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与师爱讲座

师德与师爱讲座

师德与师爱讲座
师德与师爱讲座

师德与师爱

(师德建设讲座稿)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核心,而我们所讲的师德应该说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行为和习惯。

师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给予学生的呵护和关怀,包括对学生的尊重、悦纳、理解、信任、赏识。师德的内容尽管丰富,但师爱作为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是古往今来的人仁志士一致认同的。

一、师爱-师德的核心和灵魂

对于教师而言,“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师爱”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蕴含、作用和意义。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1.师爱的内涵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缺少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最理智的爱,最无私的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

A、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作为教育工作者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师爱是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哪种爱比师爱更高尚。

B、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教师不因家长、学生而异,不因个人的情绪、处境、喜好的而异,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而能循循善诱。师爱的理智,还表现在对学生严格要求上。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我们学生口中的“妈妈老师”一类的称呼就是对师爱理智性的直白说明。

C、师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师爱是不求回报的;哪怕是不理智之前,或被误解之后,都得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心理专家林崇德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

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精髓、核心和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说,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2.师爱的意义

有位教授曾在贫民区调查200了名学生,并预定将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会有什么成功。事隔多年,当教授再次来此做调查时惊讶地发现,那些被它认定会失败的人中有176位获得成功,他们大多是从事律师、医生、商人等职业,教授觉得奇怪,便采访了那些成功者,得到的答案却惊人的相似:“因为我们有一个改变我们一生的老师。”当找到那位已头发苍白的老师询问有何秘诀时,那位慈祥的老师只是微笑的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很爱我的学生。”由此可见师爱的魅力。

(1)师爱是满足学生心理情感需求所必需的

得到他人特别是自己生活圈子里人的喜欢和关爱,这是人类个体普遍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作为学生,同伴和老师是最密切的相处对象,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他们在学校这个圈子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师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大量事实说明,如果学生在心理上很少得师爱,处于心理情感饥渴状态的他们,就有可能去追寻其更多同伴间乃至社会上的友爱、情爱一类的哪怕有时是低级的、非理智的、自私的爱来满足自己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多的爱。

[例一]

2001年在一些媒体上刊载的一篇“真的,记住摸摸孩子的头”的生动的事例[例二]

一篇来自“环球时报”由“好孩子育儿网”采编的:“幼女高招,比药更灵:每天摸摸头”

在新西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托蒂医生为了挽救一只小非洲狮而大伤脑筋。因为这只还不满两周岁的小非洲狮是从非洲大草原空运过来的,所以十分珍贵。可谁知它在吃一只鸡时,喉咙被骨头卡住,发炎肿胀,无法进食。本来只需给它打几针就会好。可是,这只小非洲狮好像对抗生素药物产生了抗体似的,就是不见好。

眼见快一个星期没有进食的小非洲狮已是奄奄一息,托蒂医生急得都快要哭了。保护中心几乎请来了新西兰所有的兽医,但他们都跟托蒂医生一样毫无办法。于是,托蒂医生在网上发布了求救信息。好心的网友们,有的向托蒂推荐技术高超的医生,有的建议将狮子送回非洲大草原。最后,一名12岁叫凯琳的小女孩建议说,每天用手去摸摸小非洲狮的头,这样也许它会好得快些。凯琳还举例说,她曾经收养过一只小流浪狗,刚开始流浪狗什么也不吃,快要死了,凯琳便用手去摸它的额头,就像小凯琳生病时,妈妈摸她的额头那样,她发现小流浪狗很听话地让她摸,不久,小流浪狗就好了。

许多医生都觉得小凯琳的建议太荒唐,小孩子的话岂能当真?如果只需用手去摸摸额头就能将小非洲狮医好,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可托蒂医生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小非洲狮在托蒂医生温情的抚摸下一天天好起来———因为比吃药打针更有效的治疗是关爱。

(2)师爱还是引导学生产生进取内动力所必需的

教育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而仰慕的心理,并遵循老师期望的方向和目标去自觉地行动,原来被动地由教师进行的管理教育就变为了学生自我的管理教育。在我们身边,某一老师手里是问题班或问题生的,而在另一老师手里却变为了优秀班和好学生的众多事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3)师爱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所必需的

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会表现得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把教师看成是父母兄长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尽量少让老师为他们操心,自己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这样,教育效果就能大大增强了。

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样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也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心理学认为:“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学生会更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更愿意与老师合作,这将使学生更加乐学,教师更加乐教,整个教育

教学过程也因此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言:“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

二、师爱——教师毕生的写作题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密芨和法宝。一个教师成功的过程和经历,可以说就是他用爱去书写师德的过程和经历。用爱去写好“师德”这篇文章是件不容易的事,它的确是一个教师毕生面对的写作题。怎样用“爱”去写好师德这篇文章呢?根据一些成功教师的经验感受,笔者认为: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正确的学生观最基本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一是要把学生当人。学生既然是人,就有人格尊严,就有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既然学生是人,就有差异,十个指头有长短,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悦纳这种差异,允许学生优秀,也允许学生不优秀,鼓励学生的进步,也容忍学生的退步;成绩好的学生是可爱的,暂时落后的学生也是可爱的;听话的学生是可爱的,淘气顽皮的学生也是可爱的。这样,就有可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享受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二是要把学生当孩子。学生是人,但这种人不是“大人”,而是“小人”,不管他的个子有多高,块头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与教师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犯的错误有很多是成长中的必然,是美丽的错误,是教师年轻时也犯过的错误。我们要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宽容地看待他们,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他们。如此,教师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恨铁不成钢”而产生的极度焦虑、愤怒和哀怨,在师生友好交往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是要把学生当学生。学生是人,是孩子,我们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但这绝不意味着放弃严格教育的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的功能是为年轻一代的幸福服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今天的幸福负责,也要为他们明天的幸福、一生的幸福负责。由于我们有的教师不能悦纳学生,又看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如何去进行心理调试,这样就会惭渐地为我们的师德种下了祸患的种子。

