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3达标巩固: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含答案)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

)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在热带雨林系统中,你认为最主要而且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是( )

A .热带雨林的土壤层

B .热带雨林的地上植物

区域生态环境建

C.热带雨林的动物

D.热带雨林的根系

1~2.解析:第1题,此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种森林,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高(北极圈穿过)的亚寒带地区,另一种是分布在纬度较低(赤道穿过)的热带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为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第2题,此题考查雨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雨林看起来很茂密,但事实上,雨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部位,而这正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答案:1.D 2.B

3.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主要是指其贫瘠土壤、脆弱生态环境与沙漠相似,而非其他。

答案:A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完成4~6题。

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5.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4~6.解析:第4题,在光合作用下,热带雨林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雨林地区降水的50%水汽来源于雨林的蒸腾。第6题,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重破坏。

答案:4.B 5.A 6.A

7.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完成(1)~(3)题。

(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_。

(2)据图看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呈________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雨林破坏对朗多尼亚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生态危害。解答该题组的问题需明确以下关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朗多尼亚人口增长迅速?对土地需求的增多?雨林破坏?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的变化。

答案:(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2)正相关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3)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雨林的破坏会使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致使当地水旱灾害多发;由于缺少植被的覆盖,雨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地退化加速;雨林的破坏还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总之,雨林的破坏会使朗多尼亚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选择题

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

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3.解析:森林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所发挥的主要效益不尽相同。第1题,“三北”地区,荒漠化和风沙严重,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第2题,道路绿化带既可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划分车道,又可以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善生态环境。第3题,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森林一般是起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答案:1.C 2.A 3.A

读“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图”,完成4~5题。

4.随着时间的推移,图示地区原始林地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A.森林大火或病虫害

B.过度开垦

C.环境的自然演变

D.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解析:由图示区域土地结构的变化可知:原始林地面积减少而耕地面积扩大。由此得出,过度开垦导致原始林地消失。

答案:B

5.自1800年以来,图示地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A.自然环境逐步优越

B.林业产值逐步上升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解析:因原始林地面积大幅减少,森林对当地环境生态的屏障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答案:D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解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湿地被破坏后,当地气温日较差增大、河流流量年变化增大。由此,B项正确。

答案:B

7.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解析:东北三江平原因大面积的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湿地锐减,从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答案:D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

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②受东南信风影响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④

9.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下列不属于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C.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8~9.解析:第8题,A、B两处热带雨林的分布远离赤道,说明其形成不是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是受地形、山地迎风坡、暖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形成的。第9题,热带雨林区并非因能源短缺而大量砍伐森林。其余三项都属于保护性开发措施。

答案:8.C9.D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利用水池,模拟湿地功能,主要是模拟湿地的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C

11.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解析:植物具有固沙功能。如果无植物,则出水管的出沙量会增加。

答案:C

二、综合题

12.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和烈日曝晒。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但是,因为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同时,________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________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该区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较为________,系统的养分主要储存在________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洗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解析:本题通过左右两侧图的对比,可明显看出森林的环境效应,结合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特点,很容易分析出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热带雨林一旦遭受破坏,整个系统将会失去平衡,该系统内存在的一切循环将会被打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将随之产生。

答案:(1)暴雨冲刷

(2)枯枝落叶光合作用有机质土壤贫瘠地上植物体

(3)土壤侵蚀枯枝落叶物种

13.阅读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据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产生的氧气价值为31 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为62 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收31 2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21 250美元,生产蛋白质的价值为2 500美元。

材料二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A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4)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组借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图,考查森林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及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第(1)题,森林对人类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远超过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功能是基础。第(2)题,由图直接可以读出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三大地区。第(3)题,A位于青藏高原东南,即长江上游,如森林遭受破坏,将给其以下河段带来大量泥沙,从而导致森林河道、湖泊、水库淤塞,形成洪涝。第(4)题,保护森林的措施有生物措施、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等三大方面。

