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

作者:李志宏, 杨仕明, LI Zhi-Hong, YANG Shi-ming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消化中心,重庆,400038

刊名:

癌症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年,卷(期):2005,24(9)

被引用次数:6次

参考文献(38条)

1.Hulett MD;Freeman C;Hamdorf B J Cloning of mammalian heparanase an important enzyme i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外文期刊] 1999(07)

2.McKenzie E;Tyson K;Stamps 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Hpa2,a novel mammalian heparanase family member[外文期刊] 2000(30)

3.Vlodavsky I;Friedmann Y;Elkin M Mammalian heparanase:gene cloning,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外文期刊] 1999(07)

4.Kodaira Y;Nair SK;Wrenshal LE Phenotypic and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mediated by heparan sulfate[外文期刊] 2000(03)

5.Santanu B;Amiya K Role of heparan sulfate in 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 infection[外文期刊] 2002(1)

6.Piccolo P;Iqbal O;Demir M Global anticoagulant effects of a novel sulfated pentomanan ologosaccharide mixture[外文期刊] 2001(2)

7.Montalto P;Vlachogiannakos J;Cox DJ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irrhosis impairs coagulation by a heparin effect:a prospective study[外文期刊] 2002(04)

8.Kim HH;Lee WS;Yang JM Basic peptide system for efficient delivery of foreign genes[外文期刊] 2003

9.Chu JJH;Ng ML Characterization of a 105-kDa plasma membrane associated glycoprotein that is involved in West Nile virus binding and infection[外文期刊] 2003

10.Sajnani-Perez G;Chilton JK;Aricescu AR Isoform-specific binding of the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 to a ligand in developing muscle[外文期刊] 2003(01)

11.HO AM;LeeA;ChanSK The timing for the use of heparinase and thromboelastography to prevent excessive bleeding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外文期刊] 2003(03)

12.Fridmann Y;Vlodavsky I;Aingorn H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in normal,dysplastic and neoplastic human colonic mucosa and stroma:evidence for its role in colonic tumorigenesis 2000(04)

13.Ginath S;Menczer J;Friedmann Y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Mdm2 and erbB2 in ovarian cancer 2001(06)

14.Craft RM;Chavez JJ;Bresee SJ A novel modification of the Thrombelastograph assay,isolating platelet function,correlates with optical platelet aggregation[外文期刊] 2004(05)

15.Vlodavsky I;Goldshmidt O;Zcharia E Molecular properties and involvement of heparanase in cancer progression and normal development[外文期刊] 2001(8)

16.Harley R;Gruffydd-Jones TJ;Day MJ Non-specific labelling of mast cells in feline oral mucosa-a potential problem i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外文期刊] 2002

17.Vlodavsky I;Elkin M;Pappo O Mammalian heparanase as mediator of tumor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2000(ZK)

18.Hernández F;Pérez M;Lucas JJ Sulfo-glycosaminoglycan content affects PHF-tau solubility and allows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HFs[外文期刊] 2002(1-2)

19.Miao HQ;Elkin M;Aingorn E Inhibition of heparanase activity and tumor metastasis by laminarin sulfate and synthetic phosphorothioate 1999(03)

20.Ikuta M;Podyma KA;Maruyama K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in oral cancer cell lines and oral cancer tissues[外文期刊] 2002(02)

21.Walch;Marchetti D Role of neurotrophins and neurotrophins receptors in the in vitro invasion and heparanase production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外文期刊] 1999

22.Demir M;Iqbal O;Hoppensteadt DA Anticoagualant and antiprotease profiles of a novel natural heparinomimetic mannopentaose phosphate sulfate(PI 88)[外文期刊] 2001(2)

23.Parish CR;Freeman C;Brown KJ Identification of sulfated oligosaccharide1-based inhibitors of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using novel in vitro assays for angiogenesis and heparanase activity 1999

24.Gambero A;Landucci EC;Toyama MH Human neutrophil migration in vitro induced by secretory phospholipases A2:a role for cell surface glycosaminoglycans[外文期刊] 2002(01)

25.Krupa JC;Marie Butler A;Mort JS Quantitative bead assay for hyaluronidase and heparinase Ⅰ[外文期刊] 2003(02)

26.Gohji K;Hirano H;Okamoto M Expression of three extracellular matrix degradative enzyme in bladder cancer[外文期刊] 2001(51)

27.Hulett MD;Hornby JR;Ohms SJ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site residues of the prometastatic endoglycosidase heparanase[外文期刊] 2000(51)

28.El-Assal ON;Yamanoi A;Ono T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heparanase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01

29.Koliopanos A;Friess H;Kleeff J Heparanase expression i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外文期刊] 2001

30.Kim HR;Choi MS;Kim IS Role of Syndecan-4 in the cellular invasion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外文期刊] 2004(4)

31.Reddy VM;Suleman FG;Hayworth DA Mycobacterium avium binds to mouse intestinal mucus aldolase[外文期刊] 2004(5)

32.Hari G;Naiyaratana C;Deborah A Heparin oligosaccharide sequence and size essential for inhibition of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外文期刊] 2002

33.Gohji K;Katsuoka Y;Okamoto M Human heparanase:roles in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ancer 2000

34.Frumento RJ;Hirsh AL;Parides MK Differences in arterial and venous thromboelastography parameters:potential roles of shear stress and oxygen content[外文期刊] 2002(05)

35.Elkin M;Ilan N;Ishai-Michaeli R Heparanase as mediator of angiogenesis:modeofaction 2001(09)

36.Michael G;Colleen I;Michael A Removal of heparan sulfate by heparinase treatment inhibits FGF-2-dependent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in injured rat carotid arteries[外文期刊] 2004

