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元璋的那些谜儿

朱元璋的那些谜儿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安徽师范大学王世华

明太祖朱元璋尝集画工写御容,多不称旨。有笔意逼真者,自以为必见赏,及进览,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进。上览之,甚喜,乃命写数本以赐诸王。盖上之意早有,而它工不能知也。

(选自《菽园杂记·卷十四》)

朱元璋是安徽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乞讨的小和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竟登上大明开国皇帝的宝座。他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开创了大明近三百年的历史;他废除了历史上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建立了空前强化的专制制度;他最恨贪官,对他们挑筋去膝、抽肠剜肚、砍头活埋,种种酷刑,无所不用其极;他又是历史上最刻薄寡恩的皇帝,几乎把开国功臣斩尽杀绝……

说起朱元璋,我们总想起他的那些事儿:他究竟出生在凤阳还是出生在明光?一个小和尚凭什么做上了开国皇帝?他为什么在凤阳大建中都,却在即将建

成之际又突然停止?那么多功臣帮他打了天下,他为什么翻脸不认人,又把他们斩尽杀绝?这些我们将在今天的讲座中一一给以解答。

一、朱元璋出生在何处?

近年来,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特别是2008年出版了一本书《明光出了个朱元璋》,说朱元璋出生于今天的明光市,具体位置在今明光街道办事处,也即明光市政府所在地。

这一来,各种稀奇古怪的观点都出来了。目前,关于朱元璋出生地问题,至少有以下几种:1.凤阳(钟离、临濠)说;2.明光说;3.五河说;;4.宿州符离集说。5.盱眙说

我认为,就一个人的出生地来说,这本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哪种材料可信?我看有两条:一、是本人的说法,只要这种说法不涉及到本人利益的话,这应是最有力的证据;二、如果本人没有说法存世,那么离该人时间最近、与该人关系最亲,例如他的父母、兄弟、儿辈、或同时代人的记载也应是可信的。

本着这样的认识,现就这一问题,略陈己见如下:

元末戊辰年是1328年,朱元璋出生,这没有疑义的。朱元璋本人对自己的出生地有没有说法呢?有!《皇陵碑》就可视为朱元璋自己的说法。

大家知道,明初《皇陵碑》文实际上有两通。为什么呢?明郎瑛《七修类稿》“皇陵碑”条有一段解释:“瑛伏读御制集中皇陵碑文,未尝不三叹三颂而已,惜世人止知其事而又未知太祖先已命臣下为文,述亦详矣,仍以未称而自撰,此尤见圣睿之益圣也。今故拜录二文于左,以示将来。”1原来,第一通碑文是朱元璋“命臣下”所撰,但朱元璋看后“未称”,即不满意,所以“自撰”了第二通。好在这两通碑文都保存下来了。

第一通碑文进呈时,词臣有一前言:“奉天承运,大建武功,以有天下,实由祖宗积德所致,兹欲撰文,词臣考摭不周,则记载弗称,敢以上请。于是上手录大概,若曰……”

这就是说,此通碑文是词臣根据朱元璋的“手录大概”,加工润色,然后进呈的。其中有没有讲到朱元璋的出生地呢?有。此通碑文是这样说的:“……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十年后复迁钟离之西乡,长兄侍亲.仲兄、三兄皆出赘,既而复迁太平乡之孤村庄……”

但此通碑文后未被朱元璋采纳,其原因并非是将其出生地写错了,而是如朱元璋本人所说:“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以为后世子孙之戒,特述艰难以明昌运,世代见之”。原来是臣下撰写的碑文“粉饰”太多,未能将朱元璋家世的艰难写出来,“不足以为后世子孙之戒”,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才亲自撰写了第二通碑文。此是后话。朱元璋亲撰的碑文未写自己的出生地,一开始就写道:“昔我父王,寓居是方,农桑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而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

虽然第一通碑文被朱元璋所否定,但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它所写的朱元璋出生地应为可信的。因为臣下奉命撰文,在出生地这个问题上是决不敢有任何疏忽的,绝对是根据朱元璋本人“手录”的说法而写的。第二通碑文之所以未写出生地,主要是此碑为了祭祀自己的父母,似无必要非写自己的出生地不可。因此生于“钟离”,或“钟离之东乡”完全可以视为朱元璋自己说的。

“孤证不立”。有无其他证据呢?也有。还是《七修类稿》同卷“朱氏世德碑”条下载:“瑛旧于先辈大臣家,获朱氏世德碑一通,乃我太祖之手笔也,御

1郎瑛《七修类稿》卷七“国事类”“皇陵碑”,见《明清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制集中所缺。近又见《剪胜旧闻》,所载与此本有异,因借校观,讹者辨之,疑者存之,各于其下释焉。尚或字讹句漏,谨依原文拜录于左。碑云:……先考君娶陈氏,泗州人,长重四公生盱眙,次重六公、重七公皆生于五河。某其季也,先迁钟离,后戊辰(1328年)所生(《旧闻》本“所生”作“年”字)。先伯考有孙六人,兵兴未已(《旧闻》本“未已”作“以来”,是)相继而(《旧闻》本作“寝”字)殁……”“先迁钟离,后戊辰所生。”这岂不明明白白证明了朱元璋自己承认生于钟离吗!

1366年8月,朱元璋决定讨伐张士诚,在建康告祭大江之神时也说:“予生于濠梁,乃庶民也。曩因兵变,遂列行伍……”2濠梁就是钟离,也即后来的凤阳。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遣使持敕赴太原谕诸将,敕文中写道:“朕生长临濠,起义西乡,率众渡江,集兵养民于江左十有五年矣……”3朱元璋反复讲到自己“生于濠梁”、“生长临濠”,这还不是铁证吗!