答案:(1)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

(2)东北西南东南

(3)含沙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发。

(4)加强执法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宣传教育。

探究性学习

思维拓展·湿地的保护

材料一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订了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材料二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材料三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我国湿地总面积为6 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7%,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但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阅读材料,完成1~5题。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①青海湖②稻田③黄河④水库⑤海洋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目前,该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态功能。

解析:本题组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些知识。第1题,从材料一所给的概念中可以得出答案,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也属于湿地,显然海洋不在该范围内。第2题,长江中下游湿地应主要指该地区的河湖。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破坏植被造成的泥沙淤积以及环境污染而使湿地遭到破坏。第3题,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停止开发“北大荒”,显然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改善生态环境。第4题,湿地的形成与气候关系密切,西部地区较干旱,湿地相对较少,但在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区也有大面积的湿地存在。第5题,湿地生态系统内物种丰富,其植物组织内重金属浓度高,这充分说明湿地具有消除污染、净化水质的作用。

答案:1.C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环境污染

3.D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

我们是亚马逊雨林

我们是亚马逊雨林,是一个长着绿色植物的沙漠.稍不小心,便会引起精神的空虚,情感的荒芜,理智的崩溃,陷入无尽的恐荒之中.~~题记----Hardy Zou 记得,认识你是高一的时候.认识你的理由也很简单:你我都是学校抽烟族的人. 令我想不到的是:高二分科分班时,你我选的都是物理,同一个班,同一个宿舍,同一张床:你睡上床,我睡下床.或许是我们臭味相投,物以类聚吧!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抽烟,我们都没有办法回答.烟给我们一种感觉,一种唯我独仙的感觉. 我说我喜欢各地的人文地理、历史遗迹,所以我喜欢流浪.在漫长的行走过程中,心灵享受着大地的惠赠.你说你喜欢音乐,喜欢背上吉它走遍大江南北,无牵无挂,豪放不羁,所以你喜欢流浪.我们真的很臭味相投啊. 高三又分班了,你我不在同一个班.我说我不想读书了,我想现在就去流浪.你劝我要读书,但最后放弃读书的却是你. 我曾苦思过:为什么我们戒不掉那该死的东西呢?后来我似有所悟,或者我们迷上的不是那烟.烟,只是我们寄托某种情感的载体. 悄悄的你走了,直到两天后我才知道.我打电话给你要你回来,你不说

话.再劝也是没用的,因为我知道你不回来的原因:这是一个谜,一个如同文人为何自杀一样难解的谜. 我说你总得回来和我道个别吧!你应允了. 相见之时我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但我却又不知道说什么的好,或许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我们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又一圈,高中的往事回味了一遍又一遍.在别人的眼里,我们这些抽烟的是坏学生.但我们是什么时候成为坏学生的呢?是从我们学会抽烟的那一刻起吗? 你说你要走了,我说走之前请我抽根烟吧!你慢慢地从裤袋里掏出一包“好日子”,抽出一根,点燃,猛抽了一口,然后递给我.我接过来,也猛抽了一口.或许是烟的呛烈,我的眼一片朦胧.在这朦胧之中,你转身而去. 就在你上车要走之时,我忍不住叫了一声:兄弟.你说还有什么事吗?我恍了恍说:没什么了.你像平常地样子:好小子,又耍我!我也显出平常的样子:耍你又怎样.但你不会怎样我了,毕竟你要走了. 静静的你走了,走上了你那流浪的人生.我手中的烟也快烧完了,只剩 下那红红的“好日子”三个字…… 忽然,我无厘头想起了刘德华的一段歌词:唯一你给我好日子,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义.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基础题组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4.结合巴西轮廓图(下图)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 )

