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_省略_1_2012_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_谭力文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_省略_1_2012_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_谭力文

摘要?战略管理在企业上的运用从1960年代的美国发端至今,已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而在21世纪,战略管理发展动向尚缺乏系统的梳理。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战略管理期刊(S M J)2001-2012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规范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战略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势,得出了结合竞争态势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本质的认识,构建综合性和开放性更强的理论框架,结合不同国家的知识和文化,进行补充和完善的结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科学计量方法;?21世纪;?发展趋势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36)资助

战略管理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系统地用于指导企业实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的过程一般可概括为三个重要的阶段:经典战略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战略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战略管理理论却似乎出现了理论丛林,并与实践有脱节的现象。

回顾奠定前行的基础,把握前沿是为了方向的确定。本文无意重复以往学者对三大理论体系的梳理,而是以新世纪以来的战略管理文献为基础,采用科学计量的定量分析手段,着力描绘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学科领域的新动向,试图在归纳新经济时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热点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推动其发展的科学共同体(内生因素之一)[1]和基础理论(内生因素之二),[2]从国别角度挖掘地方性知识(外生因素)[3]对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方向。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科学计量分析利用数学统计原理和计算机分析手段,研究文献的外部特征,包括作者、关键词、参考文献、地理信息等,[4]探索文献的特点、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发展特征。

关键词词频和共现分析,作者和引文的共被引分析技术,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被学者们广泛地应用于学科知识结构的分析。这些定量分析的手段,有效地避免文献回顾中的主观思想和知识盲区的影响,因此也被引进到战略管理理论的梳理中。[5-9]本文也将综合地利用这些有效手段,并结合可视化的技术手段,[10]展现战略管理理论学科的发展状况。

2.数据文献

正确选择重要文献和期刊是进行战略管理领域前沿和演进研究的前提和基础。[9]《战略管理期刊》(St rateg ic Ma nagement Jou r nal,SM J)从1980年代开始发行,是美国管理学会(AO M)认定的管理学领域的顶级核心刊物之一,创刊十年就成为战略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11]因此,利用S M J的文献研究能够较好地体现战略管理理论领域的发展前沿。

本文利用S C I检索出版物S M J,选择时间跨度从“2001-1-1”到“2012-12-31”的文献记录,精炼提取文献类型“A r t i c l e”共获取文献734篇,引文数量14495篇,以这些文献的外部信息输出为文本研究的基础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集。

二、研究结果

1.战略管理理论前沿热点

(1)关键词词频分析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演进——基于SMJ(2001-2012)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

○?谭力文?丁靖坤

文章中的高频关键词反映了受到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议题,也就是前沿热点。利用B i b e x c e l软件统计2001-2012年共有1832个不同的关键词,总计出现3277次,平均每词出现1.79次。容易发现,12年间论文的关键词并不集中,存在大量分散的一次性词汇,这可能是研究者们都试图去开拓新的研究课题或视角,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研究方向,也可能是新的世纪呈现给我们的就是斑斓多彩、复杂多变的竞争态势。新千年的战略管理理论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学者们对战略管理的新范式各有见解。

2001-2012年出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有38个,出现了648次。在最近的三年(2010-2012)排在前36位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为18,最低为4。活跃在20世纪90年代的“资源基础观(R e s o u r c e-b a s e d V i e w)”依然是学者们热捧的话题。而战略管理的“绩效”表现(Perfor mance和Fir m Perfor mance)也排在前列。“创新(In novation)”和“创业(Ent repreneu rship)”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初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近三年的风头更盛,“创新”已经超过“资源基础观”成为战略研究最热门的议题。

对比两个不同时段的高频关键词集,还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吸收能力(A b s o r p t i v e C a p a c i t y)”、“组织学习(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L e a r n i n g)”、“知识转移(K n o w l e d g e Tr a n s f e r)”、“战略变革(S t r a t e g i c C h a n g e)”等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最近关于高层管理者影响的研究,“高管团队(To p Management Teams)”、“决策制定(Decision Making)”、“管理认知(M a n a ge r i a l C og n it io n)”、“董事会(B o a r d of Directors)”、“高管薪酬(Executive Compensation)”、“薪酬(Compensation)”等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权重加大;还有涉及公司治理的研究也不少,“代理理论(A g e n c y Theor y)”、“公司治理(Cor porate Gover nance)”、“治理(Gover nance)”等词也更为集中地出现。

“中国(China)”一词在12年间共出现了12次。中国从2001年加入W TO以后,更为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在2010年成功地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如华为、联想、海尔等都成为有影响的跨国公司。中国的发展和企业的成功经验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成为地方性经验促进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支点。但是却没有进入后三年的高频词集,可能的原因是:第一,由于中国企业成功跨越的时间还较短,尚难成为长期研究的方向,但这一看法缺少证据证明;第二个理由的可能性可能较大,战略管理学者认为地方性知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已经融入了企业发展中,普适性理论可能存在更为广泛的解释性。

(2)关键词共现分析

共词分析就是要寻找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来区分研究的领域和方向。经B i b e x c e l处理完成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配对,得到一个38×38的共现矩阵,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

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手段,可以将这些高频关键词分门别类。本文借鉴了刘林青[8]的做法,对3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了五类划分,如图1所示。

С ?

