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难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社会不断向现代社会转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够完善,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农村留守儿章成长过程中的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收集了大量的定量材料和定性材料。笔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首先,笔者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问题,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学习压力、严重缺乏自信心、严重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出现很多行为偏差。其次,笔者研究了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杂而乱,不成体系;教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老旧,多以说教与惩罚相结合;教育的形式过于片面化、表面化;学校领导及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

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笔者运用社会化以及社会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章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困难的原因。最后,笔者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探索农村学校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优势资源;社会工作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上官子木在1994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名为《“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的文章中。直到今天,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大众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密切的关注,国家和一些地方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也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其中。近年来,许多地方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各地也相继推出了设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儿童托管机构、推广全日制寄宿学校、推行代理家长等不同的举措[1]。

心理学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心理健康现状及其成因分析这两个方面,同时少量地涉及到一些解决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对策的研究。研究主要是应用一些心理测量的方法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远离父母少亲情,所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独立性差、怕吃苦、自私心重、难合群、有过度自尊、少谦虚、极端自负、抗压能力差等。另有研究认为,有部分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同时自理能力增强,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成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3]。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问题

首先,笔者运用三项儿童心理健康量表:《自尊》量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L区的5所乡村小学的小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中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533份,收回533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515份,回收率为96. 80%。本次调查对象为515名同学,平均年龄为11.64±0.93岁(9-15岁);男生(49.1%)、女生(50.9%)大约各占一半,调查对象为五年级224人(43.5%),六年级291 (56. 5%);其中,留守儿童210人(40.8%),非留守儿童305 人(59.2%)。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所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和观察,进一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解,通过对以上的资料进行梳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与学习的压力大

留守儿童都表示自己的压力很大,主要来自于生活上和学习上。具体表现在:生活上,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饮食,如果家里只有老人,或者还有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这些人都需要去照顾到。有的同学反映说:“平常在家里的时间也是很忙,总要会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到田里去帮忙干农活,为家人准备食物饭菜,我就完全没有独立的时间去玩耍或者学习。”而在学习上,压力首先来自于同学之间的竞争和老师给予的学习任务,其次是自己对于学习的领悟力不足。学习好的同学会觉得同学之间的竞争会很大,因为小学毕业要进入好的初中就必须名列前茅,大家都在暗自竞争着,有个别同学也因为没有考得好成绩而实施过自杀行为。

(二)缺乏自信心

首先,依据项目针对农村小学生展的心理健康心理测试调查中对自尊自信的调査,根据《自尊》量表的心理测试的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测试平均得分为27.81±1.41,非留守儿童的测试平均得分为28. 09土3. 34,对比两项得分,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分数要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分数,结论为留守儿童的自尊心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心。

(三)孤独感较强

根据项目开展的《儿童孤独》量表的测试结果,留守儿童的孤独得分为63. 46土8. 62,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为62. 52土9.15,两项分数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比非留守儿童的高。

(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根据项目开展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测试结果,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得分为6.30±3.29,非留守儿童的得分为6. 09±3. 40,两项分数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分数要比非留守儿童的分数高,说明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要低于非留守儿童。

(五)个别学生出现偏差行为及越轨行为

行为偏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高年级。这些同学由于在学校外,由于家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料,所以就容易跟着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从而学得了很多不好的偏差行为。有很多同学是学校的“小霸王”,经常会欺负弱小的同学,不交作业或者逼迫班里的其他同学为其写作业、在学校里向低年级的小同学收取“保

护费”等等;有的学生在放学后会经常出入黑网吧去上网,玩一些比较暴力的网络游戏,并且在网吧认识很多社会上行为不良的成年人,从中学到了很多不良行为。

(六)学习动机较弱

我们观察到寄宿的留守儿童平常在学校的生活非常单调,白天的时间多数是用于上课和写作业,课余时间很少,多数时间都用来和同学吹牛和在操场上玩耍,想做点其他的事情是没有时间和条件的。晚上有的学校因为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还安排了晚自习,有专门的值班教师维持晚自习的纪律,如果有的班级全部是寄宿生,老师往往会上课或是进行小测验等。

