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王桂新

武俊奎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DEA )分析方法测算我国227个地级市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并建立分析模型,验证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推动土地非农化导致城市规模扩张,

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这降低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进而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我国可以通过纠正这种扭曲,

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从而达到减排目标。【关键词】城市规模;空间结构;空间效率;碳排放强度【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金(EZH35483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人口城市化低碳发展战略研究”(10ZD&032)。

前言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工业、商业等的集聚地,也是能源集中消耗地和CO 2主要排放地。城市占据世界2%的面积排出的CO 2却占世界的75%

[1]

。世界观察研究所出版的

《地球白皮书2007 2008:城市的未来》指出,只有城市才是导致和解决气候变化的“钥匙”

。近年来,城市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引起了广泛关注。2004年,

交通部门能源消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4%,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3%,预计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率将由2002年的31%上升到43%

[2]

。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居民出行方式和

交通运输需求,

进而影响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城市碳排放。城市作为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人口流、物质流、技术流、信息流、资本流共同影响城市空间的利用。各种要素和资源在城市中的分布状态形成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空间的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利用效率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研究城市空间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是土地制度和

户籍制度制约下的要素转移过程。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扩张是当前发展中的鲜明特征。依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城镇化阶段性规律

[3]

,未来十年

我国人口城市化加快,

城市空间将快速扩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影响人口迁移,土地财政制度影响土地非农化。劳动和土地要素的分配影响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效率。因此,城市空间效率和碳排放与两种制度的执行情况息息相关。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我国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利用卫星资料对北京等31个特大城市占地规模进行分析,

1995年我国31个特大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已达2.29,

远高于同期美国(1.58)、印度(1.62)与南美(1.25)的水平,我国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非常严重

[4]

。地方政府依靠规模

不断扩大的“摊大饼”式低效率城市扩张追求GDP 总量上升。这种空间扩展模式增加了劳动者通勤距离和产品运输距离,造成能源浪费,进而引起碳排放强度增加、

碳排放总量上升。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发布减排目标,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 45%。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承诺的减排目标,而且能够建立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因此,研究空间利用效率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利用2004 2008年227个地级市的土地、能源、人口等方面的数据,构建一个面板数据库,运

用数据包络(DEA)方法计算出各个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之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土地财政、户籍制度对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

1文献回顾

土地作为经济增长中的一种重要的资源投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使得过去30年年增长率平均在9%左右。在此期间,我国城市“摊大饼”式粗放扩张与农地过度非农化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还对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围绕土地非农化、人口城市化与城市空间效率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1.1土地财政与土地非农化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非农化过程是由地方政府参与和主导的土地征收与出让过程。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下,政府故意压低农产品价格造成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按此扭曲的价格计算的土地边际产出值远远低于土地实际的价值。政府以极低的补偿价格从农民手中征收土地。土地价格信号扭曲造成城市过度扩张与低效率的土地利用,以失地农民的损失为代价换来政府推动下的高速、过度的城市用地扩张与GDP 增长。

首先,法律监管缺位为土地过度非农化埋下隐患。中国法制不健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主体不明确,与土地征收、补偿相关的法律尚且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农地征收目的性不明确、征收程序不合理、征收补偿不公正以及贫困救济不到位等等,导致了政府土地征收权的肆意扩张与滥用[5]。这导致非均衡人口城市化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6]。谭荣和曲福田(2006)估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征用规模达到了每年300万亩[7]。

其次,地方政府间不良竞争成为土地过度非农化的推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地方官员的选拔和提升的标准由过去的纯政治指标变成经济绩效指标,尤其是地方GDP增长的绩效[8]。GDP锦标赛竞争促使地方政府官员采取短视的土地使用政策,地方政府对资本的特殊偏爱使得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短视性发展政策成为地方政府官员吸引投资、快速制造政绩的捷径。各地不断建立各类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并且赋予这些地方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来吸引投资[7]。

再次,财政分权之后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压力,使出卖土地成为地方政府渔利的手段。1994年财政分权以后,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带来的收入作为弥补收入和支出之间巨大缺口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发达地区部分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占到当地财政收入的30%,甚至高达一半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市土地出让市场化,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农转非规模以增加预算外财源的动机和行为有增无减[9]。政府凭对农地转用的行政垄断权获取城市建设用地,然后将部分国有土地批租给城市二级土地市场、部分留在政府手中划拨[10],以此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来源。

由上可知,我国土地非农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解释为由土地财政制度所内生:分权制下的中央、地方财政竞争,使得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批租解决财政不足;以GDP为政绩考核核心的晋升激励机制,又诱使地方官员盲目扩大投资占用土地,导致城市建成区面积在短期内快速扩张,城市空间规模呈蔓延态势,不利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1.2土地过度非农化、户籍制度与虚假城市化研究

城市用地持续扩张的同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存在制度的显性障碍以及子女就学、医疗、住房等隐性障碍,降低城市新增用地空间利用效率。1998 2002年全国660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31%,年均增长达5%,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达1.3%,说明土地利用效率严重递减。非农业人口人均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80m2增加到1998年108m2和2002年121m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3m2,汉城为55m2,东京为66m2,开罗为31m2[4]。我国存在土地过度城市化、人口虚假城市化,问题根源在于户籍制度。政府通过户口迁移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制度等造成了城乡人口的隔绝,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11]。城市化原生机制中的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未能充分体现和有机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不健全。政府控制下的城市化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是导致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扭曲,并由

