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1: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共78项)

一等奖(13项):

1、线辣椒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尊练

2、板栗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吕平会

3、陕西省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

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贾军战

4、基于GIS的陕西省主要经济林果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及应用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李星敏

5、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

6、优质油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振生

7、榆林市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推广

榆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刘肖

8、陕西省耕地土壤养分普查及分区施肥技术推广

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石磊

9、陕西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推广

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张树明

10、陕北马铃薯旱作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善才

11、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郭庆宏

12、关中地区食用菌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仵均祥

13、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

西安理工大学解建仓

二等奖(32项):

1、苹果生态果园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智

2、20种大宗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梁宗锁

3、陕南蚕桑新技术综合配套应用

安康学院陈正余

4、陕南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阳峰

5、以成熟度为中心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

陕西省烟草公司烟叶管理处刘海轮

6、陕西苹果绵蚜监测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

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杨桦

7、春玉米高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荣成

8、安康市标准化规模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

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陈少谋

9、香型优质稻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陕西省水稻研究所王胜宝

10、大鲵规模化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张红星

11、渭北旱塬高效生态复合模式示范应用建设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宋宪虎

12、渭北套袋苹果黑点病预防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军科

13、玉米新品种户农101引进与推广

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郝光方

14、玉米新品种沈玉17号引进与推广

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杜翠萍

15、渭北旱塬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应用研究与推广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陈登文

16、宝鸡市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王周录

17、汉中市黄金梨产业化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

汉中植物研究所高文

18、黄土高原节水抗旱植被恢复与优化配置模式示范推

广

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高列萌

19、渭南市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

渭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赵晓进

20、优质小麦品种西农979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姚撑民

21、沼肥生产与应用技术集成研究及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邱凌

22、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安灞苑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郭晓成

23、陕西西部工程造林技术配套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恩贤

24、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隆玉五号示范推广

咸阳市农科所马军政

2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研究与推广

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石文权

26、延安森林火情监测及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

延安市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孙智辉

27、宝鸡市商品化优质带棒青贮饲草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宝鸡市畜牧兽医中心杜世敏

28、商洛地区香菇代料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玲

29、汉中白猪保种及内三元杂交组合推广应用

汉中市畜禽良种繁育中心王军

30、渭北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铜川市果业管理局侯怀斌

31、榆林市沙打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榆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齐宗国

32、陕西主栽食用菌良种选育与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鸣雷

三等奖(33项):

1、茶叶清洁化加工技术与设备引进示范推广

商南县农机管理站王启龙

2、苹果、猕猴桃和樱桃新优品种的繁育与推广

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高建国

3、棉花品种陕2365试验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邢宏宜

4、红将军苹果引进与推广技术

长武县果业技术推广站君广斌

5、渭北旱塬中部区生态配方肥开发与应用推广

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焦登学

6、汉中农村“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葛红心

7、人影防雹增雨作业集成技术及推广应用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米天明

8、优质高产水稻丰优28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试验示范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郑乃生

9、西安市夏玉米增产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

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选厚

10、眉县猕猴桃优质高产规范化施肥技术推广

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郝来成

11、旱地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长武521的示范推广

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鱼昌为

12、商洛地区驱鼠剂拌种及飞播造林综合技术推广

商洛市飞播管理站汪登社

13、汉中优质水稻油菜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俊

14、无性系良种茶园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锡友

15、提升奶牛生产性能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

西安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岳国璋

16、陕西黄河湿地社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渔业高效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

陕西省水产研究所李维平

17、陕西省畜牧业气象服务系统研发及推广应用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李化龙

18、关中东部壳寡糖预防酥梨冻害技术研究、示范与推

广

陕西省蒲城县植保植检站周天仓

19、宝鸡市手机短信农业服务模式建立及应用

宝鸡市电子农务推广中心李亚荣

20、稻鸭共育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安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张忠民

21、旬阳县土壤养分诊断及主要粮经作物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

旬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和润

22、鼢鼠防治新器械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延安市农科所王金明

23、铜川市烤烟农场化组织管理模式探索

陕西省烟草公司铜川市公司崔传斌

24、延安市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王俊民

25、陕北地区库坝生态养鱼技术推广

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万星山

26、陕西省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

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杜继稳

27、延安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

延安市农业信息中心刘勤朝

28、竹林丰产培育技术推广

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陈余朝

29、西安地区蔬菜优质高产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虎

30、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研究与推广

咸阳市气象局马延庆

31、麟游县肉山羊杂交育肥配套技术推广

麟游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邢金锁

32、凤翔县低压暗管输水灌溉技术推广

凤翔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队陈勇峰

33、“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同步免疫法研究及应用

城固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何明发

2017年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2017年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增效益”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定粮食、优化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