三、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困难的成因分析

(一)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重视

1、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方针存在缺陷直到现在,相关部门对于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开展都没有出台具体的方针政策进行指导和规范。笔者看到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12年修订)》中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很多的内容只适合于城市或者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对于比较贫困以及中西部偏远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根本就不适用,有很多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条件都没有办法达到;而在2013年1月教育部等5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中虽然明确指出了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可以通过相关部分有有效合作进行开展,但是笔者对两所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去对比,意见指出“需要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主动回应留守儿童心理诉求,不断加强师生情感沟通交流,努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温暖的缺失。”而目前农村学校是没有心理教师的,班主任老师也做不到去回应学生的心理诉求。意见还指出“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而事实上,在校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是很少理会的,自然的标签也就形成,班级里这样类似的学生一般都性格内向,没有朋友。可以说,有很多意见上的条件就目前农村学校的水平的没有办法达到的。而意见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对策也没有做详细的说明,例如意见中所说的“五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实际情况下,只有共青团组织作为主要力量在推动

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学校本身的力量都没有在全力发挥,其他部门的参与就更少了。

2、农村学校的领导以及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

农村学校的领导以及学校的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关心不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发展遇到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学校领导在做工作计划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被边缘化的一个工作,学校的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上、学生安全管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于上级部分给予的心理健康等相关工作都看得不太重要,这就说明学校领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其次,学校的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漠不关心,教师的工作重点同样是放在教学上,管理学生的安全,维持学生的纪律等等这些方面,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是很少在意和关心的,并且对待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都只是用一种应付式的方式,对于学生是否受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不是很在意。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家庭的缺失,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了最重要的关心和照顾,心理健康或多或少都很有所影响,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们都很少会留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孩子在心理的问题很少过问和关心,导致了忽略了孩子在心理健康需求,从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在意。在对两所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访谈中发现,家长对于孩子的关心总是放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物质生活上,例如:孩子与父母通电话时,父母的关心总是学习情况如何,生活上需要什么,钱是否够用,过年回家的时候孩子想要什么等等,很少会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对于孩子心理问题的忽视,自然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没有什么需要,以致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

(二)农村学校缺乏相关知识技术的支持

1、学校领导不了解如何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如何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农村学校的领导们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之前没有任何的经验。很多学校的领导都认为现在学生的问题越来越难处理,学生的很多问题之前都没有出现过,特别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给学校领导在管理学生的时候造成了很

大的困难。虽然想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这些难题,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的是缺乏的,所以不知如何开展。例如:有学校领导反映“没有专业的人士给予实际操作的技术上的支持,这项工作还是很难展下去”;“这个东西还是需要一些懂得专业知识的老师亲自指导以后才能展得起来,而且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支持”;“学校的老师对于这块知识都不懂,要把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下去是一项艰难的工程”等等,所以,农村学校展心理健康教育困难后面的原因还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农村学校是一项新的尝试,缺乏相关知识技术的支持,难以开展。

2、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习惯于旧的思想教育的方法

教师是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目前,心理教师的严重缺乏说明了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重担落在了这些乡村教师这里。可以说,农村教师是目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农村教师对于心理健康如何开展也同样存在着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术的困难,同时还存在角色转换的问题,旧的思想教育的方法不再适用于有效的处理学生问题,所以,农村教师也要面对这很多新问题的挑战。有很多的教师反映,“现在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以前只要对学生严厉一点,或是用一些惩罚的措施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不能了,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都不敢随意的对学生进行惩罚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更加吵闹,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到达无法无天的地步。”直到现在,感觉教师工作越来越辛苦,因为之前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而又缺乏一些新的方法和经验,笔者认为,这些困难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不了解以及处理方式的不正确。

