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全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对照表1.0

最全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对照表1.0

最全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对照表1.0
最全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对照表1.0

环评报告书对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的要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新20131025)

适用范围

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

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

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

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编制与

审核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

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

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附录B突发

环境事件风险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

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

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

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

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

站。】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

险物品的企业事业单位,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

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

环境应急预案。

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有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

的,主办单位应当在活动开始前编制临时环境应急预案。

一般要求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

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

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

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评价范围

对危险化学品按其伤害阈和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及敏

感区位置,确定影响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5公里;二级评价范围,

距离源点不低于3公里范围。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及时划定或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编制或修订本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未划定环境风险等级或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已满三年的;

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或数量、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或周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变化的;

3)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造成环境污染的;

4)有关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国家标准或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的。

【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机构编制。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单位对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负

责。】

【新、改、扩建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可作为所属企业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重要内容。】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指南等规定;

(二)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

(三)建立在环境敏感点分析基础上,与环境风险分析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能力相适应;

(四)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五)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六)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地区、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

(八)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五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

(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

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

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

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

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

供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安全评价数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目的:

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主要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

(1) 风险识别

(2) 源项分析

(3) 后果计算

(4) 风险计算和评价

(5) 风险管理

二级评价可选择风险识别、最大可信事故及源项、风险管理及减缓风

险措施等项,进行评价。

6.1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识别对象包括:

1)企业基本信息,

2)周边环境风险受体,

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和数量,

4)生产工艺,

5)安全生产管理,

6)环境风险单元及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7)现有应急物资、

应急装备、救援队伍等。

其中,2)~5)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识别。

进行环境风险识别时,应当制作企业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周

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企业雨水、清净下水收集、排放管网图、污水收集、

排放管网图以及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并作为评估报告附件。

6.1.1企业基本信息

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1)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

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业

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

集团公司名称;

2)地形、地貌(在泄洪区、河边、坡地)、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台风、泥石流、

洪水等);

3)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

量现状。

6.1.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现有应急资源,是指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企业内部应急物资、应急装备

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以及企业外部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包括与其他

组织或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或互救协议情况。

应急物资主要包括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各种絮凝剂、吸附

剂、中和剂、解毒剂、氧化还原剂等;应急装备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应

急监测能力、应急通信系统、电源(包括应急电源)、照明等。

按应急物资、装备和救援队伍,分别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名称、类型(指物资、装备或队伍)、数量(或人数)、有效期(指物资)、

外部供应单位名称、外部供应单位联系人、外部供应单位联系电话等。

6.2 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6.2.1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年份日期,地点,装置规模,引发原因,物料泄漏量,影响范围,事后

采取的应急措施,事故损失,事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

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者

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

(三)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准备措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预警分级指标、预警发布或者解除程序、预警相应措施等;

(四)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

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

(五)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六)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通信保障、科技支撑等;

(七)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

(八)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解释、修订情况和实施日期等;

(九)附件,包括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标准化格式文本、工作流程图、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

【【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中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

(二)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以及

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针对单位危险源数量和性质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品

名和基本储量等。】】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

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

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

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

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

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

6.2.2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结合6.2.1的事件情景,列表说明本企业可能发生各种突发环境事件的情景,以及每种情景下的源强分析、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分析和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可能引发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最坏情景。

A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生事故(例如,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出厂界、消防水、物料泄漏物及反应生成物,从雨水排口、清净下水排口、污水排口、厂门或围墙排出厂界,污染环境等)

B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C非正常工况(如开、停车等);

D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E停电、断水;

F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

H违法排污;

I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

6.2.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针对上述6.2.2分析的每种情景进行源强分析,包括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物理化学性质、最小和最大释放量、扩散范围、浓度分布、持续时间、危害程度。

有关源强计算方法可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6.2.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对可能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分析环境风险物质从释放源头(环境风险单元),经厂界内到厂界外,最终影响到环境风险受体的可能性、释放条件、排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与应急措施的关键环节,需要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和应急救援队伍情况;

对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的,依据风向、风速等分析环境风险物质少量泄漏和大量泄漏情况下,白天和夜间可能影响的范围,包括事故发生点周边的紧急隔离距离、事故发生地下风向人员防护距离。

6.2.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根据6.2.3和6.2.4的分析,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气、人口、财产乃至社会等方面考虑并给出突发环境事件对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如需要疏散的人口数量,是否影响到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是否造成跨界影响,预估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

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

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三、事故报告与通报

(一)企业内部报告程序;

(二)外部报告时限要求及程序;

(三)事故报告内容;

(四)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五)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六)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七)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四、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一)应急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工具;

