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上半月刊)

科教文汇2006.09科教论坛浅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梁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本文对大学贫困生存在的心理矛盾和障碍进行了分析,通过掌握的第一手贫困生资料,对贫困生的行为及辅导员的对策做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6)09-021-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的逐步深入,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改制期间,我国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特困生比例为10%~15%,贫困生人数将近300万,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笔者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了不少第一手的贫困学生的资料,但是获得这些资料的过程并不顺利。有一部分贫困生自卑、抑郁、孤僻、甚至自我封闭,他们不愿意谈到自己的家庭情况、不愿意谈在学校遇到的问题。至少在最初的几次接触中,他们是不愿意和别人谈到这些问题的,只有在多接触几次,相处时间较长,建立了信任的心态以后,才比较容易交流。这也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这些方面的工作时,有耐心,注意方式、方法,因为有这种抵触情绪的学生其实是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也应该是思想政治工作这支队伍的工作重点。有的贫困生表示:“我们缺少的正是一个倾诉的渠道。”

贫困生普遍有自卑、抑郁等情绪,生活生存的压力过早的在他们心中烙下了伤感的记忆,特别是由边远地区来到大城市高校的部分学生,环境的巨大差异更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不少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入学后会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情况,有的贫困生譬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都不会用。感觉到知识面窄难以驾驭周围的环境,在参加学校活动中缺少信心,不能主动与同学沟通,出现自卑心理。他们在当地的贫困山村又属出类拨萃故而心性较高,自尊心极强。表现出了不能接受他人的帮助和批评的自傲心理。如果听任这些情绪长期缠绕贫困生,不利于一个少年迈入成人门槛所必须的心理健康,容易酿成沉默、偏激、孤僻、过于敏感、对金钱既鄙视又重视等极端矛盾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心理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这些种种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一部分人由于改变和适应没有很快得到理想回报,就变得十分消极,不再试图改变自己。心理学研究认为,越是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就越容易敏感。虽然这些不足并非其个人造就。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有时候就不敢开口说话。“常常有人笑,我越来越不愿意说话,性格好像更内向了。”

21

(上半月刊)

22

科教文汇2006.09科教论坛

初进大学,贫困生与其它同学并无多大差异,随着学校开展的活动增加,贫困生在个人技能、社会知识上明显感到自己跟不上形势,在一些活动中自动出局,内心中的好胜自负促使他们把精力转移到了学习上,并且不接受学生的帮助,行为表现为远离人群,孤坐独修,暗下超人决心。一旦受到挫折,就愤世怨人,迁怒世事不公平。有的人甚至会自报自弃,一蹶不振,荒费学业,我们有必要在对贫困生自力更生和自强不息观念的培养教育的同时,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竞争,学会在竞争面前保持平常心态,增加他们的个人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其自信心。

必须认识到,贫困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还有精神上的帮助。赠与千金,不如授以点金之术。我们在帮助贫困生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和能力的开发,学生生活过程是一个求知求学的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帮助学生自立是历史赋与人民教师光荣责任。我们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培养,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实际上相当多的困难学生已经通过做家教、钟点工等做到了自食其力,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如果社会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给他们是最好的帮助,更有利于这些学生健康成长。有意识的让贫困生担任干部,组织策划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帮助贫困大学生脱贫,应当从源头上做起,使他们从心理上战胜贫困,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

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对贫困生的理解不能在服饰外表,更重要的研究“贫困”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我们培养的应该是一代乐观向上、具有开拓精神,能够担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大学生,如果让我们校园内大学生不能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成长,无疑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失责。贫困生的苦恼与尴尬,也许是非贫困生们无法体谅的,我们在帮助贫困生的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同学的引导,使他们也加入到关心、帮助贫困生的行列中来。做到尊重和理解贫困生。在辅导员工作中也应注意方法,不能在关心中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比如列举一件小事情,在通知贫困学

生开会的时候,作为辅导员老师,你通知班长“下午把某某、某某叫到我办公室来,开关于贫困生贷款的会”,也许班长就把通知写到黑板上了,或者是在很多同学面前口头通知了。这样很可能就伤害到了贫困生的自尊心,因为这样的话会让他们很敏感,觉得很刺耳。另外在了解贫困生情况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一般通过班委同学私下地、侧面地了解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伤害到贫困生的自尊心,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更加真实的掌握情况。

目前,许多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站点。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包括一些媒体对高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模糊认识和误解。认为心理咨询是为有心理问题的人设立的,去做心理咨询是不光彩的事,并且把目光过多的投放在少数人极端的病例如自杀等个案上。全社会都应该更新观念:有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病,就想干旱的土地不等于沙漠。大学生自己也不应当回避心理问题,若遇到心理问题应及时做心理咨询,求助于心理医生。

高校在经济帮助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时,要增加激励措施,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原则。在进行“减、免、缓、助、贷”的同时不断加大“奖、勤”的力度,使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汇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给贫困生以关爱,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我们在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活动,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更多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有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另外,要帮助贫困生确立合适目标。“态度决定一切”帮助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

参考文献:

[1]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法制出版社.

[2]吴远,缪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学咨询.河海大学出版社.

[3]杨高磊,韩志强.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网易—教育频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