是为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地区制定措施服务的.前苏联将近期的较详尽的规划称为计划,将远期的较概略的计划称为规划,而西方则通称为Planning或Program.规划工作都必须在自然―技术―经济的联系中来解决当前和未来的空间布局问题.规划能提高政策的连续性和连贯性,规划能减少全局中局部决策的个体局限性,提高决策的整体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规划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划不仅能解决目前问题,而且也是解决战略发展的有力工具;规划不仅是解决部门问题,而且是处理全局问题和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应理解为给出行动的过程,向人们指出为实现未来的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过程与途径.规划不是时点行为,而是时期过程.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王万茂把其归纳整理为以下三种观点:
1,认为土地规划应当解决土地利用和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全部问题,其依据是土地利用是整个生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利用密不可分,在进行土地规划的同时必须制定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其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利用的规划.持这种意见者认为,土地规划实质上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全面经济规划.
2,认为土地规划应当解决有关土地利用的全部规划问题,土地规划既应解决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组织,也应制定集约经营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规划.持这种意见者认为,土地规划就称作土地利用规划.
3,认为土地规划主要是解决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仅与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其他措施和整个生产组织措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可相互替代.持这种意见者认为,土地规划是在空间上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措施.
笔者认为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有一定差异,但两者之间内涵大体一致.总之,可对土地利用规划概括如下: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
土地利用规划最终是通过土地配置来实现的,而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要素,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必须研究这四项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搭配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和研究对象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2

,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对象
1,"充分"体现在:从外延看,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发后备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从内涵看,研究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最佳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产率.
2,"科学"体现在:土地利用决策的科学性.通过评价土地利用现状,重视土地适宜性和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并经过需求预测和生态效益分析,提出土地利用目标及其实现配套措施等.
3,"合理"是合理分配,合理组织利用土地,确定合理时间,合理用途和合理布局,保持土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4,"有效"体现在:土地利用总体效益最佳,包括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_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与层次
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指土地利用规划按不同标准划分后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分类标准不同,就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规划.
二,土地利用规划类型
(一)根据范围和任务不同,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内部规划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土地适宜性和生产力,实行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调整与分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所进行的长期的,战略性的总体布置和统筹安排.它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权威性,动态性等性质.
2,土地利用内部规划:是微观土地规划,在单位内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的规划,或在土地划拨,调整或重划若干个土地使用之间的土地权属定界,或为某一个项目做出规划设计.

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般指在总体规划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可分为: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治理规划;土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为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继续和补充.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也称土地利用规划设计,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继续和深入,是对各项用地的具体安排,是规划实施的最终依据.它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最末一级,通过它,完成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达到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它以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各项用地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对各项用地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二)根据范围与规模的大小,分微观规划和宏观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简称土地规划)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并

且对实现该优化组合在时间上和措施上做出安排,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是利用和管理土地的手段和措施.
由单位和个人作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微观经济范围内进行(农村,工厂等),主要内容是选择最佳的土地用途,空间布局和利用措施(如稻田养殖等)获得最佳经济效果,即所谓微观的土地利用规划,或称企业内土地利用规划,这种规划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部门(如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或通过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全部土地做的土地利用规划则是所谓宏观的土地利用规划,其任务是控制,协调各类用地的矛盾,合理分配土地,以达到实现满足人类对土地的各种需求,又能充分合理地发挥土地的性能,以获得最佳的宏观经济效果,则称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综合性.
(三)根据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三种类型
1,经营型土地利用规划:从事土地经营活动,并取得经济效益.
2,研究型土地利用规划:为研究土地利用规律提供论证而编制的规划.
3,管理型土地利用规划:为管理和计划服务的规划.
(四)根据规划时间,期限划分
长期规划(10年或以上);中期规划,属于过渡性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深化和补充,是由宏观向微观过渡的规划;短期规划,包括年度计划,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具体年际用地指标.
(五)根据空间范围划分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务院负责编制;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编制;地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区,流域区,地貌类型区,黄土高原区,行政区):由地区级人民政府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级人民政府编制.新《土地管理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_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六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和规划的基本方法
一, 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取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前面讲述了土地利用规划任务是对土地利用进行控制,协调,组织与监督.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各个领域,概括如下:
(一)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概述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4,土地需求量预测
5,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6,土地利用分区和用途管制
(三)土地利用发展战略研究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和编制方法研究
(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土地开发,治理,保护,整理规划等
(六)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居民点,交通,水利,工矿,园,林,耕地,牧业用地和水产地

