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目录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 科学方法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 ---------------------------------------------------1

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社会 -----------------------------------------------------2 现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3

关于发展的若干问题 -----------------------------------------------------------4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5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6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 ---------------------------------------------7 毛泽东的历史遗产 -------------------------------------------------------------7 毛泽东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8 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 --------------------------------------------10

论和谐社会取向的社会建设补充

社会建设的内涵 --------------------------------------------------------------13 社会建设提出的现实根据 ------------------------------------------------------13 社会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 ----------------------------------------------------14

当代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使命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 --------------------------------------------------17 人和社会及其关系的某些误解 ----------------------------------------------17 “人”和“社会”的概念界定 ----------------------------------------------17 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 ----------------------------------------------18 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18 人及其社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8 从“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转变 --------------------------------------19 当代中国发展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1 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 --------------------------------------------------23

矢志不移地追求现代化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2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 -----------------------------------23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的道路 ------------------------------------23

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国际战略”的基本含义 ------------------------------------------------------24 “国际战略”的概念内涵 --------------------------------------------------24 “国际战略”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形态 ----------------------------------------25 国际战略制定、实施的基本影响要素 ---------------------------------------25 当代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演进 --------------------------------------------------25 80年代: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战略 --------------------------------------------25 90年代:韬光养晦与新安全观战略 ------------------------------------------27 新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新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的历史形成 ------------------------------------------29 新世纪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32 当代中国外交的政策方针 --------------------------------------------------33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表现:

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趋势

(1)当代科学技术文献增长速度加快

(2)当代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3)当代新技术、新产品老化的程度越来越明显(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

2.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分化、综合的趋势

(1)当代学科越分越细,分支越来越多(横向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

3.当代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趋势

(1)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领域,创作越来越多的价值

(2)当代科学技术在改变着社会的劳动结构

(3)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决定着)一个国家政治、军事的走向

(3月15日)

二、科学方法的创新及其当代价值

(一)科学方法的内涵、层次

内涵:科学方法是人们在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

方法的层次:最低层次(具体的、本能的、自发的)

中间层次(科学方法)?一句话?

最高层次(哲学方法)

(二)科学方法的内容体系

观察

感性方法

实验

两大分支

逻辑方法(线性)概念→分类→比较

理性方法

非常规方法想象方法;机遇方法;灵感

现代科学方法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三)科学方法的当代价值

1.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可以完善智能结构,增强适应能力;

2.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提高思维效率,加快研究进程;

3.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创新能力。

现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郭凤志

一、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社会

(一)概念界定

现代化: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生产力、生产方式、经济增长、城市化、教育发展、社会发展上与传统社会相比的根本变化。

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

对于现代化的界定和描述,学者们的说法有同有异。

现代性: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上,抽象出现代过程的本质特征着眼于从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把握现代化社会的属性。“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精神。

现代性的核心:现代性的核心(马克斯·韦伯)是“祛魅”,是摆脱愚昧、迷信、专制,而追求理性、科学、自由的过程。即,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法治精神,是自由、平等、民主理念的体现。

现代化≠现代性

现代性可以是现代社会特征及其后果,也可以与现代化处两离状态。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2.高度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统一: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差异成分增多、人的自主性增强、社会整合性更为迫切。

3.城市化:45%以上的城市化率。

4.世俗化:社会成员生活趋向现实性、理性化。

5.知识占据突出地位

二、现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代表性观点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

时间:二战后——20.60年代末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惟一内容,衡量发展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公式: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

代表性观点二,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

时间:20.70初——70年代末

主要观点: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各种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变迁。它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人等社会结构要素的和谐平衡发展。其理论立足点是发展的“现代时态”。

公式: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人

核心是社会发展

(3月29日)郭凤志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重心强调发展

(2)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3)强调发展的广度——发展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多因素的复合发展(视野扩大)(4)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代际之间发展的可连续性

三、现代化追求中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

国际潮流与国情决定

现代化的历程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跨越式发展(新发式的机遇与问题)

以人为本的小康之路(标准问题)

非西化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1.和谐的含义

“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意蕴;“谐”即为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因此,“和谐”也就是和睦协调之意,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调和。

2.和谐社会的内涵

第一,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和谐”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要求。