另外,朱元璋多次在各种场合都提到濠梁是自己的故乡,也提供了足够的证据。4

我们再看朱元璋的儿子是怎么说的,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登上皇位后,奉他旨意修改过几次的《明太祖实录》最终被他认可。关于他父亲朱元璋的出生地是这样记载的:“……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父仁祖讳世珍,元世又徙居钟离之东乡,勤俭忠厚,人称长者。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5

综上所述,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地,无论是其本人所说、所写、同时代人所写以及朱元璋的亲属所留下的记载,都是完全一致,这就是“钟离之东乡”,钟离隶濠州,濠州后改称凤阳。所以说朱元璋生于钟离、生于濠州、生于凤阳,实际是一回事。证据凿凿,不容置疑。

关于明光说。持此说者认为:“从朱元璋的自述,到灵迹乡、明光集、赵府等带有特殊信息地名的产生;从《陇西恭献王圹志》和《圣祖灵迹碑》等重要实物遗存,到流传于明光一带关于朱元璋的故事;从《泗州志》、《帝里盱眙县志》、《帝乡纪略》、《嘉山县志稿》的明确记载,到《凤阳县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诞生于钟离之东、盱眙县灵迹乡。至元五年(1339年),迁居于钟离县太平乡孤村庄。’以上事实无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这也是其他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说法,所不可能具备的充要条件。这些史料证据有力地证明了所谓‘钟离之东乡’就是明时盱眙县灵迹乡,即今天安徽省明光市。”6那我们就先看朱元璋的自述,《皇陵碑》明确记载:“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有何根据非要说“钟离之东乡”就是“盱眙县灵迹乡,即今天安徽省明光市”呢?元朝时,钟离县隶属濠州,而明光市地方隶泗州。如果朱元璋是生于“盱眙县灵迹乡”,他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而要说什么“钟离之东乡”呢?而且“钟离之东乡”当然在钟离境内,就是指钟离的东面。好比今天说“他出生在皖南”,人们当然认定他是安徽人,而决不会把他看作是江西人。这不是很明显的道理吗!

其他的证据都是在朱元璋身后二百多年甚至四百多年修纂的,上面的材料

2《明太祖实录》卷2,第295页。

3《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第777页。

4参阅夏玉润《明代以来朱元璋出生地‘二说’始末考述》。

5《明太祖实录》卷一第1-2页。

6夷风《洪武大帝朱元璋出生地考》载《明光出了个朱元璋》,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05页。

实际上根本不足为据。

关于五河说。清初学者查继佐首先提出此说。他在《罪惟录》中载:“仁祖淳皇帝,讳世珍,……生子四:长皇嫡兄重四公、南昌王,生盱眙;次重六公,盱眙王;次重七公,临濠王;次即太祖,皆生五河。太祖十岁后,迁钟离之东乡,未几又徙西乡,又徙太平乡,无定居。”7

但就在同书《帝纪》卷之一“太祖高皇帝”条作者又记载:“世居沛国相县,既徙句容,历迁钟离之太平乡……天历元年戊辰秋九月十有八日丁丑,母淳皇后生帝,为第四子。”

在同一书中,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地就有两种记载,显然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粗心大意,疏于考证。查继佐虽然是著名史学家,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也是难免的。问题是当今我们不能把前人之“失”反作我们的证据,把本已清楚的问题故意搞乱。

关于宿州符离集说。首持此说者是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的文职干部蒋中健先生,他在《明代第一陵》中写道:“在有关明代的历史资料记载中,未见有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泗州的记载”。“朱元璋的祖籍为沛国相县,即江苏徐州市沛县与安徽省宿县地区符离集一带”。8

最近,“安徽文化网”刊登了杨山岭的长篇文章《对明太祖朱元璋本是安徽省宿州市符离集人的考证》,力挺此说。

持此说者拿不出、也不可能拿出一条有力证据,只能根据一些传说加以发挥想象,与其说是做考证,不如说是写小说或民间故事,与史学研究风马牛不相及,不值一驳。

上述种种现象确实反映了一些同志的治史态度。我们究竟应以什么态度治史?这本不成为一个问题。任何一个严肃的史学工作者都知道,研究历史的根本依据在于史料,对待史料唯一的原则就是求真。在历史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记载,这是常见的。那我们如何对待这些资料,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寻求真实的记载。历史研究必须建立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沙中建塔。这是原则,也是常识。但在朱元璋出生地问题的讨论中,这一原则被践踏了,这一常识被抛弃了。有的人受地方利益驱动,为争名人出生地,或篡改史料,或盲从史料,或把传说当信史。这都反映了一种不良学风。

二、一个小和尚凭什么当皇帝

朱元璋,字国瑞,父亲朱五四(后改名世珍),家中很穷,世代以农为业,靠租佃地主土地为生,生活极贫。至正四年(1344)在朱元璋17岁那年,一场瘟疫使他家在半个月内父亲、母亲、长兄接连死去。大嫂带着儿女回娘家,老二夫妇外出逃荒,朱元璋无以为生,经人引荐只得到附近的皇觉寺为僧,入寺仅两个月,寺中缺粮,朱只得到外面化缘,当游方僧,实际就是讨饭叫化。要了三年饭,他已是二十岁了(1347),又回到皇觉寺。就是这么一个小和尚,五年后投奔起义军,奋斗了十六年,41岁竟然当上了大明开国皇帝,这真是个奇迹。

