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 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 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 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 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摘要]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网上言论表达自由、电子商务、人格权保护、著

作权保护、侵权责任等问题都是信息时代的法律所面对的新挑战。从我国的法

治建设全局出发,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立法和司法对策,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互联网上的法治,需要借鉴相关国家(地区)的立法,

总结近年来各种特别立法和司法审判实践的经验,探索从特别法调整为主过渡到

专门法律调整为主的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法律挑战;对策

一、互联网安全方而的法律问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在互联网上的交易日益增多,用户在享受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与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一样,用户很注重交易的安全,因为由于电子交易的无纸化,当事人没有类似合同书这样的证明文件来作为证据,电子记录是否准确、电子签名是否真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用户在从事电子交易的时候所担心的问题。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

(一)系统安全问题

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指系统的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实体安全是指网络设备、设施免遭地震、水灾、有害气体或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感染)等的破坏以及被

盗、被毁等人为破坏。显而易见,网络系统实体安全主要是对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安全的保护。运行安全主要是指防止非法侵入系统或者是病毒对系统运行的

冲击,还包括防止非正常中断计算机网络或通讯服务,造成网络或通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1]

(二)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信息不被修改、泄漏、攻击以及信息的安全、及时、准

确传输等问题。信息不被修改主要是用户储存的信息和通过网络途径传输的信

息不被修改。这在电子交易中尤为重要,因为当事人的信息是否准确地传输到达相对方决定着交易的成败。信息泄漏主要是指用户的信息不被网络服务商非法

泄漏的问题,软件公司生成的网管软件使得网络管理员享有极大的权利,可以方便地对用户的各种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此外,木马程序等软件或硬件产品所带的后门程序都可以监控用户在网上的所作所为。[2]信息被攻击主要是

指感染计算机病毒或是被他人运用其他网络技术进行攻击。信息安全、快速、准确

地传输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命,没有了安全、快速、准确,互联网的快捷、成本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

(三)计算机病毒问题

计算机病毒不仅可能对系统运行、信息传输造成破坏性影响,严重的还能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局域网的瘫痪。各种新型病毒及其变种不断增

加,互联网又为病毒的传输提供了最好的媒介。2003年1月出现的“蠕虫王”病毒,曾在全球造成上亿美元的损失。①而“冲击波”病毒则专门针对微软公司的“W i n d o w s 2000 x p ”,导致系统频繁自动关机或是无法启动,截止2003年8月19日,已经造成了四十多万台电脑中毒。②计算机病毒对于国家机关、金融系统等的安全也构成极大的威胁,可见,病毒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网络运营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面对的难题。

(四)“黑客”(H a c k e r)问题

“黑客”泛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3] “黑客”们本身对于网络了解很深,其计算机技术也十分高超,一旦准备入侵某个网站,

一般该网站难逃厄运。“黑客”们入侵网站的目的不一,有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技术高超(这类“黑客”一般会选择类似美国国防部、雅虎等这样的硬骨头来啃),有的则是为了实施犯罪活动。对于“黑客”行为的规制,既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也需要借助行业自律和技术手段,还需要提高网络公德。

政府的公权力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的“电子政务”或“网上政府”工程,更是大大促进了公权力的网络化行使。此外,证券交易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交易,较之普通电子商务更是广泛深刻关涉用户的重大经济利益。网络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病毒问题以及黑客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需耍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

二、互联网上的言论表达自由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使用电子邮件(E-m a i 1)、论坛(f o rum)、电子布告版(BBS)、聊天室等工具来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人们在网上使用的大多是假名,所注册的个人信息也大多不是真实的。因

此,大量网络使用者在网上发表宣传性政治言论、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等等。一方

面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不易受到诸如报纸等媒体的新闻检查和版面制约,为网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之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有利于公民言论0由的更好实现;公民可以在网上为国家的方针政策献计献策,也可以对国家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为进行更好的监督。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在网上发布反动信息,发布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言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由子网络上信息的无限性、无国界性和网站经营者对网上信息的部分不可控制性,发表信息者的虚拟身份以及由此产生的侥幸心理,在网络上应给予人们较之物理空间而言更为广泛的言论自由,在言论由与其他权利冲