37.Ghiabe H;Atsushi M;Jeffrey D Cell surface heparan sulfate is a receptor for attachment of envelope protein-free retrovirus-like particles and VSV-G pseudotyped MLV-derived retrovirus vectors to target cells[外文期刊] 2002(5)

38.Gao R;Brigstoek DR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 is a heparin-dependent adhesion receptor for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in rat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 [外文期刊] 2003(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彭大颖.高志安.PENG Da-ying.GAO Zhi-an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07,10(7)

2.徐波.陆茵.XU Bo.LU Yin乙酰肝素酶促进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医药2008,12(2)

3.林少华.虞小芳血清与肝素抗凝血浆电解质、血糖测定结果比较[期刊论文]-浙江临床医学2005,7(4)

4.刘健.马敏杰.韩彪.魏宁乙酰肝素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与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关系[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

5.陈国利.王烈.CHEN Guo-li.WANG Lie乙酰肝素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38(3)

6.高其双.黄海军.陶弼菲.向敏.汪云.钱运国.GAO Qi-shuang.HUANG Hai-jun.TAO Bi-fei.XIANG Min.WANG Yun. QIAN Yun-guo添加肝素对猪睾丸细胞增殖的影响[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7.倪寿翔.李立乙酰肝素酶的研究进展与眼部疾病[期刊论文]-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z1)

8.斛智莲.岳文斌.李慧锋.任有蛇.陈其新.李德远不同培养体系及肝素剂量对Boer山羊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36(2)

9.田辉.刘贤锡.王善政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16)

10.添加物对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期刊论文]-现代畜牧兽医2005(10)

引证文献(7条)

1.王贺.司君利.张修振.亓玉琴.钮自宇.周长宏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肠癌中Syndecan-1 m RNA和HPA-1 m 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癌症 2010(3)

2.Sheng-Jin Yu.Xiao-Hui Kang.Jia-Ning Zhang.Hong-Mei Wang.Tao Xie.Wei Wang.Shu-Jing Wang Effects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targeting heparanase-1 combined with heparin on invasiveness of mo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期刊论文]-癌症 2010(9)

3.李媛.张丽.孔花青.李杨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期刊论文]-食品与药品 2011(1)

4.李媛.张丽.孔花青.李杨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期刊论文]-食品与药品 2011(1)

5.崔京远.马红.马文慧.王贺.周东风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中Tiam-1和HPA-1基因的表达[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7)

6.汤旭东.万瑛.房殿春.陈陵.熊震.余松涛.师红磊.郭军.杨仕明小鼠肝素酶H-2Kb限制性CTL表位的实验鉴定[期刊论文]-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1)

7.吴火友.王烈乙酰肝素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47738071.html,/Periodical_ez200509026.aspx

类肝素酶与肿瘤微环境

类肝素酶与肿瘤微环境 作者:罗荣城, 杨洋, 崔瑶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陈丽.李军民肿瘤微环境——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新方向[期刊论文]-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8,31(3) 2.赵坡.钟梅.宋欣.吕亚利.王殿军.顾峥.陈乐真肝素酶基因表达与肺癌转移活性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肺癌杂志2001,4(2) 3.段学燕.龙金华.肖静.曾柱肿瘤微环境对树突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期刊论文]-贵阳医学院学报2004,29(5) 4.张伟MT1-MMP、MMP-2及HPSE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学位论文]2007 5.范平生.汪瑛.冯克海.FAN Ping-sheng.WANG Ying.FENG Ke-hai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医药2005,9(9) 6.陈礼平.王敏肿瘤微环境树突细胞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期刊论文]-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7,30(2) 7.谢启超.王玲俐.陈正堂.XIE Qi-chao.WANG Ling-li.CHEN Zheng-tang肿瘤微环境内免疫耐受机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肿瘤医学2008,16(5) 8.王吉刚.陈幸华血液系统肿瘤微环境与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8,31(5) 9.黄桂春.陈龙邦.Huang Guichun.Chen Longbang重组人内皮抑素对荷人肺腺癌裸鼠肿瘤微环境的调节作用[期刊论文]-癌症进展2009,7(5) 10.莫姝.于洁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47738071.html,/Conference_6438123.aspx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酶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摘要:概述了21 世纪国际上酶工程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趋势。本文意在阐述近年来酶工程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简单介绍了酶工程研究的进展, 对酶工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酶工程的应用现状,并对酶工程的作用和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酶工程; 抗体酶;酶的固定化;开发研究; 进展; Abstract:An overview of the enzyme engineering in the 21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 and new trends. This paper aims to elaborate in recent years, progress in enzyme engineering research at the molecular level,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enzyme engineering,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zyme engineering.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enzyme works , and 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enzyme engineering to make the outlook. Keywords:Enzyme Engineering; Antibody enzyme; Immobiliz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gress 1 前言 跨入21 世纪,人们在20 世纪认识生命本质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将有可能从整个基因组及其全套蛋白质产物的结构- 功能机理的角度,进一步阐明生命现象的核心和本质, 并系统整合生物学的全部知识,建立起真

