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word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食物

1、几种物质的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

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注:1、小肠是主要吸收器官,结构上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物质容易通过。

2、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可以被直接吸收)

2、三种营养物质的利用

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多余部分贮存备用;

氨基酸:在细胞内重新被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

甘油和脂肪酸:到体内合成脂肪。

第四节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分类:

1.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问题;(举例:腐烂的食品、苍蝇叮过的食物等)

2.有毒化学药品及激素等引起的食品污染问题;(举例:工业食盐当成食盐使用、蔬菜残余农药、瘦肉精、红心蛋、毒水产、激素猪肉等)

3.新型种品种的安全问题,包括未经实践证明是无害的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等。

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⑴血浆: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不仅运输血细胞,还运输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血浆是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液体为血清。)

⑵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氧低时与氧分离。依靠血红蛋白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表现为贫血,需补铁和蛋白质。)

⑶白细胞:可吞噬侵入体内病菌,对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白细胞过少时身体抵抗力差容易出现炎症;白细胞过多时代表身体已经出现炎症)

⑷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伤口难愈合)

血液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还有参与体液调节和调节体温等多种功能。

2、血型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判断依据:红细胞中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

3、输血

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万不得已输异型血时一定要慢并且输血量要少)(输血时考虑的是受血者的抗凝集素和输血者的凝集原)

第三节运输物质的器官

1、血管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动脉血流速度快,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运回心脏。静脉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大中型静脉中有半月形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管壁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径极细(只能使红细胞单排通过)。

2、心脏—“生命之泵”

⑴心脏的结构名称

(注:①心尖朝向左侧;②心室连动脉,心房连静脉;③瓣膜结构的存在控制了血液流动的方向;④左心室壁较右心室壁厚很多,可作实物判断心脏左右的依据。)

⑵心脏的工作原理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心房舒张: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C、心房舒张,心室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入心房。

3、几个名词

每搏输出量:两个心室每搏动一次输出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标志。=每搏输出量×每分钟搏动次数(脉搏或心率)。

每搏输出量与心肌收缩力有关,运动员心肌发达,搏动有力,因此心肌收缩力强,平时心率慢,每搏输出量大。

第四节物质运输的路线

1、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分: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一般来说动脉中都流的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但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2、血液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

第一节:呼吸

(一):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一:呼吸系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1:呼吸道以骨或软骨为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2:鼻毛,鼻黏膜,气管纤毛,气管腺细胞等结构对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三:肺的结构特点:

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的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一:肺通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靠呼吸运动实现的。

二: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变大变小的过程。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三,1: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变大——吸气运动

2: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变小——呼气运动

四:实际用,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增强;同时增多了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的数量。

2:肺活量测三次,并取最大值。

(三):人体的气体交换

一:呼吸: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四:呼吸的实质(氧气的利用)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用于学习,运动,维持体温等)

(四)吸烟的危害

香烟中主要有害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尼古丁:引起烟瘾主要物质;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第二节:排泄

(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一:排泄: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代谢废物(尿素,尿酸,二氧化碳)和过剩物质(水,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排泄途径

1:尿液(水,无机盐,尿素,尿酸)——主要途径

2:汗液(水,无机盐,尿素)

3: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三:肾脏

2: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尿液的形成

一:形成器官:肾脏(肾单位中)

二: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滤过形成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三:尿的排出

肾脏形成输尿管膀胱贮存尿道排出(受大脑控制)

四:实际用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若出现,应即使去就疹。

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

第一节信息的获取

一、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构造:眼球由眼球壁、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组成。

眼球壁由外到内依次是巩膜、脉络膜、视网膜。

巩膜前端是角膜(透明);

2、角膜:透明,光线容易通过。

晶状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睫状体内的平滑肌能引起晶状体曲度的变化。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产生影像。视网膜把视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视觉形成的过程:

物体的反射光线—→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

4、瞳孔能够随外界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扩大。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扩大。

5、沙眼是由于结膜感染沙眼衣原体形成的。

6、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凸度小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凸度大。

二、近视与远视

1、

2、假性近视的原因:用眼过度,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凸度过大。

三、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2、听觉的形成:

声波由外耳道进入中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把此振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并由听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中耳内的咽鼓管可以调节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保护鼓膜,维持正常听力。