第二,“和谐”作为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具有方法论含义。对抗、斗争乃至发动战争,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和缓、和解也是处理矛盾的一种方法。

第三,认为“和谐”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动态地实现的。它是对立中和发展中的和谐,不是机械的、静止的和谐。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各方面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公平正义(各方面利益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实现,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要求

2.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减缓缩小我国两极分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4.中国共产党完成使命的必然要求

5.总结国际社会经验教训的必然要求

6.应对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月22日)

关于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发展的含义

1.发展主要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2.社会发展是社会的各种进步,个人的发展是个体生命延续中的各种进步,是各方面的完善和提高。发展是好的质变,通过好的量变表现出来。

3.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如何识别旧事物,如何对待新旧事物。

4.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发展主体的完善是一个过程。

发展障碍的克服是一个过程。

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批判精神和历史眼光,要把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长远目标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

曲折的原因:①天灾②人祸

5.发展的条件性

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条件:①有一个正确的领导者(先进的阶级、政党、政治力量;优秀的、杰出的、伟大的个人)。②要有争取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③人民的素质和态度。

人的发展的条件:①生命②健康③人脉④良好的国家状态、社会状态。

二、发展的矛盾性

1.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外部矛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内部矛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之间的矛盾和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民族、宗教、中央和地方、人与自然的矛盾等。

2.个人发展中的矛盾

A.个人和自我的矛盾(生理和心理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欲望和能力的矛盾等)

B.个人与他人的矛盾(4月7日)

个人以某种社会角色而与其他角色的矛盾。要求人们当好角色、履行责任。

3.个人和社会、国家、单位之间的矛盾

三、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1.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科学技术,人的利益和需要,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

2.个人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主观追求与客观的逼迫

生存的需要与竞争的压力

3.发展的目的

国家和社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提高国际竞争力

个人:完善自我,优化生存条件,提高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

4.发展的表现或衡量的标准

国家和社会:统一,富裕,公平,安全,自由,尊严……

个人:内在方面→知识、品德、自信、坚毅、自制;外在方面→责任感、善良、宽容、财富、社会地位、交往能力、他人认可度…

四、发展的代价

1.国家和社会:社会转型期引起的动荡、一段时期内的失序混乱、部分社会成员利益受损、传统思维方式被打破带来的精神困惑和苦闷…

2.个人的代价:多支出的时间、经历、财力、健康、他人的误解、任劳任怨、忍辱负重…

3.不该付出的代价:环境、道德、人格、尊严、损失浪费…

4代价的补偿:国家应该应用改革的成果进行补偿;个人应正确对待补偿(有争议性)

(4月12日)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刘世华

一、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缘※

1.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功底,有利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

受到老师的深刻影响;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受到了实际锻炼(①创办工人夜校,积极发动群众的经验②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和反对军阀的斗争)。

2.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深切地理解中国广大民众,善于从群众中吸取和总结成功的经验。

3.注重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有利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亲身参加和领导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

·懵懵懂懂地参加了湖南新军

·阅读了西方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章

·1918年、1920年在北京

·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党的创立者之一

·大革命时期党内骨干

4青年时代就对传入中国的各种主义广为涉猎,反复比较,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占有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

5不唯书、不唯上,不受框框束缚,敢于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和工作。

二、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历程

1.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再把理论拿到实践中检验,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中国的社会历史问题,在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国情。”立足中国革命和社会的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问题,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

(4月19日)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对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索

1.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我们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敌我矛盾——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2.对发展商品经济的探索

·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还起作用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3.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一是表现在所有制结构方面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二是表现在管理体制上

·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独立性

·在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方面,提出“鞍钢宪法”

4.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进一步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二、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误

(一)探索中的两个趋向

·正确的、比较正确的

·“左”的趋向

(二)制约两个趋向的核心问题

·阶级斗争

·经济发展速度

(三)探索的突破和悲剧的结果

三、毛泽东的历史遗产

1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上百年工业化历程。

3创造了清明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

4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框架体系。

四、毛泽东思想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从毛泽东开始的,邓小平总结和吸取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最终走上了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先导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和理论基础。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属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范畴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是回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回答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问题,因而,毛泽东思想不属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不列入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降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战争与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思想结晶,它本身已完成了一个历史主题,实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4月26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

