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泉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思考解读

泉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思考解读

泉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思考解读
泉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思考解读

泉州城市形象塑造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各种内在要素的综合外在体现。多年来,泉州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拥有诸多城市名片,但缺乏战略性、系统性的城市形象塑造工作机制。本文试图引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理论,分析泉州城市形象塑造实践中在实力、政府、市民、文化和环境等形象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泉州城市形象品牌战略

一、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各种内在要素的综合外在体现。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与个性,彰显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自然地理形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对内可以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外可以增强城市对各种要素的集聚能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资源性要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展开了城市形象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目前,城市形象理论研究主要是导入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CI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领域的延伸。因此,相应地城市形象的内涵

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城市理念形象(MI)、城市行为形象(BI)和城市视觉(景观)形象(VI)。城市理念形象,是城市的灵魂或城市的精神,是城市本质特征的外在表现,往往表现为一句口号或广告语,如“海上花园、温馨厦门”等;城市行为形象,就是城市中人的行为,包括人的文化程度、精神风貌、行为言论、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公共关系及市民的生活居住和生产环境等;城市视觉形象,包括以建筑物、构筑物为主题的人工环境(楼宇、装饰、文字、图形和广告等)和自然风光(地形、地貌)体现出来的总体视觉感受,如城市标志、泉州东西塔等视觉方面的形象。

在城市形象塑造的具体实践中,通常又具体细化到几个方面的形象。主要包括:实力形象、政府形象、市民形象、文化形象和环境形象等。实力形象,包括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要素集聚等方面的评价,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形象,即对政府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执行能力和公务员精神风貌等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市民形象,包括市民的文化素质、精神面貌、社会公德和行为表现等;文化形象,包括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环境形象,即城市的人居环境,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等。

二、泉州城市形象塑造具备较好基础

泉州地处福建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截至2013年

末,全市常住人口达836万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积累,泉州拥有了诸多城市名片,如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数十个国家级名片。特别是2012年以来,泉州先后成为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这些锃亮的名片是泉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泉州城市形象建设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支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泉州城市形象,以下从泉州城市实力、政府、市民、文化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形象进行分析。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13年泉州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占全省近四分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5年保持全省首位。从全国看,泉州经济总量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4位,介于济南(5230亿元)和哈尔滨(5142亿元)之间;从人均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67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121美元。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泉州城市形象塑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产业发展富有特色。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因势利导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3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打

造出世界夹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茶都、中国瓷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等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板块。三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18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万人,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竞争力。

(二)政府形象总体良好。近年来,泉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政府有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在服务意识转变上,深入开展“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集思广益,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度。在提升效能方面,严格问责问效,改进绩效评估;开展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窗口即办率提高至六成以上,推行“一表式”全程网上审批,方便市民、企业办事。在保障民生方面,新增财力优先投向民生事业,确保民生支出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深入征求和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交通、安居、文教、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依法行政方面,积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致力于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新风。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创新社会管理,源头预防矛盾,完善治安体系,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泉州,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膺全国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走出一条有泉州特色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之路。

(三)市民形象不断改善。在精神风貌方面,改革开放

以来,广大泉州人凭借着“敢为天下先”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交流的密切,泉州人逐渐形成并展现出了拼搏进取、兼容开放的良好精神风貌。比如尊重、善待外来务工人员,促进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泉州,成为新泉州人,体现了泉州城市兼收并蓄的显著特征。人民生活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收入水平水涨船高,生活不断改善。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口径数据)达31958元,仅次于厦门位居全省第二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784元。在市民素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为5706人,比2000年的1878人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75857人,比2000年减少323999人,文盲率由6.86%下降为2.16%,下降4.70个百分点。

(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交往的繁荣,也造就了泉州多元文化的鲜明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全市拥有3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拥有南戏、南音、南少林、南建筑为代表的灿烂文化遗产,其

中南音是中原雅乐的活化石,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历年来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泉州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2007年与厦门、漳州被文化部批准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2013年更是凭借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奇特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文化遗产和悠久广泛对外交流等优势,与日本横滨和韩国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这是泉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集中体现。

(五)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在居住条件方面, 2013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5.95平方米,使用独立卫生厕所的家庭占91.9%。在生态环境方面,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91.5%的家庭饮用经净化的自来水,城镇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013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1天,优良率达98.9%,惠安、安溪、永春和德化等县城空气质量优,其余各县(市、区)均为良;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城市(县城)区域声环境质量均稳定在三级以上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6.22%,医疗废物处置率和泉州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生态环境治理取得较大成效, 2014年1月成为全省首个省级生态市(设区市)。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2013年中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9平方米;全市每万人拥有营运汽车77.9辆,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34.3张,每万

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142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泉州城市形象塑造不利条件突出

(一)城市辐射能力有限。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竞争处于弱势。201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3.3:61.8:34.9,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仍然依靠传统制造业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容乐观,2013年增加值36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0.7%;第三产业发展步履蹒跚,增加值增幅(10.2%)虽创下新高,但仍低于GDP增幅,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要素聚集能力偏弱。二是中心城市偏小、偏弱,城市缺乏向心力。从建成区看,与福州的248平方公里和厦门的281.5的平方公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常住人口看,虽然2013年中心市区(含开发区)常住人口达到117万人,但“十二五”以来仅增加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比重仅提升0.2个百分点;从经济总量看,中心市区(含开发区)GDP为857亿元,占全市16.4%,比重比2010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中心市区(含开发区)人均GDP为73248元,低于泉港92224元和石狮86111元;中心城市在泉州区域经济中缺乏主导作用,城市的归属感和荣耀感不足。

(二)市民素质有待提高。尽管泉州市民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性格和魅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文化素质方面,虽然纵向对比泉州市民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是横向对比

