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实例
模具设计实例

例8.2.1冲裁模设计与制造实例

工件名称:手柄

工件简图:如图8.2.1所示。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 孔、φ5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工件最小壁厚3.5mm接近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3.2mm,模具强度较差,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直对排,如图8.2.2 所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搭边值取2.5mm和3.5mm,条料宽度为135mm,步距离为53 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78%(计算见表8.2.1)。查板材标准,宜选950mm×15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7张条料

(135mm×1500mm),每张条料可冲56个工件,故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为76%。

图8.2.1 手柄工件简图图8.2.2 手柄排样图

(2)冲压力的计算

该模具采用级进模,拟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表8.2.1。根据计算结果,冲压设备拟选J23-25。

(3)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

计算压力中心时,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如图8.2.3所示。在图中将xoy坐标系建立在图示的对称中心线上,将冲裁轮廓线按几何图形分解成L1~L6共6组基本线段,用解析法求得该模具的压力中心C点的坐标(13.57,11.64)。有关计算如表8.2.2所示。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工件冲裁力不大,压力中心偏移坐标原点O较小,为了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装配,模具中心仍选在坐标原点O。若选用J23-25冲床,C点仍在压力机模柄孔投影面积范围内,满足要求。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

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

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

配工作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分开加工的方法来计算,具体计算见表8.2.3 所示。

图8.2.3 凹模型口图

(5)卸料橡胶的设计

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见表8.2.4。选用的四块橡胶板的厚度务必一致,不然会造成受力不均匀,运动产生歪斜,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

4.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定。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为1.2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

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① 落料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2个M8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H6/m5。其总长L可按公式2.9.2计算:

=20+14+1.2+28.8=64mm

具体结构可参见图8.2.4(a)所示。

② 冲孔凸模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一方面加工简单,另一方面又便于装配与更换。其中冲5个φ5的圆形凸模可选用标准件BⅡ型式(尺寸为5.15×64)。冲φ8mm孔的凸模结构如图8.2.4(b)所示。

③ 凹模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在模架上的位置时,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重合。其轮廓尺寸可按公式2.9.3、2.9.4计算:

凹模厚度 H=kb=0.2×127mm=25.4mm(查表2.9.5得k=0.2)

凹模壁厚 c=(1.5~2)H=38~50.8mm

取凹模厚度H=30mm,凹模壁厚c=45mm,

凹模宽度B=b+2c=(127+2×45)mm=217mm

凹模长度L取195mm(送料方向)

凹模轮廓尺寸为195mm×217mm×30mm,结构如图8.2.4(c)所示。

(2)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分别借用工件上φ5mm和φ8mm两个孔作导正孔。φ8mm导正孔的导正销的结构如图8.2.5所示。导正应在卸料板压紧板料之前完成导正,考虑料厚和装配后卸料板下平面超出凸模端面lmm ,所以导正销直线部分的长度为1.8mm。导正销采用H7/r6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7/h6配合。

起粗定距的活动挡料销、弹簧和螺塞选用标准件,规格为8×16。

(3)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间隙取1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的厚度按表2.9.7选择。导料板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导料板的进料端安装有承料板。

(4)卸料部件的设计

① 卸料板的设计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4mm。

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40~45HRC。

②卸料螺钉的选用

卸料板上设置4个卸料螺钉,公称直径为12mm,螺纹部分为M10×10mm。卸料

材料:Crl2MoV 热处理:58~62HRC

技术要求:尾部与凸模固定板按H6/m5配合

材料:Crl2MoV 热处理:58~62HRC

材料:Crl2 MoV 热处理:60~64HRC

图8.2.4 工作零件

钉尾部应留有足够的行程空间。卸料螺钉拧紧后,应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面lmm,有误差时通过在螺钉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整。

(5)模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

该模具采用中间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中间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的模具歪斜。以凹模周界尺寸为依据,选择模架规格。

导柱d/mm×L/mm分别为φ28×160,φ32×160;导套d/mm×L/mm×D/mm分别为φ28× 115×42,φ32×115×45。上模座厚度H上模取45mm,上模垫板厚度H垫取10mm,固定板厚度H固取20mm,下模座厚度H下模取50mm,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

H闭=H上模+ H垫+L+ H + H下模-h2 =(45+10+64+30+50-2)mm=197mm

式中 L——凸模长度,L=64 mm;

H——凹模厚度,H=30mm;

h2——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h2=2mm。

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25的最大装模高度(220mm),可以使用。

6.模具总装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8.2.6所示的模具总装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7个)、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冲孔废料和成品件均由漏料孔漏出。

条料送进时采用活动挡料销13作为粗定距,在落料凸模上安装两个导正销4,利用条料上φ5mm和φ8孔作导正销孔进行导正,以此作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操作时完成第一步冲压后,把条料抬起向前移动,用落料孔套在活动挡料销13上,并向前推紧,冲压时凸模上的导正销4再作精确定距。活动挡料销位置的设定比理想的几何位置向前偏移0.2mm,冲压过程中粗定位完成以后,当用导正销作精确定位时,由导正销上圆锥形斜面再将条料向后拉回约0.2mm而完成精确定距。用这种方法定距,精度可达到0.02mm。