(三)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推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困难

1、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多而重,对工作产生疲倦

虽然农村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理学生问题会有所帮助,但是在面对其他重要工作任务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得不先放在旁边了。笔者在对两所学校的老师进行访谈的时候,很多的老师都表示,现在他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那里,因为有很多的工作任务需要他们去完成。第一,教学任务重,而教学质量与他们的绩效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不得不把把教学质量看得很重要,自然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就有所提高,从而也无形地给学

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教师自己也很无奈。第二,教师除了教学工作还需要做很多于学生无关的行政工作。因为乡镇上有很多的行政事务因为人手不足就会要求学校的教师进行帮忙,学校的老师对此苦不堪言,但是又不得不做,所以就会时长的感觉到工作任务多而重,对工作产出了疲倦感,自然对学生的关心就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很少关心,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2、农村学校工作环境较坚苦,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

很多的农村教师都表示农村学校的工作环境不好,心里其实并不愿意在这里工作,很多年轻的教师都把农村学校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过度的地方。现在农村教师一半以上都是来自其他地方,来自本乡镇的教师其实在不断减少,而且都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而年轻的教师都是来自其他的地方,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平常的工作时间都是住在学校里,随时需要对寄宿学生的安全和纪律负责,同时和家里的联系很少,不能做到对家庭的照顾,而周末的时候就会回家,导致经常的在家与学校之间来回奔走,就会感觉疲惫,有的教师把家人接到学校里,但是学校的住宿环境不好,很艰苦。进而老师们都觉得学校工作的环境艰苦,导致了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度不高,对学校工作环境的归属感也不高,除了对于自己比较重要的工作会认真负责,对于其他的事务,例如关心学生的在校生活,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都不是很在意。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农村的发展处于摸索阶段,很多的条件都不成熟,教师做这项工作完全是对学生的义务服务没有什么经济回报,而教师对此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经验,对于对工作热情度不高的教师来说,是不可能去开展的。

3、农村教师自身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大,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农村教师是发展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康的关键力量,但是在发展教师资源的时候,笔者发现很大阻力。首先,农村老师的工作任务多而重,工作环境差导致老师的工作压力大;此次,农村教师的经济收入都不高,处于中下水平,所以面临这经济压力;最后,农村教师因为长期要在学校住宿,与家人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对于家庭不能做到很好的照顾,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同样也很大。面对这些压力,很多农村教师的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令人担忧,普遍的农村教师先前在心理健康状况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个别的教师已经患有精神疾病。所以,农村教师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定会受到不同的影响。让老师学会自我的心理保健以

及恢复到一个比较健康的状况是发展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让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那么是有利于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的,相信会有很多的教师会自愿加入大这支队伍里。

四、服务内容

(一)优势视角的服务理念

目前,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都把关注点放在问题上面,总是习惯于针对具体的问题去想解决方法,所以老师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时候总是应该说教的方式,并且只是表面上去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会让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

而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理念就是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本身而不是具体的问题,所以笔者在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探索,首先是服务理念的转变,把之前的问题视角转化为优势视角,以留守儿童为本,看到留守儿童的优势资源,带动留守儿童去改变,以此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2个月的服务探索中,笔者也充分的利用了很多的资源,包括了学生自身的资源、老师的资源、学校领导的资源等等。虽然看到了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些孩子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同样让人感到震惊,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最多的资源。首先,有的学生有着最为乐观的心态,我们在看到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很勇敢的去面对;虽然父母不能给予他们良好的照顾,但是这样的他们学会更多的自我生存和自我照顾的生活技巧和经验;孩子拥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看到他们在学校里会相互照顾相互给予支持;有的学生有自己的才能,他们有的很唱歌唱得很好,有的学习成绩很好,有的擅长画画,有的写字写得很好,有的会做很多的手工,有的擅于演讲等等,笔者在学校里看到了很多很有才能的学生,而这些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自信心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自我肯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对于学生理想抱负的优点调查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即使是不知道自己将来的理想的同学也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一些事情。只有心存想望,就会有改变的动力。而学生拥有的一颗天真而纯洁的心灵,是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的动力。

