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因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

归因理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运用

1.全面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可借助问卷调查、课堂讨论、讲座、个别谈话等不同方式,开展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知状况、就业的成败进行归因的活动,从而了解他们的归因倾向。借助于职业测评和性格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全面客观地思考职业发展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选择饭店方向,就应多选修相关课程、注重外语学习、留意饭店行业发展动向等等。

2.构建全程式、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培养正确的饭店职业观。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对毕业班顶岗实习前夕开设职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这已经不能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错位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个性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人们在进行归因时, 时常会对那些自认为有重要影响的原因表现出某种偏爱和重视。因而,职业指导必须在高职三年全程指导的基础上, 完善突出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专业高职生从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学校应该通过入学教育,职业发展讲座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有关旅游、饭店行业的发展前景?饭店职业的性质及发展空间?饭店就业环境等信息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对饭店行业的兴趣?

3.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饭店职业素质和能力教育?高职院校应根据旅游专业面向的职业市场需求, 合理调整与开设专业课程,增加职业教育及实践培训课程的比例,开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和责任感?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多增设以实习实践活动替代单纯课堂讲授的职业指导课程,这可以改变长期困扰旅游教育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对人的要求。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高星级饭店实习基地,将一年级的专业认识实习、二年级的专业实习和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有机地衔接起来,并利用假日、黄金周进行短期社会实践,旅游旺季安排集中实习,让实习和实践活动贯穿专业学习的始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行业竞争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形成成熟的饭店择业观,树立职业信心?

摘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针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以及就业困惑,我们可以用归因理论进行全景式探析,并在其指导下,构建现代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当代大学生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促进国家就业工作。

关键词:归因理论;择业困惑;科学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45-02

1972 年,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通过大量分析认为,人们可以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认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韦纳认为,对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因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而言,在当代大学生中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能在大学生活中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可

以从源头上杜绝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压力。

1 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归因分析

1.1 目前就业的新形势、新问题

(1)由于高校连续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并没有大的变化,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

(2)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过去的统一分配制度一去不复返。而逐步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运作模式。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学生,由于特定的独生子女年代背景,本身比较叛逆和不独立,同时从小到大均生活在学校这个“温室”里面,导致生理和心理相对不成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相对滞后,面对国家新的就业政策,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3)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上存在着地域不平衡以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4)由于就业市场上供过于求,导致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关注文凭,动不动就强调要博士、硕士、MBA,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学识与应聘职位不相称,并造成局部的人才积压,最终导致人才难尽其才,加剧了人才的浪费和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过分强调性别,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过分重视地域,一些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导致外地户口学生机会减少;过分看重经验。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喜欢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要求“来了就能用”。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要求。以上这些用人要求对许多毕业生心理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平衡。

1.2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1)就业茫然心理。就业茫然几乎是每个大四毕业生都必须经历的一段心理困惑。许多大学生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中安心、努力的学习,并怀着最美好的梦想期望能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做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是,许多学生对于自己能够做什么或者说想要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却不太清楚。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时评和专业技能,对一般的用人单位不屑一顾;部分毕业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严重缺乏自信,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恰当评价自己,但是却没有一个职业的定位,仍然不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由于茫然的心理,许多毕业生不能准确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不能以积极心态去寻找就业机会,甚至于部分毕业生选择放弃就业,从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就业求稳守旧心理。受中国传统观念和家庭的影响,现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期望依据表现为报酬、工作的地域、工作是否相对稳定、发展机会、专业是否对口、福利、合同期限等方面。因此,许多毕业生在就业时,仍然首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一些过去的“铁饭碗”单位,因此,也才会出现近1000人争抢20个岗位的公务员报考现象。在一些招聘会上,一些人满为患的大型国企面前门庭若市,而一些求贤若渴的私企面前却门可罗雀。

(3)就业盲目攀高的心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生活条件优越,且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受到百般呵护,在生活中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求名、求富动机的驱使下,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而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好福利的用人单位。所以在求职中不肯“屈就”,坚决要留在一些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甚至西部等一些特别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同时,有部分毕业生喜欢跟同学、朋友进行比较,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几个单位的优胜劣汰,从而百般挑剔自己的岗位,羡慕别人的工作,有时候会轻易进行放弃,更有甚者,对朋友、同学进行