肝素-毕业论文

一.肝素酶的作用及来源 肝素酶(heparinase)是指一类能够特异性地裂解肝素和类肝素主链糖苷键的酶,可以清除血液中的肝素,并常用于测定肝素的结构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研究。乙酰肝素酶在肿瘤转移、血管生成、组织发生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羧基端大亚基蛋白是该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此蛋白在体内含量少,易降解,很难直接从组织内得到一定数量的蛋白。肝素酶最初从肝素黄杆菌中发现并分离,后来发现其他一些微生物或动物组织中也存在[4]。肝素酶除了通过降解硫酸类肝素蛋白聚糖(HSPG),破坏ECM和BM促进肿瘤侵袭、转移外,还可通过促进HS结合性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释放,间接促进肿瘤转移。 二. 肝素酶的特性 2.1 酶的最适催化条件为:温度45℃,pH 6.4~7.0,离子强度150 mmol/L。酶在35℃以上极易失活,在pH 7~11之间基本稳定。该酶的最大紫外吸收位于280 nm。 2.2分子生物学特性 1979年Klein等首次报道了人胎盘肝素酶,之后在许多正常和恶性肿瘤细胞中也发现了该酶的存在。Vlodavsky等首先纯化了肝素酶,1999年Vlodavsky以及Hulett等三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分离到了肝素酶基因。现已明确肝素酶基因(~50kb)位于人染色体4q21.3,通过选择性剪接形成5kb和1.7kb的两种mRNA。肝素酶cDNA编码543氨基酸的61.2kD的多肽,经加工后变成具有肝素酶活性的分子质为50kD的多肽。 肝素酶前体结合到细胞表面的HS上,进而转化成为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50kD的形式,加工后通过入胞作用进入细胞。Pikas认为肝素酶结合的底物至少含有2-O-硫酸基。HS链接并聚集到细胞外基质蛋白上,在细胞-细胞间及细胞-基质间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由于HS链具有结合多种蛋白的特殊能力,使许多具有生物活性分子(如生长因子、趋化因子、脂蛋白以及酶等)结合到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上,因此在形态发生、组织修复、神经突生长、炎症、自身免疫及肿瘤转移和血管生成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三. 肝素酶的提取、纯化工艺 1.2.1分离乙酰肝素酶蛋白编码基因和测序鉴定以人胎盘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PCR. 上游引物5′ATGCTGCTGCGCTCG AAGCCTGCGCT3′,下游引物5′TCAGATGCAAGCAGCAA CTTTGGCAT3′.PCR条件为:95℃ 5 min,变性进入循环;94℃ 30 s,56℃ 30 s,72℃ 30 s,30个循环后72℃继续延伸5 min. 8 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后,直接克隆入pGEMT载体,测定基因序列. 1.2.2构建载体PGEX2TK50 ku HPA根据测定的乙酰肝素酶核苷酸序列,设计了如下一对引物扩增乙酰肝素酶50 ku大亚基基因片段:5′CGGGATCCAAAAAGTTCAAGAACAGCAC 3′,其中GGATCC为BamHⅠ酶切位点,5′CGGAATTCTCAGATGCAAGCAG CAACTTTGG 3′,其中GAATTC为EcoRⅠ酶切位点. PCR条件为:95℃ 5 min 变性进入循环;94℃ 30 s,60℃ 30 s, 72℃ 30 s,30个循环后72℃继续延伸5 min. 2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 将扩增出来的乙酰肝素酶基因大亚基的基因产物纯化,酶切,与质粒载体连接,克隆入PGEX2TK原核表达载体,构建载体PGEX2TK50 ku HPA,转化DH5α. 测序鉴定表达载体的序列和阅读框架.

HPSE 乙酰肝素酶

HPSE(Heparanase) is also named as HEP, HPA, HPA1, HPR1, HPSE1, HSE1 and belongs to the glycosyl hydrolase 79 family. It is a endoglycosidase that cleaves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HSPGs) into heparan sulfate side chains and core proteoglycans. HPSE is essential in the disassembly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by invading cells. It has 3 isoforms produced by alternative splicing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61 kDa, 55 kDa and 53 kDa. The full length protein has six glycosylation sites. The cleavage of the 65 kDa form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a linker peptide, and 8 kDa and 50 kDa products. The active form, the 8/50 kDa heterodimer, is resistant to degradation and glycosylation of the 50 kDa subunit appears to be essential for its solubility. 1.HPA酶分子量大小前体65kd 活性为50kd 2.qRT-PCR 3.引物证明吗 4.Hpse 与hpa 区别 5.盒子

纸浆酶改性的研究进展

?论文与综述? 纸浆酶改性的研究进展 李武光,李新平,杜 敏 (陕西科技大学造纸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 概述生物酶对纸浆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在降低打浆能耗,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助漂等方面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酶;纸浆;改性;纤维 近十几年来,人们对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几乎涉及到制浆造纸工业的各个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有的进行了中试,有的则已在生产中应用。 利用酶与纸浆纤维作用可以降低打浆能耗,改善成纸的某些性能,改善浆料的脱墨,助漂等。本文就纸浆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的酶改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1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由三类不同催化反应功能的酶组成,根据其催化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内切葡萄糖苷酶(endo21,42β2D2glucanase,EC3.2.1.4,来自真菌的简称EG,来自细菌的简称Cen),该类酶能随机地在纤维素分子内部降解β21,4糖苷键;外切葡萄糖苷酶(exo21,42β2D2glucanase,EC3.2.1.91,来自真菌的简称CB H,来自细菌的简称Cex),它能从纤维素分子的还原或非还原端切割糖苷键,生成纤维二糖;纤维二糖酶(32D2gluco sidase,EC3. 2.1.21,简称B G),它把纤维二糖降解成单个的葡萄糖分子。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普遍接受的纤维素酶的降解机制是协同作用模型,见图1[1]。 在协同降解过程中,首先由Cx酶在纤维素聚合物的内部起作用,在纤维素的非结晶部位进行切 收稿日期:2009-07-02 作者简介:李武光(1984-),男,山东德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造纸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纤维资源的制浆造纸特性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 图1 协同作用模型 割,产生新的末端,然后再由C1酶以纤维二糖为单位,从末端进行水解,最后由B G酶将纤维二糖水解为葡萄糖。Wood在研究木霉(Trichoderma reesei)、青霉(Penicillium f uniculo sumde)的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时,发现培养液中的两种外切酶在液化微晶纤维素和棉纤维素时具有协同作用。Fater2 stam也发现两种外切酶(CB HⅠ和CB HⅡ)具有协同作用。Kanda等还发现了对可溶性纤维素进攻方式不同的两种内切葡萄糖酶在微晶纤维素的水解过程中也具有协同作用。通过机理研究发现,纤维素的酶解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其作用过程是:纤维素酶首先吸附到纤维表面,在纤维表面发生酶解反应,随着酶解反应进行,将纤维层层剥离[2]。酶解反应受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酶的吸附、产物的抑制效应和纤维素酶去活化等因素影响[3,4]。 1.1 降低打浆能耗,促进打浆 酶促打浆是利用高活性的半纤维素酶和较低活性的纤维素酶对打浆前的纸浆进行预处理,使纤维表面得到某种程度的活化和松弛,促进纤维的吸水润胀和细纤维化程度,从而使打浆性能得到改善,起到降低打浆能耗的作用。 Setliff[5]利用Ceriporiop sis subvermispora和 — 3 3 —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功能