规划等)
(七)土地利用规划实施
(八)现代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
(一)勘测与调查
1,工程勘测:遥感图象解译标志;航片判读调绘和补充工程测量等.
2,专业调查:土地利用,土壤,植物,水文,地质,农,林,牧业,交通,社会,经济,生态等调查.
3,观测与试验:气象,作物,生物,土壤侵蚀等田间观测与检查.

(二)分析与综合:建立土地信息系统,建立模型,把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进行分析.
(三)决策与论证:战略研究,多方案择优.
(四)数学模型:分类,优化模型,评价,预测模型,模拟仿真.
(五)规划与设计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
(一)准备阶段:班子,经费,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工作方案.
(二)调查研究分析阶段: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文字,图件),补测核查,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三)编制规划阶段:调整结构,提出方案,送交报告和规划图.
(四)规划审批和实施阶段:上交上级批准,然后按规划具体落实.
_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一节 非平衡系统理论
目前一般认为非平衡系统理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比利时的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7年提出了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The theory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耗散结构理论在研究城市演化,人口空间分布,渔业发展系统等方面已取得可喜成就;
二是1977年西德斯图加特大学著名的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Haken)创立的协同学(Synergetics),它不但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原来的有序到新的有序,还研究系统在给定参数条件下能重复再现的随机行为,把不同学科中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抽取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用共同的数学模型加以刻划;

三是西德的生物学家艾根( M.Eigen )提出的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它解释了生物的变化和遗传变异过程,为生命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是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瑞斯特(Tay
W.Forrester)于1956年创立的,它是一种以信息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把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研究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二节 土地地域分异理论
一,土地的自然地带规律
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构成土地的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貌,地质等成自然地带性分布,它们各有各自特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土地,使土地类型及其利用也表现出地域分布特点.
(一)土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
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的辐射能自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递减,并由此产生了土

地诸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按纬度呈现带状分布规律.
2,经度地带性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除了由于受太阳能辐射影响随纬度地带性变化外,在我国还由于大陆和海洋的位置关系影响,受季风气候和大陆干旱气候支配,降水分布有自沿海向内陆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并与经度相平行.

(二)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规律是指土地的温度条件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温度下降,湿度随之上升.每升高百米温度下降0.5℃-0.6℃,降水增加20-30mm.
(三)区域性规律
在地带性区域内,土地分布不符合地带性规律,它是由局部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的差异所引起的差异,从而引起局部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不同,这称之为土地区域性规律.

二,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构成土地的各种因素成地带性分布规律,那么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土地,土地便呈现出地域分异特性,如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1,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可以指导种植品种选择,合理安排农,林,牧,渔等生产.
2,可以按地域各自然因素(水,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组合形成规律,划定地域分区,指导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
_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三节 人地关系理论
三,地域分异规律与土地利用规划
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相互制约与相互联系,决定了自然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自然环境空间分布差异的规律对指导土地利用规划有很重要意义.
1,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可以指导种植品种选择,合理安排农,林,牧,渔等生产.
2,可以按地域各自然因素(水,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组合形成规律,划定地域分区,指导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
_
人地关系一词始见于17世纪西方人文地理学家对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人地关系主要表明土地能够给人类提供多少生活所必需的产品,人是影响人地关系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时代背景和各学科的不同,人地关系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也不尽相同.发展至今,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再是食物,不再单纯依赖土地的自然供给,人类已有能力利用和改造自然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我们研究人地关系就应把着眼点和立足点置于人口环境问题和人口经济问题上,以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依赖大自然现存环境条件
由于科学发展和人的认识所制约,提出气候决定人生的观点和环境决定论.这时期是"朴素的自然中心观",一切以自然为中心,例如中国古代的风水选址,五行八卦设计,这时人类对自然造成的压力与破坏基本上显示不出来.
二,征服自然和开发利用土地
这一时期高唱征服自然论