(二)应急过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说明;

(三)应急过程中工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应急方案及操作程序;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急时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基本控险、排险、堵漏、输转的基本方法;

(四)污染治理设施的应急方案;

(五)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地点;

(六)危险区的隔离;危险区、安全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七)现场应急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八)处置事故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的处理措施;

五、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一)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

(二)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

(三)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五)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六)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七)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和控制。

六、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及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受伤时,现场急救的有关方法;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七、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一)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二)确定现场净化方式、方法;

(三)明确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

(四)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八、事故现场的恢复和善后

(一)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环境监测;

(三)应急终止的条件;

(四)事故后的生态环境措施;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二)环境应急设备维护、保养;

(三)应急评价过程;

(四)事故原因的调查;

(五)环境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修订;

(七)事故损失调查和责任认定;

(八)善后处置和保险。

十、应急保障

主要指通讯、防护、消防和车辆等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十一、应急培训计划

(一)应急救援人员培训;

(二)员工基本培训、企业法人及管理人员外部培训;(三)运输司机、监测人员等特别培训;

(四)外部公众环境应急知识的宣传及培训;

(五)应急培训内容、方式、记录表。

十二、演练计划

(一)演练准备;

(二)演练范围与频次;

(三)演练组织;

(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十三、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一)内部评审;

(二)外部评审;

(三)发布的时间、送抄部门、企业、居民区等。

评价与环境风险识别和等级划分

评价工作等级

4.2.1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

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

4.2.2 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使用

或贮存中涉及的1--3个主要化学品,按附录A.1,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

4.2.2.1凡符合附录A.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

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

4.2.2.2凡符合附录A.1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

灾、爆炸危险物质。

4.2.2.3敏感区系指《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具体敏感区应根据建设项目和危险物质涉

及的环境确定。

4.2.3根据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划分功能单元。凡生产、加工、运

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

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物名称及临界量见附录A.1。

4.2.3 1 评价工作级别,按表1划分。

4.2.3.2 一级评价应按本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

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4.2.3.3 二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

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风险识别

5.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5.1.1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

险识别。

5.1.1.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

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5.1.1.2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5.1.2 风险类型: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

三种类型。

5.2 风险识别内容

5.2.1 资料收集和准备

5.2.1.1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建设项目安

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5.2.1.2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

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5.2.1.3 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5.2.2 物质危险性识别

按附录A.1对项目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危险性识别和

综合评价,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5.2.3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

功能单元,按附录A.1确定潜在的危险单元及重大危险源。

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每当完成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实施计划后,应当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并按照附录A划定或重新划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并记录等级划

【【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中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等;

(二)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以

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

(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针对单位危险源数量和性质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品

名和基本储量等。】】同上

定过程,包括:

1)计算所涉及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2)逐项计算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确定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3)判断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卫生或大气防护距离要求,确定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4)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按要求表征级别。

风险

评估

一般

程序

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风险评价流程框图

环境风险评估的程序

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按照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应急管理差距分析,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划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五个步骤实施。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根据6.1和6.2的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完备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找出差距、问题,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7.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是否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的重点岗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是否明确,定期巡检和维护责任制度是否落实;

2)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是否落实;

3)是否经常性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

4)是否建立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并有效执行。

7.2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是否在废气排放口、废水、雨水和清洁下水排放口对可能排出的环境风险物质,按照物质特性、危害,设置监视、控制措施,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2)是否采取防止事故排水、污染物等扩散、排出厂界的措施,包括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雨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等,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3)涉及毒性气体的,是否设置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是否已布置生产区域或厂界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分析每项措施的管理规定、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和措施的有效性。

7.3环境应急资源

1)是否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包括应急监测);

2)是否已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

3)是否与其他组织或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或互救协议(包括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和救援队伍等情况);

7.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分析、总结历史上同类型企业或涉及相同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发生相同或类似突发环境事件,是否有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

7.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针对上述排查的每一项差距和隐患,根据其危害性、紧迫性、和治理的时间长短,提出需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别按短期(3个月以内)、中期(3-6个月)和长期(6个月以上)列表说明需要整改的项目内容,包括:整改涉及的环境风险单元、环境风险物质、目前存在的问题(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可能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

风险防控与措施

风险管理

9.1 风险防范措施

9.1.1 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

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干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距。

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

急疏散及避难所。

9.1.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

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1.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

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

所。

9.1.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设计方案。

9.1.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爆炸危险区域、腐蚀区域划分及防爆、防腐方案。

9.1.6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9.1.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制定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针对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分别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实