(二)主要开展的服务及介入方法

1、帮助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服务更多

学生农村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并且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必然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的有所了解,并且学会一些实际操作的有效技巧。所以,我们针对教师开展了心理健康培训,帮助老师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巧。培训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有:第一、教师的自我心理保健。主要内容包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的介绍;第二、教师压力的自我调节。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的介绍;第三、教师情绪的合理宣泄。认识情绪,认识合理控制情绪对自身的重要性;学习合理宣泄情绪的有效方法。在培训期间,我们穿插了很多如何对于看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交给老师,这些内容包括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以及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其具体的方法包括游戏、角色扮演、书写、绘画等等。

2、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建立人际支持网络,树立理想,健康成长

针对留守儿童在自我认知以及自我价值观不高,缺乏信心等问题,并且结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利用班队活动和少队活动,在教师对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巧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协助老师实际操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与老师一起应用一些服务技巧设计服务方案;最后,协助老师实践服务计划,老师为主导,我们在旁进行协助。目的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进而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次服务,开展的班队活动主要涉及三个模块:自我认知与成长侧重于心理方面,首先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认识,进而接纳自己,最终的目标是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成长中的人际关系是通过让学生在班队中去自己体会和领悟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人际交往的合理认知,并且通过不断用具体的行动来强化来让学生的认知,而最终的目的是从行为、认知促使环境的良好转变。感悟生命的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可以积极乐观,最终培养学生开朗外向的性格。

3、帮助留守儿童减轻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建立同伴支持网络

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大,并且人际交往能力差,人际支持网络薄弱,我们应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方法对两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开展两项小组服务。第一,应

对压力小组。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后,发现学生的压力比较大,主要来自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学习负担重,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比较严厉等等。学生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因为对压力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应对方式单一,导致应对压力的能力不足,很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鉴于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开展了应对压力小组,小组的目标是认识自己的压力,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并且体会与学习正确的压力应对方法。第二,同伴交往小组。针对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我们开展了名为“同伴交往小组”的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以及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目的是要让同学们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与人相处,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满足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的需求。

4、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 展各种兴趣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枯燥的课余生活,我们和老师一起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增加学生自信心为目的的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利用学校环境的优势资源以及教师的业余时间,并且把老师的业余特长进行利用。我们一共开展了两个兴趣小组,一是以唱歌兴趣为主的“欢乐合唱团”,一是以环保为主题,以手工和绘画兴趣为主的“环保创意时装秀”。我们邀请在这两个方面比较有才艺的老师一起来开展活动,利用老师的资源,为学生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兴趣活动。其次,就是利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开展的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游戏会。游戏会主要是让学生在一天的学习之后有一个放松,不过我们设计的游戏并不是让孩子单纯玩,游戏有着一定的目的。比如,我们设计有训练观察能力和增进了解的游戏:“谁是领头人”;培养沟通能力的游戏:“传话“、“你画我猜";训练反应能力的游戏:“大西瓜小西瓜"、“数字七”;训练团队协作能力的游戏:“青蛙跳''、“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第二、电影分享会。晚自习时间进入教室给学生放映电影,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电影的放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上的紧张与枯燥,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电影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比如,我们放映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是关于师生关系的,让学生能够看到作为老师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让他们懂得老师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严厉,更有背后对于他们的关心;《冰河世纪》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互理解;《风雨哈佛路》希望学生能够懂得只要努

力,不管过程是多么的艰辛最终都能够达成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看完电影后的分享,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地方,只有通过学生们相互之间分享看电影后的感触,才能对主题进行聚焦,挖掘那些深层次的东西,返璞归真。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我们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的过程。