诽谤、造谣中伤等,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状态。

(4)消极依赖心理。当代一些大学生均是80年代的独生子女,很多事情由父母进行代劳,从高中开始,学校、专业的选择基本由家长完成。他们从小养尊处优、在生活上自立、自理能力较差,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很难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示自己,而是想着依靠父母或亲戚的努力为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就业单位。而近年来,也确实有很多家长利用职权为孩子谋取私利,这个现象在冲击廉政的同时,也给广大没有就业关系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严重不平衡。

2 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科学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就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就业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判断有很大关系。科学择业观的养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要培养科学择业观,首先要运用归因理论构建有别于传统就业指导模式的个性化大就业指导体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沿袭的是传统的应试育的模式,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就业工作也进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艰难转型的时期。同时,只有对学生进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科学的归因和设计,制订出一个长远的、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规划,构建一种新型的就业指导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才能使大学生具有就业竞争力。

构建个性化大就业指导体系,运用归因理论是基础。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假定成就动机或成就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序列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即成败结果、评价、归因、情感、期望、行为或动机,归因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对结果的不同归因,通过自信心、自尊心、情绪态度的变化影响了人的后继行为。按照归因理论构建这样一种广义的就业指导模式,除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众多要素的不可或缺外,还需要结合影响人们归因的个人特征、他人反映、社会常模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按照全程化、分层化等原则进行设计安排,而重要的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归因理论设计的就业指导模式应完全是以个性化为基础的。这样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才最有针对性。社会心理研究者认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个性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时常会对那些自认为有重要影响的原因表现出某种偏爱和重视。有的倾向于内部原因,有的倾向于外部原因;有的倾向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有的则倾向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因而,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必须是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完善突出个体化、差异化。实施个体化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特征及行为风格,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组织环境等来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从而使职业定位准确、设计方案科学。构建出这样一种个性化的大就业指导模式,按照全程渗透指导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将极具针对性,对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养成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依据归因理论引导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逐步养成科学合理就业观念。归因理论认为“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与推论,进而通过这种因果关系来认识、预测、控制周围的环境及随后的行为。这样,一个前因、归因、后果的相互作用体系就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控制外界信息,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进而改变其后继行为。这就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增强行为效能感,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分析问题、认知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

归因理论者设想,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不正确的消极归因,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就能改变情绪和行为。如果学生在就业观的养成方面形成了不良心态,则对其未来的就业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形成一种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影响到大学生科学就业的成功率。反之,如果我们在大学

生就业之初,就采取一系列的干预,对其不良的就业观念及时进行纠错,及时进行因势利导,不仅能有利于科学就业观念的养成,也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在个性化大就业指导模式的环境下,学校的教师及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择业观方面,要开设有关归因理论方面的课程,结合社会发展情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归因方式,逐步形成科学的择业观念。另外,还可举行模拟招聘等活动,通过具体的就业演练,让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合理分析具体就业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的实际现状,科学判断哪些因素是客观不可控因素,哪些是主观可控性因素,最终理性地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只有坚持这种长期化的归因培养和指导,才能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时时、事事运用科学归因进行分析。从而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青春焕发的精神面貌,用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挫折,向社会跨出自信、成功的一步。

参考文献

[1]杰弗里·H·格林豪斯,等.王伟,译.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添洲.生涯发展与规划[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3.

[3]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4]楼仁功.大学毕业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中国高教研究,2001,(10).

[5]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

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

?分类:社科学术

?作者:汪小明

?字数:3290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第6期

构建个性化大就业指导体系,运用归因理论是基础。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假定成就动机或成就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序列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即成败结果、评价、归因、情感、期望、行为或动机,归因起着关键作用。人们对结果的不同归因,通过自信心、自尊心、情绪态度的变化影响了人的后继行为。按照归因理论构建这样一种广义的就业指导模式,除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众多要素的不可或缺外,还需要结合影响人们归因的个人特征、他人反映、社会常模等因素来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按照全程化、分层化等原则进行设计安排,而重要的是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归因理论设计的就业指导模式应完全是以个性化为基础的。这样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才最有针对性。社会心理研究者认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个性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时常会对那些自认为有重要影响的原因表现出某种偏爱和重视。有的倾向于内部原因,有的倾向于外部原因;有的倾向于稳定的、不可控因素,有的则倾向于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因而,职业生涯指导模式必须是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完善突出个体化、差异化。实施个体化辅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特征及行为风格,根据每个人所处的组织环境等来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从而使职业定位准确、设计方案科学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善于利用归因理论--《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2期大学扩招后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大学就业指导中适当地运用归因理论,可以针对性地分析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而有效地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外语系;桂林工学院招生就业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归因理论