调子,一味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不顾客观条件,不尊重客观规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盲目追求对自然的片面征服,在我国则表现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唯心观点,结果导致对自然界严重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出现了(1997年数据)我国土壤侵蚀已达36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失表土100亿吨以上,土壤贫瘠和沙漠化,洪水泛滥,土壤污染加剧.
三,人地协调发展
开发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人类今后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人类利用土地,依客观条件为基础,用地和养地相结合,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四节 经济规律理论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马克思认为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一切地租都是剩余的劳动的产物,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马克思依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提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态.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一)报酬递减规律含义
报酬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资源)的量与所生产的产品量之间的关系受自然限制的一条定律,它适用于一切生产活动.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因此,平均报酬一直处于递增状态 .
第二阶段,从边际报酬与平均报酬相交的D点,变动资源投入量Q点至边际报酬等于零的K点.
第三阶段,从边际报酬过零点以后即为报酬变化的第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为负值,即增加变动因素的投入,反而使总报酬减少.显然,变动因素的投入不能推进到第三阶段.变动因素的投入既不能停留在第一阶段,又不能推进至第三阶段,则一定在第二阶段存在最佳投入量.

三,规模经济原理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规模经济,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因此经营规模扩大后,会引起收益增加,收益减少或者收益不变三种不同的情况:
1,规模收益递增.即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但规模的扩大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后,规模收益递增将变成规模收益递减.
2,规模收益递减.即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或收益绝对减少而出现边际收益为负数,这是规模不经济的结果.
3,规模收益不变或"固定规模报酬".即规模增加幅度与收益增加幅度相等.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过渡性的,并不多见,也不可能持久.
(二)适度规模和适度规模经营
根据上述规模经济变化的规律,就要在生产资源投放总量上做到适度,即要求"适度规模".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

规划的
理论和原则
第五节 土地区位理论
一,土地区位的概念
所谓区位,就是从空间的观点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内在规律.区位是空间区域的综合体,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
二,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J.H.Von
Thunen),同时他也是经济活动空间区位模式的创始人.他于1826年发表了名著《孤立国》,集中阐述了农业土地利用的布局思想.
(二)屠能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1,屠能区位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P=V-(E+T)
P--利润 V--市场价格 E--生产成本 T--运费
P+T=V-E=K
K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输费用压到最低,才能将利润增加到最大.
2,屠能圈:根据假设条件以及基本的经济分析,屠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构成一个区域(见图1-2-2),且每个区域都以城市市场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称作"屠能圈".
第一圈——自由农作圈
第二圈——林业圈
第三圈——谷物轮作圈
第四圈——草田轮作圈
第五圈——三圃式农作圈
第六圈——放牧圈
六圈以外,为没有或只有较小开发价值的荒野.
三,工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 韦勃(Alfred
Weber).1909年韦勃发表了《区位原理》一书的第一部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二)韦勃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区位因素及其体系:韦勃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因素,称为"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包括:
按作用程度划分:一般性区位因素和特殊性区位因素.
按作用方式划分:区域因素,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
按区位因素的属性划分:自然技术区位因素和社会文化区位因素 .
2,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工厂企业的位置选择,要使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输费用最小,即要使工业生产成本最低,首先要寻求吨公里总和的最低点
工业原料包括常见性原料和稀有性原料.
依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特性,韦勃设计了原材料系数公式:
原材料系数=稀有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
韦勃就此公式阐明了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 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1的工业,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运出工厂产品的总量,为节省运输费用计,工厂应设在稀有原材料产区.
第三,原材料系数=1的工业, 即运进工厂的物质总重量与运出的产品重量相等,工厂应选择在工厂和原材料产地之间的某一地点.
3,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韦勃为分析劳动成本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提出了劳动成本指数,