使用Ward链接的树状图

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

第一类关键词研究的核心议题是公司层战略。研究认为,保留核心活动而将其他业务外包,通过兼并和收购将产业链的其他环节纳入企业本身,形成差异化的网络结构,通过有效的治理、管理和学习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是制定公司层战略的关键因素。

第二类关键词研究的重点是基于知识转移的国际化战略。研究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谋求全球市场的跨国企业大量出现,实现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传递和创新,以及专利保护,为企业获得全球范围的持续竞争优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三类关键词关注的是产业集群和联盟战略。中小企业之间形成战略集群,以及通过多元化和一体化形成的大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更易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更好的议价能力。[12]这里更进一步关注了大型组织或者组织群的决策和学习过程。

第四类关键词包含了两个大的方面,主要描述了战略管理两个重要的基础理论。一是以交易成本经济学[13]和代理理论[14]为主的新制度经济学;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的资源基础观理论。

第五类关键词试图从最根本的角度重组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绩效”、“企业绩效”是战略管理的直接目的,[15]基于“创新”的“动态能力”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同时,正如我们在前文所提及的“中国”,反映了地方性知识在重新构建战略管理理论框架时起到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似乎离前文中关于“中国”在近三年出现频率变少的第二种假设更近了一步,“中国”经验确实已经纳入到了普适性的战略管理理论中。这种贡献究竟有多少,可见以下的分析。

(3)突变词分析

陈美超博士等[10]开发的C i t e S p a c e软件可以有效探测某个时间段学科专业术语的突变情况,从而反映学科热点的变化和新兴趋势。2001-2011年,战略管理研究的突变术语共有38个。突变关键词的涌现生命周期一般是2-3年,之后就开始消退或被其他词语所替代,尤其是在2006年以前,只有“效率(E f f i c i e n c y)”持续的时间跨度为4年。从2007年开始出现不少持续时间4年以上,并继续受到持续关注的突变词有:“风险R risk)”、“协调(Coordination)”。“声誉(Reputation)”、“沟通(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尤其是“风险”维持了长达7年而不衰,这说明“风险”在预测未来的战略管理工作中是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2011年出现的突变词“认知(Cognition)”、“集团(Group)”、“许可(Licensing)”、“价值(Value)”在2012年依然存在。

通过12年间突变词和高频词的比较,会发现新词不断涌现。一方面说明有一些学者正在从多重视角来解读和研究战略管理理论;另一方面说明有一些战略管理的新兴理论可能正处于萌芽阶段,可能成为未来战略管理发展和演进的方向。

(4)小结

公司层战略从安索夫[16]的著作《公司战略》开始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时期,至今依然是学术热点。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融合,国际性企业已经十分常见,国际化战略也不再只是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思考点是跨国网络中知识的转移和投资地的创新。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外包选择是公司层战略的关注点,与之相关联的就是虚拟企业的研究热潮。兼并收购是竞争战略时代公司战略中热议的话题,而在合作经济时代,公司层战略开始将更多的视角转向联盟与合资。

网络层级战略是战略层次扩张的结果,不管是虚拟组织,还是联盟和合资,在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各种组织间就形成一个社会网络结构。网络的形态有两种模式:战略集群和战略联盟。在组织间的网络中,企业所处的网络位置,以及企业的网络影响力(规模和竞争力)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态势。网络背景下战略理论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方向:基于组织学习的创新、知识的转移和吸收;基于关系的代理和网络交易成本问题。

业务层战略关注的焦点依然是核心竞争力,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动态能力研究;第二,战略领导力研究;第三,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和创新。

知识基础观是战略管理理论前沿的核心观点,合作是战略管理重要的共识,新的战略层次划分中,后起之秀的网络组织战略正在走向高潮。

战略管理前沿的一些“非主流”议题正在趋于成熟:如自B o w m a n[17]开始的战略风险问题研究;F r e e m a n[18]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研究;被认为是特殊资产的企业声誉研究;钱德勒[19]对企业战略问题的思考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2.学术共同体推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

学科中具有天分的研究者是学科发展演进过程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思考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时,研究者本身应是关注的分析对象。学术共同体即是指遵守相同学术规范的学者构成的群体。[20,21]这是一个分析和关注研究者特点的信息指标。本文选取的734篇文献中包含了1559个作者记录,也就是说平均每篇文章由2.12位作者共同完成(见表1)。

表1 文献作者数量分布状况

作者数12345

文献161338183475

比例(%)21.9346.0524.93 6.400.68

合计:734

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都可在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找到痕迹,因此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具有相互合作、相互弥补、共同促成的工作特点。而且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兴国家的学者与发达国家学者,特别是与美国学者合作的倾向。这既与新世纪学者们国际交流更为频繁有联系,也与诸多新兴国家学者仰仗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学者,以求自身发展有关。

(1)高频作者分析

作者特征对一篇文章影响力有最强的解释力度,在一段时期内作品较多的学者对学科研究的影响更大。[22]

最近12年在S M J发文数量超过5篇的作者共28人,其中2位作者发表了9篇论文,发表6-8篇的共有14位作者,还有33位作者参与创作论文多于4篇,但绝大多数(大于850)作者的名字只出现过1次。

