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九年(2004-201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浙江省九年(2004-201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浙江省九年(2004-201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浙江省九年(2004-2012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

浙江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精练

(2004年到2012年)

一、(04年)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

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

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曰:?夫政,民之庇也。威

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

顾其属曰:?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曰:?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

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

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

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

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曰:?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

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

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蛮蜑(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②酂(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歙州家:定居。 B.君行坏.堰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至君特选以.材以.金笼进上

C.瓮满辄出而.焚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③堰成,岁谷大丰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2)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3)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

二、(05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书褒城驿壁

(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

以去以来,毂交缔劘①,由是崇侈

..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几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

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mó):摩擦。②鹢(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

③矧(shěn):况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B.庭除.甚芜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虞:忧虑。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以.卖州县者乎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由是崇侈

..其驿,以示雄大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盖当时视他驿为壮。(2分)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3分)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3分)

三、(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蚊对

(明)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臵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注] ①翣(shà):扇子

(本文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

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

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2分)

(2)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3分)

(3)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3分)

四、(07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性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

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臵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忝.其父祖耳忝:羞辱,有愧于。

B.自恨期.人之浅也期:看待。

C.畏.其敏畏:担忧。

D.饮酒不衰.衰:减退。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1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⑥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15.(8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3分)

②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勉学》五、(08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

部侍郎。会昌初致仕

..,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元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

..艰难:艰涩。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乃.放纵诗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D.与.刘宾客齐名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15.(8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分)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⑵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史记·刺客列传》六、(09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笫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 注:锻炼:打铁。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待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

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3分)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3分)

七、(10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授叟末佐,不称其怀。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时蜀沙

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②鄙黩:轻贱傲慢。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有屈.焉屈:屈辱 B.鸠.率僧旅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遗: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拂衣而.出倚歌而.和之

C.遂得免焉.风雨兴焉. D.复还于.蜀且贰于.楚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3分)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3分)

八、(11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

他。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明经第:考取。

B.子无为嫌.嫌:疑忌。

C.俾.其守约束俾: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所.不及公之逮所.由使也

B.因.极推引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室西连于.中闺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

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其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

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

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

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

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九、(2012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

..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

..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语文新高考博客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浙江历年高考文言文真题参考答案

一、(04年)

11.B 12.A 13.C 14.D

15.(8分)

(1)(许逖)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2)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二、(05年)

11.B 12.B 13.D 14.A

15.(8分)

(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它驿站更为壮观。

(2)(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

(3)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三、(06年)

11.A12.B 13.C 14.D

15.(1)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照。

(2)(况且)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祸害呢?

(3)听到同类之间互相残害却置若罔闻,(这)难道是先人后己的君子之道吗?

四、(07年)

11.[答案]C [解析][“畏”,敬畏,敬服。]

12.[答案]B [解析][B项中“且”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乎”为介词,

相当于“于”;第二句中的“乎”为介词,“比”。C项第一句中“以”

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以”为介词,“把”。D项第一句中

“焉”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第二句中“焉”为兼

词,“于此”。]

13.[答案]D [解析][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

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14.[答案]B [解析][“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

“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

15(8分)

(1)①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

(报效)君王吗?

②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解析][第①句应注意“以”,因为;“终身不用”为被动句;第②句应注意“意”,猜测;“书”,书信;“相”,称代副词,偏指一方,代“他”;“闻”,使动用法。] (2)[答案] (2)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

当自求诸身耳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

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

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这段文字要注意几组动宾结

构的对称句子。]

五、(08年)

11.A【解析: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12.D【解析: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13.C【解析:正确的省略成分补全应是:(公)问(妪)解(公)则录,意思白居易每次向老婆婆请教,凡是老婆婆能理解的,他才抄录下来。】

14.D【解析:“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15.(8分)

⑴①(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许认可的诗文(或人)。

②(白居易)被重新任用之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⑵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附标点后的文段: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六、(09年)

17.答案:B 解析:语境中的意思是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去:被人取走。

18.答案:C 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因为”。B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译为“却”。C项,两个“为”分别为副词表被动、介词“替”。D项,两个“之”都为音节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9.答案:C

20.答案:D

21.参考答案:(1)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2)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七、(10年)

17.A “屈”应为“屈服”。

18.B B项,两个“而”的用法都是连词,表修饰。A项,第一个“其”是语气副词,与后面的乎搭配,表反问;第二个“其”两“其”搭配构成“其……其”的句式,表选择。C项,第一个“焉”是句末语气词,第二个“焉”是兼词,于之。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到;第二个“于”是介词,对。

