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表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

测量时间的单位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等,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等。

1h=60min,1min=60s,1h=3600s.

长度的测量工

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常用的工具为刻度尺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使

认(1)观察刻度尺零刻度是否损坏,若损坏,可另找起点;

(2)刻度及单位,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分度值(准确程度)放刻度尺标有刻度值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使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即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只有数值而没有单位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算(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减小误差;(2)平均值的位数要求与测量数据位数一致,并非越多越精确,处理方法是四舍五入

2.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目测法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1m、1dm、1cm等长度单位形成了较清晰深刻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

数就能得到目测值。

平移法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体不规则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如测乒乓球的直径。

转化法(1)化曲为直: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直尺直接测量细线的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化直为曲: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圈数得出线段长度。

(3)化整为零:把被测物体分成若干等分,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之内,测出其中一份的长算出全长。

(4)集小成大: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测量误差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少或避免不可避免,只能减少,减小方法:

(1)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2)运用合适的测量方法

(3)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4.机械运动

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1)物理学中,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选定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说明:参照物的选取原则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可以是运动的,但一般不选自身为参照物;参照物通常指一个具体的物体,它一旦被选为标准,就假定为不动,再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机械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均不变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不变,但快慢改变的运动曲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在改变,运动的路径是曲线

5.速度和平均速度

速度物理

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两者关系:1m/s=3.6km/h 1km/h=1/3.6m/s

平均速度大小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跟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公式v=s/t

单位米/秒或千米/时

注意t为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s为整个过程通过的路程

区别(1)速度是针对匀速直线运动而言;而平均速度是针对变速直线运动而言的;(2)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放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6.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一切物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震动发出声音

(4)探究发生的物体在振动要采用转换法

声音的传播基本

概念

声波:声音的振动通过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将其称为声波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传播

规律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介质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的传播距离可用公式s=vt来计算,其中s表示声音传播的距离,v表示声音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t表示声音传播的时间,15摄氏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7.回声

声音被山崖或高墙反射回来就形成了回声,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以上,

回声人耳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不足0.1秒,回声与原声就会混在一起,无法区分,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速度和传播的距离,例如利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及鱼群的距离,即回声测距

8.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定义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脚音调

决定

因素

物体在没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拓展(1)大多数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 Hz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 Hz称为超声波)

(2)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 Hz--1100 Hz

(3)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人高,女人说话的音调比男人高

响度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

决定

因素

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响度的大小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音色音色反映了声音的本质,就是平常人们说的“音质”,它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谱,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还是能够分辨它们,根据的就是音色。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9.温度

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较温度

温标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如今天的气温是18℃,读作“18摄氏度”,-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读作“零下15摄氏度”

摄氏度的规定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一百度,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摄氏温度同样用字母t表示

热力学温度国际单位制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热力学温标T与摄氏温标t之间的关系每一开尔文的大小与每一摄氏度的大小相等,两者关系公式为T=t+273

10.温度计

定义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构造常用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而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液体,可以是酒精、煤油或水银,在玻璃泡上部的管壁上有刻度

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量程;(2)认清分度值;(3)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侧壁;(4)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史书稳定后在读数;(5)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1.物态变化

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叫做物态

常见的三种

物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形态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

条件

温度条件和热量条件,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将会发生物态变化

六种物态变化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例:冰化成水,铁块化成铁水等吸收热量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例:水结冰,液态的蜡变成蜡块放出热量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例:水变成水蒸气,酒精挥发吸收热量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例:雾、露的形成放出热量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

例:冰冻的衣服变干,卫生球变小

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例:霜、雾凇、冰挂、冰花的形成

放出热量

12.蒸发与沸腾的比较

蒸发沸腾

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下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缓慢剧烈

影响因素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降温致冷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共同特点都属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13.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速、光年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等。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光速:光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速。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3·108m/s,在其他各种透明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在空气中略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取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光在真空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光在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它是一个长度单位。

14.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反射口诀: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光路可逆,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

15、面镜及其作用

(1)平面镜

成像规律:像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球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制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探照灯、电影放映机等。

凸面镜:对光线由发散作用,做汽车观后镜。常见的“哈哈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16、光的色散与光的散射

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光的散射:当光通过不均匀的介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去,

称之为光的散射。

17.透镜的分类及其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由汇聚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则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18.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与物同侧或异侧

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实像异侧粗测焦距f

灯机

u=f 不成像粗测焦距u

定义物理学中,物质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属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符号kg,常用的还有t、g、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测量

