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考察报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领导罗杨、周燕屏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等一行7人组成调研组,5月19日至20日深入到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实地调研考察,对该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措和街区管委会在民间文艺发展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动力,从而推动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提升综合效益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

一、民间艺术使千年老街获得新生

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古老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十年前,这条曾经承载着历朝历代辉煌、寄托着无数杭州人旧日情怀的文化驿站,在千年后风雨凋零,褪去往日颜色,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全非。居住环境杂乱,商户冷清,产权错综复杂,民居建筑年久失修。

为此,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呼吁,恢复和确立清河坊历史街区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并给予了积极指导和热心帮助。作为杭州的历史人文财产宝藏,清河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现存的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发掘、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完成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

次自我救赎和华丽转身,是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面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的紧迫课题。2000年,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在专家组的直接指导下,对这片历史地段进行维修、改造,严格按照原有风貌和历史肌理加以保护修复,进行定位和合理布局。街区除保留了老字号外,还引进了彰显特色的百业百态,着重展示杭州清末民初民俗文化、中药文化、百年老字号、民间工艺品、书画、金石文化,饮食文化,引进的各商户达300余家。

自2001年10月开街以来,清河坊历史街区始终以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己任,经过5年时间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开发,整个街区形成了民间手工艺、中华老字号、民间故事(传说)、古建筑、民俗活动等多元共存的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杭州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基地和重要空间。

二、民间手工技艺使老街充满活力

要使老街区焕发活力就必须以民间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民间文化成为老街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民间文化保护与老街区发展的互动和良性循环。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清河坊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文化意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但最令人流连的是那些花样繁多的民族工艺品以及在亭摊里忙

碌的民间艺人。细心的游客都会发现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是这条

街的灵魂。民间艺术在清河坊找到了适合自身生存的市场热土,艺人们也在清河坊开辟出了发展壮大的广阔天空。

三、多彩的民俗表演使老街充满魅力

清河坊为丰富游客休闲娱乐需求,根据杭州的风土人情,每年在春、秋两季举办两届吴山庙会(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夏季举办缤纷夜游——状元迎亲等大型民俗活动,这些活动贴近市民、贴近生活,充分挖掘了历史文化题材、表达了百姓安居乐业、喜庆祥和的景象。

通过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清河坊恢复吴山庙会、恢复南宋历史上的民间茶会并将它们作为一个旅游会展品牌加以传承

和发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每年举办各种状元迎亲、乾隆皇帝戏游清河坊等民间活动,再现历史场景、展示杭州市井风情。通过吴山庙会、中国民间艺人节、状元迎亲、清河坊民间茶会等系列极富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的举办,整个杭城掀起了“百万市民逛广场”的火爆场景。

四、民间艺术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以2004年中国民协在杭州召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会议为起点,中国民协与街区共同举办“中国民间艺人节”和民间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论坛,为全国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技艺的平台;当年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目前都

成为各自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如杭州市铜雕艺术家朱炳仁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主持的无锡梵宫、峨眉山金鼎、雷峰塔、灵隐寺大型铜雕艺术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经典作品。第二届中国民间艺人节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之一、贵州苗族民间刺绣艺术家张庭珍是全国先进女能手、全国劳模。她当选十佳民间艺人后,跟她学习苗族刺绣的苗族女同胞越来越多,张庭珍被公认为台江县苗族刺绣行业的带头人。

2009年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民间工艺家、民间艺人及专家学者与会,参展作品达千余件,为推出精品和人才搭建了平台。如艺人节上评出的“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之一、陕西皮影雕刻艺术家汪天稳通过评选在中国皮影界和民间艺术领域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他的作品也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丰富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理念。在中国民协的指导下,他们坚持以街区的传统商业为主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市井民俗文化,深入挖掘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清河坊特色的文化魅力。

民间文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这种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特殊性,因此利用民间文艺必须充分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

