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_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_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_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_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中图分类号 TU-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2)02-0001-04

摘 要 该文从实物互证、文本注释、版本校勘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梁先生对《营造法式》研究的目的和历程,梳理其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梁思成 《营造法式》 研究方法 学术思想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research purposes and process of Liang Sicheng for the study of YingZaoFaShi, demonstrates his typical academic think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Key words Liang Sicheng, YingZaoFaShi, Research methods, Academic thinking

梁思成对《营造法式》的研究

——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The Study of YingZaoFaShi by Liang Sicheng:

For the 1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Liang Sicheng

先锋论坛Comments Forum

1 缘起

1925年,由众多著名版本学家汇校而成的“陶本”《营造法式》(以下除引文外,均简称“《法式》”)正式出版①。为扩大影响,朱启钤先生曾将该本赠予当时学界名人。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收到赠书后,遂写下题识②并寄与尚在美国读书的次子梁思成,从而激起梁思成解读《法式》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强烈兴趣[1] 10,[2]23。

1930年初,由朱启钤先生创立的“中国营造学社”(以下除引文外,均简称“学社”)开始工作。朱先生在对营造学和全部文化史关联性的宏观体认下,首先确立了以《法式》“沟通儒匠”为榜样,以清代建筑研究为起点,以匠为师、参照实物和文献释读清代建筑,进而以充足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展开实物调查,上溯至《法式》及宋、唐建筑,直至探及整个中国营造学体系和文化背景的技术路线[3]。由此,学社一直关注并积极网罗专业人才,曾受过美国现代建筑学教育并具有深厚国学根底的梁思成先生及其妻子林徽因先生③在学社成立之初,即以参校的身份出现在1930年7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1卷第1册《社事纪要》学社成员名单上。而此时尚未到学社工作的梁先生,早已开始了对古建筑的研究和实践④。他所做的一些文献研究性的初期成果,也在朱先生的关注下,有赖学社这一学术平台,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⑤。

2 对实物测绘与《法式》的互证研究

2.1 前理解——对清代建筑的研究 如前所述,朱启钤先生按照其为学社制定的研究技术路线,最初聚集了一批以历史学、文献学为主体的学者,首先展开与古代建筑相关的文献研究。后来在当时日本学者嚣张学术气焰的刺激下,加速了开展实物研究的进程⑥。因此,1931年6月,梁思成先生在学社的力邀下离开东北大学来到学社[2]29-30;7月,学社为此适时改组,聘请梁先生为法式部主任,表明了开展实物研究的决心,9月正式开始工作。朱启钤先生随即安排梁先生着手实物测绘,计划当年11月展开平东辽代建筑调查,后碍于时局,不得不延后至次年春进行[4]。

此间,梁先生在朱启钤先生的指导下,转而投入研究清代建筑。在朱先生已有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他首先从学习、整理比《法式》更为浅近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和匠人抄本、《营造算例》入手,由工匠指导,参证北京明、清建筑,利用现代建筑投影图绘制构造图,释读清代营造术语,展开对清代建筑的研究,在短时间内迅速取得大量成果⑦。其中除了对清式营造法的解释外,还多有与《法式》的比对。也正是通过这种比对,使梁先生逐渐发现宋、清建筑存在很大差别。

由此,在经历工匠指导、解读清代建筑文本和实物、与《法式》相关联等一系列工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0BS321)·

Cheng Li

成 丽

作后,梁先生做好了实物测绘前必要的“前理解”。1932年3月,学社又特地聘请还在中央大学任职的刘敦桢先生兼任文献部主任,同年7月,刘先生辞去中央大学教职,前往学社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5-6]。此后,法式、文献两组分别由梁、刘二位先生负责。

2.2 实物与《法式》的互证研究

1932年4月,梁思成先生与其弟梁思达、学社成员邵力工赴蓟县测绘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初步确立了以实物测绘结合文献研究解读《法式》的研究方法,使《法式》研究跳出文献阶段,转向对实质内容即古代建筑实物的解读,获得很多单靠文本解读无法获得的认识,充分证明了实物与《法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解读该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上述清代建筑“前理解”的研究基础上,表现出实物与《法式》文本互相解读的极大优势。但是,由于此前对《法式》解读有限,理解未深,此次测绘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角柱生起”这个重要特征就曾被忽略⑧,后来梁先生在1933年调查正定隆兴寺时就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7],这个事例也切实证明了深刻的文本解读对实物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

自独乐寺测绘研究后,梁先生与学社成员密集高效的展开了对早期建筑实物的大规模调查测绘。其中,以广济寺三大士殿强化了对辽代建筑形制的认识(1932年6月);以河北正定调查,初涉北宋木构(1933年4月、11月);以大同古建筑测绘,系统认识宋、辽、金建筑(1933 年9月),等等。并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最终找到并确认了日本学者目睹、拍照、出版却仍不能确认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1937年6月)⑨,这也是当时学界公认中国最早的木构遗存。抗战爆发后,他们又先后到滇、川等地调查测绘,发现众多汉阙、崖墓等不同时代的遗存,弥补了先前单一地区研究的局限性,许多建筑的早期特征也为《法式》找到了一些实物依据(1938年~1940年)。

此间,梁先生和学社成员一道,不仅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更使《法式》所载的构件名称、形式、位置逐步得到验证,并通过文献、实物反复不断的互证互解,渐次加深了对《法式》和各时期建筑的理解,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工作方法⑩,也由此发现并记录了大量重要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揭示其演变规律及成就,确立了古代建筑研究的科学体系,创立了中国建筑史学及其治学方法,同时完成了文物保护观念和思想体系的建构[8],为中国建筑史学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1949年以后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学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传统,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的实例研究基本依赖于学社时期获得的资料,对《法式》的专门