地域重量和劳动系数的概念.劳动成本指数是指制造一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平均劳动工资;地域重量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运输的总量;劳动系数则是劳动成本指数与地域重量的比例.
劳动系数=劳动成本指数/地域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劳动成本高,运输成本低的,其工厂厂址的选择,应离开运输成本最低点偏向劳动成本较低点,最终使产品成本下降.
4,集聚与分散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集聚因素
生产或技术集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
其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社会集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如共同使用专门设备,共同利用市政工程设施,共同利用劳动力市场等,使工厂生产成本降低.

(2)分散因素
若干工厂集中于一个地点,会引起房地产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各工厂的租金支出增加.因此,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中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是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
韦氏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过程:根据运输指向来确定工厂的运费最小点;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造成工业区位的第一次形变;根据集聚(集中和分散)因素指向修改上述结果,造成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形变,得出合理的区位.

四,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和经济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出的.
(一)基本概念
1,中心地,中心地职能,中心性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需求门槛,商品销售范围:需求门槛(Demand
Threshold),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换言之,是使保证供应此种商品和服务的商服企业能获取正常利润所需的最低销售额和服务量.

(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1,基本内容: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

(1)六边形市场区:
在这块平原上,由于新的中心地厂商的不断自由加入,竞争结果使各厂商经营某类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为圆形,且彼此相切.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市场区所代替(图1-2-3c),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

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正六边形区有两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在空间上具有弥合性.第二,在符合第一个特征的前提下,面积与周长之比最大.

(2)市场等级序列:
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日用百货,日常副食品等),水平低,种类更少.

(3)中心地体系的基本类型:
克里斯塔勒在提出六边形中心地市场体系后,又按市场供应,交通联系和行政管理三个原则,分别建立了中心地体系的三种基本类型或空间模式.
①市场原则:所谓市场原则,就是从有利于组织商品供销,保证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并在机会均等条件下配置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的数目.可得出市场的等级序列为:1,3,9,27,81…….
由于高一级中心地包含低一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即一级中心地同时也是二级中心地.因此,一级中心地下属的3个二级市场区内有1个一级中心地,2个二级中心地.中心地系列为1,2,6,18,54…….即有一个高一级中心地就有两个次一级中心地,而有6个更低一级的中心地…….
②交通原则:克里斯塔勒认为依照按市场原则所建造的K=3系统,是一种正规的体系,但是其他的作用力可以改变这种模型,交通线就是其中的一种.两相邻同级中心之间有一交通线路,在线路的中点使得交通联系最方便.高一级中心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4倍.市场区等级系列是1,4,16,64……;中心地的系列数为1,3,12,48…….

③行政管理原则:为了管理上方便,使市场区不分割行政区,克里斯塔勒又设计了K=7的中心地体系,即一个高一级中心地管辖七个低一级中心地的管理区.
这样形成的管理区等级系列为:1,7,49,343……;各级中心地从属关系体系为1,6,42,294…….行政原则下形成的中心地体系,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居民购物的出行距离最长,其交通系统最不方便.
五,区位论与土地区位利用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人类活动的空间即是土地,因而区位理论就是土地利用理论.
屠能的农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农业土地类型及其配置问题,屠能圈本身即是一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规划模式.
韦勃的工业区位论研究的是工业企业的选址问题,亦即一定区域土地上的工业企业布点问题.
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