【分类号】:G647

【DOI】:CNKI:SUN:SKLT.0.2007-12-027

【正文快照】:

据统计,2001年至2007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07年的495万,大学生毕业人数已增长了四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已成为高等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利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特点及原因目前,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呈倍数增长,高等院校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点和成因,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们实施有效的指…

大学生就业成败之归因分析

作者:王诗坤发布时间:2007-6-22 8:34:32 点击数:1362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是他们人生航程的重要转折。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困惑,甚至失败。如果大学生不能对就业成败正确归因,将不利于他们的就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导致心理疾病。因此,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成败的不同归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使学生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是非常必要的。

一、归因理论机理

大学生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当他们就业失败时,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要寻找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即进行成败归因。不同的成败归因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及后继的行为。

韦纳认为当个人处理过一桩刺激事件之后,将根据自己所体会到的成败经验,并参照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提出六方面的归因解释: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认为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等)。

以上六项归因,各有不同的变化程度:能力有高低,努力有大小,工作有难易,运气有顺背,心情有起伏,健康有好坏,别人反应有褒贬。

二、大学生就业成败的不同归因

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在心态上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舆论中所反映

的倾向是:只要在大城市,就算先委屈一下,也比较容易成功,而到了中小城市、基层农村就要更多地强调奉献、牺牲,这使得大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这种社会舆论导致大学生将就业成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因而宁愿选择“漂”族,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 漂”,以寻找机会,也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2.社会关系网

关系就业风干扰了就业市场,干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排斥着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应该说,利用正当的社会关系,积极地参与竞争,是有利于用人单位,更有利于毕业生的事情,比如美国学生的就业经常得到教授的帮助,他们的推荐能帮助约 30% 的毕业生找到去向,关键是有健全的用人机制。

3.工作经验

大学生经验不足,包括市场经验、社会经验、工作经验,而这些正是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的。现在某些用人单位不再像过去那样去用心培训新人,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够具有实践锻炼,一旦被单位录用就能得心应手。从这方面看没有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归因于缺乏工作经验,实质上用人单位过于苛刻的要求,导致了这种归因。

4.高校扩招

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扩招。事实上,我国拥有的大学生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足,并非大学生过剩。但由于媒体过度地宣传就业难,传递了一种错误信息。

5.用人标准

伴随着就业市场的火暴,用人单位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出现了互相攀比,盲目提高录用标准的现象。不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都列入基本条件,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动辄就要求过四、六级英语。部分用人单位愿意招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应届大学生又被拒之门外。这反映了用人单位不正确的用人观,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结构和人才使用的混乱秩序。

6.角色归因

调查显示:67% 的企业认为毕业生存在工作不踏实、缺乏实干精神,而 71% 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能吃苦耐劳的;52% 的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较

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较严重,而 76% 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与团队共进退的精神。不同的角色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的归因。

7.努力程度

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希望到能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的地方去。这些地方竞争激烈,压力大,岗位有限,导致部分大学生无业可就;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单位需要大量人才,大学生认为那里太苦,没有成就感,收入低,没有前途,又导致有业不就。

三、归因的辅导

1.引导毕业生、家长和公众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

根据失业经济学理论,就业只要进入市场调节阶段就必然产生自然失业,自由择业的代价就是自然失业率的产生;人们愿意不断地转换工作,最主要是追求更高的薪酬,这是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这两种失业现象无法消除,也没必要消除,因为这正是就业市场调节的优点。

2.职业生涯辅导

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全新的就业指导理念,兴起于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之后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内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辅导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自我、开发自我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一年级学生要注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二年级学生要注重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三年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增强就业的竞争能力;四年级学生则要根据择业期的特点,开展政策、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涯辅导体系,促进大学生与职业的和谐发展。

3.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认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个基本技能是:⑴学知

( learning to know ),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⑵学做( learning to do),即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⑶学会共同生活(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培养在人类互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⑷学会发展( learning to be),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

4.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能否做好就业工作,关系着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所以要积极为学生开拓就业渠道。而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创建活动的开展正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就业基