2、让学生理解教师的爱

师爱是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维系教育的纽带。我们很多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和汗水,甚至到了筋疲力尽的程度,然而一些学生沐浴在教师的“爱”之中却很麻木,以至于感受不到教师的爱,或对教师的爱不屑一顾。这

说明了爱学生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有研究人员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有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 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这种情形说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时不是我们爱得不够,而可能是我们对学生的爱表达得不够或表达得不当,这就要解决一个爱的技巧和爱的艺术问题。

根据同行的经验和个人长期从事教育的感悟,要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老师的爱,应该从这些方面做起:

(1)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人。才能使自己对学生的爱得以有效实施并为学生所理解。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的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我们老师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们不是真的了解学生。尽管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心理情感上有什么需求,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友情亲情上有什么困惑,情绪心态上有什么变化,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到底要做什么。

当然了解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除了有爱心、耐心、细心之外,还要有科学、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教师们可以通过观察、交谈、走访,作业调查等常用形式了解学生,还可以结合使用国外推崇的一些测量工具来了解学生。如卡氏16PF量表

(2)爱在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学生平时需要老师的关爱,真正感受到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关怀。而且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给予了关爱,这会让他的感受更强烈更深刻,甚至一辈子刻骨铭心,不能忘怀。比如,学生人生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学生生病,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学生好心办了坏事不被人理解反到训斥或嘲弄的时候,学生遇到感情困绕难以自拔或无力处理的时候,单亲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被周围人欺负、冷落的时候,学习困难、学业成绩差接二连三遭到老师批评训斥的时候,长期被压抑的心理急于释放而难以找到释放对象的时候,

学生在升学、择业等人生重要十字路口,需要人及时指点的时候等。这些时候老师给学生的关爱只要方法不是非常拙劣,学生是不会不理解的。

[例一]

班主任陈老师处理陈、汪学生毕业前夕热恋的例子;

[例二]

彭意考上大学执意请老师做客的例子;

[例三]

华容一中蔡先智老师让人一生不能忘怀

[例四]

君山区蔡局长为他的小学教师长工资的事

(3)平等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正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师德的基本范畴。

手背手掌都是肉,无论优生还是差生、无论家庭背景好还是不好学生,无论是乖巧的学生还是淘气的孩子,都是你的学生,我们一旦选择了老师职业,就没了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只有平等地去对待和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理解老师的爱是一种真爱、大爱、纯洁而不带私心的爱。否则学生就会认为你偏心并且带有个人目的。例如,有领导或外校的教师来听课时,教师不提问学习差的学生,怕他们给教师丢脸,影响效果,只向成绩好的学生提问,利用尖子生给自己装门面,造成与平时不同的虚假局面。这样的事老师看来很正常,可学生的反应就敏感多了,他们会认为老师看不起他们,不信任他们。如果平时教师的教学是一贯认真负责,学生对此或许还能理解,如果与平时差距太大,学生就不免怀疑教师这种努力不是为了他们,而是为了教师自己。这样的心理创伤,教师在短时间内是不容易消除的。

平等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还包括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学长,人格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切勿居高临下,教师错了应该向学生道欠。师爱是无条件的,那些把自己的师道尊严作为条件,要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自己,这种有条件的爱是不能为学生理解和接受的。

[例一]

《坐井观天》一文快学完时,语文老师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以“青蛙跳出井口了”为题说几句话。

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讲着,内容不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便是“青蛙真

正感到了自己的见识少”。这时,一个学生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井里。”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捧腹大笑。老师便随口说道:“我看你就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

这个学生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他说:青蛙跳出井后,来到一条河边,想喝水,突然,听到旁边老青蛙的警告:“不要喝,水里有毒!”紧接着,又听到老青蛙被人用钢叉刺死的惨叫声。

语文老师的心被震撼了:让青蛙跳回井里又有什么不好?可作为老师却没有给他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就说他是一只青蛙。于是,老师马上说:“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4)做到爱而有严严而有度

“严”不仅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希望。一项民意测验表明:100%的家长希望选择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学校和班主任,98.3%学生愿望与家长一致,1.7%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这表明“严”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严过了度,不讲分寸,就会变成苛求,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畏惧;而宽过了度,不讲原则,就会变成放任,容易使学生为所欲为,没有规矩。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做到爱而有严,严而有度,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严格要求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本情况,分出层次。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且有利于严得适度。

[例一]

附中一学生毕业前后对“严”的理解不同而对某老师作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例二]

为向父母交待,要求把考分改成及格,老师以借分形式满足了他的要求

(5)讲究爱的方法和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名的“四块糖果的教育”。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师爱中要讲究语言艺术。(过去我专门为大家作过一次讲座)

3、设法使自己心理处于较健康状态

在来自教育体制、教师职业特点,以及社会、学校、家长多重压力的影响下,

教师的负面情绪和心态不仅存在,而且还很严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产生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51.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1)了解和掌握好心理健康的标准(基本特征)

A、世界卫生组织对一般人群心理健康制定了七条标准:

第一,智能良好。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不是单指智力。

第二,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感。人的情感活动,要有倾向性,喜怒哀乐,要表现出来,要跟外界环境协调。

第三,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为达到即定目标,坚强、果断,不怕困难,具有调节力和自制力。

第四,人际关系和谐。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广泛的人际交流圈;人际交流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在人际交流当中要注意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要积极主动,要坦诚。

第五,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首先是适应。只有在适应的基础上才能局部地改造。

第六,要保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在社会生活当中总体心理倾向要是积极的、良好的。

第七,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要适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一般心理特点与所属年龄阶段的共同心理特征是大致相符的。

B、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自身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

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学者也有不同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撰文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

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具体表现在:

(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

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2)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归的主要表现:

A、职业倦怠

指个人体力、精力和能力上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因为教师是一种应激的职业,所教学生多,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教育教学工作难度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有:身体上,出现疲劳、肌肉紧张、颈疼、头痛、胃溃疡、高血压和结肠炎等症状;智力上,出现决策能力降低,思维刻板,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情绪上,现表现为:责备、