工具

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其他还有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等测量工具

天平的使用(1)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量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调节平衡螺母的方法可归结为“螺母反指针”,也就是当指针向右偏,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螺母调的方向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4)称:称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质量后,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中依次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退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嫌小,这时应退出最小的砝码,再调节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知道天平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中央刻线处,记住“左物右码”。

(5)读:右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称量标尺上游码的示数值,就是被测物品的质量;若不小心按“左码右物”的方式防止,那么被测物品的质量应等于砝码质量之和减去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

(6)收:测量完毕,将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20.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液体的体

直接用量筒来测量

测量形状规则

固体的体积

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几何尺寸,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体积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值V1.

(2)用细线拴住固体,慢慢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刻度值V2. (3)求固体的体积V= V2- V1.

测量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体积(1)重物法:将待测物与一中午用细线拴在一起,先将重物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上升到刻度值V1,再把待测物也没入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值V2,则V2- V1就是待测物的体积。

(2)针压法:将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用一细针刺入待测物体,将待测物全部压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则待测物的体积V= V2- V1。

21.力和力的三要素

力及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2)产生力的作用与否跟两个物体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产生力的作用,这由力的性质来决定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用手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测量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

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它们均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2.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施力物体地球

大小计算公式G=mg,即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9.8N/kg.

应用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人们做成了重垂线,用重垂线来检查工作平台是否水平,检查墙壁砌得是否垂直,墙壁上的画挂的是否正等

提高物体稳定程度的方法,降低重心,增大支持面

23.弹力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方向(1)手拉长弹簧时,弹力的方向与弹簧拉长的方向相反

(2)压力的方向、支持力的方向与受压物体的表面垂直

大小胡克定律,弹簧被外力拉伸(压缩)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缩短)的长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弹力的大小等于

外力的大小,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公式:F=k(L-L0),k为比例系数,L-L0为伸

长(缩短),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缩短)长度越大,弹簧产生的弹

力就越大。

24.摩擦力

概念来自接触面间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分类滑动摩

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

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滚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

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由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方向(1)滑动(滚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增大与减小的方法

增大方法减小方法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物体间

的压力;(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在

接触表面加润滑油;(5)利用压缩气体在物体

接触表面间形成一层气垫

25.二力平衡

定义物体在受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条件(1)这两个力必须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这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这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4)这两个力必须方向相反

简记为:“等大、反向、同体、共线”,且缺一不可

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两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的物体上

只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才可能处于

二力平衡

只要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就一定有相

互作用的两个力

去掉一个力,另一个力可仍然存在,并

且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两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定是

同一种性质的力

26.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事实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因为我们总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某一方向上外力为零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的“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总:指的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

27.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外力,处于何种状态无关。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它的实质是说明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8.压力与压强

压力(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当物体放在水平桌面或地面上时,物体对桌面或地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该物体所受重力大小;(3)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

触面

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

公式p=F/S,其中F的单位是N,S的单位是m2,P的单位是帕斯卡,1Pa=1N/m2 该公式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公式变形: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29.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重力压力

区别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被压物体表面并且指向被压物

体内部

大小G=mg 无

性质重力弹力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被压物体的表面

施力物体地球另一物体

受力物体地面附近的物体被挤压的物体

联系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F=G

30.液体压强

基本概念由于液体受重力,因此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叫做液体的压强

基本规律(1)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同一液体中,液体额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3)液体对容器的底有压强,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4)

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大小相等;(5)液体压

强的大小与放入其中的物体的密度无关,与液体多少无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基本公式P=pgh,p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h为液体的深度,即液体内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

深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连通器两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液体压强

的应用

茶壶、水壶;锅炉水位计;病人吊药水时,输液瓶挂在高处,深度大,压强大

液体压强的防护修建水坝时,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修建的宽些;深海潜水必须穿上特制的潜水服

31.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那部分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

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32.物体的浮沉

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沉底F浮>G F浮p物P液p物V排

处于动态,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

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

的最终状态

是“下沉”过程

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32.大气压强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产生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方向

的压强大小相等

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铁通瘦身;瓶吞鸡蛋实验

应用生活中:吸管、钢笔吸墨水、针管吸药液、吸盘等

生产中: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等

33.设计滑轮组的方法——“奇动偶定法

一根绳子的滑轮组F=1/n G,至少要(n-1)个滑轮

N为奇数时N为偶数时

定滑轮(n-1)/2 个(n/2-1)个

动滑轮(n-1)/2 个n/2 个

绕线规律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动滑轮框架或钩上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定滑轮框架或钩上34.滑轮组的组装和设计

