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自然地理复习题

一、亚欧大陆

名词解释:

太平洋西缘岛弧-海沟系海沟和岛弧分布在各大洋中,以太平洋最多,尤以西太平洋最发育。岛弧和海沟构成岛弧—海沟系,是地壳不稳定区域。

挪威峡湾在挪威语中,峡湾得意思是深入内陆的海湾。挪威北海的海岸线以非常复杂的方式咬噬着内陆,形成了峡湾。挪威峡湾的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问答题:

一.第四纪冰川作用对亚欧大陆地理环境的影响。亚欧大陆演化的基本特点

影响1、对地貌的影响:冰川对于它所覆盖地区的地形起着很大的改造作用。在距冰川中心较近

的地区以侵蚀作用占优势,形成峡湾、槽谷、羊背石等冰蚀地貌,距冰川中心较远的地区则以堆

积作用为主,在那些地方散布着终碛丘、鼓丘、蛇形丘、冰碛阜等冰碛-冰水地貌。北欧以冰蚀地貌为主,也有冰碛-冰水地貌,东欧和中欧基本上是冰碛-冰水地貌。河流改变流向,河湖串联;

冰盖区外的黄土堆积。2、海面升降3、海陆变迁4、海岸阶地5、对生物分布的影响6、对动植物的灭绝

演变特点欧洲大陆的形成是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通过不同地质时期与相邻陆块结合、分离的漫长过程,伴随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古陆块外围相继形成加里东、海西、乌拉尔、阿尔卑斯等

褶皱带,逐步地奠定了大陆的构造基础。

亚洲和欧洲陆地相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在地质构造上亚欧大陆原来并不是一个整体构造的陆块。早在二叠纪乌拉尔洋的最终闭合使俄罗斯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镶接,其间形

成南北走向的乌拉尔褶皱带,从此欧亚大陆连为一体。(演变特点这个的答案不确定)

二.比较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地形特征

西西贝利亚平原:总体特征是地域辽阔,地势低平,切割微弱,沼泽广布。北部沿海:海成阶状平原,有沙丘。70°-57 °N:冰碛平原,波状起伏。57 °N以南:冰水-水流沉积平原,广阔平坦,沼泽化,河流切割较破碎。最南部:侵蚀-堆积平原,丘地及丘陵。

东欧平原:又称“俄罗斯平原”,前寒武纪褶皱基底,地形波状起伏北半部冰川地貌发育,南半部侵蚀地貌为主,里海低地干燥侵蚀微弱

三.比较阿拉伯台地、德干高原、中印半岛中部高原的地形特征

阿拉伯台地:本台地是一个古老地块。寒武纪以来,这里几乎没有受到褶皱变动,因此在古地质

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都能保持平整,仅具有近于水平的单斜构造。边缘部分多陡峭的断崖。

德干高原:本高原为印度半岛的主体,也是一古老地块,久经侵蚀,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约

600m。西高止山构成高原西部边缘,海拔约有1000—1500m。东高止山构成高原东部边缘,高度约有500—600m。

中印度半岛中部高原:高原海拔约1500m,高原上岩溶地貌发育,同时由于它距第三纪褶皱带很近,多受断层作用影响高原被南北纵行河流切割为几部分,在湄公河以东与红河之间为老挝高原,平

均高度1200m;湄公河与萨尔温江之高原,由于接近新褶皱山地,在新地质年代有隆起,萨尔温江深蚀下切,造成深约1000m 的大纵谷。

四.说明欧洲地中海对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作用。

由于地中海面积相当大,冬季时海面上的气温比周围陆面上的气温高,结果导致在本区低空形成一个局部性低压。它一面对大西洋的极锋气旋具有摄引作用,同时也促使性质不同的气团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地中海锋),因此地中海地区的冬季以温和多雨为其特征。同时,较高的地中海水温也使沿岸地区更加温和。夏季则相反,地中海上的气温比周围大陆低,气压比较高,对亚速尔高压起加强作用。这样就使地中海地区的夏天具有稳定的晴燥天气。

五.亚欧大陆西部有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什么?

1.欧洲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它以温带气候为主。而它以南欧为底边的略呈三角形的水平轮廓,缩小了

寒冷的北冰洋影响的范围,因而大大增加了温带气候所占面积的比重。中纬度在行星风系上属于

西风带,因此偏西风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同时,欧洲位于大陆西岸,面对大西洋,背靠

亚欧大陆腹地,这就决定了大西洋在欧洲气候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为欧洲气候的海洋性奠定了基

础。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有显著影响且三角形的大陆水平轮廓大大加强了北大西洋暖流的作

用,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世界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总之,欧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地

形结构为欧洲气候的海洋性创造了前提条件,而洋流、水平轮廓等因素,又促进和加深了海洋对

欧洲气候的影响。因此,欧洲不但拥有世界各大洲中分布面积最大的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其形成与冬夏气压形势变化和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地中海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在大气环流系统

中正好属于过渡地带。它的北面是西风带,南面是信风带。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地中海地区在亚速尔高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亚速尔高压退缩到大西洋上,地中海地区受西风的影响,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气候温和

六.亚欧大陆东部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为什么?

纬度位置位于35—55°之间是是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

世界最大的陆块,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这种海陆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季风气候典型的重要原因

七.说明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气候有显著影响。它常常被人们喻为是欧洲的重要

“热源”,它使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远远高于同纬度的平均温。三角形的大陆水平轮廓大大加强了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它使北大西洋暖流沿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岸远远伸向东北,使远在北极圈以北的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结冰,使西北欧沿海地区成为世界同纬度冬季最温和的地区

八.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东亚季风: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风势强于夏季风,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风盛行时,东亚地区的气候特征为低温、干燥、少雨;夏季风盛行时则为高温、湿润多雨

南亚季风: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成因:主要是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但季风盛行时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为温暖、干燥;夏季风盛行时为炎热湿润。

九.比较印度半岛热带季风和中南半岛热带季风的差异性。

印度半岛全年气候暖热,冬季较暖和,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8℃以上。夏季十分炎热,最热月均温一般在28℃以上,尤其是内陆达30~34℃,而且热季较长。达6~8个月之久。气温年较差较小,。

年降水量相对其他热带季风地区较少,特别是内陆,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甚至在600毫米以