排在首位的是迈克尔?希特(Michael A.Hitt)教授,他的9篇文章都是参与合作的成果,且本人均不为第一作者。研究的主题包括动态能力、企业边界和网络结构、战略的度量等。

Z ha ng Y.也有9篇发文,多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在2006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共有3篇文献,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CEO工作。

Miller K.D.贡献了8篇文章。他的研究集中在实物期权(Real Options)方面。Luo Y.D.的8篇文章主要关注制度环境对网络组织(合作企业、战略联盟等)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L u o Y.D.是涉及中国情景的战略管理成果的重要贡献者。

有关企业董事会、C E O和高层管理团队对战略管理的影响是长期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组织网络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热点。还有一些作者的研究领域也有一定代表性,这包括创新战略、创业导向的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观理论和动态能力的研究。

从这些高曝光的作者所关注的研究焦点中,我们已经可以比较清楚地找到战略管理理论在21世纪发展前沿可能的契合点,同时也再一次地验证了学术共同体内的学者是推动学科前行内在力量的论断。

通过作者的共现分析(见图2)不难看出,战略管理理论在2000年以后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研究的学术团队,这些团队展现的规模并不大,团队间分布的离散状况也告诉我们,一些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团队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研究成果的基础理论、关注点也不尽一致,不具有很高的粘合强度。

? ??

(2)高被引作者分析

论文被引用的状况历来是论文自身质量和影响力十分重要的检验指标。在本文研究的734篇来源文献中引注的参考文献涉及9887位作者。被引用最多的是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创立者杰伊?巴尼(Jay B. Bar ney),他的研究把战略管理的主流视角拉回到企业内部,将组织的资源和能力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并建立了著名的VIRO框架。[23]

紧随其后的提斯(David J. Teece)是资源基础观的继承者,更是发扬者。在他与合作者的研究中,不再只是强调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存量的多少,而是引入了动态因素,突出对“动态能力”的关注。[24]

迈克尔?波特(M icha el E.Por t e r)是构建竞争战略理论当之无愧的教父级人物,他的作品在21世纪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共被引用了259次,排在第三。

还有一位被引次数超过200次的作者是寇加特(J o h n B.K o g u t),排在第四位。他是国际化战略中并购研究的权威专家,他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基于知识的公司理论。他和詹德(U d o Z a n d e r)[25]指出,对知识的分享和传递在企业组织内要比在市场好。他们还将这一结论引入跨国公司的演化理论中。[26]

排在前十位的其他六位作者分别是: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13]提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理查德?纳尔逊(R i c h a r d R. N e l s o n)[27]建立了企业进化理论的框架;凯瑟琳?艾森哈特(K a t h y E i s e n h a r d t)曾因战略联盟和快速战略决策的研究获奖,也有关于代理理论的论著;詹姆斯?马奇(J a m e s G. M a r c h)是管理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关注的焦点是组织理论;韦斯利?科恩(William A. Cohen)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来解读学习和研发;伯格?沃纳菲尔特(B i r g e r Wer nerfelt)是战略管理的资源学派的奠基人。

? ?

这些高被引作者的研究背景与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高度契合。他们既是前沿研究基础理论的构建者,也是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领军人物,为推

动战略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并不是孤独地走在战略管理发展的大路上,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并有大量志同道合的学者或跟随者对他们的学说进行完善和补充(见图3)。

考察这些高被引作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作者在合作网络中表现了较高的中心性,再次验证了他们对战略管理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图谱显示出来的网络结构十分复杂,内部联系数量极多,每个网络节点所连接的线路也非常丰富,说明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在学术思想上存在着共同的关注点和集聚点——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诞生至今的时间并不长,但因其旺盛的需求得到了迅速发展。按照库恩的观点,存在一群坚持同样范式研究者的学科才是一个成熟的领域,[28]而战略管理理论明显存在着强大的学术共同群体,这应该是战略管理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象征。

(3)理论发展的第一种内生力量

理论研究者的作用一直被人们认为,因为他们既存在思想的交互,又是思想的源泉,理论创造思想上的薪火传递、承前启后是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内生的力量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他们建立的一个新的理论供别人使用,或者被借用到别的领域,甚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如科斯、威廉姆斯、詹森和麦克林就是这样的代表人物。第二种,他们建立了一种框架自己使用,也供别人使用,那些耳熟能详的战略管理大家,如波特、巴尼、提斯等就是这样的著名学者。第三种,他们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但是他们科学地运用别人的理论,并让它焕发新的活力。绝大多数的战略管理研究者是这种角色,他们综合或运用前人的理论和框架,采用不一样的样本、数据、案例进行理论的验证和研究的拓展。

3.学科基础理论推动战略管理理论演进

学科的发展探索应该关注两个方面,学科前沿和知识基础。[10]学科前沿展现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而研究成果中引用的经典往往就是学科的理论基础。