(1)求段数绳子段数的求解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省力情况,要用F=1/n G去求,当G 不能被F整除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方法处理小数位;二是根据移动距

离的关系s=nh来求解

(2)定个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是根据求出的绳子的段数a来确定的,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为N=1/2(n-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N=1/2n

(3)找起点找绳子的起始端可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来判断,即当n为奇数时,绳子起始端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的挂钩上(4)画线段画装配图时,根据“一动一定”的原则画绕线,同时根据要求确定定滑轮的个数,最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装配图

35.机械功

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

两个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计算式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N/m

说明F与s的关系:同向性、同时性、同体性、统一性

36.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情况原因事例

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但物体静止,没

有一动距离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等

不劳无功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只是由

于惯性在前进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垂直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手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拉力不做功

距离,但力与距离是垂直的

36.分子动理论

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气体扩散最快,液体扩散较快,固体扩散最慢,扩散现象表明,

一切物体的分子偶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说明(1)分子的特点是数量多、体积小;(2)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但分子的运动不会停止,它是自发的,不受外力的影响;(3)扩散现象是分子的运动

现象,不是物体、如尘土飞扬,这是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不是扩散现象;(4)

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在压缩时表现为斥力,在拉伸时表现

为引力

37.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影响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向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存在

状态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和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热传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内能的利用直接

加热

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如烧水做饭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如热机

38.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与联系

种类内能机械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整个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影响因素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状态、材料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或弹性形变程度)

研究对象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存在条件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联系物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有关,所以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一定具有内能,但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39.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汽油机柴油机

构造气缸顶端有火花塞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燃料汽油柴油

吸气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空气

冲程气的混合气体

点火方式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

料,成为点燃式

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出雾状柴

油遇到温度超过柴油燃点的空气而自动点

燃,称为压燃式

效率效率低,一般为20%-30% 效率高,一般为30%-45%

应用自重轻便,主要用于汽车、飞机、摩托车等机体笨重,主要用于载重汽车、火车、轮船等

40.摩擦起电与两种电荷

电荷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理学中,称物体带上了电荷,简称“带电”。

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符号“+”表示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为负电荷,用符号“-”表示相互作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荷,得到多于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

电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用符号Q表示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符号“C”,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10-19C

带电体的检验(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的物体,能吸引就带电,否则就不带电,轻小物体如碎纸屑、绒毛、灰尘、泡沫小球等;(2)用验电器来检验;(3)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检验

验电器(1)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检验物体带电多;检验物体带电种类

41.导体、半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2)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及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3)金属是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导体,在金属中有大量

的能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

半导体(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玻璃等

(2)绝缘体内几乎没有可移动的自由电荷

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另一类物质,常用的半导体有锗、硅等,另外大多数金属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等都是半导体,半导体有压敏性、光敏性、热敏性

等性质

42.电流

形成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各个用电器最后流回到电源的负极

大小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I表示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符号A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uA),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A=103mA=106uA,1mA=10-3A

1uA=10-6A

43.电流表的使用

会接(1)电流表必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2)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3)决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4)待测电流不能超过所用的量程

会选(1)在接入电路前,先估算电流大小,若待测电流小于0.6A,应选0-0.6A量程;

若待测电流在0.6-3A,应选0-3A量程;(2)如果不能估算,应选接大量程接线柱,试触后再根据指针偏转的情况,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会试电路接好后,在正式接通电源前,必须试触,同时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1)指针不偏转:可能是待测电路开路,电流表中无电流,也可能是电流表本身有故障,应加以排除;

(2)指针反向偏转:可能是正负接线柱接反,应改接;

(3)指针正向偏转过大,超过最大刻度,是量程选择偏小,应改接较大量程;

(4)指针偏转很小角度,是量程选择偏大,应改接较小量程

会读可采用“中点助读法”,即先看量程,再看中点,然后读数,先看所选量程,然后知道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中点的电流值,最后再读指针处的电流值,一定要看清两点:(1)看清电流表使用的是哪个量程,从而知道指针满偏时所表示的电流值;

(2)看清每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以及它们各表示的电流值

44.电压及常见的电压值

电压的

作用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符号U表示

电压的提供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电压,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使其两极间产生电压,因此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电路两端的电压可用电压表来测定