则存在较大差距,厦门201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17799人,是泉州的3.12倍,福州为12459人,是泉州的2.18倍,全面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任重道远。在社会公德方面,破坏、毁损、偷盗绿化植物、公共设施等现象依然突出,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乘坐公交拒给老弱病残让座、行人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嘴中时常蹦出的“三字经”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在市民意识方面,由于泉州城市发展基础较差,同时拥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农民意识特征明显,城市主人翁意识薄弱。在生活风尚方面,部分地区婚嫁中存在的奢靡和拜金主义不良风气,给泉州城市形象带来不利影响,如此前网络上掀起网友口水战的“黄金新娘”事件,给泉州贴上了“拜金”城市的标签。此外,还有本地人根深蒂固的闽南语交流也让外来人员产生隔阂感和被排斥感等。这些不足深层次制约着泉州城市形象改善和提升。

(三)文化产业发展薄弱。尽管泉州文化发展亮点突出,但主要集中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仍然较为滞后。一是总量占比偏低,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5.1%,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偏小。二是发展层次不高。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和印刷等产业,内容产业比重偏低,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单薄,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娱乐演出、动漫产业等普遍规模偏小、竞争力不足,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

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三是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文化对泉州城市形象的提升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四)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城市建设水平偏低,缺乏系统的生态学应用,城市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不强。城市绿化主要停留在增加绿地面积指标,缺乏立体生态景观绿化设计。环境压力较为严峻,如山美水库水质仍属中营养状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酸雨出现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仍然无法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五)城市形象塑造不足。一是城市名片繁多,城市形象定位混乱。如上所述,泉州历年来拥有了数十个国家级名片,但城市名片多了,却多了“幸福的烦恼”,只取其中则无法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则主次不分。多年来,泉州城市宣传或建设口号不断更迭,造成外人对泉州城市形象缺乏持续、鲜明的认知。二是塑造手段单一,缺乏整合营销。一方面泉州城市形象塑造长期以来就是依靠各种评选活动获取一张张城市名片,通过邀请媒体和嘉宾参加在本地举办各种“节”、各种活动,缺乏诸如厦门国际马拉松之类影响力较大活动载体,形象宣传途径单一,宣传效果一般,城市推介力度不足。另一方面,虽然泉州作为品牌之都,拥有众多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但城市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建

设未能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缺乏诸如青岛啤酒、海尔和海信等企业鲜明的城市特征品牌。

四、实施城市品牌战略,系统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项全面、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应该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增强城市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人为本,找准定位,整合各种优势资源要素,系统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增强市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着力塑造个性鲜明、充满张力的泉州良好城市形象。

(一)导入品牌战略,实施城市识别系统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协调管理机构。如成立城市形象塑造与品牌管理委员会,有效整合城市各级部门工作,负责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全面系统地开展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等方面的塑造和维护。建立泉州城市形象塑造与品牌战略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形象的维护与营销。

2、明确城市定位,提炼泉州城市理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泉州提出了不同的建设目标和城市宣传口号。在城市建设目标方面,2003年提出了“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淡出闽东南、建设大泉州”目标,随后提出了“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目标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等规划目标,近期又提出了“泉州经济升级

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奋斗目标,甚至“建设国际大都市”也曾经成为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宣传。结合泉州实际,泉州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应包含“先进制造业基地”(泉州的优势)、“改革开放”(“金改”和“民综”政策支撑)和“宜居幸福”(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才是城市的发展目标)等三个要素。此外,在对外对内宣传上,比较常用的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和近期的“东亚文化之都”等口号,这些确实展示了泉州独特的优势,但主要都是偏向文化层面,而泉州不仅拥有文化优势,还是改革开放的典型,民营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因此,个人认为宣传口号可以进行适当整合,比如“文化之都,活力之城——中国泉州”口号,“文化之都”应景当前“东亚文化之都”,更是对泉州文化资源优势的集中概括;“活力之城”则综合体现泉州改革开放成效和经济发展活力。

3、统一视觉形象,打造鲜明城市特征。一要设计统一的泉州城市标志。长期以来,泉州一个项目一个标识,图形上一般包含了东西塔特征,但缺乏统一的VI设计,没有规范标志图形、标准字体和标准颜色。考虑到泉州的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典型和海洋文化等三大特征,城市标志图形应包含象征泉州历史文化的“东西塔”元素、象征“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和改革开放弄潮儿等人文精神的“海浪”

元素,具体可以参照“海丝文化节”的标识(如图1);标准文字为“中国泉州”,标准字体可使用兼具现代与传统韵味的“中宋”或“粗宋”;标准颜色可采用代表传统、历史和泉州建筑色彩的“橙色”,还有代表海洋、现代和改革开放的“蓝色”。二要深入应用泉州城市标志。城市标志统一设计了,并不是用来躺在展馆里,而应该进行推广应用。在各种经贸、文化活动交流中统一应用城市标志,可以作为各种活动宣传的主标志,也可以作为落款形式体现。此外,也可以应用于政府各种官方媒体,如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这方面的实践杭州开展得较好,具体可以参考杭州市政府网站统一标志(如图2)。通过统一的城市标志设计和应用,打造一个让人们看到就能想到泉州的城市视觉识别形象。

图I:“泉州海丝”标志图2:杭州城市标志在政府网站应用

4、整合城市营销,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一要整合各县(市、区)的资源,统一包装进行营销。泉州市区文化旅游景点密布,但分处鲤城、丰泽境内,在文化旅游营销时容易“各扫门前雪”、各自为政。又如“海丝”文化资源不仅分布于市区、还分布于晋江、石狮等地,这就需要由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各地积极参与,合力营销。二要完善城市营销策略。利

用会展营销,举办各种会展推广泉州特色优势产品,吸引广大游客和投资者。利用节日营销,如泉州元宵赏花灯等特色活动,扩散泉州文化传播,提高城市知名度。利用广告营销,确保一定资金投入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展示泉州形象广告,发布会展、节日、招商等信息,为城市整体品牌服务。创新网络营销,充分利用发达的新闻媒体宣传泉州、塑造泉州,深化与腾讯、新浪和人民网等知名门户网站合作建设地方门户、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开展活动,吸引关注和扩散传播泉州城市形象,泉州市旅游局官方微博已经做了较好的尝试,淘宝网泉州品牌馆也是网络营销的重要成效,在营销手段和方式上应该继续深化和创新。嵌入企业营销,与广大泉州知名企业合作,如在安踏、特步、达利和恒安等众多知名企业的广告中植入“中国泉州”城市标志或打上“泉州制造”标签,政府城市形象专项资金适当予以补助,千方百计扩大泉州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泉州城市实力