下只有西高止山和东北部山地西坡较多,可超过3000毫米以上。如东北部乞拉朋齐年降水量竟

多达10.824毫米,成为世界“雨极”之一。但季节分配不均,每年6月至10月为雨季,约占年

降水量80%以上。雨季来得迟,一般始于6月,且具有爆发性特点,如孟买5月降水量只有17.8

毫米,至6月降水量就猛增到458毫米。雨季退得慢,一般在10月。每年11月至翌年5月为旱

季,约占年降水量10%以下。一年中形成十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且旱季时间比雨季长,自然植

被以热带季雨林和灌丛、热带草原、热带旱生植物和灌丛等为主,分布于印度半岛内陆,占地面

积广。而热带雨林主要集中于西高止山和东部山地西坡,占地面积较狭小,体现了印度半岛大部

地区气候以干燥性和半干燥性为主。

中南半岛气候特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冬季气候较凉,特别是北部,最冷月均温在18℃以下。夏季较炎热,最热月均温在28~30℃之间。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特别是北部,可超过15℃;

年降水量大部地区相对较少,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少数地区则较多,有的可达2000毫米

以上,如阿拉干山脉的西坡。季节分配不均,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占年降水量50%以上,

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约占年降水量20%以下。但长山山脉东西两部有明显的不同:西部

降水季节分配近似印度半岛,干湿两季较明显,而东部降水季节分配同菲律宾群岛相似,干

湿两季不那么典型。自然植被东部内陆地区以热带季雨林和灌丛、热带草原为主,占地面积

较大,沿海以热带雨林、热带常绿半落叶林和灌丛为主,占地面积较小,体现了中南半岛大

部地区气候以半干燥和半湿润性的过渡性气候为主。

十.亚欧大陆河网的基本特征。(部分代表性河流水文特征: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恒河)亚欧大陆河网的基本特征(1)水系结构呈辐射状:亚洲陆地辽阔,许多河源远离海洋,长河众多,湖群散布,主要受地貌结构制约,水系呈不匀称辐射状。(2)内流流域广大:亚欧大陆是世

界上最大的大陆。(3)河网密度大:欧洲平原面积辽阔,气候比较湿润,因此发育了比较稠

密的河网。(4)水量丰富:河水流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于径流深的大小。(5)通航里程长:欧

洲由于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大部低平,水流缓慢,再加上水量丰富,使得许多河流的通航里

程都很长。

莱茵河的水文特征(1)莱茵河流域降水丰沛,河流常年水满。(2)流速较缓慢、平均(3)流量春夏为汛期,季节变化明显,6-7月为高峰(4)水温随气温变化(5)大部分流域无冰

期(6)河流含沙量少

多瑙河的水文特征(1)多瑙河源远流长,水量丰富(2)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汛期发生在春末和夏季(3)水流平缓(4)河水不完全结冰(5)河流含沙量少伏尔加河的水文特征(1)河网发达,水量丰富(2)含沙量少(3)补给来源主要是春季的融雪,汛期出现在春季,春季径流在全年的比重愈往下游愈大。(4)上游封冻期较长,中下游

较短。

恒河的水文特征(1)水量丰富(2)穿过山地峡谷流入平原后,落差小,水势平稳(3)含沙量较多(4)大部分是夏季季风降水补给,因此汛期在夏季(5)无封冻期

二、非洲

名词解释: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全长约7000km,约等于赤道的六分之一,被称为“地球表面最大的伤疤”。裂谷带一般宽几十千米到300千米,深达1000-2000m,形成一系列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下156m,为非洲陆地最低点。

问答题:

1、非洲位置和轮廓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轮廓特点: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欧洲的南面。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非洲大陆的东、西两极点是哈丰角( 51°24′E)和佛得角(17°33′W);南、北两极点是厄加勒斯角(34°51′S)和阿比亚德角(37°20′N),赤道大体上横贯大陆中部。地理位置在各大洲中是独特的。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两者在非洲大陆南面相连。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仅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非洲大陆的轮廓与亚洲大陆显著不同。它象由一短底边在北的梯形和一顶点在南的三角形拼合而成的。

地理意义: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在气候上绝大部分处于热带,一小部分属亚热带。大陆北宽南狭,东北信风带的面积远大于亚洲和北美洲,而非洲的东北方又和亚洲紧邻,中间仅隔不宽的红海,因而非洲的东北信风特别干燥;加以非洲缺少半岛与海湾,广大内陆得不到海洋湿风吹拂,因此,非洲气候具有干热的总特征。干热气候区的范围超过其他各洲。非洲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人类文化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它紧邻亚、欧两洲,自古以来就和它们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在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以后,这一带又成为西欧、东亚之间最便捷的通道。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航程,本地区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更为增加。好望角在大陆南端,十六世纪以后曾是东、西方船运必经之地。目前,好望角在交通上的重要性虽比以前大为降低;但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船只仍须绕经非洲南端,所以它在海洋运输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非洲大陆轮廓简单,缺少天然良港,这对洲内外联系都有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发展非洲的经济文化,必须大力克服这种自然障碍。

2.非洲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第一,干燥。非洲的干燥气候区约占全洲面积 1/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广大的沙漠,总面积达 900×104km2 以上。另外还有一些与它不相连接的、面积较小的沙漠分布在东非和南非地区。这些地区的年雨量大多在100mm以下,而且有些地区连续几年不下雨。空气的湿度低,云量小,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的天气几乎是普遍的经常的现象。

第二,暖热。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都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只有大陆北部边缘与南端小面积地区可见霜雪,高山顶部有永久积雪;但这些地区的范围极小,总计也不足全洲面积的 5%。

第三,气候带南北对应。如以赤道为中轴,非洲的气候带大体上向南、北两方,由赤道气候带分别依次递变为热带气候带和亚热带气候带。

3.非洲热带雨林与马来群岛雨林的比较

非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也就是非洲西部赤道穿过的地方,在赤道南北两侧大致成对称分布,非洲东部由于地势的影响则没有热带雨林的分布,且非洲地势整体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不利于海洋水汽运输到高原内部,总的来说非洲热带雨林大陆性要强一些。而马来群岛中的各岛屿分布在太平洋上,地形地势较低,热带雨林的海洋性更强些。

4.非洲萨王纳带的内部分异及其变化规律

热带稀树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区和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一致,从北、东、南三面包围热带森林区,轮廓略如马蹄形。本区雨量的地区差异很悬殊,接近森林区的部分多达1500mm,接近半荒漠的部分少到不足 200mm。全区都有一个明显的干季,其时期自 4 个月至半年以上。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植物都具有适应干旱的形态特点:叶坚硬、有毛茸、能自动避开炽烈的阳光,树皮很厚、有的树干内能存水,灌木的根系庞大以便吸取水分等等。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是世界同类植被中发育最典型、分布区最广的。它的主要植物成分是草类,其次是稀疏程度因地而异的乔、灌木。根据种类结合的情况,它又可分为三个亚类。(1)乔木稀树草原(典型的),它分布在雨水较多、干季较短的地区。禾本科的草类高约1m,密生成丛,草原上散生一些耐旱的乔木和灌木,主要的乔木树种是伞状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波巴布树形态特殊,最高