A.人地关系不协调 B.内河航运便利 C.水热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易开发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 ) ①提供水资源②净化水质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 A.生态保护区 B.水运中转区 C.湖景住宅区 D.产业承接区 提升题组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练习题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讲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时冲关三十一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据下图,回答1~2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中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解析:1.B 2.A [第1题,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雨林光合作用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第2题,热带雨林为大气提供丰富的水汽,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所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 ) ①热带雨林破坏严重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土地盐渍化④水土流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该河流与长江相比,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C.地表崎岖,水流湍急 D.矿产资源贫乏 解析:3.C 4.B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为亚马孙河,该河流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第4题,该河流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故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5~6题。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基础题组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最新数据显示巴西亚马孙雨林2015年流失面积比2014年多出16%。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 )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政府和民众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4.结合巴西轮廓图(下图)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 )

A.人地关系不协调 B.内河航运便利 C.水热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易开发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核心范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白洋淀在新区发展中可发挥的主要功能为( ) ①提供水资源②净化水质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调节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 A.生态保护区 B.水运中转区 C.湖景住宅区 D.产业承接区 提升题组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资料了解森林的功效 2.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 3.通过与温带森林系统的对比,说明与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情感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难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学讨论法,图片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活动思考】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课堂小练】(略) 【作业】学案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分布及破坏后带来的危害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雨林的分布 2、环境效应 三、雨林的脆弱性 1、优势 2、脆弱性表现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2.初步掌握雨林的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亚马逊开发计划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 情感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2.讨论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自学讨论法,图片分析法,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导入雨林的的开发及其保护。 【课件展示】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读图思考】读“雨林被毁的原因”图,思考:亚马逊雨林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 【过渡承转】人类对亚马逊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影响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特别是1970年“亚马逊河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逊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那么,巴西政府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展示讲解】 1.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①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逊地区地广人稀;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③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逊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④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内容 ①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

亚马逊雨林-中

阳光与葡萄的千年神话 南美洲是一个位于西半球的大陆,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也有一小部分位于北半球。这个大陆还被称为美洲次大陆。她西部濒临太平洋,北部和东部邻近大西洋;北美洲和加勒比海位于它的西北方。 南美洲包括13个美丽的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大陆地形从西到东可分为:西部狭长的安第斯山,中部广阔平坦的平原低地,东部柏庄欺负的高原,构成了它层次分明的地形和错落有致的风景。雨林和阳光、葡萄和河流,还有那千年文明古城,现代国际都市,将南美洲点缀成这一片如梦如幻的大陆。 热带森林的阳光雨露,神秘流域的狂野本色 亚马逊雨林在英语里也叫做亚马逊河流域或亚马逊丛林,是一个潮湿的阔叶林地带,覆盖了美国南部亚马逊盆地的大部分区域。亚马逊代表着地球上半数以上的雨林,包括了世界上最庞大和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 雨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这片雨林面积700万平方公里,其中550万平方公里都被雨林覆盖。这个区域包括了9个国家的领土。森林的主体在巴西境内,占60%的雨林地带;其次是秘鲁,占13%;哥伦比亚占10%,还有少量的雨林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境内。 第一批葡萄牙探险家称亚马逊为“马腊尼翁”,意为“迷宫”。因为有人抱怨说:“那是惟有上帝才能解开的马腊尼翁。”现在演变成巴西的马拉尼昂州的名称。据说,亚马逊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一场战争中,那是一场弗朗西斯科·德·奥雷亚纳对战南美洲的塔普亚人和其他部落的战争。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弗朗西斯科·德·奥雷亚纳在现在的亚马逊河流域探险时被印第安人攻击,该部落中的斗士都是高大的白种人妇女,她们仿佛是希腊神话中的亚马逊女战士,因此,奥雷亚纳根据希罗多德和狄奥多罗斯描述的希腊传说中的古代亚洲和非洲的亚马逊地区,取名为亚马逊。 生态美景:雨林中的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 这片雨林很有可能形成于第三纪之始新世时代。它出现在热带温度普遍降低时期,那时候,大西洋不断扩大,并给亚马逊河流域提供了充沛的温暖和潮湿的气候。这片雨林至少已经存在5500万年了,但是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热带草原生物群落,直到冰河时代,气候干燥,热带草原才得以蔓延。 有关挖掘考古证据显示,人类至少在11200年前就开始定居在亚马逊地区了。随后的发展导致了史前后期的居民沿着森林的周边居住,一直到公元1250年。 潮湿的热带森林是物种最丰富的群落,美洲的热带森林比非洲和亚洲的潮湿森林具有更丰富的物种,亚马逊雨林作为美洲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无与伦比的多样性。世界上有1/10的知名物种在亚马逊雨林地带。这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片的植物和动物生活区。 该地区居住着大约250万种昆虫,数以万计的植物,以及2000种鸟类和哺乳动物。到目前为止,该地区至少有40000种植物、2200种鱼类、1294种鸟类、427种哺乳动物、428种两栖类、378种爬行类动物,已经得以科学的分类。世界上有1/5的鸟类生活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还有1/5的鱼类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河流和小溪里。科学家们说,仅仅在巴西,就有96660~128843种脊椎动物。 某些专家估计,这里的植物物种的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高的,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可能包含着一千多种树木和几千种其他高等植物。根据2001年研究表明,每0.25平方公里的

