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美国AUTM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

胡冬云

2013-2-15 20:51:51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武汉)2007年1期作者简介:胡冬云,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处,重庆400065

内容提要:美国大学经理人协会应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而产生,随着社会技术转移需求的增加而发展。其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有力地促使美国大学学术研究成果商业化,促进了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借鉴美国AUTM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基于我国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 AUTM 科技中介机构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1]。科技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科技创新的竞争,还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美国是技术转移成效卓著的国家之一,自从1980年通过拜杜立法,特别近十几年来,利用大学发明向产业进行专利许可在美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中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简称AUTM)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运行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AUTM的运行模式和对技术转移所作的贡献

1.1AUTM产生和发展

美国高校的技术转让主要是先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然后通过产权许可(License)来实现。这个过程包括披露新发明,在发表科学发现的同时申请专利,将专利权许可给企业作商业开发。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大学通过专利许可进行的技术转移非常有限:只有很少的大学从事学校创造发明的保护和许可工作;多数来自于联邦政府资助计划的发明,其所有权属于政府(大学可以申请所有权,但这个过程非常困难);许多大学认为从事专利许可会分散教授们教学和研究的注意力,而且学术机构内外的批评家们认为大学不合适从事专利申请和许可。那时经过10年的争论,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拜杜法案做出明确答复:不但大学从事许可业务正确,而且联邦政府给予研究资助很有必要。该法案主要包括以下要点:除非大学声明放弃,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发明归大学所有;如果所有权归属大学,大学必须申请专利并且不遗余力地实现商业化;大学必须与发明人分享许可收入;联邦政府享有免收许可费的非独占许可权,但仅适用于政府;如果立约人没有履行本法所规定的责任,政府有权保留采取行动的权力等[2]。

在拜杜法案的激励下,20世纪80年代许多大学纷纷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Technology License Office简称TLO),TLO负责评估、选择进而保护特定的发明,以确保产业界等投资者愿意支持大学发明的开发和市场化。1974年大学专利管理者协会(Society University Patent Administrators,简称SUPA)成立,到1980年时规模还小,但由于它创造了成功的运作模式,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会议、课程和出版物,SUPA集中力量对美国的大学技术进行有效的保护和许可。到1989年,SUPA认识到其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大大超出了“专利管理”的范畴,于是改名为大学技术管理人协会(简称AUTM)[3]。因有成功的模

式可供借鉴,加上AUTM提供职业培训,美国大学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在20世纪90年代增长迅速。许多与此项活动相关的要素(发明披露的数量、申请专利的量、授权许可和许可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80年以前,每年不到250个专利授权给大学,科学发现也极少用于公共利益。相比之下,在2004年,AUTM 仅美国地区就报道签署了4783个专利许可,发明披露量为16871件,专利新申请量为10517件,新许可和特许生效增长到3680个。在2004年,AUTM美国报道567个新产品开发出来(自1987年设立该指标以来,共有3114个新产品投入市场),2004年度拥有的有效许可协议达26086个。AUTM现拥有会员超过3200名,多为大学和教学医院技术转移方面的负责人和职员,以及产业、政府和法律界的管理者[4]。该组织已成为结合产官学研各界、致力推动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与技术转移的国际化组织。

1.2运行模式

举办培训和各种活动:AUTM每年为会员提供大量的培训活动,让会员接受先进的教育,通过与技术转移领域的资深人士建立联系,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培训主要课程涉及技术转移操作技巧、公司创始阶段业务开发、许可方面的先进经验等。通过参加AUTM的各种活动,会员们开阔了眼界,拥有了更好地完成自身机构使命的能力。

出版发行物:通过AUTM的通讯杂志、技术转移手册等,让会员了解商业开发、许可、专利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最新信息,以及重大的立法及法律问题;出版自己的期刊和专著,刊登学术界人士撰写的技术转移方面专业文章。出版物和会议已成为发布研究结果和交流新创意、新发现的传统场所。

搭建信息平台:AUTM通过网络提供各种信息,并通过该网络可以方便地连接到各大学的技术转移办公室。通过互联网络为发明寻找市场:美国大学大都有一个能在线检索的许可发明数据库,以及一些新近成立的组织为用户提供标准的、简便的大学发明在线数据库检索,工业界则通过它们了解和追踪与他们的商业利益息息相关的新知识。

举办年会:每年举办邀请会员参与的年会,已成为技术转移界的年度盛事,活动探讨议题涉及广泛,包括知识产权的商业化、法律、政策、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等。AUTM年会也会新增主题以适应技术转移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例如2004年的大会通过了将产业界人士纳入董事会的决定;首次设置了“技术转移在中国”的工作研讨会等[5]。

