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文成公主进藏 习题1

2 文成公主进藏 习题1

2 文成公主进藏 习题1
2 文成公主进藏 习题1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

《文成公主进藏》练习题

一、抄写词语

xī zànɡ zhì huì lónɡ zhònɡ zhǎo zé dì

jí xiánɡ rú yì pián yì lā sà juàn huā

二、查字典填空

1、西藏:“藏”字部首是()查音序()全字共()画。这个字在“藏经阁”中读()。

2、沼泽:“泽”字部首是()除部首再查()画。

与这个字字形相近的字有()。

三、比一比,再组词

朝()臣()招()番()疏()

潮()巨()沼()蕃()梳()

四、写近义词

聪明----()立刻----()断定----()

可恶----()难过----()吉祥----()

五、写反义词

方便----()隆重----()

密切----()能干----()

六、连线题

吉祥的沼泽地

清澈的西藏

可怕的神鸟

神奇的小河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乌鸦()的首领()的公主

()的牛羊()的身体()的树林

八、巧填关联词。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尽管……也……无论……都……

1.他()自己多吃苦,()让妈妈操一点儿心。

2.他自己()吃多少苦,()不让妈妈操一点儿心。

3.()让妈妈操心,()自己多吃点儿苦。

4.()自己吃了很多苦,他()不让妈妈多操心

九、请你填一填动词,

()过一道道河,()出一扇扇石碾,()过一条条江

()出一叠叠纸张()一座座山,()出一瓶瓶美酒,()过一个个岗,()出一件件衣裳

十、正确填写标点符号

1、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2、。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

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十一、选词填空。

1.请求要求

(1)爸爸对我()很严格。

(2)唐朝皇帝答应了松赞干布的()。

2.理会理解

(1)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教室外面发生的事。

(2)要勤于思考,养成独立()课文的能力。

3.断定决定

(1)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明天会下雨。

(2)我们()星期天到社区为老人们做好事。

十二、按要求写句子。

1.松赞干布迎接公主。(扩句)

2.使臣认出了文成公主。(改成“把”字句)

3.老百姓把文成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改成“被”字句)

十三、按原文填空

()的时候,()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即()又(),就派大

臣到()去求婚。

十四、简答题

文成公主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

十五、小练笔

缩写《文成公主进藏》

答案

一、抄写词语

西藏智慧隆重沼泽地

吉祥如意便宜拉萨绢花

二、查字典填空

1、西藏:“藏”字部首是(艹)查音序(Z)全字共(17 )画。

这个字在“藏经阁”中读(cáng )。

2、沼泽:“泽”字部首是(三点水)除部首再查(5)画。

与这个字字形相近的字有(略)。

三、比一比,再组词

朝(唐朝)臣(大臣)招(招待)番(一番)疏(疏远)

潮(潮湿)巨(巨大)沼(沼泽)蕃(吐蕃)梳(梳子)

四、写近义词

聪明----(智慧)立刻----(马上)断定----(确定)可恶----(可憎)难过----(伤心)吉祥----(如意)

五、写反义词

方便----(不便)隆重----(简单)

密切----(疏远)能干----(无为)

六、连线题

吉祥的沼泽地

清澈的西藏

可怕的神鸟

神奇的小河

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可恶的乌鸦年轻的首领美丽的公主

又肥又壮的牛羊健康的身体茂密的树林

八、巧填关联词。

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尽管……也……无论……都……

1.他(宁可)自己多吃苦,(也不)让妈妈操一点儿心。

2.他自己(无论)吃多少苦,(都)不让妈妈操一点儿心。

3.(与其)让妈妈操心,(不如)自己多吃点儿苦。

4.(尽管)自己吃了很多苦,他(也)不让妈妈多操心

九、请你填一填动词,

(趟)过一道道河,(推)出一扇扇石碾,(跨)过一条条江

(拿)出一叠叠纸张(爬)一座座山,(捧)出一瓶瓶美酒,(站)过一个个岗,(绣)出一件件衣裳

十、正确填写标点符号

1、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2、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十一、选词填空。