城市历史街区建设和文脉疏通衔接上,要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宗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如今的清河坊历史街区,既是杭州城“老字号”的集聚地,又是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它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它既是生活化的,又是极具创业活力的。追溯往日文化创造传统,传承优秀民族精神,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感知当下城市生活的精致之所在。这是清河坊给我们的启示。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建筑大都保持着清末民初马车时代的规模、尺度和风貌。中山中路以西洋风格建筑为主, 大井巷以传统院落式作坊型商业建筑为主, 打铜巷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各建筑单体风格多变,从中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一层皮),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从山地民居到街坊石库门,从徽派商铺到江南店坊,琳琅满目。巷弄呈树状盲端状,无贯穿街坊的巷道。街区人口结构老化,消费能力减弱,社区精神和文化认同感减弱。 2 总体设计目标和定位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重塑杭州地方山水人文的差异性价值观,挖掘千年街坊的诗意气息,保护和重现历史街区的场所氛围,恢复人们对城市的亲熟感和认同感,使振兴业态与延续原生态的市井生活共生共存,获得城市区块的全面复兴。 3 全面保护框架下的有机更新 清河坊街区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其独具鲜明特色的街巷风貌和空间布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互为补充的商业活动与文化活动、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名人更是其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从整体统筹和全面保护的角度出 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吴山脚下,是杭州市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传统老街和传统古巷。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而多彩的人文内涵以及货真价实的历史风貌,使它在我国历史街区中独树一帜。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就是在延续这一地区的环境特色和文化特征基础上,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逐步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文化、商业及游览街区。 1 街区格局和现状 清河坊历史街区在1400年前的隋朝置州时就是州治、县治所在地,自唐朝筑罗城、浚西湖、凿水井、御海潮伊始,至南宋定都临安,成为杭州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其形成坊巷至今,空间格局和 建筑师 马少军\刘丰\郑慧娜\齐星\蔡晓南\王晓萍\崔秋荣\ 翁巧莉\王金献\周苏波\徐新阳\沈萱旖地点/ 浙江杭州 设计/ 2006-2008年 / 竣工/2009年业主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会基地面积 5.76 hm 2建筑面积 6.32万 m 2 线性街巷

关于街道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受政府委托负责处理本辖区内的行政管理以及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街道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的是最平民的事务,化解的是最初始的矛盾,解决的是最基本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新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突显,做好新时期街道社区工作任务艰巨。 一、常规工作打突击战,保质保量全面推进 常规工作是街道工作的框架和主干,已融入街道工作的全过程,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完成好这些工作必须围绕关键时期、关键环节打突击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围绕发挥党员作用,分层次抓好党建工作。对离退休党员,动员他们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对辖区内的老劳模、老功臣、老干部、老专家、老英雄定期组织慰问,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对下岗失业党员,组织他们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对在职党员,加强其“八小时外”管理,鼓励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有力增强了街道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围绕重要节日组织活动,多形式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特殊纪念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了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三是围绕树立良好形象,全方位推进廉政建设。在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细节和务实。在日常招待用餐和外出就餐费用上必须经主要领导同意,一餐标准每人不得超过十元。坚持开展发挥批评和自我批评,定期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要求党员干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坚持把办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主动出击查处案件,几年来5个街道办事处没有一位党员干部因违纪被查处。 四是围绕调整支出结构,全力提高工作效率。按照“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用经费按项目”的原则,突出抓好支出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行支出过程公开化、管理规范化、节约社会化、效率最大化,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 二、重点工作打攻坚战,稳扎稳打一鼓作气 街道的重点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交办或确定的,需要配合相关部门完成的阶段性或长期性工作。这些工作既有时限性、目标性,更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集中精力,克难攻坚才能取得好成果。 实施棚户区拆迁攻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街道协调城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调研报告:关于特色街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特色街区凝聚了城市记忆和文化内涵,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展示形象的“金名片”、城市休闲的“新载体”,对于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满足人们多层次、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XX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市建设正在从量的扩张转向量质并重,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理念思路,在“品质”和“特色”上下更多功夫,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建设特色街区,以更高标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一、特色街区发展现状 我市历来重视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从20XX年3月启动大建设以来,经过近十年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全市特色街区规划建设管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特色街区发展,市、县(市、区)两级出台政策支持特色街区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创新发展、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整体上看,我市特色街区建设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各县(市、区)特色街区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进步伐不断加快,特色街区数量增长迅速。从调查摸底的情况看,全市共有建成、在建和具备发展潜力的特色街区72条,其中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各类特色商业街24条,省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区9条,国家级称号的特色商业街1条。城隍庙、裕丰花鸟鱼虫市场等一些老牌特色街区,虽然没有入选市级以上示范特色街区,但其