72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3年第15卷第1期 肝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功能 Rabenstein D L 内源肝素在肥大细胞内,是肥大细胞分泌颗粒的主要组成成分。内源肝素在医学上作为抗凝血剂使用,并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疾病中被作为首选药物。硫酸乙酰肝素(HS )在动物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且结构多样,同样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包括细胞黏附、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发育过程和血液凝固、细胞表面结合脂蛋白脂肪酶和其它蛋白质、血管发生、病毒入侵和肿瘤转移。HS 同样保护蛋白质不被降解,调控蛋白质通过基底膜转移,介导蛋白质内置。研究发现细胞表面的HS 蛋白聚糖(HSPG )是动态的,它能快速向细胞表面转移并快速返回(t ?1-4 h ),并通过细胞变化改变HS 的结构以应答细胞外信号因子,例如,生长因子。肝素和HS 的作用机制涉及它们与蛋白质的非共价结合,以在蛋白质构象中发挥变化,促进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在细胞表面分离并作为生长因子的复合受体发挥作用。因为肝素和HS 在调节生物活性方面的作用,在综述一些肝素和HS 的功能之前,本文将探讨蛋白质-肝素相互作用的一些重要特点。1 与蛋白的相互作用 HSPG 的HS 链及肝素与蛋白质的结合主要是静电的,涉及阳离子铵盐基、胍盐以及与肝素或HS 的阴离子部位相互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的咪唑侧链功能基团。数百种与肝素结合的蛋白质已经被确认,且肝素结合性质经常被应用于它们的分离和纯化,即使用肝素亲和色谱。在很多情况下,涉及到阳离子肝素-结合域与高负电荷肝素之间的非选择性相互作用,这导致通过HS 的蛋白质结合是相对非特异性的。但是,研究者逐步认识到经设计的HS 的NS 和NA/NS 域中的特异序列可与特定蛋白质选择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用于调控蛋白质活性。结合的选择性可以通过一种“稀有”成分的使用来得到,例如,在肝素抗凝血酶结合戊糖序列中存在的GlcNS(3,6S)残基,它对于抗凝血活性是必需的。一种独特的结合表位也可以基于N -取代基模式,N -和O -取代基的特异性结合,或是NS (N -硫酸化域)、NA (N-乙酰化域)和NA/NS 域的长度和相对位置。其它已知的蛋白质结合序列是由常见的二糖组成。典型地,蛋白质结合涉及3~9个二糖单位,虽然包围在蛋白质低聚体表面的更长的序列也会被涉及。 肝素结合域已经在大量蛋白质中被确认。它们典型地含有相当多的碱性残基赖氨酸和精氨酸,且在某些情况下有组氨酸。除此之外,前文图所示六糖与FGF-2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的X-线结构显示,某些其它氨基酸侧链的功能基团 ?知识介绍? 也可以与肝素相互作用,例如,谷氨酰胺的酰胺侧链。共有序列组成碱性残基簇,包括序列XBB-BXXBX, XBBXBX 和XBBBXXBBBXXBBX ,其中B 和X 分别为碱性氨基酸残基和其他氨基酸残基,上述序列被认为是蛋白质的肝素/HS 结合域。这些序列可以采用二级结构,在这种二级结构中碱性氨基酸沿着多肽链的一面对齐,X 氨基酸指向蛋白核心。 由于肝素和HS 的高负电荷密度,它们都是聚电解质,通过结合反离子中和部分负电荷。所以,结合反应是一个离子交换过程,结合多肽或蛋白质的阳离子部位即为反离子。反离子结合模型显示水溶液中的肝素钠的Na +部分被结合,为每一个负电荷是0.59;已经报道了0.58和0.63的实验值。聚电解质理论提示大部分结合自由能来自多糖Na +反离子熵的有利释放。离子交换机制的一个重要结果是随着NaCl 浓度增大结合程度降低。例如,组氨酸的双质子形式与肝素的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从1.5×106(Na +浓度为0.001 mol/L )降至7.7×102(Na +浓度为0.1 mol/L )。通过相互作用Na +离子被取代的数目已经从结合常数对离子强度的相关性得到,该相关性通过23Na NMR 测得。2 肥大细胞中的肝素 肝素和组胺、肥大细胞蛋白酶及其它调控因子一起被储存在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中。实验已阐明肥大细胞肝素的生理意义。通过敲除大鼠N -脱酰酶/N -磺基转移酶的基因,“正常”即硫酸化肝素的生物合成被阻止。这使得分泌颗粒中其它生物活性调控因子的数目改变,其中最显著的是一些小鼠肥大细胞蛋白酶的水平。可得出一个结论,肝素对于在肥大细胞内特殊颗粒蛋白酶的储存是必要的。 肝素与带有正电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节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导致只有正确折叠的蛋白酶才能被定向到分泌颗粒中。 组胺水平在异常肥大细胞中也同样下降,表明肝素对肥大细胞颗粒内组胺的储存发挥了作用。当肥大细胞颗粒的pH 值为5.2~6.0时,组胺以双质子形式(H 2A 2+)存在,这表明组胺在肥大细胞颗粒内通过与高负电荷肝素的静电相互作用储存。腹膜肥大细胞颗粒的体积和组胺含量随着年龄增大。2~7月龄大鼠腹膜肥大细胞中组胺的浓度估计为0.4 mol/L ,这足够用于直接在完整肥大细胞分泌颗粒和肥大细胞颗粒中通过1H-NMR 研究组胺。通过观察到的肥大细胞颗粒内的组胺的相对尖锐的1H 共振峰,研究者确认颗粒内的组胺是流动的。