施计划应明确: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等方面逐项制定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应急管理的目标、责任人及完成时

限。

每完成一次实施计划,都应将计划完成情况登记建档,以备监督检查。

对于因外部因素致使企业不能完善的情况,如环境风险受体的距离和防

护等问题,如有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安全隐患,应及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规划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措

施消除隐患。

评估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

构编制。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单位对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及其结论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组织评估小组对本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评估小组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环境应急预案涉及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人员、相关行业协会、相邻重点风险源单位代表、周边社区(乡、镇)代表以及应急管理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

环境应急预案评估小组应当重点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内容格式的规范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以及与其他相关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单位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草案进行修改。

修订条件与时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当及时划定或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编制或修订本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未划定环境风险等级或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已满三年的;

2)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种类或数量、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或周边可能受影响的环境风险受体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变化的;

3)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并造成环境污染的;

4)有关企业环境风险评估的国家标准或规范性文件发生变化的。

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事业单位应当

及时进行修订:

(一)本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二)相关单位和人员发生变化或者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的;

(三)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

(四)环境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

(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认为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

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三)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备案《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危险化学品的

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按照《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

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并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

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

案。

企业事业单位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45日内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工程建设、影视拍摄和文化体育等群体性活动的临时环境应急预案,主办单位应当在活动开始三个工作日前报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依照下列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

(一)地方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二)地方人民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备

案。

(三)部门应急预案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四)涉及需要与所在地政府联合应急处置的中央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环境监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组织确定、公布、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二)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三)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不包括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固定式大型储罐,下同)生产企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依法对其产品质量实施监督,负责对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实施检验。

(四)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的监督管理,组织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危害性鉴定和环境风险程度评估,确定实施重点环境管理的危险化学品,负责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依照职责分工调查相关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应急环境监测。

(五)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危险化学品水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负责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资格认定。铁路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运输承运人、托运人的资质审批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航空运输以及航空运输企业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

(六)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的管理,负责组织、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受伤人员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部门的许可证件,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业营业执照,查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违法采购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八)邮政管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寄递危险化学品的行为。

法律责任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第十四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

解散的,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生

产或者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进行妥善处置,并按照国家有关环境

保护标准和规范,对厂区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检测,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应当编制或者修订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

业单位不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或者不按规定进行应急预

案评估和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

不改正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不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或者不执行环境应急预案,导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的,依据国

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在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时,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并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的;家有关规定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八十二条企业事业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不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的;

(二)水污染事故发生后,未及时启动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方案,采取有关应急措施的。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第十九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制定废弃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备案,建设或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设施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 》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环境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办法所称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建立实验室污染防治管理的规章制度,或者未设置专(兼)职人员的;

(二)未对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三)未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的。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六十四条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二)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三)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决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术语和定义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

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

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

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

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

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最大可信事故

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

大事故。

重大事故

指导致有毒有害物泄漏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给公众带

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使其具有

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功能单元

至少应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贮存容器、管

道等)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

有与其它单元分割开的地方。

重大危险源

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

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功能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

过该数量,则该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池火

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遇到火源

燃烧而形成池火。

喷射火

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在泄漏口处点燃,由此形成喷射火。

火球和气爆

由于火种作用于容器,过热的容器导致低温可燃液体沸腾,使容器的内

压加大,致使容器外壳强度减弱,直至爆炸,内容物释放并被点燃,形成火

球。

突发火

泄漏的可燃气体、液体蒸发的蒸汽在空气中扩散,遇到火源发生突然燃

烧而没有爆炸,不造成冲击波损害,但弥散气雾的延迟燃烧造成伤害。

化学爆炸

物质由于化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作功,

引起的爆炸。分散的可燃性蒸气的突然或缓慢燃烧形成的气雾爆炸;在有限

空间内混合可燃气体爆炸;反应失控或其他工艺反常所造成压力容器爆炸;

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均属化学爆炸。

急性中毒

发生在短时间毒物高浓度情况下,引起人体机体发生某种损伤。

刺激:毒物影响呼吸系统、皮肤、眼睛。

麻醉:毒物影响人们的神经反射系统,使人反应迟钝。

窒息:因毒物使人体缺氧,身体氧化作用受损的病理状态。

慢性中毒

在较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毒物,引起人体机体发生某种损伤。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

对的事件。

环境风险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

程度。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指本指南附录B规定的某种(类)化学

物质及其数量,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

环境风险单元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境风险物质

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企业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人群、具有一定社

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清净下水指装置区排出的未被污染的废水,如间接冷却水的排水、溢