此造成实质性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限制农民进入城镇,从而限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制度障碍[12]。另外,政府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约束,导致了城市人口规模小于最优水平,导致了城市化的滞后[13]。

1.3土地非农化、人口城市化与环境影响研究

大规模的城市用地开发导致空间利用方式对各种自然过程和生态过程的改变,产生了复杂的生态环境后果。低居住密度的摊大饼式城市蔓延不仅使得人与人之间经济隔离而且恶化环境[14],Stone 利用美国45个大城市数据证明“摊大饼”式城市蔓延比紧凑型城市空气污染物超标情况更严重,汽车是摊大饼式城市蔓延导致环境恶化的众多机制的纽带[15]。高达70%的能源消费与城市土地的使用形式有关[16]。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城市用地开发己经成为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张绍敏[17]、方先知[18]等国内学者研究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问题。彭文甫等发现1992 2008年我国耕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和林地显著增加,土地利用对城市空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19]。赵荣钦和黄贤金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由高到低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及特殊用地>农用地和水利用地,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实现的,土地利用变化会改变人为能源消费的格局,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碳循环的速率[20]。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加2639万亩,其中81%的新增建设用地来自于对耕地的占用(即占用耕地2138万亩)[21]。城市化带来空间结构变化是引起陆地系统碳循环过程改变的重要因素,对全球碳排放产生重要作用。

2理论与假设

市场经济中土地通过市场根据不同使用方式的边际回报进行分配,最终达到最优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并没有将环境污染等外部影响内生化,因而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协调土地市场与环境之间关系。政府的作用应该仅限于弥补土地市场的失灵。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协调者,而是充当了征收与出让的中间商角色。通过低价征收农业用地再高价出让给开发商,地方政府从中获取巨额土地财政收入,这也导致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土地过度非农化、土地资源浪费等严重问题。由于户籍制度的阻碍,我国农村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城市快速扩张的同时,人口城市化滞后,由此带来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低,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空间利用效率降低造成能源浪费、导致城市碳排放强度快速上升。

过去长期发展中,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处于政府主导下“摊大饼”式高碳排城市化阶段: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农产品价格一直被政府有意压低。农业用地的边际收益低于工业等非农用地的边际收益,劳动者从事农业生产的报酬低于从事工业、服务业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和人口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农业转向非农业。

其次,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推动下改变土地价格,压低土地征收补偿额,使得农业用地过度非农化。地方政府间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迫使政府以低价格甚至是无偿将土地转让给企业。同时,就业、社会保障等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严厉地执行户籍管理制度,这种障碍限制了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领域的转移。

因此,一方面,土地要素被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制度过度非农化;另一方面,人口被户籍制度阻碍不能与土地要素有效结合。这种依靠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既低效率又不可持续。这种扭曲的要素配置降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导致商品运输距离和人口通勤距离增加,城市单位面积的空间产出下降,碳排放强度上升。如果我国土地与劳动要素配置由市场主导,农产品价格与劳动力报酬由市场决定,那么土地与劳动力能实现最优结合,进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实现紧凑型低碳发展。

基于以上考察,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和模型:

假设1: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推动城市规模扩张以及户籍制度阻碍城市空间合理利用,这降低了我国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为了证实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城市空间效率的影响,我们用土地财政和户籍制度代表这两种作用力对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影响,建立了如下估计模型:

ln(effi)=θ

0+θ

1

·tudif+θ

2

·hukou+Σμi Z i

effi表示各城市空间利用效率,tudif表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hukou表示地方政府对户籍制度执行的松紧程度,Z

i

表示其他的控制变量。

假设2:空间利用效率降低导致城市碳排放强度上升。为了检验空间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ln(CO

2qd)=β

1

·effi+Σa i X i+ε

其中CO

2

qd表示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的碳

排放,X

i

表示其他控制变量。如果假设成立,空间

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上升,即β

1

是显著为负的。

由于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的人为扭曲,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发展不同步,降低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而空间效率降低会引起碳排放强度上升,为了检验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我们构建了如下的估计模型:

ln(CO

2qd)=θ

1

·effi+β

2

·cross1

3

·cross2+Σa i X i+ε

cross1表示空间利用效率与土地财政的交互项,代表城市规模通过空间效率对碳排放强度的作

用力;cross2表示空间利用效率与户籍制度的交互项,代表城市空间结构通过空间效率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力。在本部分回归中土地出让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表示土地财政的推动作用,前一年失业率表示户籍制度的松紧。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影响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进而影响碳排放强度的判断如下:(1)如果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推动下通过空间效率影响到碳排放强度的机制是存在的,那么β

2

应该是显著为负的。这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推动土地非农化的程度更大,会使得空间效率对碳强度的影响更大。(2)如果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流动从而影响到空间效率进而引起碳强度上升

的机制是存在的话,那么β

3

应该是显著为负的。政府发放户口的概率越低表示户籍制度越紧,对劳动力的阻碍越大,造成空间效率越低、碳强度越高。

3数据与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通过剔除遗失和异常数据后得到227个地级市数据。其中年末人口总数、人口密度、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医生数、公路里数、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公共汽电车客运总数、实际利用外资额、民用汽车数、失业率数据来自2005 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面积来自历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国有土地供应出让纯收益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利用DEAP软件采用投入最小化规模报酬不变模型进行多阶段DEA分析得到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本文构建了227个城市2004 2008年的面板数据库。由于观察城市单元个数远远大于观察期数,即N>t,如果对面板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影响估计结果。采用广义最小二乘(GLS)方法能够处理异方差问题。但是,Beck和Kats(1995)指出GLS仅仅在T足够大的时候才能得到一致估计[26]。他们采用校正面板标准误(panel-corrected standard errors,PCSE)方法解决GLS在N大T小时出现的不一致问题。因此我们采用PCSE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