5、提升留守儿童自我价值感,发现优点、展示自我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大型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融合进去。在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给予这些学生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利用“文化艺术周”的舞台,让这些富有才艺的孩子可以展示自己。今年的舞台上终于有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影,对于满足孩子的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利用很多小组工作的互动游戏,举办了师生趣味运动会,目的是希望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借此打破原有的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相处更为融洽,同时也给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带来一点放松,让教师融入到学生之间,让教师对于学生更加的了解。同时也给与教师一个放松的机会。而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同时,消除学生与教师认为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错误观念,让学生和教师能够了解心理健康,接受心理健康这样的教育方式。

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有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有人才技术的支持。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学校的领导不知道要怎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教师不懂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虽然会有这方面的培训活动,但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所学知识和技术的操作性不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没有方法开展起来,所以,农村学校需要长期与深入的人才技术支持,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走进农村学校,服务于农村留守儿童。联合各方力量,建立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得到了不仅仅是来自政府和学校的帮助,越来越多社会力量也加入其中。把政府有良好政策措施,高校有人才技术的支持、社会力量的爱心捐助、学校老师的亲力亲为、学生想要改变的美好希望联合起来,就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并且可以长期发展

下去,受益的不会只有学生,还会有老师,会有更多的人,更会使得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续梅.1000万“留守儿童”期待关爱[N].中国教育报,2004-06-05(1).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 29 (1): 29—36.

[3]柳晓森.中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超过4000万[N].人民日报,2007-12-20(4).

[4]陈广云.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华章,2009, (2) : 125.

[5]全国留守儿童人数已近5800万,监护状况堪忧.http://edu. people, com. cn/GB/13547534. html.

[6]刘世清、姚本先.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4,27 (04): 127—129.

[7]解秀新.日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日本问题研究,2006,⑵:37—39.

[8]蔡韶娜.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 27 (11):356—363.

[9]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78-84.

[10]刘祖强、谅森.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6): 62-64.

[1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293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13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8.6%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64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8.8%。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18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

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你爸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1)一年(2)二年(3)三年(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1)爷爷奶奶(2)外公外婆(3)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1)没有变化(2)更自由了(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1)没有影响(2)我进步了(3)我退步了 6.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行为习惯有什么改变?() (1)没有改变(2) 更加懂事了(3)缺点又增加了 7. 爸妈不在身边,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 (1)更加开朗了(2)更加孤僻了(3)没有变化 8. 爸妈不在身边,你有心事向谁诉说?() (1)家人(2)老师(3)小朋友(4)谁都不说

【实习报告】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一)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在5天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庆工商大学外语学院2012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城口县葛城镇友谊村、红坪村、城口中学、城口葛城二小、城口县示范幼儿园展开调查,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的形式。 据调查,葛城二小有留守儿童200余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据葛城二小一位三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各年级和各班均有分布,约占1/3左右。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7%。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 调查题目 比例 说明 父母外出打工时,由(外)祖父母照料学习、生活 35% 其他的儿童由亲戚照顾或者自己住 希望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90% 10周岁左右更加明显 学校、社会对自己十分关心

78% 父母在电话中教授孩子为人处世道理 11% 更多关心学习状况 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81% 在学校有伙伴 55% 因为是留守儿童,交友会受到影响 害怕与陌生人交流 14% 自己目前的性格形成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 50% 从表1的调查结论,我们可以看出:35%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照看,90%的留守儿童希望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10周岁左右的留守儿童表现得更明显,70%的留守儿童一年以上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87%的留守儿童通常与父母进行电话联系,81%的留守儿童经常在家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较强,55%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有不少伙伴,14%的留守儿童害怕见陌生人,性格较内向,比较自卑。在调查问卷的主观题部分,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理想中的生活就是能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调查留守儿童“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多数孩子“希望爸爸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主讲人:许德斌时间:2011年4月3日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一旦成绩不