影响已深入人心。一些特色街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其中,肥西三河古镇跻身国家5A级景区;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集故居、寺庙、广场、步行街四位一体,日均人流量30余万人次,年销售额200多亿元;包河罍街已完成两期开发,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成功入选“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和“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形成“北京有簋街,XX有罍街”的局面。 2、建管模式越来越新。各县(市、区)、开发区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环境优化、服务提供、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效提高了特色街区建设管理水平。据统计,72条特色街区中引入专业机构参与建设或管理的有33条,占全部的45.8%。中隐于市、金大地1912、巢湖耳街等街区由企业投资建设,并且由企业负责企划、招商、运营,道路断面、街具、建筑、广告店招、公共区域等都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有效保证了特色街区有序发展、规范运行。罍街等特色街区建成后只租不售,把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管理更加统一,效果比较突出。 3、政策环境越来越优。为鼓励特色街区发展,我市近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X年市政府出台了《XX市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对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特色商业街区称号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各县(市、区)、企业开展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与改造,被认定为市级以上特色商业街区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201X年,我市调整原有扶持政策,形成“1+3+5+N”的政策体系框架,在“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中,采取“借转补”的方式,对各县(市、区)、开发区及企业在特色商业街区

【中国建筑史】清河坊的调查与研究——“清河坊”的古街探索

对清河坊的调查与研究 ——“清河坊”古街探索摘要: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清河坊的历史起源于南宋。而清河坊的得名,与当时的太师张俊有关。南宋定都杭州,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于是,在宫城外围、天街两侧,皇亲国戚、权贵内侍纷纷修建宫室私宅。中河以东建德寿宫、上华光建开元宫、后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龙翔宫等。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关键词:清河郡王、南宋、河坊街 1、历史文化 当时,这一带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古有前朝后市之称,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凤凰山南宋皇城,后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带。它历经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直至解放前夕,这一带仍然是杭城商业繁华地段。杭州的许多百年老店都集中在这一带。清河坊兴于宋盛于清,街区现存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如百年老店胡庆余堂、万隆火腿庄、羊汤饭店等大多建于此时,虽说岁月无情,但现风韵尤存。 1.1清河郡王张俊 张俊(1086~1154),字伯英,南宋武将,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锜并称四大将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穆武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晚年封清河郡王,显赫一时。绍兴二十一年10月,张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历史上,张俊之流,人所不齿,却以此宴而闻名;宋徽宗政绩不佳,然亦以书画为后世所推崇。 那么简单来说,张俊,就是参与陷害岳飞的。 详细履历: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在与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升为下级军官,北宋末,曾随种师中援太原。康王赵构任兵马大元帅,他即率部往从。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建立御营司,任张俊为前军统制。南渡初,宋高宗被苗傅、刘正彦所废,他和韩世忠等受张俊节制,平定事变,因而升为御前右军都统制,拜节度使。绍兴初年(1131),出任江淮招讨使,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刘豫南侵。后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绍兴十年金军南侵,宋诸军迎击,都得胜利。张俊也派部将王德收复宿州(今安徽宿州)、亳州(今安徽亳州)。旋即撤兵,不支援岳飞。次年,他迎合朝廷对金议和的意向,自请解除兵权,授枢密使。又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

XXXX年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XXXX年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可编辑) 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调研报告xx街道办事处辖区位于城区东半部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个居委会(含xxx、xxx两个街道居委会)xx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本地居民万人属地管理的市直单位余个。 办事处所辖的各居委会属典型的“城中村”除城区主次干道外基本上村村相连。 其规划建设完全遵循城市管理范畴其一本地居民与城区干部、职工、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混居其二大部分党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所辖的个居委会其三辖区除少量零星耕田外其它裸地已被市政府l 、财政体制。 办事处的城建管理服务中心和城建办在城建管理工作中无任何额外财政收入环卫办每年通过各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征收了一定数额的环卫费全部用于社区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和聘请环卫工人工资开销。 、城建管理工作成效。 办事处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坚持“建管并重建管同步”的思路实行分包制把城建环卫工作任务分解到居委会分解到人实行奖罚并积极运用“”工作法动员群众主动出资筹款参与建设全面实行自筹、自管、自建并多次在辖区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清理违法违规建筑等专项活动。 几年来全处硬化背街小巷余条多万平方米铺设彩砖两百余处万余平方米配套建设下水道多米建设社区小游园个栽植花草树木十万

