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黎族传统社会制度

黎族传统社会制度

黎族传统社会制度
黎族传统社会制度

黎族传统社会制度

时间:2006-09-06 14:46:31 【字体:大中小】

1.氏族制度与峒组织

1.1氏族组织

黎族的传统社会,无论五指山腹地还是外围地区,都保存着浓厚的氏族制度残余。

黎族母系氏族残余的主要体现在婚姻关系、生产力水平及其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等。

黎族严格遵守族外婚的习俗,即不同血缘集团才能通婚。在沿海靠近汉族地区的黎族,受汉族封建文化影响较深,所受宗法性的限制较多,社会成员间迁徙流动杂居,家族私有制已巩固,婚姻已冲破闭塞的氏族团体。但在中心“合亩制”地区和接近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家族与家族,村与村之间仍然保留着较多的血缘联系。对婚姻起作用的不是从汉族那里借来的王、黄等汉族姓氏,而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血缘氏族的限制。

1935年前,保亭一带峒下设弓,每个弓大致相当一个血缘集团,同弓不婚,婚姻在弓外进行。白沙二区毛栈乡(今属五指山市毛阳镇)一、二、三里与四、五、六里所属各村,乐东二区头塘乡(今属乐东黎族自治县三平镇)邢姓按一、二、三、四表与五、六、七表各自分成两个通婚集团,保留了氏族社会严格的外婚制。至今不同血缘集团通婚的习俗还保留着。琼中红毛镇番响村全是王姓,其先人大约是从清朝初从外地迁来,后来发展成坎茂、毛西、道响等村,坎茂是老大,毛西是老二,道响是老三,道响又发展成道响、罗虾、南美、番响4个村子,这些村寨不能通婚。而能与这些村寨通婚的,红毛镇主

要有什卓、罗坎、朝南、什寒、牙寒、合老、罗轻、龙简、牙挽、报胶等村庄及红毛镇外的其他地区。这种通婚习俗在五指山、琼中、保亭、乐东、白沙等许多地方仍大量地保留着。

妇女出嫁后与娘家还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些地区妇女出嫁后,按惯例不必为自己的丈夫洗涤和缝补衣服,但却有为自己已婚的兄弟和儿子缝洗衣服的义务。妇女遇生病或难产举行“送鬼”仪式时,需要请自己家族的“鬼公”来祭祀娘家的“祖先鬼”。在一些地方,妇女病重时,一般要送回娘家治理,尽量不让她死在夫家,以后不论死在夫家或是娘家,遗体都要埋葬在娘家的公共墓地,她的遗物必须由其娘家兄弟继承,娘家也要把她的作为自己家族的“祖先鬼”而加拜祭。

一些地区还以动植物如龙、水牛、芭蕉、番薯等作为同一血缘集团的称号,文身、织绣衣裙要遵守祖先沿袭下来的式样,这些都是氏族图腾标志的再现。

与氏族制度相适应的是落后的生产力。

1949年以前,“砍山栏”在黎族地区仍占重要地位。这种耕作方式是,先把林木砍倒晒干,接着钻木取火引火,焚烧清除残烬,待雨后表土松软播种。播种时男用木棍戳穴,女点种。不施肥,不中耕。收获时用手捻小刀逐穗收割。这种砍倒烧光的原始锄耕农业,也就是农业发展史上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盛行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在这母系氏族时期,妇女在生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也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在合亩制地区有所反映。如仍然存在着严格的男女自然分工,妇女们专门从事稻田的插秧、“山栏”地的播种,以及以后的除草、收割、储藏、加工等重要的工作。合亩内开始插秧和收割时候,也要由“亩头”的妻子先做一种宗教性的仪式后,合亩内的其他妇女才能进行。此外,妇女还是唯一掌握

制陶技术的劳动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黎族社会逐步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烧垦农业的不断发展,男子逐渐从渔猎转到农业这一主要生产部门中来,同时,以牛踩田为主要形式的水田耕作也逐渐得到发展。妇女在生产活动中逐步退居到次要地位,男子开始代替妇女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者,促使黎族的原始社会开始进入以父系计算的、男子家长起着主要作用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今五指山市一带地区还保留着一种带有父系家族残余的合亩制。合亩制由数户至一、二十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一个合亩约相当一个父系小氏族。在氏族内部,土地、牛只共同使用,集体劳动,共同消费,成员之间有互相帮助的义务,氏族内部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当时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别,私有财产开始萌芽,在这些地方,黎族社会正处于一个以公有为主,伙有、私有同时并存的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经济形态。

1.2峒组织

在今五指山、保亭、琼中等地,1949年前仍保留着一种具有特色的县以下的基层社会政治组织,即“峒”,原意是“人们共同居住的一定地域”。

黎族峒组织,文献早有记载,尤其是宋元以后的文献记载颇多。

宋代,黎族社会组织称“峒”,每一宗姓为一峒,全岛黎峒林立但规模较小。当时苏轼有诗云:“四州环一岛,百峒蟠其中”。(宋?苏轼《戏作》,载《东坡全集》卷二十四)宋代黎峒究竟有多少,史无明文记载。但《诸蕃志?海南》卷下记载了黎峒的一些情况:崇宁间(1102~1106)王祖道抚定黎人就达907峒,可见宋代黎峒数目之多。当时,峒与峒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属,“咸无统属,峒自为雄长”。说明宋代黎族社会尚停留在较落后的阶段。

宋代诸黎峒之间也出现了一种松散政治联盟,产生了一些有一定权威和影响力

的首领。其中最著名的有能制服36峒的都统领王二娘,率领80峒的王仲期等。也就是说,在王二娘、王仲期的统治地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开始向以地缘为基础的部落联盟过渡。

明代,黎族地区社会组织仍为村峒,村峒数量较多。据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下》记载,各州县黎峒数量为,琼山126,澄迈137,临高239,定安112,文昌35,乐会53,儋州209,昌化93,万州93,陵水30,崖州92,感恩41。明代海南岛12个州县中共有黎峒1260个。

清代,在黎族地区建立的土官制,主要是在黎族村峒设峒长、总管(或称黎总)、哨官、黎甲、黎长、黎首等职。根据道光《琼州府志》,并综合同治《广州图说》、光绪《广东舆地图说》,清代州县辖属的黎峒情况是:琼山下属军屯外峒、大水上峒、大水下峒、小水上峒、小水下峒5个,辖黎村218个;

定安下属加钗峒、南蛇峒、十万峒、喃唠峒、红毛上峒、红毛中峒、水满峒6个,辖黎村142个;

乐会下属北峒、南峒之上峒、南峒之中峒、南峒之下峒4个,辖黎村21个;

临高下属番溪峒、青阜峒2个,辖黎村30个;

儋州下属冯墟峒、七方峒、薄纱峒、龙头峒4个,辖黎村168个;

昌化下属大村峒、大员峒2个,辖黎村16个;

万州下属北峒、西峒、太平外峒3个,辖黎村37个;

陵水下属黎村(弓)36个;

崖州下属东路6峒、西路6峒共12个,辖黎村114个;

感恩下属楼峒、王峒、古镇州峒3个,辖黎村40个。

总计清代全岛10州县,峒42个,村(弓)822个。

与明代相比,村峒数量已大为减少。其原因是大批村峒划入清政府直接管辖,成为清政府的编户齐民,不再称作峒了。

清光绪十三年(1887),冯子材率兵“平黎”后,设立“抚黎局”,作为统一管辖黎区的最高机构,下设总管、哨官、头家等官职,任用黎族内部原来的公众领袖,通过他们层层统治黎族人民。这种统治方法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不同者只是官职名称的更改而已。1932年陈汉光任“抚黎专员”时,改“抚黎局”为“黎务局”,易总管为团董,日军登陆海南岛后,国民党军队退入黎区,又将团董改为乡长,下设保长、甲长。

直到1949年以前,黎族群众一般称总管、团董、乡长等类人物为“奥雅”,“奥雅”黎语即“老人”之意,黎族称呼他们的首领为“老人”,说明原始氏族社会的长老观念仍存在于民众思想意识之中。