一些常用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电子手表用的氧化银电源电压1.5V,手机用的锂电池电压3V

单位及换算电压的单位有伏(V),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uV),它们的换算关系:1 kV=103V;1V=103mV;1mV=103 uV

45.电压表及其使用

标记刻度盘上标有符号V,表示这是以伏特为单位的电压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V

接线柱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由3个接线柱,两个量程,3个接线柱标有“—、3、15”

量程标尺分两行,表示两个量程,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表示用0-3V量程,当接“—”和“15”两个接线柱时表示用0-15V量程

正确使用会接测量时要把电压表并联在测量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待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会选根据待测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

会试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没有把握时,可以用“试触”的方法来判断测量的电压是否超量程

会读根据所选量程,从相应的刻度读取数据,注意指针在同一位置时,大量程示数是小量程示数的5倍

几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处,也可能电表连接不正确;要注意电路有无其他异常,并将故障排除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应改接

指针正向偏转

超过了刻度最

大值

量程选错,应改接较大量程

指针正向偏转

很小角度

量程选择不合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选较小量程

46.电阻

内容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

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Q,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兆欧,换算关系为:1千欧=103欧1兆欧=103千欧=106欧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导体的电阻式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无关,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相反则越小;(2)大多数导体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温度变化在几十摄氏度以内,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温度变化在几百到上千摄氏度时,电阻的变化很大,不能忽略

47.串联电路

特征将电路元件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路(或有一个用电器出现故障)电路中就无电流,其他用电器无法继续工作

电流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公式I=I1=I2=……=I n(电路中有n个电阻串联)

电压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公式:U=U1+U2+……+U n(电路中由n个电阻串联)

电阻串联电路中,各串联电阻的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公式:R=R1+R2+……+R n(电路中有n个电阻串联),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1串联,则总电阻R=nR1

分压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大小有关,且各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成正比

公式:U1 /U2= R1 /R2

48.并联电路

特征(1)将两个或多个电路元件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2)并联电路中,其中一条支路(或有一个用电器)出故障,其他支路中仍然有电流(或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继续工作)

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或干路电流)公式:I=I1+I2+……+I n(电路中由n个电阻并联)

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公式:U=U1=U2=……=U n(电路中由n个电阻并联)

电阻并联电路中,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都小于其中的任一个分电阻

公式:1/R=1/R1+1/R2+……+1/R n ; 如果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总电阻为R= R1R2/ (R1+R2); 如果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分流规律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的大小有关,且各支路的电流跟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1/ I2= R2/ R1

49.伏安法测导体电阻

原理实验原理:R=U/I,由公式可知,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带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若干导线

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读出三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入数据表格中;(3)数据

处理:根据R=U/I算出三次的电阻值R1、R2、R3,为了减小误差,求出它们的平均

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即R=(R1+R2+R3)/3

说明(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是断开的;(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接入电路阻值最大位置处;(3)电压表和电流表选择的量程要正确,正、负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4)检查电路连接正确无误后,再闭合开关S;(5)按照电

路图连接实物时,为不造成连接上的混乱,可先将干路上的元件串联起来,最后再

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6)据电路设计图连接实物图时,注意连接顺序及

元件状态上的一一对应性

50.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定义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用符号W表示

大小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公式W=UIt

单位国际:焦耳,简称焦,符号J,常用的还有千瓦时,生活中用度,1度=1kW·h=3.6·106J 测量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功,或者说是测量用户的用电器在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千瓦时的电能

51.电功率

内容

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定义用电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或者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叫做电功率定义式P=W/t=UI,其中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

单位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另外还有千瓦,1kW=1000W

测量方法一:伏安法

用电压表测量被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U,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用电器的电流I,

利用公式P=UI 计算电功率方法二:两表法

用电能表测量某一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W,用手表测量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t,利用公式P=W/t计算电功率

52.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的热效应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热效应的定量规律就是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规

大量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当热量、电流、电阻、时间分别采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焦、安、欧、秒时,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Q=I2Rt

电热的利与弊利:制成各种电热器,通电时,电流做的功全部用于产生热量;热效率高,控制调节温度方便、清洁

弊:非电热器中也存在电阻,通电也产生热量,即也有一定电流转变成无用的热

量,造成电能的浪费,大功率用电器若散热不好还会被烧毁

计算Q=Pt或Q=UIt=I2Rt=U2/R·t

说明电热器的铭牌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但是应用焦耳定律计算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时,不能用额定电压或额定功率,而应该用电路中实际加在电