论着眼于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研究区域内城市的分布和城市间的关系.他的城市区位模型已成为区域宏观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城镇布局的重要依据.
廖什的市场区位论把生产区位和市场区位结合起来,其实质是研究土地利用问题上,加入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便更密切地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考虑市场情况对工业用地作科学配置,使得土地的工业利用更趋合理和高效.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六节 系统理论
一,系统性质
(一)整体性
(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系统的关联性
(四)系统的可控性
(五)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六)定量性
(六)定量性
二,系统工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霍尔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说明了系统工程的活动阶段,步骤和需要的专业知识.
时间维:说明工作阶段全过程,共分七个工作阶段:规划阶段 ,计划阶段 ,研制阶段 ,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是系统工程每一阶段需要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分七个步骤:
1,阐明问题
2,确定目标
3,方案综合
4,分析(建立模型)
5,方案选择(最优化)
6,出决策
7,实施计划
知识维是指完成上述各阶段,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庞大复杂的土地系统的调控,搞好土地规划工作必将涉及各个学科和各项技术,如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处理,需要运用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社会学,农业科学技术,运筹学,计算机等等各类学科理论和方法,以协调系统内自然,社会,经济的平衡,合理科学的进行土地利用安排.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七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概述
二,相关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也可以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联系的科学(ecology).
生态系统:自然界在一定空间内存在生物和非生物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功能上的稳定性,这个整体就可以视为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而生成的一门学科,特罗尔认为它(landscape
ecology)是表示一个地区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分析.景观是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是由相互作用的斑块,以一定规律所组成的.
景观管理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景观特征,对其综合分析,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具体来说,可包括下述内容:①景观生态分类:根据景观要素的组成结构以及功能特点,划分景观(生态)类型;②景观生态评价:根据景

观(生态)类型,评价对各种利用方式(如农,林,牧,工矿,城市,道路,建筑等)的适用性,进行景观生产力评价,并结合经济社会条件,投入产出,做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③景观生态规划设计;④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基本单元.景观要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斑块(patch):在外貌上与周围地区有所不同的一块非线性地表区域;廊道(corridor):与基质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基质(matrix):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也可以说廊道即是带状斑块,斑块和廊道是与基质相对应的.

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R.Forman 和M.Godron在《景观生态学》一书中,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普遍原理,概括为如下几条:
(一)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二)生物多样性原理
(三)物种流动原理
(四)营养再分配原理
(五)能量流动原理
(六)景观变化原理
(七)景观稳定性原理
四,景观分类
美国景观生态学家R·T·佛曼根据人类在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地表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耕作景观,城效景观和城市景观.
五,景观生态规划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2,景观资料的搜集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4,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5,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6,景观生态规划实施和调整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和原则
第八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一,综合效益原则
二,因地制宜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动态平衡原则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综合评价和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所谓决策,就是以决策目标为基准,对可行的策略,方案做出选择.决策是组织管理部门,特别是领导者的责任.
进行决策的一般步骤包括:调查了解决策对象的实际;找出主要矛盾;对主要决策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决策目标;选定决策方法;建立决策系统;拟定策略方案;评价与决策方案的比选和决定.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综合评价和决策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综合评价
和决策
一,规划方案的评价与指标的确定
(一)经济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物质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程度.
2,经济效益指标,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的投入产出的关系.其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

土地纯收入,费效率等.
(二)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指生态环境效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内容较多,主要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等方面进行评价.
2,生态效益指标: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能量产投比,光能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环境质量达标程度等.

(三)社会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社会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社会各部门对土地需要的程度.
2,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粮食,油,蔬菜,肉类,纺织品,日用品消费量,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恩格尔系数和吉尼系数等.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的编制和方案实施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编制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有文字和图件.文字内容有专题研究报告,规划报告和规划说明;图件有专题图,规划图与相应现状图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前言
(二)概况
(三)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四)规划目标与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五)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六)土地利用分区
(七)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
(八)土地保护整理,复垦和开发
(九)实施规划的措施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是政府规范性文件,要求文字准确精炼.为便于政府审议和上级政府审批以及批准后实施,需要对规划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因此规划说明是与规划文本同时上报的文件,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属修编规划的,需说明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修编的必要性;
二是编制规划的时间,背景及简要过程;
三是编制规划的目的,任务,依据及原则,着重阐述规划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性依据;
四是规划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说明,具体包括:基础数据之来源可靠程度;重要规划指标和用地布局确定的理由和依据,供选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评价,推荐的理由;上级规划指标落实情况及各部门用地的协调情况,着重说明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动态平衡的落实,各有关部门对规划的接受程度;规划的可行性及实施规划的条件.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是以图的形式反映规划思想和内容的.规划图以规划(送审稿)为依据而编制,因此,规划图与规划(送审稿)必须统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界线和土地所有(使用)权界线;各种用地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城乡居民点,交通网,灌排渠系,地类界线,等高线等.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件
(