第四十三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四十三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 一、四环素与土霉素 抗菌作用:广谱,对革兰阳性的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部分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和炭疽杆菌等有效;对革兰阴性细菌的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巴氏杆菌属、布氏杆菌等及某些厌氧菌(如拟杆菌、梭形杆菌)都有效。此外,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对绿脓杆菌、病毒与真菌无效。 抗菌机制: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在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aa-tRNA的联结,阻止肽链延伸和细菌蛋白质合成,还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胞内的核苷酸和其他重要成分外漏,从而抑制DNA复制。 临床应用:对立克次体感染和斑疹伤寒、恙虫病以及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有良效,为首选。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百日咳、痢疾、肺炎杆菌所致的尿道、呼吸道与胆道感染,可用新四环素作次选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二重感染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4. 长期大量口服或静脉给予可造成严重肝脏损害,也能加剧原有的肾功能不全,影响氨基酸代谢而增加氮质血症5.引起药热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二、氯霉素 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曾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后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故对其临床应用现已做出严格控制。可用于有特效作用的伤寒、副伤寒和立克次体病等及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在脑脊液中浓度较高,也常用于治疗其他药物疗效较差的脑膜炎患者。 不良反应:抑制骨髓造血机能:一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其中粒细胞首先下降,这一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二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但死亡率高。此反应属于变态反应与剂量疗程无直接关系。也可产生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此外,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但都比较轻微。新生儿与早产儿剂量过大可发生循环衰竭(灰婴综合征),这是由于他们的肝发育不全,排泄能力差,使氯霉素的代谢、解毒过程受限制,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作业测试题]

硫酸乙酰肝素的序列与生物活性关系探究

硫酸乙酰肝素的序列与生物活性关系探究 蛋白聚糖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的大分子。蛋白聚糖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糖胺聚糖链共价连接在核心蛋白上组成的。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类线性的长链碳水化合物,由于 硫酸基团和羧基基团的存在因此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天然存在的糖胺聚糖主要分为四类包括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肝素、硫酸软骨素和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和透明质酸。 其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构成主要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聚糖组。肝素是一种细胞内的糖胺聚糖,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中。 肝素与HS具有相似的结构组成都是由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和艾杜糖醛 酸,Glucronic acid(GlcA)和 Iduronicacid(IdoA))和葡萄糖胺(Glucosamine,GlcN)通过 1-4 糖苷键形成的二糖单元(-HexAα/β1,4-GlcNα1,4-)组成,在其合成过程中IdoA的2-位或GlcA的2-位以及GlcN的N-位、6- 位或3-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硫酸化修饰,肝素的硫酸化程度要高于HS。肝素/HS 与蛋白配体的结合主要是通过糖链的高负电荷与蛋白的正电荷之间的静电相互 作用进行的。 通常认为肝素/HS与蛋白配体的相互作用主要依赖于糖链中羧基和硫酸取 代基团的数目以及硫酸取代基团在糖链中的分布。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肝素已被成功用作注射用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肝素与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Ⅲ)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最明确的肝素-蛋白配体结合实例。肝素与ATⅢ的结合被称为“锁-钥”结合模式,主要依赖于肝素糖链中含有特殊3-O-硫酸化GlcN的戊糖序列

转化酶研究进展

转化酶研究进展 摘要转化酶是生物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综述了转化酶多态性及其活性表达调控、转化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转化酶基因对植物糖分积累的直接作用;研究了逆境下转化酶多态性表达及生理调节、调控。 关键词转化酶;多态性;糖代谢;基因;活性 ResearchAdvanceonPlantInvertase GAO Yun (Pingliang Medical College,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Inverta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sugar metabolism in higher plant. The varieties,distribution,invertase expression,gene expression of the invertase in higher plant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direct function about invertase gene to plant sugar accumulation by molecule biology means and the research on invertase expression,physiological regulation under adversity stres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invertase;polymorphism;sugar metabolism;gene;activity 转化酶(invertase),又称蔗糖酶或β-D-呋喃果糖苷酶,是生物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在蔗糖代谢中催化如下反应:蔗糖+H2O→果糖+葡萄糖。由于糖代谢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中心,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碳运输、“库代谢”、糖积累、果实品质形成中的重要因子,还是细胞代谢的调节因子,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作用。因此,与蔗糖代谢和积累密切相关的转化酶是近年来生理生化、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1转化酶的多态性及在蔗糖代谢中的作用 转化酶是高度多态的,包括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性转化酶(Neutral Invertase,NI)和碱性转化酶。许多报道将中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看作同一种转化酶。酸性转化酶主要存在于液泡或束缚于细胞壁上,其最适pH值在3.0~5.0;中性和碱性酶位于细胞质中,最适pH值在7.0左右。报道的转化酶的分子量大小为50~80 kD,为单体或二聚体。生殖器官中均有液泡转化酶表达。栽培番茄、野生番茄及转基因番茄研究表明,在果实成熟后期,液泡转化酶的表达与否决定着果实可溶性糖的组分[1]。原位杂交研究表明,胞壁转化酶可能存在于维管束