1.请求要求

(1)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

(2)唐朝皇帝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2.理会理解

(1)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理会)教室外面发生的事。

(2)要勤于思考,养成独立(理解)课文的能力。

3.断定决定

(1)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断定)明天会下雨。

(2)我们(决定)星期天到社区为老人们做好事。

十二、按要求写句子。

1.松赞干布迎接公主。(扩句)

2.使臣认出了文成公主。(改成“把”字句)

文成公主被使臣认出了。

3.老百姓把文成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改成“被”字句)

文成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被老百姓叫做“内地桥”。

十三、按原文填空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

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搅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即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十四、简答题

文成公主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

1.文成公主用树干搭了一座桥。2.把羊毛撒在地上,沼泽地变好走了。3.背走了巴山,使大家走路方便。4.西藏有了五谷,当地老百姓学会了耕种和其他技艺。

十五、小练笔

缩写《文成公主进藏》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

30.《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 教师:很高兴来四(3)班上课,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学生:文成公主进藏。 教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手指板书)—— 学生:蒋军晶 教师:各位,蒋军晶是我(笑),我可不是这个故事的作者。但是,我还是要追问你们,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 学生:(低头看注释)《藏族民间故事选集》(笑) 教师:这是一本书,作者是人。 学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笑) 教师:那是出版社。你知道? 学生:是文成公主。(大笑) 教师:胡说,还松赞干布呢。(笑) 学生:是老百姓。 教师:对啊,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没有具体的作者的,所以你们在注释里也找不到的。如果一定要作者,那就是当时的老百姓,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的故事,是我讲给你听,你讲给他听。是爷爷讲给爸爸听,爸爸讲给儿子听,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的知道这个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 教师:这个民间故事还有一个特点,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

事。是哪个民族的故事呢? 学生:是藏族的故事。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 学生:我是从《文成公主进藏》的“藏”字推测的。 教师:真聪明,这个藏就是“西藏”的“藏”,是“藏族”的“藏”。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面有好多藏族的人名、地名,下面请快速浏览课文,只要看到藏族的人名地名就把他圈出来。 (学生圈画) 教师:藏族的人名有一个,地名有好多。画好的自己在座位上把词语读一读。 (生读词语) 教师:谁来读这个人名? 学生:松赞干布。 教师:跟他一起读,那一个字儿念“干”,读得很准确。 (生跟读)。 教师:地名呢?每人说一个,最好从前往后说。 学生:青藏高原。(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学生:吐蕃。(“蕃”字念得非常准确) 学生:路纳。 学生:达尤龙真。(四个字的地名读的时候要连贯一点) 学生:乃巴山。 学生:拉萨。(注意“萨”是平舌音)

《文成公主进藏》课文原文

《文成公主进藏》课文原文 文成公主进藏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 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搅松赞干布,她听讲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即美丽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她的智慧。她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与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她先把小马与母马分开,分不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她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如此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特不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 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她认真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她姑娘戴的都 是绢花。她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内心特不快乐、她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讲,她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因此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

小麦、荞麦等种子与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讲:“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行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伙儿讲,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因此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讲了坏话。 它问:“公主,您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讲:“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哎呀,松赞干布差不多死了,您还去干什么?" 公主听讲松赞干布死了,内心有讲不出的难过。 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内心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过了一些生活,文成公主想:即使松赞干布确实去世了,我也要去看看!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 讲:“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