(1)热点文献

研究者偏好于引用对他们研究进展有着重要解释和支撑作用的文章,这是运用引文分析,发现有价值文章的工作。选用发表时期相同,采用S C I检索文章生成的更大范围的引文分析报告显示,有4位学者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超过了400次,而且每年的被引用次数多达36次以上(见表2)。P o p p o等[29]的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入手,研究契约和信任在企业中的替代和互补效应作用。Amit等[30]探讨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紧随其后的两篇文章是同时发表在S M J2003年第10期上的文章,都与动态能力理论相关。Winter[31]的文章对动态能力的概念和视角进行了深层的解读。Helfat等[32]从更为综合的角度出发,融合了资源基础观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演化理论,提出了能力生命周期的概念。这个发展中的新概念,无疑是备受关注的。[33-37]

表2 利用SCI引文检索自动生成的引文分析报告热点文献统计

表(2001-2012,部分)

序号作者(文章发表时间)被引总数 每年被引

1Poppo, L.; Zenger, T.(2002)47239.33

2Amit, R.; Zott, C.(2001)46836.00

3Winter, S.G.(2003)46542.27

4Helfat, C.E.; Peteraf, M.A.(2003)44840.73

更多的研究显示了对网络组织的重视:网络组织形成、[38-39]企业网络演化和内部知识转移、[40-44]网络结构影响、[45-46]网络组织战略[47-48]等都是战略管理理论热议的话题。

有一些研究视角较为小众,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献是关于利益相关者问题[49-50]和企业声誉[51]的研究。

在近三年的热门文献中,以知识和创新为中心的动态战略理论正在引起大量学者的研究兴趣。[52-55](2)高被引文献

作者高被引文献分析是建立在文献共被引基础上的一种变态体,目的在于找出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划分类别群体,界定处于中心地位的关键性个体。利用B i b e x c e l提取被引文献共48252次,去除重复的引文后计22419篇,其中被引超过60次的文献共21篇,最高的B a r n e y[56]在1991年发表的作品被引用179次。这21篇高被引文献从外部特征来看,最早的是出版于1959年的P e n r o s e[57]的著作《企业成长理论》,最晚的是1997年Te e ce[24]发表的论文,1990年代发表的文献数量占有一半。

从内容上来说,在波特《竞争战略》[12]之前的高被引文献主要来自企业资源理论、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其后的文献,大多都是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的研究。N e l s o n 等[27]开创了企业进化理论的研究,Kog u t等[25]建立了知识基础观的研究视角,M a r c h等[58]在双元性创新研究领域影响最大,D y e r等[59]引领了网络组织方面研究的工作。

本文将12年文献均分为6个时区,选择每个时区前50的被引文献分析,利用CiteSpace寻找出在战略管理发展过程中起到连接性作用较强的,即中心度较高的文献(见图4)。

?

? ?? ?ζ? ?ē ? ??ζ ?

排在首位的是L i e b e r m a n等[60]的经典文献《先发优势》,这篇文章提出了通过革命性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占领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模式。紧接着是Po r t e r[61]于199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战略?》,此文旨在澄清战略与营运效率的区别,界定了战略的本质。排在第三位的是Henderson等[62]的文章《结构性创新:现有产品技术的重组与现有公司的失败》,此文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重新的分类。

接下来Dyer等、[59]Salancik等、[63]Nelson等[27]人的文献都出现在高被引文献列表中。还有一些前文没有提及的作品,也处在较高中心度的位置,如Ru m elt[64]以多元化公司为基础,探讨了战略、结构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G u lat i[65,66]提出了网络是一种资源的思想,并对战略联盟等企业间网络的关系性要素进行研究;Uz z i[67]从嵌入式关系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间网络中社会结构与竞争的关系。

G ranovet ter[68]认为(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Williamson[69]则是基于经济组织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组织结构选择的问题。

Z a n d e r等[70]关注了组织网络间的知识转移问题,J a f f e等[71]研究了经济增长中知识溢出和创造性破坏的现象,L e o n a r d Ba r t o n[72]认为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

G r a n t[73]和B a r n e y[74]的研究工作基本是沿着企业资源基础观展开的。

(3)理论发展的第二种内生力量

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具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75-76]。传统的三大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都曾借鉴过大量其他学科的思想和工具。战略管理理论进入21世纪后,又吸收或借用了更多的社会科学思想。若将传统的三大理论视为战略管理分析的基础,动态能力理论则为战略管理理论增添了灵动的思想,组织理论、管理认知理论、组织学习理论是一般管理理对战略管理的诠释,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演化创新是经济学科渗透的结果,社会网络理论、经济行为的嵌入式思想是社会学为战略管理构建的新理论视角,知识基础观则反映了知识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经济要素在战略管理中的特殊作用。上述基础理论推动着战略管理研究朝着两个方向变化:第一是从静态向动态转变,这是市场竞争变化的要求;第二是从组织稳定的形态向多元化,乃至网络组织的扩展,这是组织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结果。

4.国别因素对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影响

研究者的学术思想根源于他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制度差异会影响研究者视角、坐标系和分析工具的选择。[77]

(1)国别分布

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战略管理研究全球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制度背景被引入研究后,知识主体仅深植于美国情境中的战略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批评。学者们开始注意到基于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的地方性知识的作用。

学者们基于两个原因一般会选择自己所在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嵌入的情境:第一,作者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最为熟悉,有潜移默化的认同感,以此为背景更能驾轻就熟开展研究;第二,作者的社会资源在自己国家更为集中,更易于获得研究所需的相关信息。