的达 20—25m,最粗的直径达10m,树干内最大的蓄水量达50m3,树冠的直径最长的达100m。它的果实是猴子的喜爱的食物,所以它也称为猴面包树。受西南季风影响,湿月为7-9月,土壤为红壤。

(2)灌木稀树草原,它分布在雨量更少、干季更长的地区。本亚类同前者的区别是木本植物中以带刺的灌木为主,而乔木则不仅数量很少,植株的高度也小。受西南季风、东北信风影响,湿月为5-6月半,土壤为红棕壤。

(3)禾草稀树草原,它分布在年雨量不及200mm、干季长达半年的地区。主要的植物成分是高大的禾本科草类,有些草的植株高达 1.5—3.5m。最普遍的草类有须芒草属、黍属、绿草属、雀稗属、狼尾草属等。草丛之间非常稀疏地生长着一些小树。受东北信风影响,湿月为3-4月半,土壤为棕壤。

5.非洲撒哈拉荒漠的自然特征

本区范围西起大西洋,北到阿特拉斯山和地中海,东达红海,南界大致从塞内加尔河下游向东经乍得湖至喀土穆城再东延至红海。本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点是极端干燥的气候及其导致的极端稀疏的植被,这种气候和植被所占有的地域在世界同类的地理区中是最辽阔的。缺水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区内的地区差异。本区西北方邻接阿特拉斯山、西侧濒临大西洋、南缘毗连苏丹草原的部分雨水较多,年总量可达100—200mm,植物的覆盖度显著增加;在西北方可见野黄连木、欧洲夹竹桃、中国枣树,在西边有枸杞、洋槐、南缘出现多种灌丛和硬质禾本科草类。中央部分的阿哈加尔、提贝斯提等高原周围的低坡仍然是荒漠景观,但在海拔1800m以上的地段,由于雨水增多,湿度加大而出现草原,甚至灌木疏林,其中还能繁育着狒狒等大型的动物。在山地、高原外缘的时令河河谷中和一些封闭的盆地内,由于地下水这一潜藏的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滋润繁育的茂密植被的吸引,人们到那里定居,创造出沙漠里的绿洲。尼罗河则为人们带来大量的肥沃“客水”,使人们有可能建设一条世界上最宽长的绿色走廊。

三、南、北美洲

名词解释:

西印度群岛是北美洲的岛群,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由1200多个岛屿和众多暗礁、环礁组成,自南向北分为小安的列斯、大安的列斯和巴哈马三大组群岛。

北美五大湖五大湖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五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它们从上而下依次为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

秘鲁寒流是南太平洋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始于45°S 左右,贴近南美西岸北流,直到赤道附近。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

潘帕斯潘帕斯草原位于阿根廷东部,属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西起安第斯山,东到大西洋海岸,是阿根廷的经济心脏,交通网密集,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均位处于此。

问答题:

1、南、北美洲地形特点的异同

南美洲地形结构特点(与北美类似)

地形分布特点:西部安第斯山脉纵横;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

构造基础:前寒武纪古陆台-奠定大陆基础;古生代褶皱带-范围小;新生代褶皱带-以安第斯山为主体

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以热带类型为主,温暖大陆

结论:温度年较差小,大陆性不显著,年均温在5-25o C之;既不同于温凉的欧洲,炎热的非、澳;

也不同于温度年较差大的亚洲、北美洲。

北美洲地形结构特点

地形分布特点:①纵列的地形结构:北美大陆东、西高,中部低,山地南北延伸,形

成以三大纵裂带为特征的地形结构。

②冰川地形广泛分布

构造基础:前寒武纪古陆:北美古陆;古生代褶皱带(东部);中新生代褶皱带(西部)

2、南、北美洲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首推安第斯山。首先,由于它南北纵列、耸高峻拔和偏居西岸,构成了气团运行的障壁,在气候上对来自太平洋的影响起了很大限制作用。特别是30°S 以北,海拔3000—4000m 的山势,阻止了太平洋气团向东深入。 35°S 以南,虽然山体高度减低,也不及北部宽阔连续,太平洋气团可越过安第斯山,但水汽已消失殆尽,很少能给予东部地区以湿润影响。安第斯山还是促成西岸各气候类型呈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因素。其次,安第斯山对于降水的分布有重要影响。一般在向风地带,地形雨较多,形成丰富的降水,例如哥伦比亚西岸、安第斯山低纬东坡、40°S 以南智利西岸等,都是南美洲的多雨地带。而在背风地带,例如地处南段安第斯山以东的巴塔哥尼亚,由于西来气流产生焚风效应,水汽消失,很难致雨,这是南美洲中纬大陆东岸形成干旱和半干早气候的主要原因。

第三,安第斯山本身在气候上表现了多样化的垂直带。北段安第斯山,特别在赤道附近,由于高度大,垂直带发育最为完整,从低坡赤道多雨气候直至高山冰原气候,无不俱备,其中雪线(4600—4800m)以上的冰原气候,是世界上热带范围内面积最广的。中段安第斯山,由于降水量少,雪线很高(6000—6300m),山地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得到广泛发展。南段安第斯山位于中纬西风带,降水丰富,雪线低至1000—1200m,南端火地岛一带甚至在500—700m,有利于冰川发育。安第斯山以东,面积广阔,地形开展。奥里诺科、亚马孙和拉普拉塔三大平原,海拔一般不及300m,并在局部地段相互沟通;圭亚那和巴西高原除个别山岭外,高度也不大,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自西向东作阶梯状低降。这在气候上首先有利于大西洋气团深入,地面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着气团的具体行径。其次,对于安第斯山以东地区气候类型结构体现纬向地带性规律来说,平坦开展的地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为例,它所以在世界同类型气候区中面积最广大,发育最典型,与它所在地区是一个东西走向的平原以及背靠安第斯山、面向大西洋开敞等因素密切有关,这个例子突出地体现了作为非地带性因素地形对于纬向地带性的加强作用。最后,圭亚那和巴西高原对于气温的减低起一定作用;在若干地段,如巴西高原东部沿海的大崖壁,则有利于气流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降水。