文成公主进藏评课稿

《文成公主进藏》评课稿 《文成公主进藏》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复述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教学时,林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放手让学生自读,重点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林老师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出示西藏的图片,配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西藏,了解西藏民间传说的兴趣。其次,运用多媒体出示的填空和提纲复述课文。最后,运用视频了解文成公主为藏族地区做出的贡献。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自读自悟”与“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这两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在“自读自悟”这个阶段,我放手让他们去读。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当学生们进行研究性阅读时,学习活动愈是自主,那么研读的过程就愈是反映学生的个性,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就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接下来的“交流汇报阅读收获”时,我想虽然是“自主学习”,但是还是必须“放而不乱”的,就是说必须是有目的有限制的“自主”,因此在我还是让他们围绕着几方面进行交流。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在于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说,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做。变课堂为一个充满创造与发现的乐园,从而充分发挥研读的自主性,使学生个性发展获得最佳效果。 当然,课堂是生成的,预设得再好,也难免会有缺点,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指导——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我,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学生和我都刚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因此我还是有点担心他们“研读”不到“重点”,不大敢放手,唯恐学生理解不到位,扶得太多,导得太多。使学生的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 2、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因为个性阅读未能充分展开,使部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深度不够,感情没有达到共鸣。 3、时间的安排上,研读文本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复述故事时间不够。“自读自悟”这一环节如果课前让他们预习的好的话,课堂上就不用花这么多时间,直接把重点放在“交流汇报阅读收获”这一环节,这样一来,后面的复述故事的时间也就够了。

四年级《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四年级《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四年级《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 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 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抽学生简要概括。

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么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四、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五、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六、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七、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八、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九、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十、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1.故事导入:文成公主在西藏的贡献 2.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达拉宫一起去认识这位善良美丽的公主!(板书课题) 3.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猜测文成公主进藏场面,为什么要去西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思考文成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做标记。 3.检查生字词:大臣使臣松赞干布求婚 吐蕃路纳乃巴山西藏 绢花青稞豌豆沼泽地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做好记号。 2、小组合作:(1)文成公主进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2)进藏过程中的故事全概括出来了。那么进藏前还讲了那些小故事呢? (唐皇帝出了“区分马匹”和“辨认公主”两个难题来考察吐蕃使者的慧。) 四、交流感受,复述故事 1.我们对《文成公主进藏》有了整体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给了同学们一些印象。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美丽、动人、神奇等) 2.你觉得这些故事哪部分最神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来复述故事,看谁讲得最清除、流畅。 3.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结合学生的自读批注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是漂亮又聪明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 (2)是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第四自然的可以体会到) (3)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谁也难不倒她。(第五到第十三自然的可以体会到) (4)非常重感情。(第十和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 (5)为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

优质课比赛评课小结

金沙县2013年度春季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 评课小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从活动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大家参加这样的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两天来,九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各有千秋,展示了新课改以来的许多亮点。当然,教师课堂教学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想,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既让上课的老师获得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教学技能、水平给予肯定;同时也让更多的老师们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博采众家之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首先,将他们的课堂中的亮点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1、大部分教师教师吃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力争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突破,有效地指导了教学过程。除进行双基教学之外,还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可喜的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如:太平完小的陈琴老师、岩孔完小的邓丽老师,以及平坝中心完小的汪淼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严谨,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教师整节课的引导十分得体,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另外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明白了道理,受到了教育。桂花乡的王奇文老师教学的《文成公主进藏》

抓主文中几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把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运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读自悟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在较好的自读自悟中学习。石场乡的何玲老师引导学习《文成公主进藏》一文,能抓住文成公主进藏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这还让学生在学习记事文章的过程中领悟了怎样构思这类文章,让读与写有机地整合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 2、本次比赛中,九位老师堂导入很有实效性,都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导入设计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各位教师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各位老师都在自己执教的课中,下了工夫,动了脑筋,做出了效果。如:张显政老师利用两句关于朋友的名言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罗昌志老师启发让学生围绕“现实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对待朋友的?”这一话题进行交流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岳雨老师用“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作为《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导入等等。 3、教师的板书书写都比较规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讲,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还有个别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了怎样规范书写汉字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 文成公主进藏课文