亚马逊森林

亚马逊森林 地球的绿色心脏 亚马逊森林是一个热带的奇迹,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好的热带雨林。远离都市的尘嚣和人类工业、商业的文明使得亚马逊热带丛林成为一座返璞归真的孤岛绿洲,它覆盖了南美洲2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面积,占去了巴西的大片土地和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秘鲁和圭亚那的部分领导,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 哥伦比亚的亚马逊热带森林是一片广袤的地域,那儿潮湿、炎热、大树参天,茂密的树冠使阳光难以透进,动物种类繁多,植物不计其数,形成一个稠密的网。2000万的土著世世代代以亚马逊河流域为家,他们从未与现代社会接触,森林是他们惟一的赖以为生的家园。那儿甚至还有一些赤身裸体的印第安部落至今尚不为世人所知……总之,那是一个与我们的现代文明相距几个世纪的神秘的世界。 亚马逊热带雨林森林是个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这个王国中的每一分子,无论它是一棵参天的大树还是一片嫩嫩的幼芽,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无疑,不是所有的植株都能顺利生长到开花结果、枝繁叶茂,但每个生命都曾为此顽强地拼搏过。有的植株生命短暂,有的只能昙花一现,但它们都在亚马逊生存过,都为亚马逊奉献过。记得在摄影师拍摄Devaise拍摄的《努里格生态站》一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只灰刺豚鼠将一个硕大的种子埋藏在一棵大树下;两周后,动物再来光顾树下时,种子已发育出一尺高的小苗,豚鼠不由分数说将小苗连根拔出,咬断茎后将种子叼走了。一棵植株就这样夭折了!但是,这只是表面的、个体的悲剧,在大自然历史的长河中所有的个体都终究要销声匿迹,真正存在和不断延续的只有生命的本质——基因。而这种植物的基因正是在豚鼠的帮助下不断地延续和扩散。一棵植株的夭折换来其他同类的生存,每个生命都为大自然的繁茂起着应有的重要作用。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人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动物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母爱的温馨、弱肉强食的残暴、同类相残的凶狠以及牺牲自己保护同伴的悲壮。有些动物的行为在人类的眼中也许不可理喻,但这就是大自然法则。比如说,捕食者猎杀被捕食者的过程看起来惨不忍睹,其实前者通常只能捕到后者中的老弱病残个体,才能使被捕食动物种群中强壮的个体存留下来并参与生殖,因此保证了种群优良基因的传递与后代的健康。倘若没有捕食者的作用,被捕食动物种群中一些体弱的个体也势必繁衍后代。如此以来,一方面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动物种群质量不断下降,两个副作用会导致种群有朝一日大难临头:爆发瘟疫或食物枯竭。这样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整个物种灭绝。与人类的情理相比,自然法则似乎残酷,但却更深沉和富有哲理。 如果说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一部书,那么我敢说它的每一页都能讲述许许多多真实而又神奇的故事。它还是一组交响曲,那里的鸟兽鱼虫都是天才的乐手。我所撰写的以上这些浅陋睥文字充其量不过是这部巨书中的几个注脚,这首神曲中的几个音符。而且我也相信,即使有一枝生花妙笔,也无法尽述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美丽、丰饶和神奇。 然而不幸的是,郁郁葱葱、广袤无垠的亚马逊以及生存在那里的形形色色的动植物正面临着人类强加给它们的灭顶之灾。20世纪80年代,亚马逊每年采伐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人教)