给。 坚持转变方式、培育主体。突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破解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机制。加强科研攻关、技术集成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推进合作组织发展、土地流转、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等机制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适度开发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 三、投资规模及重点建设内容 2017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支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结构调整、新型主体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工作。 (一)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以粮油主产区为重点,突出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围绕生产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2017年,在西安市、渭南市、汉中市、榆林市实施,每市补助620万元,支持集中连片推进重大关键技术应用和农业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培育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每市选择1-2两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 2、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3、农业推广项目是农业推广计划的具体体现,按项目进行农业推广的计划管理,是推广计划得到落实的保证措施之一,是农业推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推广度是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一个指标,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5、推广项目的产投比是指实施某一农业推广项目的总产出的产值与总投入费用之间的比例,它是评估项目实施实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简答题: 1、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包括:(1)转化主体;(2)转化课题;(3)转化受体。 2、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要遵循哪些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协调性原则④整体性原则⑤能动性原则⑥封闭性原则 3、简述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 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有:①一般推广方式②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③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④群众性推广方式⑤项目推广方式⑥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⑦费用共担(分摊)推广方式⑧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三、论述题: 1、注重农业推广信息的服务实效,当前应当着重研究解决哪些问题? ㈠多维服务 政策、经济、科技、市场、价格以及乡情民意信息,不仅是各级领导决策的需要,而且也是各类经济组织、科研单位以及农民家庭经营的迫切需要;它不仅是农业部门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农业信息服务对象上,应由定向服务转向多维服务。 ㈡特色服务 农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行业,所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所以提供信息服务也应因地制宜,切忌一般化。要找准位置,认清目标,发挥优势,搞出特色。要反对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做法,把过去一般化服务提高到具有本部门本专业信息个性的特色服务上来。 ㈢开放服务 市场经济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资源的财富。为了适应新体制的需要,加强对农业、农民、农村服务,就是迅速改变过去的各自分割、封闭状态,加强信息交流,尽可能向基层开放,向农民开放,向社会开放。 ㈣高效高质服务 目前农业信息最大的弱点是:编发少、传递慢、效率低。然而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快速、高效。要做到高质量服务,就要有高素质。与此同时,加速信息传递自动化建设,从而使农业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及其意义? 完成一项推广工作应及时评价和判断该项工作哪些方面是有效率或高效率的,哪些方面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以便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不足,展望未来,做出决策,以利再战。具体来讲,对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⑴评价可以评定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的效益大小,如推广人员作用发挥的程度、完成任务的情况、推广机构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协调的状况,以及整个机构发挥整体功能的大小,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使用正确程度等。 ⑵评价可以透视整个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和成绩,有哪些教训与经验,达到扬长避短和存优去劣的目的,以利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效果。

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农业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一.负责涉农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编制农业技术推广计划,负责本辖区内各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及对本辖区内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并积极组织防治;负责本辖区内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及新品种的引种实验、示范、推广、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搞好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指导及各项增产技术措施的安排、督促落实;搞好中低产田改造、配方施肥、提高地力;收集传递农业生产、科技、市场信息,指导农户选好生产项目,合理运用农业新技术;加强农技服务能力,积极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谋划策,为本镇农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负责对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资产、农民负担进行监督、审计和管理;调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负责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全面系统、及时地搜集、整理、提供本镇的农村经济统计数字,开展统计分析,指导各村调查点的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并做到准确及时。 三.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水法及法规,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管好、用好由本镇所管的水利工程设施,做好除险加固、安全检查和安全评定工作;制定与实施本镇水利、水保及水产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本镇水利管理机构的建设及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的划界确权工作;执行上级有关防汛工作指令,组织防汛抢险劳力、物资器材,指