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看这样的一个案例:洛虹是独生女,12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爱护备至,期望极高。洛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上学后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不仅父母,老师同学也都非常欣赏她,对她很是推崇,洛虹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出色,很自负。然而,正当大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4篇精选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4 篇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4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郑璐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新乡市延津县魏邱乡朱寨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老师和政府的配合帮助下, 我们的实践队员与孩子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并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到村里和村民家中走访。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 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 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 并撰写出调查报告。 【关键词】基本情况、原因、问题、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朱寨村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 交通便利(有一条连接市区与村的主干道), 以外出打工, 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较为特殊的农村。该村有1000人左右, 外出务工人员占百分之五十_大量向城镇转移, 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 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 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 由老人看管。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问题调查选项比例父母外出打工比例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9% 父母探亲时间一年一次74% 两年一次17% 三年一次9% 监护人状况与母亲居住51% 与父亲居住5% 与祖父母居住30% 与外祖父母居住11% 独居3% 感到孤独烦躁时找朋友倾诉64% 看电视14% 玩耍16% 无法解脱5% 学习态度对学习感兴趣51% 一般37% 学不进去9% 旷课逃学3% 遵守纪律情况遵守纪律85% 经常迟到15% 课外活动与娱乐做家务56% 干农活29% 玩3% 遇到困难时靠家人45% 靠朋友20% 靠自己17% 靠老师18% 生病时母亲照顾56% 父亲照顾29% 祖父母照顾5% 亲戚或其他人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

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

《打开留守儿童的心灵之窗》 ——马娟娟 理论分析: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心,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个体良好发展的助人及自助的过程。 一、活动目的: 为了让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不在承受着孤单,都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玩耍,消除各种压力,使其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不再自我封闭、抑郁等倾向。 二、辅导对象 低年级留守儿童。 三、活动准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中的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放下原有的生活,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到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谋生,但是由于受到体质因素的影响,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阶段、急需父爱和母爱的孩子被留在了家中,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此时的他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他们的心理成长更容易被人忽略。这个阶段的心理成长状况直接到他们的一生。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新课题。 一、让他们写出所思所想 1、设立“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班级设立“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这样做有助于老师了解班级留守学生心理上的一些情况,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2、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写信告诉父母,既有助于满足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又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沟通,让孩子体味父母对自己的深沉的爱,有效化解孩子对父母的不公正的怨恨。 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 1、心里不愉快时就大声喊出来。 由于父母长不在身边,很多孩子比较敏感,看到别的同学有家长接送,下雨有父母送伞,生病有父母嘘寒问暖,可以跟父母撒娇,可以和父母一起玩,他们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至于在受到一些委屈时,总感觉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而受了委屈,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此时,我们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正确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实践证明: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喊的方法就是有效的心理释放方式。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平时在班级与同学发生矛盾的事情在同学面前说长出来,大家以平和的心态,互相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互相理解,把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消除掉,互让一步,海阔天空,心情舒畅。 2、给父母打电话。 老师打电话前,应做好留守儿童的指导工作。他们打电话,往往父母还未听其言,就先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报告 ——外语系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 团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所谓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的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或外祖父母监护。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个群体的人数也随之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们外语系组建了一支由九人组成(其中包括系团委书记及八名学生干部)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本溪县塞梨寨村和大东沟村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我们希望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及关爱。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

长期离开父母的正常监护,亲情缺失,管理不周,教育不当,在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人身安全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据抽样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突显,亟待引起政府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调研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此次社会实践,将以“关爱留守儿童,共享同一片蓝天”为主题,在赛梨寨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实地调查、与留守儿童座谈、“一帮一”教英语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快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理解父母、尊重他人、努力成才的观念。并在实践过程走访留守儿童较多的村落进行较为实际的问卷调查,从而在留守儿童以及他的监护人中更为针对性的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教育情况。 研究方法: 问卷方式1 1、调查对象,辽宁科技学院外语系学生(发放150份,回收150份) 2、问卷编排,一共13道选择题,1道问答题。 3、问卷内容: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问题的关 注程度和他们的想法,