他的简要经历是这样的:

1351年元末农民大起义在颖州爆发,

7《罪惟录》“列传”卷之一《皇祖祢列传》。

8蒋中健《明代第一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页。

1352年二月郭子兴等在定远起义,攻占濠州,闰三月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

1353年朱元璋26岁,还乡召募徐达等七百人为兵,升任镇抚。

1354年朱元璋27岁,招降定远多支地主武装,升为总管。

1355年朱元璋28岁,率部渡江,占领采石。

1356年朱元璋29岁,攻占集庆(今南京)

1359年朱元璋32岁,宋小明王授朱为中书省左丞相。

1361年朱元璋34岁,宋小明王封朱为吴国公。

1364年朱元璋37岁,称吴王。

1368年朱元璋41岁,在应天称帝。

当时的天下形势是,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率先在北方起兵反元,韩很快牺牲,刘拥戴山童子韩林儿活跃于河南、山东、皖北一带,一度成为全国义军的中心,建都亳州,国号为宋,拥众数十万,此为北系红巾军;同年徐寿辉、陈友谅起兵于湖北,后陈友谅杀害徐寿辉,自立为帝,改都武汉,此为西系红巾军;陈友谅篡位后,徐寿辉重将明玉珍在四川称帝,国号夏;郭子兴、孙德崖等在濠州起义;张士诚在高邮起义,建国号为周,自称诚王,占领苏浙一带。这是基本格局。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他们的这支队伍既不强,地盘也不大,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呢?原因主要有:

1、本人杰出的才能和品格

决不能否认朱元璋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

度量豁达,智勇双全。

度量豁达就是胸襟宽广、气量大度,能伸能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如郭子兴到滁州来后,看到朱元璋兵力日盛,担心朱抢班夺权,于是把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全部调走,一个不剩。朱元璋忍了。郭子兴的儿子几次下毒要害死朱元璋,朱除了备加小心,保全自己外,并没有和郭子兴闹翻,也忍了。委屈求全,真诚相待,足见他的度量豁达。

再如朱占领和州后,郭子兴任命他为总兵官,同辈们有的不服。朱元璋决定第二天开会,为了考验一下其他诸将对自己的态度,他下令撤去厅堂公座,仅

于堂中置一木榻。第二天早晨,各将先到,把右边的座位都坐满了,当时以右为大。朱元璋到了后,只剩下左边最后一席,朱不动声色坐了下来。待议事时,各将呆若木鸡,拿不出任何主张,独朱元璋一人侃侃而谈,合情合理,诸将不得不服。接着朱元璋宣布营建城墙,朱元璋和各将平分任务,克期完成。三天后,朱元璋与诸将共同检查,结果只有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其他诸将都没有完成。朱元璋乃设置厅堂公案,拿出主帅郭子兴的委任状,严肃地说:“我当总兵,是主帅的任命,不是我擅权。总兵办大事,必须有约束,都像这样,还能办大事吗?今后再有违令者,军法从事。”从此,各将帖帖服服。这一年朱元璋才28岁。

再如朱元璋任和阳总兵官时,其位仅次于郭子兴.郭子兴死后,小明王任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内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地位大大下降,但他并不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而是泰然处之。

智谋勇气,兼而有之。1352-1353年两次救出郭子兴就充分反映朱元璋的智和勇。第一次是朱投奔郭子兴那年冬天,发生了赵均用、孙德崖联合谋杀郭子兴事件,将郭囚在孙德崖家中。当时朱正在外打仗,得知后火速赶回濠州,有人劝他躲避,说孙正要抓他。朱说,郭公对我有救命之恩,见死不救,岂大丈夫之为哉?于是率人强行打入孙家,掀开屋顶,救出郭子兴,并在搏斗中杀死了孙的祖父母。第二年,赵均用再次要谋杀郭子兴,当时朱元璋正带兵守滁阳,他得知后,先劝赵说杀郭不义,然后又警告赵,如果杀郭,强大的滁阳守军决不会坐视不救。同时又用金钱买通赵左右的人,力阻赵杀郭。终于赵同意郭带领自己的一万人与朱元璋汇合。再次救了郭子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确实既有勇气又有智谋。

朱元璋从小就受到艰苦生活的磨练,什么苦没吃过?十七岁又在外当游方僧,游了三年,广泛接触社会,与名种人打交道,可谓见多识广,比起其他人当然要略胜一筹。所以任何苦仗恶仗他都冲锋在前,决不畏缩,加上足智多谋,决策果断,故屡立战功。《明太祖实录》卷一记载:“子兴……凡有攻讨,即命(元璋)以往,往辄胜。”“数从战有功。”所以郭子兴凡事都找他商量,深为信任。不仅委以重任,从一名兵卒很快升为九天长、百夫长、镇抚、总兵官,而且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他,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取得大帅的信任,对他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利。不仅在郭子兴身边是如此,朱元璋独立发展时更是如此。

再如他占领滁州后又准备夺取和州。元军对和州防守十分坚固。朱元璋认为:和州“城小而坚,可以计取,难以力胜。”于是他选勇士3000人伪装成元兵护送使者进城慰问,混入城内,又派一万人马在十里外待命。一旦混入城内的朱军得手,城外人马立即攻城,里应外合,迅速占领和州。夺取和州反映了他的智。后来,元军调集力量,号称十万,要争夺和阳城。此时和阳义兵仅有万人。元军组织一次次反攻,朱元璋与诸将万众一心,一次次打败元军进攻。有时突出奇兵,杀获甚众。这样的争夺战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元军只得散去。这又充分表现了朱元璋的智和勇。