研究也多有赖于此间的学术积累。

3 对《法式》文本及术语的解读研究

3.1 《〈营造法式〉新释》

1932年12月,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先生

通过实物调查研究,对《法式》内容和术语

明了颇多。由此,学社准备出版《〈营造法

式〉新释》[9]。

1933年3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

4卷第1期的《本社纪事》对《〈营造法式〉

新释》一事做出详细说明。其中,由梁先生

负责石作、大木作部分,刘先生负责彩画作

部分。同期封三“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专刊启

事”可见“《宋〈营造法式〉新释》(石

作、大木作)印刷中”和“《宋〈营造法

式〉新释》(彩画作)编著中”的预告!。

1934年5月,学社在《函请管理中英庚

款董事会补助本社经费》中谈到1934年上半

年的工作时,也指出当时编制与整理中的研

究成果有“《宋〈营造法式〉新释》”[10]。

1944年,王世襄先生在《四川南溪李

庄宋墓》一文中,还曾提及由梁先生完成的

《〈营造法式〉新释》对他研究的帮助[11],

可见该书当时确已脱稿,并形成一定的影

响。梁先生完成的这部分成果,应当就是后

来《〈营造法式〉注释》的前身。

3.2 李庄时期的系统整理

1940年,学社迁往李庄后,客观情况使

大规模的测绘调研活动停顿下来,《法式》

研究也很难获得更多的实物材料支持。不

过,在之前几年实物研究的基础上,梁思成

先生和学社成员对唐代中期至辽、宋、金的

建筑有了较为系统和细致地认识,可以识别

各时代的特征、则例和做法,对中国古代建

筑知识已有一定积累,对《法式》理解也更

深入,尤其对大木作已较熟悉并初步了解了

宋代的材份制[12]。由此,学者们开始了回溯

学术资源、整理已有成果的工作中。其中,

解读、注释《法式》文本成为这个时期的重

点研究项目[13]。而《法式》研究重心从实物

调查、测绘回到文本解读的这种转移,也及

时为前一段的积累提供了回溯总结的机会。

梁先生和学社成员在汇总多年实物测绘

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对《法式》注释

的专门研究。主要侧重对诸作制度的具体理

解,以先绘图再注释为基本工作程序,陆续

完成了《法式》部分图注,莫宗江、罗哲文

参加了绘图工作[1]8-9.11。

梁先生在这个过程中,又获得了对《法

式》更深刻的理解,同时结合清工部《工程

做法》,总结其内在规律,提出了有关中国

建筑“文法课本”的概念[14],直接触及人类

思维形态的层面。

后来,由于时局变化,系统注释《法

式》的工作在1945年学社解散后暂告停

滞。但在1947年4月26日,梁先生致 Alfred

Bendiner 的信中,仍提到有“《〈营造法

式〉今释》即将出版”的计划[15],说明经过

李庄时期的整理,对《法式》的注释工作基

本竣稿。

1950年,清华大学曾根据梁先生之前

研究《法式》所绘图样翻印,内部刊行《宋

〈营造法式〉图注》。

3.3 建国后的继续研究

学社解散至建国后,由于学社复员回

迁、梁思成先生出国讲学、创办清华大学建

筑系、以及参与新中国首都建设工作等原

因,对《法式》文本和术语的注释研究暂时

搁置。

1955年,学界展开了“以梁思成为首的

复古主义建筑理论的批判”@。同年12月,

《新建设》刊出的《论“法式”的本质和梁

思成对“法式”的错误认识》一文,矛头直

指梁先生倾力从事的《法式》研究#。

1956年3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

负责编制1956年至1967年的“十二年科学

远景规划”,梁先生应邀参加,并建议把

1955年惨遭批判的《法式》研究纳入科学

远景规划,获得成功[16]。1961年,朱启钤

先生也曾向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建议注释

《法式》[17]105。此后,在周恩来、陈毅等国

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鼓励下,梁先生再次开展

注释《法式》的研究,清华大学还为他配备

了楼庆西、徐伯安和郭黛姮三位青年教师作

为助手[1]11,[17]259-260,[18]110。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梁先生怀着一种

朴素的实用目的,用易懂的文字和准确、科

学的图样对《法式》加以注释,尽可能使读

者能够读懂、看懂,属于“为古籍注疏性

质”的工作[1]3。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小

组完成了《法式》“壕寨”、“石作”和

“大木作”制度图样,而“小木作”、“彩

画作”和其它诸作制度,由于实物极少,有

待继续完善。

1964年,梁先生在《建筑史论文集》

创刊辑上发表了《宋〈营造法式〉注

释·序》,该文对《法式》及其编修、作者

李诫、版本等基本情况都作了相应的分析介

绍,是一篇极具价值的研究文献[19]。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研究小

组完成了《〈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和

《法式》大、小木作以外部分的文字注释。

此后不久,梁先生便成为革命对象被迫中止

工作[18]110。

3.4 《〈营造法式〉注释(卷上)》及

《梁思成全集》第七卷

1978年,“文革”结束,中断了十三年

的《法式》注释研究得以恢复。此时梁思成

先生已辞世六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法式》

研究小组成员徐伯安、郭黛姮在莫宗江先生

的指导下,继续未完成的工作$。

1979年,《〈营造法式〉注释》部分内容发表于《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1)》第2辑,文后的“编后附记”对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研究的过程和情况做出说明[20]。

198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营造法式〉注释(卷上)》%,首次以横排版式亮相,原文分段加注释并配精美插图。该书是以现代汉语规范进行整理的一个典范性文本,第一次对《法式》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诠释和图解。

20世纪末,清华大学为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筹划出版九卷本《梁思成全集》。作为梁先生《法式》研究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尚在病榻中的徐伯安先生肩负起第七卷即《〈营造法式〉注释》的编辑整理工作,由王贵祥、钟晓青和徐怡涛等人协助^。

2001年,《梁思成全集》正式出版,载于第七卷的《〈营造法式〉注释》是目前国内最全面的《法式》注释本。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该本系统融汇了版本校勘、句读、文字及图样注解、实物研究等多方面成果,成为《法式》研究的扛鼎之作。这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标志性著作,不仅是梁思成先生研究《法式》的成果总结,同时也是遗稿整理校补者心血的凝聚。它不仅奠定了《法式》研究的学术基础,也为后续研究掀开了新的篇章。

4 对《法式》的版本校勘研究

4.1 以“故宫本”校对《法式》

1933年春,陶湘先生发现“故宫本”《法式》&,学社遂即组织谢国桢、梁思成、刘敦桢、单士元等人以“故宫本”与“文津阁四库本”、“丁本”、“陶本”、晁载之《续谈助》节录内容及《永乐大典》残本互校,并完成句读工作*。

由于此前梁思成、刘敦桢二位先生已初步展开实物测绘与《法式》文本互证的相关研究(,对早期建筑结构和《法式》都有了一定的理解。故这次校勘不仅以学界普遍看好的“故宫本”为基础,厘正多处错漏,还因梁、刘等建筑专业人才的加入带来研究方法的突破,意义尤为重大。他们以新的视野和方法解读《法式》,很敏感地发现了一些版本学家和文人学者难以发现的问题。略如在“故宫本”发现之前,即1932年梁思成先生在独乐寺的研究中,就曾指出《法式》“大木作制度”中缺“慢栱”一条[21],虽然当时曾疑为李诫编书时的遗漏,却由此形成热点,促成他在1933年以“故宫本”校勘《法式》时十分敏感地发现了“陶本”袭“丁本”《法式》的这一缺漏。

此外,谢国桢先生在《〈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一文中,特别针对《法式》,总结了“以数学校《法式》、以本书校本书、以它书校本书、贯通本文”四种可以称