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 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 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 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 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 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 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 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 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 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

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

2013__201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寸塘口小学2013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根据《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切实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 二、工作对象 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本校学生 三、工作定位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组成 部分,是在我校“留守儿童教育领导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托心理咨询室采取个体心理咨询、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面向全体留守儿童,普及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健康常识。以预防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建立必要时求助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和健康发展。 四、工作目标 1、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

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和适当求助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的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心理咨询室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工作原则 1、全体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格和健全人格。尊重留守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自立、自强。 2、实践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原则。亲身实践,以参与活动、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及开设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活动要具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心理咨询技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开展系统性的教育活动。 4、整合性与互补性相统一原则。将团委长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的工作经验、理念和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整合起来,开展工作。要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与学校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团委其它工作,与校内外、课堂内外,其它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补充。共同完善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762-3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湖南省宁远县九嶷洞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作者:叶望指导老师:汪灵丹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

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查报告。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报告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XX年8月17日—8月22日,我们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辖1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4个),4个国有林场,688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498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万,外出打工人员接近30万。其中调查走访的九嶷洞村,人口1390人,396户人家中有200多户有青壮年外出打工,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近几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一: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的出现源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将子女一起带到身边上学,子女只能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一方或爷爷、奶奶、其他亲属代为照看。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之爱,缺少良好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缺陷和行为性格上转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较大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调查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目前的成长发展情况,对比留守儿童与父母均在身边儿童的差异,分析留守儿童行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促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的对策,意义重大。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XX名,教职工18名,经摸底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XX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X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 对四、六年级的2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等方面的

XX个问题,比较全面的了解了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准备。确定调查目的、对象(四、五、六年级) 调查内容、方法,查阅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 本次调查问卷是根据国家《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设计了《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含生活现状、学业学习、心理健康、行为性格、受关注程度和自信心等几个方面的18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选择,统计对选择项目的人数占参选总人数的百分数,来了解学生总体上的现状和心理倾向性特点。调查表如下。 蒿塔小学留守儿童问卷调查表 1. 你爸妈外出务工多长时间了?( ) (1)一年 (2)二年 (3)三年 (4)更长时间 2.爸妈外出务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 (1) 爷爷奶奶 (2) 外公外婆 (3) 寄宿学校 3. 爸妈不在身边,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 (1) 没有变化 (2) 更自由了 (3)过得不如以前好 4. 爸妈不在家,你是否感觉安全?( ) (1)不安全(2)安全(3)在不在都一样 5.爸妈不在身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 (1)没有影响 (2)我进步了 (3)我退步了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Template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status of left behind chi ldre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 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 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 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 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

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_0184文档

2020 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调查 报告_0184文档 EDUCATION WORD

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_0184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前四项分别高5.3、1.6、3.9和3.1个百分点。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个百分点;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都高出 5.8个百分点。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最亲近的人,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30.5%的留守儿童认为校园里或周边有不良帮派团伙,25.7%认为有同学加入不良帮派团伙,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4.3和1.4个百分。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社会支持状况是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社会支持弱化使得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更多,经常感到烦躁(46.0%)、孤独(39.8%)、闷闷不乐(37.7%),以及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19.7%)的都多于非留守儿童。