挥本镇防汛、抗灾工作;负责本镇境内的水土保持监督预防及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负责本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勘测设计、组织施工、技术指导、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做好统计报表、检查观测记录等基础工作,建立小型水库工程技术档案;负责组织指导养殖户做好鱼苗、鱼种的生产和鱼药、鱼饲料及渔业水域的管理,协助渔政执法,以及组织实施全镇范围内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做好境内水生物的防疫和检疫工作。 四.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搞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工作,做好农机新技术指导、新机具的推广和农机信息服务工作;组织各类农业机械的技术检测、机具维修、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做好农村运输、农机堤灌、收割、农产品加工与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等各项社会化服务指导协调工作;负责本镇农业机械的建档及统计上报工作,组织农业机械进行抢险救灾;抓好辖区内交通安全工作,提高人民安全意识。 五.农民质量安全知识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巡查监管 向阳峪镇农服中心 2012年4月10日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21T16:47:11.4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6期作者:李素敏[导读]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时期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就怎样才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和推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山东省东明县东明集镇人民政府 274500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改革新农村这一伟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不断加强推广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对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时期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和供给特点,就怎样才能推动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和推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为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应用水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国家针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更新了相关规定、准则。基于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性特点,农业生产又带有很强的区域性,受生态因素、气候、土壤等地缘的影响很大,又为新型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现代农业技术在应用和推广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推广资源的配置,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等进行分析探讨。 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科技供给的实际需求和供给与预期差距很大,国家对于农业技术项目的科研资金投入也明显比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归根结底,问题主要是出在缺少可靠的资源供给。原因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点: 1.1 农业技术供给组成结构未达到合理水平 对农业技术的供给组成结构未达到合理水平,致使实际生产与科研项目脱节,技术研发成果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未达到农业全面发展的需求标准。农业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产业链条,其所需求的农业技术成果应该具备综合性和多层次性。在现阶段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为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条件,进一步加深了农业科研项目务必打破传统范围这一要求。所以,针对进一步加强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应摒弃单纯发展农业技术的思想,应大力发展农业综合配套相关技术,着重加强产业化技术与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的开发。在过去我国的科研成果中,其构成体系主要还是以单项技术成果为主,而综合性配套技术成果却少之又少,特别是不能提高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以至于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农业推广机构与农业研究机构是两个分离的研制机构,也就使得科研成果的使用与活动的资助产生分离,科研和推广的成本以及效益也产生分离,致使现代农业技术缺少可靠的资源供给。 1.2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下,农业技术的普及效率低,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是农业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许多农业技术科研成果都还只是局限于试验田和实验室里,掩盖了其技术供给效应的特点。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求,参加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都是县级以上人员,致使基层缺少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才,而且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下,农业技术的普及效率低。 2 现阶段无法满足有效需求的根本原因 2.1 农民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 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农户所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无法对新技术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支付。在零成本的条件下,以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只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最好的技术,从而不会对农村技术科研部门带来经济上制约。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会使得新型技术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农户不得不放弃对新型技术的采用。个别农户所需求的技术和其改进信息,在反馈到科研部门后会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获得的利润。同时,针对个别农户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找寻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利润的获得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户的单体土地分散,以至于无法采用机械技术和一些综合类型技术。 2.2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有待提高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吸收和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因其表现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经营远见以及科技意识,使得新技术的能力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某些地区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闭塞等,使得农户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上还有着一定的落后。 3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案 3.1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 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将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将生产、科研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彻底根除,将分散的管理体制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重成果,轻转化;重研究,轻开发”这一保守观念。 3.2 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 从各方面出发,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生产的规模在一些特定层面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适度的经营规模体制下运营,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应将土地承包权进一步稳定,将土地流转权及土地使用权活化,减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户组合,打破土地资源太小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制约;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改革,促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完善起以政府引导为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充完善相应的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制度,扩大投入力度,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经济服务功能和职业教育体系可有效的开展。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强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培养,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措施以及内容合理科学化,避免走弯路。加强农科推广法制度化建设,执行好新品种保护法、技术市场管理法、专利成果法以及农业技术合同法等。充分调动其广大农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我国农业的新时期发展目标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