地的建立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提供了条件。

5.调整专业结构, 适应社会需要

我国加入WTO 后,为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敲响了警钟,学院专业的设置及需求量是否脱离社会及市场需求,专业的合理设置及各专业招生人数的控制,有待从宏观角度及时调整。办学走向市场化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专业内涵改革和建设的力度,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调整、合并就业面过窄的专业,增设市场急需,拓宽专业面;更新传统专业教学内容,调整专业结构、压缩和控制重复设置的专业,提高生源质量打造“名牌专业”,使其达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标准。(教书育人)

归因理论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启示探讨 摘 要: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力资源师二级论文一个重要成果,针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人力资源师二级论文不良心态以及就业困惑,我们可以用归因理论进行全景式探析,并在其指导下,构建现代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当代大学生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促进国家就业工作。

关键词:归因理论;择业困惑;科学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145-02

1972 年,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很有影响的“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度。进而通过大量分析认为,人们可以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韦纳认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韦纳认为,对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

试论运用归因理论塑造旅游专业高职生的饭店就业

作者:董鸿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发布时间:2008-5-26

【摘要】文章以归因理论为指导,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分析,以期对旅游专业学生在校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毕业后在饭店业长远工作有所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归因理论;饭店就业观;高职生;旅游专业

2006年上半年,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在北京发布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行和旅游经济强国?众所周知,旅游经济强国的核心资源是人才,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关联性?然而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旅游饭店行业人才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高等旅游教育所面临的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类型之间的矛盾?当然缓解我国现代饭店人才需求与供给的两难问题涉及很多方面,本文就运用归因理论来塑造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饭店就业观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1.旅游专业高职生到饭店就业意向不多。世界旅游组织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员工、高质量的旅游”的口号,这表明,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的旅游业在呼唤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既有熟练的劳动技能,又有一定的管理素养和发展后劲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然而现实却是,我国现代饭店人才需求与供给面临两难问题: 饭店急需大批高素质、高学历的经营管理人才, 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真正在饭店就业者却寥寥无几(见表1)。

表1:饭店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

本科

专科

高中、中专

初中

高层

27

54

16

3

中层

14

45

37

4

督导

4

39

58

9

员工

1

13

65

21

资料来源:根据陈志学于2005年9月在长三角饭店职业经理人峰会上所作报告:《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相关内容整理而成.

2.旅游专业高职生到饭店工作后流失率偏高。一般情况下,员工的正常流动率在8%-10%,但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2004年9月至12月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调查资料统计:1994-1999年,饭店业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5.64%、23.92%、24.2%、22.56%、23.41%,平均达到23.95% ,而大学生员工流失率高达70%以上。上海某高校旅游系毕业生,毕业分配到饭店中第一年的流失率竟高达50%;在其后的两年中,流失率为80%;五年后,只有少数几个人仍留在饭店工作。此外,通过对杭州市10家饭店的调查表明:近3年来,这10 家饭店招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168名,到目前已流失111名,流失率为66.1%,其中进饭店不到1年流失的大学生有81名,占流失人数的7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无一例外的在1年内流失。

3.旅游专业高职生对自己毕业去向缺乏自我职业设计与积极追求。教育部早在2004年初,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在高技能方面要适应第一线需要,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要适应第一线需要。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德育的着力点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融入社会的准备。然而笔者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调查显示,当今近20%旅游专业高职生表示“对前途比较迷茫”,近3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近半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水平自我评价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并且,对饭店企业招聘过程缺乏了解和饭店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理解存在误区,迫切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指导。

从上面一系列数据可看出,我国旅游人才市场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严重的错位。一方面,旅游饭店企业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另一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难以在人才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什么如今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到饭店工作?这种人才的流失现象对我国的饭店业

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而各饭店企业和高职院校又该如何认识和应对这种流失问题?对此, 运

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索影响旅游专业高职生到饭店就业的心理因素, 端正旅游专业高职生的择业动机及思想, 更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旅游专业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归因与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早在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创立了归因理论,主要代表有琼斯(Jones)、凯利(Kelley.H.H)、韦纳(B.Weiner)等。人们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提出“为什么成功”和“为什么失败”的问题,人们探索行为和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了解自己、他人的行为,以达到能够控制外部环境、确定行为目标并实现目标的目的。所谓归因,又称归属,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因而归因理论又叫归属理论,归因理论正是研究人们如何从主观上把某种行为表现与其相应的内在或外在属性倾向逻辑地联系起来并进行分析指导的原理。