7.冲压设备的选定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250KN

滑块行程:65mm

最大闭合高度:270mm

最大装模高度:220mm

图8.2.5 导正销

图8-2-6手柄级进模装配图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370mm×560mm

垫板尺寸(厚度×孔径):50mm×200mm

模柄孔尺寸:φ40mm×60mm

最大倾斜角度:30°

8.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本副冲裁模,模具零件加工的关键在工作零件、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若采用线切割加工技术,这些零件的加工就变得相对简单。

图8.2.4(a)所示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过程如表8.2.5 所示。

凹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都属于板类零件,其加工工艺比较规范。图8.2.4(c)所示凹模的加工过程与图7.2.1所示落料凹模的加工过程完全类似,见表7.2.4,在此不再重复。

9.模具的装配

根据级进模装配要点,选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先装下模,再装上模,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具体装配见表8.2.6所示。

例8.2.2 拉深模设计与制造实例

零件简图:如图8.2.7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镀锌铁皮

材料厚度:1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该工件属于较典型圆筒形件拉深,形状简单对称,所有尺寸均为自由公差,对工件厚度变化也没有作要求,只是该工件作为另一零件的盖,口部尺寸φ69可稍作小些。而工件总高度尺寸14mm可在拉深后采用修边达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拉深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模具结构比较复杂,送进操作不方便,加之工件尺寸偏大。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若能一次拉深,则其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毛坯尺寸计算

根据表面积相等原则,用解析法求该零件的毛坯直径D,具体计算见表8.2.7。(2)排样及相关计算

采用有废料直排的排样方式,相关计算见表8.2.7。查板材标准,宜选

750mm×1000mm的冷轧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8张条料(93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10个工件,故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为68%。

(3)成形次数的确定

该工件底部有一台阶,按阶梯形件的拉深来计算,求出h/dmin=15.2/40=0.38,根据毛坯相对厚度t/D=1/90.5=1.1,查表4.4.3发现h/dmin小于表中数值,能一次拉深成形。所以能采用落料-拉深复合冲压。

(4)冲压工序压力计算

该模具拟采用正装复合模,固定卸料与推件,具体冲压力计算见表8.2.7所示。

根据冲压工艺总力计算结果并结合工件高度,初选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

(5)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落料和拉深的凸、凹模的工作尺寸计算见表8.2.8所示。其中因为该工件口部尺寸要求要与另一件配合,所以在设计时可将其尺寸作小些,即拉深凹模尺寸取

φ68.1+0.08mm,相应拉深凸模尺寸取φ66.1-0.05mm。工件底部尺寸φ43 mm、φ40 mm、3mm与R2 mm因为属于过渡尺寸,要求不高,为简单方便,实际生产中直接按工件尺寸作拉深凸、凹模该处尺寸。

4.模具的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使用的是条料,所以导料采用导料板(本副模具固定卸料板与导料板一体),送进步距控制采用挡料销。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模具采用固定卸料,刚性打件,并利用装在压力机工作台下的标准缓冲器提供压边力。(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合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所以模具的工作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拉深凸模、落料凹模和凸凹模的结构如图8.2.8所示。

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模具装配后,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端面低。所以图8.2.8a)所示拉深凸模,其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

材料:CrWMn 热处理:工作部分局部淬火,硬度60~64HRC

图8.2.8 主要工作零件

图8.2.8b)所示凸凹模因为型孔较多,为了防止淬火变形,除了采用工作部分局部淬火(硬度58~62HRC)外,材料也用淬火变形小的CrWMn模具钢。

(2)其它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① 弹性元件的设计

顶件块在成形过程中一方面起压边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将成形后包在拉深凸模上的工件卸下。其压力由标准缓冲器提供。

②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选用

模具选用中间导柱标准模架,可承受较大的冲压力。为防止装模时,上模误转180°装配,将模架中两对导柱与导套作成粗细不等:

6.模具总装图

由以上设计,可得到如图8.2.9所示的模具总装图。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应保证模具装配后,拉深凸模6的端面比落料凹模5端面低3mm。

1—凸凹模 2—推件块 3—固定卸料板 4—顶件块 5—落料凹模 6—拉深凸模

图8.2.9 盖落料-拉深复合模

模具工作过程:将条料送入刚性卸料板3下长条形槽中,平放在凹模面上,并靠槽的一侧,压力机滑块带着上模下行,凸凹模1下表面首先接触条料,并与顶件块4一起压住条料,先落料,后拉深;当拉深结束后,上模回程,落料后的条料由刚性卸料板3从凸凹

模上卸下,拉深成形的工件由压力机上活动横梁通过推件块2从凸凹模中刚性打下,用手工将工件取走后,将条料往前送进一个步距,进行下一个工件的生产。

7.冲压设备的选定

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23-25能满足使用要求。

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

本副模具工作零件都旋转体,形状比较简单,加工主要采用车削。

图8.2.8 b)所示凸凹模的加工工艺过程如表8.2.9 所示。拉深凸模和落料凹模的加工方法与凸凹模相似,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介绍了。