总管、哨官、头家的授受有一定的仪式,总管由“抚黎局”委派,并给委任书、印章、铜牌、衣履、布鼎等物。哨官由总管委派,也有委任书、印章、铜牌、衣履、布鼎等物。头家由哨官口头指派,总管、哨官均为世袭制,头家多由群众推举,但也有少数世袭的。各人的职责视其所辖范围大小而定,总管一般是管一峒或数峒,哨官管数村,头家管一村。清代《黎岐纪闻》云:“黎头辖一峒者为总管,辖一村或数村者为哨官,凡小事由哨官处断,大事即报总管,总管不能处断,控告州县”。处事完毕,除备酒菜宴饮外,还需要送酬物给哨官或总管。总管、哨官的职责,每年替“官府”催收钱粮,平时根据传统习惯处理峒内事务,维护社会秩序。一般没有强制性的行政权力。备大鼓一面,遇事或开会则击鼓传众。

下面以番阳峒有关情况为例,看看峒长任命过程及峒长处理峒内事务的情况。

番阳峒曾受红毛峒总管管辖。番阳峒最初的峒长是由上级总管召集全

峒各村的亩头村头集会选举出来的。当峒长的条件是通晓事理,爱护民众,为民众拥戴,如能操海南汉族方言更为优先。峒长选出后,由各村头召集村民征询意见。然后村头告诉大家,今后要服从峒长的领导。峒长要经过上级总管委任,并赐长衫一套,皮靴一双,红缨帽一顶,长烟杆一支和皮烟袋一个,这些物品要依次传给下一任峒长。

峒长死后,一般不另选,由其子继任,无子可由弟继。新一任峒长也要经过总管加委,才能正式上任。大约19世纪末,红毛峒总管王政和曾亲自到番阳,加委什茂村王琼荣为番阳的峒长。政和骑马将到番阳时,由各村哨官、头家或老人在村内击鼓,集合全体村民出来欢迎。政和召集全体亩头以上的首领开会说,今后由王琼荣做番阳峒峒长,大家要服从他的领导,团结好,搞好生产。会后与会者饮酒祝贺。

大约20世纪初,番阳峒才花村有人偷了哈方言村民的牛被抓住,对方要求罚牛100头。峒长便召集全峒哨官、头家开会,商量解决办法,然后由峒长与哈方言的人们交涉,对方同意减罚为30头牛和50个光洋,并声言如不照数付清将攻打才花村。峒长便到才花村召集全体村民商量,才花村同意付清牛和光洋。因偷牛者无力负担全部的牛和钱,便由他所在的合亩成员共担。问题解决后,偷牛者杀了一头黄牛,请峒长、哨官、头家、才花村全体亩头及哈方言牛主一同饮酒,才花村村民自由参加。酒后偷牛者还送了800个铜钱做为报酬。

峒有固定的地域。峒的地域一般以山岭、河流为界,并且立碑、砌石或栽种树木、竹子等作为标志。峒有大峒、小峒之分,大峒之内包括若干小峒。如琼中红毛下峒,包括毛贵、喃唠、毛兴、毛路、牙开等5个小峒,一个小峒之内往往有两个以上的自然村。峒与峒间的界线是自古代就划定了的,不得随意侵犯,全峒人都有保卫峒域的职责。如若到别的峒种山栏、采藤、伐木、

渔猎等,一定要征得该峒峒首以及其他头人的同意,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金或礼物。未经同意,将被视为对对方权利的侵犯,往往因此而酿成冲突或械斗。19世纪末期,毛枝峒有人想到毛道峒开荒种田,便请毛枝峒峒长挑着一缸酒和一头二、三十斤重的猪,送给毛道峒峒长。毛道峒峒长约请本峒的两个亩头一起喝酒商议,最后同意了毛枝人来毛道峒开荒的请求。

峒内成员血缘关系逐渐被经济和地缘关系取代。小峒原来居住着同一血缘集团的人,他们之间严格禁止通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员迁徙混杂,一峒之间开始存在两个以上的、互相通婚的血缘集团。但峒内各血缘集团还保留着各自的公共墓地和共同的祖先崇拜。在合亩制地区,峒内许多与原住居民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来户多是龙仔、工仔,他们经过两三代之后,有些从龙公的合亩中分离出来,单独组成一个合亩或一个村庄。

峒内成员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峒内成员都以世代相传的传统习惯为一切行动的准则。成员们对峒的疆界有保卫责任;峒内成员间有相互援助和保护的义务,如受到外峒人欺侮时,必须为其复仇;共同负担械斗时向外请援兵的费用;选举、罢免或继承村峒的首领等。这些行为主要靠习惯法来维持。住在毛道的原居民是朴基和朴冲的后代,后来移居该峒的“龙仔”及其后人,也成为毛道峒的居民,他们与该峒居民本无血缘关系,但他们在保卫峒的疆界和与外峒斗争时,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峒与峒之间一般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由于统治阶级的挑唆和一些利益关系,峒与峒之间也会发生械斗。

峒与峒之间的友好关系,主要体现在互相通婚,结成婚姻集团;在生产或生活上,如农忙、婚丧、建房等要互相支持或帮助;与其他峒或别处发生纠纷、械斗时,峒与峒之间相互支援。

1949年前,在某些地方的械斗过程中,械斗之前以猪颈或“鸡毛信”

(用一条细小的白藤打一个大圈三个小圈插上一条鸡毛)作为“械斗通牒”送给对方,表示要索取指定数量的罚款。若对方拒绝付出罚款立即将鸡毛信退回。从此双方进入械斗状态。进攻前必须举行“鸡卜”以占吉凶。对待俘虏一般不加杀害,以便和解后与对方交换或索取赎金。械斗的和解一般请有权势的峒长主持,并由双方当事人杀牛设宴,在宴会上峒长与械斗双方砍箭为约,达成和解。

清代在今保亭一带设根椰峒和琅?峒。根椰峒下辖七弓半,即百万头弓、加札弓、南味弓、某文弓、昂贡弓、某正弓、大本弓、只让半弓;琅?峒下辖五弓,即宋村头弓、六底弓、大水弓、界弓、加达弓。每弓设有哨官管辖,只让半弓附入某文弓管辖,不设哨官,故名半弓。到20世纪30年代,弓的名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弓的数量基本未变。即首弓、二弓、三弓、四弓、五弓、六弓、七弓、大坡弓、祖关弓、加达弓、大本弓、毛政弓、半弓。1935年,除五弓、祖关弓、大坡弓以外,其他各弓归属新成立的保亭县。

2.合亩制

合亩制地区分布今五指山市一带,该地区多有以“毛”字开头的地名,如毛辉、毛栈、毛贵等。合亩制地区属杞方言,多是王、黄两姓。当时是“悬崖阻隔”、“深林密布”,历史上曾是“外人不复迹”之处。他们和外部世界(即汉族)的来往较少,吸收外来文化不多,加上历代反动统治者的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相当缓慢,因此,这里一直保存着在其它黎族地区已先后消失的一种古老的原始的劳动合作方式??合亩制。

合亩制是黎族特有的生产和社会组织。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来看,合亩制属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生产方式。合亩,黎语称为“纹茂”,意为“大伙在一起做工”,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

2.1合亩制分布

保亭县第三区共有14个乡(小乡,下同),在今五指山市的畅好、南圣、冲山、毛道等地一带。保亭县第五区有2个乡,在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等地。

白沙县第二区部分7乡,在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的部分地区和五指山市毛阳镇一带。

乐东县第二区的3个乡,三个乡现属五指山市番阳镇。

保留合亩制的地区共有26个乡,总面积共约1000平方公里,约占黎族地区面积的8.7%,这26个乡共有971个合亩,3591户,13413人,占当时黎族人口(36万人)的3.73%。

合亩制地区处在五指山中南部地区昌化江的中上游,深入五指山腹地,河谷两旁高山海拔多在一千米以上,高山上生长着热带季雨林,在河谷和低丘上分布着黎族村落。

2.2合亩制基本特征

2.2.1合亩制的组织基础是血缘关系。合亩的组织有大有小,最小的合亩仅有2户,通称“兄弟亩”、“父子亩”,最大的达三十多户,有些地区以小亩为多,有些地区以大亩为多,不同地区情况不一。一般来说2~6户较为普遍,20~30户的大亩比较少。从合亩的组织形式看,可分亲属组织和混合组织,亲属组织由父子、兄弟、叔侄、堂兄弟、岳父、女婿、舅父外甥等直系或旁系血亲组成,混合组织以亲属组织为基础,吸收外来逃难穷人“龙仔”参加。

“龙公”与“龙仔”是海南汉族方言的称呼。黎语称“龙公”为“沃凡”,直译为“做富人”,也有“做主人”的意思,黎语称“龙仔”为“沃伐”,“龙仔”直译为“做穷人”,也有“做长工”的意思。