文成公主进藏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课文]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叫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chén)到唐朝去求婚(hūn)。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juàn)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 文成公主出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kē)、豌(wān)豆、油菜、小麦、荞(qiáo)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zhǎo)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撤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撤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wù)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它问:“公主,你要到哪儿去呀?” 文成公主说:“我要去找松赞干布。” “哎呀,松赞干布已经死了,你还去干什么?” 公主听说松赞干布死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她就在达尤龙真修了一座石屋子住了下来,还咬破了指头,在石壁上写了血书来纪念松赞干布。公主心里难过,没有心思梳妆,右边的头发散了也不理会。因此,这个地方北岸的树木稀,南岸的树木密,两边长得不一样。 过了一些日子,文成公主想:即使松赞干布真的去世了,我也要去看看!碰巧这个时候,神鸟天鹅从远方飞来,说:“公主,公主,不要难过,快到拉萨去吧,松赞干布的身体很健康!公主,公主,快到拉萨去吧,一切都会吉(jí)祥如意!”文成公主听了,十分感激神鸟天鹅,马上就动身前往拉萨。 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修订版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恶”;读读记记“绢花、青稞、吉祥、沼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体会故事的美妙与神奇,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的美妙与神奇,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出问题 1、欣赏一段西藏的风光。(课件)你觉得西藏怎么样? 2、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西藏美丽的布达拉宫。这座宫殿是专门为文成公主修建的。听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3、答案就藏在流传在西藏的一个民间传说里。(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根据课题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还想知道哪些内容。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情况。 (1)同桌互相考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发现不正确读音及时纠正。 (2)小组长带领组员做游戏认读生字、词语。 (3)重点强调:臣、沼(翘舌音),绢、祥(三拼音)。大声朗读三遍。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并进行评价。 (2)学生分组分段合作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具体写了文成公主进藏。)那么第1~4自然段写了什么第14自然段又写了什么略读“求婚”,了解起因。 ①用简单的话说一说,当年松赞干布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皇帝出的两个考题中的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 ②第二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判断的 ③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课件出示句子: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暗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的穿戴都一样,只有头上的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3、齐读第14自然段,了解文成公主的贡献。 4、(1)请快速阅读第5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能工巧匠、农作物的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 (2)阅读文章第6~13自然段: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文中以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批注。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1)依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一路上,她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都被她克服了: 当她被一条河挡住去路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她遇到一片沼泽地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她听到松赞干布已经死了的消息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她再次动身前往拉萨却被乃巴山挡住去路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这样,文成公主历尽万难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

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精选范文)

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第一个难题是将100匹小马放在中间,1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5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蜜蜂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5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四年级语文《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述:文成公主知书达理,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要求: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2、交流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引导: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公主和其他什么人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 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遥远而又神奇的西藏,那里有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有数不胜数的珍奇异兽,有雄伟壮丽的宫殿建筑,还有热情淳朴的藏族人名。你们猜猜这是谁?学生: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老师:是的,这是在布达拉宫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对于文成公主,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了解到关于他们的哪些事情。 学生: 老师:①讲的真好。看来大家都预习得很充分。 ②不知道也没关系,那接下来大家可要集中精力,跟紧老师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这位善 良又充满智慧的的文成公主了。 老师:文成公主不畏艰险,远嫁吐蕃,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西藏,因此藏族人民感谢这位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它的名字是—— 板书:文成公主进藏 二、检查预习情况: PPT呈现: 字音:吐蕃使臣绢花沼泽地豌豆可恶(点出多音字)