1、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化环泉州湾区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项目等方面的统筹,尽早设立环湾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同城化专门协调机构,切实推动环湾城市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增强泉州城市竞争力。强化城市规划执行落实,不让规划变成“画画”、停留在图纸上,应该让科学的规划

指导泉州城市空间拓展和细节完善。加强城市交通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化城市道路布局,尽快推进百崎大桥(东海--百崎)和东海大桥(东海--陈埭)建设,将经济最发达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串联起来,凸显泉州中心城市地位。

2、加快各总部经济区建设。发展总部经济是泉州提升城市形象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各大知名企业的入住有利于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相得益彰。目前,东海、城东、江南和晋江滨江等规划了总部经济区,但几年过去建设缓慢,东海总部经济区只有连捷国际中心完成封顶,其余项目大多开工不久,对泉州中心城市发挥促进作用仍需时日。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项目跟踪,协助解决困难,加快建设进度。

3、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泉州歌剧院、海峡文化交流中心、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继续完善公园建设,着力增加人均公共绿地。让市民免费或优惠分享公共资源,如清源山作为泉州的母亲山,应该优惠或免费向市民开放,目前实行放入一票制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市民与母亲山的联系,市民无法体验泉州拥有5A级景区的荣耀,不利于增强市民对泉州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村收集、镇中转、县处

理”模式。继续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晋江、洛阳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打造“亲水泉州”。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促进产业经济生态化。

5、优化城市投资软环境。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和廉洁清明的政府,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为吸引投资和要素集聚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动行政审批事权继续向县级、重点乡镇下放;探索部门审批职权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涉农收费和各类检查评比,减轻企业和市民负担。

(三)借助文都东风,铸造文化泉州品牌

1、继续加大“文都”宣传。通过2014年元宵节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开幕系列活动,泉州文化得到了高强度的集中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应该继续促进泉州、横滨和光州交流常态化,切实扩大泉州文化、泉州城市在日本和韩国的影响力。组织企业继续深化开发“文都”宣传产品,如邀请泉州动漫企业打造一批画质精美、流传面广和展示泉州历史文化的动漫产品,拓展泉州文化宣传受众。

2、打造泉州文化精品。实施“古城复兴计划”,把古城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打造,将泉州古城建设成为媲美“丽江古城”和“大理古城”的文化旅游融合的精品;发展特色民宿,推动华侨新村建成有品位的“城市会客厅”,让市民和

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泉州古城韵味;创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民俗表演实现常态化,设立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和泉州木偶剧院场馆等免费开放日,吸引市民和游客体验泉州文化风采。

3、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国内外文化产业“巨无霸”,参与泉州文化产业开发管理;组建国有文化产业投资运营企业,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带动泉州文化产业发展;扶持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研究文化企业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回归”工程,鼓励泉州籍文化名人、文化企业家回归投资创业,加快推进蔡国强先生的泉州当代艺术馆建设。

4、开发特色文化商品。挖掘泉州积淀深厚的特色手工艺和美食文化,开发一批满足游客心理和审美需求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包装提升传统小吃,打响泉州小吃品牌;发挥工艺、套餐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特色伴手礼产品,让游客带走泉州、宣传泉州和怀念泉州。

(四)建设文明城市,提升泉州市民形象

1、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市民素质,塑造良好市民形象,是一项长期、复杂和系统的任务。一要建立健全制约处罚机制,促进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如新加坡的文明几乎是建立在重罚之上的,乱扔杂物、在公共场所吸烟等,都会受到重罚。二要制定实施市

民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一套长抓不懈、部门联动、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

2、加强宣传工作,千方百计弘扬文明风尚。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户外等各种媒介,制作、投放一批优秀的公益广告,如开展以学雷锋活动、学道德模范、志愿服务以及“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围绕“除陋习、树新风”主题,精心策划,继续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导市民参与讨论,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公共场所秩序、市民交通行为、人际交往互助等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市民讲文明、懂礼仪、守道德、重诚信,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文明社区,持续推动社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安全设施整治和改造,创建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最终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3、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泉州市民综合素质。加强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办幼儿园建设,引导规范民办幼教机构,市民教育“从娃娃抓起”。做好各大城市组团的“学园”建设,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和服务。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以重点中专和高职高专为依托,培养一批有一技之长、适应泉州发展的实用型、应用型产业人才。打造泉州高等教育升级版,引导校企结合,县市合作共建,适当增加资金和政策扶持,支持有实力的本科院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地方综合性

大学,为泉州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科普知识教育,引导市民尊重科学、反对迷信、实事求是和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市民科学素质。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市民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利益诉求。

4、增强市民意识,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文明城市不是靠政府部门“管”出来的,真正的主体是广大市民。只有发动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才能树立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自觉维护城市形象。一要完善固有的信箱、热线功能,与时俱进用好微博、微信政务功能,打造市民与政府互动平台,如“泉州考评”政务微博,方便市民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时高效反馈并解决实际问题。二要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特别是针对一些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市民参与讨论和献策,集思广益,共建美好家园。三要积极回应反馈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热情。

5、弘扬城市精神,提升泉州和泉州人形象。西方学者宾格勒认为:“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应该弘扬“思变敏行、开放包容、爱拼敢赢、坚韧强毅、崇商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泉州城市精神,营造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开

放包容和追求成功等人文氛围,激发社会自主创新活力,彰显独特的泉州城市魅力。

作者:颜福仁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论述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问题[J].城市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2]柳燕脉.现代城市营销策略叹息:以福建泉州为例[J].商业研究,2010年3期.