年度调查:从1991年起,AUTM开始对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广泛的调查,并在年会上予以发布。AUTM的年度调查业已成为技术转移界衡量转移成效的标准数据[6]。

1.3AUTM对技术转移方面所起的作用

(1)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日益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下,经济竞争力实质上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场较量。当前,为维护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增强美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保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已成为美国科技政策的出发点。而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成了美国关注的中心。AUTM引领美国乃至全球技术转移风潮,为美国大学的科技成果商业化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促进了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2)提出衡量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成效的评价标准。从1991年起,AUTM 开始对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广泛调查,并建立了一套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成效的指标体系。早期的量化指标包括:专利申请量,签字生效的许可协议,新成立的公司。后来的量化指标包括许可费用的收入,特许权使用费,产权投资收益以及成功进入市场的产品数。其它的非量化数据也同样重要,比如大学保留企业家型研究人员的能力,吸引杰出毕业生的能力,通过吸引私人企业投资增加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培养训练高素质的学生的能力等这些均是美国评价大学声誉的指标。

(3)促进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使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技术转移能促进大学教学的发展。美国大学极为重视和支持咨询工作,因为教师从事咨询工作不但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而且还可以获取有关产业需求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制订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教学和研究计划,有助于他们的研究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工作。随着大学毕业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从大公司转向中小企业和新成立公司,一些课程设置也相应变化,例如在商业和工程方面的学生提供一些与企业家或小型商业管理有关的知识,这些学生是最有效的技术转移力量,毕业后他们带着在大学里学到的思想和知识进入生产力大军。另外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欢迎来自其它大学和企业的访问学者。过去几年美国大学的研究计划更偏重于大企业的参与,有些联合项目甚至发展为“超级联合”,即成立跨学科中心,还有就是和国外的研究机构组成科研联合体,从而激励不同研究机构中的科研人员在特定的研究领域内积极开展合作,在类似这样的新项目的吸引下,产业代表走进大学校园,走进大学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促进了大学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技术转移促进大学科研的发展。通过技术转移,大学可以获得大量的收益收

入,与发明人共享,并根据各学校制订的分配政策用于后续科学研究和教育。学校的这些可支配收入一般划拨到学校的研究部门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补贴研究生研究助理、购买新设备、新立研究项目或资助访问学者等。大学同时也用此收入维持技术转移过程,通过支付部分专利费专利许可发生的法律费用,以及市场和管理人员的费用等。大学的技术转移及分配方式既调动和保护了教师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

大学的技术转移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公众从大学—企业合作中受益。当企业从大学获得技术许可后,大学和企业将保持很长的一段合作关系,这种持续的合作关系将有利于实验室的新发现走向市场。合作还可以让技术的最初发明者参与进一步的开发,以减少实际商业化的时间。

美国的学术界和企业界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就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对大学来说,大学技术转移为学术界提供了科技影响市场、产品和经济的机会;对企业而言,技术转移提供了私营、盈利企业接触实验室研究成果的机会;对公众而言,大学技术转移提供了共享人类智慧,从杰出的新发明中获益的机会。

2 AUTM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借鉴和启示

2.1成立专门的机构协调政府、产业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为代表的我国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6万多

个,从业人员约110万人。但从总体上看,科技转化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虽然机构繁多,但大量中介机构的服务仍停留在收集、编辑和发布信息的层面,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多数机构由原来的各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分离和衍生产生,缺乏合作和资源共享,造成极大的浪费;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研究的中介机构为数较少,且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机构。纵观AUTM 的成功经验,要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国家竞争力,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协调企业和高校的关系,并以此促进政府及时了解产业和高校的需求并调整政策,推动高校技术创新。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美国宪法不授予联邦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职能,美国的大学更多的是受州政府和大学学会等管理和协调。而我国,政府管理依然占主导地位。因而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方面,政府引导和政策规范仍十分重要。高校的科研工作已涵盖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前期等;同时考虑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鉴AUTM的经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构宜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宏观管理。机构人员设置,必须有科技界、高校、产业界和法律界的人士参与,能及时加强科技界和产业界的联系,提高科技中介服务质量。一方面可以借助高校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研究,建成集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和培训一体的服务组织;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高校每年的科技统计,调查和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展,并向社会发布,推动科学研究事业的良性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2加强政策引导和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加强政策引导和倾斜,抓紧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立法,鼓励高校积极进行创新。政策制定要以促进产学研结合为起点,建立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

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促使高校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高校内部,要深化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要营造自由研究的学术氛围,调动教师独立自主从事研究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要通过立项、投资和收入分配上给予倾斜等方式鼓励高校教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2.3开展广泛的合作