字形:松赞干布吉祥如意青稞求婚 难读的: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 老师:在课前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屏幕上的生字,大家先自由朗读一下。(自由朗读) 老师:都会读了吧?那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读给我们听听?看看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得字正腔圆。(学生起立朗读) 老师:大家说说看,在这些字中,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易错字强调,由学生自己说)老师:看来大家都能很好掌握这些生字了,那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一遍。吐蕃预备起。(齐读) 三、了解进藏过程 老师:我们今天学的是文成公主进藏,那这么长一篇课文究竟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进藏呢? 学生:5—13段 老师:那前面是在写什么?谁能告诉我? 学生:西藏使臣求婚的过程 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文成公主对西藏的贡献。 老师:全文就是按照这样一个顺序写的: 板书:求婚——进藏——贡献 老师:那今天我们主要是要学习进藏这一部分内容,看看在进藏途中,文成公主遇到了哪些困难?聪明的公主又是如何克服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文146页,阅读课文第5~13自然段并完成表格。你们也可以用笔在书本上将答案划出来。

文成公主进藏资料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3年?-680年11月1日),生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其父史书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贞观14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道圣旨,将她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年)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据传,玉树县的贝纳沟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这里的藏族首领和群众曾为她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文成公主深受感动,决定在吐蕃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及纺织技术。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的父亲,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赞普。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代的松赞干布就已显现出非凡的才能。父亲被仇人毒害而死后,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他一面缉查凶手,一面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之后,又先后降服周围的苏毗、多弥、羊同等部,势力日益强盛。 完成西藏的统一之后,松赞干布开始致力于政权建设,建立了完备的、以赞普为中心、高度集权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同时,还制定法律、税制,任用贤明的大臣,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 为改变吐蕃人没有自己的文字、靠刻木结绳记事的落后面貌,他派出以大臣吞米桑布扎为首的16名贵族到印度求学,终于创制出本民族的文字——藏文。为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藏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去西藏的路上为百姓做了很多益事。 吐蕃资料记载:吐蕃古昔并无文字,乃于此王(松赞干布)之时出现也。……举凡吐蕃之一切纯良风俗,贤明政事,均为此墀松赞王者之时出现也。一切民庶感此王之恩德,乃上尊号曰“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非常欣赏唐朝的富庶与繁荣。唐贞观八年(634),遣使赴唐沟通关系。同时,与南部泥婆罗(今尼泊尔)通好。公元638年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及青海地区,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松赞干布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有关于文成公主的民间故事很多,课文所选的这个民间故事以历史真实为依托,却又与历史有所出入,反映了百姓对文成公主的崇拜和爱戴。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接着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一系列的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名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学情分析: 学生从民间故事中,了解百姓传诵的文成为民族团结和西藏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如果能自读课文时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能简要的讲述故事,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4、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5、宣传《民族团结条例》,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定格布达拉宫画面,引出古文)。 2.古文欣赏,了解历史。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课件出示:“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新唐书.吐蕃传》 从这段古文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3.揭题并板书:文成公主进藏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布达拉宫图引起学生的关注,然后引出文成公主,并自然地走进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要求:欣赏图片,了解并介绍西藏风情。 二、初读故事,把握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 1.知道什么叫民间传说吗? 2、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3.复述故事。 1)同桌合作简单讲故事。(每人讲一件) 2)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评价) 4.交流:同学们,听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你们觉得她进藏容易吗? 设计意图: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障碍,培养自学能力。边读边做必要的批注,锻炼有目的阅读、自读自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准难读字词的字音。 2、有感情地的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 1、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教学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资料阅读卡和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师朗诵: 高高的珠穆朗玛峰, 刻下你的姓名; 雄伟的青藏高原上, 生活着你的子子孙孙。 你带去了谷物和畜类, 奠定了藏区丰产坚实的基础。 你带去了工艺和医术, 打开了西藏繁荣昌盛的大门。 你带去了大唐的文明, 给藏族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幸福。 历史传播你的故事 你知道这首诗说的是谁吗? 出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朝的一名公主,她既漂亮又聪明。可是这样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甘愿放