突时,利益衡量的天平可适当偏向对言论自由的保护。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不能忽视它的负面效应。《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言论表述自由至少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国家的限制,即来自公权的限制,通常包括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国家保密法律、新闻检查法律等;(2)民事主体享有的某些民事权利的限制(即来自私权的限制),主要包括名誉权、隐私权和

肖像权,言论自由不得损害包括人格权在内的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4]由于网络空间的人机分离性,对于在网上发布危害国家安全和侵害公民人格权益的当事人我们很难追查,所以同时应赋予网络服务商一般审查义务,一旦发现或是经人通知,应立即采取措施删除该信息或者禁止该信息被第三者访问。

三、互联网上的犯罪控制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目前类似计算机犯罪的名称有好几个,如电脑犯罪、网络犯罪、信息犯罪等等;[5]对于计算机犯罪的内涵之揭示差别更大。计算机犯罪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指一类犯罪,就如同“经济犯罪”、“性犯罪”、“青少年犯罪”一

样。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资产为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6]也有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应为:“行为人依计算机的特点而故意或过失地利用计算机为工具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以暴力毁坏他人正在依计算机特点使用中的计算机及其设备,依法应受

刑罚处罚的行为”,同时该学者认为计算机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以计算机为犯罪工具的行为”和“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行为”。[7]笔者同意将计算机犯罪进行分类,但是上述定义中的“以暴力毁坏”这一限制似乎没有必要。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利用计算机本身的特点所实施的侵害国家

或他人合法权益,或者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所实施的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行为人利用计算机实施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与传统的犯罪形式相比较,行为人所使用的更多的是知识和技术,而不是暴力与凶残。

[8]像计算机“黑客”,他们的技术甚至比专业的计算机工程师还要高。正是由于犯罪手段的智能化,使得对于这种犯罪的追查变得困难。(2)犯罪主体的低龄化。从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年龄分布来看,以中青年居多,并有低龄化趋势。据

统计,在美国计算机犯罪者的年龄区段为18至46岁,平均为25岁;我国的计算机犯罪者,平均年龄也是25岁。[9]上文中所述的“冲击波”病毒的编写者,据

报载也只有18岁。(3)危害后果的严重性。由于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面大,一旦

当事人实施了该行为,可能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或无形损失。在互联网上

针对

大额的交易或金融机构所实施的犯罪,其数额十分巨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远

远超

过一般普通型犯罪。在互联网上传输病毒可能造成很多的局域网瘫痪或是数百万的计算机设备损害。(4)犯罪侦察的困难性。这主要是因为,犯罪主体技术高

超、作案手段隐蔽、逃避犯罪的能力很强;电子证据的采集和认定很困难;互联

网的无国界性也可能导致跨国犯罪的产生,无法实施有效的侦察,这对于打击犯

罪也很不利。

目前计算机犯罪主耍可以分为以下类型:(1)利用计算机来实施的犯罪,这主要包括:利用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破坏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例如网上销售伪劣产品、侵害他人商业

信誉、做虚假宣传、侵害金融秩序等等;利用计算机实施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或财

产权利的行为,例如网上盗窃、诈骗、敲诈勒索、侮辱排谤他人等等。(2)针对

计算机实施的犯罪,例如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在

互联网上传输计算机病毒等等》

(二)计算机犯罪对我国法律的冲击及可能对策

计算机犯罪对我国现行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刑法对于计算机犯罪的规定不够,是否应该增加新的罪名以及增加哪些刑法罪名值得讨论;在互联网环

境下,由于犯罪手段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是否应该对传统的认定犯罪的方式方法

进行相应的调整也需要进一步探讨。此外,刑事司法实践需要面对跨国计算机犯

罪的管辖问题,分析传统型犯罪的计算机化现象,认定互联网上的共同犯罪问题,解决证据收集和认定等方面的新问题。

我国刑法目前并没有对计算机犯罪做出明确规定,《刑法》中只规定了 3条

与计算机有关的犯罪行为,即第285、286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另外,为了与刑法相配套,我国还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章,重要的有: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以及2002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针对计算机犯罪的新特点和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状况,笔者认为:一是要加

强防治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合作,因为涉及管辖、犯罪认定等问题需要国家间的协

商和合作;二是要完善充实我国刑法、行政法规中处理计算机犯罪的相关规定;三是应该考虑制定专门的立法来控制计算机犯罪,实际上目前世界上关于计算

犯罪的立法已有很多,如美国佛罗里达州于1978年通过了第一个计算机犯罪法,至1987年,美国已有47个州完成了有关立法,1984年,美国通过了《非法使用

电脑设备、电脑诈骗及滥用法》。英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计算机立法。[7]最后,应该加强刑法理论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研究,为修改

