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招36首古诗专题复习

中招36首古诗专题复习

中招36首古诗专题复习
中招36首古诗专题复习

《观沧海》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2.头两句“(观)”字统领全篇。三四句一个“何”,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4.哪些诗句最能反映作者博大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以沧海自比,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如同沧海一样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6“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

7、“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景象,为展现作者的博大胸襟做铺垫。

《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为什么这两句被后人所称道?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4.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既写出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潮平”与“一帆悬”既有实景之美,也有虚景之壮阔。

C.颈联写出风景极佳,万事万物十全十美。

D.本诗仍然是写景诗,就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可谓触景生情。

5、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王湾),“次”的意思是(驻扎)

6、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用?

颈联:喜悦,高兴尾联:淡淡的相思愁绪

【答案】1,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风正一帆悬”的“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思念故乡。

3、(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C

5、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王湾),“次”的意思是(驻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唐代(李白),题目中“闻”的意思是(听到),“左迁”的意思是(贬官)2.“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既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春末夏初),又渲染了(离恨伤感)的气氛。

3、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容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诗人选取飘落的扬花和啼鸣的子规两种景物加以描绘,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艺术特点。

[诗人通过丰富而奇妙的艺术想象,将月亮赋予人的情感色彩,将客观景物人格化,最终真切的表达了李白对友人诚挚的情谊]

6.说说你对三四句的理解。

[我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7.“明月”在古诗文中多指(思乡),你能再举出古诗文中含有“明月”的名句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9.诗中表达作者(深深的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10、请默写两句体现这位诗人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1、(1)诗中写景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2)诗中写景的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从哪些词语中可知?

通过此景表达了人生的一种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7.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

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2分)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

好在何处。(3分)

8.答案:“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15.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16.这首诗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天净沙·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作者是元代的散曲家马致远。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深秋晚景图

1、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

的人的惆怅之情。

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昏”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6、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萧索、凄清,诗中枯、老、昏、古、西风、夕阳(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7、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天涯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8、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等。(答出三个即可)

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答:因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虽美,但却更能使游子想起自己的羁旅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样以乐景写愁,通过对比,更能衬托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表达效果则更好。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示的画面。

《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晋)代的(陶渊明)

2.诗中的物我两忘、超然神韵的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此”指作者的隐居或田园,“真意”指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B.本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又质朴的美。

C.前四句和后四句主要是说理,是寓情于理,中间四句主要是写景,是融情于景,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

D.“飞鸟相与还”写诗人的悠然自得,诗人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连飞鸟也跟着他一起回家。

5、诗人归隐之后,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自得的心境。

6、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相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7、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图画?

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

8、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总题为“饮酒”,其实,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

9、诗中问答妙趣盎然,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0、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答: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11、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垂钓碧溪” 和“乘舟梦日边”这两个典故分别指什么?用典的用意是什么?

答:“垂钓碧溪”指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垂钓。“乘舟梦日边”指传说伊尹受成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用典的用意是借古人的实力激励自己,表达自己对前途的信心。

2、以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内心极度悲愤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选诗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苦闷的心情,同时表达诗人自强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4、选诗出自《行路难》,作者是李白,请再写一句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分)

5、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

⑴玉盘珍馐直万钱。(夸张)⑵多歧路,今安在?(设问)

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对偶)

6、用原句填空:

⑴描写作者离京时内心苦闷的诗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⑵反映朋友对诗人的深情厚意的诗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⑶描写诗人对前途乐观自信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⑷描写诗人想到历史人物进而充满信心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⑸正面描写作者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7、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揭露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

B、表现诗人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C、反映诗人在世路艰难中的痛苦和失望。

D、表现诗人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_

9.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 分

8.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 分9.“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 1 分.共 2

《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可从标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直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

茫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3.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景象。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是人的写照

4“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风蓬草一样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

5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誉为〝千古奇观〞请你自选角度,谈谈美在何处?

这两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一种伤感的印象,这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D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和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汗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居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的愿望的豪情壮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代〝出使〞的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竟竟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图。

《过零丁洋》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经指的是儒家经典。

2.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反应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向那被风吹撒的柳絮,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3、对尾联“人生最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只是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生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名族的英雄气概。

5、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甚是浮萍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

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忙得悲哀。

6、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妙在何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苦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1)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2)古往今来,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3)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

《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2.如果把诗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姿和东吴失败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3、《赤壁》从一把很了不起的折戟写起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沙里沉埋着铁戟找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消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永叹。曲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

4.有人认为,杜牧只关心两个美女的命运,而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对此,你有何看法?