道的校勘方法。其中第一条“以数学校《法

式》”,就是梁先生等人以现代数学计算方

法应用于版本校勘的实践,为此前传统校勘

方法所罕见,也成为这次工作的突出亮点。

此次由梁思成、刘敦桢等学者参与的校

勘,是基于实物研究深化了的版本研究,

充分表现出建筑学专才研究作为营造专书的

《法式》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与基于文献学

方法的版本研究有着本质不同,证明了实物

研究作为校勘《法式》的重要补充手段是切

实有效的,从而使校榷工作更具客观依据,

而不仅仅停留于书面。

4.2 《〈营造法式〉注释》中的相关研究

1960年代,梁思成先生在《〈营造法

式〉注释》中收入1930年阚铎)及前述1933

年的《法式》校勘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

几十年来实物调查测绘研究,梁先生及助手

徐伯安、郭黛姮等人又对《法式》文本进行

了大量深入细致地补正。但是鉴于“这是一

部科学技术著作,重要在于搞清楚它的科

学、技术内容,不准备让版本文字的校勘细

节分散读者的注意力”[1]10-13,因此《〈营

造法式〉注释》一书的体裁没有遵循传统校

证逐字点出并加以说明的形式,而是以历次

积累所得最终成果呈献出来,未保留校勘细

节。后来徐伯安、郭黛姮等学者在对梁先生

《〈营造法式〉注释》的整理和校补过程

中,继续对《法式》原文疏漏讹脱进行校

勘。2001年出版《梁思成全集》第七卷收入

的《〈营造法式〉注释》,还将其中与“陶

本”不一致的地方用小注标出。

此外,梁先生还在《〈营造法式〉注

释·序》中以《八百余年来〈营造法式〉的

版本》系统介绍了《法式》的版本源流,但

梁先生当时尚不知有南宋“绍定本”一事,

仍指宋代仅有“崇宁”、“绍兴”两个版

本,2001年《〈营造法式〉注释》收入《梁

思成全集》第七卷时,由傅熹年先生做出补

注予以纠正。

尽管梁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在

版本研究方面仍有一些遗憾,但它依然是目

前公开出版的、集《法式》最多校勘成果且

最系统的著作。

结 语

在前述实物测绘、文本解读、版本校勘

等研究的基础上,梁思成先生还曾设想以

《法式》为先导探索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

论。虽然限于当时客观条件和意识形态的影

响,未及对此展开深入探讨,然而他对这方

面的高度重视,从其对年轻学者的殷切期望

中,仍可见一斑。如1960年代初,傅熹年先

生参加刘敦桢先生主持编写《中国古代建筑

史》的工作,在刘致平先生的指导下,做了

一系列唐代建筑的复原研究。梁先生看了复

原方案后曾指出:

从佛光寺东大殿看,《营造法式》中‘以材

为祖’的运用模数进行设计的方法至迟在中晚唐

已出现,应结合《营造法式》对唐代建筑遗物进

行探讨,研究在唐代是怎样进行设计的,并在复

原唐代建筑时考虑这些因素[22]。

综上,作为中国第一代建筑史学家,梁

思成先生从1925年初识《法式》,到1931

年入学社开始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法

式》,直至1972年辞世,可以说近五十年的

学术生涯,都与该书密切相关_。期间,他

在《法式》与实物测绘的互证、术语及文本

的解读、版本校勘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为后来学者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和平

台。同时,在以《法式》为先导探索中国古

代建筑设计理论的方面,也为后人开启了思

路,留下了诸多可以深入探讨的方向。

2011年时值梁思成先生诞辰110周年,

作为初涉《法式》研究的后学,谨以此文表

达对先生深切的敬仰和感念。 ■

注 释

(1) 《营造法式》是北宋李诫编著,于崇宁

二年(1103年)颁行全国的一部侧重于估

工算料的法规性建筑营造技术典籍。1919

年,陶湘先生曾遵照朱启钤先生嘱托,鸠

集众多著名版本学家详细校勘《法式》,

汇校成果于1925年刊行,世称“陶氏仿宋

刊本”、“仿宋本”或“陶本”。关于

《法式》版本及研究的相关情况,可参见

拙文 宋《营造法式》版本研究史述略[J].

建筑师,2010(4):71-78。

(2)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2卷第3册收入梁

启超先生的题识书影。参见 梁任公先生题

识《营造法式》之墨迹[J].中国营造学社

汇刊,1931,2(3)。

(3) 在梁先生的学术生涯中,不能忽视其妻子

林徽因先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林先生可

以说是梁先生在开创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事

业上最有力的合作者。相关研究可参见 赵

辰.作为中国建筑学先行者的林徽因[J].

贾珺.建筑史,2005(21).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5;陈学勇.关于才女的

种种说法——林徽因传记述评[J].新文学

史料,2006(2);赖德霖.梁思成、林徽

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M]//中国近代建筑

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J].王贵祥.中国

建筑史论汇刊,2009(1).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9。

(4) 如梁先生在赴美留学期间,就曾用英文

写就《一个汉代的三层楼陶制明器》,

介绍并分析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汉

代明器藏品。参见A H A N T E R R A-

COTTA MODEL OF A THREE STOREY

HOUSE,中译文:一个汉代的三层楼陶制

明器.英若聪 译[M]//梁思成全集(一).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29

年,曾与同在东北大学任教的妻子林徽因

先生测绘沈阳北陵。参见参考文献[23]第

351页;1930年,完成《中国雕塑史》讲课

提纲。参见参考文献[18]第102页。

(5) 1932年3月发表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1期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

宫殿》一文,是梁先生在我国唐代实例尚

未发现之前,通过敦煌壁画和诸多文献建

构起唐代建筑形象和规模的尝试。该文还

存在宋、清术语混用的情况,间有与《法

式》的少量比对。可见,此时梁先生对清

代建筑尚未完全认知,对宋《法式》更是

一片茫然。

(6) 1930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受邀在学社演讲,指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应当有充

分的文献和实物调查,又特别提出由日方

负责实物调查、中方负责文献考证的意

图。参见 日本伊东忠太博士讲演支那建筑

之研究[J].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0,1

(2);1931年5月,日本学者关野贞和助

手竹岛卓一对中国进行了第六次考察,此

间不仅发现了蓟县独乐寺,还与大同华严

寺比较,很快推断其为辽代建筑。参见 徐

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11;

随后关野贞来京与朱启钤商讨合作事宜,

也提出由学社负责文献研究,日方负责测

绘,甚至说恐只有日方才有能力和经验进

行如此巨大的测绘和研究工作。参见参考

文献[24]第2-3页。

(7) 1934年1月,梁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序》中特别指出:“我在这里要向

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桂辛先生表示我诚恳

的谢意,若没有先生给我研究的机会和便

利,并将他多年收集的许多材料供我采

用,这书的完成即使幸能实现,恐怕也要

推延到许多年月以后”。(梁思成.清式

营造则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1(2)。

(8) 朱启钤先生发现后,又经刘敦桢等人补测得以修正。参见 刘敦桢.中国木结构建筑

造型略述[M]//刘敦桢全集(六).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27。

(9) 关野贞、常盘大定撰12卷本《支那文化史迹》收入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照片,却不能知