第二节信息的传递

一、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包括(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2、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的组成: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较多)、轴突(1条)。轴突和长的树突外包着髓鞘,即轴突和外的髓鞘或树突和外面的髓鞘组成一条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加上外面包着的一层结缔膜成为一条神经。

3、神经元的功能:树突接收外界信息,轴突把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

4、神经冲动: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递给其它的神经元、肌肉和腺体,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在神经调节中,兴奋就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5、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是神经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2、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3、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指感受神经末稍或接受刺激的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稍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反射活动都需要反射弧才能完成,而且反射弧的五个环节缺一不可。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1、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里,上与脑相连。灰质在中央,内有许多神经中枢;白质在外,白质发出神经连结各器官。

2、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4、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5、人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沟(凹陷)和回(隆起)

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都在大脑皮层。皮层左侧管身体右侧,皮层右侧管身体左侧。

皮层内是白质,内有纤维把左右半球联系起来,而且联系小脑、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内白外灰,而脊髓是内灰外白。

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

脑干:具有调节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6、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

7、成聋哑人看懂手语靠视觉中枢,盲人读盲文靠感觉中枢。

第五章: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一)激素与生长发育

一:腺体分类

1: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汗腺,唾液腺,胰腺等。

2: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二:内分泌系统

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胰腺内分泌部),肾上腺和性腺。其中垂体还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三:几种激素的比较

神经调节:为主

四:生命活动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为辅

(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一:青春期:10—20岁,女性平均比男性早两年。

二: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1:身高,体重突增。

2;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不断发展。

3:青春期的突出特征:性发育和性成熟。

(1)第二性征:指除了第一性征(性器官)以外男女出现的一系列与性别有关的特征。如:男生长胡须,喉结突出等。(会判断就行)

(2)遗精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月经是女性每月依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周期一般为28—30天。

第七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

第一节免疫

一.免疫概念: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们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二.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功能。包括:

第一道防线:

功能:将病原体阻挡和杀灭在体外

组成:皮肤、黏膜和分泌物(如唾液、泪液、鼻腔和黏膜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汗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

功能:将病原体杀灭在体内

组成:杀菌物质(溶菌酶溶化病菌细胞壁)、吞噬细胞

三.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特点:攻击性和针对性强

四.相关概念

1、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的蛋白质。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移植器官、疫苗等

3.免疫系统也有对人体不利的一面,引起过敏等

4.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的特点:由病原体引起的,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3、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4

: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

(1)发现:1981年、美国。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第三节安全用药

1、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

2、非处方药:不需要凭药方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简称OTC。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古驿二中徐金娥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一生物教学。一年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面积提高,现将一年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并结合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在教学方面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一学期以来,本人总是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的逻辑与运用关系,同时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备好每节课,充分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把握重难点进行更有效的教学,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发生在人身上的生命现象,引起的疾病等。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前准备好演示实验、自制肾小球模型、提前选用教具模型等。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调教比赛。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生物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而不懈努力。 4、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的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学期的内容与学生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兴奋性,也充满的好奇心,致使课堂难以把握控制,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语言一定要注意简洁明了,充分调动教师的应变能力来应答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起哄、混乱、吵杂状况。同时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在课堂提问上能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生难以答出问题时,能做到耐心引导、适当提示,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推得答案,从而可以大大鼓励学生,此外,我注意了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用语言、用模型、用生活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例子,渐渐地喜欢上生物的学生多了,课下向我问问题的学生多了。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三、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大部分的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有部分同学不重视生物的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做笔记、作业,考试复习不到位;而且学生也缺乏大环境的熏陶,成绩仍然是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且本人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仍有待提高,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四、今后的打算 走进新课标,我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强,不仅要教,更要不断的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必须不断更新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并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生物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锐意进取、改革,我们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新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 1、几种物质的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和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和蛋白质相同为千焦,脂肪热价为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后,“振荡

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 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2014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2. play the guitar弹吉他 3.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4. English club 英语俱乐部 5. talk to 跟…说 6.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7.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8. play the drums敲鼓 9. make (foreign)friends 结交(外国)朋友 10. do kung fu 会(中国)功夫 11. tell stories 讲故事 12. play games 做游戏 13. on the weekends (在)周末 1. play +棋类/球类/牌类“下…棋”,“打….球”,“玩….” 2. play the +西洋乐器弹/拉…乐器 3. be good at doing sth.= do well in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4. be good with sb. 与…相处的好