9.模具的装配

本模具的装配选凸凹模为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具体装配过程见第7章。装

配后应保证间隙均匀,落料凹模刃口面应高出拉深凸模工作端面3mm,顶件块上端面应高出落料凹模刃口面0.5 mm,以实现落料前先压料,落料后再拉深。

五金模具设计规范

五金模具设计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五金模具设计,进一步完善设计标准,推行标准作业,降低模具设计错误率,实现模具设计快速作业,适应工厂发展要求,提高公司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提高公司的模具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五金模具的设计. 3.权责: 3.1.设计课:负责所有的模具设计工作. 4.定义: 5.作业内容: 5.1.设计前期确认分析 5.1.1.模具设计分析:接到客户/技术部的开模相关资料(CAD图文件,3D图文件或实物产品) 及技术要求,针对资料和要求按以下内容进行开模前评估: 5.1.1.1.模具在设计与制作上有无困难处(例如:孔到边的距离大小,折弯高度); 5.1.1.2.产品本身的展开后是否有干涉或强度不足; 5.1.1.3.原材料特性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可能会产生的缺陷(如撕裂、抽引高度不足等); 5.1.1.4.根据以往同类模具制作经验判断可行性(冲头强度、产品尺寸公差等); 5.1.1.5.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成型及尺寸)的因素; 5.1.1. 6.后加工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成型及尺寸)的因素; 5.1.1.7.产品的料纹和披锋方向有无要求,是否要求压披锋和压披锋具体位置; 5.1.1.8.产品的平面度,同心度,表面外观,垂直角度有无严格的要求以及分析个别极限偏差; 5.1.1.9.根据产品的结构,产品订单量的大小确定模具结构(工程模/连续模); 5.1.1.10.根据产品结构大小确定排样图和产品的出模数; 5.1.1.11.产品上能否有工艺孔(如:连续模搭边料的接口要求); 5.1.1.12.产品表面是否喷油/喷粉(决定孔径公差取值偏向);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 1 压铸模具的结构 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 1.导柱 2.固定外模(母模) 3分流子镶套 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 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 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 15.导套 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 (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 (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 内模(母模模仁) (1)内模壁厚 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 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 (1)固定外模

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A冷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工件名称:手柄 工件简图: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孔、φ5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工件最小壁厚 3.5mm 接近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3.2mm,模具强度较差,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直对排,如图8.2.2手柄排样图所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搭边值取 2.5mm和 3.5mm,条料宽度为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例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 1.1塑件的分析 (3) 1.2 PS塑料的性能分析 (5) 1.3 P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5)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5)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5)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6) 2.1.3 确定分型面 (6) 2.1.4 选择浇注系统 (7) 2.1.5 确定推出方式 (7) 2.1.6 侧向抽芯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7 模具的结构形式 (8) 2.1.8 选择成型设备 (8) 2.2 选择模架 (9) 2.2.1 模架的结构 (9)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0)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0)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0) 3.1.1 型腔结构 (10)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1) 3.1.5 结构强度计算(略) (11)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1) 3.2.1 型腔径向尺寸 (11) 3.2.2 型腔深度尺寸 (12) 3.2.3 型芯径向尺寸 (12) 3.2.4 型芯高度尺寸 (12)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3) 3.3.1 模具加热 (13) 3.3.2 模具冷却 (13)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14) 4.1 模具定模板(中间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模具侧滑块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模具动模板(型芯固定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15) 5 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15) 5.1 模具总装图 (15) 5.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7) 5.2.1 试模前的准备 (17) 5.2.2 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7)

压铸模具设计简介

一、压铸简介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1、压铸机(1)压铸机的分类压铸机按压室的受热条件可分为热压室与冷压室两大类。而按压室和模具安放位置的不同,冷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的压铸机。热室压铸机立式冷室卧室全立式(2)压铸机的主要参数a合型力(锁模力)(千牛)————————KN b压射力(千牛)—————————————KN c动、定型板间的最大开距——————————mm d动、定型板间的最小开距——————————mm e动型板的行程———————————————mm f大杠内间距(水平×垂直)—————————mm g大杠直径—————————————————mm h顶出力——————————————————KN i顶出行程—————————————————mm j压射位置(中心、偏心)——————————mm k一次金属浇入量(Zn、Al、Cu)———————Kg l压室内径(Ф)——————————————mm m空循环周期————————————————s n铸件在分型面上的各种比压条件下的投影面积注:还应有动型板、定型板的安装尺寸图等。2、压铸合金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受阻收缩混合收缩自由收缩 铅合金-----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锡合金锌合金--------0.3-0.4% 0.4-0.6% 0.6-0.8% 铝硅系--0.3-0.5% 0.5-0.7% 0.7-0.9% 压铸有色合金铝合金铝铜系 铝镁系---0.5-0.7% 0.7-0.9% 0.9-1.1% 高熔点合金铝 锌系镁合金----------0.5-0.7% 0.7-0.9% 0.9-1.1%