地形对北美洲气候影响:北美洲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的地形结构,对于大陆气候分异有特别重要意义。影响最显著的是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它由三重山脉和一系列山间高原、盆地组成,不仅高度相当大,宽度也很大,沿海又缺乏深入大陆的海湾。因此,科迪勒拉山系一方面成为极地太平洋气团向东侵入的重重障碍,使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仅局限于40°N 以北的西岸,处于背风位置的山间高原和山间盆地已属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另一方面,又阻挡着极地加拿大气团和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西去,使之盛行于大陆的中、东部。只有在西风最强(50°N)和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段(哥伦比亚河谷-斯内克河谷-怀俄明盆地山口和美、墨交界处),太平洋气团才能越山东侵,但至落基山东坡气团已变性,暖而干燥,且受南、北气流的约束而变成一楔形气流,尖灭于五大湖以南地区。所以,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带落基山构成大陆东、西部之间气候上的重要分界线,它不仅导致东、西部的降水巨大差异,对气温也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落基山以西,除40°N 以北的沿海和迎风山坡外,年降水量均在500 mm 以下,冬季降水占优势,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东部各地。落基山以东,除高纬度的北部地带以及紧靠落基山的大平原部分地区外,年降水量都在500mm 以上,夏季降水比率增高。当然,造成这种差异还包括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落基山以东为中部平原地带,地势低平坦荡,无东西向山脉,南北开敞,并有哈得孙湾、五大湖、密西西比水系,墨西哥湾等水域相互贯通。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南北秉性不同的气团畅行无阻。冬季,干冷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可径直南下,造成寒潮天气,使当地气温骤降;夏季,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的暖湿气团可自由北上,直达哈得孙湾沿岸,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成为南北冷暖气团交绥、争逐的场所,气旋活动频繁,冬季尤为活跃。

因此,中部平原天气多变,是北美洲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的地区。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高度和宽度均不大,山脉的连续性也较差,并不构成气候上的显著界线,但对局部地区的气候仍有很大影响。例如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北坡,冬季面迎经过五大湖地区并略有变性的极地加拿大气团,往往形成大雪;阿巴拉契亚南部因山地的高度较大,对热带墨西哥湾、大西洋气团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年降水量在1500mm 以上,为北美洲多263雨带之一。

3、落基山和阿巴拉契亚山地在构造及地形上有何不同?

东部阿巴拉契亚高地阿巴拉契亚山地大致以纽约为界,东北部和西南部在构造地形特征方面有一定差

异。西南部属海西褶皱带,四个次一级地形单元发育比较完整。山麓台地,海

拔200—400m,起伏平缓。东北部属加里东褶皱带,四个次一级地形单元发育不

完整,大部分地区为一波状起伏的高地——新英格兰高地,相当于西南部的山

麓台地,海拔 300—500m

基底

落基山落基山为科迪勒拉山系的东部山带的主体,向北延续为马更些山和阿拉斯加境内的普鲁克斯山,向南与东马德雷山相接。海拔约2000—3000m,许多高峰在4000m 以上。这一山带主要形

成于白垩纪末至第三纪初的拉拉米运动,以后又经抬升和旺盛的侵蚀,构造地形比较复杂。

4、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各有什么水文特征?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左右岸支流不平衡,西岸支流流经半干旱地区,流量较小,季节变化急剧,含沙量大。其中密苏里河的长度超过干流。东

岸的支流以俄亥俄河最重要,支流众多,流域内降水丰富,洪水期在春季,枯水期在秋

季。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部分为平原,中、下游比降很小,河道迂曲,河漫滩宽广河口形

成鸟足三角洲。

五大湖湖面由西向东逐级低降,各湖之间有水道相连,最后由安大略湖汇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位于最上游的苏必利尔湖,蓄水量达占五大湖总蓄水量一半以上,为世界最大淡

水湖。五大湖水量相当丰富,湖水补给主要仰赖雨雪,五大湖巨大的水体,对气候有明

显的调节作用,与邻近地区相比,湖区夏凉冬温,降水较多。

5、非洲和南美洲大部分都位于热带,为何非洲炎热干燥,而南美洲温暖湿润?

南美洲虽然以热带类型为主,但温度年较差小,大陆性不显著,年均温在5-25o C之间。不同于炎热的非洲。

温暖湿润大陆的原因分析:位置;洋流;地形;中高纬大陆收缩的轮廓;内流区形成原因

6、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亚马孙河为什么是世界最大水系?

亚马孙水系是一个庞大的水系,其河网密度、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世界首位,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此河横贯南美洲,发源于秘鲁安第斯山脉。

A水源供应充足。亚马孙河流域地跨赤道,年降水量多在1500毫米以上,并有安第斯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供应充足。

B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加以南、北流域雨季错开,主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得到补偿,变化幅度和缓,洪水期与枯水期平均流量比率为五比一。

C流速较慢,河流蜿蜒曲流,湖沼众多。由于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河流比降微缓,一到洪水季节河水宣泄不畅,水位平均上涨幅度9米多,洪泛宽度25至80公里,河口地区可达240公里,呈现一片汪洋,因此亚马孙河素有“河海”之称。

7、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为什么最大最典型?

A 纬度位置:决定大气环流的地位。

B地形:三面环高原山地,平原面积大,东西延伸,背靠安第斯山,向东开口,向大西洋开敞。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信风、暖湿气团长驱直入。背靠安第斯山,对湿润气团起抬升作用。

C水系:庞大的亚马孙水系的蒸发作用。

D洋流:东部暖流(圭亚那、巴西)。

8、南美洲地理环境怎样体现了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

A 东部—以纬向地带性结构为主。属于热带范畴的几个主要类型,如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

都是东西延伸的,并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热带干湿季气候区排列于亚马孙平原的赤道多雨气候两侧,这充分体现了纬向地带性规律。

B西部-以非纬向地带性结构为主。最突出的是安第斯山的高山气候,这个特殊气候区南北纵贯,表现了垂直地带性,但地处不同纬度的山地各段,具有不同的气候特性和垂直带谱,此乃纬向地带性反映。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各气候类型基本上按纬度方向南北排列,自北而南依次为赤道多雨气候、热带干旱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但与安第斯山以东地区不同的是,它们均作南北方向延伸。尤其是西岸热带干旱气候向低纬伸展,达3°S,从而使南半球西岸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发育很不明确;赤道多雨气候也受到局限,主要分布于赤道以北。但其西岸热带干旱气候至23°N 即告终止,并向着赤道方向渐次更替为热带干湿季气候和赤道多雨气候。

9、南美洲的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有何独特型?