根据S C I平台提供的检索分析报告,获得了S M J734篇论文作者国籍的分布情况,12年来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发表了论文。(见图5)

来自美国的文献有580篇,占比高达79%。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平均每年为SMJ贡献5篇论文。这表明,北美地区依然保持着战略管理理论发源地的传统优势。

英国和法国作为欧洲的经济、文化和学术中心,也为战略管理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文量仅次于加拿大,整个欧洲的总发文数量超过了200篇。

中国排在第五位,12年间在SMJ发表了34篇论文,这包括了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学者的成果。加上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亚洲的作者,在SM J发表的文章数量超过了80篇。

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还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国(如美、中、俄),还是小国(如古巴、塞浦路斯)都在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不同国别对战略管理发展的影响力不一样,但

这些地方性知识的作用正在逐步发展。S M J曾在一段时间对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不感兴趣,但在近几年关于中国和新兴市场的研究却掀起一阵热潮。这说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都起到正向作用,也为学者学术思想的涌现与萌芽提供了源头和沃土。

(2)国际合作

对国家(地区)变量的共现分析会发现不同国家(地区)学者合作的关系。处于这个合作网络中心度较高位置的国家(地区),会受到其他国(地区)更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基于这个国家(地区)背景的战略管理研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 ????

Taiwan,China 7

从图5来看,美国处在合作网络图中最核心的位置,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有着十分广泛的联系。这与战略管理在美国的学术地位和发展状态是紧密一致的。作为战略管理理论发源地,美国一直以来都聚集着众多的战略管理研究学者,与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相关的重要期刊SM J、JEMS、AMJ、ASQ、AMR、HBR等都集中在美国,因此,各国、各地区的研究者都乐于同美国学者交流合作,美国学者也开始意识到,国际间的合作研究能够进一步地促进知识的产生和拓展。[7]加拿大则是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在美洲的另一中心。

全图的第二个中心在英格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和传统的英属殖民地国家都与它有合作交流。法国、荷兰、德国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亚洲的中心在中国,它与美国的合作也是亚洲最多的。从历史成因来看,东亚和南洋诸国的文化都曾受到过中国的影响,而且近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经济活动日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持续提升,也促成了研究者对中国的兴趣。

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如俄罗斯、印度、巴西的研究者在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上也作出了贡献。

(3)关于中国问题的个案研究

选取中国的研究一方面是回应前文的假设,另一方面是验证中国三十多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全球影响力。

通过734篇文章的摘要,筛选其中包含“China”或“Chinese”词汇的文献29篇,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2001-2012年,SM J每年都刊登了关于“中国”研究的文章,其中以2008年和2010年分别刊出了5篇和4篇文献为最多。从作者的分布上来看,大多数作者还是来自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是由几个研究者合作而成,并且几乎都至少包括一位具有中国背景的作者(一些作者来自中国,还有一些为外籍华人)。还可以发现外国学者在研究涉及中国的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时,为获得研究样本的数据,会选择与拥有更为丰富社会关系网络的中国学者共同完成。而中国学者也比较偏爱选择美国同行作为合作对象,这一点与前面的结论一致。

同时,一直以来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对中国的关注是最多的,也是最早的,同在东亚的韩国和日本的少数学者随后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而来自比利时和荷兰的研究者发表于2011年的论文是欧洲国家学者唯一一篇探讨关于中国的战略管理的文献,作为欧洲战略管理研究中心的英格兰和法国的学者对此却毫无建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反映了从事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国学者一直以美国和加拿大为标杆,缺少与欧洲国家的学者在战略管理领域的交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中国学者应该有所反思,开拓视野,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学者的交流。

关于“中国”的研究并没有脱离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总体趋势。基于知识基础观的研究是近期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关于组织网络的研究在中国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关系”被认为是中国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因此大量学者的研究是围绕网络组织中的关系展开的,并且将网络结构的研究进一步扩散到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社会资本、企业家的政治关系等对组织和战略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所在。

但是这些研究也呈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2007年以前的文献其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中国企业;而在2008年之后倾向于将中国作为一个市场,研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也就是说,早期的研究集中于战略管理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验证,而后来的研究则是针对大量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所需要的经营战略问题展开的。这也应该可以完全解释前文关于“中国”的关键变化的问题,也就印证了本文的第二种假设。

(4)外生力量小结

战略管理是基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快速增长的特殊历史环境而诞生的,当时稳定的经济增长、安定的政治环境为战略管理的形成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同时被打上了深刻的美国烙印,也造成了学术思想有效转移的壁垒。

但随着“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推进,组织的“制度环境”受到重视,关于国别文化差异对战略管理的影响也受到重视。

日本的文化最先受到美国学者的重视,《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曾受到美国管理学界的热捧。而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被认为细数了战略类型,并成为各国诸多企业高管手不释卷的读本。

经济形势的变化必将引起战略管理的研究焦点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正在从改革的休克中觉醒,印度近年来的经济增速超过8%,而欧美的部分传统强国正遭遇到各种经济问题的困扰而难以解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地方性知识对战略管理发展的贡献会进一步凸显。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1.战略管理理论未来的发展