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 Bernard Weiner)在海德(F.Heider)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维度、四因素理论”,即成败归因理论。韦纳(B.Weiner)分析确定了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和可控性维

度。进而通过大量分析认为,人们可以为自己或他人的成就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只有少数原因显得特别突出,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所以韦纳认为,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 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

的方向转化,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归因作为行为结束后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未来的行为。归因于何种因素, 其后继效应是大不相同的。韦纳等人的研究表明,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 不仅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而且会影响事后的积极性。如果归因是科学合理的, 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 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非理性非科学的,不利于维持自尊、自信,就会产生消极情感, 形成恶性循环, 因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归因,归因的正确与否, 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理论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如果在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对指导学生客观自我评价,杜绝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就业观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益于学生毕业后在旅游饭店行业的发展。

三、旅游专业高职生到饭店就业人数少的归因分析

1.学生就业的心理偏差。刚刚走出校园的旅游专业高职生往往有较高的期望值,在饭店就业及择业时较为注重的是职业发展空间,期待在短期内有充分的晋升机会, 有施展自身才华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而现代饭店业的通则就是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服务员做起, 要做管理者需要知识, 更需要基层经历。现实与学生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所学的管理知识用不上,干的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服务工作,这必然导致高职生“有业不就”的现象。

2.传统社会观念的固化影响。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里,一直认为饭店服务是侍候人的工作,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低人一等,这种观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到饭店就业,即使学生自身对在饭店就业的性质和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还要过亲戚朋友的面子关、心理关。而且,饭店服务对象在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上一般比员工要优越,这对于长期以来作为父母宠儿、社会骄子的自尊心强烈的学生来说容易使产生自卑感和反叛心理。另外,“饭店是碗青春饭,过了三十就完蛋。”社会上的这种观点也影响了旅游专业高职生选择在饭店就业,有些人即使进入该行业也只是权宜之计,将之作为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

3.饭店企业员工使用的急功近利。饭店企业往往吝啬用人成本,大多不愿意提供系统专业培训,他们只是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就随便安排学生顶岗接待客人,遇到客人投诉,自然是学生自己的事。由于酒店把学生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的一般普通员工同等看待,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缺少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这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在饭店企业工作学不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难以让学生真融入饭店企业,最终导致专业人才的流失。

四、运用归因理论塑造旅游专业高职生饭店就业观的对策

面对旅游专业高职生在饭店就业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本文结合归因理论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酒店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1.全面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可借助问卷调查、课堂讨论、讲座、个别谈话等不同方式,开展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知状况、就业的成败进行归因的活动,从而了解他们的归因倾向。借助于职业测评和性格测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全面客观地思考职业发展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情况以及就业前景,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选择饭店方向,就应多选修相关课程、注重外语学习、留意饭店行业发展动向等等。

2.构建全程式、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模式,培养正确的饭店职业观。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仅局限于对毕业班顶岗实习前夕开设职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面试技巧?

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这已经不能解决学生职业发展错位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个性特征是影响人们归因过程的重要因素。个性特征与归因倾向密切相关。人们在进行归因时, 时常会对那些自认为有重要影响的原因表现出某种偏爱和重视。因而,职业指导必须在高职三年全程指导的基础上, 完善突出个性化、差异化。旅游专业高职生从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学校应该通过入学教育,职业发展讲座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有关旅游、饭店行业的发展前景?饭店职业的性质及发展空间?饭店就业环境等信息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职

业观,培养学生对饭店行业的兴趣?

3.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饭店职业素质和能力教育?高职院校应根据旅游专业面向的职业市场需求, 合理调整与开设专业课程,增加职业教育及实践培训课程的比例,开设培养学生职

业素质?职业技能?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观念和责任感?在专业教学安排上,应多增设以实习实践活动替代单纯课堂讲授的职业指导课程,这可以改变长期困扰旅游教育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对人的要求。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高星级饭店实习基地,将一年级的专业认识实习、二年级的专业实习和最后一年的毕业顶岗实习有机地衔接起来,并利用假日、黄金周进行短期社会实践,旅游旺季安排集中实习,让实习和实践活动贯穿专业学习的始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行业竞争和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形成成熟的饭店择业观,树立职业信心?