旧法、制定新法和改进司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四、电子商务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对合同法的影响

在合同法领域,电子合同的出现将对现行合同法的规定产生巨大冲击。所谓电子合同,学者认为是指当事人利用网络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 1 e c t r o n

i c D a t a I n t e r c h a n g e,即 E D I)、电子邮件(E-m a i 1 )等

方式订立的合同。[10]电子合同带来的新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子合同的形式问题

电子合同到底是不是书面形式的合同?由TED I和E-m a i 1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电子数据的易消失性和易变动性使得它和一般的书而形式有较大的不同。如果不把电子合同作为书面形式的话,那么电子合同的证

据效力将会大大降低,这将直接影响用户对电子合同的信赖,阻碍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合同法》第11条对传统的书面形式做了扩充,规定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笺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传真、电子数据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样的规定无疑对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关于电子签名

传统的书面手工签名具有较强的证据力,电子签名的安全性较之传统手工签名要低得多,因为电子签名更容易被模仿和伪造;而且,目前并没有一种电子签名能够得到使用者的普遍接受,这也使得对电子签名的规制问题变得更加困难。我

们一方面需要求助丁?技术的进步以解决电子签名的模仿和伪造问题;另一方面需要从立法角度来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进行规定。虽然《合同法》第33条

为电子合同提供了一种认证方法(在合同成立之前签订确认书的方法),但是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具体规定电子合同中的电子签名的形式和法律效力等问题,有关规定需要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3. 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问题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关于承诺的生效时间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到达主义。对于电子合同的承诺问题规定在《合同法》第16条第2 款:“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然而该规定未进一步指明数据电文的范围,更没有指明计算机系统的范围(关于“任何系统”的提法更是模糊),而且该条规定没有对因为机器故障问题而未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情形做出规定。

4.关于要约和承诺

电子数据的传输速度极快,往往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就到达了对方的计算机系统中,因此要约和承诺的撤回一般是不可能的。关于要约的撤销问题,学者意见并未达成一致。一种意见认为,运用电子手段订立合同可以撤销要约,只要要约人能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撤销通知就行。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运用电子技术订立合同的过程中,订约过程完全自动化,因此要约的撤销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发出撤销通知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为

了更好地保障要约人的利益,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要约人撤销要约。

(二)电子商务中网络服务商的责任问题

网络服务商也称之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是I n t e r n e t S e r v i c e

P r o v i d e r的意译,有时简称I S P。关于网络服务商承担责任的范围以及归责原则问题暂时没有法律规定,对相关问题的法学讨论也十分简单,这使得对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制就变得更为困难。法律法规应该对网络服务商承担民事

责任的情形和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互联网与人格权的保护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格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利用网络侵害个人的名誉权、

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网络时代更好地保护

各种人格权将是立法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名誉权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在网上搜集信息,人们开始在

网上发布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有人在网上散布攻击他人的言论、极端的政治思想等等。这些行为如果不受法律的规制,网络就可能成为个别人侵犯他人权益的一个新工具。近年来,我国已经多次出现过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案件,典

型的有恒升笔记本电脑公司诉王洪案、③张静诉俞凌风网络侵权案[11]等等。网络虽然是虚幻的空间,但是在网上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利用网络手段侵害他人名誉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我国原有保护名誉权的法律法规仍然是适用的。网络环境也是我们法治国家空间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空间中,不能允许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存在,法律要求侵害他人权利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

(二)互联网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

隐私就是私人生活秘密,它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非法收集、刺探和公开等。[12]有关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学界概括不一,具体到网络上的隐私权,有人认为主要包括: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不被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信箱、网上账户、信用纪录的安全保密上)、不

干扰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信箱、交流信息以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上)、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征、个人资料等不得

在非经许可的状态下被利用上)。[13]另外有人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镑的意见等。[14]

互联网上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形式和方法很多,主要情形有:通过网络公布他人的隐私、监视他人的电子邮件获知他人的隐私、滥用网民的个人资料、向网