亩头都是以血缘关系中有能力的长辈担任,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已婚;但亡

妻后尚未续弦者不能当亩头;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传统知识,懂得领导和指挥生产,能够执行生产前后的宗教仪式。亩头的妻子在管理妇女的生产活动方面是丈夫的得力助手,她也与丈夫一起执行生产方面的各种仪式。除领导生产,主持产品分配外,对于合亩内部以及其他合亩之间的一切大事,亩头都要出面协商、调解和处理。亩头的意见没有强制力,一般情况下亩众都会表示同意。亩头和亩众一样参加集体劳动,分配产品方面比较平等。

合亩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血缘关系是组成合亩的基础。

2.2.2生产资料不论私有还是公有都一律由合亩统一经营,不计报酬。

合亩制地区的山林和其它黎族地区一样属全峒所有。峒内各村土地以山林、河流、植物为界,不得越界开垦。每一村庄的合亩要砍山种植,只需事先在要砍山的范围内,用茅草在周围的树干上打结,以示有人占有和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春节前后砍山,4月烧山,5月雨水降临种植,10月收割。种植一至二年后土地贫瘠丢荒,另寻一处土地肥沃的荒坡开垦。水田和耕牛则由合亩集体所有或几户共有或一户所有,以一户所有为多。对集体所有和几户共有的土地或耕牛,每个合亩成员在分亩或退亩时都可分得他应得的一份。生产工具全部私有,损坏则由各户自己修理和添置。所有生产资料都由合亩统一经营使用,一律不计报酬。

2.2.3亩头家长式的指挥领导。

“亩头”,意是带头犁田的老人即“犁第一路田的人”。亩头有着传统的权威,负责组织计划和领导指挥全合亩进行生产,如犁田、收割、选地等农事活动都由亩头领头做,亩众才下田耕作。劳动产品的分配也由“亩头”掌握。“亩头”是合亩内一亩之长,按传统的风俗习惯领导合亩,亩众对“亩头”绝对服从,“亩头”对亩内亩众之间的纠纷负责调解,对怠工的亩众有权批评教育,对外则代表合亩。“亩头”的妻子也是亩内妇女劳动生产的带头人,如拔秧、插秧、

割稻、捻稻等都由“亩头”妻子领头,妇女们才跟着下田劳动。

2.2.4明显的自然分工和简单的劳动协作。

合亩的劳动生产有着严格的性别分工。一般男子负责犁田、赶牛踩田、挑担、砍山栏,戳山栏穴;妇女负责拔秧、插秧、割稻,下山栏种等;老幼则按体力条件分工,稻谷成熟的时候,老人负责赶鸟,平时看田水,照管幼儿;小孩负责放牛或做家务等。由于男女之间的工作分工成为传统的习惯,一般男不帮女,女不帮男。合亩的生产习惯是共同劳动,同出同归。

2.2.5平均分配和分别消费。

合亩对劳动产品的分配原则是按户平均分配,对人口多少劳动力多寡都不加照顾。在分配前先扣除以下留粮:一是种子。二是给亩头留下“稻公稻母”(它是合亩收获时由亩头保管留作备荒或待客用的谷子,但实际上是归亩头所有,而亩众却认为,如不给亩头,则来年不会得到丰收)。三是“留新禾”。收割时,先留10至12把稻谷(约24斤)给亩头煮饭酿酒,亩头吃了新谷亩众才能开始吃新粮,它也有祈丰年之意;四是“聚餐粮”。留谷几十斤,交亩头酿酒,待来年插完秧后合亩成员共饮,有米剩余则煮饭吃。五是“公家粮”、“青年粮”。留公家粮的数量由大家商定,需要动用也由大家商定。亩头可以用它来待客,因结婚、盖房或者有困难的合亩成员也可以动用此粮。有的合亩还设有“青年粮”,一般是劳动力强的给24把(约48斤),劳动力弱的给12把,供他们积攒做衣服。当年要办婚事的青年(一年只限一人)应留糯谷72

把以备酿酒。总之,扣除以上留粮后,无论亩头、亩众,产品都按户平均分配。在分配时由亩头掌握,按户一把一把的分配,割完一片分一片,分完为止。亲属组织合亩的分配比较平均,混合组织合亩对外来户特别是“龙仔”则少分一些。合亩制地区都是小家庭制,以户为消费单位。人口多的户,粮食不够吃时,他可以向亩内其他户借用或向亩头分一些“稻公稻母”,这些借用的粮食,可

以还也可以不还。

2.2.6在不妨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容许从事以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

合亩的集体劳动范围主要是种植稻谷,除集体劳动外,各户可以砍山种植旱稻和杂粮,房前屋后附近的园地归各户种植,其收获归各户所有。

2.2.7合亩的产生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

1949年前合亩制生产非常落后,当时严格的性别分工和平均主义的共同劳动使劳动力严重浪费,同时耕作方法又非常落后,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牛踩田”和“手捻稻”等,生产工具也保留木犁、竹犁、木耙、尖木棍(一种戳穴的工具)等。亩头和亩众的农业生产知识也极其贫乏,粗耕粗种,不懂得积肥、施肥,稻田的排水灌溉,任其自然;不懂得防治病虫害,加之靠天吃饭,因而平均每亩水稻的产量约150斤,最高200多斤,最低仅几十斤,旱稻亩产更低。合亩的组织形式,劳动分配,耕作技术,生产工具都非常落后,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不可能以户为单位进行独立生产,只能组织起来共同耕作。

2.2.8合亩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表现。

土地和耕畜已有一部分是各户私有,农具全部私有。土地和耕畜已有买卖、租佃、交换的现象发生,这说明合亩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已不完全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却是统一经营,不论私有或公有都一律不计报酬。这种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之间的矛盾是合亩制矛盾的一个方面。合亩在生产方面是共同劳动,在消费方面却是以户为单位分别消费。而分配的原则不论人口与劳动力多少按户平均分配,这种劳动与分配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合亩制矛盾的另一方面。吸收外来户和“龙仔”参加的混合亩,由于外来户及“龙仔”与原有血缘关系的“亩头”、亩众在地位上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分配上对外来户

和“龙仔”少分,个别拥有大量“龙仔”的亩头可以不参加劳动,说明这一类型的合亩实际上已产生了剥削和阶级的萌芽。

2.3合亩制的性质

合亩制的性质是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的家庭(家族)共耕社。合亩的组织形式是,2户至30多户,主要以血缘关系及血缘关系的男长辈“亩头”为领导的家长制农业共耕组织。“亩头”掌握和领导亩内劳动生产及分配。合亩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完全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它的生产资料由各户私有、几户共有和合亩所有,以各户私有占主导地位。人们对私有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在合亩内对生产资料的使用是统一经营并一律不计报酬。合亩制是一种私有制的家庭共耕组织。几户共有和合亩所有是极不稳定的,如果在亩中有人退亩分亩或因故出售典当生产资料(如土地、耕牛),都有权取回自己应得的一份。有些合亩所有的生产资料主要是“祖遗”,从实质上看合亩制的生产资料可以说是私有制的范畴,但又具有其特殊的表现,即从合亩制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的情况看,它占有的实质是私有的,而使用是统一经营,是一种农业共耕组织,即农业共耕社。亩内的共同劳动,是平均主义的简单劳动协作,完全表现了人们劳动上平均主义心理。按性别严格的分工,合亩的组织基础是按血缘关系“亩头”家长式的指挥领导。生产上的落后耕作技术与迷信和传统习惯,产品按户平均分配的原则等说明合亩制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原始残余色彩。合亩的组织基础由“亩头”领导;合亩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使用上的统一经营、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分别消费等的情况看,合亩制的性质是原始的父系家长制的家庭(家族)共耕社。

2.4合亩制地区私有制因素的产生

合亩制地区私有制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在今琼中等地,早在清末私有制经济就已产生了。但发展较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民党政府把总