余株每个社区居委会均配套社区卫生所、便民小超市、幼儿园、文化茶馆、健身场地等两所以上改造升级公厕座建成垃圾中转站处组建了余人的环卫清洁队伍负责辖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内余万平方米范围的环卫清洁任务建成文明居民小区个植树余株绿化面积余平方米。 同时积极配合建成了市人民公园、xx游览区、xxx展览馆、xx 大道、xxx路、x高中、xx嘉园等市重点工程以及xx医院迁建、xx 学校等市重点在建工程。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混乱。 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在建筑房屋时无证违规建设、超标建设、不按规划建设、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私卖土地等。 、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主要表现为游商小贩随处设点摆摊、临街商铺占道经营、农贸市场有市无商等。 、环境卫生脏乱差。 主要表现为生活和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无分类环境卫生配套设施人为损坏严重等。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城市意识差。 办事处居委会的居民大部分是近几年在城市化过程中由农业户口转化成城镇户口的失地农民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农村生活习惯无法立即适应新的城市生活造成城市生活意识淡薄在处理日常生活和生产方面随意性较强法律意识也不高因此出现了在建房、经商、环境卫生等方面不按程序或制度办事的状况。

20100508杭州特色商业街清河坊专题片文案 南宋御街评估报告 特色商业街研究:杭州南宋御街“服务与监管一体

《杭州有个清河坊》电视专题片文稿 Manuscript for special TV program A Street is called Clean-river Street in Hangzhou 开篇 Introduction 每一座著名的城市, 都会有一条与其相般配的街市。 这条街道浓缩着一个城市的千年历史, 传承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见证着一个城市的荣耀兴衰。 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庙,杭州的清河坊。 Every famous city has a representative street, which crystallizes its thousands years of history, bears the marks of its culture and witnesses it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se streets are Wangfujing Street in Beijing, City God Temple in Shanghai and Clean-river Street in Hangzhou. 出片头:杭州有个清河坊 Title: A Street is Called Clean-river Street in Hangzhou 第一篇清河坊溯源 Chapter on e Origin of C lean-river Street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这是古人对富饶的杭州赞美之辞。 那么当初杭州繁华之地在哪里? “Suited in the fertile Southeast, It is the capital of Sanwu State and prosperous all along the history”. Such is our forebears’ comment on fertile Hangzhou But today, where is the once prosperous place of Hangzhou? 答案很明确: The answer is definite: 就在吴山脚下的皇城根儿——清河坊。 清河坊在西湖新十景的吴山南侧, 东接中河、鼓楼湾。 At the foot of the imperial city beside Wu Mountain----Clean-river Street, which lies to the south of Wu Mountain, one of the new ten sceneries of West Lake and converges in the east with Middle River and Penglou Bay. 清河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

历史街区保护的调研报告

历史街区保护的调研报告 保护历史街区是人们痛定思痛的选择。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所以,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中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

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11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一,武汉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1,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 武汉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和民族建筑含蓄典雅为一身,汇金融、商业、居住、宗教、外交、工业建筑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建筑艺术和武汉市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的演变,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和艺术瑰宝。 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发展始于晚清,盛于民国,衰于沦陷。主要是两部分: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5年抗战胜利期间的近代历史建筑;上世纪50年代的

现代风貌建筑。 1861年汉口开埠,英、俄、法、德、日五国,在租界相继建立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工部局,兴办洋行、银行和工厂;传教士在汉兴办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特式等主要建筑风格。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建立了大批近代工厂、火车站、学堂等,这些建筑有的纯西式,有的中西合璧。清末和民国时代,民间人士构建了近代工厂厂房、里份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这些建筑成为武汉城市由传统走向近代的表征。1938年,武汉沦陷,日本的侵华战争给武汉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了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工业项目,兴建了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文化设施,留下了大批时代特征鲜明的风貌建筑。 XX年4月1日,实施了《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确定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

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调研报告

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的调研报告 3月1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他强调,长沙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新中求进、好中求进,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转型创新发展,以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现代化进程,大步践行“六个走在前列”的新成效、新作为,加快打造“一部一带”的核心增长极。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传达了全国两会精神。市领导张迎龙、袁观清、范小新、余合泉、张湘涛、陈泽珲、程水泉、文树勋、赵文彬、李军、张迎春、陈献春、钟钢等出席会议。 易炼红指出,XX年全国两会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全面总结了XX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提出了XX年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了稳中求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着力促进“三量齐升”、推动“四化两型”,扎实做好XX年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出了