A西岸热带荒漠:3o-30oS,南北跨27个纬度。北界接近赤道,热带草原带压缩,赤道雨林缺失。主要特点为温凉、干旱。例如阿塔卡马沙漠是地处智利与秘鲁交界向南延伸,地势一般比海平面要高得多,东面的安第斯山挡住了来自亚马孙河流域的湿空气,使得此处相当干燥,由一连串盐碱盆地组成,几乎没有植物。

B 温带荒漠:巴塔哥尼亚

C位置:40o-50oS地理东岸,独一无二。

D特点:大陆性不强烈,气温年较差小。

E降水:自西-东递减,500-250-150MM。

F景观:旱生灌木荒漠,稀树短草,不太贫脊。

四大洋洲

名词解释:

大堡礁专指位于澳大利亚东岸,宽广而巨长的堡礁。长度超过1 900km,宽度30~50km。顶部散布许多岛屿。

大自流盆地亦称“澳大利亚盆地”,是世界第三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在澳大利亚,是世界最大自流盆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

问答题:

1、大洋洲范围和组成

介于10°41′——39°11′S和113°05′——153°34′之间,南回归线大致横贯中央,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亚三大群岛,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的三大群岛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

2、为什么说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具有古老性和独特型?

多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孤独地处于其他大陆之外,这块大陆上的其他动物几乎与外界没有任何的联系,根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在二亿三千万年前,地球只有两个大陆,一个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叫劳亚古陆,另一个分布在南半球叫冈瓦纳古陆,由于地球自转和地壳板块运动的作用下,两个古陆开始分崩离析,澳大利亚在冈瓦纳古陆,和现在的南极大陆连在一起,到了6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完全脱离了旧大陆,向赤道方向冲去,即使现在,这个运动仍在继续。大约在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植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

3、澳大利亚动植物有哪些古老的特有种?为什么?

动物单孔目动物(代表动物有鸭嘴兽和针鼹),有袋目种类(袋鼠和考拉等),澳大利亚肺鱼等,在距今约2.2亿年以前三叠纪时期,地球上各大陆几乎相连而组成一个泛大陆,当时气候温暖而半干燥,原始的哺乳动物开始产生,并不断发展,中生代末期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第三纪以来,澳大利亚大陆就与其他大陆隔绝了,近代哺乳类的祖先在北方大陆发展的时候,澳大利亚仍是有袋类动物占统治地位,澳大利亚分离出来以后,一直比较稳定,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冰川活动,从现代自然条件看,

有森林、草原也有荒漠,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较为多样的生境,再加上原来大陆没有大型的真兽类动物与他们进行生存竞争,因而使澳大利亚冤死动物得以保存并发展。

植物植物大约有9000多种是特有的,占整个植物区系的75%以上,桉树和金合欢是澳大利亚植被的两个代表种类,还有山龙眼科的银桦树属、木麻黄属和百合科的黄万年青属等,这一特征的形成,与大陆地质史关系密切,澳大利亚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在地质时期中,曽与南美、非洲、印度、南极洲连成一体,当时的个地区之间气候差异不像今天这样明显,结果就使各大陆发育着比较类似的植物群,中生代以后,古陆开始四分五裂,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逐渐分离开来,孤立于大洋之上,自第三纪以来,澳大利亚的植被就独立地发展起来,因而多特有种,植物具有古老性。

4、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为什么具有半环状结构?

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2.南部和

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3.北部夏季来自迟到的饿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4.东南沿海一带,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因而比较湿润,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5.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试题与答案

世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2.(2012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地理摸底试卷)图5是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 区域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 D.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D 【解析】此图为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屿且岛屿上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本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本区域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 3. (2012届广东省佛山三中高三第一次考试)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⑤开发时间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答案】D 【解析】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位于东南沿海平原上,地势平坦,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适宜,加上西方殖民地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 4.(2012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 .地热能 B.风能 ? C.煤炭 D .太阳能 【答案】B 【解析】南极洲地区极昼极夜交替时间长,发展太阳能不稳定,地热和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困难,烈风是其一大特点,有利于发展风能。 (20 12届深圳市宝安区高三9月调研测试)在旧金山留学的某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最后到达丁地。回答21题。 5.从出发地到甲地期间,某同学可能遇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连日高温多雨 ?? B.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地面平坦,麦浪翻滚 ? D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答案】D 【解析】甲为落基山地区,垂直自然景观比较明显。 (2012届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读下图回答10~11题。 甲 图10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逐渐趋于社会化应用,已成为人们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系统。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简单介绍其几项基本的功能,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出发,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建立地理模型并进行分析,实现对地理的研究的一种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包含的学科比较广泛,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其功能的全面与系统性,从多维度的地理信息为人们研究与解决地理、环境、灾害、规划等重大问题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程序与地理数据组成的地理空间模型,它将客观世界模型化的空间数据,用户可在模型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方便管理与决策。另外,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硬软件的结合,使得该系统功能比较多,并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又被称为GIS,该系统主要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并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系统

经空间的逻辑可扩展至形象思维,而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逐渐加深,其内涵在不断的丰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内涵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各不相同的。第一,从技术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支持,并进行管理、分析与显示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系统。第二,从学科上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以测绘学、地理学以及统计学为基础,又通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支持。第三,从用途上来说,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工具箱,主要包括了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以及现实空间数据等。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在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使用,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趋于成熟。在我国对其发展的概况来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到测量、绘图等领域中。而在这阶段,国家测绘机研究出了地形测量与航空摄影城图等,为地理信息系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且在这一阶段,确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并逐渐开展了对地理系信息系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二是科研试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重视对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入科研?验的阶段。此阶段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成为专门研究地理信息系

世界文化地理(西南财经大学专升本)

一、单项选择题共 80 题,完成 80 题 - 1、在大约多少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 A . 一万年前 B . 两万年前 C . 三万年前 D . 五万年前 参考答案:A 2、蒙古利亚人种又称为?( ) A . 尼格罗人种 B . 白色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黄色人种 参考答案:D 3、关于种族的划分,目前流行有?( ) A . 三分法和四分法 B . 三分法 C . 四分法 D . 双分法 参考答案:A 4、人类大概起源于多少年前?() A . 30万年以前 B . 一千万年以前 C . 40万年以前 D . 15万年以前 参考答案:C 5、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最大不同是在于?( ) A . 刀耕火种 B . 农业方式不同 C . 时代不同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参考答案:D 6、古中国的农作物文明是哪一种?( ) A . 玉米文明