肝素的药理作用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 1.抗凝、抗栓和促纤溶作用:普通肝素能够催化抗凝血酶III(AT-III活凝血酶(IIa)以及凝血因子Xa、IXa、XIa、XIIa,从而发挥抗凝和抗栓作用。然而,不同分子量肝素组分催化AT-III灭活IIa以及Xa的强度是不同的。高分子量肝素主要催Iia的灭活,,LMWH 主要催化Xa的灭活。如果定义普通肝素抗IIa/Xa比率为1:1,则LMWH的抗Iia/Xa比率为1:2-1:4。另外,肝素还有不领带于AT-II的抗凝和抗栓作用,如:中和内皮细胞的电荷,催化肝素辅助因子II灭活凝血酶,抑制脂多糖、干扰素-r诱导的单核细胞组织因子、VIIa、Xa以及白细胞介导的促凝活性。肝素还有促进纤溶的作用,有人认为肝素的促纤溶作用与肝素血浆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相对比较松散,因而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介导的纤溶更加敏感有关;也有人发现肝素可以增加尿激酶介导的纤溶活性。肝素的抗凝、抗栓和促纤溶药理作用对于治疗肾小球疾病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肝素不但可以通过其抗栓作用预防肾小球内微血栓栓塞所致的缺血性损伤,而且可能通过防止凝血酶和纤维蛋白产生、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直接介导的细胞增殖和活化。肝素促进纤溶的活性不仅对治疗肾小球内微血栓有益,而且可能通过激活细胞外基质降解酶活性减轻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 2.抗炎作用:肝素在体内能防止多形核白细胞(PMNS)和淋巴细胞移出血管至炎症处,从而抑制迟发型高敏反应,所以肝素可用于控制移排斥反应和自向免疫反应性疾病如变态反应性及脑脊髓膜炎。过去认为肝素的这种作用可以用肝素抑PMNS和血小板分泌的乙酰肝素酶以及T淋巴细胞分泌的葡萄糖苷转移酶活性解释。然而最近的实验发现,肝素抑制白细胞贴壁是因为干扰了白细胞通过L-选择素与血管壁内皮细胞表面的粘蛋白和P-选择素连接。肝素的抗补体活性也可能与其抗炎症效应有关。因为补体能上调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同时,肝素能降低炎细胞的活性,比如能与单核细胞结合,诱导细胞表型转化、降低单核细胞介导的的细胞促凝活性;能抑PMNS产生超氧阴离子,抑制中性粒细胞酶如组织蛋白酶(cathepsin)G、N-乙酰葡萄糖苷酶和弹性蛋白酶;LMWH能阻抑肥大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4(IL-4),肝素被肝素酶I降解疾病硫酶二糖也可以抑制巨噬细胞产生TNFa。肝素还抑制系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促进内皮细胞释放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内皮细胞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另外,普通肝素LMWH还可能直接影响免疫复全物肾炎的发生机制。普通肝素、反应性核小体原-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阻止这些免疫复合物与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并延缓和减轻Lpr/Lpr狼疮小鼠肾脏病变的进展,防止发生蛋白尿。肝素还能部分清除慢性血清病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动物肾小球内沉积的抗原。 3.调节细胞增殖作用:肝素还有调节细胞增殖的作用。小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5ug/ml)抑制系胞膜细胞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大剂量肝素(中位有效剂量200-500ug/ml)也能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肝素对细胞增殖的不同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从无活性的复合物中释放出来,后者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抑制其他类型细胞增殖;(2)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抑制bFGF介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3)阻抑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内皮素(ET-1)的释放。肝素对不同细胞的不同调节作用对于促进创伤修复、防止过度增殖和硬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肝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下列细胞内信息传导途径有关;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动员、阻断钠/氢离子交换、阻断磷脂酰肌醇代谢、抑制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细胞周期、抑c-fos、c-myc、sgk基因表达。 4.扩张血管与降压作用:肝素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机制为,