5. need sb. to do sth. 需要某人去做某事 6. can + 动词原形能/会做某事 7.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一点儿… 8. join the ….club 加入…俱乐部 9. like to do sth. =love to do sth. 喜欢/喜爱做某事 10. like ding sth.喜欢做某事 11. show sth to sb = show sb sth “把某物给某人看”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get up 起床 get home到达家中 get to work到达工作岗位 make breakfast做早饭 make a shower schedule做一个洗澡的安排practice guitar 练吉它 leave home 离家 take a shower = have a shower 洗淋浴澡 take the Number 17 bus to the Hotel 乘17路公共汽车去旅馆 go to class 上课 go to school 上学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备课本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联系,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另外,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

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2、做好演示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6、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 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 源物质。蛋白质是构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都离不开蛋白质。 举例说明: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 提供能量。2)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 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3)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 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4、无机盐: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 儿童智力发育障碍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23页) 5、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维生素C: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4页)。 6、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及肠腺) 7、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 8、消化道的功能(1)牙齿:能切断、磨碎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是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 9、消化腺:(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将其分解为麦芽糖。(2)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它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促进脂肪分解。 (4)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肠液是由肠腺分泌的,胰液和肠液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脂肪的酶。 10、胆汁、胰液经过小肠的起始部位十二指肠进入小肠。 11、淀粉的消化过程: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 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12、脂肪的消化过程: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胰液、肠液内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 习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一、综合题1、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 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 ×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 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型 甲×109140 A 乙×10970 B 丙30×109150 AB 丁×109130 O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患贫血症的是__________,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____________。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二人的尿液检测指标如下表,其中乙为健康人。请分析表中数据并参考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g/L) 被测者红细胞蛋白 质 葡萄糖尿素尿酸 无机 盐 甲+ 30 乙-0 0 (1)甲的红细胞与蛋白质指标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是 【】和【】发生了病变。(填序号及其结构名词) (2)甲的葡萄糖指标高于乙,其可能的原因:一是甲的分泌不足,二是甲的 【】(填序号及其结构名词)重吸收功能减退。 (3)烘烤小孩尿布时,往往会闻到异常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是受热时散发出的。 3、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中填数字,横线里填名称)( 1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 2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 [ ] 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 3 )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病. 4、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效应器,能接受③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B.④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神经冲动传导顺序是④⑤③①② D.⑤能将来自③的神经冲动传至④,引起反射 (3)图中Ⅰ结构的名称是,主要由神经元的组成;Ⅱ结构的名称是,主要由 组成. (4)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缩手反射属于反射. 5、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基本环节。请据图回答: (1)当某同学的手指突然受到针刺以后,手指皮肤中的[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 生的神经冲动经[②]________传到脊髓中的[③]_______,然后神经冲动再通过 [④]__________,传到[⑤]___________引起上肢相应的肌肉收缩,产生缩手动 作。 (2)上述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填“非条件”或“条件”)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__结构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6、如图为血液流经某机构B的示意图,请回答:(1)若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血管是脉,C血管是脉. (2)若B为毛细血管网,当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时,B是(填“组织处”或填“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 (3)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的血液是(填“动脉血”或填“静脉血”) (4)若B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结构:目镜、物镜、镜筒、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反光镜、镜座。 人 作用:'放大■'调整物像 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 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本(此 时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什么是观察,观察的顺序? 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 命问题的第一步。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4、量筒测量时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 —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5、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标本:①采集②压制或浸泡③成品 动物标本:①捕捉、杀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针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存(成品) 6、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T做出假设T设计实验T完成实验T得出结论T表达、交流 7、探究实验的设计要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证明无误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章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显, 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1、19世纪着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3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4、“露西”时代的古人类能使用工具。 5、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答:不能,(1)人类和类人猿都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了,(2)现在已不具有森林古猿进化人类的外界条件。 6、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有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图) 7、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睾丸和输精管,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卵巢和输卵管。 8、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9、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 10、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在输卵管中。 11、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12、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2)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4、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5、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16、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7、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提倡蔽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禁止近亲结婚、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 18、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19、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0、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冀教版.doc