流水等。

事故排水指事故状态下排出的含有泄漏物,以及施救过程中产生的其他

物质的生产废水、清净下水、雨水或消防水等。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

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

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

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废弃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

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

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

发性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

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

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

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

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预案分类: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环境事件主

要分为三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和辐射环境污染事

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

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

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主要是指生物物

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

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

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

辐射污染事件。

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

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

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

部分。

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

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

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

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

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对照表: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录 1公司基本信息 (1) 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1) 3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2) 3.1国内外同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2) 3.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3) 3.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6) 3.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0) 3.4.1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10) 3.4.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事故 (11) 3.4.3非正常工况事故 (11) 3.4.4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 (12) 3.4.5违法排污事故 (12) 3.4.6停电、断水、停气事故 (13) 3.4.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13) 3.4.8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事故 (14) 3.4.9其他可能的事故 (14)

3.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15) 4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6) 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6) 4.1.1 专项检查 (16) 4.1.2 日常防范 (16) 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7) 4.2.1 报警系统 (17) 4.2.2 有效通讯 (17) 4.2.3 日常巡视 (17) 4.3环境应急资源 (18) 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18) 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18) 5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18) 6划定公司环境风险等级 (19) 6.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19) 6.1.1危险化学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19) 6.1.2危险废物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19) 6.1.3废气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0)

危险源辨识、风险和机遇评价控制程序DXJ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和机遇评价控制程 序

1.目的 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服务或环境条件中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和机遇,并确定更新重大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服务活动、产品、服务与环境条件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和机遇的评价、更新与管理。 3.定义 危害来源:可能导致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来源。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工作相关的危险事件或暴露发生的可能性与由危险事件或暴露而导致的伤害和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职业健康安全机遇:一种或多种可能导致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改进的情形。 4.职责 4.0.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批准。 4.1.H SE部负责组织对危险源的评审活动,进行风险和机遇的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制订对危险源控制措施。 4.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并参与评价工作。 4.3.行政人事部负责行政、采购、后勤等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活动。 4.4.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的危险源,确定危险源特征。 5.工作程序 5.1初始状态评审 在体系建立之前,公司应进行初始状态评审,以了解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现状。 评审的主要内容有: a)获取与识别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对公司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b)识别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服务与环境条件中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进行评价,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 c)对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惯例、制度的调查,评估其与体系标准的符合性和风险控制的适宜性; d)对以往事件、事故和紧急状态调查的资料进行评估。 初始状态评审要形成《初始评审报告》,作为体系策划的基础。 5.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和内容

华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1) 编制原则 (1) 编制依据 (1) 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 相关技术文件 (2) 3 企业基本信息与环境风险识别 (2) 企业基本信息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4)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产工艺 (6) 安全生产管理 (9)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0)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0)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0) 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4) 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4) 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15) 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18)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8) 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衍生后果分析 (19)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0) 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3)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23) 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27)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29) 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地理位置图 (30) 企业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31) 企业平面布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雨水、污水等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31)

风险评价报告样板

风险评价报告样板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Q J B40-024-2006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 HSE风险评价报告 编写人:汤国莲 审核人:陈闵 批准人:陶旭海 日期:2006年9月 一、评估目的 对炼油事业部作业活动中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前两年风险识别中遗漏的作业及设备设施、对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生产操作方式、对重点控制点、受控设备及对各种变更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并提出适当的控制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有效控制各种风险,提升炼油事业部的HSE绩效。 二、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的部门包括作业一区、作业二区、作业三区、作业四区、作业五区、给排水、储运部、油三车间、油四车间、分析中心、综合管理部、党群工作部、生产运行部、设备动力部、技术与开发部、市场部、核算部等。 三、评估依据 ——国家有关HSE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中石化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其它相关要求; 四、评估时间和人员 1.评估时间:2006年2月20日——5月31日 2.评估人员: 事业部HSE管理办公室、各部门领导、管理(工艺、设备)人员、班组长及班组成员。 五、评估方法 本次风险评价遵照公司2006年HSE管理体系推行计划的要求,各部门(车间)运用JHA或SCL表对作业活动中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对前两年风险识别中遗漏的作业及设施、对各种变更、对新工艺、新设备、新生产操作方式、对重点控制点及受控设备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运用HAZOP(危害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对装置/作业区进行分析;采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等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确定重大危害和重要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改进措施。 六、评估实施 1、2月20日——4月30日,事业部对各部门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进行布置,各部门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制定本部门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采用JHA、SCL及HAZOP分析方法对上述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评价;采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ISO14001体系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2、4月30日——5月10日,各部门汇总上述风险评价表,形成部门重大危害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部门风险评价报告;将作业