热器的电压或电热器的实际功率来计算

53.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进户线连接户外的供电电路的电线,通常有两根,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电能表用来测算家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总开关控制家庭总电路的通与断

熔断器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或超载时,会自动熔断,起到保护家庭电路的作用

插座与家用电器家庭中的各种用电器通过插头与插座连接,接入家庭电路中来,各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三孔插座连线的规律是“左零右火中间地”

灯泡与

开关

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串联

地线有的插座式三孔的,其中上面的孔是接地线的,地线接入大地,地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压为零

54.安全用电常识

触电原因: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

实质:有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家用用电常识(1)灯泡与开关的连接要正确:开关接火线,灯泡的灯头接零线,最后用一根导线连接开关和灯头;对于螺丝口灯泡,除要按上面的步骤和要求以外,还要将螺丝套接在零线上

(2)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大功率的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接地线(插座中接地线与大地相连接,用电器的地线与金属外壳相连接)

(3)做到四“不”:不接触电压高于36V的带电体,防止人体接触火线;不靠近高压带电体(600V以上的电压成为高压);不弄湿用电器和线路设备,警惕本来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如导体绝缘层破损);不损坏绝缘保护层

触电的情况(1)双线触电:人的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到火线和零线,电流直接流过心脏,非常危险;(2)单线触电:人一只手接触到了火线,脚与地接触,电流流过身体,也非常危险;(3)跨步触电:人走进落地的高压线时,两只脚之间的电压(成为跨步电压)很大,电流从两脚流过人体,同样非常危险

注意:人体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不一定触电,关键是看有无电流流过人体

触电急救万一有人触电:

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使电路开路,或用绝缘体将电线与触电者挑开,在以上

情况后,对触电者进行现场抢救

55.磁体与磁极

磁性物理学中,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从磁体的来源分: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两类;从磁体的形状分:有条形、针形和蹄形等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个磁体上有两个磁极

磁体的指向性将磁体做成针形,从中部悬挂,磁针静止时,针的两端分别指向南、北,且两端的磁性最强,人们称其为南极和北极,用符号“S”、“N”表示

磁极间作用同名刺激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化非磁性物质(铁、钴、镍)与磁体靠近或接触时显示出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去磁磁体在高温下或发生强烈撞击后,是磁性减弱或消失的过程叫去磁

应用指南针、磁卡、磁盘、磁带、耳机、扬声器、磁悬浮列车等

56.磁场与磁感线

磁场在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能传递磁极间相互作用带的物质,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把这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磁场

磁感线为了形象而又方便的描述磁场,人们仿照铁屑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画出一条条有箭头的曲线,这些曲线叫做磁感线;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流出,流入S极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而力是有方向、有大小的,所以磁场也是有强弱、有方向的;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均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磁场的方向小磁针放入磁场中,最后静止时,消磁真N极的指向,就是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也是磁感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由此可见,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往往不同

磁场的强弱磁场的强弱表示磁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也就越强,磁体受到磁力就越大

57.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动机

概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的方向有关

规律力的大小(1)与电流的大小有关,磁场的强弱相同时,电流越大,力越大(2)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电流相同时,磁场越强,力越大力的方向(1)与电流方向有关,电流的方向改变,力的方向随之改变

(2)与磁场方向有关,磁场方向改变,力的方向随之改变

直流电动机构造线圈、一对磁极、换向器、一对电刷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在平衡位置,换向器及时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旋转下去

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8.电磁感应

发现者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内容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大小(1)与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切割磁感线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2)与磁场强弱有关,磁场越强,感应电流越大

(3)与切割磁感线的角度有关,垂直切割时感应电流最大

感应电流的方向(1)与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2)与磁场方向有关

说明:当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只改变一个时,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若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两个因素均改变,则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

应用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变压器等

59.电磁波

产生当电路中有大小或方向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波速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在真空中为3·108m/s,在空气中近似为3·108m/s

频率电磁波每秒振荡的次数叫它的频率,频率的主要单位是赫兹(Hz),还有千赫(kHz)和兆赫(MHz),其换算关系为1 MHz=103 kHz,1 kHz=103 Hz

波长电磁波每振荡一次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它的波长

关系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波速=频率·波长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关系,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59.能源及分类

分类方法类别定义常见能源

从能否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分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能源风能、石油、天然气、煤、太