4结果分析

4.1城市规模、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效率对碳排放强度的关系

表1是城市规模、空间结构、空间效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基本实证模型回归结果。由表1结果可见,在控制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基础设施水平、对外开放度以及区域地理因素以后,我们发现在所有模型中空间利用效率与碳排放强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碳排放强度下降。意味着单位面积产出提高可以降低单位GDP 产出的碳排放。相同面积的土地上通过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产出可以降低每单位产出排放的CO

2

。相反,如果单位土地产出下降,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会上升。城市用地面积过快扩张,城市空间规模过快增长,空间利用效率降低,城市“摊大饼”式低效率扩张。虽然城市产出GDP总量在上升,但是空间效率在下降,单位GDP能耗上升导致单位GDP的碳排放上升,即碳强度上升。

表1被解释变量是碳排放强度的对数

解释变量

PCSE-modeI PCSE-modelII PCSE-modelIII

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

城市规模因素年末人口总数-0.003***0.000176-0.00282***0.000171-0.003***0.0003建成区面积0.00092***0.0001950.000716***0.0001360.0007***0.000148地区生产总值GDP0.0007***0.0001210.000721***0.0001160.00066***9.08E-05固定资产投资-8.49E-08*** 1.41E-08-8.23E-08*** 1.38E-08-8.81E-08*** 1.59E-08

城市空间结构人口密度 3.41E-05* 2.03E-050.000034*0.00002 3.64E-05* 2.04E-05居住密度的对数-0.055*0.034252-0.06**0.0335人均铺装道路面积-0.010.0078居住面积比例-0.0020.006工业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0.326*0.1948350.32*0.19

空间

效率

-0.416***0.136824-0.4***0.136658-0.4***0.13

城市发展水平人均GDP-0.13***0.010613-0.14***0.011277-0.12***0.017第二产业占GDP比重0.011***0.0008930.011***0.0008540.01***0.0009

基础设施水平公路里数-1.4E-05*** 2.67E-06-1.3E-05*** 2.67E-06-1.3E-05*** 2.53E-06每万人公共汽电车数0.013***0.0034420.011***0.0024360.012***0.00269铺装道路面积 6.09E-05*** 1.68E-05 5.24E-05***0.0000190.0001*** 4.16E-05

常数项7.430.1264597.480.101247.550.125 R20.220.230.233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城市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当城市人口数量不变,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的时候,城市碳排放强度显著上升。这意味着城市空间规模不合理扩张,同时城市空间人口承载量不足,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滞后,城市能源消耗上升,碳排放强度上升。在城市空间规模和经济产出不变,城市人口密度提高,会导致城市单位空间人均产出下降,利用效率下降,城市碳排放强度上升。

在影响碳强度的其他因素中,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成稳定的反向关系。人均GDP越高的城市说明该地区越富有,经济也相对其他城市更发达,单位GDP的能耗更低,因此碳排放强度更低。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也越高。地理区域分布也是影响碳强度的一个显著因素,东部的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西部。东部基础设施水平平均而言高于西部,而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的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相对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地区更高。经济发达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也更高,单位产出的能耗更低,所以碳排放强度更低。

4.2空间利用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本文第三部分假设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导致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结构不协调发展,从而降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进而影响到碳排放。首先我们实证分析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2)显示,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同时对空间利用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土地非农化的推力越大时,城市空间规模扩张越快,空间利用效率越低;地方政府户籍制度执行力度越紧时,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利用效率越低,与我们的理论假设相一致。

由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政府财政收入中来自土地出让的收益所占的比重越高,政府对土地非农化的推动力越大,城市空间规模过度扩张,单位空间产出下降,空间利用效率下降。前一年失业率越高表明政府面对的就业压力越大,为了保证本地有户口的劳动力的就业,地方政府会实行更加严厉的户口政策限制外来人口在本地就业。这阻碍了劳动力与土地要素的最优结合,导致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降低单位土地的产出。此外,我们发现在所有模型中,公路里程数越大,空间利用效率越低。近年来,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形象工程等原因将过多的资源用于道路交通市政广场等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资的生产性功能并没有得到完全利用。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当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提高时,空间利用效率提高。由表3回归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发展紧凑型城市有利于降低城市碳排放。

表2被解释变量为空间利用效率

PCSE模型I PCSE模型II PCSE模型III

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年末人口总数-0.00051***0.0002-0.00064***0.000188-0.00061***0.0002建成区面积-0.0006*** 6.18E-05-0.00064***0.000077-0.00063***7.15E-05地区生产总值GDP-8.5E-050.000068

固定资产投资 2.72E-08***8.53E-09 2.39E-08*** 5.99E-09 2.42E-08*** 6.49E-09人口密度 2.08E-05* 1.24E-05 1.93E-05 1.38E-05 1.96E-05 1.38E-05居住密度0.00013** 6.84E-050.0001*8.39E-050.00014*8.34E-05人均铺装道路面积-0.00290.0032