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录 1公司基本信息 (1) 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2) 3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3) 3.1国内外同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3) 3.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4) 3.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8) 3.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3) 3.4.1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13) 3.4.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事故 (14) 3.4.3非正常工况事故 (14) 3.4.4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 (15) 3.4.5违法排污事故 (15) 3.4.6停电、断水、停气事故 (15)

3.4.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16) 3.4.8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事故 (16) 3.4.9其他可能的事故 (17) 3.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17) 4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8) 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8) 4.1.1 专项检查 (18) 4.1.2 日常防范 (19) 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9) 4.2.1 报警系统 (19) 4.2.2 有效通讯 (20) 4.2.3 日常巡视 (20) 4.3环境应急资源 (20) 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5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划定公司环境风险等级 (21) 6.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6.1.1危险化学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2危险废物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3废气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1.4废水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2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7附件 (25) 7.1公司地理位置图 (25) 7.2厂区平面布置图 (25) 7.3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25) 7.4公司雨水、清净下水、污水收集和排放图 (25) 7.5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25)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洪洞县澳利煤化有限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环境风险单元辨识 1.1环境风单元识别范围 环境风险源辨识包括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资风险辨识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及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识别等。 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等。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装置、贮运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识别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 1.2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1)柴油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见表1-1 1-1 柴油的理化性质和危险性 (2)废机油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等作用。本公司机油主要用于润滑系统和机器维修中,使用量极少。机油的着火点比较高,化学成分稳定,一般不容易被点燃,所以本公司机油风险事件可能性很小,构不成环境风险物质。 (3)煤泥水 煤泥水悬浮物浓度较大,且呈黑色,细微煤粒含量较高。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煤泥和泥沙,未经处理的煤泥水其悬浮物浓度可以达到5000mg/L 以上。由于煤炭本身具有疏水性,煤泥水中的一些微小煤粉在水中特别稳定,一些超细煤粉悬浮于水中,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煤泥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主要特点是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细小颗粒含量高;粘度大;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 (4)消防废水 消防废水含有大量的SS,另外根据火灾现场具体情况,还可能含有其它成份。如直接排放会对区内地表水体造成污染。 1.3环境风险单元识别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见表1-2。 表1-2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一览表

1.4环境风险单元识别结果 环境风险单元识别结果见表1-3。 表1-3 环境风险单元一览表 2.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应急措施 2.1突发环境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见表2-1。 表2-1 突发环境事件一览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线17风险专题环评报告

第十七章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17.1概述 本项目生产中部分物料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以及一定的毒性,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事故隐患,生产过程存在着发生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以及易燃易爆的可能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规定: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的生产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关于加强环境风险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的规定和要求,本次环境风险评价采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后果计算等方法对项目进行评估,全面分析本项目产品、中间产品和原辅材料的规模及物理化学性质、毒理指标和危险性等;针对项目运行期间发生事故可能引起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从水、气、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考虑并预测环境风险事故影响范围,评估事故对人身安全及环境的影响和损害;同时,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事故防范、减缓措施,特别要针对特征污染物提出有效的防止二次污染的应急措施,为本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 17.2 评价等级及范围 17.2.1工作等级划分原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中规定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原则见表17-1所示。 17.2.2物质危险性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附录A1中物质危险性判定标准,对本工程主要物质的危险性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17-2。

表17-2本工程主要物质危险性判定 17.2.3重大危险源判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附录A1中易燃物质临界量的规定,本工程无重大危险源。 17.2.4环境敏感性判断 本工程所在区域不属于《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生产厂区周围主要敏感目标情况见表17-3。 表17-3厂区周围近距离主要敏感目标情况一览表 17.2.5评价等级及范围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10-2004,依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本项目环境风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1 环境风险评价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拟建项目涉及的浓硫酸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是浓硫酸储罐长2.6m、直径2m,储存量为10t,浓硫酸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表1-1 重大危险源及评价等级判定 考虑到项目原料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本次环评以浓硫酸作为环境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该 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危险装置为中心半径3km圆形范围内。风险评价范围内 村庄分布情况见表1-2,风险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见图1-1。 表1-2 项目周边敏感目标一览表

1.2 物质危险性识别 硫酸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放出大量热。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脱水性。硫酸的腐蚀性极强,其酸雾刺激和灼烧上呼吸道粘膜,损害肺脏,溅到皮肤、眼内引起严重的灼伤。其理化性质见下表。 表1-3 硫酸的理化性质 1.2.4 风险单元识别 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罐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单元主要为:

(1)原料运输过程; (2)液体输送过程; (3)原料储存过程; 本项目风险类型主要为泄漏。不考虑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事故。 1.3 源项分析 1.3.1 事故风险源分析 本项目碳化硅刃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少量的硫酸,原料和产品除了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外,其他原材料均为无毒物质。碳化硅切割刃料为新兴行业,全国类似的企业不多,建厂时间均较短,根据类似生产企业的调查,如平顶山易成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厂之后均未发生过硫酸泄漏事故。 硫酸泄漏事故发生在贮存区及生产区设备、管道等,主要造成厂区局部污染。一般来说液态污染物易于控制,可采取地面防渗处理,使污染物经封闭的管道进入事故风险水池,可使污染事故得到控制。 1.3.2 风险事故举例 2008年2月11日,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辆专门运输硫酸的罐车,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浓硫酸后运往镇康县鸿俊矿业公司,行至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康家坝村(羊勐线66KM+800M处)时发生事故,翻入路边康家坝河中,导致车内二人(含驾驶员)轻伤,并造成30吨浓硫酸泄漏流入河中。 2010年3月27日,位于承德县一辆满载30吨的浓硫酸罐车与另一货车发生追尾导致硫酸严重泄漏。 1.4 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 1.4.1 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本项目依据鲁环发[2009]80号文《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新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源识别、环境风险预测、选址及敏感目标、防范措施等如实做出评价,提出科学可行的预警监测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二O一五年五月七日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类 二、企业基本情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收购****化工有限公司基础上于2000年11月份成立的,公司位于****工业区,占地总面积****亩,注册资金****万元,现有员工220人,拥有年产300吨阿维菌素生产装置一套、热电联产项目(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个。阿维菌素生产原料主要有淀粉、酵母粉、酵母膏、甲苯、甲醇。热电厂生产原料主要是煤。公司东侧800米处是315省道,厂区南侧和东侧****化工有限公司,北面为耕地,西侧****。 经分析,公司区域属于非环境敏感地区。 三、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因素 1、物料风险因素识别 公司生产用甲苯、甲醇作为溶剂,二者均为危险化学品。 (1)甲苯 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沸点:110.6℃;闪点:4℃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14,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顺风移动扩散; 饱和蒸气压:4.89kPa(3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配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易燃,有毒。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7.0%,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输送流速过快时,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导致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健康环境危害及毒理学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小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刺激性:人经眼:300ppm,引起刺激。家兔经皮:500mg,中度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完整版)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 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 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 1.1风险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1.2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1.3风险识别内容 (1)物质危险性识别 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 (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其余的

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表1-1公司涉及的危险物料及储存方式 ①火灾爆炸危险识别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公式为: -L){ H(R 式中:H —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表1-2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 序号物料名称R L H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⑷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1 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原辅料理化特性和危险分析,以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编制要求,公司的环境风险识别及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1 环境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范围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生产装置、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 (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包括:全厂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风险类型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原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该公司生产过程和储存中这三种风险类型均会出现,因此考虑由此造成的污染物事故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风险识别内容 (1)物质危险性识别 该公司所涉及到的化学品有:液氧、氮气、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石灰粉、煤气。 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该公司涉及到的化学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液氧、液氩、甲醇、氢气、盐酸、液碱、煤气。其余的化学品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属于一般化学品。该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见表1-1。

燃烧爆炸危险度H计算公式为: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 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该公司各物质火灾爆炸危险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危险指数计算公式: 物质危险指数=最大储存量/MAC(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 该公司物质危险指数见表1-3。 该公司物质毒性判定见表1-4。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吉林省梓楗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度

1.1 评估依据 《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 年7月1日、《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尾矿库重大风险源识别》、《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等。1.2 尾矿库基本信息 吉林省梓楗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尾矿库(原料堆场)工程位于吉林省磐石市石咀镇与富太镇交界处,行政区及林业归两个镇分别管辖。矿区地理座标为: 东经126°10′30″~126°13′15″; 北纬43°02′45″~43°04′30″。 尾矿库位于磐石市北东30°方位17km处,位于吉林省三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小红石砬子铅锌矿采选工程选矿厂东北侧约1.2Km,尾矿库南侧有乡镇级水泥公路,小红石砬子铅锌矿西侧有吉—沈铁路、磐石—吉林省级公路构成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交通极其便利。该尾矿库设计等别为五等,尾矿坝的重要性级别为5级,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渗流及稳定计算指标参考类似矿山及设计规范提供的尾矿砂平均物理力学指标。渗流及稳定分析均采用河海大学的商业软件Autobank6.06进行。 1.3 尾矿库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该尾矿库库区位于长白山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吉林哈达岭山脉北西侧的低山区。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较大,沟谷多呈“U”型谷。库区内大面积为次生灌木林、人工落叶松林和农作物覆盖,仅陡坡、