正如H i t t等[78]所说,现在是我们发展的时代,人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而本质上来说,是智力资本开始影响世界。战略管理应该也是一样,在未来战略管理研究的过程中,知识基础观对现实问题的解释性将可能进一步超越产业定位说和资源基础观,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流范式。通过不断地实现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过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才会逐渐增强。在各种要素高速变化的时代,试图通过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垄断的资源优势来取得竞争优势更为困难,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持久地获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Fe u r e r等[79]早就指出,通过单一的战略过程或依靠一种战略能力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情况是不可能的。组织需要不断的调整和改变,通过持续的动态暂时性战略谋求长期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的趋势也是如此,基于动态性的研究已经全方位地展开,动态核心竞争力、战略弹性和从动态理论的视角去理解战略,都是未来战略管理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的网络结构也更加复杂。基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正在产生融合,尤其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这种网络结构的范围已经拓展到全世界。随之相适应的战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并将得以延续。

网络的知识管理是从知识识别开始,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知识吸收、知识融合、知识转换,到最后知识创造阶段的循环。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的特点、运用和自身的保护问题也将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网络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企业实力、规模等在网络中产生的影响力,它们决定了企业在网络中的战略地位。演化理论有助于战略管理理论对网络组织的形成到解体过程的解释。交易成本理论也为网络边界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网络关系的研究是基于合作的出发点展开的,关于信任和契约的合作方式和治理模式都是为了促进网络有效地运转。但是网络是一个竞合共存系统,组织理论所关注的群体冲突问题在组织间网络中也同样存在,仅从单个企业的利益考虑,将导致网络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和解构。

企业的发展不只是置身在一个经济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有限理性的个体存在于整个社会系统中,企业行为会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也因此成为战略管理思考的出发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关注和平衡对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着影响。Fr e e m a n[18]建立了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分析框架,但由于所谓的“分离命题”,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战略思想一直不能融于主流。有关管理研究的实用主义的探索,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的分析方法出现。

企业声誉是企业行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互动的结果,一直是新制度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企业声誉的积累,企业就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会使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从而获得高出竞争对手的超额回报和更多的网络资源。在企业间的组织中,声誉的形成与企业竞争实力提升关系间的研究也会得以延续。

快速的技术变革和几何级数的信息增长意味着对未来的把握会更加困难,不确定性的因素会更多,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都是巨大的挑战。战略管理领域的风险研究借用了金融市场理论,但是与金融市场认同的高风险高收益结论相反,战略风险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战略管理风险研究关注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及风险控制,风险意识也是对战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对企业决策层的研究,也应该是战略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制定者可能有冒险活动倾向,但是大多数学者愿意将其作为单独的研究领域——战略领导。关于战略领导能力,战略领导者(CEO

和高管团队)的决策、影响力、去留,战略领导的价值实现都是该领域长期思考的话题。

Ho sk i s s on等[3]认为战略管理理论和研究经历的是一个钟摆式的过程。这一结论符合几十年战略管理理论变化的历程,也应该是市场竞争态势、研究者自身兴趣、甚至是成功企业经验变化所致,但未来的趋势应关注以下各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对战略管理本质的认识。战略管理的本质是战略制定人对未来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分析、把握、选择、匹配,以及战略的制定、执行和评估。战略管理理论几十年的发展一直在努力帮助人们建立分析的理论框架、思考的路径、筛选影响的因素,但人的参与必然使战略管理工作极具个性化,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人自身存在的一些尚未破解的奥秘(如思考模式、决策能力等),也难以彻底揭示战略管理工作成败的机理。这些问题提醒研究者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实践者不要简单地照搬理论,甚至模仿他人成功经验。

第二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综合。[75]在战略管理理论演进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学派之间相互争论的问题,争论的焦点经常是究竟是外部因素重要,还是内部资源重要,也就是前述的“钟摆式轮回”。应该承认,战略管理工作中内外因素,环境、资源和能力都是重要的战略分析因素,S WO T分析是最具战略管理哲理的方法,内部资源、能力因素与外部环境要素分析、匹配体现了战略制订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几乎任何一种战略理论的分析都渗透着S WO T思想。建立更具普适性的战略管理理论逻辑框架应注意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更全面地将内外因素纳入分析,更关注动态性,更好地留下能够容纳产业特点、企业特色和高管个性分析的“接口”。

第三是知识背景的融合。历史原因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具有深厚的美国文化特征,也出现了战略管理理论在其他国度缺乏解释性的问题。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知识的全球化,甚至是文化与价值的全球化,随着日益增加的国际合作,战略管理理论应该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地方性知识的补充,并在其中得以完善。

2.存在局限和未来方向

一直以来,对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梳理都是定性的综述,这种基于作者个人观点的总结,带有比较强烈的主观意识,因此本文利用了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战略管理理论12年间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定量的界定。由于笔者水平和软件客观上的不足,论文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科学计量手段是利用文献的外部信息进行分析,无法展现作者思想的全貌;第二,本文只选择了S M J2001-2012的文章,不管是期刊覆盖范围还是时间选择上,都可能会对结论产生影响;第三,虽然本文希望突出美国以外的战略思想的作用,但由于期刊背景的限制,难以反映发展的全貌;第四,文章写作过程中选择样本的标准是提取高频文献(作者),虽突出了主流趋势,也会出现遗漏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角度加以尝试:首先,从方法上加重定性分析的科学比重,使用内容分析等手段对文献进行更为细致的剖析;第二,扩展样本的范围,比如可在J E M S、H B R等期刊采集文献;第三,进一步研究中国情境下的战略管理理论;第四,关注科学计量学方法在管理学领域,甚至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第五,尝试以低被引文献为对象,探索目前处于非主流,但可能具有发展前景理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Bowman, E. H., Singh, H., Thomas, H.. The Domain of Stra-

tegic Management: History and Evolution.In Pettigrew A, Thomas, H. ,Whittington, R.. Handbook of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London: Sage, 2002.