4.饭店重视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实施高职生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培训管理。不同的调查研究显示: 个人职业发展是学生择业最重视的因素之一。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途也是目前供需双方契合失灵的重要原因。为此,饭店企业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员工的特殊需求,对招进来的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要充分了解其自我发展规划,做好其职业生涯管理。当学生加入到饭店后,饭店要力求能与其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即饭店企业清楚每个高职生员工的发展期望,并努力满足之;每一个高职生员工为饭店的发展做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价值,从而形成饭店与大学生员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当然,大学生员工要谋求职业发展,只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而培训则是饭店开发人力资源潜力的有效手段。为了使大学生员工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和应付未来竞争的需要,饭店必须要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员工进行培训,把入职的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作为饭店管理层的储备力量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样做才能够真正让旅游专业高职生们充分感受到饭店确实需要他们,也能给他们选择饭店、留在饭店工作一个充足的理由。

【参考文献】

[1]吴慧,黄勋敬.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2]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叶红.对酒店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3,(8).

[4]邹益民,陈业玮,缪江平.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

[5]郭蔚如.酒店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

【基金项目】宁波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23)阶段性成果;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研究课题(项目编号:NZSF2008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鸿安(1971- ),男,浙江绍兴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旅游系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经济的教学与研究。

归因理论在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中的应用

袁贵勇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8年第5期

代写论文————论文新天地

[摘要]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不良心态作一全景式探析,在归因理论指导下,培养适合大学生自身个性特点的科学择业观,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成败,客观理智地对待在择业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归因理论科学择业观心理调适大学生

[作者简介]袁贵勇(1970- ),男,新乡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河

南新乡453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价值观与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7-GH-095)和新乡医学院科研项目“大学生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7YJA5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8-0125-02

一、归因理论概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于1958年创建了归因理论。人们探索行为和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了解自己、他人的行为,控制外部环境,确定行为目标并实现目标。维纳(B.Weiner)在研究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时认为,人们往往会从内在和外在的方面进行归因,同时还要考虑原因的稳定性与否。他把个体的成败归因分为四种类型: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个体把自己的成败归于何种类型,对其将来的行为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能力、努力),会使人产生满足和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羞耻和沮丧;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或能力差),会降低以后工作的积极

性。

1.归因风格。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倾向于作出怎样的解释。归因风格包括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四个维度。归因风格一旦形成,会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对他人及自己的评价。归因风格不同,造成个体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的认识不同,而这种认识和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2.归因偏差。归因理论所描述的基本上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它假定人们是用合理性的方法处理信息资料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常常会出现归因偏差。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

和性别偏差三种。

认知性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处于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角色,使得着眼点和信息来源不同。另外,信息的显著性和获得性也会引起认知性归因偏差。动机性偏差最主要的表现是自我服务性偏差,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将消极结果归因于环境或他人。有时人们也会采用自我设阻和不恰当社会比较的方式进行一种错误的归因,以达到降低心理上的不平衡感的目的。美国学者道克思(Deanx,1976)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归因时存在着性

别偏差。

3.归因训练。所谓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人们掌握某种归因技能,改变原来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隋光远(1991)的研究证明,学生的归因

方式通过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归因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一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如果归因是良性的,即有利于维持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那么这一循环就趋于良性循环;如果归因是不良的,不利于自尊和自信,产生消极情感,形成恶性循环。归因的正确与否,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归因方式不仅有利于其学业的发展,而且对指导大学生作好自我评价,形成合理科学的择业观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大学生运用归因理论建立科学合理、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观,就从源头上杜绝了不良的择业心理和观念,这不仅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而且有益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二、大学生择业难问题归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除高校连年大幅扩招造成的相对就业人数积压,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和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外,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性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确择业。

1.盲目从众心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失去判断力,认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于是跟风盲从,使其无法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合理归因判断,影响其就业乃至今后的发展。目前,盲从心态在考研热和考公务员热两个方面体现尤为明显。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没有对自我进行合理的分析,而是选择了“人云

亦云”。

2.迷茫困惑心态。大学毕业生中不能确定自己毕业去向的比例较过去有所提高。社会由快速发展进入到转型时期,使当代大学生们成为“迷茫的一代”,不知该何去何从。许多毕业生择业时顾虑重重,难以决断,对自己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表示担忧,择业时表现出举棋