塑料模具设计实例

塑料模设计实例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是通过设计图1.1所示的防护罩的注射模,全面介绍了从塑料成形工艺分析到确定模具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制出模具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全过程。 设计任务: 产品名称:防护罩 产品材料:ABS(抗冲) 产品数量:较大批量生产 塑料尺寸:如图1.1所示 塑料质量:15克 塑料颜色:红色 塑料要求:塑料外侧表面光滑,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料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 图1.1 塑件图 一.注射模塑工艺设计 1.材料性能分析 (1)塑料材料特性 ABS塑料(丙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导入了 丙烯腈、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 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 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型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型塑 料的表面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高。ABS 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水性、耐油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 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材料成形性能

使用ABS 注射成形塑料制品时,由于其熔体黏度较高,所需的注射成形压力较高,因此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较大,故塑料应采用较大的脱模斜度。另外熔体黏度较高,使ABS 制品易产生熔接痕,所以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ABS 易吸水,成形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形条件下,ABS 制品的尺寸稳定性较好。 (3)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 查有关手册得到ABS (抗冲)塑料的成形工艺参数: 密 度 1.01~1.04克/mm3 收 缩 率 0.3%~0.8% 预热温度 80°c~85°c ,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c~170°c ,中段165°C~180°c ,前段180°c~200°c 喷嘴温度 170°c~180°c 模具温度 50°c~80°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注射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该塑件上未注精度要求的均按照SJ1372中8级精度公差值选取,则其主要尺寸公差标注如下(单位均为mm ): 外形尺寸:26.0040+φ、 1.2050+、12.0045+、94.0025+R 内形尺寸:26.008.36+φ 孔 尺 寸:52.0010+φ 孔心距尺寸:34.015±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该塑件要求外形美观,外表面表面光滑,没有斑点及熔接痕,粗糙度可取Ra0.4μm ,下端外沿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允许最大脱模斜度0.5°,而塑件内部没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4)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压铸模具设计实例

压铸模具设计实例 前言: 本章将藉由几个例子,介绍压铸模具设计的程序,及设计时所应考虑的一些因素。经由实际的计算,读者可以知道一些设计参数的来源,最后每个例子都会有一套模具图供读者参考, 以便了解压铸模具的实际结构。 1铝合金气压缸盖模具设计实例 1.1.1 方案设计 1. 铸件基本数据体积=116cm3(由计算得知) 材质=ADC12 铸件投影面积=65m M 65mm= 4225mfri 图1.1铝合金气压缸盖铸品图 2. 模具设计参数 铝合金气压缸盖最薄处平均厚度为3mm根据前面章节所述充填时间范围在0.05?0.10秒之间(表2.2 ),在此取充填时间为0.06秒。 依据前面章节所述浇口速度范围在34m/sec?43m/sec (表2.5 ),在此取浇口速度为 36m/sec。 所需浇口面积Ag: —充填伯積〔含迤井1 ■ L 充填時間册口速度 A匚A■制

含溢流井) 0.06t&)x36(rfl/3ec) 依据前面章节所述浇口厚度范围1.5?2.5mm(表2.8 ),因为在分模面浇口处铸件壁较厚,在此取浇口厚度为2.5mm浇口长度25mm 所需逃气道面积Av: A申N 丄* Ag ? 取加 =21 nun1 3. 射出条件计算 锁模力: 此铸件属于有气密性要求之耐压铸件,故铸造压力选定为800kg/cm2 (表2.1 ) 所需锁模力二铸造压力X铸造投影面积(包含铸件、料头、流道、溢流井等,约略估算相当于铸件投影面积的两倍) =800(kg/cm2)X 42.25(cm 2)X 2 =67600(kg) =76.6 吨 据此数据可选择锁模力适当的压铸机 考虑压铸锁模力安全系数,在此例中我们选择125吨冷室压铸机,使用直径50mn之柱塞头。压铸机柱塞头高速速度Vp: 无塡醴哨〔;「;;「」: P充塡時間X拄塞頭面積 =1J3 m/scc 4. 流道设计

压铸模具设计简介(doc 8页)

压铸模具设计简介(doc 8页)

一、压铸简介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压铸区别于其它铸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高压和高速。①金属液是在压力下填充型腔的,并在更高的压力下结晶凝固,常见的压力为15—100MPa。②金属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还可超过80米/秒,(通过内浇口导入型腔的线速度—内浇口速度),因此金属液的充型时间极短,约0.01—0.2秒(须视铸件的大小而不同)内即可填满型腔。压铸机、压铸合金与压铸模具是压铸生产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谓压铸工艺就是将这三大要素有机地加以综合运用,使能稳定地有节奏地和高效地生产出外观、内在质量好的、尺寸符合图样或协议规定要求的合格铸件,甚至优质铸件。1、压铸机(1) 压铸机的分类压铸机按压室的受热条件可分为热压室与冷压室两大类。而按压室和模具安放位置的不同,冷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的压铸机。热室压铸机立式冷室卧室 全立式(2)压铸机的主要参数a合型力(锁模力)(千牛)————————KN b压射力(千牛)—————————————KN c 动、定型板间的最大开距——————————mm d动、定型板间的最小开距——————————mm e动型板的行程———————————————mm f大杠内间距(水平×垂直)—————————mm g大杠直径—————————————————mm h顶出力——————————————————KN i顶出行程—————————————————mm j压射位置(中心、偏心)——————————mm k一次金属浇入量(Zn、Al、Cu)———————Kg l压室内径(Ф)——————————————mm m空循环周期————————————————s n铸件在分型面上的各种比压条件下的投影面积注:还应有动型板、定型板的安装尺寸图等。2、压铸合金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目前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压铸有色金属的情况。(1)、压铸有色合金的分类受阻收缩混合收缩自由收缩 铅合金-----0.2-0.3% 0.3-0.4% 0.4-0.5% 低熔点合金锡合金锌合金--------0.3-0.4% 0.4-0.6% 0.6-0.8%