管、哨官、头家改为团董、乡长、副乡长、保长、甲长后,一些亩头与国民党政权相互勾结,搜刮民财,剥削百姓,聚敛了不少的钱财。

毛道乡王老本与番阳乡任国民党中队长的王明则、正副乡长王老带、王老光结拜兄弟,其子王老向兄弟也相继充任国民党军队中队长,由于与国民党势力勾结,王老本合亩,有耕牛44头,铁犁17张,铁锄28把,铁铲14把、钩刀31把、手捻小刀30把、土枪18支、标枪8支、纺织工具19套、鱼网24付等,合亩内全部耕地和多数农具,成了王老本剥削“龙子”的手段,他在毛道以外,还占有耕地104亩,出租土地。他手中的耕地和耕牛,大多数是他父子两代用高利贷和其它方式巧取豪夺得来的。他的父亲为亩头时,抢夺了王老袁父亲的全部耕地,王老本自己做亩头时,也抢夺了他人的土地,并迫使被抢夺者成为“龙子”。王老东借王老本一头牛被人偷去,便罚他赔20头牛,赔了10头牛后还迫使他当“龙子”。王老本还抢夺了“龙子”王老袁的4头牛。王老本血缘亲属的各“亩众”,形式上也和“龙子”在简单协作的形式下一同参加农业生产,但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王老本父子完全不参加生产,只监督“龙子”劳动,“龙子”以自己的耕牛和生产工具在王老本父子的监督下进行生产。王老本在分配时所得有:拣出好谷子装满两个谷仓;每块水、旱田收7把、山栏地收12把“稻公稻母”,共收144把谷子;留下给国民党政府纳税的谷子;留下公家聚餐的谷子和“留新禾”;留谷种等。其中第一项全归王老本所有;第二、四项归王老本和他的血缘亲属各户分一些,只有第五项和“龙子”有关,这五项已占去了全部收获的大部分,余下分给各户的谷子很少。“龙子”王老袁分得的谷子仅够全家吃半个月。又如雅袁王老轮合亩,王老轮未当“亩头”前,就与甲长王老本及乐东县恶霸勾结,依仗这些恶势力,他从不参加“合亩”的生产劳动,在分配时,又强给自己双份粮食和独占60%的糯米,破坏按户平均分配的原则,在迫使其父让自己继承“亩头”后,就更加胡作非

为,借口亩众的祖先都借过他祖先的牛,杀牛祭祀,擅自将“合亩”公有耕地13亩全部卖给外村人,用低价强行买亩众耕地转以高价卖出,强迫被他诬罚而不能付出罚款的人为自己当“龙子”,并强迫“龙子”为自己家服杂役,不给“龙子”以传统的人身自由,凭借甲长的地位,不按传统的民主办事,擅自处理“合亩”内的一切重大问题,任意打骂处罚亩众,仗势雇人打死和自己通奸妇女的丈夫,并把她抢来做妾。像王老本、王老轮这样的亩头已蜕变为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

2.5合亩制的解体

1947年合亩制地区解放,合亩制开始解体。但直到1956年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合亩制地区仍然实行合亩制。合亩制存在的基础是极其低下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合亩制必然走向解体。合亩制的外围地区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清乾隆以前是以合亩制为单位进行生产活动,乾隆以后便逐渐瓦解,到了1949年后全部是个体农户。

解体的原因:

(一)汉族地区先进生产技术的输入,生产工具比中心地区进步,有附近汉族单干做榜样,能比较迅速地促使合亩瓦解为单干。

(二)合亩制发展到现20世纪50年代,虽然生产力水平仍然极其低下,但与原始公社制度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相比较,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也懂得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由于从汉区输入了铁制生产工具,合亩内部存在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人们对平均分配不满,加之到了中华民国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一些总管、哨官、头家和到后来的国民党的乡长、保长、甲长的勒索压迫使合亩的生产资料不得不变为私有。以免一人犯案,祸及全亩,所以谁犯了案只罚他一人,变卖他一户的田产去赔偿,不至于影响其他兄弟的生产和生活。

(三)分亩分田产引起一系列的争吵纠纷,兄弟妯娌之间不团结是促使整个边沿地区合亩迅速解体。

上述原因使合亩分化为单干户,其他地方也由大合亩变为小合亩,小合亩变为单干户、这种分化解体的事实,可以说明合亩的自发趋势。而且合亩制地区的周边地区已从合亩制进入个体经济。合亩解体为个体经济准备了条件。中心地区合亩由大变小,亩数日益增多,户数日益减少,并从合亩中不断分化出单干户来。

出现单干的原因:

(一)合亩内人口年年增加,但耕地面积一般没有增加或增加很少,因此产品不够维持全亩人的生活,于是便分亩单干。

(二)合亩内各户生产资料占有不平等,劳动力和人口有多有少,其中田多人口多的户,受到按户平均分配产品原则的限制,往往缺粮,因此一旦具备田地、耕牛、劳动力等三个条件便单干。它可以收多少得多少,生产积极性高,可以逐步从缺粮户变为余粮户。

(三)合亩内兄弟、妯娌之间往往因出工多少,劳动勤怠等彼此闹矛盾,不团结导致难以合作,这样也造成分亩。

(四)极少数好吃懒做的亩众,屡教不改,被勒令退亩,变为单干。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提高,个体劳动获得生产资料的可能性增长以后,合亩共耕集体劳动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一旦有可能,就必然分亩单干。从合亩走向单干是不可抗拒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953年以后,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合亩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过程:第一步,有些地区把合亩改为“生产组”。1954年结合普选工作,在工作队指导下,每个合亩除“亩头”外,另由亩众内选出一个组长,并将合亩改称为生产组。实际上原封不动地保留合亩制,增选一名组长改一个名称就是生产组了,还有

些地区把几个合亩合并为两个生产组,各村各设正组长一名(由男性担任),副组长一名(由女性担任),由民众选举,每组包括若干合亩。

第二步:在合亩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合亩和单干户组织起来,合亩所有的土地,除每户留出半亩园地由自己种瓜菜外,其余全部不记报酬,由社联片经营,耕牛全部入社,牛属社员私有,由社公养公用不计报酬。但入社后母牛所生的小牛和社平分,如有死亡,社不负责。劳动力分为一、二、三等。一等劳动力每天记6个工分,二等劳动力记4个工分,三等劳动力记3个工分。农业合作社实际是把几个合亩和一些单干户合并起来,合并之后,只是把过去按户平均分配改为按劳力的等级分配。对生产资料??田地、耕牛的处理基本上和合亩一样,由社公养、不计报酬。合亩时可以分亩和退亩,田地耕牛可以自由带来,入社后这些权利已经受到严格限制。

第三步,人民公社化,1958年8月试办人民公社,几个月内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总农户的六成。合亩制全部解体,合亩制地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合亩地区归并为8个公社,彻底取消了个体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员靠工分过日子。合亩制地区的群众称呼人民公社是“合大亩”,至此合亩制全面解体。

3.习惯法

历代封建政权在黎族地区的统治一直较为薄弱。在中部山区,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是行政建置的空白。加上黎族没有文字,没有成文法,维系黎族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不成文法即习惯法,则起到协调峒与峒、部落与部落、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黎族传统社会中,指导弓峒部落成员行为准则的法律,主要是在社会交往、婚姻家庭和经济关系中逐渐形成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一般称之为习惯法。这个习惯法保证了黎族社会得以正常发展,并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和群体的自觉

意识和行为规范。习惯法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些习惯法已经消失,有些习惯法的内容得到不断的完善,有些习惯法内容一直沿用至今。

黎族的习惯法对某些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并没有精确的、详细的规定,各地区对犯罪的处理不尽相同,没有常设的执法机构。对弓峒之间的纠纷械斗,由各弓峒的峒长们协商解决;对峒内的纠纷和违法行为,由峒长裁决;在村内的纠纷和违法行为由村长和村中奥雅裁决;在两个村之间的纠纷和违法行为,由两个村的村长和村中奥雅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由峒长裁决,或举行神判。峒长无法裁决的送交官府处理。

3.1习惯法的内容

黎族习惯法的的内容十分丰富,本书不少章节中多有涉及,这里仅作扼要介绍。黎族习惯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关于财产关系的规定

习惯法的主要职能是保护财产的所有权和调整财产关系,包括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和全峒的公共财产。

对全峒的公共财产的规定:峒与峒之间以山川河流为界,峒管辖的范围神圣不可侵犯。峒内的土地、森林、河流未经许可,外人不能越界砍山开荒、采藤、伐木、打猎、捕鱼和居住等,须经本峒许可,还要上缴一定数额的物产给峒长,上缴物产的多寡要根据内容和行为而定。采藤、打猎、捕鱼要上缴一些猎肉、鱼,这些物产由峒长和峒长所居住的村庄的奥雅享用。砍山开荒、伐木、居住上缴的物产多,如上缴猪、牛、光洋这些物产是峒长所居住村庄的公共财产。当外人侵犯了本峒利益而与别峒发生械斗时,全峒人都要参加战斗,战斗所需要的费用由全峒人共同负担。峒的公共财产受到全峒人的保护,全峒人也要保护峒内成员的私有财产不受他人侵犯。