[3]张鸿雁.轮城市形象建设与城市品牌战略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

[4]朱玲.城市形象传播的新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10期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江汉关钟楼,和上海关一样,每天回荡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旋律,历数着她曾经的沧桑。 然而她那宏大的钟声却无法触摸大武汉的广袤。两江三镇的武汉,面积8494平方公里,印证了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预言:武汉应“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仅仅面积大当然不够,21世纪全球最看重的淡水资源,在武汉占了四分之一面积。一城秀水半城山,她所拥有的166个湖泊中,东湖摘取了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桂冠。来自卢森堡的国际著名赛车手克莱美〃丹尼尔对记者感叹,沿东湖而行是他所经历的“最美赛道”。 拥有一千万人口的武汉,坐落在国之中心,犹如围棋棋盘上的“天元”,其地缘的重要性在于,这居中的棋子一变,势必带动全局走势。 而武汉从来是求新求变之地。 500年前汉水改道,汉口由此诞生。越350年,汉口跃升为中国对外通商的最大内陆口岸,可以说,码头和船舶组接了武汉变动不息的基因链。 一百多年前,主政湖广、促使武汉成为中国近代

工业发祥地之一的张之洞,以汉口为起点修筑了贯通南北的京汉铁路,使“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实至名归。然而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做梦都想不到,他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步枪,竟使三百年的清王朝倒台。1911年辛亥首义的一声枪响,把几千年君主专制的长夜打得仓皇而退,民主共和的启明星从武昌城头升起。 有两句著名词作抒写了一位青年在1927年的苦闷,“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29年后,1956年他旧地重游,却欣然命笔:“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对武汉情有独钟的毛泽东,用诗句为武汉的昨日与今朝标注了沧桑巨变的刻度。 以加速度求新求变的武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有十几座造型各异的桥梁飞架长江、汉水之上,把三镇紧密连成一体。新建成的地铁,将由两条快速增加到多条,构成地下交通网络。那句“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的老话将从生活中被删除。 而新词语联翩而出,“中国车都”,云集了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通用等国际汽车品牌,不论哪种发动机,从车都驶出的都是“中国速度”!“武汉〃中国光谷”,代表中国光电子科研和生产最高水平,她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当光谷与硅谷联姻,武汉与芝加哥携手,便好事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规划范围] 市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市域要形成“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预计到2015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20万人,城镇人口约4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 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50万人,城镇人口约5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3%。 预计到203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20万人,城镇人口约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1%。 根据划分原则,将空间类型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态保护区。 ●晋江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区主要由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六街道组成,城镇密集区包括晋北组团(池店、磁灶)、晋西组团(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和晋南组团(金井镇、深沪镇、英林镇、龙湖镇)。 生态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晋江坫头海滨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石狮 优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和三个重点发展节点城镇。主城区由城市中心区和滨海组团组成,三个重点发展节点镇是指北部的蚶江镇、东北部的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和东南部的永宁镇。

生态保护区:宝盖山森林公园、永宁黄金海岸度假区、灵秀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惠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次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主要由螺城、螺阳两镇组成,三大次中心城区是指洛秀、斗尾、崇武三个次中心城区。 生态保护区:惠女水库、陈田水库、锦芳水库、菱溪水库、眉山水库和洛阳江、黄塘溪等水源保护区,崇武海滨森林公园、文笔山森林公园、科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洛阳江沿岸、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南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市区和三个次中心、六大片中心。市区包括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个组团;三个次中心为水头镇、官桥镇、石井镇;六个片中心为洪濑镇、诗山镇、丰州镇、英都镇、仑苍镇。 生态保护区:美林水厂一级保护区、南安森林公园、五台山森林公园、康美雪峰森林公园、灵应省级森林公园、罗山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东西溪沿岸区域、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安溪 引导发展区:包括主城区、辅城区、三个重点中心镇。主城区由中心组团、东翼组团、西翼组团三大组团,辅城区为官桥、龙美、龙门三大组团,三个重点中心镇为湖头镇、蓬莱镇、长坑镇。 生态保护区:凤山省级森林公园、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和县城关水厂水源保护区、清水岩风景名胜区、凤冠山、龙门、骑虎岩、阆苑岩、清风洞、泰山岩、晋江源、官桥犀山等县级森林公园和白濑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西溪沿岸区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城市形象宣传语

城市形象宣传语城市形象宣传语265例 1、世间山水情,尽在古池州。 2、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 3、信阳豫风楚韵红色信阳 4、最具魅力城市----东莞 5、烟台人间仙境梦幻烟台 6、陕西咸阳市:中国金字塔之都--咸阳 7、名山大川,尽在池州。 8、福州市:福山福水福州游 9、大英山水自由天地---四川遂宁大英县 10、山水太行丰采新乡

11、美丽青城天堂草原---内蒙古 12、烟花水都诗画扬州 13、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14、浪漫之城中国珠海 15、宜昌市: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 16、赏池州美景,享千载诗韵。 17、金华市:风水金华购物天堂 18、日照游山登五岳,赏海去日照 19、江北水城中国聊城 20、银川塞上明珠,中国银川 21、柳州山水桂林风情柳州

22、趵突神韵甲天下济南潇洒胜江南 23、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24、无锡:太湖明珠,中国无锡 25、重庆:山城雾都 26、汕头海风潮韵,世纪商都 27、顺江寻池州,问道九华山。 28、似是故里飘香入,古镇新城池州住。 29、千载诗人地,百世佛道场。 30、西域古镇,人文新市;沙漠绿洲,世外桃源---新疆哈密畅游海南回归自然---海南 31、洛阳世界遗产九朝古都(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32、古越胜地,诗韵水城。

33、哈尔滨:冷酷冰城哈尔滨 34、才子之乡-临川王安石曾巩汤显祖还有N代宰相麻鸡之乡-崇仁盛产麻鸡 35、山东曲阜市:孔子故里,东方圣城 36、寻睨客家文化,问道南溪土楼。 37、人文安徽,魅力池州! 38、珠海市:浪漫之都,中国珠海 39、安徽惊作撇,池州万年名! 40、承德市:游承德,皇帝的选择 41、百岛之市--珠海 42、光明之城--泉州