关心部下,深得众心。朱元璋对部众特别关心,每次打仗,不仅身先士卒,而且对部下士兵非常爱护关心,亲如兄弟,爱如骨肉。每打一仗,所有缴获,除上缴外,都分给部下将士,自己从无所取。所以深得部众拥戴,打起仗来,士兵奋不顾身,所向克捷。

审时度势,目光远大。朱元璋在很多关键时刻都能审时度势,正确决策,表现出非同常人的远大眼光。朱元璋作为大帅的女婿,本可以一直留在大帅身边,但他看到郭子兴、赵均用等人胸无大志,成天只知道争权夺利,跟他们混在一起

没有前途,所以他主动提出向外拓展,并把他从家乡召募来的七百人,交给郭子兴守濠州,只挑选24人跟随自己外出征战。这样,既可摆脱他们的纠缠,也可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他下定远,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招降民兵3000人,又降服元义军元帅缪大亨,获新兵2万人。克滁州,招降了一些地主武装,队伍猛增到3万人。这充分反映了朱元璋的远大抱负。接着郭子兴率军1万来会师,队伍已达4万余人了。

1354年十月元丞相脱脱亲统大军,号称百万,于高邮大败张士诚后又进围六合,六合义军向郭子兴紧急求救。因六合义军首领与郭有旧嫌,郭不愿发兵。朱元璋却认为此时应从大局出发,派遣援军。他劝说郭劝了大半天,郭才同意发兵。但其他将领都不敢前往,朱说:“今与元接战,逼迫甚急,救则生,不救则死,六合既亏,唇失齿寒。”决定亲率部队前往救援,经过恶战,把元军打得大败。

击败元军后,朱又决定拿下和州,这又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州是粮仓,又面临大江,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为渡江奠定基础。他用智慧夺取了和州,元军守将逃跑。打下和州后他又要渡江,认为只有占领江南,才能长足发展。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朱元璋的远大眼光。

2、一大批人才的忠心辅佐

朱元璋十分重视人才,每到一地,不仅网罗了一批勇猛善战之将,而且也招引了一大批谋士。如冯国用、冯国胜、李善长、刘基、宋濂、章溢、叶琛、陶安、李习、朱升等等,这些谋士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朱元璋学习汉高祖刘邦,从一开始就让他树立称帝的远大目标;史载:(朱)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李善长)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

二是引导他教育军队每攻占一地,不杀人,不抢劫,不扰民。使他的军队与众不同,以争取民心;

三是帮他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冯)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朱升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希望朱元璋积蓄力量,避免树大招风,这也是很有远见的。

3、正确的用兵方略

很多关键时刻表现了朱元璋的用兵方略的正确。

关键一:从濠州向南发展,正是元军的薄弱地带,这是完全正确的。

关键二:渡江发展也完全正确。渡江前,很多人建议直取应天,朱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应天城守坚固,万一失利,没有退路,所以他主张先攻采石,再占应天外围,最后进攻应天。实践证明完全正确。

关键三:当他在应天站稳并连下周边及南方很多地方后,已拥有几十万军队了,这时其他的武装尚有东面张士诚、西面陈友谅、南面方国珍、西南明玉珍,这几支武装中,陈友谅量强,野心最大,而张士诚最富。到底先打谁?几乎所有人都建议先打张士诚,只有刘基认为,张士诚是“自守虏”、“无远图”,而陈友谅弑主自立,志骄气盈,又据长江上游,“无一日忘我”。若先打张,陈一定会乘机而下,我们势必腹背受敌,而先打陈,张决不会从东面进攻的。朱元璋完全同意这个意见。实践证明刘基的估计完全正确。

关键四: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后,朱元璋决定北伐灭元,讨论方略时,猛将常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朱元璋不同意,分析说:“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彼屏藩,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诸将皆曰:“善。”

4、注意恢复生产,巩固根据地

朱元璋有几十万军队,上千名官员,军费、官费负担是非常重的。怎么办?主要是开展军队屯田,以解决军粮。每攻克一处就命令将士利用战争间隙屯田种粮,效果非常好。康茂才负责屯田7000多亩,得谷15000石,供军粮外,尚余7000石。将士且耕且战,耕则为民,战则为兵,很好地解决了军队官员负担问题,而不是通过强征、掠夺的方式,这就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

5、北方红巾军的屏障

朱元璋势力发展得这么快,客观上的原因就是因为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北方与元军鏖战,牵制了元军的主力,使元军抽不出更多兵力来围剿朱元璋,加上郭子兴、赵均用的部队又在濠州,也是朱元璋的一道屏障,所以朱元璋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三、朱元璋对中都为什么建而又废