六方面具体要求。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委重大部署,为长沙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上下要将之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易炼红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实质。要准确把握XX年全国、全省、全市发展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芙蓉区马王堆街道位于浏阳河西岸,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马王堆、滩头坪、古汉城社区)和2个行政村(火炬村、新桥村)及1个社区筹备组(九道湾社区筹备组),现有城镇居民5万余人,农业人口7800余人,流动人口2万余人,各村、社区共有安置小区13个,房屋304栋,总建筑面积约为79万平方米,有各类仓库20多万平方米,属典型的城郊结合部。近年来,马王堆街道按照省、市“安全生产标准”,积极开展省级安全生产示范街道创建工作,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全街上下形成了“安全责任人人有,安全生产人人抓”的工作格局,为辖区安全稳定及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用,近几年来,辖区内没有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XX 年度,马王堆街道作为芙蓉区唯一一个街道荣获了省“安全生产示范街道”。 一、具体做法 (一)“网格化”管理,严格一个“管”字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让湘楚文化重现学院街—关于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调研报告 工作组下到社区后,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深刻感受到此地文化资源蕴藏之丰富,意识到保护好此片地区文化资源对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天心的重要意义,于是结合下基层活动,对学院街地区进行深入调查,对街道区域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简要调研报告如下: 一、原学院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貌: 学院街地区南接城南路,东靠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北至解放西路,西临湘江风光带。辖四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占地0.45平方公里,有常住居民19000余人,街巷76条。 据街志记载,学院街地区的历史开始于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学院街也因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此设提督学院而得名。历朝借设官在此征钦。历经七个朝代多年风雨沧桑,逐步繁衍成商贾云集、居民集居之所,成为古城长沙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域,也造就了学

院街地区璀璨的历史文明。原学院街地区文化资源主要有四个特点:[那一世范文网文章-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 1、庙宇众多。据历史记载,此地区曾为城南风水之地,由于历代封建王朝迷信风水,商贾市民祈求平安富庶,遂大兴土木,建设庙宇。各朝均有增加,至民国初期,此不足0.45平方公里的地区,共建成各种规模庙宇达5处之多,分别有建于秦时的娘娘庙,建于宋朝的西文庙,建于清初的天妃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屈子祠,华光庙等,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有3处,当时香火极盛,成为学院街地区一大盛况。目前,这些庙宇或毁于“文夕”大火,或被拆除,或已迁往别处,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2、古井密集。学院街紧邻湘江,井水水质甜美如饴。学院街的古井,培育了当地的市井文化,也养育了许多名人。随着历朝人口的增长,古井越来越多。但后来由于自来水的普及,至九十年代初期,街道范围仅保留古井10余口,但在长沙相当面积的地区来说,已非常鲜见了。其中,有遐龄井、白鹤井、古石井、文星井、泉嘶井、金砂井、陈家井、华光庙前古井、娘娘庙内古井等,不少古井都有优美的故事流传,至今仍有3口古井在使用。 3、街巷凝香。旧时作为提督学院所在地的学院街,在这片并不算宽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精典的名称,形成独特的老街文化。街道范围共有街巷76条,60%以上还沿用旧时的名称,如凤栖园巷、墙畔祠巷、、百花村巷等,这些街道名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长沙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状

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1.街区布局与景观 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穿过。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图1)

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 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

街道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编辑了街道工会工作调研报告,给大家提供个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市总工会的指导推动下,我区的基层工会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成效也日益明显,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指导服务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区工会组织体系中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重要层级。 我区现有8个乡镇和8个街道办事处,已全部建立了工会联合会,乡镇(街道)配有专职工会主席,覆盖我区8个乡镇和8个街道。截止目前,全区累计建立基层工会1150家,会员达50660人。 我区乡镇(街道)成立工会联合会以来,在健全基层工会组织网络,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发展。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基层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基层组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建立了乡镇(街道)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三个同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工会组建工作的开展。二是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针