B . 小米文明 C . 小麦文明 D . 水稻文明 参考答案:C 7、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是?() A . 古埃及 B . 古罗马 C . 古印度 D . 古中国 参考答案:A 8、人类进入努力社会后,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职业人,从而逐渐形成了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A . 作家 B . 雕刻艺术家 C . 商人 D . 手工工匠 参考答案:C 9、中西方的城市文明虽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但城市文明的发端均以哪种文明为标志?() A . 历史文明 B . 民族文明 C . 商业文明 D . 文学文明 参考答案:C 10、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以及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 A . 国家 B . 聚落 C . 部落 D . 城市 参考答案:D 11、中国古代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的说法,因此中国的地名中如”洛阳”则是在洛水之()。 A . 南 B . 阴 C . 北

世界地理概况专题测试题

《世界地理概况》专题测试题 主要考查:区域定位、海陆分布、世界地形、气候、河流、湖泊以及人文状况。 一.选择题(60分) 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据此完成11~13题。 1.该剖面的水平距离MN约是() A.2 000千米 B.2 500千米 C.2 750千米 D.3 000千米 2.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 A.变化不大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3.当Q地为雨季时,下列地区同为雨季的是() A.南京 B.开普敦 C.旧金山 D.孟买 答案:4.C 5.D 6.C 解析:4.MN纬度相距25°,故C选项正确。5.MP自北向南依次穿过北德平原、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波河平原,从MP穿过的地区看其地势变化为先高后降低。6.Q地为地中海气候,其雨季为北半球冬季,所以旧金山也为雨季。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3~4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 5.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 3.D 4.A 【解析】①是亚平宁半岛,②是朝鲜半岛,③是雷州半岛,④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半岛①是地中海气候,半岛④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两岛屿图,完成9~10题。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数据 本身并没有意义。 2.信息:狭义:两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 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 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GIS中的信息即是广义的信息概念,它 不随数据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的信息的表达形式, 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数据只有通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4.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 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数据处理的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和决策有用的数据。 3)把数据编辑后存储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5.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 6.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7.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 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8.地理信息的特征:1)空间特征。2)属性特征。3)时序特征。 9.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 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10.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种计算机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spatial data) 3)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 空间分析功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 复杂的空间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生成和 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 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 4)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它与地理学和测绘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11.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是隶属 于信息系统中的一类,属于空间信息系 统。与非空间信息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 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能够处理空间定位数 据。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按研究范围分: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国家系统 按研究内容分:专题系统、综合系统 按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分:矢量系统、栅格系统、矢栅混合系统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 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1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与 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 3)数据处理和变换。(数据变换、数据重构、数据抽取) 4)空间分析和统计。(叠合分析、缓冲区分析、数字地 形分析) 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辑。 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监测。4)辅助决策。 15.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 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16.平面控制网:用以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平面 位置,通常是地理经纬度坐标。 17.大地水准面:是假设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 大陆、岛屿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闭合曲面 (一级逼近) 18旋转椭球体:是一个椭圆围绕其短轴旋转形成的形体,其赤道半径a大于极半径b(二 级逼近) 19参考椭球体(三级逼近,对局部地区而言)20.我国不同时期采用的旋转椭球体: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世界文化地理

1 单选题 1 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 《兰亭序》 B 《多宝塔碑》 C 《泰山石刻》 D 《石门颂》 2 印度的牛遍地都有的现象是因何造成的呢? A 印度教禁食牛肉 B 印度的畜牧业十分发达 C 印度是牛肉出产国 D 地理条件适合牛羊生长 3 5万年前,人类进入了哪一阶段? A 智人 B 晚期智人 C 猿人 D 直立人 4 蒙古利亚人种又称为? A 尼格罗人种 B 白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黄色人种

A 三分法和四分法 B 三分法 C 四分法 D 双分法 6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引发的民族冲突的是? A 巴以冲突 B 中日冲突 C 美俄冲突 D 日韩冲突 7 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属于哪一语族? A 日耳曼语族 B 罗曼语族 C 斯拉夫语族 D 印度-伊朗语族 8 基督教起源的时间大概是在? A 公元3世纪 B 公元前1世纪 C 公元1世纪 D 公元前3-世纪 9 人类进入努力社会后,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哪一种职业人?从而逐渐形成了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A 作家 B 雕刻艺术家

D 手工工匠 10 中国的新时期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稻谷与下列哪一选项的出现是其标志? A 铁器 B 陶器 C 青铜器 D 金银 11 下列哪个城市符合旅游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A 英国伦敦 B 中国上海 C 意大利威尼斯 D 美国西雅图 12 伊斯兰教的起源时间是在? A 公元1世纪 B 公元7世纪 C 公元前6世纪 D 公元前5世纪 13 中国大体处在“人口过渡理论”中的哪个阶段? A 第一阶段:低增长阶段 B 第二阶段:高增长阶段 C 第三阶段:增长下降阶段 D 第四阶段:低增长阶段 14 伊斯兰教信奉者以下列哪一地区为最多?

【精品】高考地理复习专题16世界地理

专题16 世界地理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海南卷)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超联赛)2018赛季共有16支球队参加,每支球队至多有4名外籍球员。据此完成下题。 10.【世界的语言】某支中超联赛球队中的外籍球员多为巴西籍,该球队为巴西籍球员配备的翻译人员宜熟练掌握 A.德语B.意大利语C.法语D.葡萄牙语 【答案】10.D 【解析】10.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故选D。 (2019年天津卷?节选)14.【欧洲】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 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2分)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 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 【答案】(1)物流(仓储) (4)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解析】本题通过中欧合作,切合一带一路的相关热点,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分析、工业的区位地理条件的相关知识点。