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必须开展广泛的合作。例如参加AUTM年会活动,可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交流技术转移方面的信息;通过签订与AUTM之间的合作协定,可以约定双方建立合作框架、交换技术转移信息、共同开发教育研究计划、并协助各会员间技术转移等。AUTM年会在技术转移界的影响之大,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会员参加,例如2005年年会参会会员超过1700人,同时吸引了其它国家和地区代表的参会学习和交流,日本、台湾等每年组织参会,且参会人数逐年增加。

除AUTM外,国际上还有很多成功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为更好地发挥服务职能,提高效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加强与国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互相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与市场资源的服务效能。合作可以采用国际交流活动为载体,以国际项目合作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最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2.4加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

我国目前科技转化信息平台,主要有中国创新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和北方技术交易网

(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等,这些网站也都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信息,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资源共享不够。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网外,发布高校科技成果信息较少;数据及时性差、准确性不高。由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因此很难与迅速变化的高校科技成果市场保持一致。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加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十分重要[6]。要借鉴美国AUTM的经验,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速信息网。信息网的建设需要多方努力:在高校内和企业中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供求信息采集、发布等制度,并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集成现有科技网络资源,同时根据需要引进和建设若干专用数据库,如专家信息数据库、各高校的技术转移资料库等。信息网应资料完善和方便使用,不仅可以供高校、研发机构等科研人员在科研立项前利用这些信息,拟定研发方向和协商合作研究事宜等,也可为科技成果的传递、扩散、交流提供畅通无阻的网络环境和丰富完备的信息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 吕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N].人民日报,2005—01—12.

[2] Council on Governmental Relations. The Bayh-Dole Act-A Guide to the Law and 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R/OL](1999—10—01)[2006—01—

02].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does/Bayh_Dole.pdf.

[3] Jon Sandelin.AUTM 30 years of innovation [R/OL].(2004—03—04)[2006—01—11].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events/File/AnnualMeeting2004.

[4]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 AUTMU. S.Licensing Survey: FY2004[R/OL].(2005—12—12)[2006—01—

11].https://www.doczj.com/doc/4c10013696.html,/events/File/04AUTMSurveySum USpublic.pdf.

[5]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EB/OL].[2005—12—17]. http://www. autm. net/aboutTT/aboutTT_faqs.cfm.

[6] 郭爱芳.美国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作用的做法及其借鉴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

关于举办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关于举办“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专业人才”培训班通知 各学会、基金会: 为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首都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在科研机构汇聚、科技成果丰富、科技人才众多的资源优势,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作为北京市科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拟在年举办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业人才”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的 着眼解决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五大瓶颈”(多数科技成果转化条件不成熟、多数企业需求承接条件不精准、转化项目供需双方对接不持续、转化项目实施路径设计不科学、转化项目所需多元资源不到位)的问题,采取举办系列培训的形式,精心设计课程,精心安排授课,精心组织实操,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强化参训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技与市场相融合的理念,使参训学员系统了解掌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服务、常见问题解决、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方案编撰、转化评价体系等内容,为相关单位培养一批“懂政策、懂法规、懂流程、会实

操”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专业人才,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培训课更加专业、实操性更强,专业技能培训课有所增加。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北京市科技进修学院 支持单位:北京科技报 三、培训内容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最新理论及政策法规解读; .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操经验介绍; .三套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评价体系操作技能实操培训;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服务平台体系架构、业务模型、运维管理、典型案例; .科技成果数据信息服务技能培训;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技能及金融投资服务技能培训; .实案操作及专家点评、互动(课程设置,详见附件)。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培训课件

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 目录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 1.人员构成2.运作方式 3.专利政策 4.工作成效二、设立技术转移公司模式典型代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创办的帝国创新服务公司 1.人员构成 2.运作方式 3.工作成 效典型代表: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企业有限公司 1.组织架构 2.业务内容 3.知识产权许可模式 4.投 资孵化模式三、其他模式【编者按】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创新主体,在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创新源泉作用。近年来,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系列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发布实施,国内高校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探索构建符合创新规律和实际需求的技术转移工作体系,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期内容聚焦国外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报告正文一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即技术许可办公室。美国在《拜杜法案》的推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大学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现已成为