对乡镇(街道)工会辖区内企业和职工的特点,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会维权网络。 由于受到思想认识、组织体制、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前乡镇(街道)工会还没有完全适应工作职责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领导重视不够。个别企业少、职工少、工会工作基础薄弱的乡镇街领导对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对工会工作开展重视支持不够。二是工会干部专职不“专”。有的乡镇(街道)工会出现了专职工会干部以兼职为主,主业为辅的现象,造成工会干部专职不专,使工会成为摆设,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三是人员随意变动。工作人员随意变动较为严重,流动性较大,有的工作人员走了,工作没人接收,导致工作“没人管”,出现空岗现象。四是大部分乡镇(街道)工会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环境和办公设备有待改善。五是乡镇(街道)工会没有办公经费,工会较为被动。 加强乡镇(街道)总工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当前,针对我区乡镇(街道)工会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区总工会要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工会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乡镇(街道)工会的工作水平。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 市政府令第164号 (2000年12月2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为加强对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管理,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指杭州市上城区范围内东临中河路、西至华光巷、南靠吴山及鼓楼、北抵高银巷,同时向东延伸到元宝街、胡雪岩故居,向北延伸至祠堂巷于谦故居的区域。 第三条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应当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整修,应当坚持保留历史文脉与再现传统街区风貌的有机统一,并参照《威尼斯宪章》全信息原则、可逆原则、可识别原则和多样性、多元化文化原则,对所有建筑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第四条上城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上城区人民政府组建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管理和监督工作。 建设、规划、文物、土地、旅游、房产等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清河坊历史街区内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上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会同市有关部门编制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当划定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应当编制能反映整体历史环境风貌的详细规划,合理确定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当合理布局各区块功能,保持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气息。 第六条上城区人民政府应当把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所需经费列入

最基层的难与盼乡镇街道党政办调研报告

“最基层”的难与盼 ——乡镇、街道党政办调研报告 乡镇、街道是党和国家政权体系最基础的环节,处在党的群众工作的“一线”和国家行政治理的“前沿”,是中央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一环节的工作做得怎样,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乡镇、街道党政办在这个“最后一公里”中,处于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在乡镇、街道所属的各个机构之中,党政办是综合性的辅助机构(其他机构是单一性的职能机构),处在核心、枢纽与窗口的位置,是机关的运转中心、参谋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人们常常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乡镇、街道的工作,那么也可以说,党政办就是这根针的“针鼻儿”。 与其工作的重要性相比,乡镇、街道党政办得到的关注却很少。如今互联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但输入与乡镇、街道党政办有关的关键词,能够搜索到的有用信息却少得可怜。这种出乎意料的反差是我们下定决心开展此次调研的重要动因。另一个动因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调研采取点面结合的形式,力求信息的系统、准确和深刻。尽管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精力,在静下心来撰写报告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庆幸此次调研收获巨大,另一方面也深感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重要的、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这自然是《秘书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我们也真心期待领导、专家和更多有识之士,共同耕耘“最基层”秘书工作这块沃土。 给乡镇、街道党政办“画个像” 乡镇、街道党政办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样的?除县(市、区)一级外,更高层级办公厅(室)的同志们亲眼见过的恐怕并不多。这里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基本情况。 (一)办公条件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们走访过的十余个乡镇、街道党政办,其“外表”虽各不相同,但也有很多共性。一个典型的乡镇、街道党政办是这样的:位于乡镇、街道办公楼的一层,处在人们进楼最容易找到的那个位置;办公室相对比较敞亮,工位比较集中,电话、电脑、传真机在办公桌上整齐摆放,文件柜、资料柜靠墙排列,有的还有里间,安放着简易的单人床供值班休息之用;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未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但在的人都是紧张地忙碌着……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党政办的办公条件也有很大差别,经济发达地区比如广东顺德下辖各乡镇、街道党政办,办公自动化水平非常高,而在陕西商南某镇,则有几个人排队等用一台电脑的情况。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商业街区情况调研报告 街商业街区是县城的商业集聚带,是市民居家购物休闲首选的商业街区,也是重要的对外窗口。街的形象代表着的城市形象,街的现在和未来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据清光绪八年《县志》记载,溧邑自隋唐以来,街衢繁盛,物阜民康,唐时,城外街为县城之中心,县衙署和城隍庙就设在街道之中。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徐必达修治城内街道,皆铺以石。古往今来,街始终店家林立,商贾云集,生意兴旺,人流如潮,是我县一条传统的商业街,也是我县商业文化的聚集地。 街长450米,位于护城河北岸,珍珠路与中大街之间,居于商业核心区的中心位置。建国后,我县国有和集体商业公司的零售店面大都设在这条街上。1984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就把街确定为商业步行街。1995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对街南街区域进行全面拆旧建新,北面商铺也装修出新,路面进行了简易铺装,并于1996年1月8日举行了街商业步行街落成典礼,成为当时郊县旧城商业街区改造的样板工程。此后,街北街陆续进行了局部出新改造。XX年开始,以街为轴心,对珍珠路、交通路、中大街、大东门街围合地带进行“两场一街”(商贸文化广场、街商业广场、大东门