居住面积比例0.0037*0.0023

人均GDP0.045***0.01390.03***0.0090.03***0.009第二产业占GDP比重-0.0019***0.0007-0.002***0.0007-0.002***0.0007公路里数-1.1E-05*** 3.21E-06-1.1E-05*** 3.12E-06-1.1E-05*** 3.09E-0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0.00060.00198

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7.12E-06 2.19E-05土地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0.0052*0.0033-0.0054**0.003-0.00535*0.003实际利用外资额 1.07E-06*** 2.52E-077.57E-07*** 3.01E-078.15E-07*** 3.05E-07失业率滞后一期-2.5***0.673-2.54***0.65-2.54***0.649常数项0.840.0840.840.0850.840.084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表3被解释变量为碳排放强度的对数

解释变量

PCSE模型1PCSE模型2PCSE模型3

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参数值标准误

年末人口总数-0.0029***0.00017-0.003***0.000277-0.003***0.000142建成区面积0.0007***0.0001360.00085***0.0001810.0008***0.000183地区生产总值GDP0.0007***0.0001130.00067***9.39E-050.0007***0.000117固定资产投资-8.19E-08*** 1.39E-08-8.76E-08*** 1.61E-08-8.32E-08* 1.38E-08人口密度 3.24E-05* 1.96E-05 3.43E-05*0.00002 3.25E-05 1.97E-05居住密度的对数-0.0450.034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0.00770.007321

居住面积比例-0.00160.006

工业区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0.29*0.1670.268*0.1549190.274*0.159空间效率-0.43***0.138-0.444***0.135183-0.44***0.135人均GDP-0.14***0.011-0.126***0.0168-0.14***0.0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0.01***0.00090.01***0.0009770.01***0.0009公路里数-1.2E-05*** 2.55E-06-1.2E-05*** 2.38E-06-1.2E-05*** 2.46E-0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0.0077***0.0025560.01***0.0030210.0095***0.003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 5.84E-05***0.0000170.0001*** 3.97E-05 6.29E-05*** 1.67E-05土地财政与空间效率交互项-0.013*0.008-0.0134*0.008621-0.01357*0.008户籍制度与空间效率交互项 5.12** 2.38 5.4436** 2.472062 5.642*** 2.458常数项7.4940.09567.4570.1377.4210.119

R20.2350.2340.22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由回归结果(表3),我们可以看到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都会改变空间利用效率对碳强度的影响程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土地财政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会使空间利用效率对碳强度的影响更大。同样,户籍制度更紧也会使空间效率对碳强度的影响更大。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推动下征地、卖地的动力非常大,大量土地非农化,使得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户籍制度作为制约劳动力

要素流动的障碍,阻碍了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土地与劳动要素配置被政府人为扭曲,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降低了空间使用效率,即单位土地的产出减少,同时碳排放强度上升。我们的实证结果证实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这种影响机制是存在的。

5结论

本文利用2004 2008年227个地市级城市水平的面板数据,揭示土地财政与户籍制度作用下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一致:土地财政推动下土地过度非农化城市空间规模扩张、户籍制度阻碍下劳动不完全城市化扭曲空间结构配置,降低城市空间利用效率。空间利用效率降低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即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增加。政府人为扭曲下的这种城市扩张模式既低效率又不可持续。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提高居住密度降低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这意味着通过合理化城市空间结构能够降低城市碳排放,有利于建立低碳城市。

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中国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配合,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优化。藉此,中国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不是通过限制产出、以经济增长为代价换取碳减排的方式实现绝对量的碳减排。通过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减少空间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浪费,既能保证GDP可持续增长,又能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林伯强和孙传旺(2011)证明节能具有最明显的减排作用[27]。空间的节约能够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王元京,2006)[28]。因此,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是节能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未来还会有更多土地转变为城市用地,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我国应该转变过去“摊大饼”式城市空间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土地与劳动完美结合、提高城市土地的人口承载量实现城市集约化紧凑型扩张。通过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从而节约能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碳强度、履行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

【参考文献】

[1]T Muneera,A N Celikb,N C.Sustainable transport solution for a medium-sized town in Turkey—A case study[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1,1(1):29-37.

[2]Ipcc.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R].2007.

[3]Northam R M.Urban geography[Z].United States:1975.[4]曲福田,高艳梅,姜海.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J].管理世界.2005(4):40-47.

[5]钱文荣.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政府缺陷与用地规模过度扩张[J].经济地理.2001(4):456-460.

[6]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4(12):50-59.

[7]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50-59.

[8]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

2004(6):33-40.

[9]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12):45-56.

[10]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4):193-210.

[11]陈明森,李金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J].东南学术.2004(4):30-36.

[1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5):32-38.

[13]吴耀.财政能力,城乡迁移与城市化———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城市化发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3-38.

[14]Ligmann-Zielinska A,Church R,Jankowski P.Sustainable Urban Land Use Allocation With Spatial Optimization:The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computation[Z].University of Michigan: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5.

[15]Stone Jr.B.Urban sprawl and air quality in large US cit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6(4):688-698.[16]Barton H.Local global planning[J].The Planner.1990,26(october):12-15.

[17]张绍敏.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

[18]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12):22-26.

[19]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等.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空气环境效应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0(4):87-91.