愤怒、焦虑、压抑、自卑、无助感等;行为上,则体现在:厌倦工作,不负责任,逃避社会交往,对学生冷淡、厌烦、挖苦、谩骂、滥施惩罚等。正如有人对职业倦怠的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一进校门,脸上晴转多云;一进教室,不断的叹息声;一见学生,吹胡子瞪眼睛。

职业倦怠是当前教师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它会造成:教学效果下降;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身心伤害。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更是教师倦怠结果的最终受害者。

B、认知偏执

偏执的认知使其丧失了对事物本质、对人的看法的正确辨别力,其基本特征是极端化、片面化、固执己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有些教师的认知结构十分僵化,知识面较狭窄。尽管他们教学勤恳,但内心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实际教学效果也明显比别人差。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对新学说心存抵制,从不反思自己,一味怪罪、怨恨自己的学生“今不如昔”,把责任全推给学生,而不从自身找原因。

(文化反哺现象)

C、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介于人格健全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

如少数教师抛弃为师的人格尊严,暗示学生及家长进行“感情投资”,还有的教师平时日常教学不认真负责,课余节假日却热衷于有偿家教,这是教师心理失衡的体现。教师不健全的心态还有:“恨铁不成钢”的焦躁情绪;缺乏对学生的爱;不尊重学生,把来自生活工作中的厌烦、愤怒转移到学生头上……所有这些都反映着极少数教师人格缺失。

D、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人际。人际关系障碍即影响人际正常交往及关系的人格障碍。

有的教师,由于工作长期得不到肯定,渐渐滋生疏远、漠视的心理,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别的老师交往,也不买领导和同事的账,同时,还会因自己的科研、教学、社交能力的不足而陷入自卑的漩涡,教学中得过且过,没有工作激情。

(二)教师应努力做好自已的心理医生

常言道:“心病需要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作为学校,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具有人性化的管理规范等等虽然重要,但最好的心理医生莫过于自己,维护心理健康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教师自身应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积极预防、调控不良心理障碍和情绪,并学会主动去调整自我心理。

自我调整方法很多,可以因人而异,下面介绍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和运用。

1、合理认知

认识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

案例一:“卖盐与卖伞-晴天与雨天”一位母亲和两个儿子的故事。

案例二: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然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女士,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注:虽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不同的意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决定权在你。)

案例三: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批评:“胸无大志!”;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有人说,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寻情记》主持人王燕在一期节目中曾说:你带着爱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你带着恨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恨。

从某个角度说,教师的岗位是学生提供的,学生既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教师的衣食父母!尤其是那些难教育的学生,甚至还为教师提供了提高教育能力的机会。因为有了不爱学习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因为有了不会学习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为有了各种异质的学生,才锻炼了教师转变学生的能力。

2、积极适应环境

积极的适应就是要学会接受,很多人都知道怎么去付出,却不会接受。付出是一种幸福,付出了就不要后悔。学会接受却很艰难,接受一切不平等,接受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

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我们不能知道别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努力克服

自己的消极心态,创造幸福生活,用全新的姿态去接受生活给我们的一切愦赠。比如:

把每一个教案当做一首散文诗来写

把每一次晨间谈话当做一次讲演来做

把每一节课当做一台精彩的节目来演……

假如没上过公开课,争取机会上一堂观摩课试试!准备过程中也许会紧张忙碌,但这个过程却能让你经历到一种探索的喜悦。

3、正确调整自己

A、积极的自我意象

心理学家班度拉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不是固定产生,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世界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着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可能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然有个地方不和谐。他就向评委提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说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当时他还不是世界级的指挥家,而只是一个参赛者。但他稍加考虑,面对权威人士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终于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这原来是评委特意设计的圈套,前两名虽也发现同样问题,但终因趋同权威人士而被淘汰。

B、正面的自我暗示

无条件地、非理性地接受外界或自己的语言或其它刺激,由此而产生特定的知觉、观念、信念、情感和行动的现象叫暗示。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有较强的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

自我暗示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医生给一些高血压的病人每人发一粒非常漂亮的半黄半绿的胶囊,告诉他这是从美国进口的,效果非常好。你吃了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血压一定能降下来。其实里面装的是淀粉。但下礼拜来复查时,患者的血压真的接近正常了。

案例二:国外还有人以就要执行死刑的罪犯作被试。告知在特殊的装置下给他以大量抽血的方式结束其生命。被试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抽血的嘀哒声音。结果到一定的时间,被试的生命终结了。

其实这是虚拟的,根本就没有给被试抽血。这是消极的暗示的作用。

我们提倡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早晨起来对自己连说三遍:我是一个有恒心的人,我是一个有毅力的人!我还有很大潜力没挖掘出来!我一定会成功的!试试看,不出一个月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行,每天都这样消极的暗示自己,可能你真的就不行了。

有一首对联用于心理暗示是最好不过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C、合理比较

比上不足则越比越不足,比下有余则越比越有余。人们更多的是比上不足。苦恼之源常来自于比较,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往往也是比较。

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与下岗人员比;

当学校发不出福利津贴时,与其他领不到工资的人比;

当别人职称评上而自己屡战屡败时,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比。

当别人无德无才却青云直上,你枉有千里马之才却只让拉磨时,与古今中外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比。

这一切都不如人家时,还可以这样比:我的妻子(丈夫)比他们的贤惠(体贴),我的孩子比他们的出息,我的身体比他们的健康,我的家庭比他们的和睦……

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悦纳自己的成绩、性格。

D、恰当宣泄

在医学上,对精神病的治疗采取了感情净化法。所谓“净化”就是让患者把所有的烦恼与不安全部倾吐出来,从而获得一种宁静的感情。这种方法对保持一般人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作用。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天都会遇上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给你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要是这种压力过度的话,人就无法保持心理平衡,这就势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甚至导致精神疾病。

这种情况下可以倾诉、发牢骚,找好朋友、知己……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把心中的不平、不满、不快、烦恼和愤恨统统地向他顾吐出来。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些人下班回家途中到酒馆去,一边喝看酒,一边发牢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的发泄方法。虽然看上去有损自我形象,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的话,这是个很有成效的方法。人可以通过发倾诉、牢骚来消除心中的不平与不满。能消除精神疲劳,使人轻松愉快。