[2] Furrer, O. ,Thomas, H., Goussevskaia,A..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Field: A Content Analy-sis of 26 Year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8,10(1): 1-23.

[3] Hoskisson, R. E., Hitt, M. A., Wan, W. P., Yiu, D..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wings of a Pendulum.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9,25(3): 417-456.

[4] 陈悦.管理学知识图谱.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5] Antonio-Rafael Ramos-Rodriguez,Jose Ruiz-Navarro. Changes

in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A Biblometrics Study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0-

2000.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10): 981-1004. [6] Nerur, S. P., Rasheed,A.A., Natarajan, V.. The Intellectual Struc-

ture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Field: An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29(3): 319-336. [7] Ronda-Pupo,G.A,Guerras-Martin,L.A..Dynamics of the Sci-

enti?c Community Network with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Field through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0-2009.

The Role of Cooperation Scientometrics,2010,85(3): 821-848. [8] 刘林青.作品共被引分析与科学地图的绘制.科学学研究,

2005, 23(2): 155-159.

[9] 侯剑华, 陈悦.战略管理学前沿演进可视化研究.科学学研究,

2007, 25(6): 15-21.

[10] 陈超美, 陈悦等译. CiteSpace II: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

的识别与可视化.情报学报, 2009,28(3): 401-421.

[11] Azar, O. H., Brock, D. M.. A Citation-based Ranking of Stra-

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2008, 17(3): 781-802.

[12] Porter,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 Free Press,1980.

[13] Williamson,O. E..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Free

Press,1975.

[14] Jensen,M. C. ,Meckling, W..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 305-360.

[15] Koller, T.. What is Value-based Management? The McKinsey

Quarterly, 1994(3): 87-87.

[16] Ansoff, I. H..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New York: Mc-Graw- Hill, 1965.

[17] Bowman, E. H.. A Risk-return Paradox for Strategic Manage-

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0,21(3): 17-31.

[18] 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

proach. Boston: Pitman, 1984.

[19] Chandler, A. D..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62.

[20] Kuhn,T.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and London, 1970.

[21] Kuhn, T. S.. 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

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Philosophy of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7.

[22] Bergh,D.D., Perry,J., Hanke,R.. Some Predictors of SMJ Arti-

cles Impac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1): 81-100.

[23] 杰伊?巴尼等.战略管理.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4]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7): 509-533.

[25] Kogut, B.,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 383–397.

[26] Kogut, B.,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

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3, 34(6): 516-529.

[27] Nelson, R. R., Sidney, G. W..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

nomic Change. Cambridge: Belknap, 2005.

[28]谭劲松. 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的讨论.管理世界,2006(2):

71-79.

[29] Poppo, L., Zenger, T.. 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8): 707-725.

[30] Amit, R., Zott, C.. 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493-520.

[31] Winter,S.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991-995.

[32] Helfat,C. E., Peteraf, M. A..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997-1010.

[33] Zott,C..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

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2): 97-125.

[34] Makadok,R.. 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ource-based and

Dynamic-capability Views of Rent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5): 387-401.

[35] Danneels,E.. 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Firm

Compete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2): 1095-1121.

[36] Ethiraj, S. K., Kale, P., Krishnan, M. S., et al.. Where Do Ca-

pabilities Come from and How Do They Matter? A Study in the Software Services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1): 25-45.

[37] Ray, G., Barney,J.B., Muhanna,W. A.. Capabilities, Business

Process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oos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Empirical Tests of the Resource 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1): 23-37.

[38] Rothaermel, F. T., Deeds, D. 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lli-

ances in Biotechnology: A System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3): 201-221.

[39] Lu, J. W., Beamish, P. W..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

mance of S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565-586.

[40] Rosenkopf, L., Nerkar, A.. 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

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4): 287-306. [41] Ahuja, G., Lampert, M. C..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

po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521-543.

[42] Ahuja, G., Katila, R.. 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

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 A Longitudinal Stud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3): 197-220.

[43] Hite, J. M., Hesterly, W. S.. The Evolution of Firm Networks:

From Emergence to Early Growth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3): 275-286.

[44] Wiklund, J., Shepherd, D.. Knowledge Based Resources, Entre-

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usiness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3): 1307-1314.

[45] Zaheer, A., Bell, G. G.. 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

Firm Capabilities, Structural Holes,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9): 809-825.

[46] McEvily, B., Marcus, A.. 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26(11): 1033-1055.

[47] Khanna, T., Rivkin, J. W.. Estimating the Performance Effects

of Bu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Market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1): 45-74.

[48] Rothaermel, F. T.. Incumbent`s Advantage through Exploiting

Complementary Assets via Interfirm Coope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687-699.