新媒体时代下农业技术的推广

新媒体时代下的农产品信息技术推广——以浙江为例 当代世界经济正由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光纤和卫星通讯等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20世纪以来,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 1传统农产品信息传播还是以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体传播 1.1 电视媒体对农产品信息技术的影响 上个世纪末随着改革的深化,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业科技节目作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宣传农业科技、推进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农民关注,在这种背景下,加大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的农业科技电视节目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但是目前农业科技传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例如:专门面向农村的专业频道少;专门面对“三农”的节目少;对农节目中,农业科技节目少,且播出时间短。同时电视节目的“城市化”特色突出,反映城市生活节目越来越多,为“三农”量身定做的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广大农村受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富有帮助的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中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15年据临安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 1.2 电视媒体的弊端 1.2.1 对农电视节目的品质低 反映农村实际生活、反映农民这些普通劳动者形象的节目少;专门面向农村的专业频道少;专门面对“三农”的节目少;对农节目中,农业科技节目少,且播出时间短。同时电视节目的“城市化”特色突出,反映城市生活节目越来越多,为“三农”量身定做的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广大农村受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与“三农”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对农民增收、致富有帮助的市场和科技信息等内容在电视节目中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农村受众的需求。 1.2.2节目形式与农民接受能力失调 农村观众的文化程度大多数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在,绝大多数农民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农村受众文化水平总体偏低,影响了农村电视节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方面,对农电视节目特别是农技信息类节目专业化色彩过于浓厚且专业化过强,农民对节目中的内容一知半解,就会失去收视兴趣,降低节目的传播效果。 1.2.3传播效果与传播功能失调 影响对农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传者的疏忽,也有观众接受能力的限制。农村观众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的,占 88.1%,绝大多数农民只有中小学文化水平。对农电视节目对这种状况估计不足,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类节目专业化过强,农民对

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年陕西省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央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调结构、转方式、保供给、增效益”为重点,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定粮食、优化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进一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坚持转变方式、培育主体。突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破解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机制。加强科研攻关、技术集成和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创新,推进合作组织发展、土地流转、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等机制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适度开发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 三、投资规模及重点建设内容 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支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业结构调整、新型主体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工作。 (一)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以粮油主产区为重点,突出小麦、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五大作物,围绕生产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年,在西安市、渭南市、汉中市、榆林市实施,每市补助万元,支持集中连片推进重大关键技术应用和农业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培育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每市选择两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基础较好、工作积极性高,粮油产量靠前的农业大县组织实施。原则上在个粮食

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改革实施方案 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按照中央编办、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XX]5号)和《××县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改革方案。 一、改革的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设置的原则。 2、坚持人权、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 3、坚持合理配置人员的原则。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将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推广职能划出,跨乡镇行政区域建立农技推广区域

中心站。按照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地理位置,在全县跨乡镇区域建立三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中心站。一是依托水稻优势产业,建立××区域中心站。站址设在××镇,所服务的乡镇为××镇、××乡、××乡。二是依托大豆优势产业,建立××区域中心站。站址设在××乡,所服务的乡镇为××乡、××乡、××镇、××镇。三是依托瓜菜经济作物优势产业,建立××区域中心站。站址设在××乡,所服务的乡镇为××乡、××乡、××乡。 1、区域中心站体制。区域中心站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财、物权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垂直管理,所在乡镇协管。 2、区域中心站的具体职能。(1)制定本区域内农业技术推广规划和农业技术培训方案,并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实施。(2)为当地政府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依托,并当好参谋和助手。(3)承担和引进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搞好区域内农业科技园区建设。(4)发展和扶持农技推广展示户、种植业专业组织。(5)负责本区域内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对重大疫情和突发性害虫制定预警机制,协助政府实施统防统治。(6)负责本区域内土壤地力、墒情的监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记录当地农业主要的气象资料,如有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18年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总结 2018年来,市农技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紧紧围绕全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的工作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试验示范带动、普及推广落地、技术服务跟进工作理念,坚持精准服务,大胆探索实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现了试验示范品种多样化、技术推广应用普及化、乡土人才培养常态化、产业发展服务信息化、脱贫攻坚帮扶精准化。中心植保站、蔬菜站受到了省农业厅的表彰,靳职选、范树仁、高晓霞三位同志荣获省级表彰的先进个人;中心通过实施吊炕项目精准帮扶贫困户的做法在吕梁日报头版刊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中心获得了市委的通报表彰。 今年中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按照五重工作要求和农业现代化四十工程,重点突出五个结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项目建设与试验示范相结合。 中心着力强化同省、吕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到并顺利实施了1500亩中药材崛起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5000亩绿色大豆种植项目;圆满完成了200个省柴节煤炕连灶建设任务,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已顺利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和送样检验工作,新设置了53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建设项目主要用于企业产品