案例一:一次美国总统林肯被一位议员羞辱了。他回家后,气得吃不下饭,于是摊开信纸,用非常尖刻的语言将对方骂个狗血喷头。然后就美滋滋地上床睡觉去了。第二天一早,他的部下要替他发信,他却将信撕掉。他说:“我在写信

的过程中已经出了气,何必把信寄出去呢?”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下午课的时候发现学生无精打采,教室里沉默难耐。教师一上讲台,望着精神疲惫的学生,大声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喊?”学生为之一振,愣愣地望着老师。老师再次微笑着说,:“我很想喊”。接着振臂高呼:“我要上好这堂课!”如雷鸣似闪电划过学生心灵的原野。同学们随即高呼:“我要上好这堂课!我要上好这堂课!”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气氛空前活跃,一个个精神抖擞。结果这节课上得出奇的好。

请记住,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烦恼也不要放在心里。如果不把它发泄出去,它就会逐渐地越积越多,乃至引起最后的总爆发。

E、.避免期待性焦虑

卡耐基的一些名言告诉了我们应如何避免和对待焦虑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卡耐基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当经济不景气、不平等、战争等恶魔正在磨灭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灵时,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著作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

F、自言自语

德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身心健康。

G、适当的运动、娱乐和幽默

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或娱乐活动减压,看小品、幽默故事、听音乐、唱歌等。幽默语言、幽默故事

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

案例:

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在一起争论哪个国家的酒威力大,他们都说自己国家的酒威力大,争论了三天三夜也没有结果,最后决定用老鼠来做试验,比试一下。

第一只老鼠喝了美国的威士忌,摇摇晃晃走了十步就倒下了——美国人很得意!

第二只老鼠喝了日本的米酒,摇摇晃晃走了五步就倒下了——日本人更得意!第三只老鼠喝了咱中国的名酒——二锅头,摇摇晃晃走了十几步也没事儿,最后竟回窝了。

日本人和美国人刚要笑话中国人,只见刚才那只老鼠拎了块板儿砖从窝里出来了,大喊一声:“猫呢?”

H、利用生物节律主动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那是更好的事情。

简介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的一项科学,认为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时起,直至生命的终结,都存在着周期分别为23天、28天和33天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周期性的盛衰的变化。生物节奏有节律地支配着每个人。但是,这个理论并不能预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更不能用来求卜,掐算命运,而只是提示人们,在某段日子里可能出现的体力、情绪各智力的倾向而已。一旦人们能及时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周期变化,那么,就可以充分利有它来更有效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即使是处在“临界期”和“低潮期”,通常也完全可以用意志和毅力去加以克服。

生物节律主要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与交通管理,优生优育领域,2005年该项理论被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编入高等学校教材《安全行为学》一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其列为安全生产重要科学管理方法,在企业安全生产中推广应用,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二十一世纪来,该项理论被推广到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应用,受到普遍欢迎。

结束语:在实践中把师爱写得更完美

“师爱”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可以说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题目。说熟悉,是因我们天天都在写这个题目,有的甚至写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说陌生,是因为我们很少有人说这个题目我已经写得很好、很出色了。形势的发展对我们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审视自己,观察同事,猎取自己生活圈子之外一切美好而又新颖的东西才能不断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只要我们有科学的态度和艰苦的付出,我们一定能在师德素质方面大有长进,一定能在实践中把“师爱”写得更完美!

2010年8月20日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师爱为魂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师爱为魂 在xx支教的成都教师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为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令人感动的就是他们崇高的师德。他们的当选反映了当今社会对理想教师的期待和高尚师德的呼唤。 在中国,没有那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人们首先注重的是其道德,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没有合格的师德,是社会判定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 当前教师的师德问题颇为社会所诟病:部分教师无心教书,敷衍塞责,误人子弟;部分教师拜金严重,把纯洁的师生关系变成赤裸裸的交易关系、金钱关系;部分教师品行不端,方法粗暴,给学生的身体、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或造成伤害;部分教师言行粗俗,志趣低下,社会观感极差……少数教师师德日堕,教风日下,影响了整个教师群体的形象,毁坏了学校的声誉,也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何谓师德?师德就是教师的道德,包括私德(个人品德)和公德(职业道德)。很多人认为,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不准确的。教师不仅给学生“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师肩负“传道”的责任,教师的个人品德影响学生对其所传之“道”的态度。《敬畏生命》的阿尔伯特·史怀特不仅在理论上从生命的神圣性出发唤起人们对于所有生

命的敬畏之心,而且从30岁开始就“听从上帝的召唤”,在中部非洲为最贫穷的人们工作或奉献了一生。阿尔伯特·史怀特的理论广为流传,其理论正是由于其人格的魅力而充满力量,为人们信服。同时,教师还是学生的人生楷模,其个人品德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的个人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转化为教育内容,或与其他教育内容相结合,构成新的教育内容;教师的个人品德也同样可以促使其教育手段的道德化。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回忆某一位老师时,往往并不是因为他所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老师言传身教所体现出的品质,或是老师举手投足间彰显的精神与风格。这就说明教师个人品德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因此,关注师德就不能不关注教师的私德。 教师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涉及到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其范围比较宽泛,有人精炼地概括为: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颇为恰当。 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有爱心的教师心中始终装着学生,他的上下进退皆以学生为据。胡忠、谢晓君夫妇之所以舍弃优裕的生活环境,来到艰苦的xx,就

师爱是师德的内在基础

师爱是师德的内在基础 一、师爱的内涵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有研究人员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事。 二、师爱的作用 教育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关于这方面,相信老师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 三、师爱的性质 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付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理智在于,教师接触的学生及家长为数众多,芸芸众生,情况各异,必须区别对待;又在于学生的年龄有低、中、高之分,人格与智力有好、中、差之别,而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有情绪好坏、逆顺境之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超人的理智,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而能循循善诱。师爱的理智,还表现在对学生严格要求上。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 师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无私在于,师爱是不求回报的,正可谓“带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无私还在于,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不理智之前,还是被误解之后,我们都得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四、师爱的表现形式 师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师德演讲稿)师爱