本专题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

3.中国的经济发展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对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

1.经典马克思主义者

未来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2.我国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

(1)过渡时期

“一化三改”,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大幅下降,地位降低。

(2)单一公有制时期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误认

把“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误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3)改革开放后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与完善

十一届六中全会: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十二大:“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方针”;

十三大: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要引导和鼓励其发展;

十四大: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五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正确理解基本经济制度

1.基本经济制度提出的依据

2.从基本经济制度高度,而不只是从方针政策看待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长期共同发展。“经济制度”与“方针”的区别:

(1)方针是政策措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2)方针是人制定的;而经济制度,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稳定性。

(3)方针政策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但基本经济制度一旦形成后,就会比较长期地存在,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具有长期性。

(三)重新界定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的含义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2.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及体现

公有资产≠国有资产;国有制≠公有制

3.正确处理主导作用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1)两种片面倾向:

a.把国有企业与市场机制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不能结合,主张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

b.把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当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国有企业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国有企业与市场机制关系的不同情况

a.在公共产品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非竞争性的,应当采取国有国营的模式;

b.在基础产业和一些垄断性行业中,国有企业是不完全竞争的,应当实行国家控股的模式;

c.在其他一般性部门和行业中,国有企业是竞争性的,应当完全放开;

d.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部门、地区和企业,国有经济的布局和体制不完全一样;

从总体上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既要考虑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体现市场机制的要求,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四)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2.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根本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促进增长、扩大就业、繁荣市场的重要力量。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必须从实际(生产力状况)出发,而不能从姓“社”姓“资”等抽象原则和概念出发加以认识;

(2)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中进行。

4.放宽市场准入,实现公平竞争

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家过好“五关”(即财富关、制度关、战略关、人才关、文化关)。

(五)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存在于社会主义中级和高级阶段;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在公有制基础上逐步实现的劳动者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念中不包括私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初级阶段的特点,从所有制结构看,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从分配制度看,既包括按劳分配,也包括按生产要素等其他分配方式。但必须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2.“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属于经济制度的范畴,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具体说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剥削和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和内涵。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包括的内容是否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4.分清公有制的存在形式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包括原始氏族公社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社会所有制等存在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包括国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等。

二者之间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5月3日)

二、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与中国的改革模式

1.美国和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里根在美国上台和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上台开展“新保守主义革命”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模式。

它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崇尚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认为国家干预不仅不能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且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功能发挥和自我调节。

主要特征是: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自由开放程度高,就业竞争压力大。

2.德国、法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型经济模式。

以二战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主要代表,其理论基础是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它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自由竞争,但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区别是,它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实行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国家干预,奉行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的结合。

欧洲大陆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于英美模式的主要之处: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或计划)的结合,强调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公平。

3.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后,在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投资等措施,指导经济发展,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也即“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同欧洲大陆模式有类似的地方,但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要大,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调节引导经济,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计划以及财政、金融政策和其他经济行政措施,都有较强的经济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可表示为: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市场。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

1.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主题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经济转型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2.当代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制度的创新相联系,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中国改革模式基本经验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A.商品关系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B.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排斥和对立的。

C.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目的是要把公有制的优点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2)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

(3)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的结合

(4)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结合

30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既得益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也得益于适当的行政干预、明智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以及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即政府调节)。

转型期政府干预理由:(1)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经济和国有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2)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初级的市场经济;(3)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要经历一个新旧体制长期并存的双重体制阶段,在此阶段虽然较多的政府干预不符合目标要求,但政府干预却不可避免。

(三)中国改革模式的特点与意义

1.中国改革模式的特点

(1)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2)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相结合。

(3)把双轨制作为经济转型的中介形式。

(4)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强制中的诱致性)。

(5)地方政府在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6)整体协调、重点突破,从分部推进到整体转换(试验推广)。

(7)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性互动。

(8)在经济转型中保持政治体制的相对集中,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市场化与政治多元化分离)。

(9)实行自主的有控制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10)实践理性,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改革的目标。

2.中国改革模式的意义

将工业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三重重大转型融为一体。

在稳定和发展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避免了激进式改革中由于彻底否定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所造成的秩序混乱和体制的中断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持续衰退,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经济改革的新阶段与新特点