五金冲压模具设计规范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通用规范

一、模具使用寿命,大小模具定义 模具使用寿命:30万次 二、模具导向方 式 模具类型 外形 导向方式 导向腿结构 拉延类 小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中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大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修边冲孔类 小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中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大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斜楔模、成形、翻边整形类 (不带冲切) 小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中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大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斜楔模、成形、翻边整形类 (带冲切) 小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中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大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落料冲孔类 小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中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大型 □ A ■ B □ C □ D □ E □ Ⅰ ■ Ⅱ 防差错措施 ■ 需要,右侧两导柱间距及导板加大10mm 。 □ 不需要。 类型 方式 类型 A 、导向退 B 、导向退+导柱 C 、导柱 D 、导柱组 E 、导板 导向方式 注意:导向装置不能承受侧向力,有侧向力时需增加直接反侧装置平衡侧向力 导向腿结 Ⅰ、角落导向腿(外导) Ⅱ、中心导向腿(内导) 类型 尺寸范围 小型模具 模具的长度+宽度≤1800 中型模具 1800<模具的长度+宽度<3500 大型模具 模具的长度+宽度≥3500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模具设计实例1——相机外壳模具设计 本单元讲解的实例为按摩器上盖模具设计,按相机外壳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相机外壳模型 1具体设计步骤 1.1启动PRO/E4.0,建立模具文件 (1)启动PRO/E。选择下拉菜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命令,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目录。 (2)选择下拉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弹出1-1所示的“新建”对话框,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制造”选项,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模具型腔”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anmo”,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图1-1 “新建”对话框 (3)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则进入PRO/MOLDDESIGN设计模式。 (4)单击“模具制造”工具栏上的“模具型腔布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同时弹出“布局”对话框,如图1-2所示。 (5)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anmo.prt”零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如图1-3所示。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中选择“按参照合并”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接受默认的参照模型名称。 图1-2“布局”对话框图1-3“创建参考模型”对话框(6)单击“布局”对话框中的“参照模型起点与定向”选项区域中的拾取箭头,出现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同时出现“坐标系类型”菜单管理器,如图1-4 所示

图1-4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和“坐标系类型”菜单 (7)在“坐标系类型”菜单中选择“动态”命令,进入“参照模型方向”对话框如图1-5所示,选择“坐标系移动/定向”按钮,选择“轴”输入数值90。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布局”对话框,单击“确定”完成参照模型的加载,如图1-6所示。 图1-5 参照模型方向菜单图1-6 参照零件布局结果 1.2设置收缩率 (1)单击“模具制造”工具栏上的“按比例收缩”按钮,弹出“选取”对话框,按照提示单击任何一个参照模型,选中的模型变成红色。

压铸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压铸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一、模具设计之前 二、模具设计之中 三、模具设计审核 及图纸输出

客户资料审查 制品样板 3D产品设 计 结 果 回 馈 客 户 客 户 承 认 模 具 设 计 与 开 发 计 划 的 制 订 ﹑ 设 计 参 数 的 审 核 与 分 析 制 品 参 数 评 审 a﹑制品用在何处(外观要求)﹔怎样使用(力学性能要求)﹖ b﹑成型锌(铝)合金的收缩率多少﹖ 制品CAD 图面 3D产品设 计 c﹑制品是否要同其它零件进行配合(公差要求)﹖ d﹑制品结构脱模角分别是多少﹖ 制品3D档案3D审查 e﹑浇口位置﹑流线﹑结合线﹑顶出痕要求﹖ f﹑制品外观面有无特殊要求﹕喷砂﹑电镀...﹖ 制品3D档 与样板 图样比对 模 具 参 数 评 审 a﹑客户指定制品成型的材料特性如何﹖ b﹑预期将模具寿命多少件制品﹖ 制品CAD档 与样板 图样比对 c﹑预期的出模周期多长﹖ d﹑需要何种类型的流道及排气系统﹕单流道﹑多流道,渣 包排气、大排气,真空排气。 制品3D档 与CAD档 图图比对 e﹑模腔的布局﹖天地方向的选择﹖ f﹑制品出模方式的选择﹕手动拿出或自动落下﹔机械顶出 ﹑液压顶出 设计 规划设计日程的确定﹔该项目设计师指定﹑技术负责人指定 《模具设计之前》