乙酰肝素酶研究

乙酰肝素酶研究进展 乙酰肝素酶( heparanase, Hpa) 是近年发现的肿瘤重要功能酶, 是体内唯一能够降解糖氨聚糖中的硫酸乙酰肝素( heparan sulfat , HS) 链的内切糖苷酶,特异识别HS 侧链上的特异性位点, 可以在特 定部位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各种蛋白聚糖中最 具生物活性,它参与多级联细胞粘附反应过程,并与粘附分子、细胞因子、细胞间信号分子等 相互作用,在影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各种炎症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栓形成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heparan sulfate protoglycan,HSPG) , 将HS 裂解为10~ 20 个糖单位大小的短糖链, 并释放结合在HS 上的生长因子。乙酰肝素酶可促进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分裂、趋化、微血管形成。是目前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可以剪切HSPGs 上HS 侧链的水解酶, 是抗肿瘤 的理想靶点。 细胞发生侵袭转移首先要穿越由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有两种成分构成:一是结构蛋白, 包括胶原、层黏素、纤维结合素和玻璃体结合素等, 二是糖氨聚糖, 主要成分是HSPG,是 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组织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和细胞表面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HSPG 主要由一个核心蛋白和数个与之共价连接的线性HS 侧链组成[ 1] ,HS 是由己糖醛酸和葡胺聚糖组成的重复单位构成。HSPG 能与细胞表面 及ECM 中的活性分子结合, 粘附于细胞表面, 是细胞外基质聚集和 稳定的基础, 拥有限制细胞迁移、粘附和选择性分子筛的重要作用, 还可以与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结合并相互作用。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主要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所以曾叫过“水不溶酶”和“固相酶”。但是,后来发现,也可以将酶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高分子底物与酶在超滤膜一边,而反应产物可以透过膜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不过被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再自由流动。因此,用水不溶酶或固相酶的名称就不再恰当。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1]。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1] 酶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反应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换。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也可顺利地进行反应,而且反应底物专一性强、副反应少等优点大大促进了人们对酶的应用和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与检测、生物传感器、医药工程、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1916年美国科学家NELSON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才真正有效地开展;1953年,德国科学家GRUB-HOFER 和SCHLEITH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重氮化,然后将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与上述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到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利用固定化氨基酰胺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大规模应用的首例;在1971年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使用固定化酶(mimobilizedenzyme)这个名称。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酶学工作者同时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2] [3] 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取工艺;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是,固定化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固定化的成本,工厂开始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 三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3] [4] 由于所固定的酶或细胞的不同,或者固定的目的及固定用的载体的不同,使固定化方法大相径庭。根据固定的一般机理,可将之分为如下几种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低分子肝素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由于吸收性好、安全性及生物利用率高等优点,而逐渐取代肝素应用于临床。文章介绍了低分子肝素的基本概念,简述了其发展过程,重点综述了制备低分子肝素的化学降解法和酶解法,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标签:低分子肝素;LMWH;降解 低分子肝素(LMWH)是在普通肝素的基础上发展的新一代肝素类抗凝血药物,是使用合适方法将肝素分级或降解得到的具有较低分子量的肝素组分或片段。20世纪70年代中,在肝素研究史上取得了两大突破:一是发现肝素中仅有30%~50%的组分可以结合ATⅢ发挥抗凝血活性,这改变了“肝素的每一个分子都有抗凝血活性”的老观点;二是发现以往认为并无无活性的低分子肝素对Ⅱa 因子有强的抑制作用[1]。20世纪70年代末,低分子肝素进入临床使用。 低分子肝素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制备法、化学降解法、酶解法和合成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可获得不同分子量和生物活性的LMWH,彼此不能代替使用。以下主要对化学降解法和酶解法进行综述。 1 化学降解法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获取低分子量肝素的方法,使肝素糖环或糖苷键断裂,从而,大分子的肝素降解成低分子量的肝素及相应寡糖,主要的方法有亚硝酸降解、β-消除降解法、过氧化氧降解法、光化学降解法。 1.1 亚硝酸降解法 这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酸性条件下,肝素中游离的氨基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断裂在氨基葡萄糖的残基部位,最终生成低分子量肝素和氮气。此反应条件较温和,并且这种方法在低分子肝素的末端引入了新的缩环的甘露糖残基的还原基团。然而,亚硝酸降解法对N硫酸化的氨基葡萄糖殘基的保护作用不完全,又偏偏这些残基是抗凝血酶III结合所必需的片段。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亚硝酸的量,酸碱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可控制生成的产物的分子量[2]。 1.2 β-消除降解法 β-消除降解法包括肝素季铵化、酯化和降解三个步骤[3]。在碱性条件下,肝素会发生β-消除反应,断裂在艾杜糖醛酸残基部位,从而生成低分子量肝素,但会引起多糖链结构的变化和多糖基上O-硫酸基团脱落,会丧失原有部分功能。酯化肝素中的糖醛酸可以增强α-H的酸度,非水相或水相介质条件下,肝素酯更容易与亲和基团发生β-消除反应。肝素的卤代苄基化合物和季铵盐在DMF或二氯甲烷中能够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水解成LMWH。控制

AmpC酶的研究进展

卫生出版社,2002:256~261 6 蒋苏华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6例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1:36~37 7 项 蓉,范永琛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神经系统损害[J] 小儿 急救医学,2002,9(3):132~133 8 洪 虹,邝建明,江慧敏 肺炎支原体脑炎16例分析[J] 小儿急 救医学,2005,12(3):209 9 Kom atsu H,Kuroki S,S himizu Y,et al.M ycoplasma pneumoniae meningoencephaliti s and cerebelliti s w ith antiganglioside antibodi es[J]. Pediatr Neurol,1998,18(2):160~164 10 Kikuchi M,Tagawa Y,Iw amoto H,et al.Bickerstaff s brainstem en cephalitis associated w ith IgG anti GQIb antibody s ubsequent to my coplasma pneumoni ae i nfection:favorable response to immunoadsorp tion therapy[J].J Child Neurol,1997,12(6):403~405 11 俞志凌,袁 壮,刘春峰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 害2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8):45912 王洪通,董宗祈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J] 实用儿科临床 杂志,2003,18(12):996~997 13 贺国平,金伯平,王晓明 143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及肺 外并发症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0):723~726 14 袁 壮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557 15 孙 旭,李 革,刁敬军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附3例报告)[J] 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60 16 王 华,赵继顺,于一兵,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表现与 头部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J] 中华儿科杂志,2004,37(2):124 ~126 17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累 56例临床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44~346 18 Cotter FE,Bai nbridge D,Newland AC.Neurological deficit associa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reversed by plasma exchange[J].Br M ed J,1998,286(1):21 AmpC酶的研究进展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玉林537000) 张勇昌 A mpC酶是由肠杆菌科细菌或/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介导产生的一类 内酰胺酶,属 内酰胺酶A mbler分子结构分类法中的C类和Bush Jacoby M edeiros功能分类法中第一群,即作用于头孢菌素且不被克拉维酸所抑制的 内酰胺酶,故AmpC酶又称作头孢菌素酶[1]。 1 AmpC酶的分类 A mpC酶按其产生的方式分为三类:诱导高产酶、持续高产酶和持续低产酶[2]。(1)诱导高产酶:A mpC酶的合成往往与 内酰胺类抗菌素的存在有关。绝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正常条件下(即无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的条件下)只产生少量的AmpC酶,而当有诱导作用的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条件下,A mpC酶的产量明显增加,增加的范围在100~1000倍之间。(2)持续高产酶:有一部分产A mpC酶的菌株不论有无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条件下均可持续高水平产生AmpC酶,其原因为去阻遏突变,即调控基因之一的A mpD酶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有缺陷的A mpD蛋白,不能与另一种调控蛋白A mpR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AmpR蛋白即以激活子状态发挥激活作用,引起AmpC酶的大量表达。质粒介导的A mpC酶往往都属于此类AmpC酶。产生这种AmpC 酶的细菌对临床危害最大,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重点。 (3)持续低产酶:有极少部分产AmpC酶的菌株,不论有无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条件下均持续低水平的产生A mpC酶,其原因可能是另一种调节基因ampR基因发生突变,产生有缺陷的A mpR蛋白,不能在无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条件下起到抑制子作用,也不能在有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条件下起到激活子的作用,故A mpC酶得以持续低水平表达。2 AmpC酶的诱导性 根据能否被 内酰胺类抗菌素诱导,AmpC酶以诱导酶和非诱导酶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细菌中,诱导AmpC酶存在于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中,在缺乏 内酰胺类抗菌素时,只产生少量的 内酰胺酶,当有诱导作用的 内酰胺类抗菌素存在时, 内酰胺酶的产量明显增加。非诱导性AmpC酶存在于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通常只产生低水平 内酰胺酶,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与细菌缺乏调节基因ampR有关,因此认为,AmpC酶的诱导性与菌种有关,此外还受细菌的生长条件和诱导剂的影响。研究发现[3],不同的培养基 内酰胺酶的诱导量不同:用头孢西丁作为诱导剂在M H肉汤中可使 内酰胺酶的活性从未诱导时的28 3增加到诱导后的2 666。在营养肉汤中可使酶活性由未诱导时的54增加到诱导后的5723。而在营养肉汤中加盐(1%N aCl)后,酶活性从32 2仅增加至285。此外,还发现不同的诱导剂对A mpC酶的诱导能力不同,通常对携带诱导性A mpC酶的所有菌株,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和头孢孟多都是最强的诱导剂[4,5]。 3 AmpC酶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于临床,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越来越多,尤其是出现了(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质粒介导的AmpC酶,导致耐药菌株广泛传播和临床对该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困难,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检测AmpC酶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测AmpC酶有多种方法,但是有的方法还不够成熟。 3 1 头孢西丁敏感试验[6] 利用产A mpC酶的菌株对头孢 332A nthology of M edicine,A p r 2006,V ol 25,N o 2