《森林的开发以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 林为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资料了解森林的功效。 2.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 3.通过与温带森林系统的对比,说明与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2.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 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雨林的开发性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四季的形成。 4.课前准备 教材、PPT。 第1页

6.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提供栖息地、食物和衣物开始,森林对人类的作用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非常复杂 【兴趣设问】森林作用有什 么?能否尽可能多的说出 来? 【新课】 一、森林的作用【阅读】展示森林的相关材料 【总结】森林的生态,环境效 益 【提问】1、世界森林覆盖率 从古到今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原因? 2、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 学生讨论回答 逐一得出森林的作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从课文中找出,并作好记号 看图分析,并回答 森林的分布 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而 中纬度则分布较少呢? 【图片欣赏】世界主要国家森 林覆盖率对比图 破坏森林带来的 危害 图表引导 第2页 得出,中国森林覆盖率较低,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说出破坏后带来的危害

二、雨林的全球 环境效应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过渡】目前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减少,特别是热带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热带雨林作为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尤其显著。 【图片】全球热带雨林分布图 【设问】 雨林的分布全球环境效应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 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 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 态平衡 【组图】 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 看图回答 通过PPT图文资料展示 共同探讨 衡与全球水平衡,以及被破坏 后带来的影响 亚马孙雨林对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影响至 【小结】关重要。某种意义上说,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过渡】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相对去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明 显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 生产力高 【设问导入】 1、为什么有人说热带雨林是 第3页 自学讨论,教师总结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测试题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测 试题 2019.2 本试卷共4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完成下列各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 (2018·新课标Ⅱ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4.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温和湿润B.地形平坦开阔C.土壤水分充足D.泥炭土层深厚7.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年均降水量B.太阳辐射量C.地表下渗量D.气温日较差 8.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B.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D.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2018·江苏卷)“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说课稿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说课稿 (说课人: 东至三中地理组徐观兵) 各位领导、评委和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③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1课时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b、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2)教学难点: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二、说教法 设计思想:新课标中指出地理课程应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节课正是以这一理念为指导,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切入