其为唐代建筑。参见参考文献[24]第3页。(10) 时至今日,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仍然堪称学界样板。概括言之,就是先以

《法式》的初步解读为基础,以文献或访

问获得早期建筑线索,而后外出调研、实

测、绘图,与《法式》验证、对照并重新

释读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工

作:① 外业——在全面学习已有研究成

果及文献的基础上,外出调研测绘、实证

考察(寻访、测量、绘图、摄影、拓片

等),随时记录组群或个案的典型特征

和基本情况,与《法式》相对照;② 内

业——调研结束,绘制测绘图,展开文献

考证,以调研资料和《法式》进行对照、

比较、分析和归纳,从而获得更系统、深

入的理解,得出确切结论,撰写调查报

告,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1) 另见1933年6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4卷第2期封三。

(12) 参见 对以梁思成为首的复古主义建筑理论的批判[J].建筑学报,1955(1).(13) 参见 高汉,陈干.论“法式”的本质和梁

思成对“法式”的错误认识[J].新建设,

1955(12).

(14) 他们对梁先生的遗稿进行整理、校对,尽

量保持其亲自撰写或审定过的“文字注

释”部分的本来面貌和风格,只作适当的

补充和订正。而对“图释”部分则作了较

多的订正,重新绘制大部分图样,并加入

大量插图和实物照片。对《法式》原著中

的一些疏漏和版本传抄中的讹文脱简,也

做了必要的校勘。参见参考文献[1]第3页。

(1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8年提出出版《〈营

造法式〉注释》,清华大学先提交了《〈营

造法式〉注释》上册刊印,出于慎重起见,

下册准备待资料汇集充分之后再提交出版

社。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下册一直未出。参

见参考文献[17]第259-260页。

(16) 徐伯安先生以病房为研究室,研读梁先生

留下的相关学术成果,校勘《法式》全部

原文及注释,斟酌近三十年来不断涌现

的新成果并在全集中有所体现,补入了

《〈营造法式〉注释(卷上)》未含的小

木作部分的图释共32版,除去其中的1~2

张铅笔图稿,其他均是徐伯安先生在“文

化大革命”前夕绘制完成。参见参考文献

[1]第524页。此时刘先生已有对北平智化寺

的测绘研究(1931年暑期);梁先生已有

对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1932年4月)和广

济寺三大士殿(1932年6月)的测绘研究。

(17) 经其后几十年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与

现存《法式》其他各传本相较,“故宫

本”不论从传抄次数、行款格式还是图绘

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学

界公认影宋最善的版本之一。

(18) 1933年3月刊登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

4卷第1期上的《本社纪事》和谢国桢先生

的《〈营造法式〉版本源流考》,以及刘

敦桢先生于同年4月写于自藏“丁本”扉页

上的识语,对此事均有记述。

(19) 此时刘先生已有对北平智化寺的测绘研究

(1931年暑期);梁先生已有对独乐寺观

音阁及山门(1932年4月)和广济寺三大士

殿(1932年6月)的测绘研究。

(20) 1930年4月在学社成立之初,阚铎曾受朱启

钤先生委托,将“陶本”与“四库本”、

“丁本”重新校对一遍。参见 阚铎.仿

宋重刊《营造法式》校记[J].中国营造学

社汇刊,1930,1(1).经笔者比对,

《〈营造法式〉注释》与阚铎《仿宋重刊

〈营造法式〉校记》一文中的校勘记录多

有相同之处,由此推知《〈营造法式〉注

释》吸收了这次校勘成果。

(21) 梁先生也十分推崇《法式》的编者李诫。

如1928年,梁先生和林徽因特意选择3月21

日,即李诫的忌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1948年梁、林结婚20周年纪念日时,邀请

朋友在家中举行茶会,林先生即席做了关

于宋代都城的报告,暗喻纪念李诫。参

见参考文献[18]第102页;参考文献[23]第

350、374页。此外,梁先生给自己的儿子

取名从诫,也是为了表达对李诫的敬仰。

参见 杨永生.建筑百家回忆录(续编).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

版社,2003.198。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全集(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1.

2 林洙.建筑师梁思成.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6.

3 朱启钤.中国营造学会开会演词、中国营造学

社缘起.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0,1(1).

4 本社纪事.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3(1).

5 本社纪事.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2,3(2).

6 刘敦桢先生生平纪事年表//刘敦桢全集(十).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 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3,4(2).

8 王其亨. 历史的启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

历史与理论//古迹遗址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

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培训班成果

实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 本社纪事·古籍之整理.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1932,3(4).

10 本社纪事·函请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本社

经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4,5(2).

11 王世襄.四川南溪李庄宋墓.中国营造学社汇

刊,1944,7(1).

12 陈明达.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贾珺.建

筑史,2009(24).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13 罗哲文.忆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古建园林技

术,1993(3):158.

14 梁思成.中国建筑之两部“文法”课本.中国

营造学社汇刊,1945,7(2).

15 梁思成.致 Alfred Bendiner 的三封信//梁思成

全集(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16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201.

17 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4.

18 林洙,楼庆西,王军.梁思成年谱//梁思成全

集(九).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9 梁思成.宋《营造法式》注释·序(未定稿).

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史论文集,1964(1).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64.

20 梁思成.宋《〈营造法式〉注释》选录.《建

筑史专辑》编辑委员会.科技史文集,1979

(2).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21 梁思成.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国营造

学社汇刊,1932,3(2).

22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

版社,1998.

23 曹汛.林徽音先生年谱//王贵祥.中国建筑史

论汇刊,2009(1).

24 傅熹年.建筑史解码人·朱启钤//杨永生,王

莉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361021

chengli_cc@https://www.doczj.com/doc/4f7824053.html,

2011 06 24

作 者

邮 编

电子信箱

收稿日期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奈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学术轨迹与图景