师爱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一一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响亮地回答:教师一一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悔无怨的选择!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我自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 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师德心得体会: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德心得体会: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正为范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 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 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 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 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 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 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

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教学过程本身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接触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习惯或行为,应该及时加以制止并正确引导,指出其错误之处和危害;如果学生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因难,也应该多加以关心和帮助。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 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最新读师德-师爱-做一个阳光教师心得体会

精品文档 读《师德师爱做一个阳光教师》有感 游娅玲 当今社会怪“现象”: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话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里面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 教师的心理问题、职业倦怠越来越严重,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我认为转换心态非常重要。再来读这样的一段话: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此时您想到的是什么?我在回忆我成长路上的每一位老师,感叹的是:如果在上学时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将是人生一大幸事。一位好老师可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为师的我们,是否该拥有阳光的心灵,做一个积极的人?积极的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

有什么样的未来。愿我们的老师都能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技能,以及更细致、耐心的品性。做一个有 阳光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 老师不仅仅是在孩子们的心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播撒阳光的种子,老师,还是榜样,是楷模,所以我们的个性决定孩子们的个性。有人其实是有它的道理细细品味这句话,说怎样的老师教出怎样的学生,作为当下的阳光型教?所在。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阳光教师呢? 师又应该具备哪些精神与素质呢我想,真正的阳光教师,首先他的性格应该是乐观的,积极向上 试想一个整天唉声叹气,多愁善感的老师会给孩子的,充满朝气的。当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的时候,迎们带来什么影响。换言之,孩子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轻接他们的是老师灿烂的笑容,温和的语言,松和欢快起来。热爱自己的学阳光型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校。热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拥有激情奔放的工作态度,你才能搞好热爱自己的学生,工作,体验快乐,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充实与幸福。当好孩子们健康成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和良好的亲和力去影响孩子们,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妈妈,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朋友和知心人,当你付出了精力与汗水,回过头,孩子们殷 勤的目光会告诉你,你的辛劳没有白费。热爱自己的学校,将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爱护这里的一砖一瓦,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久而久之,

师爱师德之魂演讲稿

师爱师德之魂演讲稿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师德之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你也许会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那就是爱!” 身为一名教师,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鲁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 “每个人都需要爱”,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中所蕴涵的道理——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

林崇德教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的确,爱心教育是一种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种气度和修养,而这些正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完善人格所必需的。 可是,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金钱和权势诱惑的今天,生活清苦的老师能够安贫乐道吗?能够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教育事业吗?这恐怕很难吧。由于地位的低下、工作的沉重压力、生活中的烦心事等等,教师很容易把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不能对学生施与爱心,甚至与学生发生冲突,对学生动辄发火,辱骂体罚,拳脚相加,这种做法是十分有害的。一是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对教师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伤害学生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伤害最严重的一面常常是教师本人。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教师的爱心来自何处? 我觉得教师的爱心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来自于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师爱为本。我们要从师德的高度来认识教师的爱心:

师德案例——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写照。 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我是光荣的,更是自豪的。因为,不止一次,我听到过朋友的羡慕;不止一次,我听到过家长的赞誉。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样的荣誉,这样的赞美,不是来自于一两次优异的考试成绩,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脚踏实地的工作,来自于大家默默耕耘的汗水,来自于大家奉献给学生们的无私爱心,这些凝聚起来,形成了学校良好的师风,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他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他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就是我校“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的 老师。 从早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老师的心中便装满了他的学生们。不经意间,你会看见教室里闪过他的身影。那是他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和写得不规范的学生。他的话语不多,却在举手投足间写满了浓浓的爱。他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 老师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

课了,你经常会看到他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忙完一天教学任务的他仍端坐在电脑前查阅教育教学资料,这样的爱生画面不胜枚举!因为,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由于他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他对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儿子照顾得很少。也许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但他是一名称职的老师。他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他所带的班每学期在全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中总是排在前列。 工作中,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他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同事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他,主动和同学科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疲惫的他不顾劳累,加班加点,精心策划每节课如何给学生讲授,只为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用牺牲般的敬业精神来形容老师,丝毫不过分。他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 再说说他吧,一眼望去中等的身材,睿智的目光显得尤为宽厚,在教育管理中,他能够为人师表,以德立身,集中体现了师德修养的基本内涵,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他能够激励我们老师把自觉的师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师德行为习惯,这也正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朝着努力的方向。他就是担任我们学校多年担任九年级物理教学的 老师,在工作中他从容淡定,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名

《师德与师爱》

认真回顾《师德与师爱》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思? 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加深了师德内涵的理解,清楚师德与师爱的关系,切实弄懂师德的核心结构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真正明白“师爱是师德之魂”;要将师德与师爱的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强大力量。 课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高尚的品德必然包含爱;所以没有爱,就有会有高尚的品德,因而就没有教育。爱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爱,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教师是施教者。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自己首先得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没有爱,就谈不上品德高尚,因而教师就不配做教师。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没有爱,就没法从事教育工作。教师没有爱就难以取信于学生;教师没有爱心,就很难教出有爱心的学生,因为教师的言行处处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没有爱心,对工作就会敷衍塞责,就会产生职业倦怠症。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心,就会和学生关系处不好,经常怨恨学生;训斥、惩罚学生经常过了头,就会引起学生烦感,难以接受批评。教师如果对某个学生失去爱心,那么就等于宣布他对这个学生教育的失败,这个学生肯定会厌恶这个老师,甚至会顶撞他,使他无法上课。教师没有爱心,就会生活在地狱里。