美国大学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经营的标准模式。俄罗斯于2003年引入高校OTL模式,目前俄罗斯大学等研究机构创办OTL已超过100个。OTL模式的主要特点:将专利营销放在工作首位。OTL模式强调大学亲自管理专利事务,并把工作重心放在专利营销上,以专利营销促专利保护。 工作人员均为技术经理。OTL模式下,工作人员必须既有技术背景,又懂法律、经济和管理,还要擅长谈判,被称为“技术经理”。技术经理只管专利营销和专利许可谈判,在决定申请专利后,专利申请的具体事宜交由校外专利律师事务所办理。发明人和发明人所在院系参与分享专利许可收入。允许发明人分享收入旨在激励教师不断披露发明,并配合随后的专利申请和许可工作;允许发明人所在院系分享收入,提升了发明人在院系中的地位和声望。典型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1970年,斯坦福大学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产品化,包括技术成果评估和市场风险预测、技术许可、专利申请等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该办公室由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教务长直接管辖,向上对教务长以及学校校长负责。 1.人员构成目前办公室共有人员52人,其中负责人1名,助理2人,授权专员18人,授权助理9人,产业合同办公室8人,其他行政及管理人员14人。 2.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以下6个工作环节:①发明人向OTL提交申请材料(发明和技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为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校内各单位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及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涉及的科技成果是指我校教职工承担国家、地方、企事业等单位的科研项目或利用学校技术、人力及条件资源所完成的包括软科学成果在内的职务科技成果。职务科技成果的权属归学校,成果完成人可以是学校教职工个人,也可以是研发团队。 第三条本办法中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开发和应用,尤其是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以及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学校和成果完成人共同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第四条本办法中收益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一切现金收益和股权收益。 第五条学校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合理分配收益,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并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施科学和规范化管理。 第二章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科技和产业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科学研究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财务处、组织部、人事处、纪委、监察处、审计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

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管理和处置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办法,讨论和决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事宜。 领导小组下设知识产权与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以下简称转移中心),挂靠科学研究处。转移中心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转移中心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由精通行业成果交易和运作流程的专业人员、法律、风投、产权评估和融资等人员组成,尤其注重具有熟悉国际行业运作流程的人才参与。咨询委员会主要对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咨询帮助。 第七条科学研究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财务处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学校授权高校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应研院公司)作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运作的经营单位,经营管理学校以技术入股方式所形成的资产。 第八条学校可以自主决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具体由转移中心、成果完成人和受让单位共同协商。科技成果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转化: (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 (二)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 (三)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 (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 (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 (六)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 第九条科技成果许可、转让程序: (一)申请登记: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完成人到转移中心填写科技成果转化申请表。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 为促进科技成果在、国家自主创新示区(以下简称“自创区”)转移转化,提高技术源头供给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依据《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设立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树立“四棒接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思维,着力打通“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及功能验证——工业化生产”四个接力环节,重点解决第三棒缺位或接力不足的问题,全力推动一批短中期见效、带动力强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自创区落地转化。到2022年,培育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机构40家,培养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至少100名,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建成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区。 二、建设容 (一)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转化平台 1.科技成果征集。开发“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科易网、科技大市场等省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企业需求、科技项目、科技专家等数据库,积极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征集科技成果,鼓励各类用户在网络系统实名注册,登记科技成果,逐步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科技资源纳入系统。

2.科技成果筛选。建设自创区科技创新专家智库,建立科技成果筛选机制,对已征集的科技成果进行分类、评价、筛选,遴选出成熟度高、适于转化、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定期发布优秀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创业者等在区进行投资转化。 3.科技成果交易。广泛开展创新论坛、科博会、科交会、项目路演等交流对接活动,为成果“提供方”和“需求方”实地对接提供沟通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专业化、市场化定价机制,指导科技成果所有方以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协议出让、股权投资等方式进行技术成果交易。 4.科技成果落地。将完成交易的科技成果列入跟踪培育对象,对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的项目,引导投资转化方进入自创区孵化器;对完成中试熟化阶段的项目,引导其进入企业加速器或直接落地产业园,培育和扶持科技成果在区就地转化。 (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5.建设小试平台。对高校、院所、企业现有的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进行资源统筹,按功能定位分类,构建开放共享的小试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方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二次研发等服务,提出适合中试生产和投放市场的产品路线。 6.建设中试基地。围绕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领域,支持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通过升级、自建、协同合作等方式,建设一批