献”二组主任(在后来的实践中.二组的分工并不明确)。与先 后入社的阚铎、单士元.林徽因、刘致平、赵法参、莫宗江.陈 明达.陈仲篪、王璧文、麦俨曾等共同努力,人数虽然很少.但 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力,使学社的整体工作蒸蒸日上。 3)学社的规模不大,但作为私人机构,要进行长期运作仍 有困难。朱老先生为此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多次举行文物展览 与学术讲演,以努力争取国内外各界人士支持。并多方面积极 募集研究经费及学术书刊资料.为学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4)朱老先生亲自担任社长以掌握社务.对学社人员.研究 方向.成果出版等都做出具体指导与全面安排。抗战爆发后,学 社主要研究人员次第内迁,朱老先生除了对学社存留在北平的 资料.图片着意保存外(其中一部后来转存天津麦加利银行), 还对在大后方重新启动的学社调研工作.继续予以关怀和指导。 而这些都是在日伪严密管制与封锁下冒险进行的。 5)朱老先生特别注重传统建筑中的建筑技术。除了将他 1918年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中发现的宋《营造法式》(丁本)予以重 刊外,并且躬亲参与研究,由此撰写了《漆书》,《哲匠录》等 多篇建筑专著。表明了他不仅是一位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组织者,还是一位传统建筑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按我们目前的语言, 是担负着”双肩挑”的重任,因此特别令人钦佩。 四 至于”南刘北梁”与营造学社其他前辈们为我国建筑史学 所做出的许多事迹与贡献,除了前面略述的内容.大家都已耳 熟能详。在营造学社创建和奋斗的过程中,先辈们为我们树立 了多方面的崇高榜样。但我认为内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他们的 巨大精神感召。这就是: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重的民 族责任感.为振兴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而奉献全部自我,不 计个人名利得失。在各种不利条件下,长期奋斗,艰苦献身,坚 定信念.永不动摇。在工作中发挥了特别卓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因此能够在很短的时期内,用少 数人员完成了难以置信的超大量工作,同时还达到了极高的学 术质量和水平。即使在各方面条件都大大优越于过去的今天, 我们是否也能够像前辈那样.“多、快、好、省”地完成今后的 艰巨任务?恐怕许多人都难以保证。因此.今天我们隆重纪念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80周年.不仅是要缅怀先辈们已经创造的丰 功伟绩,更重要的是要对比和找出自己与他们之间各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坚定自己的工作信念和事业决心.全面提高自己的 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必须不断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工作。如 此才能真正接过先辈们传递下来的火炬,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 的快速建设,为进一步开拓与宏扬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建筑文化.全面完成先辈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币舀面『泵莆天事萄稃丽葡泉,2100∞) 收稿日期:2009—12—17 71《中国营造学社fE-]:lJ))的 学术轨迹与图景 陈薇 摘要/探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所体现的中国营造 学社的学术轨迹与图景.以期洞悉中国建筑研究的关 键所在.明晰中国营造学社的重要贡献和精神.激励 后学研究中国建筑的致力攻坚。 关键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轨 迹与图景 ABSTR铀、弋|Thispaperexplorestheacademiccourseandpros. Dects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neseArchitecture.whichis reflectedinTheReception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nese Architecture.Itisexpectedtomakereadersunderstandthecruxof ChineseArchit∞tumResearch,theimportantcontributionandthespirit oftheSociety,thusencouragejuniorscholarstotacklethelhomyprob- lemsinChinesearchitectureres∞rch. KEYWORDS/TheReception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 neseArchitecture,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neseArchitecture, academiccourseandvision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收稿日期:2000—12—16 ARCN/TEC'rURm.UOURN4L201(11建筑学报 万方数据

学年论文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学生:施妍 学号:2010221109120006 专业:新闻学 指导老师:杨翠芳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主要是通过报刊传播,在办报过程中梁启超形成了他自己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他提出了?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且有办报的四原则,并提出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最后还提出了党报的观念。 【关键词】去塞求通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办报四原则舆论党报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报人,梁启超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其新闻思想?是半个世纪国人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最高成就,因其标志着资产阶级报刊思想萌芽期的结束?。 一、梁启超及其办报活动 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梁任公?。广东新会县茶坑存人。生于1873年2月23日,殁于1929年1月19日,终年57岁。他从小熟读经、史,"八岁(1880)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梁启超《三十自述》,1902年)。12岁考中秀才。15岁进广州学海堂就学。

17岁考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但未考中。南归途中,经过上海,?够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见《三十自述》),并见到上海制造局译出的若干中西书。梁启超接触西学自此始。回到广州后,由同学陈通甫的介绍,得见康有为,并拜康氏为师。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当时的梁启超异常倾倒,他在《三十自述》中回忆说:?先生乃以大海潮音,做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竟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子兹始。? 从1892~1894年,梁启超就学于广州府内长兴里的万木草堂三年。 1895年后,梁启超和康有为一道,参加并组织了资产阶级的正直改良运动,在当时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成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组织保皇会(1899年3月),鼓吹?保皇?。后又组织宪政会(1906年冬)、政闻社(1907年10月)等政治团体,鼓吹?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在?仓皇去国?14年后,于1912年10月间从日本神户启程回国。民国初期,他倚靠袁世凯又组织进步党(1913年5月),1914年曾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职数月。1915年初,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梁特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予以痛击,积

李路珂:始于营造学社的《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回顾及最新进展

始于营造学社的《营造法式》彩画作研究:回顾及最新进展 李路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论文摘要 《营造法式》作为中国营造学社研究的起点,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营造法式》彩画作(或其中装饰与色彩)的研究,相对于《营造法式》大木作(或其中结构和构造)的研究,是一个较为后起的领域。本文试图对1921~2005年学术界对《营造法式》彩画作的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并将笔者近年的成果作一概要介绍,以此反映中国营造学社学术之一脉的产生、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营造法式》,营造学社,彩画作,建筑史学 Abstract The Building Standard Book, Yingzao fashi of 12th century, regard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work in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have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are mostly focused on the aspect of construction(Rules for Wood Works), whereas decorations (Rules for Color Painted Works) are less concerned, and the achievements of which are comparably slowly produced. This paper is going to present the starting, succ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branch in the scholarship of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by tracing the way of researching from 1921 to 2005 on the Rules for Color Painted Works in Yingzao fashi, and briefly introduce the recent productions of the author. Keywords: Yingzao fash; the Society for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Color Painted Works; historiography of architecture 《营造法式》是我国仅存的两部古代建筑专书之一。《营造法式》成书的北宋末年,正是中国古代之科技与文化的高峰和转折时期。由于《营造法式》兼具资料的“系统性”和文化的“典型性”,因此一经发现便受到高度的重视。1925年印行的“陶本”,是《营造法式》文献整理的第一个系统成果。而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营造学社对《营造法式》的解释与研究,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学”的起点。因此,《营造法式》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在既往的《营造法式》研究中,主要的焦点集中在大木构架的结构及形式规律的研究。在这方面,不论是对《营造法式》原始文献的考订和解读1、对唐宋时期建筑实例的归纳与比较2、对这一时期建筑之结构力学3和数理美学规律的探索4,国内外学者都已经获得了可观的成就。这些研究已经能够初步揭示中国唐宋时期建筑大木构架的设计方法,并对这一时期的建筑学成就进行客观评价,进一步寻找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定位,作为今天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的参证。 然而,对于《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雕作”、“旋作”等部分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得多。诚如梁思成先生在“营造法式注释·彩画作制度”中所言: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原文阅读】