[49] Hillman, A. J., Keim, G. D.. Shareholder Value, Stakeholder

Management, and Social Issues: What`s the Bottom Lin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2): 125-139.

[50] Buysse,K., Verbeke,A.. Pro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A

Stakeholder Management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5): 453-470.

[51] Roberts, P. W., Dowling, G. R..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Sus-

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12): 1077-1093.

[52] Leiponen, A., Helfat, C. E.. Innovation Objectives, Knowledge

Sources, and the Benefits of Breadt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2): 224-236.

[53] Makri, M., Hitt, M. A., Lane, P. J.. Complementary Technolo-

gies, 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Invention Outcomes in High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6): 602-628.

[54] Hess, A. M., Rothaermel, F. T.. When are Assets Complemen-

tary? Star Scientists,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32(8): 895-909.

[55] Leone, M. I., Reichstein, T.. Licensing in Fosters Rapid Invention!

The Effect of the Grant back Clause and Technological Unfamiliar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33(8): 965-985.

[56] Barney, J.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

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99-120.

[57] 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New

York: Wiley,1959.

[58]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59] 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

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4): 660-679. [60] Lieberman, M. B., Montgomery, D. B.. First-mover Advantag-

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9(S1): 41-58. [61] Porter, M. E.. What is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

(6): 61-78.

[62]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3): 9-30.

[63] Salancik, G. R., Pfeffer, J..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Harper and Row, 1978.

[64] Rumelt, R. P.. Strateg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74.

[65] Gulati, R.. 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 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38(2): 85-112.

[66] Gulati, R., Garino, J.. Get the Right Mix of Bricks & Click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 78(3): 107.

[67]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rm Net-

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42(1): 35-67.

[68]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1(3): 481-510.

[69] Williamson, O. E.. 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36(2) : 269-296.

[70] Zander, U., Kogut, B.. Knowledge and the Speed of the Trans-

fer and Imi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 Empirical Test.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 6(1): 76-92.

[71] Jaffe, A. B., Trajtenberg, M., Henderson, R.. Geographic Localiza-

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 108(3): 577-598.

[72] Leonard,Barton, D..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13(S1): 111-125.

[73] Grant, R. 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

vanta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 114-135. [74] Barney, J. B..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Science, 1986, 32(10): 1231-1241.

[75] 徐全军.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的质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4,9: A08.

[76] 谭力文.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理解与思考——兼与徐全军商

榷.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8,27: A04.

[77]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2): 1-12.

[78] 希特, 弗里曼, 哈里森著, 闫明等译.布莱克威尔战略管理手

册.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8.

[79] Feurer, R., Chaharbaghi, K.. Strategy Development: Past, Pres-

ent and Future. Management Decision,1995,33(6): 11-21.

作者简介 谭力文,?武汉大学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丁靖坤,?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下转第106页)

ing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Wang Fusheng, Ji Shanshan, Cheng Fu

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 By us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Chinese A-shared listed companies in Shenzhen and Shanghai stock markets, with data coverage from 2006 to 20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differ in their impacts on futur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ccrual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firm’s future operating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plays a more negative role in firm’s short-term operating performance, whereas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a more negative effect on firm’s long-term operating per-formance. We also find that managers engage in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or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earnings benchmarks in order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 More-over, ou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engaging in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earnings benchmarks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firm’s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while engaging in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earnings benchmarks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firm’s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firms that only use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benchmarks have relatively better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an firms that only use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benchmarks.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just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by using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suggests that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damages firm’s long-term value and fu-ture competitive ability, without significant signaling in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just meeting earnings benchmarks by using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suggests that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provides benefits to the firms that enabl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future or plays a role in signaling managerial competence or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ngaging in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to just meet earnings benchmarks is not opportunistic, but making an efficacy on signaling positive future performance. This study extends extant research investiga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deep insight into the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for regulators and stakeholders.

Key Words Accrual Earnings Management;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Future Operating Performance; Earnings Benchmarks; Signaling (上接第94页)

The Frontier and Evolution of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in 21th Century: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from 2001 to 2012

Tan Liwen,?Ding Jingkun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 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originated from America in 1960’s and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half century. Howeve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lacks systematical summary in 21th centur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scientometric metho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frontiers and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21th centur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from 2001 to 2012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This study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applying keywords co-occur-rence method combined with multi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mutation words analysis, we find out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 focus and frontier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theories and academic thoughts: knowledge-based view, network organization research and dynamic capability is the mainstream; besides, strategy risk, the stakeholders analysis of strategy management,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strategic concept als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Secondly, when studying the two endogenous force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an exogenous force (country-specific factors) which drive the evolu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scholars apply author co-citation, literature co-citation and key words co-occurrence (national). Barney, Teece and Porter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strategy man-agement research since 21th century. Thirdl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previous two parts. The future study dire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acets: knowledge-based view and network organization research will attract continued attention and will be more perfect; the study about strategic risk and stakeholders will be the mainstream gradually and finally there will be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lies in following four aspects: we explore the trends of developmen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we sug-gest that theorist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bining more competitive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we need to build a more integrated and open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in order to adapt 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new competition; we should supplement and perfect some conclusion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Key Words Strategic management; Scientometric method; 21th Century; Trend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