阳能、潮汐能、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能源电能等

从能源是否可以再生分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

的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

质能等

不可再生能

不可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

充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从开发的年代上分常规能源指当前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新能源指目前尚未被广泛利用而正在研

究推广应用的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

潮汐能、生物质能

从能源的来源上分化石能源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煤、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木材、草类、肉类等

60.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说明(1)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

(2)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能量的转移是能量的种类没有

改变,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如

热传递

初中物理最基础知识点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103 m10 m 10 dm 10 cm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 忘记最 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 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 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编辑整理:黎刚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北京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归纳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考点一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4.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 密度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V表示体积,体积V的单位是米3;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考点二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汇总填空 一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2、声音的高低叫,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声音的强弱叫;与发声体的、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品质叫;我们通过它来辨别发声物体。 3、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高于 Hz叫超声波;低于 Hz叫次声波。 4、从物理角度讲物体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做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5、噪声的控制:在处减弱(消声器);在中减弱(植树);在处减弱(耳塞)。 二光的传播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整队、射击瞄准、影、日月食都与光的传播有关。光能在真空传播,真空光速c= m/s。 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回到原来的介质中来,这种现象叫做。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仍的反射出去;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沿反射出去;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叫。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现象。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光在速度大的介质中角度大;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8、白光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叫光的现象;彩虹就是光的形成的;透明体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的色光决定。 三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远视眼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如:近视眼镜;凹透镜始终成立、缩小的虚像; 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焦点: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的距离。 4、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折射后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凸透镜折射后过,凹透镜折射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凹透镜延长线过焦点的光折射后于主光轴。 、晶状体相当于透镜,近视眼看远处,由于晶状体太,像在视网膜面,需戴透镜。

(完整版)初三物理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声\光\热\物质和能源》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天,烈日当空的中午,我们赤足走在水泥路面上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C ) A、水的比热大 B、水泥路面比其它地方吸热多 C、混凝土地面的比热小 D、水泥地面热量多 2、下列有关“海陆风”形成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风是由于夜晚沙石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高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B、风是由于夜晚沙石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低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C、海风是由于白天沙石温度高于水的温度,地面气压低于海面气压形成的 D、海陆风的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沙石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3、在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著名泉城济南却给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感觉,这表明水对气候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B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流动性能好 4、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而成。选用2B和HB的铅笔芯主要是考虑它们的( D ) A、弹性不同 B、密度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硬度不同 5、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或软泡沫,可以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D ) A、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B、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D、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6、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与他的距离是( C ) A、3m B、4m C、5m D、6m 8、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 )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知识分享

初中物理知识点聚会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vt 2 1 S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 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 ..的零刻度线); (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聚会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及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及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 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 c =3×108m/s =3×105 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 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

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 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 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 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得发生:由物体得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得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得声音就是靠空气传来得。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就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得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就是指声音得高低,它与发声体得频率有关系.(2)响度:就是指声音得大小,跟发声体得振幅、声源与听者得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得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得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得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得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得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得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得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得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得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温度:就是指物体得冷热程度。测量得工具就是温度计,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得热胀冷缩得原理制成得。 2、摄氏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1摄氏度得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得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与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得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特详细)最新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真空不能传声。 4.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是0.1s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7.可闻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可分为:1.自然光源: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能发光的物体。2人造光源:人类发明制造的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运用于红外线遥控,红外线遥感(探测);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消毒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1.凸面镜(凸镜):用球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凸面镜,平行光线投射到凸面镜上,反射的光线将成为散开光线,如果顺着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延伸到凸面镜镜面的后面,可会聚并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面镜的主焦点(F ),属虚焦点。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2.凹面镜(凹镜):用球面的内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行光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填空(带答案)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声源方向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20190 Hz, 高于 20190 Hz叫超声波;低于 20 Hz叫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填空题.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长度的主单位 是 ,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 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km= m; 1dm= m, 1cm= m; 1mm= m。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6400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 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 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 细铜丝的直径, 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 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s,它的常用单位有 , 。 1h= min= s. 1.2 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 .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 4.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物体在内 通过的。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 1米 /秒 = 千米 /小时 5.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 这就是平 均速度。用公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9. 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 和。 1.3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而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播。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 vt S s 2 121==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 (1音调 :是指声音的 , 它与发声体的 ` 有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复习过程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 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 ..的零刻度线); (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最新最全)

初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 (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pdf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