教师有爱心,就会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学生相处,就会其乐融融。教师有爱心,学生再大的过失也能宽容;教师有爱心,学生微小的进步也逃不过他敏锐的眼光;他的爱可以使灰心变为振奋,可以使怯懦变为勇敢。他的爱可以使浪子回头,他的爱可以使桀骜不驯变得俯首听命。教师的爱可消除小学生对老师恐惧与猜疑,可以获得学生的尊敬与信任。教师没有爱心,就会生活在天堂里。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师爱的魅力——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长远的教育作用。师德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体现为师爱,这种爱是情感与理性的融合。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大而言之,他们是农村教育的脊梁。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案例:课间十分钟,张杰铅笔盒里的十元钱不翼而飞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我看见张茵茵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教室里,一定是她,她家只靠她妈妈一个人挣钱供姐弟俩上学,可穷了。”“搜身,搜身。”不知谁提出了建议,立即有一些同学也赞成。我当时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搜查,只是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我把目光一一扫过每一个学生,教室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安静。当我的眼神与张茵茵的眼神相碰的一刹那,一种复杂的情感从她的脸上掠过。我马上意识到,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把坏事变成好事。“同学们,张杰同学准备买钢笔的钱不见了,大家能帮帮他吗?”“老师,我们大家每个人给他凑一点钱。”“老师,我把这支钢笔送给

他。”同学们纷纷伸出了热情之手。张杰非常感动,我也被这一颗颗可爱的童心感染着。我接着说:“同学们表现得很好,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定要鼎力相助,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不能断言这十元钱一定被某个同学拿走了,但肯定是咱们班的同学,我猜他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想他心里也很难受。我们班是个优秀的班集体,希望每个学生都做诚实的孩子,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事。”第二天,我在语文书里发现了十元钱和一封短信:“老师,真对不起,我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爸爸吸毒被抓后,妈妈为供我和姐姐上学累倒了,我想给妈妈买点好吃的……”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视线。随即我也给她回了一封信,悄悄地放进了她的铅笔盒:“看了你的信让我很感动。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生活的重担过早的压在了你的肩头,但人穷不能志短,有困难我和同学们都愿意帮助你。”以后的两年学习生活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号召大家共同帮助他,把省下来的本送给她。她在爱的呵护下,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爱应该是明智的爱。”理性的爱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此,理性的爱意味着尊重。师生之间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最宝贵的。这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从早到晚我们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

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

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 想成为一位名师是大多数教师毕生的追求,成为名师人师的关键是要有高尚的师德和伟大的师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我国古代也有“爱施者,仁之端也”。事实上也是如此。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不就在于他对学生实施“仁爱”吗?陶行知先生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不就在于他对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心吗?所以要成为一位名师必须具有伟大的师爱和高尚的师德。那什么是师德和师爱?怎样实施师爱?师爱与师德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 一、什么是师爱 要懂得师爱,那什么是师爱呢?我认为:师爱就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是教师以其奉献牺牲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说的:“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的崇高师德境界。所以我认为师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最真诚、最无私的大爱。古往今来有很多名师人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它。孔子在他贫病交加、饥寒交迫、报国无门的绝境中仍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传经讲学,这就是最好的师爱;近代的武训为办学、为育人他沿街乞讨,见人下跪募捐建校这就是师爱;还有我们当今的谭千秋当山崩地裂之时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徐本禹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贵州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这些都是对师爱最完美的回答。师爱是人间的大爱。 二、教师怎样正确履行师爱 教师对学生正确履行师爱,这是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履行师爱呢?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包容而不是放纵无度。中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成长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在生活学习中有很多矛盾、困难和问题不好解决,容易产生错误。作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缺点必须理解和包容,决不可以不分清红皂白加以批评处罚。例如对于学生经常迟到或上课打瞌睡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老师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罚站、做清洁、抄书,我认为这种做法太草率,因为你没有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他是由于身体生病,还是由于家庭突然变故,或是由于学科成绩不平衡?你只有帮学生解决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这些错误重复发生。当然如果是学生故意屡犯适当地处罚是必要的。这就是我们要达到宽而不纵严而有度的科学师爱。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关心和支持而不是包办宠爱。由于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和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以及个性特征不一样,所以在平时表现出来的困难问题也不一样。如学习上有的学生表现为过于自信而骄傲自满,有的表现为过于自卑而失去信心;在个性特征上有的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有的性格开朗但又过于张扬;在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方面,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好衣食无忧而过于挥霍浪费,有的家庭十分困难生活费都没有保障甚至有辍学的危险。老师针对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对于困难自卑的学生老师要用爱心温暖鼓励引导他树立自信自强的勇气,与困难作斗争;对于那些过于自信骄傲自满和不珍惜劳动果食有挥霍行为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教育,让他认识到骄傲必然落后的道理,并带领他们到贫困家庭去调查、考察体验生活,让他们认识到关爱资助贫困同学的必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互帮互助的桥梁纽带,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这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关爱与自强的统一,爱心与自立融合的师爱境界。 再次,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要关爱学生更要求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常常有教师把学生不听话、经常违纪违规的行为迁怒于家长,认为是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或是不负责任,对孩子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导致孩子劣性难改。如果教师是这样做不但不能教育学生,相反连家长一起伤害了。如果是有爱心师德高尚的教师,他会作深入实际的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即使是家长有这种现象也绝对不能迁怒责难家长,要尊重他,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的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

读《师德-师爱-做一个阳光教师》心得体会

读《师德师爱做一个阳光教师》有感 游娅玲 当今社会怪“现象”: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话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里面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 教师的心理问题、职业倦怠越来越严重,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我认为转换心态非常重要。再来读这样的一段话: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此时您想到的是什么?我在回忆我成长路上的每一位老师,感叹的是:如果在上学时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将是人生一大幸事。一位好老师可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为师的我们,是否该拥有阳光的心灵,做一个积极的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愿我们的老师都能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技能,以及更细致、耐心的品性。 做一个有阳光老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播撒阳光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老师不仅仅是老师,还是榜样,是楷模,所以我们的个性决定孩子们的个性。有人说怎样的老师教出怎样的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其实是有它的道理所在。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阳光教师呢?作为当下的阳光型教师又应该具备哪些精神与素质呢? 我想,真正的阳光教师,首先他的性格应该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充满朝气的。试想一个整天唉声叹气,多愁善感的老师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影响。换言之,当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老师灿烂的笑容,温和的语言,孩子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轻松和欢快起来。 阳光型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拥有激情奔放的工作态度,你才能搞好工作,体验快乐,享受工作给你带来的充实与幸福。热爱自己的学生,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和良好的亲和力去影响孩子们,当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妈妈,朋友和知心人,当你付出了精力与汗水,回过头,孩子们殷勤的目光会告诉你,你的辛劳没有白费。热爱自己的学校,将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爱护这里的一砖一瓦,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是多么的美丽,我们能够在这里生活,学习,教书育人是多么的幸福与满足。 阳光型教师还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平