(下转第112页)

From the"Zero"to the"Positive":The Research of the

Elements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

SUN Ning,YANG Zhongwei

【Abstract】In recent years,urban public space as public land in cities in our country has broken through the set of being provided only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and has appeared some cas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 by private capitals.Is such a model only an occasional phenomenon of urban public space,or the development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ses of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the game between the partners by the rational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sums up the elements of their cooperative development,makes the positive external effects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a reasonable allocation,and finally tries to achieve the leap from"Zero"to"Positive".

【Keywords】Game;Urban Public Space;Cooperative Development;Elements

(上接第95页)

[20]赵荣钦,黄贤金.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J].地理研究.2010(9):1639-1649.

[21]刘纪远,张增祥,庄大方,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理研究.2003(1):1-12.[22]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1-55.

[23]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7(2):137-145.

[24]蔡昉,都阳,王美艳.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41-49.

[25]何英华.户籍制度松紧程度的一个衡量[J].经济学(季刊).2004(S1):99-124.

[26]Beck N,Katz J N.What to Do(and Not to Do)with Time-Series Cross-Section Data[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5,

89(3):634-647.

[27]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J].中国社会科学.2011(1):64-76.

[28]王元京.走“空间节约”之路———不同资源配置、能源消耗模式的差异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2):16-20.

作者简介:王桂新(1953-),男,山东诸成人,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

迁移与城市化、城市与区域发展及人口资源与环

境经济学等。

收稿日期:2011-12-16

Study on the Impact of Urban Scale and Spatial Structure on CO

2

Emission

WANG Guixin,WU Junkui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cess of land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analyzes and evaluates227cities land use efficiency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We build a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and Mechanism between city 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carbon intensity.We find that over-urbanized land caused by land finance and incomplete-urbanized labor caused by 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distort the ideal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labor.The distortion decreases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carbon intensity.Chinese government can save the energy and decrease carbon intensity through the correction of the distortion.【Keywords】Spatial Efficiency;Carbon Intensity;Land Finance;Household Register System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归纳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归纳 磨建功董欣 【摘要】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城市空间形态向来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分析归纳影响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构建的因素,是构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在分析碳排放和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界定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接着依据城市规划的属性,分别分析归纳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政策层面和规划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剥离了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的政策属性和技术属性,并对归纳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做了分析,建立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体系框架。 【关键词】影响因素;空间形态;低碳城市 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所达成的共识。城市空间形态向来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之一,构建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城市要完成低碳转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1]。基于城市规划的属性,本文从政策和规划技术两个层面分析归纳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目前,对低碳城市政策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图为这一空白的填补做些贡献。关于低碳城市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大多数是介绍国外先进的政策经验和分析对我国的启示:王新等(2010)[2]、黄伟玲(2010)[3]等人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日本低碳城市的政策,廖红英等(2011)[4]、杨锐(2011)[5]、林姚宇(2010)[6]等人综合介绍和比较了国外多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低碳城市政策,任力、华李成(2010)[7]等介绍了英国低碳城市政策、高雅(2011)[21] 介绍和评析了温哥华的低碳城市政策、崔健(2011)[8]等人比较了中日低碳城市政策。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并付诸实施。率先行动起来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5]以及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5]。在城乡规划技术层面,马强(2007)[9]、陈秉钊(2008)[10]、潘海啸(2008)[11]等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通过分析了影响城市形态的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密度控制与功能混合方面的因素。赵民、韦亚平(2008)[12]、李翅(2006)[13]、仇保兴(2006)[14]、丁日成(2005)[15]等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提出了适合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 目前,对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因素分析中,只停留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或是交通