教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

教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建设草案

一、项目背景 1、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要求学院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力量下沉,科研成果社会转化项目浪潮兴起,相关政策环境松绑,科技工作者可社会兼职。 3、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出台政策,鼓励体制内创业,新型创新创业模式不断涌现,教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多样。 4、职业院校教科研成果更加贴近实际,更贴近市场;教科研成果资源丰富,但缺乏市场运营经验和能力。 5、全国企事业单位及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教科研成果转化是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二、项目概述 xx教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致力于服务国家和本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学院丰富的教科研成果资源,以市场化运营手端,从学院政策环境、项目运营机制等方面,推进学院教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最终打造成一个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教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三、项目优势及目标用户 优势:资源丰富、政策支持、轻资产运营、起点较高 用户:科研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 四、项目运营模式分析 1、学院制度环境建设: 教科研转化网站,城院子公司网站 (学院校产组织管理办法) 成立学院教科研转化委员会对接子公司运营管理及内部协调,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促进教科研成果的创造、申报和梳理工作。子公司负责市场运营。 学院科研成果专利申报,全部签订代运营协议,由子公司统一运作,对其收益划定股份占比,学院与市场分利;(推出学院教科研奖励办法) 专利打包招标,一是子公司运营,二是打包对外招标校企合作,三是内部孵化,面向职工停薪留职。(学院教职工创新创业奖励办法) 根据市场需求,反向推进教科研成果开发,三方合作形式分利 2、子公司内部管理结构: 小组制,不同小组根据专利目录,自由竞争 召开专利代运营招标会,面向专利持有者公开竞争。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 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教技[2018]7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18.05.18 【实施日期】2018.05.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教技〔20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我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教育部 2018年5月18日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有序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加强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发展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体系健全、机制创新、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结合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科技创新基础好、成果转化需求强烈、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特色鲜明、转化协同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高校,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以地方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在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问题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在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不到位、中介的发展不完善、企业的态度不积极以及投融资体系的发展不健全等。进而提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应对策,以期为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 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然而,目前,受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高校的科研人员普遍重科研、重成果,轻转化、轻效益,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下,70%以上的科技成果被闲置,大量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目前高校大多都树立了科研立校的办学思路,取得了数量可观的科技成果。然而,众多的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问题的关键。实事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没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中,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4项,占总数(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1项)的58.5%。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4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3项),占通用项目总数(一等奖2项,二等奖61项)的71.4%。3项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通用项目2项,专用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14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103项),占通用项目总数162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创新团队奖3项,二等奖144项)的70.4%。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0项(一等奖3项,创新团队奖2项,二等奖65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43.2%。国家三大奖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183项,占总数(266项)的68.8%。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39项,占总数的52.3%。(以上统计不包含国防专用项目)。 但和上述数据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比率,签约转化的不到30%,真正实现转化的10%,短期内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不到5%。以河南省高校为例,2011年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数193项,占总科技课题数的2.4%;当年实际收入约为0.66亿元,仅占科研经费投入的5.2%[1]。与日本、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80%相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之低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 2 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2.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重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技成果转化,规范其收入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重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是指学校师生员工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职务科技成果是指师生员工利用学校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技术条件、人员智力和劳力等资源所取得的智力成果。收入包括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收入和科技成果作为股权投资所取得的收入。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三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管理,配合计划财务处做好转化收入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股权管理,负责科技成果股权收入的收取,及时划转学校并通知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和成果完成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计划财务处负责转化收入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收入分配。 第三章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第六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纳入学校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类,设立科学技术开发及转让收入科目、成果转让奖励支出科目,对科技成果转化收、支按项目加科目进行核算。 第四章收入分配 第七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让收入分配比例如下: 1、5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含印花税)。奖励方式可由成果完成人选择两种或其中一种。 (1)扣除个人所得税后一次性转入成果完成人银行卡; (2)转入成果完成人科研发展基金项目,用作其他课题启动费等,按照《重庆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2、20%由学校统筹安排,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汇总与借鉴