当元朝灭亡大局已定,朱元璋还未称帝前,定都问题就提上议事日程。他曾召集臣僚进行讨论。大多主张在中原定都,提出了定都长安、洛阳、开封、北平几个方案:“或言关中(指长安)险固金城,天府之国;或言洛阳天地之中,四方朝贡,道里适均;汴梁亦宋之旧京,漕运方便;又或言北平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者。”朱元璋说大家的意见“所言皆善,惟时不同耳。”就是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长安、洛阳、开封虽系周、秦、汉、魏、唐、宋诸朝的故都,但明朝刚建,民力未苏,如在那里建都,财力、物力、人力都要依赖江南,势必加重江南人民的负担。北平虽有元朝宫室可以利用,但如定为都城,仍需进行一番改造修建,还是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因此朱元璋提出在南京和他的家乡临濠府(即濠州,吴元年改为临濠府)建都的方案。他认为:南京“长江天堑,龙蟠虎踞,真足以立国”,可以作为都城,但它“去中原颇远,控制(北方)良难。”而离中原稍近的“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以之作为中都,可补定都南京的不足。(《明太祖实录》卷45、80)这一方案得到了以李善长为首的一大批大臣的赞同。

于是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便正式下诏在临濠营建中都,“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第二年又置中都留守卫指挥使司,负责守卫和建城之事。在中都营建期间,先后隶属中都的共有12个州和24个县,几乎包括了整个淮河流域。而由退休丞相李善长和汤和、吴良及工部尚书薛祥等人负责督工。朱元璋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名贵木材和大批工匠、劳力,一定要把中都建造得非常雄壮华丽。

中都的营建也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开工不久,一位御史就上奏,认为从地理形势上看,只有长安最适合建都,其他地方都不行。朱虽称善,但未采纳。洪武四年,刘基也表示反对:“中都漫衍,非天子居也。”朱仍不听。刘基告老还乡,临别又再次劝告:“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朱还是不听。

经过六年的大兴土木,中都宫阙和各种附属设施相继拔地而起。整个中都仿照北宋开封和元大都之制,建有里外三道城垣,形成三城环套布局。中央是皇城

即宫城,周六里,设有四个城门;皇城外是一道禁垣,周长十四里,也有四个城门,朝廷重要机关及太庙、社稷坛都在这里面;最外面是中都城,是百姓商贾居住区,周长五十里,有相当大的规模。计划开九座城门。

中都城建得非常宏大雄伟,据历史记载,不少建筑都超过北京,如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当时还未动工营建,但从现有遗弃的一个石础来看,面积7.3平方米,而北京故宫太和殿四个金銮柱石础,面积只有2.5平方米,仅为中都石础的1/3,而且没有任何雕刻。据此推算,如果中都三大殿建成,肯定比北京故宫三大殿雄伟壮观得多。

洪武八年四月初二,朱元璋兴冲冲地带着大臣去中都“验功赏劳”,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四月二十九日回到南京,当天下诏“罢中都役作”。九月朱元璋彻底放弃“迁都中都”的计划,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凤阳。

为什么在中都即将建成之时,朱元璋又突然罢之?这其中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营建中都,役重伤民,朱元璋害怕重蹈元末覆辙。导火线就是一起可怕的事件。就在朱元璋视察中都期间,有一天,“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ya)镇法”。“厌镇法”为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服所憎恶的人或物。老百姓俗称为下镇物。所谓镇物就是工匠偷偷放在别人房中、器物中的那些据说会给人带来坏运的泥人、木人、弓箭、剪刀、纸人等东西。民间流传有不少有关工匠以镇物厌胜的故事。为此,朱元璋杀了很多人。

如果真有厌镇法,恰恰反映了工匠们的一种反抗情绪。我们知道,平地营建一个都城,这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啊!当时政府从各地调集了大批的人力,仅工部所辖的9万工匠几乎都在中都做工,还有参加营建的几十万军士、民夫和罪犯。此外,明初又从各地向凤阳移民二三十万人,他们除了种地纳粮,也要为营建中都服役。临濠在战争以后,人烟稀少,田土荒芜,工役又极繁重,而生活却苦不堪言,“怨嗟愁苦之声,充斥园邑”,他们心中都积压了一股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工匠的厌镇事件,就是这种不满和愤怒情绪的反映。元朝驱使17万军民修治黄河,激起农民大起义的情景不时浮在眼前,朱元璋不能不想到,集中在凤阳的这几十万人一旦反抗,将是太可怕了。这就促使他赶快罢建中都。

第二,一些淮西勋臣的种种表现也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四月二十九日朱元璋一回到南京,就听说刘基已于四月十六日死去的消息。刘基是在当年正月吃了左丞相胡惟庸所派医生下的毒药,三月间被朱元璋送回浙东老家养病的。刘基之死,使朱元璋想起他过去的忠告:“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他虽然主要从地理形势上考虑的,但朱元璋却从刘基之死看到了淮西勋臣势力的可怕,而为自已的皇权深感忧虑。他想到,大明建立以后,他就担心早年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淮西勋臣功高震主,会对自己的宝座构成威胁,虽曾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防范,但一些人恃功骄恣,不听约束,屡屡干出一些越礼犯分的勾当,而且极力排挤那些非淮西籍的大臣,扩大自己的权势。洪武三年七月,他们将山西籍的杨宪倾陷致死,四年三月又将浙东籍的刘基排挤出朝。在中都营建期间,他们争权夺利的活动更加猖獗。洪武五年,朱元璋决定在中都为六公二十七侯营建第宅之前,武定侯郭英竟私自役使将士为自己营建私宅。后来江夏侯周德兴也“营建私宅逾制”,左丞相胡惟庸还公然对刘基下毒手。这一切的一切,使朱元璋不能不想到如果在凤阳建都,淮西勋臣利用家乡盘根错节的宗族乡里关系扩张势力,对皇权

的威胁更大,那时的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正是上述这两个原因,使朱元璋下决心罢建中都。如今的中都城至今六百多年,除了少数几个残存的建筑以外,早已是一片废墟了。

