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梵高《星空》赏析

梵高《星空》赏析

梵高《星空》赏析
梵高《星空》赏析

星空

一个“疯子”心中的《星夜》

西方绘画史上有位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人们每每提及他时总会说他是个疯子。没错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人,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津德尔特,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其早期作品受到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后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其代表作有:《向日葵》、《食土豆者》、《星夜》、《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等。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

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

深深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梵高的绘画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的作品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梵高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要数《向日葵》了,但其实,每一幅画作的背后都蕴藏了作者无限的心绪。

《星夜》可以说是梵高生命后期的一副作品了。1889年5月8日,梵高自愿来到圣雷米在圣-保罗精神病院治疗。这时的梵高已陷入对精神病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中。他每隔几个月发一次病,但事后却非常清醒,并且经常到户外作画。令人惊叹的是,梵高在这样的情形下并没有颓废,而是画出了一幅幅更加成熟,更加大胆,更加令人震撼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许多都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和“视觉冲击”,旋转的线条,粗犷有力,让人感到画家复杂强烈的感情和表达的冲动。《星夜》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作品。

梵高用他的大部分色彩观念用来表达对于人物和自然的爱。他喜欢用黄色和蓝色绘画,尤其是表达自然景物。

《星夜》这幅作品以蓝色为主色调,以星光中的夜空为主要绘画对象。画的最近处是一棵柏树,梵高在这一时期非常喜欢柏树,他说:“那些柏树的线条像极了埃及的金字塔。”那颗硕大的柏树的枝条扭曲缠绕高耸入天空。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冲向云霄。它似乎象征了梵高心中的那片激情,对于绘画的激情,对于生命的激情。他心中有对绘画的无限热情,却一直未能被世人所理解,所以这团“火焰”是褐色的,虽燃烧,却不能尽显其本性。用褐色代替红色,梵高内心的压抑的表现,而柏树扭曲的形态更凸显了他思想的强烈斗争。

画布的中主要表现的主题是夜晚的星空。淡蓝的夜幕下月亮、星星发出金黄色的光晕,天空中白云朵,它们在飘荡,它们在飞翔。蓝色和黄色是表现梵高内心较为平静的颜色。天空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这也使梵高的内心得到了一丝的安慰,他纷繁、压抑的心绪似乎也是在这一刻变得平和。月光、星光皎洁,在天空形成一个个光圈,那是梵高内心的光明,夜晚时,它给梵高以指引。当时的凡高已舍弃对传统基督教的信仰,但他说:“宗教,可以说是我非常需要的。于是,夜晚我出去画星星。”

天空的云朵被拉长,卷曲成海浪的形状,这象征了他心中的烦恼、以及一直缠绕他的病魔。虽然现在病以有所好转,但还是若即若离的跟随着他,使他不能完全摆脱。这飘摇的白云也是梵高自己的写照。它象征着梵高飘忽不定的生活,它象征着梵高那些没有结局的爱情,它俯视着下方的村落,表现出梵高内心对真正稳定的家的渴望。

星空下的村庄显得平静、祥和,偶尔有几户人家点着灯,更加重了作品中家的气息,远处的山峦仿佛是村庄的依靠,显得雄伟、浑厚,这是梵高内心对家的渴望的写照。整幅画处在一种模糊的光线下,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夜空中的星、云相互渲染、衬托,有种广袤而深邃的感觉。

有人说: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恒。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

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像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

一幅画画出了一个“疯子”的内心,其实他的心是无比细腻的。每一处景物都表达出作者迷茫、纠结的心情,但也能表现出作者无限的想象力。梵高,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天才。众说纷纭中,孰是孰非无法判断,只留下他深邃的画作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后印象派绘画史》约翰·雷华德著《再读梵高绘画艺术》《邯郸学院学报》

《论梵高画作中的生命意识》翟喜凤

《论梵高绘画艺术特色》项笑乐、徐海涛、梁良

《梵高传》

课上感受与总结

我觉得选修课就是利用一个统一的时间,不用行万里路就能受到专业课以外的一种熏陶,学到另外的知识。通过这学期艺术鉴赏的学习,我见识到了许多绘画、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的优秀作品。虽然我对艺术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课上的介绍,也似乎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欣赏一些作品时心里也会有些感触。这学期的课,我除了第一次课由于放假、导课的原因忘记了没有到之外,没再有逃课情况。每节课不能说是全神贯注,但是对于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还是仔细聆听了的。对于课上所学的知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不一定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的到,但是确实能让我多长几个“艺术细胞”。根据自己各方面的表现,我给自己打90分。90分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会再接再厉,将艺术进行到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