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

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

系统全面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环境与特征 (10)

一、行业监管部门 (10)

二、业务资质管理及行业准入 (11)

三、业务经营过程监管 (15)

四、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 (16)

五、主要行业政策 (17)

六、行业技术水平 (21)

七、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22)

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 (22)

第二节我国学术期刊的市场与运营 (23)

一、学术期刊市场运营的必要性 (23)

(一)学术期刊、市场与运营的概念 (24)

(二)学术期刊、市场与运营紧密相关? (24)

二、学术期刊的市场 (24)

(一)适应细分市场的需求? (24)

(二)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 (25)

三、学术期刊市场运营误区 (25)

(一)“坐等来稿”,不重视市场需求 (25)

(二)依赖国家支持,市场运营乏力 (26)

(三)过度强调量化指标,忽视期刊学术功能 (26)

四、学术期刊市场运营策略 (27)

(一)以法律为准绳,规范市场运营 (27)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排斥赢利 (27)

(三)挖掘市场需求,按需生产内容 (27)

(四)融入科研一线,嵌入学术创新过程 (28)

(五)加强编辑能力建设,贯穿期刊发展始终 (28)

五、结语 (29)

第三节学术期刊的创新与发展 (29)

一、学术期刊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9)

(一)学术期刊发展创新为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服务 (29)

(二)提高创新能力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 (30)

(三)工作创新是学术期刊创新的核心要求 (30)

二、学术期刊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0)

(一)区域发展为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 (30)

(二)学术期刊发展推动区域发展的良性运作 (31)

三、学术期刊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31)

(二)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增进区域发展中各主体的交流与合作 (31)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学术成果转化 (32)

(四)提高办刊水平,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主动服务区域发展 (32)

第四节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及转型与发展策略 (32)

一、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32)

(一)经营较混乱,收益不明晰 (32)

(二)运行周期长,受众范围窄 (33)

(三)业态变化快,竞争多元化 (33)

二、当前学术期刊转型的基本逻辑 (33)

(一)观念转型 (33)

(二)产品转型 (34)

(三)结构转型 (34)

三、当前学术期刊转型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5)

(一)与新媒体的关系 (35)

(二)与评价机制的关系 (36)

(三)与市场的关系 (36)

第五节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36)

一、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面临的困境 (37)

(一)办刊模式落后封闭 (37)

(二)办刊经费短缺 (37)

(三)多媒体引发的版权和收益问题 (37)

二、化解多媒体时代下学术期刊出版困境的对策 (37)

(一)实现办刊的国际化 (37)

(二)多渠道解决出版资金短缺 (38)

(三)化解学术期刊权益纠纷问题 (38)

三、小结 (38)

第六节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智慧出版的变革 (39)

一、智慧出版的概念界定 (39)

(一)智慧的定义及对智慧出版的启示 (40)

(二)其他领域智慧发展的相关定义及对智慧出版的启示 (40)

(三)智慧出版的定义 (40)

二、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向智慧出版变革的需求及智慧出版的新特征 (41)

(一)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向智慧出版变革的需要 (41)

(二)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研究基础及新特征 (43)

三、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宏观发展思路和可能实现路径 (44)

(一)学术期刊智慧出版的宏观发展思路 (44)

(二)学术期刊实现智慧出版的可能路径 (44)

第七节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产品设计和评价策略 (45)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现状 (46)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产品的设计 (46)

(一)品牌战略规划 (46)

(二)具体策略选择 (47)

三、学术期刊改进传播手段和效果评估 (48)

(一)改进传播手段的基本原则 (48)

(二)传播效果评估 (48)

第八节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隐形及突围 (48)

一、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隐形 (49)

二、思维转变:从“内容为王”到“内容与平台并重” (50)

三、路径选择:从隐形到显形 (51)

第九节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的创新策略研究 (53)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的发展趋势 (53)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业的融合模式梳理 (54)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期刊出版创新策略 (55)

第三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58)

第一节战略区域市场的选择 (58)

第二节进入全国市场的时机 (59)