模具结构设计1﹑制品能否从模腔中拉出﹖能否从模 芯上脱下﹖ 首先确定出模方向﹕首先根据制品Boss﹑倒勾等结构确定出模方向﹐若 无法正常成型和脱模则考虑设计内(外)滑块侧面抽芯。 2﹑确定分型面 以模具制造加工条件的要求为根据﹐满足制品外形要求来确定模具分型 面位置﹐便利简化磨削﹑铣削﹑CNC加工 3﹑设计合理的浇口位置﹑浇口形状以 及浇口数目 根据制品大小﹑流动性能﹑可能出现的料流结合线﹑模塑周期的长短﹔ 借用AnyCasting模流分析软件(公司尚未安装)等工具来确定浇口位置/大 小/型式(直胶口、内八字、外八字、反水口…)/数目。浇口的设计决定料 流结合线﹐而结合线的汇集将使内应力集中﹐这对于制品将是一个致命 的破坏因素 4﹑制品模穴排气渣包布局合理吗﹖ 针对制品模穴排气渣包问题﹐必须要排布在模穴的料流结合线处及料流 最易包气位置 5﹑镶件和成孔销的设计 针对一些精巧细小的部件采取模仁镶件的方法﹐如成形深而小的孔位﹔ 模仁成型面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磨损破坏的结构﹔在分型面下方深处无法 加工或难以加工的结构. 6﹑排气结构设计 针对制品一些尖锐薄的位置﹐在压铸过程因排气不良而容易形成真空以 致压射压力损失大且粘料难以充饱产生射出制品缺料现象﹐我们需在该 处设置渣包及排气槽﹑开设镶件孔或将顶针设置于该处 7﹑顶出机构设计跟据产品类型确定合适的顶出方法(脱模板﹑顶杆﹑直推块) 8﹑冷却水路、油路设计 我们根据预期模塑量﹑模塑周期来确定冷却水路的有或没有﹕ a:对于较低模塑量的样件模﹐可以不设冷却水路﹔ b:对预期模塑量上万的模具我们精确的设计合理高效的冷却条件﹐避免 出现冷却不均匀甚至有些地方无法被冷却的现象。注意前后模水路要相 互配合﹑不能重垒平行﹐防止制品冷却不均匀,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材料:08F ,厚度1.5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级进模)。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 材料 O8F 为优质碳素钢,抗剪强度τ=220~310Mpa 、抗拉强度b σ=280~390Mpa 、伸长率为 10δ=32%、屈服极限s σ=180Mpa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加工。 (2) 结构与尺寸 工件结构比较简单,中间有一个直径为22的孔,旁边有两个直径为8的孔,凹槽宽度满足b ≥2t ,即6》2x1.5=3mm,凹槽深度满足l b 5≤,即5《5x6=30。结构与尺寸均适合冲裁加工。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可采用一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综合考虑后,应该选择方案三。因为方案三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所以应该选用方案三比较合算。 3.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由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1)确定模架及导向方式 采用对角导柱模架,这种模架的导柱在模具对角位置,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模具歪斜。导柱导向可以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 (2)定位方式的选择 该冲件采用的柸料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侧刃粗定距;用导正销精定位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精度。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工件料厚1.5mm,尺寸较小,所以卸料力也较小,故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方式。 4.必要的工艺计算 (1)排样设计与计算 =1.5mm,条料宽度为43.57mm,步距为A=88.4mm,一该冲件外形大致为圆形,搭边值为a 1 个步距的利用率为63.98%。见下图 S=1668.7-11x11x3.14-2x4x4x3.14=1188.28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弯曲模 零件简图:如图3-11所示零件名称:汽车务轮架加固板材料:08钢板 厚度:4mm 生产批量:大量生产 要求编制工艺方案。

图3-11 汽车备轮架加固板零件图 一.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备轮架加固板,材料较厚,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汽车备轮架强度。零件外形对称,无尖角、 凹陷或其他形状突变,系典型的板料冲压件。零件外形尺寸无公差要求,壁部圆角半径,相 对圆角半径为,大于表相关资料所示的最小弯曲半径值,因此可以弯曲成形。的八个小孔和两个腰圆孔分别均布在零件的三个平面上,孔距有们置要求,但孔径无公差配合。圆孔精度不高,弯曲角为,也无公差要求。

通过上述工艺分析,可以看出该零件为普通的厚板弯曲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主要是轮廓成形问题,又属大量生产,因此可以用冲压方法生产。 二. 确定工艺方案 (1)计算毛坯尺寸 该零件的毛坯展开尺寸可按式下式计算: 上式中 圆角半径; 板料厚度; 为中性层系数,由表查得; ,为直边尺寸,由图3-13可知,

将这些数值代入,得毛坯宽度方向的计算尺寸 考虑到弯曲时板料纤维的伸长,经过试压修正,实际毛坯尺寸取。 同理,可计算出其他部位尺寸,最后得出如图3-14所示的弯曲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2)确定排样方式和计算材料利用率 图3-14的毛坯形状和尺寸较大,为便于手工送料,选用单排冲压。有三种排样方式,见图3-15a、b、c。由表查得沿送料进方向的搭边,侧向搭边,因此,三种单排样方式产 材料利用率分别为64%、64%和70%。第三种排样方式,落料时需二次送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为此,本实例可选用第三种排样方法。