可追溯建设;完成了1万亩农区土蝗防治任务;对5000亩玉米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和飞防工作。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争取并顺利开展了玉米品种试验500亩,小麦品种试验100亩(其中,富硒黑小麦试验10余亩),花生品种、肥料试验100亩,玉米、生物肥种肥同穴播种试验60亩,山药导向槽浅生栽培试验10亩,花生机播示范600亩,玉米大豆新型间作播种示范100亩,谷子高产栽培示范100亩,高粱高产栽培示范100亩,山药高产栽培示范20余亩。 结合各乡镇农业发展情况,把争取到的项目和试验示范安排到相对应的乡镇、村。比如,在柱濮、驿马、振兴、杜村和大孝堡实施了绿色大豆项目;在大孝堡乡东盘粮村实施了玉米系列试验示范项目;在振兴街办司马村实施了高粱和花生的试验示范;在下堡镇南榆苑村实施了谷子高产栽培示范;在梧桐镇仁顺村实施了山药试验示范。 (二)推广应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 在今年的工作中,重点突出了三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方面,玉米品种主要推广了诚信16、屯玉80、强盛388、龙生1号等;谷子品种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谷40号和晋谷57号;高粱品种有晋杂22、晋杂23、晋中405和晋杂34(矮杆高粱);大豆品种有汾豆78、汾豆79和汾豆56。引进了亨得利192、迪达、美红2号等西红柿新品种和顶尖茄霸、Q9等茄子新品种共20多个,开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科学总结 成果名称研究型大学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李元元、王迎军、邱学青、李正、徐向民成果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1(前言 本世纪头20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工程人才培养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对新世纪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手段和培养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和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开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提出相应的行动纲领和改革举措,是当前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 本项目组基于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立项课题“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广东省教育厅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类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7个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自2004年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类专业进行了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理论创新

2.1 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在全国率先提出现代“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项目组在全国较早地从认识上解决了研究型大学要不要培养工程师和培养怎样的工程师的问题。2004年,学校明确提出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使命。根据以工为主的学科特点和办学基础,学校把培养现代高素质工程师作为自身的重要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以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作为主要培养方向:一方面致力于培养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关键技术,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型工程师;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具有学科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受过严格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训练,能领导和驾驭科技型企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集专业技术、市场经验和管理才能于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家。“研 1 究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见图1)。 “大工程”研究型大学需求与挑战背景(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型国家战略人才定位人才需求综合性学科结构创新型 经济转型科学实力工程师产业升级师资队伍 办学基础全球一体化挑战理工科工程训练条件优势 研究型科技型 工程师企业家 共性能力 工程实市场管 专业技技术创践能力理能力 术能力新能力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1: 第十四届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共78项) 一等奖(13项): 1、线辣椒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尊练 2、板栗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吕平会 3、陕西省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 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指导中心贾军战 4、基于GIS的陕西省主要经济林果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及应用 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李星敏 5、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 6、优质油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董振生 7、榆林市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集成与推广 榆林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刘肖 8、陕西省耕地土壤养分普查及分区施肥技术推广 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石磊 9、陕西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推广

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张树明 10、陕北马铃薯旱作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善才 11、发酵床养猪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郭庆宏 12、关中地区食用菌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仵均祥 13、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 西安理工大学解建仓 二等奖(32项): 1、苹果生态果园建设及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丙智 2、20种大宗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推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梁宗锁 3、陕南蚕桑新技术综合配套应用 安康学院陈正余 4、陕南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阳峰 5、以成熟度为中心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 陕西省烟草公司烟叶管理处刘海轮 6、陕西苹果绵蚜监测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 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杨桦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里,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和实践证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离不开农业科技,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因此,探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处于关键时期。无论是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看,还是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显著,农业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农业科技推广已成为关键环节,肩负着重要使命。但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的“弱质产业”和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农业科技推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如何更迅速、更有效的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我国各地的自然资源密切结合起来,创造出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农业商品经济,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1.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1.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开展农民技术培训,为政府提供咨询,协助农业行政部门执法及对农情的监测预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认识不到位:地方财政状况不佳、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条件无保障。除经费缺乏外,基层农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基本条件也较差,难以吸引农技推广人员稳定地从事推广工作。一些乡镇站连从事推广工作最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推广队伍中具有中等农业专业学历以上的只占60%左右,而且由于经费不足而缺乏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致使一些技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附件1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报送数量限额 (省辖市、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厅直单位)

附件2 2014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单位(省直管县、重点扩权县(市))信息表 年月日 注: 推荐单位填写此表 (一式二份),并于2014年2月25日前寄送或传真至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办(415房间)。