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办法汇总与借鉴 三、国外科技成果转化办法 3.1 各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的做法 3.1.1 美国 美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收益都位居世界前列,大学技术向产业界的转移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高新技术出现和快速增长的关键。依据美国1980年的《拜杜法案》,关于各高校对其开发的科技成果拥有知识产权的规定,美国各高校均自行制定《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来明确高校与其教师之间就知识产权产生的利益关系,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保护及管理等问题。这些管理规定作为学校规章,教师进入学校后必须遵守。美国各高校的管理规定,均对教师所可能产生的创造发明的归属做出了明确细致的界定。这些规定具有以下特点:(1)职务发明的范围扩大化,只要是利用高校资源或是属于其研究范围内的创造发明其专利权均归学校享有; (2)给予发明人及与发明相关的各主体(即参与具体发明的团队、院系)丰厚的报酬。 斯坦福大学在保证培育人才的质量和科学水平领先地位的前提下,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明确规定大学的科技成果统一由大学的技术转化中心来实施转化工作, 而创造该成果的教职员工随着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可以长期为企业提供顾问价值性的服务, 或者担任独立董事提供价值性的服务, 该服务以一般不超过5年为限。但是创造该科技成果人员不得到企业里兼任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技术官等有职位的工作, 否则学校将会劝其退出教师的职位。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化中心创建于1970年,至今已经有累计超过6000项发明的公布, 其中有超过2200个发明得到市场的良好反应, 技术转化中心执行了超过2600项发明转化, 当中有接近1 500项转化的发明得到市场的良好认可。斯坦福大学有很多的著名发明, 从好的方面分析, 转化中心已经产生了将近$ 1 0. 3 亿的累积总转让收入。其中有超过$ 8 . 9 4 亿留在了斯坦福和发明者,技术转化中心已经为研究激励基金提供了$ 37 00万。 斯坦福大学技术转化中心一共有22名工作人员, 其中8 名律师, 8 名价值评估人员, 主要针对发明进行价值的评估并制订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与转让方面的法律服务。对于技术转化收入的分配政策是: 总的转让收入减15 % 归为转化中心的管理费用, 减去这些开支等于净转让收入,净收入的1/ 3 给发明者, 1/ 3 给系别部门, 1 / 3 给学院。 哈佛大学现行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条例于2010年4月修订,其要点如下: (1) 可分配收入/净收益的定义: 校方从知识产权中获得的公司股份、债券、现金( 不包括资助的研发经费) 中,减去校方支付的相关费用( 包括为申请、维护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费用,为专利受让给出的相关费用,在制作、运输或推广成果中产生的费用); (2) 标准收益分配方案:学校对发明人贡献者或作者(这里统称创造者) 采用净收益分配方法,根据经费到帐日在现行条例颁布前后到达日期有两种不同计算办法。如果经费在条例颁布前到账的,管理费占9. 75%,创造者收益占35%,创造者科研经费占12. 75%,创造者所在系或研究中心收益占12. 75%,创造人所在学院收益占17%,学校收益占12. 75%;如果经费在条例颁布后到账的,管理费占15%,创造者收益占29. 75%,创造者科研经费占12. 75%,创造者所在系或研究中心收益占12. 75%,创造人所在学院收益占17%,学校收益占12. 75%; (3) 研发促进基金成果收益分配方案:对于哈佛大学自设的生物医学研发促进基金资助的项目,其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方案有别于标准分配方案,该方案要求: 创造者获得收益占35%,创造者科研经费占15%,创造者所在系或研究中心收益占10%,创造者所在学院收益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模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模式 根据高校与环境的互动融合程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从产权型态上区别有两类,即合作型态和非合作型态。合作型态包括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共建经济实体等模式;非合作模式包括自建经济实体和自建大学科技园等模式。 技术转移模式 技术转移是早期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主要模式。高校研发所获得的专利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扩大和规范技术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市场,形成了技术市场网络,建立了以《技术合同法》、《成果转化法》为核心,一系列与行政法规相配套的技术市场法律体系。根据科技部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我国1995年的各类技术转移成交221182项,2000年上升为241008项。通过技术转移推动了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能利用高校的创新成果,弥补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不足或技术资源的结构性缺陷,利用资金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缺点在于高校与企业的互动融合程度较低,不利于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同时企业也无法分享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 技术合作模式 技术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并把它作为“九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工程。近十年来,产学研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的技术创新成果就是技术合作成功的例证。如一直围绕中小型草浆造纸厂的环境污染问题,被南京林业大学与江苏新大纸业集团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攻克。双方合作开发的“麦草低污染制浆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麦草制浆方法,采用亚硫酸纳和甲醛制浆新工艺,以降低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污染负荷。自1995年双方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采取长期技术合作方式。1999年继续合作开发“高附加值木质素产品的产业化”项目,同时建立我国第一个草浆高附加值木质素产品的中试基地,该项目开发已取得成功。公司生产的木质素市场占有率超过10%,在以草浆制浆同行中生产的木质素产品占首位,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技术合作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和企业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这种需求和资源结构的互补性能够产生比单一资源单独使用更大的效率,在合作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资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二是通过技术合作对资源集中使用能有效地投入资源的投入规模,减少了由于单个单位因资源不足或资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创新滞后,因而能够缩短创新时间;三是由于有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创新过程,能有效地分担创新的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是困扰高校的普遍问题,各高校情况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一样,但是都具有一些共性。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共同探讨和推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分析研究,结合多年来从事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取得的经验,发现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成果立项缺少市场引导,产品开发目标不明确,研发过程与产业及市场脱节。 高校成果的立项很多市基于技术概念或产品创意,立项之前很少作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高校科研成果大多数还处于产品概念阶段,仅有少量已经形成样机或产品。成果的共同问题是研发过程与产业实际脱节,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很少与实际用户进行有效沟通,最终成果与市场所需求的产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产品结构、功能、元器件选用、工作可靠性、安装使用及成本控制上还存在大量需要改进的问题。 第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必须使教学科研与产业与市场紧密结合。使教学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科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一些高校受到地理区位的限制,使得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如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三海一核”领域为发展特色,但是学校地处远离海洋的内部省份,这使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成功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由于制度及观念等因素,教学院系、教师对成果转化工作不够重视,教师对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很多高校把教学科研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很少关注高校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教学与科研压力也使高校的管理者无暇顾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更有人担心教师过多参与成果转化工作会对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产生冲击。很多高校没有把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对院系、教师的考核体系,导致对成果转化工作不重视。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word版本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 设方案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案 为促进科技成果在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兰州自创区”)转移转化,提高技术源头供给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依据《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设立兰州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树立“四棒接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思维,着力打通“基础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及功能验证——工业化生产”四个接力环节,重点解决第三棒缺位或接力不足的问题,全力推动一批短中期见效、带动力强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兰州自创区落地转化。到2022年,培育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0家,培养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至少100名,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0项以上,建成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二、建设内容 (一)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转化平台 1.科技成果征集。开发“兰州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链接科易网、兰州科技大市场等省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企业需求、科技项目、科技专家等数据库,积极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征集科