1.中国的经济转型经历的阶段

(1)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中国经济转型的前期或初级阶段;

(2)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到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转型的中期;(3)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的经济转型开始从中期进入后期。

2.转型后期,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

(1)新的改革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建立,但改革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2)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发展的目标,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3)新的国际形势。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新阶段。

(4)新的矛盾与风险。与市场经济相伴生的经济波动、失业、贫富差距、权钱交易和对全球经济的依赖等问题开始凸显,并且成为了经济生活的主要矛盾。

(5)新的发展方式转换。

3.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改革初期转型后期

追求经济增长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

强调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市场发育是主要任务突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国企改革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育商品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增量改革成为主要改革形式存量改革成为改革的主要形式改革由行政指令推动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改革的动力以内源为主改革受全球化规则强烈影响减少管制和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5月10日)

论和谐社会取向的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的内涵

1.社会建设的概念

对社会建设的概念,现在有两种方法进行回答:

(1)从概念本身对社会建设进行回答

社会根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

(2)以内容的归纳来回答什么是社会建设

①社会建设有广义、狭义之分

②社会建设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

①社会建设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建设指整个社会的建设,即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

狭义的社会建设指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建设。

②社会建设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建设,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要素在内的统一体。

中义的社会建设,指除了经济建设之外的其他社会建设要素,主要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的统一体。

狭义的社会建设,指的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

2.社会建设的内涵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树发: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以及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陆学艺教授:包括社会事业建设即社会民生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安全建设;社会结构调整与优化。

③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杭生教授:社会体制管理创新;社会民生建设;意义共同体建设。

④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公民社会建设;能动社会建设。

⑤新加坡的郑永年教授:内需社会建设;社会秩序建设。

⑥浙江大学郁建兴教授: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建设、社会自身建设、社会能力建设。

目前国家对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要求。

二、社会建设提出的现实根据

1.对社会建设意义的认识发展

2.现实社会建设(民生问题)问题突出

①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②社会建设现状的原因分析

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公

(2)公共医疗卫生短缺

(3)失业持续上升,就业形势严峻

(4)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5)保障性住房少,住房供应机构不合理

(6)社会保障不完善,主要是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下

社会建设现状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不均衡,二元结构制约

(2)发展理念不科学

物本主义发展观;唯经济发展;自发发展观;

(3)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社会管理职能弱化

(4)社会体制不健全,相关政策相对落后

三、社会建设的意义

1.社会建设关系着发展本身的正当性

2.加强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自身的客观需要

3.加强社会建设是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强化社会建设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和方向

四、社会建设的目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历史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目标。

2.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系

①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②实现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目标追求。

③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是统一的。

五、社会建设的内容

1.世界各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犯罪问题、公共突发事件、教育不公平问题。

此外,种族问题、暴力问题、性别问题、家庭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2.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①总的来说,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制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能充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

②当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为各类社会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③一些国家的发展模式脱离本国国情,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发展的质量,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不均衡,带来大量社会问题。

3.社会风险及其应对

①一般说来,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发型社会变迁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机制、利益观念等社会要素往往会处于急剧变动之中,产生大量的不确定性,从而形成社会风险。

②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有特殊性。

③应对风险,依靠单个个体治理主体往往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风险共担的新的治理机制,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

4.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容

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内容:

社会建设的任务: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优先发展,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创新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完善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合理,倾斜农村,支持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教育(师德建设)。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民生之本

·就业政策: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鼓励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创业带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改革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巩固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

5.学者提出的社会建设的思路

观点一,认为社会建设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

观点二,认为社会建设当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观点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社会建设的解读,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是建设的根本。

观点四,认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格局。

(5月17日)

当代中国国情与社会发展使命

在国情认识上的几种不正确做法

·“国情”与“社情”脱离:过去,脱离社会发展的贫穷落后状况孤立地来讲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或者相反;现在,只看到经济发展成就及其GDP世界排名第二位,忽视了社会发展整体状况。

·“国情”与“人情”割裂:把国情归结为一个国家的物的发展状况(人口、资源、环境、土地、森林、矿产等),忽视了人的发展状况(人的发展阶段、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基本素质)。