民发送垃圾邮件、利用网络技术获知他人的隐私并利用等等。有人认为,网上侵害个人隐私权的形式主要有:C o O k i e s文件的滥用、监视软件的滥用、滥

用识别软件、黑客送你“特洛伊木马”、“食肉者”的威胁、第三方泄露或共

享等。[14] (35-40)网络侵权行为的形式多样性以及技术专业性使得对网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的规制变得较为困难,这也要求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的网上个人资料保护制度。这其实仍然涉及到一个基本矛盾,即互联网产业利益和个人隐私

权利的平衡问题,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策倾向。一种是偏重采用行业自律的方法,如美国;另一种是偏重采用法律规制的方法,如欧盟。④我们国家目前尚没有专门保护网络个人资料的法律,关丁?网络经营者的责任以及实际侵权人的责任问题也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出现类似的案例时,法院显得束手无策,这极不利于网民的隐私权保护,也不利于规范互联网上的行为。

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的完整内容并未有一致意见,相关的学术研究和立法更是滞后。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隐私权的地位及概念,确立完整的隐私权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关的立法建立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定相关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如强制性地要求网站提供隐私保护通告;规定网民有权选择他们的个人信息如何被使用;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有条件的使用收集,并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网站应该有足够的技术保证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等等。总之,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关注。

六、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保护

(一)网络传输行为的性质

也就是说著作权人在网上传输作品的行为性质如何。虽然对于在网络上传输作品是权利人的一项专有权这一点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关于网络传输行为到底是发行、复制还是其他却存在较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在网上传输作品是一种公共传播行为,而不是发行行为;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发行行为,但是认定为发行行为却与“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相冲突。看来,对于网络传输行为的准确定性仍需探讨。

(二)链接与侵权责任

链接是互联网上的一项基础技术,它使网民在最大程度上共享网络资源。那

么法律有没有必要调整或者如何调整这项技术呢?网络经营者可不可以在网站中提供链接,使得网民可以通过链接阅览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呢?关于这个问题的法律规制,实际上耍求法院必须在两种利益之间作出权衡:是偏重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还是要促进公共利益、鼓励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链接违法,在刘京胜诉搜狐一案[15]中,法院虽然认定链接本身不构成

侵权,但是如果权利人提出异议,那么网站就必须采取措施停止侵权,否则就构成了侵权;而在博库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讯能网络有限公司、汤姆有限公司一案[15]中, 法院则认为,权利人提出异议后,被告采取措施切断了与具有侵权内容的网站之间的超文本链接,则不构成侵权。

(三)利用互联网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这类行为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擅自从网上下载著作权人的作品并进行营利的行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将著作权人的作品传输上网的行为;擅自将他人的网页进行营利使用的行为等等。著作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财产权,任何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不论是传统的复制、发行、出租行为,还是新型的下载、上传作品的行为,只耍未经权利人的许可,就是侵权行为(当然,合理使用行为、法定许可的情况除外),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七、互联网上侵权的法律调整

(一)调整网上侵权行为的法律模式选择

如何调整网上侵权问题,是一个崭新的法律课题。无论是经典的大陆法

系民

法典还是近年来颁布的一些新民法典均未对此作出规定,没有任何立法经验

可资

借鉴。一些国家的法律涉及到网上侵权的法律规则也多散见于特别法中。国

学者和立法机关提出的《民法典?侵权行为法草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设计

了两

种方案:一是在民法典中规定专门的条文调整网上侵权,或者将网上侵权当

作一

种特殊侵权行为处理,或者对网上侵权的责任主体作出特别规定;二是不承

认网

上侵权作为特殊侵权行为,也不对网上侵权的责任主体作出特别规定,而认

为网

上侵权的调整并不需要在民法典中加以规定。

王利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提出的《民法典?侵权行为法草案》对网上侵权行为的调整采取了第一种模式,将网上侵权当作特殊侵权行为。在这一思路的指导

下,课题组设计了以下条文:⑤

第一百六十条【概念】

网络侵权,指通过网络从事侵害他人民事权利和利益的行为。

前款所称网络,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信息,使公众可以在其

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这些信息的载体。

第一百六十一条【网络侵权的责任】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网络内容提供者由于过错,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权利、法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

规定。

第一百六十二条【网络侵权的责任】

网络经营者非法收集、披露、传播消费者的隐私,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六十三条【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

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连带

责任。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权行为,或者经权利人提出警告,但仍不采取删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应