(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关键词:货物集散 地。得知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应该是物流仓储。 (4)该题为区位条件分析题,关键词“欧洲、小商品制造业”,解题方向“不利区位条件”。工业的区位 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的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 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题干中要求的是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材料来源、劳动力、土地租金 等对比的劣势进行分析:产业配套不足,原材料不足;工资和土地租金高昂,劳动力、土地成本高。 (2019年北京卷)36.【亚洲】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8分)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10分)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10分) 【答案】(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经纬度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必背城市经纬度 各个地区的经纬度经纬度仅仅是帮助确定地区、判断地区区位特点的工具。掌握下列城市经纬度不是仅仅背经纬度,要做的有: 1、在地图上找到各个城市 2、描述该城市的区位特点(自然、社会) 3、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区位特点(地形区、行政区划) 4、了解该城市周边的城市及其特点 城市名经度纬度 北京直辖市E116° N40° 上海直辖市E121° N31° 天津直辖市E117° N39° 重庆直辖市E106° N29° 东北:哈尔滨 E127° N46° 内蒙古:呼和浩特E112° N41° 黄土高原:兰州 E104° N36° 华北平原:郑州 E114° N35° 宁夏平原:银川 E106° N38° 天山旁边:乌鲁木齐 E 88° N44° 四川盆地:成都 E104° N31° 云贵高原:贵阳 E107° N27° 珠江三角洲:广州 E113° N23° 青藏高原:拉萨 E 91° N30° 渭河平原:西安E109°N34° 长江中下游:武汉E114° N31° 闽浙丘陵:厦门 E118°N24° 广西:桂林 E110°N25°

◎欧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 德国柏林东经13 北纬52 东一区 英国伦敦东经0 北纬51 中时区 法国巴黎东经2 北纬49 东一区 意大利罗马东经12 北纬42 东一区 ◎美加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西经度纬度中时区 加拿大多伦多西经79 北纬44 西五区 加拿大温哥华西经123 北纬49 西八区 美国纽约西经74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华盛顿西经 77 北纬38 西五区 美国匹兹堡西经80 北纬40 西五区 美国底特律西经83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芝加哥西经88 北纬42 西六区 美国旧金山西经 123 北纬38 西八区 ◎中南美各地经纬度简表 墨西哥墨西哥城西经 99 北纬19 西六区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经 58 南纬35 西四区 巴西巴西利亚西经 48 南纬16 西三区 巴西里约热内卢西经 43 南纬23 西三区 巴西圣保罗西经 47 南纬24 西三区 ◎非洲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埃及开罗东经31 北纬30 东二区 南非开普敦东经18 南纬36 东二区 ◎南半球经纬度简表 国家地名经度纬度时区澳大利亚堪培拉东经 149 南纬35 东十区 澳大利亚墨尔本东经 144 南纬38 东十区 ◎俄欧各地经纬度简表 国家城市经度纬度时区俄罗斯莫斯科东经38 北纬56 东三区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东经 33 北纬69 东三区

【2020最新】全国卷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16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卷

教学资料范本 【2020最新】全国卷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16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卷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卷20xx年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专题16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卷

1.(安徽省××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该岛东××区域自然景观差异显著。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 船队集结于此。南 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 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 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1.32℃,如果温度大于 1.8℃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图16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分 布示意图 (1)试分析火地岛东××区域自然景观差异及其形成的原因。 (2)南极洲和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试分析原因。 (3)某捕虾船队从火地岛出发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试推测途中可能 遭遇的困难。 【答案】(1)西侧为温带阔叶林景观,东侧为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原因:该地终年受西风影响,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 (2)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杋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 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磷虾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 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3)狂风急浪;海中浮冰和冰山;酷寒冰冻等。 (1)据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 草原和荒漠。东××区域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原因应从气候差异角度分析。火地 岛地处西风带内,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交叉性极强、运用及其灵活的学科,其在功能上十分强大,其应用领域更是覆盖面及其广泛。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以及运筹帷幄优势,其也已经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目标开发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与空间信息相关各行各业的基本工具。以下,简要介绍下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主要应用。 一、测绘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源于机助地图制图。而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和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测绘和地图制图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地图数据获取和成图的技术流程、地图成图周期、地图图幅精度以及地图的种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为广大用户带来便利,也促使测绘和地图制图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资源管理。资源清查本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职能,GIS会将各类数据已经资源 集合在一起,通过系统分析和处理,按照不同属性和条件进行再划分,实现资源和数据快速再现。例如在土地利用领域,可以输出不同类型的分布和变化,根据不同的搞成划分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利用状况以及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等。 三、规划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所涉及的资源、环境、人口、 交通、教育、经济、教育、文化以及金融等多个地理变量和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并统一规划,并对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环境质量、以及公共设施配置等进行良好评测。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以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搜索方法、多种信息的叠加处理和一系列分析软件作为支撑的。 四、灾害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对森林火灾、洪水灾 情等进行监测、预防以及损失估算,为灾害抢救和防洪决策机试提供准确信息。我国08年汶川地震时,地理信息系统准确的勾画出堰塞湖的位置,以及对地形的分析对当时的营救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五、环境保护。利用GIS技术建设城市环境监测、分析预报系统,为实现环境监测与管 理科学化、自动化提供最基本条件,在区域华宁质量现状评价过程中,利用GIS技术,实现对整个地区的客官、全面的监控和评价,用以反映该地区受污染程度以及雨季分布等信息;在野生动物保护中,GIS会帮助统计世界所有动物的生存状况包括生存地状况,对于保护濒危动物,有很大的作用。 六、国防。现代战争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3S”技术被广泛利用从战略构思到战术安排 各个环节。这往往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例如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就利用GIS 和遥感成像集成系统,自动搜索识别战区地图,通过卫星及时将战况传回五角大楼,为军事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 GIS和现代各类行业的结合使得其已经跻身于世界高新技术行列。而其他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必然推动GIS的进步、完善、进而形成独立的科学系统。GIS理应好好应用发展,人们应当利用其强大的功能为人类造福。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

地理文化圈整理 【世界文化圈】 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高中: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高中:世界区域地理专 题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世界区域地理专题总结 专题一:位置: 一、东亚:80°E-140°E,20°N-50°N; 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 二、东南亚:23°26’N-10°S, 90°E-150°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oE),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三、南亚:10°N-30°N,中央经线80°E; 地处亚洲南部,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 四、中亚:40°N-50°N,50°E-80°E; 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世界岛,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 五、西亚和北非:20°N-40°N,20°E-65°W; 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30°N-30°S,20°W-60°E,中央经线:20°W; 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 七、西欧:40°N-70°N,10°W-20°E; 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世界地理知识点大全 1.世界地理概况 (1) (29%),七分海洋(71%) 亚洲及太平洋最大,大洋洲及北冰洋最小。 ⑴面积排序: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⑵东半球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洲-南北美洲。跨东西半球国-冰岛;新西兰-位于西半球。 ⑶北半球洲-亚欧北美;南半球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大部、非洲一部分。 ⑷赤道穿过地区:刚果盆地、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印尼、新加坡、厄瓜多尔(基多)、巴西亚马孙平原。 ⑸北回归线穿过地:非洲撒哈拉、阿拉伯半岛、印度、孟加拉国、滇桂粤(汕头)台、墨西哥。 ⑹南回归线穿过地: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等南部非洲;澳;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中部。 ⑺南极洲:大部在南极圈内,被三大洋环绕。 Ⅱ.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 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运河、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与北美:白令海峡; 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延伸]地跨两大洲的国家:美、俄、土、埃、印尼(新几内亚岛属大洋洲)、 哈萨克斯坦、巴拿马等。