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中国始

【社团活动策划书】营造学社新学期出游活动策划书

营造学社新学期出游活动策划书 主办方:郑州城市学院社团联合会营造学社。 活动时间:招新后的第二个星期。 活动地点:新密县衙。 出游方式:徒步、坐车。 景点介绍: 新密县衙博物馆位于新密市老县城中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密县县衙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620xx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代,距今已有14XX年的历史。县衙元代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1320xx年)知县冯万金于原址复建,至今仍保持明、清建筑风格。 古县衙建筑群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近2.5 万平方米。照壁、大门、仪门、戒石坊、月台、大堂、二堂、三堂、大仙楼、后花园等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九层五进院落,另有东西花厅、八班九房与县衙监狱。县衙监狱自建衙之日起一直使用到XX年初,近1400余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奇迹,被专家称为世界监狱之最。 一、活动对象:郑州城市学院社团联合会营造学社全部人员。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转眼间,开学---了,而新一届大学生加入到营造学社中也有段时间了。为了更好的了解密县(新密)文化,不单是靠学习参观县衙,也需要走入密县这座古城,去切身体会她的独特韵味,因此,我们策划了此次出游活动。一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我们与县衙博物馆方面作更深层的互动,彼此了解,友好合作;二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去感受自然之美,

文化之底蕴,达到娱乐放松的目的;三来,享受大学社团生活的乐趣,促进社员之间的感情,对往后的社团活动也有较多的帮助。 三、活动流程 1. 前期工作 (1)确保社员能依时参加,并向参加社员说明此次出行的详细的活动策划书说明安排及意义 a召开临时会议,讨论活动具体安排; b了解大家的喜好,方便进行食物的采购,确保大家吃的欢喜(具体就餐依情况而定); c提醒大家外出安全问题,增强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 d说明此次出游的意义,希望游玩结束时能够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 (2)解决路线、车费等问题 a确定前进路线,以及具体时间; b了解坐车费用,确定实际支出. (3)召开社员会议 a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讨论,确定好当天的活动安排; b选好人员,到市场去采购食材。货比三家,做到便宜又实惠; c整理出活动的详细事例,预算好所有支出及总经费,列出详细的清单,由专人负责.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新闻121班:惠才贤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 梁启超一生办报生涯共有27年,亲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章达1400万字,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对报界和近代报业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报刊生涯分为五个时期:戊戌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立宪运动时期、护国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一、维新变法时期 在此期间,梁启超为推行变法,重视办报制造舆论。他主笔的《万国公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开风气之先,成为宣传维新的重要传媒,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也成为中国政党报之先河,。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为创于北京,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为双日刊,不署出版时间和地点,自撰文章不署名,每期有一篇论文,主要表达变法维新的强烈要求,宣传富国强兵之道、国家振兴之源、养民教民之法。

1895年强学会成立后,将其转为机关报,并改名为《中外纪闻》,仍为双日刊,署出版时间、地点,报刊接受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经济实力雄厚,内容更加丰富。 《强学报》:康于1896年1月创立《强学报》,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其政治色彩比北京的两份报纸更加鲜明,大张旗鼓地倡导变法维新,提出“明定国是”、“开议院、立议员”等激进的政治主张。 《时务报》:由汪康年、黄遵宪、梁启超等人于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成为办报活动高潮的标志性事件,内容设“论说”、“谕旨恭录”、“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初期由汪任总经理,梁担任主笔,在每期卷首发表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文章,文字通俗、切中时弊,其中最有名的是《变法通议》,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纲领性文件。他在报章中呼吁变法维新,痛陈亡国的危险,喊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的驱赶时代前进的号令,吹起了时代的最强音。开创了新式报刊文体——时务文体。这种新式报刊论说文体是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度的形式,它生动活泼,夹杂着大量的俚语和外来语,雅俗共赏。 此外,梁启超还策划和支持了澳门的《知新报》、上海的《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 梁启超通过舆论宣传变法图强的道理,使中国第一场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开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圣才出品】

第8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一、填空题 1.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 【答案】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2.“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_____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_____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_____和_____。 【答案】二三十;折中主义;沙逊大厦;上海汇丰银行 3.上海沙逊大厦_____是由_____设计的,属于_____风格。 【答案】和平饭店;英商共和洋行;折中主义 4.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_____,属于_____风格。 【答案】吕彦直;中国固有 5.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_____大学,那里曾是_____派的大本营。 【答案】宾夕法尼亚;学院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是()。 A.《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B.《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C.《生态住区和住宅评价标准》 D.《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及细则》 【答案】A 【解析】《绿色建筑标准》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颁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第一部国家标准。 2.下列三座建筑从左到右分别是()。 A.广州中山纪念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党史陈列馆 B.重庆大会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C.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D.重庆大会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党史陈列馆 【答案】C

【解析】图示三座建筑从左至右分别是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博物院。 3.北京恩济里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的规划结构方式是()。 A.成街、成坊的布置 B.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两级结构 C.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三级结构 D.混合结构 【答案】B 【解析】1980年代建成的北京恩济里小区使“居住小区—住宅组团”这一规划模式得以深化和发展。 4.近年来在北京由外国建筑师设计了:国家大剧院、奥运会主体育场和CCTV(中央电视台)大楼,他们分别是()。 A.法国的安德鲁,德国的赫尔佐格,英国的福斯特 B.法国的佩罗,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荷兰的库哈斯 C.法国的安德鲁,荷兰的库哈斯,英国的福斯特 D.法国的安德鲁,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荷兰的库哈斯

4.7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

4.7 《营造法式》:绰约的宋代建筑风华 【《营造法式》其书】 今天要建一处房子,需要设计师设计出图纸和各种数据,古代也要如此,但是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报表,有的可能算得多,有的可能算得少,也有人写得很多,其实需要得很少,只是为了中饱私囊而已。于是,宋朝政一府就专门刊印了一本讲建筑规模和用材的书,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刊行于北宋崇宁二年,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朝廷的官员李诫在《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等于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标准。它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说到《营造法式》这本书的由来,还要归功于宋朝的“反腐行动”。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建造宫殿庙宇,而且造型豪华一精一美,耗资巨大,负责建造工程的大小官吏贪