当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六十四条【拒绝提供网络证据】

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权利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

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推定其有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全国人大法工委2002年12月向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i^一次会议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九编侵权责任第十章“有关侵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用两个条文规定了网上侵权的责任问题:

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探索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探索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化 收藏 封面【信息资讯】 【获取途径】国研网(包库) 【作者】金灿 【日期】2019.10.21 【摘要】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支持下,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近期在杭州召开。本论坛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承办。来自全国各地政法产学研各界人士300人参加会议,深入研讨“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问题。加快网信法治建设中央网信办政策法规局副局长李长喜认为,作为治理的基础性措施,法律手段是综合治网的目标、方向和手段。要加快网信立法,坚持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政策和法规的关系;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科学处理好同一场景下不同主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当前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开放共享、网络平台治理、新技术新应用规范发展对法律制度提出的诉求。要建立健全符合技术和服务特点的网络执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网信综合执法体系,压实平台责任,丰富执法手段,从互联网的技术性、专业性特点出发强化技术性监管,并根据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措施。要不断提升网信领域司法保障,适应互联网的技术性要求,强化专业性队伍建设,优化互联网诉讼程序和诉讼规则,更加注重研究传统立法在网信领域的延伸适用,使传统立法在网络空间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持续推进网信普法宣传教育。“互联网+司法”大有可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认为,中国互联网司法的实践路径主要包含四个维度:一是优化诉讼流程方式,大力建设智慧法院,实现技术层面的“互联网+司法”;二是重塑司法运行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司法流程无缝衔接、深度嵌套、集成整合,实现司法运行机制、工作模式的整体变革和重塑;三是建构电子诉讼制度;四是确立网络治理规则。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互联网司法做出展望:技术应用上要实现新突破;司法模式上要实现新拓展,逐步推广“移动微法院”工作平台,继续深化互联网法院试点;诉讼制度上要实现新发展;规则治理上要实现新成就,更加注重以个案裁判明确网络空间交易规则、行为规范、权利边界和责任体系,积极输出裁判规则,推动形成国际标准和准则,为提升全球互联网治理水平贡献中国方案和司法智慧。网络法治要融合刚性和柔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汉华研究员认为,网络法治的强度就是要有权威,体现在体系性强、权威性强、公正性强。网络法治也要有灰度。强度是刚性的,灰度是柔性的,要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必须得有灰度。网络法治要用维度来把刚性和柔性融合在一起,在多维度中实现强度与灰度的有机统一,以底线思维来防范重大风险,以创新思维来引领持续发展,以法治思维确立法治权威,以共治思维来推动系统的解决。法治建设领域处在体制变革的磨合期、法治方式的转轨期和各界期待的提速期,在三期叠加阶段,不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互冲突。如果要系统性解决问题,就必须共享共建,发挥多维治理优势。开放公共数据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认为,网络社会治理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价值判断,即选择什么是我们要追寻的美好;另一个是技术理性,以流程最优、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这份美好。互联网时代,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成为技术理性的关键。2019年6月,国务院明确要求推进“互联网+监管”,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失信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提高监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政府的智慧监管需要共享信息,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开放公共数据。此两类信息可谓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构成了营商环境的基础。对市场主体而言,要注重解读与宣传,世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方法论、指标体系和具体问卷,需要以友好的方式向市场进行解读;世行评估的十项指标,有大量法律问题需要解决。营商

我国互联网法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

我国互联网法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 根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所述:中国管理互联网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互联网的普遍、无障碍接入和持续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公民网上言论自由,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推动互联网积极有效应用,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以此为目标,1994年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部分条款适用于互联网管理。此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其中特别是2012年12月28日出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在法律的层面对网络信息进行保护,尽管这部法律的出台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却是我国首部对网络信息进行全面保护的法律,该法为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01年5月,全国性互联网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该协会

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规范》、《博客服务自律公约》、《抵制恶意软件自律公约》、《反网络病毒自律公约》、《中国互联网行业版权自律宣言》等一系列行业自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以及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看,尽管有一定数量规范性文件对网络虚拟社会进行规范,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方面: 一、法律位阶低 中国关于互联网的立法,目前己形成包括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多层次的体系。立法主体较多,但是层次较低,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颁布的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只有3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仅仅针对信息及互联网安全;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发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是我国网络法律体系的主体,占到法律、法规、规章总数的3/4左右,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发布的法规规章主要适用于本部委和本行业内部互联网应用的政策法规,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与使用问题,这些政策法规的法律效力位阶普遍较低,涉及的范围有限,存在各自条块分割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低、重复性、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地方人大及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内蒙古自治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办法》、《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辽宁

