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中特复习

2016中特复习

说明:

1.资料非标准答案,答题时请酌情增减。

2.答题时需结合最新文件和最新提法,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导论

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论断;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解决了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义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关键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紧紧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与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这

两大历史性课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重大课题,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形成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更大任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目标要求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重大论断,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问题,使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蕴含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推进实践创新,尊重人民实践创造,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前提下,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创的,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实践创新中实现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人民的实践创造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人民立场,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与反映人民意愿、为人民服务始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自觉地把实践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l 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立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华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采取科学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建设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没有孤立于世界,而是在把握时代机遇、体现时代发展进步要求中前进的。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同世界的联系和互动,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不照搬外国模式,又善于在比较中学习借鉴,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深刻说明它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3、简述“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一)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相互联系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

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

(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4、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长达14年之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革命的、进步的人民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中华民族在抗击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所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因胜利而树立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军民通过自身抗战努力而重新确立的大国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抗日战争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革命战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亡国灭族的反革命战争,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设一个新中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根本目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外战争,而是日本法西斯图谋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和中华民族为生存而战的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反侵略战争,从根本性

质来说是中国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是一场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命运的战争,给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以战略机遇与历史舞台。通过抗日战争,中国不仅大大加快了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步伐,而且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战争赢得了民心,壮大了人民军队和根据地,为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即将开始的三年解放战争,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结果。抗战的历史已经证明,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打一场人民战争,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人民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

抗日战争提振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的烽火,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重铸了中华民族强健的魂魄,不仅使民族生命得以延续,而且使民族精神得到升华,民族活力得以激发,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面对强敌,永远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为全民族的光荣和后世的光荣理想而奋斗,这就是抗日战争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战中升华的民族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三、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崇高威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神圣的、进步的、追求和平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在较长时间内承担了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任,抗日战争是挽救中华民族命运、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进步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进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既是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主权而战,也是为世界和平与正义而战,更是为人类生命与尊严而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推进人类历史进步的战争。首先是推进世界历史进步的战争。这突出表现在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上。可以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时之长,涉及之广,军民牺牲之惨烈,财产损失之巨大,都世所罕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性贡献,起到了推进世

界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中国是抵御日本法西斯侵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作出牺牲最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以巨大而惨烈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正义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通过抗日战争,中国重新确立了大国地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艰苦斗争,以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中国积极参与了发起创建联合国的工作,并提出了建立强有力且灵活敏捷的世界和平机构的主张,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东方大国形象。中国是在用5种文字书写的《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国家。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标志着中国跨入大国行列,奠定了负责任的东方大国的地位。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认识。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清醒认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同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曲折和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不发达的阶段,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人

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是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二是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排在世界后列,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在全球第100位左右。三是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总体上达到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 000多万人。四是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水、矿产、土地、木材等重要资源相对紧缺,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五是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达40%以上,城镇化率刚过50%。

总之,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

2、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任务?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既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又更切合我国新的发展实际,更顺应人民意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到新中国成立lOO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推进,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产品丰富,文化服务健全,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影响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实现孩子们对成长得更好、工作

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期盼,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2).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任务。解放思想是前提,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为此,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为配置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其本质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商品交换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探索,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并存为商品交换关系的存在提供了基础,这要求我们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协调重大经济比例关系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治理功能。

作为一种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无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的调控和治理功能,都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和计划视为两种不同的经济手段,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演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党先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接着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最后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并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明确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只差,但实质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

2、为什么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关键?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主动适应新常态,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也是实现有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目的是为了让经济发展得又稳又好。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越向前推进难度越大。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增长驱动力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期,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成为传统制造业发展制约,新的增长点还有待于进一步培育,创新驱动亟待破题;另一方面,只有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影子银行等潜在风险,把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路子上来,推动微观基础和产业基础调整适应新常态,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才有保障。

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关键是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稳增长和调结构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常态下经济虽换挡却绝不能“失速”。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又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通过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等措施,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关键在于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要做好调结构的“加减乘法”。“减法”,是指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资源重新配置,为推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提供契机。“加法”,是指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乘法”,是指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总而言之,要靠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让调结构转方式为稳增长提供持久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也是实现有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了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协调推进,由此实现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调整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区域的竞争互补关系等。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转换。为此,需要加快推动以下三个转变:一是强化生产的需求导向,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积极发展第一、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以信息化促进我国经济从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

3、谈谈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2)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3)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1%,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4)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5)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6)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殷实充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4、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商品、服务、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日益发展,从而推动各国各地区间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过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扩张,这符合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绝对规律。

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能够引进资本、科技、管理、人才等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创建和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挑战看,经济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控制主导着国际经济秩序与规则,这可能会干扰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可能使我国产业长期陷入世界分工体系的外围和低端,同时也必然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危机的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一系列新形势,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中遭受重创,其对国际经济秩序和规

则的主导权在削弱,这为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未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抬头,发达国家对外输出危机的措施层出不穷,这加剧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科学研判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依托经济全球化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能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人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是深化“引进来”战略。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科技、管理和人才,优化外资结构,放宽外资准人限制的范围,推进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有序开放,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使之服务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是加快“走出去”战略。要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为此,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国内企业和个人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完善领事保护体制,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更多服务,扩大投资合作空间。

四是探索多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方式。要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最终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要建立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根据趋利避害原则,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1、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民当家作主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1)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840年后,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并先后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实践和组织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共识和前进指针。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要求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权利,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的民主不受金钱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离开人民当家作主,不受人民监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就会脱离正确方向,就会变质。中国共产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

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谈谈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意义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合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多党合作制度并在实践中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政治制度:明确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制定了多党合作的政治纲领,提出了多党合作制的具体形式,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科学阐明了新时期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性质,丰富和发展了党派间合作的方针,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指明了多党合作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了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明确了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首次概括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概括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政治准则,进一步完善了衡量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标准。

5.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将协商民主制度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探索和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

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以人民利益根本一致为最大政治基础,以团结尊重和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重要保证。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贡献。

3、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党领导人民实现现代化,包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法治建设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根本一致、内在统一的。

4、为什么说中国既没有搞“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鼎立”的经济基础?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中国的国情决定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也不能搞“三权鼎立”。

“三权鼎立”主要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

互相制衡。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某一集团独揽权力,便于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实现“民主”,实际上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制衡,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权利具有至上性、不可分割性;中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此,在中国,既没有搞“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也没有搞“三权鼎立”的经济基础。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为什么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三个层面,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从来都是一元的,不能多元化。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权机构等,都是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之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实现“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信仰是思想的强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没有坚定的信仰引领,就难以经受严酷考验;缺乏信念的有力支撑,就会在于扰诱惑前败下阵来。要树立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要面向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把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积极应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应主动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要敢于亮剑;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则既要斗争,也要尊重、包容、借鉴和吸收。

2、怎样科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要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创造性转化,

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既不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陷入文化虚无主义。

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要深入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既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又要合理地利用起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1、怎样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