第三节从战略区域市场走向全国市场的准备 (60)

一、有关市场调研的问题 (60)

二、要了解全国市场的广告设计与区域市场的不同 (60)

三、周全的媒体计划 (60)

四、经费预算 (60)

五、广告监控 (61)

六、应急预案 (61)

第四章2019-2025年中国学术期刊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探讨与建议 (62)

第一节区域强势品牌市场突围的症结 (62)

一、企业战略迷失 (62)

二、长期的品牌内涵积淀的困顿 (62)

三、外部竞争对手的腹背打击 (62)

四、区域强势品牌向外拓展受阻的困惑 (62)

第二节从“区域”到“全国”的五重关 (63)

一、战略关 (63)

二、产品关 (63)

三、市场关 (64)

四、团队关 (65)

五、资源关 (65)

第三节借产品升级突围全国市场 (66)

一、研究全国竞争大环境 (66)

二、确立定位战略 (68)

三、“一个核心” (68)

四、“二大战略原则” (69)

五、“三种战略路径” (69)

第四节区域强势企业的突围路径 (70)

一、递进式推进,复制更多的地头蛇 (70)

二、空中突围,黑马崛起 (71)

三、新品突围 (72)

四、新型通路潜行 (73)

第五章盛世华研总结 (74)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74)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74)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75)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76)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6)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7)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77)

六、小结 (77)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78)

第一章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概述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学术期刊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学术期刊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术期刊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为学术期刊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全国市场开拓策略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学术期刊行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学术期刊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学术期刊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研究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全国市场开拓策略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我国学术期刊行业发展环境与特征

一、行业监管部门

1、意识形态管理

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其对出版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中央各新闻单位的工作;负责提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制定政策、法规,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协调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2、出版行政监管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之一,其对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负责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宣传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扶助老少边穷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负责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监制管理;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负责对网络视听节目、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广播影视节目进行监管,审查其内容和质量;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印刷业的

监督管理;负责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走出去”工作;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负责著作权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查处有重大影响和涉外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负责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和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应对事务;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3、教材教辅出版发行领域的其他监管部门

教材的编写、审定,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教育部负责对教材进行监管,其主要职责是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根据《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第11号令)的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初审、审定,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的审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国教材的审定工作和联系协调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处理教材审查、审定中的日常事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的规定,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4、数字出版领域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

数字出版涉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由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监管。

5、广告业务领域的行政主管部门

公司旗下的报纸、期刊经营涉及广告业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我国广告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广告发布活动和广告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业务资质管理及行业准入

(1)出版单位的设立与管理

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法人出版报纸、期刊,不设立报社、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报纸编辑部、期刊编辑部视为出版单位。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出版单位领取出版许可证后,属于企业法人的,持出版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出版单位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售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本单位的名称、书号、刊号或者版号、版面,并不得出租本单位的名称、刊号。

(2)出版物出版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图书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图书出版实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图书出版单位的年度出版计划,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图书出版单位实行选题论证制度、图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图书重版前审读制度、稿件及图书资料归档制度等管理制度,保障图书出版质量。图书使用中国标准书号或者全国统一书号、图书条码以及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根据2016年2月颁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2016年第5号),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必须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图书、音像、电子、报纸、期刊出版单位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应当有确定的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网站域名、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出版平台;有确定的网络出版服务范围;有从事网络出版服务所需的必要的技术设备,相关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必须存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且,网络出版服务单位不得转借、出租、出卖《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3)出版物印刷复制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从事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业务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许可,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从事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未经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得委托未取得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许可的单位印刷或者复制出版物。

(4)出版物发行

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国家实行出版物发行许可制度,包括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以及出租、展销等活动等活动。单位申请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可向所在地地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地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受申请材料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申请单位也可直接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单位、个人申请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须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国家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经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出版物批发、零售单位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行分支机构,或者出版单位设立发行本版出版物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发行分支机构,不需单独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出版物经

营许可证》。为出版物发行业务提供服务的网络交易平台应

原批准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管理。出版单位可以发行本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发行非本出版单位出版的出版物的,须按照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5)中小学教材、教辅业务管理