一)土地利用专题研究报告和图件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总结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报
(四)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内部规划 报告和图件
(五)其它资料汇编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的编制和方案实施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现场铺图
一,现场铺图的准备
(一)检查地图质量
(二)补测工作
(三)制定铺图工作计划
(四)绘制施工图
二,现场铺图的基本方法
一般有三种基本方法:
尺铺图法(卷尺测量法),经纬仪
卷尺铺图法(角度测量法)和平板
测量法(图解法)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的编制和方案实施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
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一)概念
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是在全国范围内,考虑土地利用的各方面及其与其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由国家从全局出发,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和计划分配,使未来土地利用的实际发展同计划的土地利用相一致.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手段,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依据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制定的各级行政区土地利用宏观控制体系.综上所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就是对各类土地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治理,保护所采取的宏观行政调节手段.

二,土地利用计划
(一)概念
土地利用计划是指国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做出部署和安排的中期和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全部土地资源利用的战略性的长期计划,所以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二)组成
1,按时间分
(1)中期用地计划
(2)年度用地计划
2,按管理系列分
(1)国家计划
(2)地方计划
3,按调节控制程度分
(1)指令性计划
(2)指导性计划
三,用地计划内容
1,农业生产用地计划指标
2,非农建设用地指标
3,土地开发计划指标
四,编制程序
1,首先由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根据计划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重大项目的安排及当地土地资源的状况,参考基期(上年)计划执行情况,提出本地区计划期的土地利用计划建议数,逐级上报至国土资源部.
2,国土资源部根据调查研究和各地区,各部门上报计划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各项用地进行预测和初步平衡,提出用地计划控制数,送国家计委综合平衡,经国务院审查批准后,下达到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以指导它的编制计划.控制数字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包括对基期计划执行

情况的预计,规划期土地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及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一些主要用地指标的初步设想.
3,各地方接到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后,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控制数进行研究,组织所属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和计划部门对原上报建议数进行修正,并编制出计划草案,由各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区)和各部门按地区和部门汇总并初步平衡,编出省级部门的用地计划草案,上报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计委.
4,国土资源部在各地和各部门上报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编制全国的土地利用计划草案,报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将用地计划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计划综合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国务院,经国务院审定后,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批准后的正式计划按隶属关系逐级下达.在有了较稳定的中期用地计划后,年度用地计划可采取两上一下的程序.

五,编制方法
在实践中,编制土地利用计划的常用方法有经济分析法,综合平衡法,因素分析法,计划演算法等.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的编制和方案实施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技术,
经济,法律手段
一,实施的技术手段
1,应用航天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监测,为土地利用的及时反馈创造条件.
2,建立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利用监测,为土地利用及时反馈提供手段.
3,利用测绘技术进行现场铺图.
二,实施的经济手段
过去我国土地无偿使用是造成土地利用宏观失控的根本原因.现今必须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来加强对部门和企业土地利用的控制能力,实行土地有偿使用,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使微观经济活动同国家的宏观计划很好地协调起来.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等.如确立土地价格,增收耕地占用税,建立新菜地建设基金等措施都是制约土地使用的有力措施,是实施规划的重要手段.

三,实施的法律手段
1,加强土地利用立法工作
2,加强土地使用监察
3,另外加强土地利用者的法律意识,掌握法律常识对落实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