真空压铸模具设计方案

真空压铸模具设计方案探讨 厦门理工学院(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副教授葛晓宏 (Ge Xiaohong) 瑞士方达瑞(Fondarex SA)驻亚洲技术销售经理秦耘(Qin Yun) 瑞士方达瑞真空应用技术经理阎?爱米尼哥(Jan Emmenegger) 摘要:在当今的工业产品中,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零件采用了压铸工艺,使得压铸工业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同时产品结构更复杂,成品率也要求更高,这无疑对传统的压铸工艺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其中,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表面质量和气密性等最重要的因素——与气孔有关的缺陷,是最难解决的。 采用真空压铸工艺后,问题转化为压铸模具浇道及排气方案的设计。结合生产示例,探讨交流真空压铸模具设计过程及关键点。 关键词:真空压铸,模具,排气方案,实例验证 引言 与砂型和重力铸造相比,传统压铸件的微观结构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高速金属流在浇口处的喷射,要比金属缓慢喂入砂型或金属模腔更容易接触型腔内的空气和烟气。真空压铸工艺的重点是尽量减少这种气液接触,因此将型腔内气体有效的排出是真空压铸模具设计的关键。 对于压铸模具,传统排气设计与真空排气设计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排气的方式上前者为被动排气,利用金属流动将气体排出,即所谓的正压压射;后者为主动排气,即由采用真空装置,随压射的进行将型腔内的气体抽出,也称为负压压射。就排气效果而言,相差甚远,正确的真空排气应用将会极大降低型腔内的气体含量,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本文将就真空模具方案设计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展开讨论,重点是排气方案设计。 1 真空压铸模具设计基础 了解和掌握产品和铸件方面的知识越多,真空模具设计方案越准确。首先要进行的是模具型腔布置,包括确定分型面、模穴数量和布置方式;其次要考虑的是可能的充型位置和方向等。其中最重要是浇口设计。为了确定正确的浇口面积,以下因素必须要先行考虑: - 铸件大小 - 几何形状,包括壁厚,流动路径,最后充型点,排气点等等 - 优化的模具温度 - 去边操作可行性 - 铸件质量要求,包括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安全性,气密性,表面处理和机加要求等 - 充型时间 - 浇口速度 其中铸件净重,充型时间,浇口速度是模具设计的最基本计算数据。锌和铝铸件的充型时间请分别参考表一及表二。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模具设计实例1——相机外壳模具设计 本单元讲解的实例为按摩器上盖模具设计,按相机外壳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相机外壳模型 1具体设计步骤 1.1启动PRO/E4.0,建立模具文件 (1)启动PRO/E。选择下拉菜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命令,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目录。 (2)选择下拉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弹出1-1所示的“新建”对话框,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制造”选项,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模具型腔”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anmo”,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图1-1 “新建”对话框 (3)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然后单击“确定”

按钮,则进入PRO/MOLDDESIGN设计模式。 (4)单击“模具制造”工具栏上的“模具型腔布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同时弹出“布局”对话框,如图1-2所示。 (5)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anmo.prt”零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如图1-3所示。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中选择“按参照合并”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接受默认的参照模型名称。 图1-2“布局”对话框图1-3“创建参考模型”对话框(6)单击“布局”对话框中的“参照模型起点与定向”选项区域中的拾取箭头,出现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同时出现“坐标系类型”菜单管理器,如图1-4所示 图1-4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和“坐标系类型”菜单 (7)在“坐标系类型”菜单中选择“动态”命令,进入“参照模型方向”对

压铸模设计实例

这是一个摩托产品盖,其外形为442X170X112。1出1,下面来谈谈模芯布局。 首先我们得先确定进料位置,此产品后面和尾部都需做滑块。开流道时先考虑下滑块位置,能避开尽量避开。故而流道选者无滑块正面进,如上图所示。 确定好方向后,以大圆心为基准定点。我将进料深度分为3段。主流道进口62宽,20深。中间段支流道30宽,17深。分叉小段15宽,14深在加斜度,皆与此产品较大内浇进料口 深2。 如何计算进料道的长度,我设计的理论将其设3段,以左边黄尺寸为例。 假设小叉支流道斜度长为15—20,延长与转者处设15—20。支流道宽30在略斜35左右,然后底下R角转折。R20+延长,总长25—30。这样算下流道长度从产品到模芯边距离为 100左右。

渣包尺寸为30宽以上,长40以上,距离足够的话。深度13—15,出模度数8—10度,底下R3—5过度。 假设渣包宽35,进料边口为5,预设渣包后留25。那么产品到模芯边为60余量。如有滑块得根据抽出距离另行计算或者加宽余量边,祥见以下图所示。 对于有滑块面的余量放置,假设模内抽芯距离为70,那么后面的距离为70+余量,使之滑块滑出绝

对距离后始终在模芯内,余量15—20最起码。另外边也同样的道理,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模芯的大小,然后去小归整。 设计好大小后,然后来设计模芯的厚度。厚度的设计准则以模芯最低出开始算余量50以上。 因为底下通10水管,水管位置离产品模芯底面下来20—25距离,底下留余量为25—30,然后以分型面为定点基准,凑整数。