亚马逊雨林-英

The Millennium Myth of the Sun and Grapes South America is a continent located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mostl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ith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continent is also considered a subcontinent of the Americas. It is bordered on the west by the Pacific Ocean and on the north and east by the Atlantic Ocean; North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Sea lie to the northwest. South America includes 13 beautiful countries and regions. South American contin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errains from west to east: the western narrow and long Andes, the central vast flat lowlands, the eastern undulating plateaus. They make up its layered terrain and patchwork landscape. The rainforest and the sunlights, grapes and the rivers, as well as the millenary cities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 decorate South America into a dreamy world. The Sunshine, Rain and Dew in the Trpoical Forest, and the Wild Nature of the Mysterious Valley The Amazon Rainforest also known in English as Amazonia or the Amazon Jungle, is a moist broadleaf forest that covers most of the Amazon Basin of South America. The Amazon represents over half of the planet's remaining rainforests, and it comprises the largest and most species-rich tract of tropical rainforest in the world.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Rainforest This basin encompasses seven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of which five and a half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are covered by the rainforest. This region includes territory belonging to nine nations. The majority of the forest is contained within Brazil, with 60% of the rainforest, followed by peru with 13%, Colombia with 10%, and with minor amounts in, Venezuela, Ecuador,Bolivia, Guyana, Suriname and French Guiana. The first Portuguese explorers called the Amazon "Maranon", meaning "maze". Because some people complained:"It is the maze that only God can solve." Then it evolved into the name of Maranhao, Brazil. The name Amazon is said to arise from a war Francisco de Orellana fought with a tribe of Tapuyas and other tribes from South America. The women of the tribe fought alongside the men, as was the custom among the entire tribe. In 1542, the Spanish explorer Francisco de Orellana was attacked by Indians when he was exploring the Amazon region. The tribal fighters were all tall and white women, and they seemed to be the Amazon warriors in the Greek mythology. So Orellana derived the name Amazonas from the ancient Amazons of Asia and Africa and Africa described by Herodotus and Diodorus in Greek legends. Ecological Beautiful: Plants and Trees, Birds and Beasts in the Rainforest The rainforest likely formed during the Eocene era in the Tertiary period. It appeared following a global reduction of tropical temperatures when the Atlantic Ocean had widened sufficiently to provide a warm, moist climate to the Amazon basin. The rain forest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at least 55 million years, and most of the region remained free of savanna type biomes at least until the current ice age, when the climate was drier and savanna more widespread. Based on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xcavation, human inhabitants first settled in the Amazon region at least 11,200 years ago. Subsequent development led to late prehistoric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逊热带雨林为例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1. .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2.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3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1 2.通过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培养知识迁移 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3德育目标: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教案重点] .雨林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基因库功能。1.理解雨林的脆弱性。2.讨论雨林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和问题。3[教案难点] 理解雨林的脆弱性课型,课时] [课时新课,2法等 [教案方法] 、活动式、探究式图示分析法、启发讨论[教案过程] 新课引入: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森林,这些森林到底有何作用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跟森林打交道,进入广阔的森林你会发现森林里的空气是特别新鲜的,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这是因为森林经过光合作用而净化空气。在赤道附近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吐故纳新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肺?若雨林遭到破坏,其后果可 想而知;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循环的作用;?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④雨林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对土壤起到保护作用。、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1 / 4 .森林的作用1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⑵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因为森林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用。此外,还具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世界森林现状 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⑴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⑵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教师活动思考为什么中纬度地区森林分布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 ?少关于森林分布的地区差别问题。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在人类历史之前,森林的分布主要制约于地形、气候与水文状况,除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高寒地区可能出现沙漠、寒漠或草原之外,陆地的大部分面积皆为各类森林所布满。可是自从有了人类,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发展,他们对森林的破坏日益加大,特别是在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⑶森林急剧减少现状及危害①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a60%b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世纪70分布在巴西境内)在20实施,这片雨林受到破坏。②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凋、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活动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并试绘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森林面积减少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 含量增加大气CO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亚马逊热带雨林面临的生存危机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被誉为“地球之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纷繁复杂的动植物种,这是个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自然世界。然而,不行的是,广袤无垠的亚马逊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只面临人类强加给他们的灭顶之灾。本文探讨了亚马逊热带雨林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分析了当前亚马逊热带雨林面临的危机,并且对如何制定一些列策略来应对雨林消失的危机。 关键词:亚马逊热带雨林危机策略 引言: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在地球上已存在至少5500万年。亚马逊热带雨林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们的厚爱,这片古老的土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重要地位及功能 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约形成于3400万年前的始新纪时期,是人类的珍贵财产。从我们的日常用品到医疗卫生领域都有亚马逊热带雨林的身影。同时,亚马逊热带雨林拥有着无可比拟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CO2)的同时制造了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正如沃格特(V ogt.R.C)曾在他的探秘热带雨林一书中说,“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人类社会的瑰宝,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命的能量”。 1. 生物多样性 美国的生物科学杂志《科学》曾指出,“亚马逊雨林内有250万种昆虫、数以万计的植物品种、以及2000种雀鸟和哺乳动物,对人类研究生命的起源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片被称为“生物科学家天堂”的广阔森林以它独特的气候特征吸引了亿万前来定居,其中绝大部分物种在地球的其它地方已经濒临灭绝。同时它储藏这无限多样的遗传基因,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据美国《生物控制》杂志统计,“百年来,生物科学家从亚马逊的427中哺乳动物的DNA中提取了23种与人类相似的DNA,从而为探索人类的起源做出重大的贡献”。 2. “地球之肺” 一片森林,一个公园或一块草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亚马逊热带雨林占据着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时时刻刻都在维持着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的平衡。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从而维持着地下水资源。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着人类不受沙漠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同时,亚马逊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时刻在吞噬全球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制造着大量的氧气,发挥着“地球之肺”的重要功能。 3. 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亚马逊热带雨林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很多的食物都来源于亚马逊热带雨林。比如,人们熟知的香蕉,橘子和菠萝等水果就是来源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然后被人大规模的种植。没有亚马逊热带雨林,我们的生活将缺少很多色彩。不仅仅很多的食物,热带雨林在医疗卫生领域同样有着巨大贡献。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多种植物可以提取出一些珍贵的药品,从而至于很多疾病。比如,治疗“疟疾”的良药来自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一种植物提取液;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从一种生长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叫长春花的植物中提取出,并具有良好的药效。 二. 热带雨林所面临的危机现状及分析 1. 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危机现状 人类意识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宝贵,却没有因此而得到人类的厚爱。富有成了罪孽,金子吸引来了贪婪的目光,宝库招来的却是掠夺者。从16世纪起,开始了亚马逊的灾难史—人们开始毫不节制地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的热带雨林。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数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研究所(IBAM)的2011年度亚马逊热带雨林保护计划指出,“由于人为因素,从2003年8月道2010年的8月,巴西亚马逊地区的