第九章_城市公共空间

第九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要素构成;城市公共空间除有功能要求外,其数量与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有密切关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范畴,需要作城市设计,其目的是创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间有特色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 一城市中心区的概念Downtown:城市闹市区的俗称,通常指传统的商业中心(Uptown:城市的住宅区和非商业区) CRD:Central Retail District,以商业零售为主 二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商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生活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专业市场;行政管理职能;居住职能 三城市中心与中心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古代城市:城市中心的职能变迁;近代城市:城市中心的快速发展与中心区的形成;现代城市:全球经济条件下中心区的发展 四中心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与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1、伯吉斯(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美国社会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了同心圆模式。伯吉斯主要是从居住人口的类型和居住区的类型来进行分析的,他认为是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等五种力的作用使城市产生了地域分异。其间,城市各地带不断地侵入和转移,就形成了同心圆式的扩散过程。其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各区之间的交叉和城市交通的作用;二是未考虑作为城市主要活力的工业活动布局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2.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1936年霍伊特对美国城市的房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住宅布局九种倾向的考察,认为城市土地利用呈扇形格局。霍伊特的模式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城市中心是CBD区;二是低级住宅区与批发、轻工业区交叉、混和;三是各等级住宅区是按区分布而非按距中心的距离分布。在其模式中,城市布局的职能区划已见雏形;而且,城市交通、特别是中心CBD的交通线以及对外交通线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但该模式似乎把城市工业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使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3.哈里斯与乌尔曼(D.Harris &L.Ulman)多核心模式。奎因在40年代提出,CBD是城市主要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心,各影响一定的地域范围。哈里斯和乌尔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城市的地域结构,提出多核心模式。在多核心模式中,城市地价并非从中心到外围呈单纯递减趋势,而是出现几个峰值区:在早期落后的城市阶段,从中心到边缘,地价不断递减,而在多核心时代,除了CBD外,城市还有其他次中心,因此多核心模式更适合现代城市的特征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心地学说是一种解释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式,该学说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的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以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基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的假设,克氏提出了三种代表性的空间结构模式:市场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3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的3倍)、交通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4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4倍)、行政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7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7倍)。 五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形态:单核结构形态:中小城市;部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多核结构形态:国际性大都市;历史古城 六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发展方式: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发展方式:哈罗新城市中心;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方式:香港维多利亚湾;以CBD为主的发展方式:纽约曼哈顿岛;哈罗新城市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湾;纽约曼哈顿岛 七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等级类型;城市商业中心的构成与规模;城市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城市商业中心的道路交通组织;城市商业中心的形体环境设计1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商业中心的区位的主要制约因素:商业中心区的位移;商业体系空间分布形态的变形(1)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单一商业中心→城市商业体系;集聚——扩散的生成机制,集聚是为了生存,扩散是为了发展,集聚形成商业中心,扩散导致商业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土地市场——政府的调控机制:城市中心土地升级使城市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谈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谈谈低碳型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8-09-04T11:08:26.3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作者:符开春 [导读] 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交通、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当前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大量化石燃料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CO2等温室气体,这就导致了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基于此,本文在低碳城市规划实施的具体要求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低碳型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低碳型;城市;规划 引言: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到城市交通、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其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精神上加强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物质上逐渐建立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高循环的新型城市运行模式。 1、低碳城市的定义 1.1低碳城市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的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实质是为了改善全球气候条件,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低碳城市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 1.2低碳城市的关键是低碳排放 低碳城市主要要求降低城市碳的排放量,关键在于控制城市碳的排放,通过低碳生产、低碳消费、控制高碳产业发展、引进低碳技术等措施来实现。 1.3低碳城市的实现在我国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我国有关低碳城市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理论尚未成熟,因此需要在建设低碳城市时慢慢探索,不断寻求更好的建设模式。同时,各城市发展水平不同,自身条件也不相同,由此造成建设低碳城市基础上的差异,要消除这些差异并最终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1.4我国发展低碳城市是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我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不仅有GDP的增速,还包括了能源消费量的全球比例,以及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后两个方面的快速增长使中国迫切需求发展低碳经济。 2、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路径 2.1在空间规划上 城市中的空间规划对其生存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不仅能够缓解城市内部交通的压力,还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对于城市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积极地意义。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由于缺乏良好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内部的环境和交通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种不合理的空间布局严重影响了城市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城市环境问题的加重,我国应结合每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加强对它们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从而促使城市能够真正地实现健康发展。 我国城市的空间规划主要可以从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控制城市密度和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三个方面来进行。当前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采用了图状发散型的空间格局,这种空间布局由于过于集中使得城市中心的交通压力过大。这就需要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可以将城市的交通布局状况纳入到城市的整体空间规划中去,通过交通来引导城市的发展。此外,由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为了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常常盲目扩大建筑用地,从而使得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这就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我国低碳城市的具体规划实施中,还要注意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筑密度,以确保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在产业规划上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手段与路径。由于传统产业中的重工业大都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再加上我国传统产业存在着能源利用率低、生产水平较为落后等问题,使得这些产业在生产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也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城市中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需要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而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中小企业则需要强制关闭或者整顿。同时还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改造,积极建设和培养一些新型的低碳产业,创新产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经济向多元化产业的过渡,以达到经济良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2.3在交通规划上 交通布局对于城市中的空间格局有重要的影响,而城市中碳排放量的增加也与城市中的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不仅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优化城市自身的空间格局,从而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当前我国许多城市中的交通存在着严重的道路堵塞现象,其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交通规划的失衡而导致的城市道路过于繁琐和密集。因此,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根据每个城市的自身情况而对城市交通进行的合理规划,适当增加城市道路的宽度,同时还可以采用环形立交的形式来合理布局城市交通。而在居民出行上,政府部门要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提倡居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来代替私家车,从而减少各种汽车尾气的排放,促使城市交通运营系统的完善。 3、城市建筑的绿色生态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以最低的能耗,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利用全局的观点去解决问题。进行建筑室内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室内环境要不受到周围噪声、光辐射以及热干扰等,同时,还要有着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合适的温湿度等。要多关注环境,再利用资源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保护环境,还要保护使用者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受到伤害,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1设计师丰富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师不断的更新设计观念,要能够引导建设者的不良思想,引导全社会接受绿色设计风格。设计师还应当提倡符合环境保护和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城市空间结构(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居民点沿河流延伸布局,呈带状分布。第2题,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早期城市的选址,图中①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答案:1.D 2.A 我国东部某城市积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即通过控制城市蔓

延,提高土地集约混合利用,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各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下图示意三种建筑布局类型。据此完成3~5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3.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 ) A.甲类型B.乙类型 C.丙类型D.以上都是 4.紧凑型城市应该( ) A.不划分功能区B.鼓励无人汽车 C.增加立体绿化D.杜绝城市扩张 5.发展紧凑型城市会( ) A.降低公共空间 B.加强钟摆式交通 C.加剧大气污染 D.保护农业用地