四、朱元璋为什么滥杀功臣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奋斗经历,被人们赞为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称帝后大杀功臣又被世人诟为最刻薄寡恩的皇帝。

朱元璋称帝后曾大开杀戒,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斩尽杀绝。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亲手制造了两个政治大案。

第一个大案是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处死了左丞相胡惟庸。为什么要杀胡?《明史》载谓:“帝以(胡)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胡为相七年,大权独揽。派人下毒,害死了刘基。大将军徐达得悉他的奸猜行径,深恶痛绝,把他的劣迹上告皇帝。胡惟庸得知后,引诱徐达府上的门房,企图加害徐达,虽然未能得逞,但此人心计毒辣的小人心态却暴露无遗。这样的人杀了也无可厚非。

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朱元璋当然不是仅仅杀一个胡惟庸就了事,既然说胡“擅权植党”,那当然要追所谓的“胡党”,这一追可就不得了了!一大批功臣宿将都被牵进去了。而且在追的过程中,胡的罪名不断升级,由“擅权植党”升到“通倭通虏”再于十年后又升级为“谋反”。牵连此案的人越来越多,共杀了功臣及其家属三万余人。连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也不能幸免。宋濂早年就接受朱元璋的礼聘,为其出谋划策。制定礼乐制度、撰写诏诰表文、《元史》纂修总裁、太子诸王老师,被推为文臣之首,为明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胡案出来后,宋濂长孙宋慎、次子宋璲受牵连被杀,宋濂与妻子儿女也全部逮捕,宋濂也要处斩。贤惠的马皇后对朱说:“民间延一师,尚始终不忘恭敬。宋先生教太子诸王,岂忍杀之!且宋先生家居,岂知朝廷事!”朱元璋不睬。接着,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不摆酒肉,朱元璋问为什么?马皇后说:“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朱元璋听了,闷闷不乐,放下筷子,起身走了。不久,朱元璋下令,免宋濂死罪,流放到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第二年五月,宋濂一行走到四川奉节就与世长辞了,享年72岁。

胡惟庸被杀十年后,李善长也被杀了。李善长,定远人,可谓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跟随朱元璋二十年,为朱元璋排忧解难,主持政务,筹饷理财,保障军需供应,深得朱元璋倚重。史载:“朝夕预机密”,“军机进止,章程赏罚,十九取善长处分,师行必留守,转给军食无缺。”朱元璋也说:善长“虽无汗马之劳,事朕最久,供给军食,未尝缺乏。”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封中书左丞相、韩国公,成为百官之首,又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当时只有六人封公:李善长、常茂(常遇春之子)、李文忠、冯胜、邓愈)尽管善长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知道伴君如伴虎,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洪武四年就借口养病,退出政坛,朱元璋将他安置在凤阳。

李善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退休近二十年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竟然指使亲信精心策划,唆使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无中生有地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往来

勾结,串通谋反。看得出来,朱元璋要借此除掉李善长,他冠冕堂皇地说:“(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这当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及其一门七十余人被杀。

李善长之冤,可谓众所皆知,可谁也不敢说。一年以后,大才子解缙对工部郎中王国用说:“眼看着一个买名的事,可惜没人敢作。”国用问:“什么事?”解缙说:“李善长。”国用摇摇头:“犯不着去送死。”解缙说:“不见雨过天晴吗?”国用沉思一番,便说:“你敢写我就敢呈。”解缙说:“但愿韩国公在天之灵保佑。”于是奋笔疾书,一挥而就,国用看罢,连声叫绝。于是呈给朱元璋。元璋一看题目是为善长叫屈,就火冒三丈,勉强读完,扔到地上,准备喊人捉拿王国用,然而又止住了,他把奏章重新拣起,细细再读下去:

“……窃见太师李善长,与陛下同一心,出万死,以得天下,为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亲戚皆被宠荣,人臣之分极矣,志愿亦已定矣,天下之富贵无以复加矣。若谓其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揆事之理,大谬不然矣……使善长佑胡惟庸成事,亦不过勋臣第一而已矣,太师国公封王而已矣,尚主纳妃而已矣,岂复有加于今日之富贵者乎?且善长岂不知天命之不可倖求,取天下于百战而难危也哉!……”(解缙《代虞部郎中王国用论韩国公冤事状》)元璋也无话可说。心想我如杀了王国用,正成全了他的美名,还是把纳谏的美名留给自己吧,于是没有惩处王国用,实际上向天下承认了善长的冤枉。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又策划了第二案“蓝玉案”。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在常遇春麾下勇敢杀敌,所向披靡,堪称常胜将军,战功显赫。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蓝玉领军三十万征讨云南,结果大胜,蓝玉得以封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命蓝玉为大将军统兵十五万讨伐蒙古,蓝玉率军直打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败蒙古军队,蒙古人从此陷入内乱。蓝玉以此被封凉国公。皇恩浩荡之下,蓝玉忘乎所以,骄横跋扈,如侵占民田,蓄养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北征时侵占了许多战利品如珍宝之类。

这一年,锦衣卫指挥蒋献诬告蓝玉“谋反”,说他与景川侯曹震等公侯企图趁朱元璋出宫举行“藉田”仪式时,发动兵变。这还得了,于是大追所谓“蓝党”,结果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为了显得名正言顺,朱元璋特地下手诏,颁布《逆臣录》,其中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

这两个大案杀了四万五千多人,把打天下的将领几乎一网打尽。有两个实在牵连不到的就用其他法子干掉。

一是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以元末进士出任地方官。朱元璋打到浙东后,礼聘他为谋士。足智多谋的刘基向他的主公提出削平群雄的谋略——先图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北伐中原,帮助朱元璋成帝业,其功劳并不逊色于李善长。由于他不是淮西集团中人,开国后大封功臣时,只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与李善长封为韩国公,岁禄4000石,相去甚远。而且他只不过是御史中丞(御史台的副长官),并无多大实权。

朱元璋对刘基颇为信任,为了撤换李善长,另择丞相人选,而征求他的意贝,君臣之间有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

刘基虽然受到李善长的排挤,仍然出于公心劝导皇帝不要撤换李善长:“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朱元璋说:“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刘基深知在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难以在朝廷施展手脚,坚决辞谢。

朱元璋又问:杨宪如何?