最新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最新2020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总结 一、调研背景 上海师范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广西省田阳县的四所小学,选取了4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调研。本次调研立足于支教团所服务的广西四所小学的留守儿童,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了解服务学校内留守儿童们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需求,为今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工作奠定基础。在调研问卷环节中,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我们特意选取四至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填写,并在填写过程中对调研目的、个别问题进行说明。调研数据真实可靠,统计认真负责,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此次调研的真实体现。此外,我们还通过留守儿童家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真实的生活情况,以确保调研的真实可靠。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现将调研分析与报告公布如下,期待各位领导、专家与老师进行批评与指导。 二、调研结果分析 从家庭情况来看,有95%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基本都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其中有56%的家庭月收入不满千元;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多为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占调研总数的73%。由此可见,家中人口多、收入来源少是西部山区家庭父母纷纷选择外出打工的初衷。然而,当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时,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又如何得到保障?调研显示,有68%的留守儿童日常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戚抚养,而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抚养人中文化程度达到初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26%,其余均为小学及以下的文化程度。据此可推断,留守儿童们在非父母亲抚养的生活中不但缺失普通孩子们所拥有的父爱、母爱,即使撇开抚养人的责任心不论,其抚养人的文化水平也很难对孩子们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通过家庭情况的调研数据显示,留守儿童们经济生活困难、家庭生活缺少父母在旁关怀、日常学习得不到抚养人的有效帮助是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初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家庭状况后,问卷以孩子们日常与外出打工父母的了解与交流的角度切入,以对待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日常生活的独立性与处事选择等方面,来探求孩子们的心理状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1 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 阳山县有万多人,英德市有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 15909人。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部分留家的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只进行简单的种植养殖来帮补家计。 2、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3、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年龄段以下的超过半数。据统计,小学年龄段以下的儿童共有万多人,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65%。其中,读小学的占了%,读幼儿园的占了%,学龄前的占了%。 (二)主要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老人问题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老人调查报告 摘要:第一部分,分析留守儿童、老人的成因;第二部分,报告调查到的留守儿童、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及特点;第三部分,提出对缓解留守问题的一组建议。 第一部分留守儿童、老人的成因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然而,农村劳动力只能成为“人在城市、根在农村”的“农民工”。由于务工工资收入偏低、孩子进城就学困难、务工所在地城市居住生活费用及远程往返路费较高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时不得不将子女老人留在农村,并且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随之衍生出了庞大的留守群体。农村原有劳动力的过剩性是造成大量农民工一个前提性的因素。农民工的职业具有低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地位处于城市社会下层,或谓“边缘化”状态。这种城市二元的户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体现了它的合理性,一是缓解了农民工流入地城市的市政建设的压力;二是避免了曾经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过的“贫民窟”这一社会问题;三是有效地降低了民政救助规模与社会保障压力。但是,这是以牺牲农民工的权益,牺牲社会公平而实现的。 (1)父母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生计和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然而,家庭生活的变动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学习表现、内心情感等方面带来的是更深层的影响。父母监护的缺乏、现有监护的不力,让部分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面临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成长风险和隐患。 (2)子女外出务工,必然导致留守农村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子女角色的缺位,从而动摇家庭养老的功能。很多农村留守老人不但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需要承受繁重的劳动负担和教养孙辈所带来的各种压力,需要自己应对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由此引发了留守老人经济贫困、照料缺失、精神孤独、安全隐患大、劳动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老人作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伴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成为我们今天不能回避的沉重话题。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老人所面临的问题留守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的,农村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而农村留守老人则由于社会转型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断裂变得更加弱势。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篇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打工潮”愈演愈烈,一批批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里剩下的是他们的父母,还有那些被称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下面有整理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篇,欢迎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为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我在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留守儿童? 2·为什么留守儿童数目会越来越多多? 3·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为了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我和我的同学

分别在自己的家乡调查的进100户人家,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占据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那么为什么留守儿童的数目会如此之多,通过调查和参考各方面的资料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都相对的比较贫困,父母为了支撑孩子读书和供养家里年迈的父母仅靠家里几亩地是完全供应不过来的,为此他们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孩子在家自己出去打工挣钱,这样也就造成的大批的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就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生活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亲情饥渴”,在调查中每当我们问到孩子想不想父母时他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一年甚至几年回来一次,能给孩子的只有经济上的关怀,调查中有部分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偶尔的一个电话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不能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