解析:3.A 4.C 5.D 第3题,读图可知,甲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土地利用率高,属于发展紧凑型城市的优先选择。第4题,紧凑型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应该增加立体绿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居住环境;紧凑型城市也应该划分功能区,杜绝城市扩张不符合实际;无人汽车与紧凑型城市关系不大。第5题,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有利于增加公共空间。紧凑型城市可减少人们出行距离,减轻钟摆式交通现状;大气污染加剧是城市不合理发展的结果,不是紧凑型城市必然会带来的结果。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表。读图表回答6~8题。 就业人口密度白天人口密度夜间人口密度1960年100 100 100 1998年137 129 60 6.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版教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人教版) 【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在能力要求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①要会分析城 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 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②会解释这 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③会使用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区位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各功能区的区位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城市功能分区 【教学难点】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具准备】地理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具体操作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图1“香港城市图”: 图1:香港城市图 语言导入: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外部轮廓,都有一定的形态。城市为什么是这种形态?城市内部又是什么样的呢? 新课教学 一城市形态 1 概念: 2 类型: 团块状、组 团式、条带 状 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第一段内容及图1“香港城市图”,了解城市形态的概 念。 2、指导学生读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即教材P18图2.1): 图2:几种常见的城市形态 观察比较图2中三幅图的城市形态,描述其外部形态特征,并分析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完成下表: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式条带状 特征 影响因素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城市举例 承转以上是城市的外部形态,那么走进绚丽多彩的城市内部,它的内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城市土地 利用和功能 分区 1 城市土地 利用 联系实际,说说本地城市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从而得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有: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交通用 地、农业用地等。 其中,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多数城市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承转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不同,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空间和位置的要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使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相同 的功能区。 2 城市主要 功能区 1 引导学生读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即教材P19图2.2),说一 说图3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并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图3: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举例 2 引导学生读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即教材P21图2.6):说一说图4 中所示的香港的主要功能区有哪几种。 (香港主要功能区有:商业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混合功能区) 图4“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3 由图3和图4两幅图可以归纳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市中常见的 功能区。 补充说明: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b7722535.html,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作者:李菁贺薪竹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越来越恶劣的地球天气使世界对可持续未来发展的意愿愈发强烈。本文从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入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系统梳理涉及低碳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系列问题,旨在较为全面的梳理空间结构所包含的设计因素,将研究框架变得清晰明朗。论文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概念,其次梳理了低碳城市的国际国内发展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入手探讨论文研究重点;涉及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论文的最后,对前面做系统总结的同时,将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城市”相关基本概念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低碳城市 所谓低碳城市,本质就是在城市实施低碳经济。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其概念就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动理念及行为指导、政府管理部门以创建低碳社会为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标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二、低碳城市的理论及实践发展 1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及实践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驱,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问题也较多,并且英国作为岛国,资源稀缺,深刻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未来可持续的重要性。英国在 2008 年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2004 年,日本政府制定《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境》的研究计划;2007 年,美国发布《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报告;2008 年,印度政府发布