Ⅲ.世界主要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南极半岛、朝鲜半岛、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识读世界主要岛屿轮廓】(写出名称和图中经纬线度数) ⑴⑵⑶⑷

Ⅳ.世界主要岛屿、群岛:格陵兰岛(最大)、马达加斯加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冰岛、西印度群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写名称及经纬线度数) ⑸ (6) (7)(8) (9) (10) (11) ⑴⑵⑶⑷⑸ (12)(13) (14) (15)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知识点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第一章导论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不仅数字是数据,而且文字、符号、图象也是数据,数据本身没有意义; 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运用与解算,数据即使是经过处理以后的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数据(data)是信息(information)的表达,而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就本质而言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信息的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象和图形的总称。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的基本构成: GIS一般包括以下5个主要部分: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1、系统硬件: (1)GIS主机:包括大型、中型、小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和微型计算机,其中各种类型的工作站∕服务器成为GIS的主流。 (2)GIS外部设备:包括各种输入(如图形数字化仪、图形扫描仪、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等)和输出设备(如各种绘图仪、图形显示终端和打印机)。 (3)GIS网络设备:包括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2、系统软件:按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 3、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称为数据库。 4、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 5、应用模型 GIS的功能: 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 1、基本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2、应用功能:包括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辅助决策、定位服务 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是以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 总结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 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 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着,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四:河湖 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是世界上第四大河。 2:圣劳伦斯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流域内降水较丰沛,加上有五大湖调节,水量大而稳定。

专题15 世界地理 解析版

专题15 世界地理 【2020年】 (2020·山东卷)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奧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雨水 B. 河流水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10. 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温 B. 水深 C. 水量 D. 水质 【答案】9. C 10. D 【解析】9.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地形封闭,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位于巴尔干半岛,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少,故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奥赫里德湖几乎无河流注入,B错。题干材料提示,奥赫里德湖东侧的加利契察山岩性为石灰岩,石灰岩吸水性强,含水量大,可以为奥赫里德湖提供稳定的水源,C对。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D错。故选C。 10.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

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 (2020·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答案】(1)经济发达,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气产量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2)有利:海水深度较浅;风浪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结冰。 (3)特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俄罗斯比例最大。优势:运输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成本低。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能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天然气管道修建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多为基础知识考查,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西欧天然气储量、产量有限,但是西欧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冬季冷湿,部分

(完整版)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整理)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整理) 早些天,我转载了茶香飘万里的《世界地理知识大全》,将其复制到word文档,竟有72页之多。再去细看就有了重大发现:先不说其正确与否、根据何在及矛盾之处如何取舍,单就重复之处就占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 我一边读一边觉得不是滋味,读者的时间就那么不值钱啊!这网上文章还让不让人读啊!于是我就想,算了吧,别烦,花点时间,做点好事,把它整理一下吧,也为其他读者节约一些宝贵的时间。 重点是做了去重整理,将近去掉了所有重复;其次,对条目或称小段的位置作了调整;第三是对版式进行了统一处理,最终,在确保无损知识内容的前提下将文章的篇幅压缩到了22页(比原来减少了55页)。 整理后的文稿如下: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最大的海:珊瑚海(太平洋西南) 479.1万Km2)、其次阿拉伯海和南海 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亚、欧两洲之间,11350 Km2),其次亚速海和渤海 最咸的海:红海(北部盐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准均盐度35‰高得多)

最年轻的海:红海(4000万年) 最温暖的海:红海 最淡的海: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只有7~8‰,各个海湾盐度更低,只有2%) 唯一没有海岸线的海:马尾藻海 最清澈的海:马尾藻海(目视可达72m) 岛屿最多的海:波罗的海(约有6500多个大小岛屿)(爱琴海?) 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17968.7万Km2,南北长度约15900Km,东西最大长约19900Km) ,也是最深的,水温最高的,锰结核最多的 最小的洋:北冰洋(面积1405.6万Km2) 最深的洋:太平洋(平均深度4028m,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m) 最浅的洋:北冰洋(平均深度1200m,最深点南森海盆5449m) 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最大的洋流:西风漂流,也是最大的寒流 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亚洲)243万Km2,含印尼13000多个岛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

世界地理-北美及美国同步测试题(附答案)(2)(最新整理)

北美与美国同步练习题 1.关于地形对北美气候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西部高大ft系阻挡西风吹入内地,使地中海气候局限于西部沿海 B.东部ft地阻挡东南季风吹入内地,内地降水少 C.中部平原地势低,冬季气温比东部沿海高 D.北部高原是冬季风的发源地 2.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及其成因是() A.中国长江中下游湖泊——河流改道 B.北美洲的五大湖——冰川的刨蚀作用 C.芬兰境内的湖泊群——冰川的作用 D.贝加尔湖——断裂下陷 3.冬季影响北美的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飓风 C.台风 D.暴雨 4.美国破坏程度较大的地震最集中的区域是() 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北部 5.加拿大的小麦带分布于中部平原的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①平原土层深厚肥沃②南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好③南部人口密集④该地区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北美洲的两个主要粮食出口国是() A.美国和墨西哥 B.美国和加拿大 C.加拿大和墨西哥 D.美国和古巴 7.北美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没有亚洲强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不典型 B.陆地面积比较小 C.植被遭到破坏 D.影响气候的洋流为暖流 读“美国降水分布图”,回答第12~15 题。 8.美国落基ft脉以东的地区,关于其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D.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o沿线地区的年降水童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9.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0.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1.影响a 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下列图示能反映美国人口迁移的是() 13.下列组合中,两地主要产业部门不相一致的是() A.福ft—匹兹堡 B.丰田—底特律 C.硅谷—九州岛 D.休斯敦—长崎 14.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B.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C.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17~18 题 15.甲、乙两城市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中相同的是 A.地震B.干旱C.寒潮D.飓风 16.甲城所在地区,受上述灾害影响较大并可能影响全国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工业B.宇航工业C.电子工业D.钢铁工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