·“国情”与“世情”分开:孤立地看中国,忘记了中国与世界连在一起,处在世界之中,受整个世界发展的影响。

·“国情”与“未来”脱节:只看到现在,忘记了未来;或者只想着未来的美好前景,忘记了当前的困难和现在的努力。

正确认识和看待国情:“国情”与“社情”、“国情”与“人情”、“国情”与“世情”、“国情”与“未来”的结合与统一。

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一定人群共同体、人和社会统一)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的社会状况,是该时期人的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状态和国际关系背景等各方面的总和。

主要问题:

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

二、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三、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

(一)人和社会及其关系的某些误解

1.“人”是“肉体存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吃喝穿住、衣食住行,票子、孩子、车子、房子。

2.“社会”是一个由人和物所组成的“实物世界”或“物的关系”:“利益角逐场所”、“个人博弈平台”、“人对人像狼一样”。

3.“社会和人的关系”是一种整体和要素、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社会是整体和目的,个人是要素和手段。或者做相反的理解。

(二)“人”和“社会”的概念界定

1.【人是什么?】:

人的“双重生命存在”:人是一种“自然存在”和“自为存在”的统一——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肉体存在和文化存在、事实存在和价值存在,肉体和灵魂、禽兽和天使等;

人的“双重生命本性”:人具有“自在生命本性”和“自为生命本性”——自然本性和

社会本性、肉体本性和文化本性、种本性和类本性。

人的“双重生命价值”:人具有“自在生命价值”和“自为生命价值”。作为自然生命存在,人需要自在生命价值——即维持和发展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作为自为生命存在,人需要自为生命价值——即创造价值的价值,亦即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去创造和实现人的本质、发展和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马克思:“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这就是说:人的活动的对象,不仅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有用之物,而且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方式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表现形式。人就是一种通过自身活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自为存在物,是一种通过自身实践活动来实现自己本质、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践存在物。

2.【什么是社会?】:社会是表示人和人之间交往关系的范畴。

马克思:“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这种社会,实际上是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马克思:“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要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因此,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的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

但是,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实际上是同人及其劳动生产实践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所谓社会。

(三)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

1.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社会就是一个“人群共同体”,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内容的人和社会关系的统一。就是说,社会,实际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方式,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适应人的实践活动需要而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中,实践活动本身形成两方面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自然”(包括人化自然——人的劳动生产实践的产品和结果),是实践活动的客体,也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

在此意义上简单说,社会构成要素有三:

一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二是人在其中从事活动的形式(社会关系、交往形式、社会制度);

三是人的生活的物质条件(自然、人化自然、物质产品、生活资料)。

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是,表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

二是,表现为“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制度的发展”;

三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发展:

人是社会生活及其历史活动的主体;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制度是人的生活及其发展的社会形式和存在方式。

3.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目的和手段关系:

总体关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形式和条件。人的发展和物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宗旨;物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相对关系: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的目的不是靠自然,也不靠上帝,而是要靠人自己作为手段来实现。因此,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一种目的和手段的转化:为了人的发展,人必须促进社会发展。在此意义上,社会发展是目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手段。

统一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层动力和内在实质;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手段、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但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的目的,人又必须促进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以自身为手段;然而,此时不要忘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发展。

二、当代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一)人及其社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第一种形态:“人的依赖关系阶段”:

——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群体本位;

第二种形态:“人的独立性阶段”:

——现代社会;商品经济;个体本位;

第三种形态:“自由个性实现阶段”:

——未来社会;产品经济;人类本位。

中国目前正处在:第二种形态及其向第三种形态转变过渡时期,亦即处于“人的独立性阶段”及其向“自由个性实现阶段”转变过渡时期。

(1)个人独立性的历史任务:每个人都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

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个人独立和个体主体任务尚未完成,还有待实现;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但“官本位”现象还普遍存在;