美食街)拆旧建新改造,XX年陆续建成投入运营。XX年街西北区域地块开工建设“名仕阁”商住楼,XX年底前将建成投入运行。至此,街商业街区的改造建设初步完毕,街已由原来的一条老商业街,演变成一个完整的商业街区。整个街区占地面积约40万平米,其中商用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街面广场、停车、空闲面积约5万多平米。街商业街区内拥有大小商户500多家,汇集了我县大型超市、电器卖场、星级酒店、休闲娱乐、时尚饮食和大部分知名品牌店。经过近几年的打造,街区内的商娱功能放大,时尚业态增多,门类逐步齐全,已经成为县城地区不可替代的商业中心区和人流物流聚集区,也是我县商业文化和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 目前,对商业街区实施管理的单位有5家:一是“两场一街办公室”,原在“县三产办”名下,XX年1月以后移交给永阳镇三产办,从事带有一定政府综合协调性质的管理职能;二是“两场一街”的物业管理公司,共有3家,分别是:管理街商业广场的瑞祥物业公司,管理商贸文化广场的秦环物业公司和管理大东门美食街的青河物业公司,均由原开发建设“两场一街”的3家开发商分别聘用,从事区域内的日常物业管理;三是由市容局承担街包括南区及“两场一街”以外的街巷河沿的市容环卫管理。 二、街商业街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街商业街区虽然经过几次改造,但限于当时的财力、规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

1681.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以杭州清河坊为例 魏祥莉 【摘要】在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概念,是我国遗产保护的一大进步,也是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措施的重要补充,并把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灵活性。本文以杭州清河坊内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方式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使之具有活力。历史建筑需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从自身价值出发,因地制宜,进行适应性保护,并尽可能的延续原有功能,若原有功能已经消失或衰败,则可结合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利用。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适应性保护;城市活力 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保护和开发压力很大,而其中的历史建筑通常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筑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在重开发的浪潮下被拆除或拆除重建,造成“建设性破坏”;或者为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而破坏原有风貌,造成“保护性破坏”。 尤其在我国2011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大检查中,将历史建筑的相关情况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依据之一,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数量;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以及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挂牌保护的比例;历史建筑修缮改造资金是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1从检查结果来看,在被查的110个名城中,历史建筑有11203栋,有30个城市没有登记历史建筑,大多数名城没有由政府公布历史建筑;有的名城对历史建筑概念不清,与文物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混淆2;或者为了应对检查,而临时公布一批历史建筑,或者缺少保护标志、档案建立等。 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仍存在大量问题,包括概念混淆、认识不足、 1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2《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检查的总结》。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分析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及思考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杭州是首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域,其具有的文化底蕴已无法估量,面对时代飞速发展的这一现象,对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了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符合现代发展的脚步,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 关键词:保护、改造、基础设施、文化街区 一、引言 杭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已公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处,保护面积超过400公顷。自1999年开始,杭州陆续组织实施了多处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工程1,这些街区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现状情况各不相同,经过十余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力推进实施,这些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均已完成。杭州市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最大“卖点”,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已较为深人,在取得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教训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矛盾与无奈抉择,笔者曾经参与了多个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设计工作,下面就此谈些体会。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及总体情况 1996年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村、清河坊4个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对名城保护的加深和保护范围的扩大,2001年又增补了北山街等3个历史街区,2003年修编的《保护规划》确定了10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还推荐了13处拟保护的历史地段。2004年11月,市政府颁布《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历史文化街区作了明确定义:文物保护

历史街区调研提纲2015

历史街区调研内容 一、概况 1. 史料 1.1 名称 1.2 概要 1.3 保存人 1.4 存放地 2. 位置 2.1 所在城市(村镇) 2.2 周边 2.3 区域交通 3. 规模 3.1 人口规模 3.2 占地规模 3.3 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比例(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建筑总用地) 3.4 人均住房面积(住房建筑面积规模/人口规模) 3.5 经济与产业 (1)组成情况 (2)效益 (3)分布状况 (4)从业人员 二、地段整体 1. 历史渊源 1.1 历史沿革 1.2 宗族 1.3 名人名事 1.4 老字号 1.5 街区及道路名称(历史与现状) 2. 民俗 2.1 生产劳动民俗 2.2 日常生活民俗 2.3 社会组织民俗 2.4 岁时节日民俗 2.5 人生礼仪 2.6 游艺民俗