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法治问题

[摘要]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网上言论表达自由、电子商务、人格权保护、著作权保护、侵权责任等问题都是信息时代的法律所面对的新挑战。从我国的法治建设全局出发,对这些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立法和司法对策,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构建互联网上的法治,需要借鉴相关国家(地区)的立法,总结近年来各种特别立法和司法审判实践的经验,探索从特别法调整为主过渡到专门法律调整为主的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法律挑战;对策一、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问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在互联网上的交易日益增多,用户在享受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与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一样,用户很注重交易的安全,因为由于电子交易的无纸化,当事人没有类似合同书这样的证明文件来作为证据,电子记录是否准确、电子签名是否真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用户在从事电子交易的时候所担心的问题。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系统安全问题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指系统的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实体安全是指网络设备、设施免遭地震、水灾、有害气体或其他环境事故(如电磁感染)等的破坏以及被盗、被毁等人为破坏。显而易见,网络系统实体安全主要是对网络基础设施和硬件安全的保护。运行安全主要是指防止非法侵入系统或者是病毒对系统运行的冲击,还包括防止非正常中断计算机网络或通讯服务,造成网络或通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1] (二)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信息不被修改、泄漏、攻击以及信息的安全、及时、准确传输等问题。信息不被修改主要是用户储存的信息和通过网络途径传输的信息不被修改。这在电子交易中尤为重要,因为当事人的信息是否准确地传输到达相对方决定着交易的成败。信息泄漏主要是指用户的信息不被网络服务商非法泄漏的问题,软件公司生成的网管软件使得网络管理员享有极大的权利,可以方便地对用户的各种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此外,木马程序等软件或硬件产品所带的后门程序都可以监控用户在网上的所作所为。[2]信息被攻击主要是指感染计算机病毒或是被他人运用其他网络技术进行攻击。信息安全、快速、准确地传输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生命,没有了安全、快速、准确,互联网的快捷、成本低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 (三)计算机病毒问题计算机病毒不仅可能对系统运行、信息传输造成破坏性影响,严重的还能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局域网的瘫痪。各种新型病毒及其变种不断增加,互联网又为病毒的传输提供了最好的媒介。2003年1月出现的“蠕虫王”病毒,曾在全球造成上亿美元的损失。①而“冲击波”病毒则专门针对微软公司的“Windows2000xp”,导致系统频繁自动关机或是无法启动,截止2003年8月19日,已经造成了四十多万台电脑中毒。②计算机病毒对于国家机关、金融系统等的安全也构成极大的威胁,可见,病毒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网络运营商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面对的难题。 (四)“黑客”(Hacker)问题 [!--empirenews.page--] “黑客”泛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非授权访问的人员。[3]“黑客”们本身对于网络了解很深,其计算机技术也十分高超,一旦准备入侵某个网站,一般该网站难逃厄运。“黑客”们入侵网站的目的不一,有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技术高超(这类“黑客”一般会选择类似美国国防部、雅虎等这样的硬骨头来啃),有的则是为了实施犯罪活动。对于“黑客”行为的规制,既需要借助法律手段,也需要借助行业自律和技术手段,还需要提高网络公德。政府的公权力运行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我国正在广泛开展的“电子政务”或“网上政府”工程,更是大大促进了公权力的网络化行使。此外,证券交易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交易,较之普通电子商务更是广泛深刻关涉用户的重大经济利益。网络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病毒问题以及黑客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法治建设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二、互联网上的言论表达自由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使用电子邮件(E-mail)、论坛(forum)、电子布告版(BBS)、聊天室等工具来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人们在网上使用的大多是假名,所注册的个人信息也大多不是真实的。因此,大量网络使用者在网上发表宣传性政治言论、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等等。一方面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不易受到诸如报纸等媒体的新闻检查和版面制约,为网民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之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有利于公民言论自由