一污成风,都想从建设项目里面捞一点油水。结果,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加上北宋的国防贫弱,每年的军费开支也在节节上升,政一府必须想办法开源节流。这时候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政,而他的第一个方案就是要从财政上缩减开支。将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所需的材料、工作日等各项指标都规定死,这样一来,官员们想谎报费用就不行了。《营造法式》就是这样一本书,它也确实起到了反腐的作用。 《营造法式》是在元祐年间写的,因此又叫做《元祐法式》。开始这本书中对材料的规定还很松,朝廷于是命李诫继续修订。李诫有10年的修建工程经验,同时又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和前朝历代的制度,终于编成《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部分,即解释名称、建筑规范、用工限制、材料和图样。大到宫殿的整体规划,小到横梁与立柱一交一接处的角度,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营造法式》无不详细记载。 《营造法式》介绍了北宋的宫殿、寺庙、府第等建筑所使用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贡献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喉舌论”的提出。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原文是这样的: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梁启超进一步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大力兴办各类型的报纸:“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事者可阅水路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化电专门名家之报。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臣责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犹恐文义太不能尽人而解,故有妇女报,有孩孺报,其出报也,或季报,或月报,或半月报,或旬报,或七日报,或五日报,或三E1报,或两日报,或每日报,或半日报”这样“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因此.在当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喉舌论”.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2.第四种族。粱启超主张提高报纸的社会地位.它十分赞赏西方报纸为“第四种族”的观点。他曾经说:“清议报事业虽小。而报馆之事业则非小。英国前大臣波尔克,尝在下议院指报馆、记事之席而叹日:‘此殆于贵族、教会、平民三大种族之外。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四种族也。” 由此,梁启超指出,报馆应该代表国民发表公议.也就是说报馆要代表国民来监督政府。 梁启超所说的“第四种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四权力”.它的原意就是梁启超所讲的新闻界是早期组成国会的三种阶级——宗教、贵族及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197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 Stewart)在一次演讲中宣称。根据宪法规定。新闻自由条款包括了对新闻机构的保障.新闻自由条款的作用就是直接保障新闻业.他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这就是著名的第四权力理论。 这个理论显然是对新闻媒体的社会地位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新闻自由的一个保障。3.新闻的“两功能”、“四原则”。另外,在梁启超到了El本以后.解读了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资产阶级的新闻理论,使他的思想体系飞跃而形成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体系。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报馆两大天职说和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原则。 梁启超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为政府是国民的雇佣,而报馆是国民的代言人。所以报馆可以像“父兄之视子弟”那样来监督政府。这是报馆的一大天职。另外,他还认为.报馆应当发扬“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也就是发挥向导国民的天职。这比以前认为报纸是替皇帝“宣德达情”的主张.大大前进了一步。 梁启超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即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是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这四条原则的论述.说明他对报纸的社会职责和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当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二、梁启超对新闻学的贡献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正文)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正文) (一梁启超办报实践及在此过程中其新闻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是在他的报刊实践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他的新闻思想与政治活动、政治思想紧密联系。 (一)从属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政治活动的报业活动阶段 梁启超从1895年起涉足报坛,到戊戌政变之前,他的办报活动始终服务于维新派的政治活动,有京师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还有《时务报》、《湘报》、《知新报》,宣传变法维新思想,批判封建制度。这一时期,梁启超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办报实践,提出一套办报主张,较系统地阐述自己对报业的主张。在1896年《时务报》上发表了他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了“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他开创的“时务文体”,在当时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 (二)戊戌政变后康梁保皇立宪主张下的报业活动阶段 1898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海外仍继续他的办报活动。此间梁启超发表大量主张民权、自由、革命、独立的文章,但总倾向是鼓吹君主立宪。这一时期,梁启超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和宣传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在海外创刊、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以及《政论》杂志、《国风报》。1901年,他在《清议报》上发表长篇论文《本报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文中阐述报馆的地位是“政本之本”、“教师之师”;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1902年,他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说:“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2]在《新民丛报章程》中说:“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3];报馆需要“若孝子之事父母,若良师之诱蒙童”[4]那样去指导国民,这样才能变成“新民”。另外,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政府《少年中国说》等文章,在时务文体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不仅思想新,文言成分少,人称“新民体”,在当时许多报纸都跟着学习,这标志着报刊新文体已发展到更加成熟的阶段。1907年,他在《国风报叙例》、《读十月三日上谕感言》等文章中,阐述了关于舆论的一系列问题。 (三)试图以学术改造中国的《大中华》、《改造》时期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侧重于对新闻自由和言论独立的思考,但由于各种原因,梁启超对“言论独立”的前景感到非常失望。到1918年左右,他渐渐淡出政坛,转入学术、教育救国和学术研究中,他的新闻理论也随之沉寂下来。梁启超在1912年初回国时接受共和制,想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宪政,他积极地进行政党组织活动,希望建立“政党内阁”,提出“司法独立”和“言论独立”的观点,此时,他逐渐认识到新闻自由、报馆独立特别是经济独立的重要性。1912年初,他创办《庸言》报,主张用平常、切实、有理、适用的报刊言论来为政府建议献策。1915年,梁启超担任了《大中华》月刊的总撰述,该刊注重社会教育,认为学术之盛衰,国民程度之高下与杂志之发达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主张大力鼓动创办杂志。梁启超1920年回国后参与主编的《改造》(原《解放与改造》),是梁启超所主办的最后一个刊物,他希望能从学术上谋根本的改造,为将来的新中国创造良好的基础。 二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一位声誉卓著的学者,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他把办报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有力手段,为一个有着敏锐感觉的报人。梁启超系统地阐述了一套资产阶级报刊思想。 关键词: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舆论观;功能观;自律观;编辑观;文体观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由于近代中国的新闻传媒只有报刊这一种方式,所以谈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实际上也就是指他的报业思想。梁启超的报业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舆论观、功能观、编辑观、自律观、文体观五个方面,下面加以阐述。 (一)报刊舆论观 普遍的新闻学观点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霎擎有公开胜,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新闻界称作舆论界,把新闻媒介称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界从舆论界中吸取力量,舆论借助新闻媒介作为公开展示力量的舞台。 1、舆论之定义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 梁启超曰:“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二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为舆论,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必多数人诚见其如是,诚欲其如是,然后舆论乃生。”刚梁氏的舆论含义的核心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意见。这种意见必须是大多数人内心所有的真诚真实的意见,被胁迫者的意思是不成其为舆论的。舆论是一种独立的、自主的意见的表达。 2、舆论可分为健全舆论与非健全舆论 在梁氏的舆论含义中,把舆论分为健全舆论和非健全舆论。健全舆论是多数人正确意见之结合。他在《国风报叙例》中说,“夫健全舆论云者,多数人之意思结合,而有统一性继续性者也。非多数意思结合,不泛以名舆论。非统一继续,不足以名健全。”梁启超清醒地看到,在封建专制统治的二千多年里,因为当局惯用愚民政策,提倡对政权统治相辅的消极舆论,“以警相普,无补于颠仆,以狂监狂,只益于号咖”这种言论导致民众没有分辨能力,是一种误国的“妄论”,对于这种当局有意而为之的“妄论”,应该群起而政之,对之进行鞭答。 3、健全舆论印产生需要报馆的引导 梁启超认为健全舆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引导和激发的,而民众若不具备足够的民智,就有可能不能形成对时局的正确看法。因此,对舆论进行引导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梁启超认为健全舆论的关键在于要“尊重人人独立之意见,而导之使堂堂正正以公表于外。”梁启超认为知识阶层是最有资格形成健全舆论的,他们的报刊和其他公共媒介时刻在奔走启发国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构成了舆论之源。他们既是报刊的主人,也是舆论的主人,因此报馆就是舆论机关,报馆可以制造舆论,也应该担负起引导舆论、制造舆论的职责。近代中国更是充斥着混乱、疾病、贫穷、战争……能够有着清醒头脑的人并不多,梁启超认识到舆论的不同性质是他对当时时势认识的结果,也是李割终论观具有相当理性的表现。 4、舆论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功能 早期改良派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报刊具有“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清”的反映功能,梁启超把它们抽象为“去塞求通”和“耳目喉舌”的功能,主要是针对报刊反映和提供信息功能而言的:报刊可以集中和发散信息,让大众知晓事态的发展和变化,报刊提供信息成为大众关注的议题,从而形成舆论,反映舆论。舆论具有监督功能,从本质上来说,舆论监督即名誉监督,与法律和宗教相比,“名誉监督者,不能如前两者之使人服从,使人信仰,使人畏惮。”隐然示人曰:“尔必当如此,尔必不可如彼苟不尔者,则尔将不见容于社会,而于尔之乐利有所损。”梁启超认为,舆论在当时的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吾国前途之最大希望,实唯舆论势力,而可持之以为中国不亡之券。”