19.D “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不合文意。

20.答案: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解析:对这段文字的断句需要注意:一、主语的转换,由胡叟到人们;二、句中的谓语动词,“述、叙、无、有、奇、畏”等;三、句子的结构,“述前载”与“叙中世”,“无违旧美”与“有协时事”,“奇其才”与“畏其笔”。

21.答案示例:(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解析:第(1)句抓关键词,“风化”,风俗民情;“行”,行踪。第(2)句把握句式,“财何为也”,既是宾语前置句,还是一个反问句。

八、(11年)

16.D 17.B 18.D

19.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20.(1)像你这样的才能,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九、(2012年)

(一)(19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

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

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2012—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2—2019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 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

2019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9浙江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温州九校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5题。(20分) 答李翊书 【唐】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①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注】①膏:灯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同“祈”,求,希望。 B. 养其根而俟.其实俟:等待。 C. 处.若忘,行若遗处:处置,处理。 D.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肆:放纵,这里指放手去写。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B. 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以.其无礼于晋 C.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于是乎.始 D.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学古文要从加强主观道德修养入手。文中用“根”与“实”、“膏”与“光”的比喻阐述了道德修养与文辞之间的关系。 B. 作者认为,写作要有创造性,学文要善于学习古人的作品,而写作时要推陈出新,“唯陈言之务去”,不要蹈袭别人的熟套。

2016-2018全国卷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 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 ..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高考语文浙江卷文言文真题

[考点要求]能阅读、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一、(2013·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送丁琰序 [宋]曾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 ..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 第一步整体把握 1.全文共5段,可划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的大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划分为两大层:第一层(1~3段),指出当今社会缺少贤守贤令的现象并用古今对比的方法分析其中原因(该层也可分为两层:先摆出社会现象,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第二层(4~5段),点明为丁琰写送序的原因和目的。 2.本文要谈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作者在这个话题上持怎样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心话题:当今社会缺少贤守贤令。 作者观点:作者认为,当今社会缺少贤守贤令的原因在于没有像古代那样推行庠序、师友、赏罚之法;如果能够推行庠序、师友、赏罚之法,就能培养足够的人才,选拔出真正的贤守贤令。 第二步真题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2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含答案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崙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 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遂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 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 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 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 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 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 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 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 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 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 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 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 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打算

2021届高三各地最新试题汇编文言文专项训练 新高考题型共15题

1.河北省邯郸市2021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開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部,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被命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真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节选自《张方平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软/ B.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C.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D.时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4-2015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2004-2015年浙江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 一 (200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①,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②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摹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本文有删节) 【注】①蜑(dàn):南方少数民族名。②酂(cuó)侯:汉萧何的爵号。 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家.歙州家:定居。 B.君行坏.堰坏:使……毁坏。 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主持、执掌。 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符合、适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至君特选以.材 以.金笼进上 C.瓮满辄出而.焚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乃.暇为此以溉其农 乃.率工徒躬治木石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逖“材能称于其官”的一组是() ①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②君政既行,盗皆亡人他境 ③堰成,岁谷大丰④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 ⑤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⑥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2020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分类汇编 (安徽卷) 三、(9分,每小题3分) 古文阅读选用的材料是明代许獬的《古砚说》。这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考查的内容分别是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翻译句子、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这类文章考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见过多次,但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则是在分省命题后才有的。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①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 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 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②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浙江高考语文古文18个虚词

浙江高考语文古文18个虚词

1而 (一)连词 A表转折,“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表承接(V1+而+V2) 登高而招 觉而起,起而归 C表修饰(状+而+谓) 顺风而呼 终日而思 莞尔而笑 D表并列,“和” 蟹六跪而二螯 E表递进,“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F表假设,“如果”“假如” 人而不仁,如礼何? G表因果,“因此”“所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二)代词,“你” 而母立于兹 (三)语气词,表感叹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2何 (一)代词 A疑问代词,“为什么”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疑问代词,“什么” 大王来何操? 其间旦暮闻何物? (二)疑问副词,“怎么”“为何” 徐公何能及君也? (三)词组 A何其:“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B何如:“怎么样”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轻重固何如哉? C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何以:“凭什么” 何以伐为?