《以爱育人》师德演讲稿

以爱育人 来到学校已近一年半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中让我对教师这个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不光是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应该教会孩子们做人。爱,这个字很简单,但他真的那么简单吗?有多少人能真真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家人,爱自己那。 有人说学生是一本书,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懂它。有人说,学生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从走进校门的那天起,我就下决心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年半来也一直为之探索努力着。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有人会说,优秀的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可在我眼里,要当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就要有爱心,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学生们会喜欢他吗?他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吗?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亲和力的展现,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对学生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每一个学生;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乐趣。 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会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这点上我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去年刚进学校,就接手二年级的班主任。班上有一个小男生,由于父母对他的学习一直放松,导致他学习跟不上,纪律也非常涣散,在班上仍是一个后进生,但他每次上课发言都很积极,似乎他的身上只有这一个闪光点了。但是,我并没有只盯着他的短处,而看不到他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尊心。于是,我主动和他交朋友,接触到他的内心世界:好动多话,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凡是他想报名的,我都让他参加,结果在体育项目的比赛中他连连获胜,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声,同时也赢得了一大群好朋友,他变得开朗了、快乐了。我在他的作业本上这样写道:“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为了集体荣誉,你练习跳远,短跑,是那么认真。如果你对学习也像你练习比赛项目一样,你会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对吗?愿你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团员。”当我把评语读给他听时,我知道他受感动了。他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他一句话也说不出,但此时却是无声胜有声。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如果学生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学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

师德师风案例分析 案例过程叙述: 有一次,在上课时,班里有几名坐在后排的男生利用空余时间玩扑克,这几名男生平时守纪观念差,自我意识强,当课结束时,我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策略地指出这类错误的危害,并由此及彼地把平时上课的其他不良现象联系起来,如:在老师讲课时自行操作,随便说话等,引起大家的反思。 然后话锋一转,我认真地说,学生犯错误,老师责无旁贷。这样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事后,我把这几名学生找到办公室,他们精神很紧张,认为准挨训,可我避而不谈,谈了一会儿,看到师生间的隔阂消除了,情感逐渐融洽起来,我便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正面教育,并培养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当时,这几名同学马上承认了错误,并在班级作了自我批评,使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后来这几名同学的纪律明显进步,学习也认真勤奋起来,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在温暖中我感悟了错误,我非常喜爱我的老师。”原来,学生对老师产生爱戴亲近感,会对学习,纪律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变化。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不守纪律,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是这些孩子往往又是机灵、活跃、反映灵敏、动手能力很强的,在活动课程上会显露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纪律不好,公众形象比较差,所以在优势课上也会经常的犯些错误,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当众批评、挖苦或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转化工作的难度。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常常离不开善于把握垂青于身边的机遇,失去一次机遇,也许就失去了一回成功。同样之理,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成功,也往往离不开德育机

师德师风比赛演讲稿——心中有爱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师德师风比赛演讲稿——心中有爱 师德师风比赛演讲稿——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 文章导读:有这样一首诗,中学时代起我就时时诵读,耳熟能详: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有这样一首诗,中学时代起我就时时诵读,耳熟能详: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师。在我眼中,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那是上小学时的一次大扫除,我爬上花坛搬砖头,一不小心,砖块掉下来,砸伤了我的脚趾头,疼得我眼泪直淌。我的班主任老师急忙找来酒精为我消毒,小心地给我包上纱布,轻轻地摸着我的

头,说:“还疼吗?”望着老师那心疼的眼神,一种幸福感涌上我的心头。那时,我就在想,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好老师,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这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不容易;当一名好教师,更不容易。这意味着你将无私地付出很多,很多。 记得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作业本上,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个鲜红的叉;课堂上,做小动作的,打瞌睡的,小声讲话的……还有那些被我视为“差生”的孩子,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给他讲几遍他还是做不好时,我终于火冒三丈而大声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啊!”然而我却忽视了这一句训斥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阴影。过了几天,语文老师递给我一个作文本,是那个“差生”的,还是歪歪扭扭的字:老师,我想对代您说,请您不要再骂我笨了,好吗?我不是不想把题做好,可我一看您生气,我就心慌,我越心慌就越怕做不好,怕您再骂我……”看着看着,我的心颤抖了。我不禁扪心自问:你不是要立志做热爱学生的好老师吗?可你的爱心哪去了?于是,每当孩子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总是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 这世界有许多的爱被人们称颂,我们的世界也因爱而精彩,因爱而美丽。母爱是伟大的,师爱是无私的。作为孩子,多么想同时拥有