第一章平衡营养合理膳食 能提供能量的:蛋白质、糖类、脂肪 一、营养物质 不能提供能量的:水、无机盐、维生素 二、六种营养物质的功能 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2、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3、脂肪: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4、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5、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6、无机盐: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三、维生素及无机盐的食品来源和缺乏症 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食品来源缺乏症 维生素 A 动物肝脏、瘦肉、胡萝卜等夜盲症 维生素 B1 瘦肉、米糠、麦麸等脚气病 维生素 C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坏血病 维生素 D 动物肝脏、牛奶、鸡蛋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铁瘦肉贫血 钙虾皮、鱼、牛奶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疏松 物理性消化 消化 化学性消化 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 食物的消化四、消化和吸收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 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吸收的概念 营养物质 不同器官的吸收能力不同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五、 1、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3、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物质消化部位消化酶消化终产物 淀粉口腔、小肠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胃、小肠胃、胰蛋白酶、肠肽酶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小肠胰、肠脂肪酶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4、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表 消化道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 血浆:物质运输的载体(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2、各种血液成分的正常值 正常值范围 红细胞( RBC)男× 1012~× 1012个 /L 女× 1012~× 1012个 /L 血红蛋白( Hb)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白细胞( WBC) 9 9 4× 10 ~10× 10 个 /L 血小板( PLT)100× 109~300× 109个 /L 3、贫血:血液中血细胞数目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叫贫血。 4、人体白细胞数量少,抵抗能力低;白细胞多,有炎症。 5、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 型血原则上可 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6、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气体重的7%~8%。一次失血超过30%( 1200mL~1500mL)就会 有生命危险,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 10%(400mL以下),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恢复正 常。 7、三种血管的特点 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出血的初步护理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厚大小快压住近心端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薄小大较慢压住远心端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极薄极细最慢处理出血处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一、生物的特征 1会呼吸。 2有新陈代谢。 3不停的从外界获取养分。4可以繁殖,遗传,变异。 二、了解生物实验室规则。见课本3页 三、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 1常用的生物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网、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 2酒精灯:酒精为易燃液体,使用前检查灯芯、有无酒精;禁止向燃烧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不用嘴吹用灯盖盖灭;酒精燃烧用湿布扑灭。 *四、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五、物镜与实相相反完全倒像:上下倒、左右倒,例如:b在显微镜里是q 六、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第二节学会观察 一、1.定义: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2、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顺序,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顺序:整体→局部,宏观→微观,外→内,左→右,前→后,上→下。 二、观察月季枝条:茎带刺,小叶边缘有锯齿,花颜色鲜艳,有红色、黄色?? 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花药用放大镜观察球形有很多突起。 *三、显微镜使用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 1处; 2

3 4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境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 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想一想: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花粉粒,与电镜下的花粉粒有何不同?在光学显微 镜下观察到了花粉粒没有在电镜下看到的花粉粒大,并且看不到花粉粒表面细微的结构。 第三节练习测量 一、对生物进行测量的意义:生物体多为不规则物体,需借助工具仪器及特殊的方法,才能描述生物的形状时,需要数据来表示,要求对生物体进行测量。 *二、测量的方法: 1、测量叶片周长:用毛线围出树叶的轮廓,取三次平均值。 2、测算叶片面积:在方格纸上画出叶子的轮廓,再数个数,然后四舍五入。 3、测量葡萄体积: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4、测量体温:1水银温度计测烧杯中热水的温度。2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5、温度计的使用 1轻拿轻放。 2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悬垂与液体中。 3水银稳定后在进行读数。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种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人与猿区别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3、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是化石 第二节人的生殖 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它们的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 性激素。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新个体发育起点)的过程。 受精部位: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 3、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第三节青春期 女孩的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比男孩早1~2年 1、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身高、体重突增; (2)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遗精和月经; (3)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明显增强。 注: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青春期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糖类: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 不开水。 非能源物质无机盐:含量不多,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 动起调节作用 注:第七类营养素是膳食纤维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牙齿的切碎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进淀粉的 变化。 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1)最长,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适于消化和吸收; (2)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小肠内有各种消化液。 4、消化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下册冀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版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食物 1、几种物质的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含有蛋白质的液体与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与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铜反应,会变成紫色;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或吲哚酚试剂褪色。 2、六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 糖类就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也就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就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就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 水就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无机盐就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人体内的代谢活动。 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了解几种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A预防近视缺失引起夜盲症;维生素B1缺失引起神经炎,严重脚气病;维生素C 缺失引起坏血病;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儿童缺失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质疏松。 4、热价:糖与蛋白质相同为17、15千焦,脂肪热价为38、91千焦,故相同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与蛋白质要多一些。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1、关于“唾液在馒头消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管中加入“馒头渣”(相当于牙齿的咀嚼作用)与唾液后,“振荡摇匀”(舌的搅拌),之后将其置于“37℃水浴加热”(口腔温度37℃,也就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几分钟后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发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原因就是淀粉在唾液淀粉 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2、消化的方式 a、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事物的吞咽、胆汁对脂肪的乳化 b、化学消化:所有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 3、消化道与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酸性环境)、小肠(主要消化器官)、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胰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肠腺(分泌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 4、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滴→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1、六种营养物质的吸收 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与酒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如直线AB、CD相交于点O。 A D C O B 对顶角: 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角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角, 互为领补角。 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 1.邻补角与补角都是针对两个角而言的,而且数量关系都是两角之和为180° ? 2.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即:互补的两个角只注重数量关系而不谈位置,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既要满足数量关系又要满足位置关系。 领补角与对顶角的比较 二、垂线 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 垂直的表示:用“⊥”和直线字母表示垂直 b a O