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课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前置性作业设计 【前置活动】 观察当地传统民居院落,了解其建筑特征。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知识储备】 (一)科普作品的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是所有科技作品的生命,科普作品也不例外。目的是向广大社会成员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技能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概念准确、事实确切、观点正确、表达客观之外,科普文章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科普文章的多数读者对于文章所介绍的科技知识往往是第一次接触,常常是以完全信任的态度加以接受的。因此,我们写文章时必须以极其负责的态度来介绍、普及那些成熟的、正确的科技知识。 ②科普文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尤其是在说明、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时,文章所介绍的方法、技能、窍门、经验等应当具有可操作性,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 ③在说明、普及科技知识、技能时,应当与相关学科联系起来,全面考虑其社会效果与影响。例如,在介绍、推广农副业生产经验的时候,应当联系生态环境问题来全面考虑。又比如,在介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时,除了运用体育学的原理外,还应当运用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观点来剖析。 2、思想性 科普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在向读者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读者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宣传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思想素质。因此,科普作品要通过普及介绍科学知识,让人们深刻地理解科学的世界观的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就是科普作品思想性的体现。当然,科普创作的思想性,是内在的、从作品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不是贴上一些政治标签或外加一些政治术语。 3、通俗性 通俗性就是要用明白晓畅的文字介绍科技知识,使之生动、易懂。“整个科普创作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专门知识通俗化的过程。”(章道义等编《科普创作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这句话点明了科普创作的实质。不通俗地把科学知识表达出来,读者理解不了,就起不到科普创作的作用,科普创作也就失去了意义。科普创作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使科普作品通俗化。如用文艺形式创作,使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科普作品,只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写清楚,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就能达到通俗化。切忌简单化、庸俗化,或简单得残缺不全,只

《中国新闻传播史》梁启超办报活动及新闻思想

1.梁启超的办报活动 《时务报》主笔;《知新报》撰述;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创办《新小说》、《政论》、《国风》,参与创办《时报》。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㈠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时期 此阶段梁启超的办报思想主要集中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文中,核心是以报纸为“去塞求通”的工具。 1 所谓“通”,主要是指上下内外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思想一方面表达了要求清政府改变闭关自守、向西方学习、救国于危亡的爱国热忱,另一方面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期望参与国政,谋求民主的朦胧愿望。 2 梁启超还将“去塞求通”概括为报刊的“耳目喉舌”功能。他将社会比之于人,把报馆的作用比作一个人的耳目喉舌。 ㈡维新派海外办报时期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集中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说》、《新民丛报章程》、《国风报叙例》等文章中。 1 报刊的两大主要职能:“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2 一份完善的报纸,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曰宗旨定而高,二曰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曰报事速而确”。 3 确定了消息与评论两种文体区分的准则。他认为新闻报道应具有“博、速、确、直、正”五个标准,评论应具有“公、要、周、适”四条标准。 ④从传媒的角度,提出并论证了报刊宣传的两种方式——“浸润”和“煽动”。 对于两种方式,梁启超赞同并用。 另外,梁启超的报章文体革命始于《时务报》,成熟于《新民丛报》时期。“时务文体”此时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后来也有人将此时的报章文体称为“新民体”。梁启超首创“短评”“时评”等政论文形式,在《清议报》及《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我国新闻史上较早的一批报刊“短评”。 3.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是我国仅大事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报刊活动家。他一生有26年时间从事报刊活动,主办10余种报刊,著述达1400万言。 他的文笔犀利,议论耸动。 他是报刊的政论文形成了一种具有独到风格的文章,是当时言论界的骄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办报活动不但对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为我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提出的不少新闻传播理念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梁启超的报刊功能观以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1、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功能观 梁启超认为:首先,报刊可以去塞求通。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他指出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通,即战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上下、内外不通则国必不能强&&。①这是说,报馆是沟通内外、沟通上下的主要途径,报刊可以使民众参与政事,从而使国家强大。 其次,报刊有耳目喉舌作用,即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从这看出,梁启超认识到应充分运用报刊耳目喉舌的作用,使报纸成为沟通上下的工具。 2、戊戌变法之后的报刊功能观 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认为: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者。他认为,报馆与政府有着平等地位。②由此,可看出他把报刊的功能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在1902年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梁启超也提出报馆的两大功能。即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即报馆的职能为:一是监督政府,即政府有重大权力,为免其滥用权力,必须要对其进行监督。二是向导国民,即报馆有引导人民追求真理、追求先进事物的作用,有向导国民作用。 3、辛亥革命后的报刊功能观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提出司法独立和言论自由的观点。在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之后,梁启超逐渐认识到报馆应是一个自由独立发展的事业。但从当时中国新闻事业所处的环境来看,报馆的创办也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因此,在当时中国,报馆很难真正成为一个自由独立发展的事业。 4、梁启超的报刊功能观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一,早已与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无论是梁启超那个时代仅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和宣传工具的报刊,还是如今随处可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报刊,都是把报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来实现传播者的传播目的的。正如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所说的那样,报刊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相当于人的各个器官的延伸,即人的耳目喉舌的延伸,能传达出传播者的思想意图。同时,如今的报刊功能不仅继承了梁启超的去塞求通、耳目喉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等观念,还衍生出了如提供各种信息、进行科教、提供娱乐、促进消费等多种新的功能。 二、梁启超的传播舆论观以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1、戊戌变法时期的传播舆论观 戊戌变法时,梁启超认为国民可以参与政治、监督政府,从而减少当权者行为的专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政府的立策施政也必须由民众的舆论所发,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舆论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