师德案例故事及分析

师德案例故事及分析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一书,我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长远的教育作用。师德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富有一颗爱心。教师的人生就应该是一部爱的经典,爱教育,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只有倾注了全部的爱,师德修养才能在爱的奉献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案例: 那是发生在我刚刚调入一所新学校的时候,高中历史又快到了会考的时候,由于带的是理科班,学生本身对会考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有的学生的上课也是在半玩半学中度过的。 班上有这样一位男同学,特别活跃,上课经常随便说话,搞小动作,注意力十分不集中。开始我采取了容忍的态度,所做的最明显的批评方式也就是上课时用微怒的眼神提醒他。他的回应也很快,在他看到我的神态后,他会收敛一些,但用不了十分钟他就又管不住自己了。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我发现我的这种做法并没能使他明白我的用心良苦,反而他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愈演愈烈。可想而知,他这样的听课效果会带来怎样的学习成绩!的确,他的成绩越来越差。我想,是该找他谈谈的时候了。 这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拿着书,走进教室。他呢,还是像往常一样,吊儿郎当的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偶尔还想张开嘴,又要和别人说话的样子。我心里很生气,心想,就这个样子怎么过会考。即使再聪明,不学习也过不去呀。正当我讲到一半在黑板上写字时,突然,只听后边的同学“啊”一声,我回过头,正想发火,发现那个爱说话的男生,吐了满地的东西。周边的其他同学恶心的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走上前去,摸了摸他的额头,并不烫。然后快速的到黑板前,把绰子和扫把拿来,扫了起来。其他同学见我这样,也都纷纷抢过来,主动帮助,将呕吐物扫除。然后我轻声问了一句:“还难受吗?能坚持上课吗?”他说:“行!”这一节课是在很安静的氛围中上玩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像以前一样随便说话,而且周边的同学也像受他的感染一样,根本不用我在做任何的思想工作,就能轻易改掉坏毛病,学习成绩也一路飙升,最终在会考中取得了A的好成绩。 这件事是我教师生涯中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它却使我更加相信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 案例分析: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常常离不开善于把握垂青于身边的机遇,失去一次机遇,也许就失去了一回成功。同样之理,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成功,也往往离不开德育机遇,更离不开对德育机遇的艺术把握。一个善于把握德育机遇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德育工作总是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总是富有时代感和预见性,总是事半功倍,成效显着。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类似这样的事件,教师只要抓住这个偶然的机会,把它作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能充分利用偶发事件,开展教育工作,不仅会促使个别学生的转变,而且会对其他学生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这让我认识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师爱为学生引路,用师爱谱写一曲最美的歌。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双翅,没有责任办不好教育,没有爱同样没有教育。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脊髓的甜蜜。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爱生是师德的核心。然而,热爱学生是一条非常抽象的师德规范要求,它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心里为自己评判达成度。只要我们善于对照规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哪怕是每天反思一点点,我们的师德修养水平也会前进一大步的。教育,作为人对人的影响,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

师 德 之 师 爱

师德之师爱 番禺区东涌镇官坦小学何彩珍 人自出娘胎,牙牙学语开始接触的是父母的爱,谁要是失去了,他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到后来,在学校里,他们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种爱——师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近学生的心灵。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爱护、严格要求学生。 人民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服务对象是特殊的。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特有的祟高道德情感,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做到爱生如子,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每一个人,关怀每个学生,并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这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他的话,道出了教师必须面向每个学生施教的重要性。而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对学生要多爱,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就不能把工作做好。小学生年纪小,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的渲染,沾上恶习,就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使他们学习和生活都有了一条准绳。 教师无声的“身教”胜于有声的“言教”。要求学生不做的我就坚决不做。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就总是提前回校,很晚才回家。今年,学校组织田径队,班上有几个女生被挑上了,但她们怕苦怕累,在训练时总是趁主管老师不注意便偷工减料。我发现后,特意在一个下午穿上运动装,放学后装着很轻松的样子跟她们走在一起聊天,谈运动的好处,最后还跟她们下了战书:这天我跟着一起训练,在学校的跑道上跑5圈。她们兴奋之余有点不相信:老师怎么会跟她们跑?跑了3圈,对平时少做运动的我已经达到极限,有点想放弃了。但看看和我一齐前进的学生,我咬紧牙关,把剩下的两圈也跑完了。学生看着上气不接下气的我,十分感动。体育训练的确是很辛苦的事,但在以后的训练中,她们竟可以变苦为乐了。 三年前,刚接手这个班时,大多学生连扫地也不会,遇到学校卫生大检查就头痛得不得了。于是,我跟他们一起拖地、刷洗手间,从握扫把、放椅子、擦窗口等等教起。现在,他们已经能出色地做好课室内外的清洁,还经常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搞卫生,受到其他老师的大大赞赏。

师爱,师德之魂(演讲稿)

师爱,师德之魂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师爱,师德之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你也许会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那就是爱!” 身为一名教师,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泰戈尔也曾叹道: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且歌且舞。鲁迅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 “每个人都需要爱”,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中所蕴涵的道理——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阳光。 林崇德教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确,爱心教育是一种高深的教育境界,是一种气度和修养,而这些正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完善人格所必需的。 可是,教师的爱心来自何处呢 我觉得教师的爱心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来自于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师爱为本。我们要从师德的高度来认识教师的爱心: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培养人才的产业,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确,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一头挑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前途。要完成这一重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才能,更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献身。 献身教育、爱岗敬业是教师履行其职业道德的前提。一个教师只有具备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情感和精神,才能油然而生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才能勤奋学习、钻研业务,才能对学生满腔热情、诲人不倦,才能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它是一种德、一种善。它要求教师把从事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和拓展,将心血、智慧浇注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要求教师无怨无悔地守着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恬淡,奉上一片爱心;要求教师安于平凡、耐住寂寞,乐于奉献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中,于平凡中孕育出伟大与崇高。因为我们的事业,只有靠我们今天辛勤的工作,才能有明天的发展和后天的超越;而我们自身也同样需要奉献,因为我们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条件,虽然它是师德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但实践在教师身上它是一种美德,我们班的数学马老师,非常疼爱学生,学生也特别喜欢他,每次一下课,他们就围着马老师削铅笔,围着马老师讲个不停,给老师讲同学之间的事,讲自己家里的事,这时马老师就慈祥的看着他们,爱抚地用手在他们的小脑袋上摸着,亲切的和他们交谈,并用不同方式鼓励着:你真乖!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特别聪明!……班中孩子的情况他比我当班主任的了解的多。还有我们同组的田春、李婉慧老师,当孩子走进办公室时,他们就夸:我们班的这个蛋蛋聪明,这个蛋蛋好学,这个蛋蛋乖巧懂事习惯好……看着老师夸学生时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时,我深深懂得:一位优秀教师的魅力,绝不仅仅来自他渊博的知识和翩翩的仪表,主要来自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相信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爱学生,爱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爱他们极大的可塑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