互联网+法治教育模式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18699753.html, 互联网+法治教育模式下青少年法治教育探究 作者:廖志彬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年第02期 摘要: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每个人都懂得法律,遵守法律,并且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当今世界各国青少年的犯罪初始年龄都呈下降趋势,有关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较以前提前了2-3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識和法制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青少年互联网+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现状对策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飞速发展,它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实施教育教学和学习活动。而学校的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下一代人健康成长,是事关青少年前途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是我们法治宣传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 一、互联网传播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的传播空间大。例如,我们要开展一项法律法规的普法活动,对事件进行整体宣传,利用网络就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策划和推动,还能充分利用视频、文字、图片多种形式,对学习法律知识很有帮助。[2] 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网络法治教育工作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互联网+法治教育的接受度比较低,他们没有意识到利用互联网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不同于平时课本的法治知识,可以看到国家依法治国的成效。所以我们需要提高他们的接受度,让他们主动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学习法治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运用好法治题材。现实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是“法盲”犯罪。他们头脑中的法律知识几乎空白,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胆大妄为,走上犯罪道路后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已是后悔莫及。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法治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运用好法治题材,在题材处理上要把握好角度、深度和广度。在挖掘题材内容时,要把握好角度,要本着正面引导的原则选好阐释法律的角度;在以案释法时,要有深度,对题材的处理如果仅仅流于一般的介绍和报道,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效果就弱,如果深入挖掘,找出深层次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原因,就能取得更好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效果。要让青少年善于利用互联网来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一)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一)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网络犯罪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危机,网络犯罪已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对网络犯罪的发展、含义进行阐述后,分析我国网络犯罪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待对我国遏制网络犯罪的立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犯罪问题应对措施一、网络犯罪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含义1979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刑法典没有关于网络犯罪的规定,直到1981年我国才着手制定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八十三次常委会议通过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继而1994年2月18日,我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都是我国历史上较为重要的法规。其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惩治侵害计算机安全的违法犯罪的法规,在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也相应地表现出新的特征。于是,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刑法,第一次增加了网络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并开始和世界接轨,逐步进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的法治时代。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类型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同时,关于网络犯罪的概念的定义也是层出不穷,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网络犯罪发展的趋势的不同,致使其在概念的表述上存在差异,关于网络犯罪概念的界定,各国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美国将网络犯罪定义为“任何在犯罪、调查或起诉过程中,必须具备特别电脑网络技术知识的不法行为”。①]日本将“对非法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通讯电缆等附带设备的犯罪,以及所有消除、改换现金卡、信用卡的磁条部分的犯罪”界定为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②]法国学者对网络犯罪作如下陈述:根据有关法律专家的见解网络犯罪的概念实际上涵盖了两种类型的刑事犯罪,以信息技术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以信息技术为实施犯罪方法的犯罪,并根据法国的立法对网络犯罪进行区分。 台湾地区学者习惯于将网络犯罪叫做电脑犯罪,通说:“凡犯罪人行为是通过电脑之使用或对电脑本身所造成之损害皆属之”或指 “凡犯罪行为与电子资料处理有关的即是电脑犯罪”关于犯罪的种类名称也有学者主张用“电脑滥用”一词代替“电脑犯罪”。③] 在2001年11月通过的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将网络犯罪的内涵,界定为“危害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及滥用这些系统、网络和数据的行为”,即指那些通过国际互联网和其他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特别是包括了利用互联网实施的侵犯着权犯罪、计算机相关诈骗、儿童色情犯罪和侵犯信息网络安全的犯罪行为。④]国内学者对网络犯罪的概念表述也不一致,几个代表性表述如下:有的学者将网络犯罪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其特征,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危害社会信息安全,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也有一些学者从刑法学意义上对网络犯罪进行了界定。如一些学者认为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或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瑕疵,抑或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接入服务供应商、应用服务供应商等特定地位或方法,在互联网上实施触犯特定刑法规范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我们认为,要对网络犯罪这类新兴犯罪的概念进行准确、科学、全面的总结,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意犯罪形式和手段的多样性和易变性,同时还应在概念中体现其成立犯罪所具有的特征。正如一学者所说:“刑法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应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两个基本特征”⑤]。综上,网络犯罪可以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犯罪手段,实施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