2.7 民间观念 2.8 民间文学 3. 自然地理 3.1 概况 (1)地貌 (2)气候 (3)水文 (4)土壤 (5)动植物 3.2 选址 4. 街区空间 4.1 空间结构 4.2 空间肌理 4.3 空间尺度 三、建筑物(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保护建筑) 1. 概况 1.1 名称地址 1.2 建造年代 1.3 历史沿革 1.4 使用功能(历史与现状) 1.5 建筑产权 1.6 使用与空置情况 1.7 保存完好程度 2. 技术经济指标 2.1 建筑层数 2.2 建筑类型 2.3 建筑面积 2.4 用地面积 2.5 结构形式 2.6 平面形式 2.7 立面形式 2.8 构件及细部 (1)屋顶(含披檐、雨棚) (2)门窗 (3)细部 (4)家具陈设 2.9 色彩与材料 (1)门 (2)窗

关于2020新农村街道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2020新农村街道建设的调研报告 按照组织安排,今年x月至x月我到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进行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挂职锻炼,任书记助理。挂职锻炼期间,我按照领导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加强实践锻炼,不辞辛苦,深入市鄞州区下应街道办事处有关村庄,对该街道所在的市情、区情、街情及新农村建设有了较深的了解,并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所见所闻、所触所感,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位于东海之滨,地处当今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是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全市陆域面积x81x平方公里,海域面积xx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68.0x万。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享有东方大港、商贸都会、文化名域、和美之城的美誉。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港200x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列中国大陆港口第四位、世界前十位。的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x0%以上,私营企业超过l0万家,个体工商户突破26万户。已连续几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3件、中国名牌产品61个。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名家辈出,籍两院院士已逾x0位,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是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几年跻身全国十强。市下辖的三个县级市、两个县、六个区。鄞洲区与中心城区东、南、西三面紧依,总面积l346平方公里,共辖18个乡镇、6个街道,户籍人口80万。200x年,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0亿元和145亿元,蝉联全省县(市)区第二和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荣列全省之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比重达45%;名牌产品销售比重达38%:十二年免费教育、农村卫生事业改革、社会保障全覆盖等惠民措施在全省全国率先实施。 下应街道地处市东南,紧靠市东部、南部两大新城,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街道辖区总面积22.2平方公里,下辖1x个行政村、10个社区、1个居委会、1个渔业社,人口11万左右,常住人口2.x万,外来人口5.x万。近年来,下应街道党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报告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调研考察报告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领导罗杨、周燕屏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等一行7人组成调研组,5月19日至20日深入到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实地调研考察,对该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措和街区管委会在民间文艺发展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活力动力,从而推动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和提升综合效益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 一、民间艺术使千年老街获得新生 清河坊历史街区是杭州历史上最著名的街区,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古老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十年前,这条曾经承载着历朝历代辉煌、寄托着无数杭州人旧日情怀的文化驿站,在千年后风雨凋零,褪去往日颜色,甚至变得有些面目全非。居住环境杂乱,商户冷清,产权错综复杂,民居建筑年久失修。 为此,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呼吁,恢复和确立清河坊历史街区应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并给予了积极指导和热心帮助。作为杭州的历史人文财产宝藏,清河坊历史街区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现存的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如何深入发掘、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完成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

次自我救赎和华丽转身,是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面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的紧迫课题。2000年,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在专家组的直接指导下,对这片历史地段进行维修、改造,严格按照原有风貌和历史肌理加以保护修复,进行定位和合理布局。街区除保留了老字号外,还引进了彰显特色的百业百态,着重展示杭州清末民初民俗文化、中药文化、百年老字号、民间工艺品、书画、金石文化,饮食文化,引进的各商户达300余家。 自2001年10月开街以来,清河坊历史街区始终以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为己任,经过5年时间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开发,整个街区形成了民间手工艺、中华老字号、民间故事(传说)、古建筑、民俗活动等多元共存的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杭州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基地和重要空间。 二、民间手工技艺使老街充满活力 要使老街区焕发活力就必须以民间文化为依托,把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竞争力,使民间文化成为老街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民间文化保护与老街区发展的互动和良性循环。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清河坊仍然保持着古典的文化意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古色古香的特色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但最令人流连的是那些花样繁多的民族工艺品以及在亭摊里忙 碌的民间艺人。细心的游客都会发现民间艺术和民间艺人是这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