技成果,鼓励各类用户在网络系统实名注册,登记科技成果,逐步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科技资源纳入系统。 2.科技成果筛选。建设兰州自创区科技创新专家智库,建立科技成果筛选机制,对已征集的科技成果进行分类、评价、筛选,遴选出成熟度高、适于转化、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定期发布优秀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目录,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创业者等在区内进行投资转化。 3.科技成果交易。广泛开展创新论坛、科博会、科交会、项目路演等交流对接活动,为成果“提供方”和“需求方”实地对接提供沟通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专业化、市场化定价机制,指导科技成果所有方以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协议出让、股权投资等方式进行技术成果交易。 4.科技成果落地。将完成交易的科技成果列入跟踪培育对象,对完成实验室研究阶段的项目,引导投资转化方进入兰州自创区孵化器;对完成中试熟化阶段的项目,引导其进入企业加速器或直接落地产业园,培育和扶持科技成果在区内就地转化。 (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5.建设小试平台。对高校、院所、企业现有的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进行资源统筹,按功能定位分类,构建开放共享的小试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方提供数据积累、工艺优化、二次研发等服务,提出适合中试生产和投放市场的产品路线。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暂行办法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认定暂行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有序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教育“奋进之笔”攻坚行动计划任务,推进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加强与地方、行业协同创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完善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发展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体系健全、机制创新、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平台,结合实际开展体制机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三、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科技创新基础好、成果转化需求强烈、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特色鲜明、转化协同成效显著的地方和高校,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及重点产业发展贡献突出。

(二)以地方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2.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和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队伍,与高校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3.有效集聚地方科技资源和创新力量,形成推进本区域高校成果转化的合力,承载高校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4.在与高校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方面有政策、有机制、有探索,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以高校为基本依托单位的基地,要求: 1.高校高度重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 2.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完备,操作性好; 3.已拥有一批能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类平台,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 4.与地方、行业有深入的协同创新并取得积极效果,有典型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案例。 四、认定程序 (一)提出申请。根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工作指导标准》(详见附件1),结合自身实际编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申请书》(详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 摘要: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各国为都在努力探索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与途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笔者分别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化机制;绩效评价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closely linked to the new situation, all countries are explor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virtuous circle, to enha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e author is researc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Key words: Achie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model;Transformation mechanism;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一、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进步、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75%以上都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日本、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80%,英、法、德等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都达到了50%以上。近十几年来,我国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开拓技术市场为突破口的科技体制改革,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所有制的技术经营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批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进入生产领域。但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科技成果转化还普遍存在数量少、质量差、规模小、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国外研究综述 1.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 理论界对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作用认识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指出“新的专家阶层是一群勤于思索的人,他们利用知识为经济生产做出重要贡献”。马克思明确提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问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索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证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创建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但是科学技术依然是增长的外生变量。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作用不断加强,罗默、卢卡斯和格鲁斯曼等一些经济学家用新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

技术转移中心服务章程

XX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转移中心服务章程(草案) 第一章总则 为促进技术转移,推动技术创新,规范技术转移行为,维护技术转移各方合法权益,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行业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中心宗旨和任务 一、中心宗旨 在积极参与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探索技术转移运行新模式与新机制,凝聚技术转移先进团队,构筑技术转移联盟与共享平台,塑造技术转移及服务品牌,成为促进行业间、区域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的先行者和带动着。 二、中心任务 (一)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公司现有技术,组织开展技术转移,积极与各级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对接,为构建创新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二)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以公司技术转移网站为平台,汇集行业各类科技成果、研发力量信息,以及各企业的需求信息,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共需信息收集、传递、对接的平台。