不定、进退维谷。

3.自负高就心态。现在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除了与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有极大关系外,上大学成本的日益提高也迫使大学生产生寻求高额回报的心理。所以,一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应该转变“择业”的传统心理优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合理、

实际的定位,不要好高骛远。

4.自卑低就心态。在就业形势的压力下,部分学生或因迷茫焦虑的心态,或因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负担,或因屡屡求职碰壁,极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或低就心理。不少大学生过高地估量了就业压力,过低地评价了自我价值,妄自菲薄,以消极的心态对待就业前景。

三、从归因理论的视角看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

维纳认为,人们都会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而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动。结合高校的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归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社会上某些不合理现象归因不准确。由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都尽如人意,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反差,毕业生的情绪受到影响,部分毕业生把择业失败单纯归因为社会不公平、不合理。如果大学生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懂得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往往也会影响到自身职业的选择和成就,其择

业必然会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2.对自我归因不准确。归因按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对他人的归因和对自我的归因,即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省,进而推测判断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毕业生大多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正确归因,造成了择业的困惑。具体而言,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不能正确地了解,或仅仅因某一次成功或失败而改变对自己的全部看法,这势必使其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非理性的选择。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用人单位想要高层次或符合他们需要的人才,而毕业生想找好单位。大学生在双向选择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清醒地认识自

己和外界,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

3.对择业中的成败归因不准确。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倾向于情境归因,这两种不同的归因倾向都可能导致归因偏差。面对择业的成败,有些大学生会因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自以为很了不起,单纯地从个人喜好出发,完全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超强所致,这就是性格归因。而有些大学生却将失败归结为社会或外界不能给自己提供发展的机遇,自己运气总是很差,因此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这就是情境归因。在择业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归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

的情感和行为。

四、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在择业时存在着诸多不良心态与不能对自己进行合理归因有很大关系。正确择业观的形成能使学生摒弃不良择业心态,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定位、科学分析,形成一种

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就业力”。

1.教育引导,进行正确归因。由于大学生存在信息不足、社会认知较少等问题,可能造成归因误差,影响就业期望、动机。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归因。第一,要对归因理论进行研究。学校要了解大学生的归因风格,为纠正大学生的归因提供参考。大学生也要明确自我的归因缺陷,纠正错误与偏向。第二,进行就业教育,更新就业理念。就业指导者要积极进行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就业困难时期,尤其要引导他们更新就业理念,打破传统意义上“一锤定音”的择业观和价值观。第三,营造健康的就业氛围,国家和学校要把营造健康的社会就业氛围作为

重要内容来抓。

2.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不论属于何种归因风格,都明确地认识到能力、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就有必要努力学习,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一方面,要全面发展自己。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专业领域,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始终胜人一筹。另一方面,要完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识。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正确认识自己,以冷静的心态与缜密的思维来面对各种就业机

会,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3.自我调适,完善就业归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对就业的正确归因认知,能使他们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根据不同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期望值。面对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境遇,大学生很有必要进行自我调适。就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必经程序。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好各种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做好正确归因,以迎接

随后的挑战与就业。

4.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归因的培养。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以外的情境或他人,这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通常大学生在择业时易出现自卑、恐惧、自傲、怀疑等心理障碍。针对大学生的特殊表现,应有意识地运用归因理论加强对大学生“自利性归因”的矫正,帮助他们全面分析可能产生成败的原因,引导他们

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适时进行归因训练。适时进行归因训练对矫正大学生不良的归因倾向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择业动机的端正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在训练过程中,除帮助大学生分析自己现有的能力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学会从机遇、努力、目标难度、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适时调整自己。

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应用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韩仁生.归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5]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状态[J].心理科学,2004(4).

https://www.doczj.com/doc/4d9893998.html,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与教育建议(3)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甚至影响其个性的。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通过以下3种途径给学生提供能力低的信息:1)在简单的任务中,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2)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过分地帮助,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低;3)教师对学生的失败表示同情或无可奈何。

3.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难,势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旧失败,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丧失自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认为用不着努力也能学好,最终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从而减弱学习的刻苦性,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把握教学内容或考题难度,做到难易适中,既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地发展。

4.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众所周知,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成就背景中,学生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期望