附件3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市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编号 河南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10—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1—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2—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3—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4—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5—0-3岁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指导 □16—公益性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陕西省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2016

陕西省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2016 陕西省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的通知 陕农业发〔2016〕32号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农机、果业局(委、中心)、扶贫办(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 扶贫办,韩城市农林局、扶贫办,神木、府谷县农业、畜牧(局)、扶贫办: 《陕西省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6年4月12日 陕西省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的实施意见》(陕发〔2015〕20号)精神,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力度,大力发展多 元富民产业,培育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市场经营主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确保至2020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户全面脱贫,农民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形成每村1-2个农业主导产业,每个贫困家庭掌握1-2 门生产技术的良好局面,特制定以下四个方面28条政策措施: 一、打造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精准发展 1.制定农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科学布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结构,支持发展优势 主导产业。 2.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项目倾斜支持力度,优化调整农业专项资金,确保每年投向连片 特困地区的项目和资金增长幅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支持商洛开展整市专项资金切块下达试点,主要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总规模 不少于6000万元,由商洛市自主安排项目。 4.支持秦巴山区发展茶业特色产业带280万亩,主要建设陕茶繁育推广示范区,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及标准化茶园。建设认定省级标准化茶园150个以上,每园核心区500 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以上。 5.支持秦巴山区发展汉江、丹江猕猴桃基地50万亩,以城固、勉县为重点,扩大种 植规模。加强果树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与管理,提高种苗质量。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

摘要:摘要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农业生产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 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内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 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

农业推广现状

农业推广现状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现状 1.机构设置 我国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依然延 续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推广网络。在中央层次,设有“全 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是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成 立于 1 9 9 5年 8月,由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 保护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和全国土壤肥料总站合并而成, 而畜牧兽医、水产和农业机械仍归专业司局管理;在省和 地市级两个层次,按照上下对口,农业厅( 局) 下设农技 站、种子站、植保站和土肥站,作为国有事业单位,负责与 国家层次相对应的职能。县、乡两级的农业技

术推广部 门是直接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 构,是当前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在一些地方, 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有的甚至就是同一机构。 2.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情况 县、乡农业技术 推广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按专业领域分为五大系统:种植 业、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经营管理。据农业部统 计,到 2 0 0 3年底,全国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 l 7 . 3万 个,推广人员 1 0 3万人;:乓中乡级机构1 5 . 1万个,乡镇人 员 6 9 . 4万人。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到2 0 0 3年底,全省 县、乡两级共有推广机构 9 1 4 4个.推

广人员 6 3 0 8 7人;其 中乡级机构 7 4 0 3个,乡镇人员 4 O 5 2 5人。 3. 职能划分农业部门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职能 按性质分为四大类: ( 1 ) 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委托 的执法和行政管理。如动植物检疫、畜禽水产品检验、农 机监理、农民负担管理等。( 2 ) 纯公益性工作。如动植物 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组织防治,对农民无偿的培训、咨询 服务,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对农药、动物药品 使用安全进行监测和预报,参与当地农技推广计划的制 定与实施,对灾情、苗情、地力进行监测和报告等。( 3 ) 带 有中介性的工作。如农产品和农用品的质量检测,为农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面向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又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立之初就具有工程教育 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以哈雄文、梅季魁、侯幼彬、郭恩章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建筑教育专家奠定了哈工大建筑教育的基石;今天,在新一代学术团队的带领下,实现了新时期的跨越发展。自2005年起,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着力改革和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新世纪全球一体化建筑设计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2011年、2013年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一个标准、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重保障"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1)"一个标准"——建立体现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目标的专业培养标准通过长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建筑学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国际化趋势下的专业人才需求,提出指向"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着力实现建筑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国际化能力等"三种核心能力"全面提升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2)"两个体系"——构建体现核心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核心课程体系和特色化实践训练体系 整合课程、精炼主干,设计课程以问题为先导,与建筑技术类和历史人文类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轴、技术和历史人文类课程为两条辅线的"一轴两线、立体交织"的核心课程体系。与海外高水平学者与机构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建设国际化特色课程群。聘请海外兼职教授、合约教授执教设计课程;国际顶级研究学者或设计大师讲授专题化课程;开展工作坊制的国际联合教学。 在基础能力构建、拓展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塑造三个阶段,针对进阶式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开放教学平台,构建强化工程执业能力培养的"2+2+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