(三)积极开展以技术许可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方式的技术转移。充分运用支持技术转移的有关渠道,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形成新的技术交易平台。 (四)不定期地组织技术转移对接活动。组织与政府、企业、 科研院所开展各种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丰富技术转移形式,扩大技术转移的范围,提供技术转移效率,使公司成为推进技术合作交流的平台。 第三章中心组织机构 公司董事会是新兴公司技术转移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技术转移中心的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暂设组长一人,委员5人。 第四章运行与管理 一、技术转移中心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领导小组的职责: (一)拟定技术转移中心的中长期建设与发展规划,上报董事会审议、批准后组织执行、落实; (二)制订、完善技术转移中心运营与发展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运营规则及办法; (三)处理技术转移中心日常运营与管理的内、外事务;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及模式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现状及模式 金福兰方传来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210042)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选择或创新出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将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现状的基础上,拟归纳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践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Jin fulan Fang chuanlai (Jiangsu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2) Abstract: sci- 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sci-tech work. It can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o select suiting for local transformation mode. This article has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results and sums up the methods and modes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odels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待提高。据报道,我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约占被转化成果的30%,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70%。现在,如何快速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现状的基础上,拟总结出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经验和和转化模式。 1.江苏省科技成果产出的基本情况 科技成果是有关人员通过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近几年来,江苏省每年下达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3万多项。其中,通过省科技厅下达的课题在2000项左右,当年科研课题完成率约70%。另一方面,全省在省科技厅登记和申请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每年有1000多项,例如,2003有1268项,2004年有1420项,两年合计2688项,这两年的具体情况如表一、表二所示: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系统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系统 外网用户 操作手册 (08版)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2008年7月 目录 1.新用户注册 第一次进行网上项目申报的项目单位需要先注册,只有注册用户才可以使用以下功能: 修改用户信息、填写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申报新项目、修改已上报的项目、查看项目的审批状态。 如果你已经注册过,输入用户名密码,直接登录. 新用户的话需先进行注册 用户注册页面 注册时你必须输入用户名、密码,单位名称,当你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无误时,系统会记录下你的用户信息,并提示你已注册成功。而当你两次密码输入不相同或者你注册的用户名已经存在的话,系统会提示你出错的原因,并指导你下一步该如何进行。 注册成功后,系统会提示您注册成功,返回首页即可登录 注册失败,用户名已经存在,提示修改用户名 2.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页面 注册用户输入用户名以及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后就进入了用户中心主界面。 3.主界面 3.1.主菜单简介 登录后的主页面 主页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最上面为功能按钮区(上报新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修改帐号信息,离开上报系统),当中为企业基本信息显示区,最下面为上报项目的基本信息。

3.2.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税务登记号、主管部门。企业基本信息是用户填写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后,就会显示相应的信息。 3.3.上报项目基本信息 上报项目基本信息,包括上报项目名称,上报日期,申报状态,以及用户可以进行的操作。通过上报项目基本信息情况表,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申报项目的申报状态。同时对项目还可以进行修改,查看,以及删除(详细操作请看第六,七章)。 4.单位基本情况 4.1.单位基本信息填写 由于注册用户以项目单位为主体,一个项目单位可以对应多个申报项目,这里我们提供了单位基本情况表的填写功能,因此针对多个项目用户只需填写一次该表格;如果以后项目单位的相关信息有所变动,也只需修改该表格即可。但项目单位在填写信息时必须注意,必须填写完整,其中投入资金、总资产,注册资本等都为数字类型,必须填写半角数字不能包含空格,否则将会无法提交。 点击单位基本情况按钮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表的填写 注:表中主管部门、企业代码是由税务登记号(税务登记号必须是十五位,最后位为英文字母或半角数字,其他均为半角数字)自动生成的。 “企业历年认定高转项目”栏内信息为该单位在本系统中之前认定了的项目(根据单位名称自动生成)。 4.2.原系统用户升级说明 为保证系统中的原用户,在系统升级后的平稳过渡。老用户点击单位基本情况,系统会弹出对话框,提示系统升级,要补充填写单位基本信息。需要补充的项目由*标识。点击确定按钮,进入《单位基本情况表》页补充填写。若原税务登记号不符合规范,系统会弹出窗口提示修改。 补充填写单位基本信息(其中*为补充信息,画红圈处) 注:表中主管部门、企业代码是由税务登记号(税务登记号必须是十五位,最后位为英文字母或半角数字,其他均为半角数字)自动生成的。 “企业历年认定高转项目”栏内信息为该单位在本系统中之前认定了的项目(根据单位名称自动生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