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分析

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0T14:23:25.9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吴道贤[导读] 由于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体也随之产生,它是时代的产物。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相比较传统的多功能建筑,城市综合体建筑综合了多个功能建筑数量和种类方面的特点,且不会引发新系统的出现。在现阶段城市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分析研究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筑;综合体;设计 引言 由于社会的发展,城市综合体也随之产生,它是时代的产物。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依靠科学发展,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产生的一种新型建筑。城市综合体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还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1城市建筑综体特点;类型概述 1.1特点 城市建筑综合体实际上就是将多种功能混合组织在同一建筑体内(如图1)。其特点就是具有高可达性、高度复合性、空间尺度大、复杂系数高、活跃城市景观与巨大的社会效应等特点。 图1城市综合体功能框架 1.2城市建筑综合体的主要类型 1)按地理位置分为商圈型城市建筑综合体、CBD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城市副中心型城市建筑综合体、交通枢纽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城郊型城市建筑综合体。 2)按建筑面积分为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中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小型城市建筑综合体。按使用性质分商业综合体、办公综合体、旅游综合体、生活综合体、交通综合体与酒店综合体。 3)按建设标准分为高端奢侈型与中档生活型。 2城市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 2.1建筑容积率设计要点 对于建筑容积率这个问题,投资商肯定希望在有效的土地上,尽可能增加建筑面积,但在我国的法律当中,这是不可以的。由于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多,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多,从而使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为了满足商家与法律的要求,我们可以借鉴优秀案例的经验,对一部分建筑公共场所进行开放,在没有办法提供交通、休息等公共区域时,可以稍微提高建筑容积率,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建筑空间,满足商家对综合体建筑面积的增加的要求,又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建筑功能的要求。 2.2造型设计要点 综合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其里面的造型不仅体现了建筑设计的美感,而且要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确保设计出来的建筑造型符合其理念和地域特点。现阶段,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体块的整体度越来越高。再对建筑造型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建筑色彩上的设计,充分考虑灯光对色彩的影响,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应从总体的角度考虑整个建筑的风格统一性。因此,再对建筑综合体的立面造型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尤为注意贴合地方特点和人们对美观的追求。 2.3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要点 建筑的空间形态是指平面空间的造型与三维中空间的体型。由于城市综合体复杂的功能分区,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不仅需要在平面布局上来合理的设计,而且还要在立体空间上进行合理分区。一般是做好竖向的功能分区,不仅包括商业、办公、停车等不同的竖向分区,还包括建筑内部的分区,这些是通过楼板进行分区的,在这一过程中,各个部分的使用以及对声音的要求,在分区时都有很大的限制。 2.4复合业态设计要点 零售商业、餐饮休闲、办公、居住、文化娱乐。 2.5综合交通整合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私家车、物流支持车辆、行人系统、非机动车。 3城市建筑综合体的规划布局 3.1合理整合设计 由于城市综合体的多功能性,在进行规划布局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各个分区之间的联系设计,确保实现分区之间有效的衔接,提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目的。常见的整合设计过程中,采用系列型、主从型、互补型和比较竞争型等多个组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组合方式根据实际用户需求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应用。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

《市场营销学》综合项目实训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 项目负责人武苏冉 项目组成员雷婷婷孙辉 李彬付思 指导老师张首杰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2013年1月

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3500 年前的盘龙城。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3500 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武汉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长江从城市穿过,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武汉经济发展迅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精神,这句标语随处可见,激励着武汉人。在武汉,四季分明,旅游景点众多,因为有长江经过所以武汉大小河流湖泊众多,武汉也被称为江城。武汉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随着城市发展,武汉也越来越注重本城市印象,城市印象这有助于经济与外来人口的发展。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4 二、调查内容----------------------------------------------------------------------4 三、调查对象----------------------------------------------------------------------4 四、调查方法----------------------------------------------------------------------4 五、调查时间与地点-------------------------------------------------------------5 六、调查的组织计划-------------------------------------------------------------5 七、经费预算----------------------------------------------------------------------5 八、附调查问卷-------------------------------------------------------------------6 武汉城市印象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执行摘要-------------------------------------------------------------7 一、调查目的----------------------------------------------------------------------7 二、调查方法设计----------------------------------------------------------------7 三、调查内容----------------------------------------------------------------------7 第二部分调查说明-----------------------------------------------------------7 一、调查背景----------------------------------------------------------------------7 二、相关内容阐述----------------------------------------------------------------7 第三部分调查主体-----------------------------------------------------------8 一、调查结果分析----------------------------------------------------------------8 (一)调查数据分析-------------------------------------------------------------8 (二)定性预测-------------------------------------------------------------------12 二、总结----------------------------------------------------------------------------12

未来泉州的中心城市要这样建(组图)

未来泉州的中心城市要这样建(组图) 搜狐10-27 17:01 大未来泉州的中心城市要这样建(组图) 大泉州城市经济圈不断扩大昨天召开的市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我们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要求。近年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市贯彻落实省里关于发展壮大三大中心城市以及建设泉州湾城市经济圈、城镇密集带等部署,逐步形成并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筑泉州湾滨海城市”的工作思路。总体想法测测你的手机号能领多牛的股广告继续坚持“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城建方针和“东进、南下、西拓”发展方向,按照“两期三步”思路,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淡出闽东南,建设大泉州。坚持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山区县城、重点小城镇四层联动,加快推进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步伐,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城镇滨海沿江带状连接为拱卫的泉州湾都市圈。从发展格局讲,要往中心城市靠,使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实平台,凸显工贸旅游港口城市这一经济功能定位;从发展态势讲,要往海上逼,通过城市中心外迁、城市单元调整、港口规划建设、临海产业发展,凸显泉州湾滨海城市这一特色优势和形态定位;从发展目标讲,要往第一层面上挤,实现“城市版本升级”,全面发挥作为全省第一层面、三大中

心城市之一的带动、先导作用,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这一区位、层级定位。城市定位泉州中心城市立足省域中心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泉州湾滨海城市的城市定位,市域政治、文化、科教、商贸中心和市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基地、旅游服务基地的城市职能,跨江、面海的发展方向,框定泉州湾滨海城市基本形态。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上,改变以原有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拓展的思路,采用区域资源整合模式和基础设施共建、生态共保、产业共聚、利益共享的方式,通过统一规划,分期分步整合、扩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建设泉州湾滨海城市的目标。区划调整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泉州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合理扩大泉州市中心城区规模。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在不增加原县级行政建制的前提下,逐步整合辖区行政建制,明确城区功能分工,妥善处理好市、区各方的利益关系,确保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平稳过渡。两期三步近期分为两步:第一步,凸显工贸旅游港口城市的定位,培育城市经济增长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先对具备建制并入中心城区行政区划条件的现中心城市八大组团的乡镇和惠安县(共约1500平方公里)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整合工业园区,发展港区经济,突出中心城市的港口功能,并使泉港区与中心市