杜牧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锁二乔”是作为东吴政权灭亡的特征而出现的,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象征国家的命运,更为形象贴切,耐人寻问。

5.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

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哪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咏史。特点:借史实抒情。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游山西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得所见所闻。

(1)村民的人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1)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既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首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3、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是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说说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辨认。诗诗人正迷惘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绿柳,明艳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是人的心情顿时又有遇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体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山楚水/ 凄凉地,二十三年/ 弃置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含的哲理?

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背弃用。

5、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句子(沉舟…..万椿),作简要分析。(1)“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2)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6、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概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7、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是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那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向秀闻笛:怀旧固有王质烂柯:对岁月流逝人故变迁的感叹。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例1:这两首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新事物处将取带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例2:“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包含感慨身世,有偿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说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⑴高者挂卷长.林梢:⑵唇焦口燥呼不得

...:

⑶秋天漠漠向.昏黑:⑷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对这首诗的有关语句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议论)

B、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叙事)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景)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情)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所写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二节:

第三节:第四节:

4、试分析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原因。

5、第三节“”一句诗与第一节秋风所破屋的内容上联系很紧密。

6、“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指的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7、说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独”的思想内涵。

8、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9、诗歌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境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答:“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飘转”等词写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

文写屋漏遇雨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10、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作者是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

2、理解填空:

①战争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景象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②以警句的形式道出全文主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罪恶本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怒”用的好吗?为什么?

答:好。“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用拟人手法,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咆哮发怒,如人生气,尽显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5、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万口传诵的千古名句,它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规律?答: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

7.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7、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8.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8、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9、用简洁的语言赏1.2句

要点: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与(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诗人强烈(思念亲人),却有不能相间的(无奈和痛苦)。

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豁达的胸襟)体现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表达诗人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词中代表实景景物的词语有(明月、酒、青天、风、朱阁、绮户),虚景是(宫阙)6.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7.赏析有误的一项(B)

A.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诗,“子由”指其弟苏辙。

B.全诗的基调是伤感的,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某些思想矛盾。

C.上阕写(月下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

D.全诗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字好在哪里?

8.“做出”的意思 .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9.(1)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______,他和苏轼、_____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指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_____________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____ ____ ____ ,

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0.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以下各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乙] 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作品原句。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4).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10(1).B

(2) 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②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C)

(4).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中考必背16篇白话文34首古诗

河北省中考必备诗文 1.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题汇总[二]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题汇编 (二) 一、化用型诗句 1.《水调歌头》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二、理解型诗句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极言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3.《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愿的句子是:。4.《无题》诗中写尽男女无尽相思的千古名句: " ,"。5.陶渊明《饮酒》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景,物我合一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零丁洋》中概括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李白《行路难》中象征诗人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的《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1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1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写作者悠闲生活的句子是: 1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1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18.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与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来表达就是:,。 19.《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1)山北;山南 (2)A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阴阳”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A项“远望泰山时”错误。首联“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⑴山北;山南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 2.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你在画线诗句中选择一处与色彩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 (2)诗歌尾联引用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写出边关将士们________的决心。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

中考34首古诗词总复习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是一幅羁旅荒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同情、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景,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心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赏析及精品习题

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备课习题 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古诗词目录: 12.《诗经》两首 一、关雎 二、蒹葭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三、式微/《诗经》 四、子衿/《诗经》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4.唐诗二首 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卖炭翁/白居易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十、送友人/李白 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十二、卜算子?咏梅/陆游 一、★《关雎》 【原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作者】 《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 三大基本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抒情)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出) 【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昭唤它。 (艾青《太阳》节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掩冬蛰虫蛹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旷”的意思与“旷场”中“旷”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旷达 B. 旷课 C. 空旷 D. 旷日持久(4)“它”指太阳,诗人惜墨如金,描绘了________,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 【答案】(1)遮;zhé;yǒng (2)昭唤;召唤 (3)C (4)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解析】【分析】(1)“遮”不要写成“庶”,“蛰”不要读成zhí,“蛹”不要读成tǒng。 (2)“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召”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 (3)“旷场”指空阔的广场,“旷”的意思是空阔。A项,“旷达”指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旷:开朗,心境阔大;B项,“旷课”指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旷:荒废;耽误;C项,“空旷”指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阻挡物。旷:空阔;D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故选C。 (4)由“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句子可知,描绘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故答案为:⑴遮; zhé ;yǒng ⑵昭唤;召唤 ⑶ C ⑷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杨顺国】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 (1)“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项符合题意。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句子内容的理解力。整体理解诗歌,把尾联放进整首诗理解。《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训练答案 一、记忆性默写: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4、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成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1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1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1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18、写出描写醉翁亭四季景色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 2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2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2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真羞直万钱。 26、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7、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8、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9、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1、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3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藐,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3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5、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二、理解性默写: 1、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比较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5、《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 【答案】(1)“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解析】【分析】(1)“独”意思是独自,孤独。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落花时节,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饮酒作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和几个知己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感到物是人非的无奈与落寞。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小园的路上徘徊。因此,“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因此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故答案为:⑴“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⑵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点评】⑴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⑵本题考查探究古诗蕴含哲理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在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分析时一定要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中,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艾青诗选﹒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中考必考34首古诗文