冲沟、山顶有部分基岩露头。 库区水系属松花江水系,多为3~5级支流,最大河流为富太河,经由石咀镇汇入柳阳水库后,由北西向南东流去,水系多为季节性河流或树枝状冲沟。 库区位于吉林省中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湿润、半湿润季风带。四季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4.3~6.7℃,最高月平均温度23°(7月) ;最低为-16°~-17°(1月) 。无霜期为125天,每年10月中、下旬降雪,冰冻期为11月份至翌年4月中旬,最大冻土层深度约1.8m,年平均降水量470.4~880.5mm(1958~1988) ,多集中在7~8月份. 1.4 尾矿库涉及特征污染物情况 本企业尾矿虽然采用压滤干堆的方式贮存,但其中还是含有小量氰根(N+)。降入尾矿库内的雨水浸泡尾矿后,含有氰根(N+)。经过澄清、渗滤,在尾矿库内经过自然曝气,自净、沉降后,其中有害成分进一步降解。澄清水通过排水构筑物、进入坝后集水池,再返回选矿厂高位水池供生产再利用。这一循环系统防止废水外排,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尾矿细小的颗粒可能造成粉尘污染,尾矿颗粒细度达0.074mm左右,遇到干旱大风天气极易被大风吹动,造成污染,预防粉尘污染的办法是,在干旱大风天气应及时对裸露的尾砂面进行喷淋,坝外坡采用山坡土石护坡。 1.5 生产工艺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15年7月

1前言 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址位于盘锦市盘山县陈家乡,1998年建厂,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35人,注册资金1.03亿元。公司由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兰州分公司、辽宁大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组成。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施工、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拥有13条先进的防水材料生产线;其中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2条,自动化宽幅高分子防水材料生产线11条高分子防水生产线,其中PVC生产线3条;EV A生产线1条;ECB生产线1条;PE生产线6条。。防水卷材设计生产能力4400万平方米。 本公司具有环境风险的物质包括机油、沥青,根据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 2编制依据 2.1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2009.5.1;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0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 2002.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 理暂行办法》,2010.9.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 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7.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1号,《危险物质名录(2002版)》, 2003.3.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告2003年2号,《剧毒化学品名录(2003版)》,2003.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6.6; 导则规范及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HJ/T298-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 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技术导则》;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Q/SY1241-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318218-200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其他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 前言 0 2 总则 (1) 2.1编制原则 (1) 2.2编制依据 (1) 2.2.1法律、法规、规定依据 (1) 2.2.2相关标准及规范 (2) 2.2.3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 (4)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4) 3.1企业基本信息 (4) 3.1.1企业基本信息 (4) 3.1.2所在区自然环境概况 (6) 3.1.3社会环境状况 (8) 3.1.4环境功能区划 (10) 3.1.4企业公用工程 (12)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13)

3.2.2土壤环境受体 (16) 3.2.2水环境受体 (16) 3.2.3道路环境受体 (17)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7) 3.3.1风险物质情况 (17) 3.3.2危险物质储存及输送情况 (21) 3.4生产工艺 (24) 3.4.1生产工艺得分情况 (25) 3.5安全生产管理 (26)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27) 3.6.1风险防控措施情况 (27) 3.6.2环境防控设施说明 (33)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34) 3.7.1现有应急物资 (34) 3.7.2内部救援队伍 (36)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1)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1) 4.1.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41) 4.1.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7) 4.2突发事故状态下排放污染物分析 (49) 4.3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52) 4.3.1泄漏源强分析 (52) 4.3.2火灾、爆炸事故源强分析 (54) 4.4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57) 4.5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59) 4.5.1火灾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59) 4.5.2罐区油品泄漏危害后果分析 (60) 4.5.3运输过程中泄漏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60) 4.5.4外界灾害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61)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2)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枣庄市东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AA/AMPS工艺流程简图 1227 该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按照工艺要求将十二/十四叔胺、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内,蒸汽加热至 80℃左右,搅拌下缓慢滴加氯化苄,保温反应2h,加水稀释至标准含量,降温放料包装。 1227 工艺流程简图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厂区北部建有 210m3消防水池一座作为厂区室内、外环状消防管网给水水源,火灾延续期间可自备水井进行补水,可完全满足甲叉车间一次灭火消防用水要求,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主供水管管径DN150。消防泵房内配备XBD4/30-100SBL型消防泵两台,一开 21 枣庄市东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备,单台泵性能参数为:Q=30L/s,H=40m,可满足火灾状态下消防供水要求。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甲叉车间、 HEDP 车间均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置防雷设施,固体车间、锅炉