城市空间分析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使得个性认知的淡化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很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多方矛盾得不到有效协调。 2.空间与人 事实上,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和“场所感”。 2.1 人性空间的认识 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2.2 城市广场与人 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场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为这些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以下通过不同角度对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分析。 2.2.1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广场的设计进行空间形态构成研究广场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在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广场空间形态的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广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该地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研究广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手段,空间位置、规模,围合程度,该空间与周边空间的联系,包括功能的、景观的,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等方面。从这些分析研究结果出发,重新审视原来的城市设计成果中广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汲取其合理的成份到广场设计中来,同时也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完善,最终应该是广场设计与城市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3-17T15:36:34.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作者:姜广福 [导读] 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理论的含义及现状、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鸡西市规划设计院 158100 摘要:随着基本能源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生态环境负担一步一步的加重。这给了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人们一个警示,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低碳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如何体现低碳的城市规划理念是每个城市规划者应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低碳城市理论的含义及现状、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产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理念;应用 一低碳城市理论的概述与现状分析 1 低碳城市理论的概述 对于低碳城市理论来说,其主要是指在城市的建设与规划中,以降低碳排放量为主要的设计方向和目的,其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进行发展低碳经济,并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的城市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其是通过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利用创新低碳技术,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低碳城市理论是一个结合城市空间、城市交通、城市的绿色景观设计等众多的综合项目的总称。从居民的角度上来看,要提高居民对于低碳的认识和了解,从物质与技术的角度,就要建立一个低能耗,低排放、高循环的城市的运行模式。 1.2 当前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现状 对于当前我国的低碳城市的建设与规划来说,其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对于城市的建设与规划还比较的粗放,没有在规划设计中融入低碳理论的设计与研究,这导致了城市碳排放量的大量的增加,给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理论,就是以降低或者减少碳排放量为目的,或者以增加对带碳气体的消耗量为主要的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 二城市空间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1 城市空间结构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的运行效率有着直接的引导和限制作用。一个适合城市地理环境与发展目标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引导城市理性生长,够使城市的交通出行趋于高效有序,也能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而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2 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城市各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合理安排协调的过程,在现在国内进行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往往容易出现为了追求图面效果而不顾实际土地利用效率和居民便捷生活造成规划用地性质混合程度偏低的现象,还有些规划中,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失调,开发区规划土地功能单一,城市功能不完善。这些都会使得城市中不必要的交通出行量增加,同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为了配合低碳城市建设的要求,政府及规划师应当让规划趋于科学合理。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注重各类用地的比例均衡,在城市每个需要集中建设的部分都应增加土地功能的混合度,另外,还应注意各类用地地块的尺度,使城市居民能够用最低碳的出行解决生活、工作、休闲的各种需求。 三城市交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如果发生变化,必然会引发交通方式也发生变化。每种城市空间结构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结构体系,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亦不例外。进行低碳城市的交通规划,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进行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时,其实用性应较强,以减少不必要干道,从而使城市中心区与主要生活区的支路有所增加,路网密度得到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对交通需求做出准确预测,并对道路的断面也进行确定;②对政府提出建议,应制定有关交通政策扶持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合理控制私家车的出行量,倡导步行与自行车出行,保证交通方式得到顺利衔接,实现无碳出行。例如:可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并结合TOP 模式,营造轨道车站为中心的城市生活空间。 四城市产业规划的低碳发展引导分析 进行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应以低碳化为落脚点,包括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最终使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生产,产业结构升级。 传统的产业具有的特点主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量较大,利用率不高,在生产中,废弃物与中间产物均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碳排放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在以传统产业为立足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要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并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经过多次整改还不达标的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 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注重发展低碳绿色新型产业。发展新型产业,要对城市产业的内涵进行不断拓展,然后依托现有资源与能源,加大力度进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自主创新力度,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城市垃圾发电等新型产业,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产业结构在进行升级改造中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本与技术,这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①要加强完善与低碳有关的法律法规,要对各企业、各行业设定一定数量的强制性目标,使之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对生产环节进行完善,最终实现低碳化、清洁化生产;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低碳理念的宣传教育与推广力度,并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推进低碳产业的发展。总之,对城市产业进行规划,既要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又要注重区域整体发展,才能有效实现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发展。 五结束语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观点繁杂、理论纷争。而且低碳城市涵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体系、单体建筑、市政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现阶段的国情需要我们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实践多头并举。如何能从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作者简介:李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400000 李曦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 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 2.1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王冬雪 20140803023 【一】课标解读及分析 1、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解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城市的地域结构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两个方面。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同心圆地带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学说等。这些理论本身比较复杂,但本条“标准”只要求能用上述理论中反映出来的地理原理来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上。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心地理论);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材主要内容有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案例选取中心商务区,活动选取建成区和郊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三种理论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的说出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2.能够列举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 3.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4.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2.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四】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分析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空间结构。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城市的区位分析和中心地理论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几幅乡村的图片,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乡村” 再课件上展示上海、伦敦、悉尼、纽约、北京五个城市的图片 老师: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说出“城市”两个字) 老师:大家都知道这些地方是城市,那谁知道到底什么样地方就是城市啊?城市的定义是什么?不知道也没关系,下面的学习告诉你答案。 二、讲授新课 (一)城市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通过同学们提前预习和课件展示,教授学生城市相关概念等知识。在学生阐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板书。 1、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 2、特点 (1)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2)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所谓会“分析”,是指会在城市地图上,说出城市具有什么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出这种分布的特点。 2.会解释某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 能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运用地图,分析其空间形态与地形、水系和交通线等因素的关系,理解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 2.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以某个具体城市为例,说出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2.能说出地租与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根据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付租能力说明城市功能分区形成原因。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投影几幅功能区不同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让同学初步认识到不同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不同,说说在一座城市中,一般有哪几种功能区?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板书)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教师讲解)城市不仅有各种形态,而且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便捷程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所以城市内部可能因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有哪些功能区? (投影展示)各个功能区,加深感性认识 (学生答)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教师总结)回答的很好。请看图2.2 ,图中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区?比如说为什么会形成住宅区?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1、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就是住宅用地.一般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阅读图2.2)请同学讲解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别 (教师提问)我们把城市功能区分了好几种,刚才讲的住宅区,是不是土地都是被居住地占据呢?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的功能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例一: 案例名 称豪申创意中心案例投资 总额 5500万元 作者崔海涛设计是否 选用 竣工项目案例 设计类 型 室内设计案例类型展览空间 案例所 在地 江苏南通市案例面积8800平方米 详细地 址 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工业区石江公路1907号 参与设 计师 朱非波、崔自豪竣工时间2015-5-1 业主名 称 豪申布艺有限公司 业主联 系人 un defi ned 所用材 料品牌 凌云幕墙、环球UMGG、兔宝宝等品牌 设计说 明A、作品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独特挖掘角度: 展现了南通家纺行业的新面貌,体现了南通家纺业的良好发展 B、作品在环境风格上的设计创新点: 它在外形和颜色上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看上去眼前一亮,从而产 生一枝独秀的效果,避免给人一种枯燥之味的感觉。 C、作品在空间布局上的设计创新点: 将豪申公司的五大事业部合理安排到各个区域,完美呈现 D、作品在设计选材上的设计创新点:使用环保材料 E、作品在投入运营后的出众效果与评价: 销售量稳步上涨,扩大营业面积,给客户带来良好的空间印象

总体构思:本着对城市需求与价值的体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运用材料、空间、形式、场地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并在此基础上将室内空间布局与材料相结合,使达到室内空间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HA事业部顶面图 HA事业部作为展示用途面积占 用大于1/2,展示空间运用大量采光,来 表达突出展品的美感与价值。 HB事业部采用与HA不同的表现 HB事业部总平图 方法,展品不再集中占用大面积 的场地,而是将展品分割陈列于 互无关系的独立空间中,将不同 风格的布艺展品充分表达,做到 一花一世界的既视感。 作为展厅更加注重展品与光和环境元素的结合, 突出体现在光的运用更加频繁。 HB展厅顶面布置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