“海上丝路”北海品牌城市形象战略

“海上丝路”北海品牌城市形象战略 前言 举世瞩目的“东盟—中国”南宁博览会开幕,北海又一次面临重大机遇。受北海市政府和《阳光之旅》杂志社邀请,本院组织战略专家将陆续推出城市策划系列最新的专题文章,以飨关注城市战略研究的爱好者。中城院接受中国城市政府城市战略研究项目委托并欢迎共同探讨。 中国城市研究院品牌中心 2004年10月 一、美丽北海:中国理想的第二居所 每每打开中国地图,目光就会情不自禁地沿着美丽的海岸线,从北至南地畅想着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北海等滨海城市的财富故事。

如果将中国东南沿海海岸线比作银光闪闪的项链,那幺,自北而南镶嵌在其中的一座座色彩缤纷、风格多样的城市,就是一颗颗美丽无比的珍珠。 毕竟,在许多内地中国人的印象中,“海”是一生的期待与向往。而在中国灿若星空的滨海城市中,青岛、大连、三亚、北海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 闻名中外的“南珠之乡”——广西北海,位于在祖国大陆的南端,是一座最适于人居住的亚热带海滨旅游城市。 这个城市具有“一城系五南”的区位优势:位于中国西南方,背靠祖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与海南和越南隔海相望。 揭开北海迷人的面纱,您会发现这里有纤尘不染的蓝天,整个半岛碧海环绕,徐徐拂来的海风温柔而湿润,不分昼夜,轻轻地为人们揩去辛劳、吹走烦恼。 这里有连绵起伏二十五公里的临海沙滩——北海银滩,滩平长、沙白细、浪柔软、水温净、无鲨鱼,是旅游者向往的“天下第一滩”。 这里有闻名中外的“南珠”。 这里有健康负离子名列全国之首的空气。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海底森林红树林。 这里有美丽传说中的“美人鱼”。 …… 2003年,北海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范例奖,正朝着把北海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优秀海滨旅游城市而努力。 此外,北海得天独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却是上天赐给北海人的一宝。 据悉,专家对北海空气使人长寿延年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时,发现北海的年平均气温22.4℃正应验了黄金分割律。据医学专家解释,人在气温20℃~24℃时

城市形象歌曲歌词汇编

城市形象歌曲歌词 汇编 歌曲目录 《北湖好风光》 《可爱的家乡古城汴梁》 《和谐花园》—2006沈阳世园会会歌 《快到柘荣来》 《敖汉之歌》 《麻城之歌》 《神奇的遂宁》 《好山好水带梦来》--新丰形象歌曲 《壶瓶山是一壶酒》 《美丽的镇江我的家》 《威海之恋》 《鞍山我可爱的家》 《武胜是个好地方》 《中国有座诗书城》—四川眉山城市形象歌曲 《不要忘了这片群山》—万源旅游形象歌曲《永远的邀请》—海南旅游形象歌曲 《歌唱泰宁好风光》 《白云山水好风光》 《金沙江》 《黎母山恋歌》 《七彩云南》 《梦入桃花源》 《我的土楼我的家》 《山水黔西南—贵州旅游形象歌曲》 《秦皇岛之恋》 《神奇的九寨》 《大瑶山放歌》 《崀山红》 《十堰市征集城市旅游形象歌曲》 《福清,我的故乡》 《梦水乡》——湖南兴化城市形象歌曲《江南桂花香》——湖北咸宁旅游形象歌曲《家住牌洲湾》 《桂林永远是春天》 《汉中美》 《多谢了》 〈〈家乡美〉〉《水江美》 《丹灶无限美》 《请到客家来做客》—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形象歌曲 《向往古牌坊》—四川隆昌南关古镇牌坊旅游形象歌曲 《黄河流过家门口》—山西永济黄河文化形象歌曲 《映秀就是我的家》 《山城之恋》—重庆城市形象宣传歌曲《歌唱你潜江》 《我的家乡我爱你》—武平之歌 《六盘山》 《宁夏,我永远的家乡》 《黄土高原告诉世界》 《六盘儿女心花飞》 《六盘山,我可爱的家乡》 《情系六盘》 《春之歌》 《我爱刘三姐门前那条河》 《请到赛里木草原来》 《我是魏源故乡人》 《千古一城》——阆中城市形象歌曲 《崀山美》 《我家就在沅陵住》 《泉州泉》 《美丽的大庆可爱的家乡》 《亲亲的彭城,亲亲的徐州》 《大汉大风》 《罗浮之恋》 《海西彩虹》--福建省成果交易会主题歌《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住宅小区形象歌曲》 《常德是个好地方》 《又见桃花红》 《中原我可爱的家乡》 《吕梁,我可爱的家乡》 《三峡人家》 《好山好水好地方》(男女对唱) 《甜美的桃花江》 《贵州恋歌》 《情牵江南》 《太湖美》 《多彩的万绿湖》