(2)人的物化的现实状况:市场经济是实现个人独立和个体主体的方式,但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前提。因此,在社会上出现如下情况:“价值本位的个体化”,以个人为目的,以他人和社会为手段,民族、国家、集体等共同体观念淡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只讲金钱,不讲道德;只要利益,不要精神;贪图享受,不讲贡献;人和人的关系严重物化,等价交换的经济原则侵入政治关系和伦理关系,“以权谋私”,“办事情要行贿受贿”,“救人讲价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见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日本自卫队拒绝政府的命令,不愿派人浇注核反应堆。随后,警察厅发表声明,愿意接替自卫队进行“自杀式浇注”,并向自卫队求助防护装置。第二天的新闻中,也许是终于感到了羞愧,自卫队派出直升机浇水。可惜为时已晚,数量也远远不够,原本壮烈的飞行员最后几乎成为“作秀”的演员。 人们对这位飞行员、对仍留在第一线的180 名抢险队员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因为,他们都是勇士。 而那 180 名死士,最年轻的已经是51 岁,他们被称为“昭和时期最后的武士”。 日本自卫队在救灾问题上的贪生怕死抗命不前,让我看到一个问题:日本,它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正在逐渐被西方的自由思潮、自私自利的思想、所谓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所阉割。 应该说来,日本这个亚洲国家,在保护和发扬本国传统文化上,做得还是相当好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出现了军队不敢牺牲的情况,竟然出现了年轻一代宅在家里让老一代去拼命的情况,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对中国而言,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建设已经到达攻坚阶段。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全面铺展的现实中,我们绝不能放松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扬,决不能丧失中国固有的个性和韧性。 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核心在中国特色。 它不是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也不是任何人为我们选择的前进道路,而是我们自己摸索的、自己创造的前进道路。它只与我们自己有关,只与中国有关,与中华民族有关。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这条自己摸索出的道路上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应当了解现今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并为将来加入祖国建设大军而积极储备能量。 2)历史和现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历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很显然的,没有历史就没有现在。历史能够给现在以启示,能给现在带来很多东西,比如凝聚力,认同感,价值取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一句名言,一句诗词,一件文物,都是宝贵的财富。 再往下说,中国现在面临着和日本同样的问题:民族精神的淡化。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为什么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1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遵循。 一、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的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这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那就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有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是从社会的制度性质及其发展程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的准确界定,构成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即最大实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至关重要。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谋划和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的关键和根本。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出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脱离、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结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吃了苦头,遭受损失甚至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纠正了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对那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体制、制度逐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征程中,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是我们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并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只有把握住了这一最大国情,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必须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市场经济发达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探索和改革,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推动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第一,坚定不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第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推进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之民生问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班姓名:刘维娜学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地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地中国特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旗帜、道路、理论三者地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伟大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统一地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地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地旗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理论上如此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是否早已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过上了我们心中理想地小康社会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摆脱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却十分贴近我们生活地实际问题呢?答案恐怕是否定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有多少后买不起房,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就医,最终因痛离世,种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对我们心中神圣或者说是完美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思考,甚至打上一个大大地问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就调查显示,每年“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总是两会讨论地热点问题,这也是老百姓甚为关注地问题.老百姓唱道:“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可见这所谓地“新三座大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地正常生活,可是令人好奇地是,国家政府始终在强调地、百姓怨声载道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地问题却一直看不到有实质性地突破进展.我想政府人员应该对此做出回应,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原因有以下几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一,我国是民主社会,但是国家政府赋予老百姓地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地作用.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地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地代表参与.可以说,改革新方案是由相关部门地首长们讨论定案再加上所谓地专家学者地意见综合拟定而成.医疗服务与每个人地利益切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地实际生活水平地提高.而相关部门和专家们,恐怕不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地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地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因而,医疗改革不成功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过于以营利为目地而忽视了其本职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去一个公立医院,一个普通地感冒甚至可以被说成很严重地疾病,结果是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大堆药,当然这其中会含有适合病症地药,那其他地药呢,我想应该就是为了拿药商地回扣吧,更夸张地是有些医院开地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地,这就不得不使百姓去医院花高额来买这种药.而上学呢,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而在门外要排上几天几夜地队,而结果却是可能能进入到这个幼儿园,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各种变相收费又在上演.我想这样地医疗和教育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本应该是服务大家地社会机构却变成了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地机构,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地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教育祖国地下一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至于“住房难”这一问题,我想有太多地解释了,什么房地产商过于炒房抬高房价等等,那我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认识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理论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上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这门课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在不断接受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 像这门课不断创新与发展一样,每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会是曲折上升的,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则。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等时期。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理论借鉴中,中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搞好我们特有的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通过变革旧体制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和总结。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历史吸取教训,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历程 摘要:正确认识与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线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可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主题与主线就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由于在总体上照搬苏联模式,我国建设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毛泽东则从1956年2月起,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之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搞得更快更好。”①毛泽东认为,《论十大关系》实际上开创了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②邓小平对这一基本结论的揭示和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共性与个性、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特征,又体现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重要、最具有创造性的命题,也是最核心的理念与追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最重要的命题,都首先是针对苏联模式和苏联范式的,一是在实践上针对苏联模式,一是在理论上针对苏联范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个命题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和苏联范 ①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各代表团团长会议上的讲话记录,1958.5.18. ②邓小平文选[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的旗帜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也说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着眼于未来的。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要以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本思考题