峒内村与村之间也以山川河流为界,村与村之间也不能越界砍山开荒,采藤、伐木、打猎、捕鱼,违者峒长负责仲裁,罚款赔偿。在本村的公有土地上,如有人要想砍山开荒种山栏,在肥沃的土地上,确定开荒土地的面积,并用茅草在树干上打结,标明砍山的范围,别人看见标记,知道此地已有主人,便很自觉地另辟一处。在本村的公有土地上,长出一棵果树苗或其它实用树苗,哪怕只有一尺高谁先用茅草在树干上打结或用刀在树干上砍一个交叉做记号,这棵树长大成材或开花结果,则归打草结或砍交叉做记号的人所有,其他人不得采摘、砍伐,违者按盗窃罪论处。

对盗窃犯的处理。各个时期各地区对盗窃的处理不相同。如昌江七差一带美孚方言的黎族,1949年以前,盗贼夜晚行窃被打伤、打死,都要罚其家人赔偿牛、谷等。被罚的物资全村人受用。现在,一些农村抓到盗窃犯罚四个100,即100块钱,100斤米,100斤酒,100斤肉(猪肉或牛肉不限),四个100相当于1000块钱。如抓到盗牛贼除罚四个100外,还罚一头牛,这头牛归被偷牛的家族所有,全家族人受用。

墓山是祖先安息的地方,墓山的树木不能砍伐,以免惊动鬼神危害人间。砍伐墓山的树木被人抓到,有些村庄除罚四个100外还罚一头牛,这些物产供全村人受用。另外家禽家畜毁坏别人的庄稼也罚四个100。

对财产的继承权的规定。黎族家庭财产采取父系继承制,只有男性后嗣才有继承权,一般最小的儿子多分一份。死者无嗣,继子继承,无继子则兄弟的孩子继承。

债权关系。黎族社会私有制存在已久,而且出现了黎族内部和黎、汉之间的贸易及其它经济活动对有关买卖土地、牛只,典当、租佃、雇佣、借贷方面,习惯法都有所规定。

遇上灾年家庭困难,一般去跟亲戚、朋友讨粮,各家各户给几斤,集

成一担挑回家度过难关,这种情况不需要归还。但别人缺粮找上门时,必须回送一些粮食,这叫互助。所以,黎族社会凶年不见逃荒者,无饥寒之民。

缺粮借粮上百斤需偿还,借粮400斤偿还的期限一般为3年,可用一头牛来折算抵债偿还。3年后无力偿还,用一个男孩去帮债主养牛3年抵债。如在3年里家里有人生重病,需杀牛祭祀又向债主借一头牛,这样就等于借债主两头牛,无形中就等于把儿子卖给债主,债主把这个孩子当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改名换姓随债主供奉一个祖先鬼,他的后人即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一直留在债主的村子里和债主的后人供奉同一个祖先鬼。

黎族内部或黎汉之间的交易,过去以物物交换为主,黎族家庭以牛只的多寡定贫富,几十、上百只为富裕者。有关贸易及借贷关系,缔结契约的方法有刻木为契,砍箭为信,结绳记事,书面契约4种为主。借贷不能偿还,时间无论多久子孙可拿借据讨债。

3.1.2关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

婚姻家庭关系的各种规范是黎族传统习惯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地区各方言都有自己的婚俗,同一方言不同地区的婚俗也有差异。一般为一夫一妻制,少数纳妾、转房、姑舅表婚、交换婚、入赘、童养媳等均是个别现象。

关于通婚范围的规定。多在本民族本方言内择偶。不同方言的黎族通婚很少。过去黎汉之间,多为汉男娶黎女,汉女嫁黎男甚少。黎、苗族之间通婚少。禁止近亲结婚,有血缘关系的不能通婚。琼中红毛地区黎族隔十多代也不能结婚,如两人执意要结婚,族中长老罚两人脖子上挂牛轭、牛铃铛游村方可结婚。上辈认了‘同年’‘老童’(即结拜兄弟姐妹)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也不能通婚。保亭加茂镇毛林村,男女双方的祖先,由于婚姻的关系而引起械斗赔款,定下双方不能通婚的规矩。

关于择偶方式的规定。无论是在隆闺自由谈恋爱,还是媒婆介绍,父

海南黎族区域的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及传承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010237486.html, 海南黎族区域的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及传承发展 作者:陈里思 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04期 摘要: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中国建筑一直在传承地区文化、艺术技巧方面具有极高的 价值,无论是极具封建文化气息的紫禁城,还是充满艺术灵感的苏州园林,这些中国传统建筑无不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属性,我们应当在未来对中国文化进行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海南黎族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分析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未来建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以更好地對中国海南黎族地域建筑文化进行保护及传承发展。 关键词:海南黎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古建筑独树一帜,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需要我们充分吸收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做好海南黎族区域的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及传承发展。 1 保护海南黎族区域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必要性 对于建筑学来说,断代就代表着畸形发展,如同一株植物,自然生长出来的生物一定是带有地域性的。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好赶上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现代主义建筑流行于二战后,其优点是简洁、便宜、功能强大,缺点是单一、缺乏文化内涵。中国传统建筑除了塔、阁、楼等非平时居住的正常建筑,其他基本都横向铺张。在现代生活需求下,需要满足比传统多太多的功能,同样的面积需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容纳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空间,只有引入西方建筑方式——纵向延伸。中国传统建筑的木质结构,耐久力和承载力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就算传统建筑中也有砖石结构,但跨度相对都比较小。而大面积的现代主义应该是可以批量生产的,简洁、有模数标准的结构相对更容易施工、更容易管理。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这些年,中国大多追求快速的经济收益,这就导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断代,导致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占据了现阶段中国建筑的主流。[1] 2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2.1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区位因素 我国的传统村落近百年来遭受过两次大的破坏。一次是“文革”,很多老建筑的木雕砖雕、老的祠堂和寺庙都破坏了;另一次就是近年来的发展,很多地方把老房子推倒建新房,把老的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风俗习惯(一): 黎族的风俗习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资料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完美期望和追求。 黎族没有构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个性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黎族人们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认--祖先崇拜。 黎族人热爱生活。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构成自己的酒文化。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资料,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那么黎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方面呢? 黎族的风俗习惯之民族禁忌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那么黎族的民族禁忌有哪些呢? 生活 1.凡年初一至初五日不能秽语伤人,不能扫地,不然,不但家里六畜不宁,生产不好,而且影响别人不吉利。 2.凡有病人,当他求鬼时忌外人进屋,一切零食都得避免,不然的话病不会痊愈,病状反会转剧。 3.儿童拜年,不给红封,当年即会不吉利;吃猪嘴和山猪的肝与内脏会招致蛇咬。 4.睡觉忌头朝门外,这乃死人的象征。 5.不能在3、5、9月份结婚,不然的话,会招致新妇生病,子孙后代难以繁衍。 6.须择良辰吉日迁入新屋,不然,生产不振,人畜不宁。 7.人屋门忌刀袋系腰间,这是引棺材人宅的象征。 生产 1.“牛日”忌用牛生产,不然牛会死亡或染上瘟症或会烂脚变瘦;虫日不能进因劳动,不然收成不好。 2.收获新谷时,亩头下田途中忌与人谈话,不然的话,禾田会被山猪糟蹋或歉收;吃新米时忌外人进屋和把新米给外人吃,不然的话,作物会歉收或被野兽糟蹋。