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中国旅游报/2012年/9月/7日/第012版 视野 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探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胡静 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和旅游城市间的竞争加剧,旅游供给市场分类日益细化,旅游业已然在由资源驱动、产品驱动之后,逐步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 2008年初,武汉市旅游局开始进行旅游主题形象口号公开征集,历时一年多,在征集到的三万多条意见中进行反复筛选、提炼和论证,初步确定了“大江大湖大武汉”这一口号,2009年底尝试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社会反响积极,游客认同度高,遂于2010年5月正式确定“大江大湖大武汉”为武汉旅游形象口号。这一口号充分考虑了武汉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环境,结合受众分析即旅游者、本地市民对武汉的感知形象,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精髓,强调了城市的个性要素,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吸引力。 2012年8月,在第四届亚洲城市论坛?武汉论坛上,“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形象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进一步诠释。 一、“大江大湖大武汉”,准确把握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要素 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是主体个性和大众感知。“大江大湖大武汉”抓住了武汉市的文脉、地脉,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其主体个性。 1.文化背景。中国近现代史上称之为“大”的城市,一个是上海,另一个就是武汉。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说:“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要建设成东方的芝加哥”。辛亥首义成功,中山先生称“武汉一呼,四方响应”。武汉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2012年5月,中共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在推荐《大武汉到底什么大?》一文中谈到:“直观上,武汉之大在于吐纳江汉、包孕湖山、工商繁盛的独特都市气象。历史地看,武汉之大越是在国势时运的关节点越被显现出来,抗战时期和新中国两次长江大洪水时节,‘保卫大武汉’都激励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武汉之大,也证明着武汉之重,体现了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武汉之大是区位、资源、市场等城市禀赋和交通、产业、科教力量等国家布局的总成。” “大武汉”作为城市旅游形象主题词,既彰显了其独具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和文化背景,也寻找到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城市旅游形象的意蕴和灵魂。 2.自然禀赋。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两江汇流、三镇鼎立的壮美景观。166个湖泊、272座水库星罗棋布,165条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湖泊水域面积779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已建和待建的“大都市水岸景观”,“百里滨江画廊”,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一网六湖十八渠”的布局,汉口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大武汉”无处不彰显着“大江大湖”的城市特质。 江湖诞生了武汉,繁兴了武汉。武泰闸一代水域的繁兴诞生了武昌;鹦鹉洲来自全国的竹林放排曾富庶了汉阳;集家嘴码头林立的帆樯使汉口在明清时期就成为南方商业巨镇,近代成为中部商贸经济中心。现如今“大江大湖”又成就着现代武汉的魅力,已发展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它们也将以新的姿态迎接这个城市的美好未来。 3.大众认知。形象定位目的是为了激活市场,培育市场;反之,大众认知也能促进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1年武汉市游客市场调研》结果表明,“水资源丰富”、“长江、汉水、东湖”、“大武汉三镇格局”是来汉游客所选择的“最深刻的武汉旅游印象”; 第1页共2页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政策解读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年版)》政策解读 一、修编背景及过程 根据《福建省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要求,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省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制定本地区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我市目前实施的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市政府2011年批准实施的。该规定实施以来,对指导和规范我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后我局根据国家、省、市陆续出台新的发展思路及2012年《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稿、2014年新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等多项新的技术标准、规范的出台,进行了多次的增补。 2017年1月,正式版的《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经省政府批准,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根据省政府的批复要求,我局依据《省技术规定》,结合泉州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启动了新版《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修订工作。经过多轮的讨论研究、并多次征求各行业专家及全市各相关主管部门单位意见,2018年版《市技术规定》经市政府研究同意,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二、修编思路 以市政府2011年批准的《市技术规定》的框架为基础,梳理历年以来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技术类文件,将涉及到城乡规划管理的内容纳入此次技术规定修编。市技术规定具体内容以省技术规定为依据,结合泉州城市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条文设置突出规划管理主旨、专注规划审批,条文内容力求精简、实用,尽量删除与规划管理职能无关的条文,删除主要指导规划编制的条款,删除原则性、“套话”性质的条款。文本尽量瘦身,对于国家、省、市有关规范及文件等已有专项规定的,相关管理内容不在全文引用。 跟踪先进城乡规划理念,将“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垂直绿化、公交优先、慢行系统、综合管廊”等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纳入此次修编内容。 三、篇章调整 原2011年版《市技术规定》共分10章,原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均引用其他规定,且与规划管理无关,故本次修编予以整体删除。本次修编后,2018年版《市技术规定》缩减为9章,条文总数由原有的282条缩减为238条。 四、2018年版《市技术规定》主要内容解读 2018年版《市技术规定》按照规划管理的阶段和主要内容,共分九章,分别为:总则、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建筑环境景观规划管理、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管理、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管理、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附则。 第一章总则,主要阐明《市技术规定》修订目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

泉州市房地产市场项目定位分析

湖景花园企划提案 第一篇市场及工程分析 一、泉州市房地产市场简况 1、宏观经济运行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1)据相关部门统计报道,2002年全国商品房空置率继续加大,同比去年,今年1-5 月份,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增长幅度达8.2%,高于去年2.3%的水平。 2)全国商品房销售速度放慢,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全国销售面积回落8%,

价格下跌3.3%。 3)2002年上半年,泉州GDP值同比去年增长10.8%,居民收入增长7.8%,消费指数下降0.9%。 4)泉州同期商品房交易量下降,上半年泉州住宅成交2153起,成交面积26.63万㎡,金额6.0894亿元,比去年分别下降9%、8%和0.7%。 5)2002年7月末泉州空置房面积达55.82万㎡,同比去年增长35.2%。 6)2002年第二季度,泉州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为93.3,同比去年下降13.3%。 2、政策法规及城市发展规划对泉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2002年7月份起,国家全力整顿房地产业,泉州市政府亦大力治理“六项” 不法行为,给产业运作并不规范的泉州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2)2002上半年泉州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并将在2005年晋升为国家园林城市,以及围绕“四山二江”和“半小时城市群”的城市发展远景,进行规划技术

方案国际咨询征集活动,都将有力的促进泉州城市形象及品位的提升,以及 对园林景观、城市绿化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3)2002年6月底,市区太平洋花园爆发的物业经管风波预示着泉州部分市民对物业经管需求与服务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提醒我们,物业经管将是泉州 未来住宅市场中主要的竞争或卖点之一。 4)房地产“两书”再次受到重视,下半年起,未能提供“五证”、“两书”的房产开发企业,将受到政府的严惩。 3、泉州房地产住宅市场的发展趋势 1)大泉州城市架构与“东拓南进”战略的实施,刺桐路以东区域成为近几年泉州房地产开发的重点区域,城市重心东移已然显现。 2)随着沿海大通道、后渚港及坪山隧道的建设与投入使用,洛江必将成为泉州未来的发展热土。 3)2002年下半年始,“冠亚城市花园”、“世纪巨星”及“中远名城”等楼盘的

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

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 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 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 12、法国拉德方斯 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 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