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学习动机和成就行为;新的行为又会引起新的归因,从而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因此,归因训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预示着人们的不良归因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归因影响人们的期望、情感和随后的行为,因此,必须对学生错误的归因方式进行矫正。例如,有的学生习惯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能力低,教师就应明确指明他们的失败是因其努力不够造成的,训练他们在失败时更多地归因于主观努力程度方面。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避免产生自卑心理。再如,有的学生把学习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差、教师有偏见等外部原因,这是一种防御性归因,是为了保护自尊心。针对学生的这种防御性归因,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既要从学生归因于教学质量差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主观努力因素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努力程度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归因训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一般来讲,要让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强、做了努力等),以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差、考题难等),使其相信自己以后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归因倾向进行引导、鼓励和强化,使其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

[1]孙煜明,学生考试成功结果的归因分析──归因理论的跨文化研究,心报,1991(2):178—187

来源:墨者资讯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全面的资讯信息资料库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采取何种归因,势必会引起相应的行为和心理反应,进而对就业产生不同的期望。由此可见,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归因风格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

一、归因风格概念的界定

科学界定归因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归因风格的前提和基础。归因,从字面含义上来说,即归结行为的原因。也就是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认知心理学认为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在心理学中,一般将归因看成是一种决策制定过程。面对一种结果,可能有多种因素存在,这就需要通过比较、推断,最后作出决策,从中选出一种或几种因素作为该结果的原因。例如:在就业中,有的人是将未能成功就业归因于外部因素(要求太高)而把成功就业的原因内在化(自己能力高);有的人却把自己未能成功就业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能力低)而把就业解释为外部因素(运气好)。这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归因方式。

由此可见,对于一种结果,就可能形成多种的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必然产生不同的归因理论。如凯利对行为原因探索形成的三维理论;韦纳在解释成败原因的基础上形成成就归因模型。归因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归因的观点、学说和模型。具体地说,归因理论

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通过对归因及归因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归因风格。

正是不同的归因及归因理论形成不同的归因风格。归因风格可以说是来自认知心理学的“认知风格”研究,它将个人的人格特征与他的归因认知过程融合在一起,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独有的归因倾向。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或倾向,其影响和作用是持续性的和经常性的。归因风格在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个体差异。因而,面对一种结果,会形成不同的归因,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归因风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过程中,作为就业的主体——大学生,对影响就业各要素所采取的归因方式,将影响他们对就业所持的期望、情绪和动机。

1.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对于期望含义的界定,很多学者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尤以弗罗姆在其期望理论中对期望的定义较为突出。他指出期望是指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它认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可能,其积极性才高。因此,在面对就业时,大学生不同的归因会引起对未来成功就业的期望发生改变,这主要与就业要素是否稳定有关。当把成功就业归因于能力这种较为稳定的、较难改变的要素或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这种较易改变的要素时,就会提高对将来成功就业的期望。相反,当把成功就业归因于运气这种不稳定要素或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这种较为稳定的要素时,就会造成对随后成功就业的期望降低或预期失业。

2.对就业情绪的影响

何谓情绪,自古至今,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从诸多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以丹尼尔高曼对情绪的定义较为突出。在《情绪智商》中,他将情绪定义为感觉、特定的想法、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相关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情绪涵盖了个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三部分,也唯有这三部分都处于平衡状态才称得上是身心健康。情绪是认知的一种暂时结果。它需要觉察和调节,而不是压抑、否定或任意放纵,因为情绪需要表达与管里,惟有此才能够避免负面作用。所以,归因也会对情绪产生影响。不同的归因会形成不同的情绪、体验。

对于广大的大学生来说,把就业的成功归结为是由能力、个性特点等内部、稳定的要素造成时,将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乐观的情绪;而把成功就业归因于运气、别人的帮助、机遇等外部的、不稳定的要素,会使人产生机遇感,但同时可能降低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将就业的失败归咎于能力不足、个性缺陷等内部的、稳定的要素,就会使他们产生就业的自卑感、挫折感;而将失败归因为机遇不好、要求太高等外部要素则有助于保持较乐观的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在归因中存在过于律己和过于自责的归因风格。过于律己会使学生对就业产生盲目乐观的情绪。而过于自责的归因风格,则易于导致学生就业焦虑、丧失就业自信心。

3.对就业动机的影响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个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并且指向一定的目标。而期望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内部动机。所以,归因风格对就业动机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就业期望和情绪来实现的。大学生对以前就业结果的原因的不同认知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动机。具体地说,乐观的情绪有助于维持和激发就业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