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研究

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研究 发表时间:2019-07-31T14:42:41.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李慧颖[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渐渐融入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近年来,我国的法治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不过国家对于基层人们的法治建设工作还不够重视。但是自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建设基层人们的法治体系。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还不够成熟,国家通过互联网进行基层人们法治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法制建设;基层 引言:随着我国的法律法规渐渐的完善,国家对于人们的法治体系的建设也重视起来,而且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果。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对基层人们的法治建设带来成果,国家开始转变思想,使用互联网对基层人们法治进行建设。但是运用互联网进行基层人们法制建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使用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漏洞 (一)基层人们积极性不高,网络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大,国家运用网络对基层法治进行建设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中还存在着这种各样的问题。在网络宣传中由于部分文献过于专业性,导致基层人们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人们从思想上不能将自己当做社会的主人翁,认为互联网基层法治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国家也不能在具体的方面对人们进行约束,人们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国家一定要加大互联网的宣传力度[1]。 (二)网络环境过于复杂 建立基层的法治建设,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但是互联网页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由于现在我国还没有对互联网环境进行法律约束,导致人们产生了在互联网上发表意见不需要负责的思想。在国家通过网络文章培养基层人们法治意识时,有些人就会发布一些不实的言论来反对国家的观点,这样就不利于国家对基层法治的建设,往往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国家在建设基层法治时一定要及时净化网络环境。 (三)没有将网络真正的利用起来 在国家进行基层人们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但是有些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够将正确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人们,导致有些法律法通知延迟,这样不利于基层人们的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并不是都精通网络信息技术,有可能网络的一部分功能没有得到应用,并且地方的各部门工作不能及时沟通,共享一些信息资源与技术,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密切,导致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发展缓慢。 (四)网络覆盖不全面,基层人们传统观念重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迅速,但是在偏远的地区还存在着贫困人们,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信息技术没有得到普及,人们不能通过网络对外联系,这种情况就阻断了国家与这些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不能将国家的法律法规让人们所熟知,而且偏远地区的人们传统观念比较深,不容易让他们的思想进行转变,这两种情况都对国家建设基层法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的应对方案 (一)在网络上不断对法治进行宣传,让基层人员正确认识法治在我国的基层法治建设中,对于人们的基本法律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平时工作人员应该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文章,不要直发一些枯燥的文案,这样就会吸引人们去阅读,从而加大宣传力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的基本法律素养,建立起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的基础,让建立基层法治工作更好的开展,不仅要在网络上加大宣传力度,还要结合线下的活动,一起来对基层法治进行建设[2]。 (二)净化法治建设的网络环境 国家在通过网络建设基层法治时,一定要对网络环境进行积极的维护,同时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网络环境进行制约,不要让一些没有网络法律意识的人,在网上发布一些不实、不健康或者影响国家发展的言论。部分缺乏法律常识的人们会听信这些网络谣言,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对人们进行思想的引导,不利于国家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所以国家一定要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环境进行净化,让人们有一个和谐可以接受国家思想的环境。 (三)加强网络基础建设,转变传统思想束缚 在我国比较偏远的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信息没有办法及时的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这种情况阻碍了国家与人们的沟通,不能将国家的意识及时的传达给人们,不利于基层法治的建设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国家要不断的发展经济,把扶贫向更远的方向发展,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建设好基础设施,让网络进入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拓宽人们的视野,让人们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国家将贫困地区的网络设施建造好,就相当架起了国家与人们沟通的桥梁。 (四)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使用 国家在进行基层法治建设时,要不断的对网路的功能进行完善,并且要工作人员摒弃传统的思想培养模式,尽快的适应网络培养人们法律意识的模式。工作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始终保持与基层群众的交流,了解人们的思想,不断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基层人们进行引导,不断的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让人们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更认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只有不断的对基层网络进行完善,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才能帮助国家更好的对基层法治进行建设[3]。 结论:随着我国人民素质越来越高,国家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政府开始进行法治建设,但是由于社会基层人员不会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导致国家对基层法治建设不彻底,但是互联网的出现让国家和基层人们之间有了沟通的途径,过就可以全面的对基层进行法制建设了,但是这种模式发展的不全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本文,笔者通过对基层人们积极性不高,网络宣传力度不够、网络环境没有法律制约、没有将网络真正的利用起来、网络覆盖不全面,基层人们传统观念重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网络上不断对法治进行宣传,让基层人员正确认识法治、净化法治建设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基础建设,转变传统思想束缚、完善基层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使用等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互联网时代基层法治建设的转型做出些许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