Syndecan_1分子研究进展

229 15 Tsukii K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8;246: 337 16 Br ndstr m H et al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8; 248:454 17 Thomas RJ et al .Endocr i nology,1999;140:445118 Huang L et al .Am J Pathol,2000;156:76119 T akai H et al .J Bio Chem,1998;273:2709120 Capparelli C et a l .Cancer Res,2000;60:783 (2000-04-05 收稿) Syndecan -1分子研究进展* 李新燕综述 张学光审阅 苏州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苏州,215007) 摘要 syndecan -1分子(CD138)属粘附分子整合素跨膜粘结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成员,可与多种因子结合,参与组织器官分化发育、血管形成、组织再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的调节,并与肿瘤细胞归巢及转移等过程有关,也是判断某些肿瘤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 syndecan -1; 粘附分子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No.39700130) syndecan -1(C D138)来自于希腊文syndein ,其意是指将细胞微环境成分与细胞骨架结合起来。它属于粘附分子整合素跨膜粘结蛋白聚糖家族成员,通过其分子表面的硫酸肝素侧链可结合一系列配基如细胞粘附分子、基质成分、生长因子、酶和酶抑制物等,以共受体(as cel-l surface co -receptors)方式调节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组织器官分化发育、血管形成、组织再生等一系列生理过程的调节[1] 。其可溶性syndecan -1分子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可作为bFGF 的拮抗剂或激动剂,参与损伤修复过程[2],同时也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3]。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syndecan -1分子的表达在控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1 syndecan -1分子的结构 syndecan -1分子属于I 型跨膜蛋白,含有N 末端信号肽。小鼠syndecan -1分子定位于12号染色体,人则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2p23),基因全长含有5个外显子,分别编码分子量为3.5kD 单链结构的核心蛋白。依据核心蛋白与细胞膜的关系,可将syndecan -1分子分为胞外段、跨膜段和胞浆段。 111 胞外段 由234个氨基酸组成,含有5个丝氨酸-甘氨酸 重复序列,连接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侧链结构,即3条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和2条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侧链,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N -糖基化部位。在靠近跨膜区结构域有一个蛋白水解酶作用部位,用于从细胞表面释放syndecan -1分子的胞外段结构(ectodomain)。GAG 是syndecan -1分子与细胞外配体结合的位点所在,对syndecan -1分子的作用至关重要。对GAG 种类(硫酸化或乙酰化)的选择决定了syndecan -1分子的功能,因为尽管CS 带有很多负电荷,但HS 却与细胞外基质配体具有更大的亲和力。而HS 侧链硫酸化程度不同,也影响syndecan -1分子与胶原之间的亲和力。Sanderson 等研究发现[4] ,骨髓瘤细胞株MPC -11和P3细胞表达几乎相等密度的synde -can -1分子,其分子量、核心蛋白、HS 链的大小也相似,但MPC -11细胞由于其N -硫酸化、2-O 硫酸化程度较P3细胞高,而6-O 硫酸化程度较底,故MPC -11细胞表面的syndecan -1分子能介导该细胞同I 型胶原的粘附,而P3细胞则不能,表明syndecan -1分子胞外段GAG 决定细胞与基质粘附的基本特性。 112 疏水的跨膜结构 由25个氨基酸构成,含有一对规律排列的甘 氨酸残基,与肌动蛋白微纤维相互作用,可作为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作用的桥梁,具有维持细胞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