绿色为水管,红色,蓝色为点冷却。一般模芯不是很厚的,如果中间没有孔位,可以直通,或环绕试。如果无法通水管,那就采取点冷却。一般在型腔的镶快出,凸起出,热聚处。其深度离腔体最深出低20—30左右。

五金模具设计流程

五金模具设计流程 五金模具设计一般按照下面这个流程图进行工作的,详细的在后面叙述。 AUTOCAD冲模设计流程图。 首先,那到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或磁盘,看懂,看透,对产品的材质,料厚,公差进行分析:⑴.确认材料的品质:常用的为钢板(如SECC),不锈钢(如SUS304),铝合金,这几种产品的展开系数a均不一样,一般钢板为0.4,不锈钢为0.45,铝合金为0.43。(指L曲)。 ⑵.分析产品图的公差:一般地说,产品图上关键尺寸都有公差,从产品图设计者来讲,当然想公差越小越好,保证了设计者的最终目的。但是,从模具设计和加工能力方面来讲,这就要求很高,因为这给模具设计者和模具加工增加了难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双方的友好协商和诚志沟通,在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产品图尺寸公差。而模具设计者要善于确定产品图尺寸的“目标值”,一般内径取公差上限,外径取公差下限,有的尺寸取中间值,如孔距,间距等。 ⑶.绘制产品图,将产品图中各个部位尺寸的目标值都加进去,然后标上尺寸,检查与图纸正确与否。 ⑷.绘制展开图,利用绘制好的产品图画展开图,弯曲部分要加补偿,其补偿量x=展开系数a * 料厚t,展开系数参照标准执行。画展开图要注意,弯曲线弯曲内部的线,在展开图中指示的弯曲线是弯曲内线。 ⑸.确认模具种类:是连续模还是工程模?一般由客户确定,有时也由设计者确定。其原则是:①考虑量产性;②考虑批量性; 如果确定是连续模的话,首先画排样图,建立排样层“P”,然后根据排样图宽度确定模板的大小和厚度。根据材料的厚度,确认冲头的强度以及模具大小。然后写模板筹备书,包括尺寸,热处理,数量等要求。 ⑹.在此同时,模具的平面图形大体上已经出来了,经过多次研讨,最后确认上下型平面图和组立图。以后的工作就是部品图,拆板图和外购标准件清单。 在设计连续模时,排样图,接刀图要得到客户确认,特别是产品接刀图要有详细的接刀形状,位置尺

模具设计实例

例8.2.1冲裁模设计与制造实例 工件名称:手柄 工件简图:如图8.2.1所示。 生产批量:中批量 材料:Q235-A钢 材料厚度:1.2mm 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A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一个φ8mm的孔和5个φ5mm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3.5mm(大端4个φ5mm的孔与φ8mm 孔、φ5mm的孔与R16mm外圆之间的壁厚)。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中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但工件最小壁厚3.5mm接近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3.2mm,模具强度较差,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3.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级进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手柄的形状具有一头大一头小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直对排,如图8.2.2 所示的排样方法,设计成隔位冲压,可显著地减少废料。隔位冲压就是将第一遍冲压以后的条料水平方向旋转180°,再冲第二遍,在第一次冲裁的间隔中冲裁出第二部分工件。搭边值取2.5mm和3.5mm,条料宽度为135mm,步距离为53 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78%(计算见表8.2.1)。查板材标准,宜选950mm×15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7张条料 (135mm×1500mm),每张条料可冲56个工件,故每张钢板的材料利用率为76%。

接触片的冲压模具设计

学科代码: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xxxxxxx 大学(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接触片的冲压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年级:2006级 姓名: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0年5月6日

接触片的冲压模具设计 xxx 摘要:目前,随着汽车及轻工业的迅速发展,模具设计制造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一个行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快速制造优质模具的有力保证:1)、CAD/CAE/CAM的广泛应用,显示了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在欧美,CAD/CAE/CAM已成为模具企业普遍应用的软件。本模具设计一个接触片,该零件左、右对称,生产精度要求为IT14级。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一次冷冲压模设计的实际训练,从而提高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巩固复习四年以来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知识,以致能融会贯通,进一步了解从模具设计到模具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工艺参数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关键词:冲压模具;模具设计;模具 Abstract:At present, along with the automobile and the light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the mold design manufacture receives people's widespread attention day by day, has become a profession. Applies th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mold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has become the fast manufacture high quality mold the powerful guarantee: 1)The CAD/CAE/CAM widespread application, had demonstrated us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etus and the promotion mold industry superiority。In Europe and America, CAD/CAE /CAM has become the mold enterprise universal application the technology。This mold designs a contact strip, this components left and right symmetry, the production precision request is the IT14 level。The synthesis utilizes the theory and the production know-how which this specialty studies, carries on actual training which a time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s, thus sharpens our independent working ability。Since consolidated reviews various discipline knowledge which four years have studied, so that can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 subject, further understood designs the entire technical process from the mold which make to the mold。Grasps basic skill which the mold designs, like computation, cartography, consult design material and handbook, familiar standard and standard and so on。Key words: Stamping die; Mold Design; Mol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