高考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读世界某资源分布图(阴影区),回答1、2题。 1.该资源最有可能为() A.石油资源 B.森林资源 C.湿地资源 D.水资源 2.该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B.全球变暖加快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D.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 【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出图中资源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因而该资源为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第2题,森林资源具有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的功能,其数量的减少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温室效应加剧,加快全球变暖的趋势。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一日内CO2浓度变化最大的地面高度范围是() A.0~5 m B.10~15 m

C.20~25 m D.30~35 m 4.根据图示信息推测,一年内森林周围常出现CO2不足现象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3选A,4选B。第3题,结合图中的等值线可知,在地面附近0~5 m一天中CO2最高浓度介于360~370,最低浓度介于310~320,CO2浓度变化为40~60;在10~35米高度范围内,CO2浓度变化都不超过40。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白天森林CO2浓度最低,会出现CO2不足的现象,在一年内,夏季的白昼时间长,因而会经常出现CO2不足的现象。 结合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最新统计(下图),回答5、6题。 5.导致三江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减少的共同主要原因为() A.建设占地 B.泥沙淤积 C.湿地污染 D.湿地开垦 6.通江湖泊指与河流相通,有江河水自由入湖或湖水自由入江河的湖泊。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为() ①加速湖泊的萎缩 ②不利于长江水质的改善 ③有利于湖泊生态功能的恢复 ④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减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5选D,6选B。第5题,湿地开垦是造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湿地开垦(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建设占地等原因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第6题,湖泊不通江,使得湖泊与长江的水体交换减少,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大大降低;湖泊不通江使湖泊的淤积速度加快,同时有利于围湖造田,因而会加速湖泊的萎缩;湖泊不通江使湖泊的生态环境单一化,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且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湖泊不通江,对长江水质的影响不大。

人教版必修3 地理: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教学设计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提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诸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并且提出了活动意见: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新课程标准在本节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倡导在活动中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以区域环境建设为主题,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介绍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节学习,旨在让学生理解雨林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和雨林的脆弱性,理解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新课标中指出地理课程应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本节课正是以这一理念为指导,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为切入点,力图通过活动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创造分析、思考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地理知识,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教育之中,使之认识到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3.了解雨林开发的背景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