黎族三月三习俗

三月三 黎族三月三习俗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人民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1984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和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报告,正式将三月初三定为海南黎族传统节日。 这天人们都要早早起床,妇女忙着舂山栏糯米,准备过节食品,姑娘们上山采撷染饭的树叶,男人们则合伙上山放狗打猎,下水抓鱼。家家户户杀鸡买肉备好酒,姑娘们穿上盛装,披金戴银,且歌且舞,欢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节。 相传三月三民间集会的活动地点曾有几次迁移。第一次是在猕猴岭下的高滩坡,此处有一个宽敞的岩洞,洞中石头千姿百态,流水清澈,每年三月三青年男女成群结队聚会于此,欢歌曼舞,喜气洋洋。有一次,正当青年们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云聚电闪,滚雷震天地,石洞崩塌,洞口被堵。尔后,三月三活动地点就迁到昌化江与南谣河汇聚处的长沙滩。第三个地点是昌化江畔的燕窝岭下,迁来此处的说法有二:一说是因雷电劈断了长沙滩的一棵木棉树,一说是为了纪念黎族祖先。日本侵略者入侵海南岛时,三月三的活动就搬迁到离东方乡4公里的波单坡。 三亚、保亭、陵水等地的黎族人民每逢三月三节,人们以猪头、米酒和饭团为祭品,前往三亚落笔洞、甘什岭山洞等地祈求祖先赐平安。通什地区黎族于农历三月的牛日,在亩头家杀猪摆酒席,聚众敲锣打鼓,欢跳祭祖舞蹈,庆贺春天带来的福气,同时为未怀孕的妇女招福魂,祝愿来日生男育女。 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继承传统活动内容的三月三对歌,黎族传统体育竞赛如弓箭射击、顶杠、打陀螺、爬杆、拉乌龟等,各种文艺汇演以及骑牛赛跑、荡秋千、摔跤和跳打柴舞等娱乐活动外,还增加了现代歌舞、游园、书画等文艺娱乐性内容和棋类、球类、田径等体育节目,使三月三节庆活动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海南旅游观光文化活动。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 2020-03-28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数目达到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汇。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黎族文化考究: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海南黎族的历史考究主要认为是古骆越人渡海入岛,与岛上古人类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黎族。1992年,我国考古专家在三亚市落笔洞发掘出约一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近年在五指山、陵水、乐东等地考古发掘出了约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是石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或至一万年前,海南岛就已人类居住。这些人是不是当今之黎族,尚待考证。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当前对黎族来源的研究观点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古骆越人(因为当时骆越人的分布地域包括当今之海南岛),于殷周之际(约三、四千年前)渡海入岛。殷周之际渡海入岛的这批骆越人是当今黎族的组成部分,他们与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古老人类相互融合,不断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黎族。黎族的形成,渡过悠悠岁月,趟过漫漫长河,其称谓源自何时呢?黎族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时自称“赛”。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包括黎族在内)。“黎”这一专有族称,是汉族对其称谓,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产工具,打鱼狩猎,刀耕火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最早开拓了海南岛。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海南岛。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南北朝时,俚人领袖冼夫人统领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岛上1000余峒俚人均归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唐朝以后,海南岛成了与南海诸国繁荣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随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统治不断巩固,部分大陆汉人、苗族和回族也陆续先后不断迁徙入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和农耕生产技术,使黎族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但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介绍

海南民族风俗和民俗节庆活动 1)海南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2)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

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探寻本地民族文化--海南黎族织锦

社会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07年11月29日 指导老师:王先驱、黎明 班级:高二(1)班 课题组长:古斯莹 小组成员:李怡欣、 王小静、 韩明秦、 杨依依

海南黎族织锦 ●历史起源 ●文化内涵 ●现状及发展前景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在海南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黎锦不仅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 中更蕴涵着浓厚的古老 原始的中华文化。我们 这次的课题就是研究黎 锦的文化内涵、历史起 源及其发展前景。 图一:黎族少女穿着黎锦服饰

一、黎锦的历史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织锦工艺存续了二千多年。最早有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里的:“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说明黎族妇女很早就懂得从植物中提取纤维作为纺织的原料。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秦汉时期,黎族的纺织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在《后汉书》里提到的珠崖太守孙幸强调“广幅布”,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棉纺织品“广幅布”指的就是棉布,当时人们穿的贯头衣即由“广幅布”做成。可见,“广幅布”以它的优良品质不仅成为进奉朝廷的贡品,而且在百姓中也十分普及。 唐宋时代,黎族棉纺织业十分发达,其棉纺技术和棉纺工艺品,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且品种繁多。“黎幕,出海南黎峒,黎人得中国锦彩,拆取色丝,间木棉挑织而成,每以四幅联成一幕。……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布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黎族妇女所织的黎饰、黎单、黎幕、鞍搭等,“五色鲜明”,“异纹炳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民俗文化探究报告 黎族是我省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其已形成本民族独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东部和中南部,如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我省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黎族文化丰富多彩,在此,我们主要探讨黎族中生活的特有风俗习惯。 先谈黎族的饮食文化。作为少数民族,黎族的饮食大体上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饭为主食,但又有别与我们平时的饮食,有自己特有的、带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譬如有名的“竹筒饭”,筒饭是一种颇具有民族特色的野炊方法。即砍一节竹筒,从一端开口,加入适量的米、水和盐,然后用芭蕉叶封口,放在火堆里烤熟。用山兰糯米混以山间野味和少量盐巴烧制的竹筒饭味道更佳。竹筒饭一般在山上狩猎或下天劳动时烧制。把猎获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盐,放进竹筒烧成香糯饭,便异香扑鼻,这就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另外,黎族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佳肴如雷公根、祥等。“雷公根”是一种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南杀”是黎族同胞过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杀”制作的卫生条件不易掌握,现已很少制作和食用了。“祥”是黎族的风味佳肴,只有在节庆或贵客登门时才能吃到,有“鱼茶”和“肉茶”两种。 还有,食鼠也是黎族的风俗,无论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食鼠时,先把鼠投入火中烧一会,然后刮去毛,除去内脏,再烤或烧即可。 黎族同胞好喝酒和嚼槟榔,成年男女都嚼槟榔,男子吸水烟筒,年长的妇女也有吸烟的习惯。其中他们的山兰米酿酒也是远近闻名的佳酿,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至于嚼槟榔,则早已被海南人民所熟悉,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黎族的婚俗和节庆(在此,我们主要考察了饱亭一带的黎族村寨,以介绍这一带的婚俗和与节庆为主)。保亭地区的婚姻制度基本上一夫一妻制。解放前,青年男女在13—14岁时便可结交异性朋友。父但婚姻都是由母作主。通婚范围多在同一方言区里,而且还受到一定程度宗族关系的限制,如同村姓、不同村但同一个祖宗者不通婚。解放后,黎、汉联姻已不少见,但黎族之间同一祖宗的仍不能通婚。 黎族男女成年后和父母分开,自搭1间小茅屋居住,这种面积小、陈设简陋的小茅屋黎语称为“隆闺”。夜晚,青年男女们便三五成群到别村姑娘的隆闺中去,邀请姑娘到村庄附近的树木或空地上对歌,特色意中情侣。通过对歌认识后,有意者继续交往,恋爱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两个月,长的一两年。 黎族的订婚很有自己的特色。解放前的订婚是由父母请媒人到女家去说亲,每次提亲带上槟榔,开始的一两次主要是来说明来意,女方父母一般不表示什么

(2010-2019)十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文化与生活(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政治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考点1 文化与社会 1.(2019·江苏高考真题)“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2019·北京高考真题)“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18·全国卷Ⅰ·T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2017·浙江高考真题)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黎族五种方言研析