何以报德? 3乎 (一)句末语气词 A表疑问,表反问,“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表推测,“吧” 其皆出于此乎? C表感叹,“啊” 嗟乎! (二)介词,相当于“于” A“在” 生乎吾前 B“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对(于)” 吾尝疑乎是 (三)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四)音节助词,无义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乃 (一)副词 A“(这)才”“于是”“就”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却”“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只”“仅仅” 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D表判断,“(就)是” 乃大丈夫也 (二)代词,“你”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词组 无乃:表猜测,“恐怕” 无乃尔是过与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5其 (一)代词 失其所与 于其身也

2012山东省各地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9文言文阅读及翻译(一)

文言文阅读及翻译(一) 【山东省淄博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陆俟,代人也。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上党太守、关内侯。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 太武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以备蠕蠕①。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邺公,拜冀州刺史。时考州郡,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转武牢镇大将。平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安定镇大将,追讨玉等,皆获之。迁怀荒镇大将。未期,诸高车莫弗②惧俟严急,请前镇将郎孤。太武许之。征俟,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郎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以叛。帝闻之大惊,召俟问其故。俟曰:“夫高车之俗,上下无礼,无礼之人,难为其.上。臣莅以威严,节.之宪网,欲渐加训导。而恶直丑正,故讼臣无恩,称孤之美。郎孤获还镇,欣其名誉,必加恩于百姓,讥臣为失,专欲以.宽惠临之,仁恕待之。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既无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忿。怨忿既多,败乱彰矣。”帝叹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帝征蠕蠕,破凉州,常随驾别督辎重。又与高凉王那复渡河南略.地。仍迁长安镇大将。与高凉王那击盖吴于杏城,获吴二叔。诸将欲送京师,俟独不许,曰:“若不斩吴,恐长安之变未已。一身藏窜,非其亲信,谁能获之?若停十万众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许.吴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吴。”诸将咸曰:“今获其二叔,唯吴一人,何所复至?”俟曰:“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遂舍吴二叔,与之期。及期,吴叔不至,诸将皆咎俟。俟曰:“此未得其便耳,必不背也。”后数日,果斩吴以至,皆如其言。俟之明略独决,皆此类也。迁内都大官。 安定卢水刘超等叛,太武以俟威恩被关中,诏以本官加都督秦、雍诸军,镇长安。帝曰:“超等恃险,不顺王命,朕若以重兵与卿,则超等必合为一;若以轻兵与卿,则不制矣。今使卿以方略定之之。”于是俟单马之镇。既至,申扬威信,示以成败,超犹无降意。俟乃率其帐下见超。超使人逆曰:“三百人以外,

2019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

2019年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附详解) 【全国1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 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最新整理)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 谢 三、(12分,每小题3分)(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王衷裒①,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脩,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日:“近 日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日:“责在元帅。”帝怒日:“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 引出斩之。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轨到墓

日:“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 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裒曰:“卿学不足以庇身, 吾德薄不足以荫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己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儿负盐豉,草屩,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 泣而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吾薄志毕 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

“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 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②以为邴原③复出。裒以春性险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及洛京倾覆,寇盗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注]①裒:音póu。 ②佥:皆。 ③邴原:汉末学者。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有助之者,不听听:听任B.裒告求属令属:联系c.安丘 令以为诣己诣:造访D.犹思慕不能进慕:依恋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步担干饭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B.因执手涕泣而去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 D.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某所,而 母立于兹1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

2019年高考浙江卷 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浙江卷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宗子相①集》序 (明)王世贞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角立。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 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③。余则无以难. 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 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闽藩。属有岛寇事⑥,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 一方冠。既又佐其臬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怿,谓:“麒麟凤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飧食。”其曹偶持论若此。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①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矩镬:犹规则、法度。③碔:似玉的石头。④考功郎:吏部官员。⑤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⑥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叩之泠然中. 五声 中:符合 B.余则无以难. 子相也 难:诘问 C.字不得累. 句 累:积累 D.以不能附会.. 附会:依附(权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夫以于鳞之材夫人之相与 C.{以与物境会 不赂者以赂者丧 D.{规摹为一方冠 君为我呼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闽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2012 江西高考语文文言文

2012 江西高考语文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 答案:B(慰劳)。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真题分类汇编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 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 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 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 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 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 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 ,例为令 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 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 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 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 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 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 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 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 B. 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 C. 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 D. 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句读之.不知 B. 于其.外则不光 // 此其.志不在小 C. 卒于.睢阳//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 将犬吠所.怪// 为巡船所.物色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浙江高考语文卷近五年文言文阅读汇总及答案

浙江高考语文卷近五年文言文阅读汇总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江高考语文近五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2014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 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 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 ..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①窅(yǎo):怅惘。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