弃长安城舒适安逸的生活,千里迢迢来到了偏远落后的吐蕃。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美丽的民间故事。 ——(出示课题)文成公主进藏。一起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现在请快速读读课文,将注音的字词读准。 2、读完了吗?自己读课文的过程中,有遇到困难的地方需要给大家提提醒吗? 3、老师发现有几个容易读错的词: 出示:沼泽、绢花、吐蕃 正音、指名读、齐读 点红吐蕃、知道吐蕃是在哪里吗 出示关于吐蕃的小知识(媒体) 像这样的地名在课文里还有吗?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路纳、达尤龙真、乃巴山、拉萨(指名读) 小结:这些地方,都是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路所经过的地方。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再读读。看到这地图你想说什么?再读词 出示:青稞豌豆荞麦 读读这些词语。这些都是当时文成公主带去的农作物种子。 4、看来,字词都难不倒大家,下面,我们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很长,有什么好办法能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建议大家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来讲。赶紧浏览一下课文,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三部分)有不同意见的吗? 第一部分主要在讲谁干什么?(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聪明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朝皇帝的考验,求亲成功。)出示:答应求婚第二部分谁能讲吗?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讲这一部分时,建议大家用上这些地名,能说得更有条理。(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经过了路纳、达尤龙真、乃巴山,历经了千辛万苦,最后到达拉萨,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出示:辛苦进藏 第三部分呢?文成公主给藏族人民带去幸福美好的生活。出示:不朽贡献 5、现在,谁能把三个部分连起来把完整地说说。(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聪明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朝皇帝的考验,求亲成功。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经过了路纳、达尤龙真、乃巴山,历经了千辛万苦,最后到达拉萨,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她给藏族人民带去幸福美好的生活。)(了不起,能一口气讲下来)再请一位同学来讲,其他同学仔细听。 6、小结:以后遇到很长的课文说主要内容时,我们可以先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讲,这样就能做到既有条理,又简洁明白。 三、深入课文,学习进藏经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xx30课文成公主 进藏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课文 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领,搅松赞干布,他听说唐朝皇帝有个女儿叫文成公主,即漂亮又聪明,就派大臣到唐朝去求婚。 唐朝皇帝接见了吐蕃的使臣,想试一试他的智慧。他派人牵来一百匹小马和一百匹母马,让使臣认出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使臣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先把小马和母马分开,分别拴在两个地方过夜。第二天早上,他把一匹母马放到小马群里,小马一见自己的妈妈来了。立刻就跑过去吃奶。这样一匹一匹地放母马,每匹小马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接着又来了五百个姑娘,她们穿着一样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样的花。皇帝让使臣认出哪一个是文成公主使臣看过每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 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都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唐朝皇帝见这些都难不住吐蕃的使臣,心里很高兴。他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不用说,他们的首领就更聪明能干了,于是就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文成公主出发去吐蕃了。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成公主一起进藏了。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大家说,因为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所以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文成公主到了达尤龙真这个地方的时候,可恶的乌鸦飞来说了坏话。

(七年级历史教案)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 七年级历史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唐和吐蕃民族交往的史实;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活动目标 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提高搜集历史资料、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法,在活动中再现历史情景,认识盛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加深对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友好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学生查找相关历史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对照课文上的画像,做一些头饰(胡须等)、纸折的元宝,找镜子两面。 2.教师查找歌曲《青藏高原》,制作相应的课件。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要求每一组编演一幕短剧;对角色扮演提出一些要求,并对剧本编写进行相应的指导。 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要尽量地再现历史,主要情节要符合历史真实。 2.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过程 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青藏高原》,并打出相关背景图片。 师:“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曲《青藏高原》把我们带到了青藏高原。 (投影青藏高原图片)我们知道今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那么藏族的祖先是什么人呢?(吐蕃人)在7世纪前期,吐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赞普,由他统一青藏高原。这位杰出的赞普的是?(松赞干布)当时的松赞干布十分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就把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位才貌双全的公主是?(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又是怎样嫁到西藏去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演绎这一段历史。 (投影)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投影)第一幕吐蕃使者求婚(音乐起,大唐音乐) 小太监:吐蕃使者到。 禄东赞:尊敬的天可汗,祝您永远安康!天可汗仁慈爱民,大唐人杰地灵,赞普久仰中土文明。我们奉赞普之命,特来大唐求婚。这里有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作为聘礼,请天可汗收下。(太监收下)