①中小学教材的出版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教备〔1995〕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教材编写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编写和审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供学校选用,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中小学教材必须由各省级出版行政管理机关确定的符合出书范围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严禁超范围出书。

②中小学教辅的出版管理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广出发〔2015〕45号)的规定,出版单位出版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符合依法批准的出版业务范围。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单位要严格规范对外合作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书号、刊号、版号和一号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教辅材料主要编写者应当具有相关学科教学经验且熟悉相关教材;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实施考试命题、监测评价的单位不得组织编写有偿使用的同步练习册、寒暑假作业、初中和高中毕业年级考试辅导类中小学教辅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开发供学生免费使用的教学辅助资源。

③中小学教材的发行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扩大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5〕15号)等法规,从2008年秋季开始,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投标在全国范围推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使用的中小学教材全部品种的总发行权在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价格范围内,通过竞标确定。只有主营图书、报纸或期刊发行且具有总发行资格的独立企业法人才能参与投标。

④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价格管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下放教材及部分服务价格定价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1199号)的规定,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

(6)经营性出版社评估制度

新闻出版总署于2008年6月发布《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办法》,对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建立评估体系。被评为一级的图书出版单位,在出版资源的配置上实行倾斜政策。对少数综合排名靠后、经营管理不善、资不抵债、或有严重出版违规问题的图书出版单位,给予警示或托管;对连续两个评估期被警示的且不具备办社条件的图书出版单位,按行政和法律程序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直至取消其出版资格。

(7)非公有资本、外资的行业准入规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下发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及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文办发〔2005〕19号)等政策文件,非公有资本、外商投资国内图书出版发行产业的规定如下:

①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制等领域。②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从事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③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物印刷、可录类光盘生产、只读类光盘复制等文化行业和领域。④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参股下列领域国有文化企业:出版物印刷、发行,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等;上述文化企业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⑤禁止外商投资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业务,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业务,以及网络出版。⑥外商投资出版物印刷限于中方控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新出产业〔2009〕298号)规定,按照积极引导,择优整合,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原则,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业规划和管理,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出版工作室的经营行为。积极探索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参与出版的通道问题,开展国有民营联合运作的试点工作,逐步做到在特定的出版资源配置平台上,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在图书策划、组稿、编辑等方面提供服务。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在确保导向正确和国有资本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与非公有出版工作室进行资本、项目等多种方式的合作,为非公有出版工作室搭建发展平台。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出政发〔2010〕1号)提

出,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解放和发展新兴文化生产力。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印刷、发行等新闻出版产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资本投资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内容提供、项目合作、作为国有出版企业一个部门等方式,有序参与科技、财经、教辅、音乐艺术、少儿读物等专业图书出版活动。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开拓境外新闻出版市场。加强和改进服务,努力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三、业务经营过程监管

(1)选题管理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署关于加强和改进重大选题备案工作的通知》等法规,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的年度出版计划及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重大选题,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涉及重大选题,未在出版前报备案的出版物,不得出版。期刊社的重大选题,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备案手续。

(2)书号使用许可制度

中国标准书号是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系统的组成部分。ISBN为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一部著作的一个版本的唯一标识代码。根据《关于加强书号总量宏观调控的通知》(新出图〔1998〕1377号)规定,国家对书号使用总量进行宏观调控,以优化出书结构、提高出书质量压缩低质平庸图书品种。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新闻出版业总体发展目标和出版社每年报送材料,核定全年书号总量,并交给省级新闻出版局、各部委出版社主管部门管理并分配。

新闻出版总署《书号实名申领管理办法》(试行)于2009年1月7日发布后,实行书号实名申领办法。书号实名申领是指出版单位在图书出版活动中按书稿实名申领书号,有关部门见稿给号,一书一号。书号实名申领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出版单位书号实名申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版单位的书号实名申领、发放及相应的管理工作。

(3)印刷及复制管理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印刷业管理条例》,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印刷业监督管理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