思考题 导论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这一巨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已担负起并不断为之奋斗的历史责任的继续,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也是中华民族13亿人口对中国共产党殷切期望,还是当今时代潮流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当前,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作品时间: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意义 正文: 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定文化的总体而言,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就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在十五大报告中,详细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新阐释,既坚持了毛泽东关于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的基本理论,又充分吸纳了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和邓小平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思想的有机整合,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全新内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改变,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时有表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使文化发展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异域文化的挑战,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抗撷也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全球视域下,各种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西方特别是以少数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 学社会主义 姓名:张慧勇 学号: S082121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上课时间:周一第三大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崭新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同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富民强国路。这条道路全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它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从1978年至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7%,这是前所未有的纪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国家走向富强。中国经济在近30年间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在2006年迈上了20万亿元的大台阶,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提高了国家影响力,为改善人民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雄厚的国力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释放出人民创造财富、共谋发展的激情与活力。近30年中,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在实践中的深入推进,从经济建设到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我们的制度在不断完善,我们的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目光更加远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日益展现出文明自信、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精神面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实践一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富强中国、振兴中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如果说,在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找到了救中国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那么,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则通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上真正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要点

复习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指中国社会自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一致,设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好党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做到有秩序。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与集成,必须全面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遵循改革内在规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制度。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介绍 一、课程名称沿革: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课程性质 1)硕士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2)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另一门为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 课程教学大纲及其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硕士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重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内容及其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自觉性。 二、教学方式 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和相关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 导论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四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第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七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四、教学时数、成绩构成和考核方式学时:36学时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分,期末成绩60分;考核方式:课堂开卷考试。 五、教学参考材料 1、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2、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 3、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导论 一、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方法和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历史发展 (一)社会主义的涵义 1.从词源上看,社会主义一词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原意是同伴、同伙的、善于社交的等。其本意包含着平等、友爱、集体等内含。到近代,这一词演变为英文的social,意思是“社会的”。这个形容词再加后缀ism,即构成为现在英文中的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与优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与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签, 它为我们国家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的方向。然而,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顾名思义, 就是中国化的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 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改革开放;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 反分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 构建、推进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明确指出了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特点。因此,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该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人民利益观的集中体现。 中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化,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为人类文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自从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后。战火不断,人类文明停滞不前。历史可以告诉未来,170年的沧桑变化,验证着一个科学的论断,熔铸着一条坚定的信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其鲜明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 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 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 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辨析题、简述题 1、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突出表现在哪“三件大事”上? 中国共产党担当起了领导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责任,突出表现在“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什么是“国情”?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3、为什么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我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这种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与个人独裁是一种进步,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精巧设计。它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党派、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间不同的利益冲突。所以“三权分立”的实质是阶级分权和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统治的有力工具。第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而“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第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它走马可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集中体现,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始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经过一代代领导人的努力逐渐深化形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起着重要件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一、理论精髓的科学含义及提出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精髓”这一概念的中国共产党人,他在《矛盾论》中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把“实事求是”看作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他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结底,就是靠这个。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形成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首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创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革命导师不断地追求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去探索社会真理,改造现实世界的历史。可以说,没有实事求是这个科学的方法论,便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在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反对一切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在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丁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正确地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彻底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客观事物,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最后,实事求是是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最先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曾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提倡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提倡实事求是决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严重失误,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国百废待兴,邓小平首先着重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首先,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