黎族织锦五种方言图案分析 黎族五种方言区妇女传统服饰 哈方言 哈方言系黎族五种方言中人口最多的一支,约占黎族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大部分聚居在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妇女服装服饰系黎族五大方言区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支,根据服装服饰、花纹图案、款式格调、主体花纹和色彩搭配的不同,该方言区又可分为哈应、抱由、罗活、志贡等方言区。 哈应妇女服饰特点主要是以黑色为基调,显得坚实、庄重。上衣款而大,无领对襟长袖,衣领用红布镶边或绣花边作为一种装饰,衣无纽扣,主要以短红色小绳线或短红布条索系。上衣腰下左右两边各开叉口,上衣对襟的左右两边及衣下端边缘部分,织绣有菱形纹、几何形花纹图案。筒裙宽而长,一般长度及膝盖,筒裙腰下主要部位花纹为彩条经纬线,织绣有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哈应方言妇女的服饰丰富多彩,具有本民族的个性和风格,老年妇女的头巾多为黑色,几乎没有花纹图案,中、青年妇女头巾两端织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哈应方言妇女一般都喜欢佩戴大型银耳环,盛装打扮时,手、脚都带银镯,颈戴银项圈,早期有纹脸、纹肢的习俗。 抱由方言服饰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上衣前摆较长,后摆较短,无领对襟长袖。衣无纽扣,用短红色小绳线或短红布条索系。上衣织绣的主体花纹图案,是用几何纹和人纹为装饰。筒裙花纹图案色彩较为艳丽,整体花纹图案以粗狂的线条来体现,增加花纹的立体感。筒裙的织锦花纹图案以人纹作为主体的装饰纹样。 哈发言男子服饰特点是款式淳朴简单,主要是素面抹布或棉布缝合而成。分两种款式,一种为常见的短款,短衣长度一般长至腰下,通常在生活、生产劳动时穿戴;而另一种长袍长度及小腿处,多为节庆、重大法事时穿戴,长袍的袖口及衣边绣有花纹作为一种装饰,显得庄重大方。 杞方言 杞方言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五指山,人口仅次于哈方言。杞方言妇女的服饰因居住环境不同,其款式格调、色彩、图案都略有差异。五指山水满乡杞方言妇女上衣以黑色为底,无领对襟长袖,无纽扣,用短红布条缝上作索系,衣襟左右对排用金属银纽缝上作为一种装饰,每排有五个大圆形银纽、五个小长方形银纽组合而成,穿戴时对襟并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浅谈黎族文化特征 我是来自海南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属黎族。借此以让大家了解海南黎族的一些民俗文化。 黎族属于中国历史上岭南民族的一支,距今五六千年前,古百越民族东迁南移,海南岛迎来并留住了一部分百越民族,这就是海南岛最早居民黎族的先民。现在的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各个民族自治县。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峻的挑战。我将从黎族妇女的纹身,黎族织锦,三月三节日这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文化。 纹身------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 纹身是我们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纹身,黎语里叫“打登”,亦叫“模欧”。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开始纹,黎族人称为“开面”。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纹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纹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但是现在已经很难得再见到我们这一刻于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了。我曾在九岁的时候见过身居山里的一位阿婆脸上的纹身,当时的反应是害怕与好奇。在逐渐长大及了解这一文化后,才能领悟它的美丽与独特。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但却正在逐渐消失。据统计目前在世的文身妇女有2000人左右,年纪最大的90多岁,最年轻的也已经70岁。而现在的年青女子几乎不再、也不愿意去纹身,所以手艺也已经即将失传,今后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黎锦---------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的,是可作为上衣、裙子的优质布料。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都很有特色。 黎锦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锦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又称“崖州被”)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配制适宜,富有民族装饰风味,构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丰富的图案。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来到海南,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

海南各地民俗或文化庆典

一.海南特色的著名传统节日 1.军坡节(屯昌、万宁、海口) 军坡节,也称“公期”(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即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风情习俗。较大的军坡庙会有梁沙婆祖军坡、屯昌屯城镇圣德娘娘军坡和屯昌的枫木军坡,万宁龙滚芋头军坡。军坡节时,村中都要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同时招待亲朋好友一同度过节日。军坡节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节日多在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各村庄以传说洗夫太夫人出征到本村的日子为军坡节日,俗称"发军坡",以海口最为隆重。节日一般为4天,每逢节日,海口和屯昌等地成千上万群众到海口新坡镇洗太夫人庙朝拜。朝拜者在洗太夫人神像前烧香祈祷,后领取一面"百通小令旗"带回。全省现有51座洗太夫人庙,有庙的地方都有祭祀活动。军坡节是海南黎族的传统节日,据说世代相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各地各支系的黎族却在不同的时间举行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对于军坡节的来源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2.换花节(海口) “换花节”起源于“换香节”,唐末已存在元宵张灯结彩、换香活动。“换香”蕴含着当地老百姓互换香火,有换吉纳祥,发财旺丁的寓意。后来出于节庆安全考虑,1984年,府城民间“换香”习俗改为“换花”,“换花”逐渐成为人们元宵闹春的主要活动,并演变成年轻人追求爱情的新习俗。换花节原是海口府城特有民间节日,历史悠久,据说源自唐代。但是,从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海南建省办特区后,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新潮的换花,活动的规模、范围、区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形式。 3.三月三(五指山) 三月三节是海南黎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节日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带着粽子和糕点,从四面八方来到五指山一带。白天,小伙子们打鱼,姑娘们煮饭烤鱼,然后将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时,青年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猎物,把猎物献给心爱的姑娘。现在每年三月三,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

黎族手工艺

保护和开发黎族手工艺的建议 求正秋风2011-8-8 为了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挖掘和开发黎族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发展旅游市场新产品,我们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传承代表人等方式,深入了解黎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种类、分布、生产经营、传承发展等基本情况,寻访了黎族织锦、牛皮凳、树皮衣、制陶、藤编等手工艺人,与村民、手工艺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手工艺可开发生产和经营前景。 一、资源品种基本情况 黎族民间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主要有编织、纺织、木器、陶器、家具制作等。这些民间手工艺,还处在手工制作状态,处于原始的发展阶段,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这些手工艺,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是黎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工艺品,生动体现了黎族是一个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巧于装点美化自身的文明古老的民族。 1、黎锦。织锦是黎族手工艺中最为著名的技艺,包括筒裙、衣服、胸褂、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黎族村庄的群众普遍掌握织锦技术,因为黎族婚礼上,新人必须穿戴传统黎锦,所以黎族妇女都习其技能,农闲时纺织黎锦。黎族妇女每人至少要有两套,平时不穿,节日或办喜事时一般穿用。有的织锦(服装),最高价可卖到1500~2000元。 2、牛皮凳。主要以藤和牛皮制作,一张牛皮可制六张凳。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销路。据了解,一张牛皮凳售价120元。 3、藤竹编织品。黎族地区有丰富的竹藤资源,山林中各种野藤丛生,竹子多。黎族群众善于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在农闲时节和日常劳作的间歇中,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分散制作。常见的藤竹制品有竹筛、竹篓、鱼篓、簸箕、篮、竹笠、箩筐、畚箕、谷围、斗笠、藤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黎族群众还用露蔸叶编织草席、草箩、斗笠、帽子、帘子及其它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4、陶制品。制陶工艺是黎族的文化特征,是黎族妇女的工种,有“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黎族制陶的方法较为原始,全部工序皆为手制,选择粘性泥料,采用泥条盘筑或捏泥条成型,制成碗、杯、盆、缸、罐、甑、锅、盖等器物毛坯,经火烘烧陶坯,露天烧制而成陶器。据了解,制陶的原材料存量不足,不能大规模制作。由于工艺原始粗糙,群众使用铁铝制品多,导致这项技艺没有市场,后继乏人,濒临绝境。目前昌江保突村羊拜亮是该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5、树皮衣。这是用难得一见的见血封喉树的树皮制作。由于原材料紧缺,群众也不再穿用,该技艺失去市场开发价值,后继乏人。昌江七叉镇机构村符亚劳、符拜翁夫妇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仅存一套树皮衣。目前,一套树皮衣售价1500~2000元,且没货源,群众收藏的货源一般不出卖。2010年6月,保亭县聘请符亚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活动,现场表演编织树皮衣技艺。

黎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黎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黎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它们是黎族人民习俗的组成部分,也是黎族社会文化、心理状态的一个侧面。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自己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春节” “春节”,在黎族地区一般从正月初一过到十五日。届时,各家各户清扫庭院,修整“船形屋”,贴红对联,洗刷衣服器具,舂米和包粽子,在房门、藤箩、耕牛角等处贴上红纸,以示吉祥。大人们为小孩备鞭炮,买烟花,男女老幼个个穿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喜气洋洋,一片节日的景象。大年初一清早互相拜年,在外面见面相互道贺“恭喜恭喜,年年丰收,年年幸福”。小孩子高兴异常,蹦蹦跳跳,他们争着向大人拜贺新年,获得糖果、糕点、粽子和压岁铜钱。大人们