文成公主进藏

文成公主进藏 学习目标: 1.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通过根据信息扩段训练,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培养整理、运用信息的语文能力。 3.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通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 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定格布达拉宫画面,引出古文) 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听到这首歌会让你联想到什么(生说。) 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每一个人。(放图片。) (定格布达拉宫)1300多年前,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文成公主,为了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了两年多,来到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给西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2.古文欣赏,了解历史。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课件出示:“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新唐书.吐蕃传》 从这段古文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史书真实、简洁地记录了这段历史。那么在藏族百姓心中,文成公主又是如何进藏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 3.揭题并板书:文成公主进藏 二、初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知道什么叫民间传说吗(语言浅显、通俗,是民间传说。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2、检查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预设一、词语积累 吐蕃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Lesson 30 "Princess Wencheng's entering Tibet" lesson 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课《文成公主进藏》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①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两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的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 神奇。 ③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 进藏图。 A案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 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①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 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 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 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 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示范教案(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表演话剧再现历史,可以让学生在编、导、演的过程当中,自觉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的目的,做到“润物细无声”。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加工润色,进而编成表演性很强的剧本,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整合、概括、运用能力。 2.采取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凝固的历史材料中,赋予自己独立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而且诸多环节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整体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搜集学习、表演评价,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的体会到,为了祖国的疆土,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的先辈们所做的抉择与奉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课前搜集材料,整理剧本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教学难点 活动秩序的维持 ●活动要求 1.历史短剧是今天的人演过去的事,要尽量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再现已逝的历史。 2.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短剧的编排、演出任务。 3.历史短剧的背景知识和主要情节要符合历史史实,但同时也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发挥,使历史短剧流畅、生动、有趣。 4.选若干名同学组成评委,商议制定评比项目和评比规则,要让大多数同学

有获奖机会。评委要做到客观、公正。 ●活动准备 1.按剧情发展,将全班分成3个组,分别饰演“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片段。 2.各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监制。其余同学分任编剧、导演、演员、旁白、服装美工设计、配乐等。允许兼职。 3.各小组成员在确定任务后,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去搜集相关材料及演出用的道具,编剧写出剧本初稿后,请老师商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然后由组长组织全组同学进行讨论、修改。 4.导演根据已经修改好的剧本,组织演员进行排演。在此过程当中一定要发挥导演和演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好演的剧情或是无法布置的道具,可用旁白或是投影。 5.演出完毕,历史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投票选举最佳男演员、女演员、配角、编导等。 6.教师做最后的总结,肯定学生的成绩的同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为日后的课外活动积累经验。 ●拉开剧幕 音乐响起。(最好是舒缓的适合朗诵的) 旁白:比海水更深的蓝,飘浮在天空。阳光舞蹈着,穿梭于大地空旷的长廊里。 雄伟的布达拉宫上空,悠远的钟声回荡着,黎明下的祈祷覆盖了远方的人群,无数的藏袍,无数的智慧,随风吹去。 雪山高耸,静静的俯视着这块神奇的土地,白色的光泽垂直而下,大片的帐篷如一朵朵巨大的花盛开在布达拉宫周围…… 这就是神秘的西藏,一千三百多年前,这里被人们称为“吐蕃”。 公元636年,勇敢智慧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上其他的部落,建立了以逻些为中心的强盛王国。 勤奋好学的国王松赞干布早就对大唐的强盛和富庶羡慕不已。634年,唐太宗李世民见吐蕃日益强大,便派使节前往安抚,松赞干布在逻些城接见唐使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