例如:如图,a 、b 互相垂直,O 叫垂足.a 叫b 的垂线, b 也叫a 的垂线。则记为:a ⊥b 或b ⊥a ;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 ⊥b, 垂足为O. 垂直的书写形式: 如图,当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AOD=90°时,AB ⊥CD ,垂足为O 。 书写形式: ∵∠AOD=90°(已知) ∴AB ⊥CD (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 与CD 垂直,垂足为O ,那么,∠AOD=90°。 书写形式: ∵ AB ⊥CD (已知) ∴ ∠AOD=90° (垂直的定义) 应用垂直的定义:∠AOC=∠BOC=∠BOD=90° 垂线的画法: 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 上的一点A ,作l 的垂线. 则所画直线AB 是过点A 的直线 l 的垂线. 工具:直尺、三角板 1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 2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 D O C B B A l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放大作用:目镜、物镜。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 调光作用:遮光器(具光圈)、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光线弱时: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和平面镜 调焦作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其他结构:转换器(转动物镜)、载物台(安放玻片)、通光孔、镜臂、镜柱、镜座等 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 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 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 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 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 本(此时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 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⑤整理收镜 3.显微镜成像特点:放大的倒像 ;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 如:标本为“b ”,则物象为“p ”; 若物象在视野左下方,则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4. 如何确定污点位置? 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 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二、观察和测量 1.观察的顺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2.练习测量(注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1 ) 测物体周长时的方法——细线和刻度尺 (2)测物体面积时的方法——方格纸(方格面积乘以方格数即叶片面积)(3)测量物体体积时的方法——量筒和水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 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4)测量温度——温度计(直肠处的体温最接近人体体温37.4℃)三.采集与制作标本1、植物标本 分类:(1)腊叶标本(2)浸制标本2、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 采集工具:采集筒、铁锨、枝剪、绳子、标本夹、标本号牌、标签、吸水纸 ,, 采集植物:草本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全植物; 木本植物: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制作:整形→压平→干燥→装贴。3.昆虫标本的制作: 采集工具: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展翅版,, 采集昆虫:标本身体完整。针插部位:不同昆虫针插部位不同。制作过程:针插→展翅→干燥→保存。四.学习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设计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以问号 结尾) 2、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结尾。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3、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露西少女。 4、促进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5、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是臂行。人类是自立行走);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程度不同。 7、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组成。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 3、女性生殖系统由输卵管、卵巢、子宫、阴道等组成。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的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场所:输卵管。 6、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7、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胎盘 8、分娩。从怀孕到分娩大约需要40周左右的时间。 第三节青春期 1、身体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2、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男性第二性征: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5、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2)内心世界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3)性意识开始萌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为第七营养)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马铃薯等 主要的贮能物质是脂肪,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油,大豆等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人的生长发育、细胞受损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非能源物质:水是人体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70%,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