刘基并不因为与杨宪有私交而说昧心话:“(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杨)宪则不然。”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基说:“此偏浅殆甚于(杨)宪。”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基说:“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在刘基看来,胡惟庸最为糟糕,好比一匹劣马,叫它驾车,必然会翻车坏事。

朱元璋见以上人选都不合适,再次邀请刘基出任丞相:“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刘基再次推辞:“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但是后来朱元璋还是根据李善长的推荐,选择了胡惟庸。这是后话。刘基鉴于在朝廷难以立足,于洪武四年告老还乡,怕遭致政治灾祸,索性隐居山中,不再与闻政治,每天以饮酒下棋为乐,口不言功。他想逃避现实,但政治斗争的漩涡仍然把他卷了进去。胡惟庸获悉刘基曾在皇帝面前说他无能,怀恨在心。当时胡惟庸以左丞掌中书省事,指使亲信官员攻击刘基,无中生有地诽谤刘基用有“王气”的土地营造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刺激朱元璋的猜忌心理。结果刘基被剥夺了官禄。刘基惧怕带来更大的祸水,赶赴南京当面向皇帝请罪,并且留京不归,以明心迹。不久胡惟庸当上了左丞相,刘基大为悲戚:“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从此忧愤成病,胡惟庸派医生去给他看病,暗中下了毒药,没有多长时间就死去了。

朱元璋后来与刘基的儿子谈起此事,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到“胡党”身上。他说:“刘伯温在这里时,满朝都是党,只是他一个不从,吃他每蛊了。”那意思是说刘基是被“胡党”毒死的。他还说:“刘伯温在这里时,胡家结党,只是老子说不倒。”朱元璋公开对外也是这样说:“后来胡家结党,(刘基)吃他下了蛊。只见一日(刘基)来(对)我说:上位,臣如今肚内一块硬结怛,谅看不好。我朝人送他回去,家里死了。后来宣得他儿子来问,说道涨起来紧紧的,后来泻得瘪瘪的,却死了,这正是着了蛊了。”一口咬定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但是据吴晗考证:“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基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

还有一人徐达。徐达长期担任朱元璋部下的最高军事统帅,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威声所振,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明太祖实录》卷171)为明王朝立下了盖世之功,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第一”。封中书省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因为一向反对胡惟庸,所以无法牵连进“胡党”,他死时蓝玉党案还没有爆发,当然与“蓝党”无关,但是他也没有幸免。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有几天就一命呜呼了。年仅54岁。

曾经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预感到主公疑忌功臣,众醉而独醒,洪武三年就申请告老还乡,朱元璋“欲赐以爵土”以挽留,但朱升“固辞不受”。他说:“臣后人福薄,不敢叨天恩也!”朱元璋说:“卿子几何?即不受吾爵,独不使辅朕乎?”朱升老泪纵横,哽咽对曰:“臣一子名同,

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臣所以不令其仕者,恐他日不得老死牖下也!”朱元璋说:“恶,是何言欤?朕与卿分则君臣,情同父子,何嫌何疑而虑及此乎?”朱升答:“非臣过虑,数固然耳。但愿陛下哀念老臣,臣子不免,赐以完躯,幸矣。”朱元璋为之恻然,“因与朱同免死券以慰之,驰驿送归”。次年十二月,朱升去世。其子朱同后因卷入蓝玉案,却没有得到“免死券”的庇护,最后还是被朱元璋赐以自缢,留得全尸。

在明初,唯一保住性命的开国功臣就是汤和了。当初是他先投奔郭子兴,再把朱元璋引来的,比朱元璋资格还老。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其他人不服气,而汤和呢?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拥戴之功,朱元璋是认帐的。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他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其它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他却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而且后期又得了中风。朱元璋不放心,又令他家人将汤和带到南京给他看看,汤和见到朱元璋,只流口水,不能说话,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

朱元璋在称帝前可谓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为什么称帝后立即翻脸不认人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个“权”字。只要是封建社会,任何一个开国皇帝总希望自家的王朝能够世世代代传下去,决不允许别人染指。而开国皇帝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开国元勋,自己在世时当然没有问题,自己死后呢?自己的儿子能够镇得住这些元老吗?元老们能够服从年轻的皇帝吗?他当然是不放心的。所以开国皇帝绝少能与开国元勋和平共处的。最早开杀戒的是汉高祖刘邦。他称帝后诛韩信、杀彭越。韩信临死前讲的话很深刻:“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开国元勋的悲剧似乎不可避免。

但也有解决得比较好的。如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他是采取“杯酒释兵权”的办法,利用赎买政策即用高薪让元勋们交出权力,只要他们退休,就给他们大量的金钱,让他们购买良田美宅、歌儿美女,尽情享受。事实证明这种办法比较好。没有什么血腥味。