整日饮酒对歌,通宵达旦。有的则仍按照传统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男人集体狩猎,猎获物全村人共同享受。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通过“三月三”的传统来纪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 现在纪念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对歌题材广泛,除了情歌,还有农事歌、神话故事歌、祝酒歌,以及说今论古歌等。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打柴舞”、荡秋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节目。 “招福”和“牛月” 合亩制地区的黎族同胞,也有另外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特殊节日。例如每年三月、七月插秧之后和在十月的“牛月”,要集体举行一次“招福”礼仪式。到时,男女老少都云集到“亩头”的家里,集体跳“招福舞”、“黎家乐”等,敲锣打鼓,通宵达旦。在“牛日”这天,牛主要给牛喝一种“牛魂石”浸过的酒,以示对牛的祝愿,并且为耕牛修牛栏,禁忌杀牛。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作者:郭亚晶指导老师:熊红丽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口,571158) 摘要:黎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独特的饮食。黎族传统饮食不仅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内容上表现出丰富与多样的特点,鲜明的地域烙印,浓郁的民族特色等;黎族传统饮食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黎族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关键词:黎族·传统饮食· 黎族人民的饮食分为一日的早、午、晚三餐,每餐配以主食、菜蔬、肉类和饮料。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山栏稻或其他大米,因此米饭是主食,杂粮有玉米、番薯等。由于地处热带,为降低体温,补充水分,人们喜食凉米饭。其做法是:取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稻米舂好,放到锅中煮熟后撤火,再倒入凉水即成,称为“他哪呣”,即“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 在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住家附近建筑谷仓,常见的有木板谷仓和用竹片编织而成的谷仓两种。谷仓外围、周边都用新鲜牛粪涂抹,以防虫害;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还有独木桶或陶缸用以存放大米,取用极为方便。蔬菜有南瓜、东瓜、豆角等家种菜。此外,还有从森林及山地上采摘的野菜。肉禽水产类食品并不少见。黎人喜欢摸鱼、 捞虾,采拾田螺、河蚌,逮青蛙、螃蟹,上 山捕猎等,这些食品均为餐桌上的美味。饮 品有酒和茶。黎人嗜酒,酒在黎族人民的生 活中,不仅是节日饮品,待客佳酿,更是日 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正因如此,黎人造 酒技术高超,酒品种类繁多,有山栏糯米酒、 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味道图片一(来源于:黎族饮食)迥异。黎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黎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这里的茶树枝繁叶茂,品种多样,有五指山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是黎族人民喜爱的饮品。瓜果类食品可算是黎族饮食的补充。这里四季的天气状况十分适宜瓜果生长,瓜果四季不断,成为黎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黎人常用火烧法去掉禽兽身上的毛,而后用火烤制食用。常见的去毛法还有用开水烫。生腌酸菜也是黎人常食的副食品。可腌制的食品有生鱼、生肉、青蛙、

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支教小学:执教者:课目: 教学时间:2013.7.24 年级:五年级执教者:张三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课目民俗文化——海南饮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3、情感与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对家乡文 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欣赏饮食图片,把握图片中对海南饮食文化的情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体会 海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教学难点 1.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海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2.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学校 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过程中会展示的图片,条件许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另外也在个人的mp4上准备图片 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的了解海南饮食民俗,要耐心的教学、解答,让他们充分调动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维度,人文科学注重情感性、客观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学习海南饮食民俗的历史,掌握饮食的基本知识,了解海南饮食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海南饮 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必须要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笼统的介绍首先要做什么,接着要怎么做,最后怎么着,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做什么这部分完整呈现出来) 课程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海南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海南风味菜肴属于粤 1 / 4

海南黎族村落生态恢复规划_以三亚市育才镇雅林村为例_王胜男

第36卷第2期许昌学院学报Vol.36.No.2 2017年3月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Mar.2017 文章编号:1671-9824(2017)02-0102-05 海南黎族村落生态恢复规划 ———以三亚市育才镇雅林村为例 王胜男1,2,余显显3,周鸿峰2 (1.三亚学院艺术学院,海南三亚572022;2.三亚学院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海南三亚572022; 3.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快速推进了传统黎族村落向现代农业景观的演变,加剧了海南村落景观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本文以海南省三亚市育才镇中北部的雅林村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海南黎族村落的自然环境、空间布局和生态结构,采用生态恢复手法重构了村落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而从村落的功能、交通与生活方式三个层面入手,划分村落空间、构建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雅林村的规划方案,为海南省黎族村落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黎族村落;规划;生态恢复;海南;雅林村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村落,也称聚落,是明显有别于城镇形态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其表现形式有自然村落(自然村)、村庄区域(行政村)等.传统村落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旅游热潮,至今已成为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论题,2012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四部委联合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全面启动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最初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从民居入手,成果在民居建筑、村落规划等方面较为集中.20世纪80年代涌现了大量成果,如《浙江民居》、《中国传统民居百题》、《云南民居》等,之后类似的研究持续开展[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村落研究有所转型,人们不再仅仅从建筑学视角关注单体民居,研究范式开始转向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入手,着重研究分析传统村落的居民生存空间.这个阶段的主要著作有《传统村落聚落景观分析》、《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等[2-6].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逐渐向宏观远域、以及社会空间的多层面拓展,通常从村落的规划布局、景观实体、园林特色等自然线索入手,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空间、人文生态等不同方面在传统村落的交融.同时,也有一些文化人类学的成果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记录古村落的自然、人文状况,进而立意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关注聚居于村落空间内部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综观已有的成果,大多集中在村落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等方面,通过分析现存的村落遗址,剖析其中的规划设计理念、思想、手法,从而实现村落原貌的回溯、模拟、仿真;分析村落的社会空间特点,揭示村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传统,增进社会的关注度、重视度,达到更好地保护古村落的目标.然而,研究者的目光大多放在西递、宏村、周庄等旅游胜地,聚焦于海南岛内古村落的研究少之又少,关注城镇化进程中的黎族村落转型、生态环境维育、空间布局规划的研究更为稀有.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几千年来,黎族人民在海南岛生息繁衍、开发建设,创造了具有典型热带地域特色的村镇聚落形态.海南岛黎族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琼中、东方、昌江、保亭、五指山、白沙、乐东、三亚等地[7].海南黎族往往聚居山区,村落选址靠近耕地,周围有平缓小丘或山坡,种植杂粮补充主粮不足;毗邻河川、溪流,便于灌溉、捕捞;开辟高台、坡地,趋避洪水、雷雨侵袭(图1).然而,伴随着生产方式改进、生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海南省哲学社科基地项目(HNSK(JD)15-39);三亚市科信局项目(2013YD53) 作者简介:王胜男(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研究.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民俗风情 海南的文化多资多彩,如三月三,每年的三月三,海南人民都会举办歌唱会,或其他节目。海南不但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风土人情浓厚。如今海南已成为国际旅游岛,来岛旅游的游客更多了,从经济方面看,海南经济好转,然而,岛外旅客的游玩,也会使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富有更多生机。海南有诸多市县及地区,每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也不尽相同的,而且海南又是一节日比较多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都是鲜为人知的。这里就介绍几个海南人民的民风习俗。 一、三月三盛会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的历史已久,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互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凑一处,即定配偶”。有关“三月三”的传说民间曾有两种,一种是相传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兄妹--天妃和南音,他们坐在一个葫芦里,飘到燕窝岭上被树枝卡住,才幸得生存,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便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以后每年三月三,鲜花烂漫红棉争艳的时候,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孙们便在这里迎接春天,为纪念他们,黎家就称石洞为娘母洞,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节日。但在海南都是说黎苗族三月三。 静谧夜晚,篝火熊熊,黎家、苗家阿哥阿妹深情对望。突然间,远处传来嘹亮悦耳的莺啼声,黎家歌后王(女不)大、苗家老阿公盘

德招燃起手中的火把,传递给年轻的黎家、苗家阿哥阿妹们,顿时,无数熊熊火把星星点点般照亮山区上空……“火光熊熊象征黎苗同胞日子越过越红火,火光冲天象征黎苗同胞生生不息”。其实,现在在海南每年都会举行三月三盛会,全省人民都可以一起狂欢。 二、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为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棒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一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木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木偶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唱腔来源于吸收兄弟剧种的腔调和本地民歌的曲调。公仔戏艺人的特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以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摘要:海南黎族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黎族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黎族人民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关键词:黎族;传统服饰;文化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发明和使用树皮布以及种植棉的民族,这一独特的民族凭借着辛勤劳作和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海南黎族传统服饰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工艺考究,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对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不仅有利于为海南岛的建设提供历史文化上的支持,而且也有利于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的现状 黎族传统服饰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通过本民族的智慧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演变和不断地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海南岛作为黎族人民分居和聚居的地方,由于和大陆隔海相望,交通闭塞,无法和外界保持畅通和频繁的交流,这才使得黎族传统服饰得以保持较为原生态的服饰文化。 但由于民族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情况不断改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在黎族男女传统服装服饰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很少有人穿,即使是在乡村也比较少见,而喜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并掌握这些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加之在工业化的冲击下,黎族聚居地区充斥着大量廉价的服饰服装,而制作过程复杂,制作速度慢,且制作成本颇高的的黎族服饰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同时,黎族同胞也在不断地接受汉文化的教育,这使得很多黎族人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慢慢地缺乏了解和认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