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

武汉城市形象公关

华中旅游博览会——汇纳八方,博聚天下 目录 1.........................................................武汉旅游资源简介 2.........................................................华中旅游博览会简介 3.........................................................诉求点分析 4.........................................................活动内容分析 5.........................................................目标受众分析 6.........................................................目标受众映射模型 7.........................................................传播渠道的制定 8.........................................................传播内容 武汉旅游资源简介: 关键词:旅游资源;武汉;人文旅游资源;品牌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的东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市内100多处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江城”的美名。这里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秀丽风貌。 (1)与水有关的独特资源。 长江与江汉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使武汉成为依山傍水、三镇鼎立的江城。长江武汉段,市区内长江段长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85km,总长达145km;汉江武汉段在市辖区内流经62km,在市区内流经50km,总长达110km;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200m左右,有250余km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这不仅在中国仅无绝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但目前,江河水道仅作为交通水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开发。武汉湖泊密布,水面宽阔。有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目前除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等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低,有的还未开发。 (2)与山有关的独特资源。 武汉山丘旅游资源丰富,可谓山丘纵列、岗岭起伏。市区内两列山系,其地层走向和山势作东西展布,一列从汉阳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猴山、凤斗山、团山、太渔山、吹笛山、黄家山;另一列从汉阳米粮山、仙戈山、锅顶山、扁担山、凤栖山到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磨山、马鞍山、石门峰、宝盖山。另外,市区周边外围还有马龙山、大军山、小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龟尾山、龙泉山、木兰山等。目前龟山、蛇山、磨山、龙泉山、木兰山旅游开发有一定规模,其它山丘旅游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武汉历史久远,文化沉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从已经发掘的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的大量器物。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商代盘龙城,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镇;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泉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建筑退让红线控制 第五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第六章城市建筑景观控制 第七章市政工程设施控制 第八章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第九章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 第十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1.1 为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泉州市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在泉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除应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要求外,必须遵守本规定的要求。 1.3 在泉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已经上报批准的,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执行,未经上报批准的,应执行本规定的要求。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应按照附录表一要求执行。设计方案会审后,应按会审纪要修改意见要求进行调整修改,并上报调整方案,经市城乡规划局审定,下达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1.4 本市规划范围的临时建设、村镇建设和私有房屋修建按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1.5 本规定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1.6 本规定由泉州市城乡规划局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 2.1 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国家标准,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10大类: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工业用地(M); (四)仓储用地(W); (五)对外交通用地(T); (六)道路广场用地(S); (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八)绿地(G); (九)特殊用地(D); (十)水域和其它用地(E)。 2.2 城市用地性质的确定必须与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相符合,在符合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下,允许对土地使用性质作适当的调整,土地使用相容性按《表2.1 土地使用相容性规定表》规定执行,凡需要变

XX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XX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龙泉某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项目运营、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方案、总图与公用辅助工程、节能及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评价、风险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与分析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与工程咨询意见。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述 1.2 建设单位简介 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5 主要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2.2.2龙泉驿区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2.2.3龙泉驿区城市功能完善的需要2.2.4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需要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分析 3.1.1全国房地产行业运行情况分析3.1.2全国房地产行业市场背景 3.2 龙泉驿区房地产投资环境 3.3 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3.3.1项目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3.3.2项目区域商业市场分析 3.3.3项目区域办公市场分析 3.3.4项目区域酒店市场分析 3.3.5项目区域公寓市场分析 3.3.6项目区域住宅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运营模式 4.1 项目竞争力 4.1.1核心竞争力 4.1.2其它竞争力 4.2 产品定位 4.2.1商业定位 4.2.2酒店定位 4.2.3办公定位

城市商业综合体策划书详解

城市综合体设计策划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城市商业综合体策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地块现状研究 (一)项目地块与太原城市关系分析研究 1)区位格局 2)交通格局 3)区域环境 4)商业层次 (二)项目地块现状调研分析 1)建筑调研 2)商业调研 (三)现状分析后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二章项目商业定位概念 (一)项目开发的基本经济数据指标 (二)项目商业整体定位 (三)项目商业的功能定位 (四)项目商业业态分析 (五)项目的形象定位 (六)项目商业开发建议 第三章项目建筑设计概念 (一)项目地块规划设计理念 (二)项目地块建筑设计概念

策划内容 第一章项目地块现状研究 (一)项目地块与太原城市关系分析研究 1)区位格局 基地位于太原老城区中心位置,总面积约为28350平方米,南北总长约为270m,东西最窄处约80m,最宽处约120m。基地南侧为交通广场——五一广场,北侧,东侧被居住区包围,西侧分布有文赢公园以及建筑历史文物——纯阳宫。 A、基地南侧的五一广场虽为交通类广场,但可以说是太原市一个地标性的广场,为许多人熟知。随着太原市的发展,五一广场也日新月异,如今它成为了许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老人们在广场组织跳舞、唱歌等多种文娱活动;儿童可以在空旷的广场尽情的玩耍或者去鸽子屋喂食鸽子;年轻人则会选择去广场附近太原影都看场浪漫的电影,在广场散步。同时,由于距离火车站很近,许多暂停游客会选择去五一广场初步了解太原。五一广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下商业区——老鼠街,在太原也具有一定的商业影响。所以五一广场是一个吸引人流的重要场所,如何建立五一广场与综合体的联系,如何巧妙地将老鼠街商业与综合体商业融合对接,这些问题对于综合体规模及后续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B、基地及基地周围存在众多历史建筑与建筑文物。北有皇华馆,南为五一大楼,东侧是五一路老邮局,西侧是著名道教圣地纯阳宫。基地被不同时期的古建环绕,充满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可以说这一带是太原的城市文脉所在,昭示着这里一直延续着历史文明。综合体建于历史建筑包围之中,在考虑到历史建筑要求保留改造,因此综合体的风格必须兼容所有不同时期建筑的风格,弱化建筑之间风格差异性的强烈对比,使其与综合体达到和谐统一。 C、基地周边存在多个高层建筑,西侧山西饭店为一个大型仿古木构建筑,体量巨大,用色鲜艳,非常抢眼,对综合体西立面的处理会有一个相当大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