但朱元璋是一直效法汉高祖的,而且是比汉高祖厉害一百倍。他一直在考虑身后之事,开国元勋的功高震主、骄横跋扈,让他非常担心一旦死后,

朱家江山将会难保。尤其是皇太子的仁慈,更使他放心不下。《明史》载:“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輒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卷115)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打掉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奠下莫大的福啊!”尤其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在朱元璋65岁的时候,38岁的皇太子朱标死了,他非常伤心。当时立了朱标嫡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而他又过于仁厚,朱元璋越发感到身后的危机,所以仅有的功臣一个也不能留。于是发生了傅友德、冯胜事件。

傅友德,早年投奔朱元璋,屡立战功,洪武三年封颖川侯,后来多次担当重任,洪武四年,与汤和平四川,“功为第一”;五年北征北元,七战七捷;十四年征服云南,十七年进封颖国公,与常遇春并称二虎。对这样的功臣,朱当然不放过。洪武二十七年(1394)十一月,朱元璋大宴文臣武将。当时傅友德的长子傅忠为驸马都尉,次子傅让为金吾卫镇抚,正当御前值班。朱元璋见傅让没佩箭囊,便说他傲慢无礼。傅友德似乎感到有什么不祥,普打算起身陪罪,刚站起来,朱元璋新大声斥责:“我说你儿子,你站起来干什么?”一闷棍打得傅友德晕头转向。朱又命他把两个儿子召来,傅友德只得奉命前去,刚走到大殿门口时,卫士又传旨:“携二子首级来见。”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木呆地站立许久。当提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来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竟然故作吃惊地说:“你怎么这样残忍呢?莫不是怨恨我吗?”傅支的友德一阵沉默,突然不顾一切地怒吼道:“你不是就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我这样做不正好遂了你的心愿吗?”边喊边抽出宝剑,当场自刎而死。这一下,朱元璋更是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将傅友德的妻子儿女发配到辽东。

下面就轮到冯胜了。冯胜在洪武三年被封为宋国公,起初他的功劳并不突出,但在洪武中晚期,当徐达、常遇春等一批名将或方阵亡或被杀以后,不蓝玉等还未成长起来时,他的作用突显了。洪武二十年(1387)明朝第六次北征,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逼降纳哈出20万军队,立了大功;第二年又远征云南,取得大胜。朱元璋加封其为太子太师,恩遇隆极一时。冯胜还算聪明,功成名就之后,就提出退休。打了几十年的仗,突然家居,颇为失落,于是就在他家不远的旷野里埋了许多小口大肚的瓦瓮,然后他就策马在上面奔跑,后面拖着战车什么的,就像听到咚咚战鼓声。这原本就是一场游戏,可是有人告发他私埋兵器。朱元璋派太监召他入宫,赐宴安慰道:“卿尽管放心,别人说让他去说吧。朕何至于无端轻信呢?”说完递给他一杯酒:“喝吧!”冯胜一饮而尽,当夜就七孔流血而死。

至此,明初分封的9个公爵,只剩下汤和一人,已得了中风不能说话,构不成任何威胁了。54个侯爵也只剩下两个最平庸的没杀,其余的都杀了。

从上可知,在专制社会,权是第一位的。为了夺权、争权、保权、固权,什么仁义道德都可以抛至九霄云外,什么缺德的事都可干出来。善良的人们对他们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我们今天一定要争取建立民主社会,就

是因为只有在民主社会,任何人的权力才能受到制约,只要是专制社会,权力不受制约,历史的悲剧就会重演!

问答:

问:王老师:你好!朱元璋小时候那么穷,又没有读过多少书,他的这些才能怎么来的?

答:问的好!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确实没读过多少书,但并非一字不识。历史记载:“既就学,聪明过人,事亲至孝。”可知他还受到过启蒙教育。在他当和尚游方几年后,“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方四年。”可知他在皇觉寺又苦读了四年。当然这恐怕都是经书之类。从军后朱元璋的才能通过二个方面得来:一是学习:他从军后又不断学习,打仗之余读了很多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也反映了他做皇帝后仍十分勤奋。同时麾下集中了那么多杰出人才,随时随地都有很多好老师,朱元璋正是利用这样好的条件,虚心请教。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文化程度有了大大的提高。二是实践:在战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的领导才能、作战才能不断提高。

朱元璋可以说完全是自学成才,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从他的几首诗就可看出来:

1、《野卧》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2、《咏菊花》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3、《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这几首就颇有帝王气魄,寓意也很深。

他亲自撰写的《皇陵碑》足可以看到他的文化水平。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餙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问:请问我们今天究竟怎么评价朱元璋呢?

答: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全面客观地看,对政治人物也是如此。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考察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朱元璋在元末那样的时代,能够毅然投军,并和其他农民军一起,艰苦奋战,推翻了元朝

黑暗的统治,建立起相对好一些的明王朝,这就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他做皇帝后能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老百姓能够过上相对安定的生活,这也是历史的进步。尤其是他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贪官污吏,使明初的吏治相对清明,这更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当然,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所思所想自然是为了使朱家王朝世世代代传下去,这本无可厚非。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这么想的。这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是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没有像宋太祖那样,用赎买的办法,来求得政权的平稳传承,而是制造冤案,滥杀功臣,尤其是杀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人,所以他又是历史上被讥为最刻薄寡恩的皇帝。

总之,对朱元璋我们一定要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不要只看到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