房等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置防雷设施。甲叉车间、HEDP车间采用避雷针、金属栏杆、高出框架的壁厚大于4mm 的金属设备作为接闪器,框架钢柱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与接闪器可靠连接,建筑物基础梁内钢筋组成的接地网作为自然接地极,并和钢柱引下线可靠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突出屋面的尾气吸收塔等采用屋顶避雷针保护至管口。固体车间、锅炉房等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采用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建筑物基础梁内钢筋组成的接地网作为自然接地极,利用构造柱内的对角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其与接地网、接闪器可靠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外壳、管道及电缆桥架等通过金属管道、钢平台、框架钢柱等与接地网进行连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金属管道,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接地间隔不大于25m。可能发生静电危害的管道和设备均进行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Ω,并与厂区接地网相连。枣庄市防雷中心于 20XX 年4 月对枣庄市东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厂内装置、设施进行了防雷检测,检测结论为“合格”,并出具了《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22

风险及机遇评估分析表--实用.doc

2018年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序号类别风险和机遇内容 风险分析 严重风险 程度 频度 系数 日期:年月日 管理措施 责任部门实施时间评价措施有 / 人(开始 - 完成)效性 客户开发、1合同评审过 程 2生产计划3制造过程4产品交付5顾客服务 经营计划管6 理1、对市场需要产品的发展 趋势判断失误 2、客户要求识别不完整 3、末未能确保能够满足客 户要求就签订合同 1、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无 法按时完成计划任务,从而 延误产品交付 1、生产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2、不良率过高; 3、效率太低; 4、产品标识不清、混料。 1、不能按时交付; 2、交付的产品不符合客户 的要求 1、顾客投诉未能有效解决; 2、顾客满意度低,导游顾 客丢失 和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势分 析失误,导致业务萎缩 31 3 41 4 32 6 41 4 41 4 31 3 1 、对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趋势分析应该反复论 证; 2 、对客户的要求实施监视和测量;供销部有效 3 、在确定与客户签署合同前落实合同评审事宜。 1 、合理计算公司的实际产能; 2 、依据产品特点和本公司的实际产能合理安排 生产部有效 生产计划; 3 、安排跟单员全程跟进生产计划的实现过程。 1 、生产计划管制; 2 、过程能力提前策划; 3 、不良率前期策划; 生产部有效 4 、标识管理要求: 相关文件:“生产管理制度”;“产品标识和可 追溯性管理办法” ;“产品搬运包装作业指导书” 。 1 、生产计划管制; 2 、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 3 、成品的品质检验;生产部 有效 4 、出货前的品质检验;质检部 相关文件:“产品过程检验规范”;“成都检验 规范”;“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对所接到的客户投诉登记信息,安排专人负 责处理并及时回复客户,客户处理一律按报告格 式存档。 供销部有效 2 、确保产品质量和交期,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客户。 相关文件:“客户满意控制办法” 1 、对竟争对手的调查分析应严谨细致; 2018 年.2-- 2 、加强公司内部质量控制。供销部有效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1、风险因素和机遇和机遇识别的范围 1 )对产品发运的风险评估 a)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设施/设备有效性和保养主要评审的文件和记录是:设备状态的点检表运行记录以及设备的保养计划,并评审他们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b)供方绩效及材料的可用性/供应:供应商能力和材料有效性/供应评估主要供应商的能力(这里可包括工艺水准,检测方法及其可靠性和再现性),材料到货合格率和延期统计。 2 )对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 a)不合格产品的发运评审:(1)最终检验的程序:试验方法/验收准则,资料审查和NCR的关闭;(2)产品生产/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3)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质量统计。 3)市场风险; 4)财务风险; 5) 经营风险; 6)环境风险(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 2 风险和机遇识别方法 ⑴询问、交谈;⑵现场观察;⑶查阅有关记录; ⑷过程分析法;⑸获取外部信息;(6)问卷调查法; (7)回顾历史数据等 3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的要求 3.1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总的要求是:各相关部门依据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辨识,做到识别无遗漏。 3.2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的结果应记入《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4 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由质控室会同相关部门进行。 4.2 风险评价人员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特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检测性与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的等级。 4.3风险程度评价的方法 用打分法与过程分析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风险等级,对所有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和机遇用打分法评价。 可能性、检出性及严重性的加权系数为下表: 可能性加权系数检出性加权系数严重性加权系数很有可能 3 无法检出 3 严重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