中考必考34首古诗文 中考必考34首古诗文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表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年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洗竹 王贞白① 道院竹繁教略洗②,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向琅玕③节下书。 竹 罗隐 篱外清阴接药阑④,晓风交戛⑤碧琅玕。 子猷⑥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注] ①王贞白(875-958):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②略洗:稍加砍除丛竹的繁枝。③琅玕:翠竹的美称。下文“霜筠”义同。④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⑤交戛:交错缠结。⑥子猷:王徽之(338-386),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第五子。生性高傲,放诞不羁,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 (1)两诗中“竹”的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2)同为咏竹诗,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①以竹林之茂密,渲染清幽之气氛。②烘托诗人高雅的志气、节操。③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诗内容。 (2)相同点:①两诗都塑造了竹子的清俊形象,寄托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欣赏竹林风光,终日相依。②两诗都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节情趣,寄托了淡泊处世的人生理想。诗人爱竹成癖,以竹为友。 不同点:王诗要用长竿“钓巨鱼”,暗示他有高远的情怀,渴望有朝一日能报效朝廷,建功立业;而罗诗则运用典故,表示他更愿意过散淡悠闲的生活。(能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古诗歌仿真押题练(一)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一句中的“终然”暗示出戍边之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悲惨命运。 E.“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完整版)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201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一、直接默写 1.___________,君子好逑。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 3.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5.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6.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7.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8.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 9.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10.是故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1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12.呜呼!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13.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 14.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16.此地一为别,_________。17.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18.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 二、理解默写 1.《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3.《桃花源记》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4.《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式微》中写劳动者在泥浆中劳作,表达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6.《子衿》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 ____。 9.成语“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这个成语出自道家代表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虽有嘉肴》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以“嘉肴”类比“至道”,说明实践出真知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道之行也》中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作者心境的孤独和志趣高洁的词句是:______ 。18.《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武汉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后面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答案 D(“往年”“今日”为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闭门”可知,“春草长”体现的是冷清萧条。) 课外古诗词阅读过关方法 认真阅读古诗词,读懂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一.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落日、绮霞、远山、青草等景物。 B.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C.诗人在诗中说"不是望乡时",说明诗人在本诗中并未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D.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 二.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 B.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 C.“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D.“千里”与“片时”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对飞鸟的热爱之情。 三.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的意思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B.诗的三、四句的意思是: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C.这是一首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航行时焦急的感受。 D.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既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又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四.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C.“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D.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景物表现了秋天特点。 五.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C.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中考34首·古诗必背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必背34首古诗词 1、夜语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 思想感情: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名句赏析: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此句一改多数送别诗“哀伤”“凄凉”的悲酸情感。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积极乐观,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勉朋友大丈夫不应该为分别而流泪。 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想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旁边无数新船飞速驰过得意洋洋,病树面前万千绿树如同逢春蓬勃生长。①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②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却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 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乡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突发奇想,托月送友,借月传情。“愁心”,概言之,是为友人处境而愁;细析之,则又包含着关切、牵挂、不平、同情、忧虑等多种复杂的感情,“直到”,表面上描绘明月清风飞越万水千山,直抵夜郎龙标,实际上烘托诗人心飞神驰,追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思想感情:本诗是作者因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抒发愤慨、聊寄慰藉的诗,有旅思乡愁、怀旧念远之情。 5、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名句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的政治抱负。该句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也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名句赏析:“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饮酒(淘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一、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 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臵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默写专项练习题 一、直接型默写 1.芳草鲜美,。(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5. ,君子好逑。(《关雎》) 6.求之不得,。(《关雎》) 7. ,白露未晞。(《蒹葭》) 8.微君之故,?(《式微》) 9.挑兮达兮,。(《子衿》) 10.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4.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1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佳肴》) 16.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17.食不饱,力不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18.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21.半匹红纱一丈绫,。(白居易《卖炭翁》) 2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3.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4.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

寓居作》) 25.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理解型默写 陶渊明《桃花源记》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2.陶渊明《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快乐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柳宗元《小石潭记》 4.运用侧面描写,既表现了鱼的情态也表现了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一文中通过对环境凄凉的感受,流露作者政治受挫遭谪贬后的忧伤心情的的句子是:,。 《关雎》 6.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表现青年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充满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7.“,。”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诗中运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求而不得而痛苦难眠的诗句是:,。 《蒹葭》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入物淡淡的凄婉之情。这几句诗在今天常被我们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在水一方》的一部分。 10.“溯洄从之,。,宛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