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一、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怠

㈠教师的职业压力

教师的职业压力是由于工作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包括紧张、失望、焦虑、愤怒、压抑等。教育是职业压力的高发行业,教师是职业压力的高发人群,教师压力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

㈡职业倦怠有六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生理枯竭。主要表现为,感觉身体能量被耗尽了,总是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经常生病。

第二个特征是才智枯竭。它会让人有一种空虚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工作热情完全消失、情绪烦躁、容易发脾气、容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

第四个特征是价值衰落。表现为个人的成就感下降,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导致工作积极性的一再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个特征是去人性化。去人性化直接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的消极、否定、猜忌和不信任。这种态度既有对同事的也有对家人的。

第六个特征是攻击行为。攻击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另外一种攻击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倦怠的情况下出现自杀。

㈢职业倦怠的三个不同成分

Maslach(马勒诗)将职业倦怠分解为三个不同成分的综合症: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Emotion Resources)都已经耗尽,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在工作中会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玩世不恭或者去人性化,性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DP)是指个体会刻意与工作以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个人照顾或服务对象的一种无感情、非个人反应。成就感低落(reduced sense of accomplishment)是指个体会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贡献,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㈣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感群体。很多教师经常感到工作不能发挥个人所长,情绪低落,有心无力,进而产生失落感挫败感,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经常感受到情绪衰竭状态,觉察到自己不能像在事业早期那样给学生许多帮助,教师个人工作热情的耗尽,表现为厌倦、易怒,有的老师甚至不想去上班,不想迈入学校的大门,一走进去就头痛,对工作是应付,对上课没有兴趣,交差了事,对生活和工作冷漠悲观,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

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的教师表现出对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一种消极、冷嘲热讽和漠不关心的行为态度。对学生持否定态度,尽可能疏远学生,拒绝接纳学生,蔑视,缺乏耐心甚至麻

木不仁,对待工作的积极性下滑,得过且过。

低成就感的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感到自己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和履行学校的职责,不再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了工作中的效能感,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

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㈠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压力

㈡学校管理体制下的工作竞争

㈢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

㈣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态度原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㈠坚持正确的职业理想

“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有人曾比喻,对某一事业的信念和理想是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

㈡调整保持自我积极心态

有的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就充满了情趣,就充满了自信,就有一种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的感觉,放假的时候,就盼望上讲台;有的教师习惯了盼望工作之外的乐趣,一谈到工作就成了苦得不能够再苦的苦差事。其实这只是心态的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

㈢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

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想让自己工作干得出色,但结果并不总随人愿,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难道不好吗?

㈣提高耐压的心理能力

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您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提升耐压能力。职业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故作为教师本人,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

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通过建立自己交际圈中的良好人际关系,不仅会满足各种生物学性质的需要,而且能够不断掌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知识、技能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在交际中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可以肯定地说,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是很少出现职业倦怠情况的。

㈥搞好身体锻炼和饮食

生理机能与人的内心情绪休戚相关。当身体强健,身体中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皮肤和毛发等组织运转顺畅时,人的精神上的承受能力必定较强。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远离倦怠。合理饮食——为身体健康提供“燃料”饮食是人生的享受,合理健康的饮食能缓解身心压力,给身体提供燃料和动力。

四、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构建学校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㈠校长要关心教师的幸福,营造轻松和谐的组织气氛。

㈡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支援机制。

㈢制定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给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帮助。

㈣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实行公平的内部竞争机制。

㈤全社会也要为缓解教师压力多做努力。政府改善教师待遇,全社会尊师重教。

来源:《新时期教师心理素养提升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者:刘维良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摘要:自从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它的研究日渐受到关注。近年来,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自我效能心理控制源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教师作为21世纪教育的执行人,新世纪人才的缔造者,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然而教育界的现状及种种迹象表明,现有教师队伍并不乐观,教师职业倦怠之病症正严重地冲击着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和培养一大批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职业倦怠(burnout)是纽约基础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 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的。随着1980 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职业倦怠也成为一个专业名词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发现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甚至是整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激情境的不断加剧,助人者不能通过积极的问题解决来化解痛苦以至在工作中表现为身心疲劳、耗竭状态”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教师队伍中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一、教师工作倦怠的概念 在国外有关工作倦怠的研究中,工作倦怠存在着动态定义和静态定义。Chemiss (1980)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工作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并且,其动态定义都认为,工作倦怠最初以应激的形式出现,逐渐地,个体感觉到情感上的劳累,并开始改变自己对待他人和工作的态度,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个体的工作倦怠。以Maslach等(1982)为代表的静态定义,为一种情感衰竭(指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低落(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的现象。 一般认为,教师工作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教师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和调节策略

1、请结合专题所讲述内容,分析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以及最有可能采用的调节策略。 教师个人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原因和调节策略 “职业倦怠是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职业倦怠包含了三个概念上的区别但实际上互相联系的成分: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去人性化。情感上过度投入和情感资源的严重消耗。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获得成功的信心下降。在态度上消极、冷酷以及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过于冷漠。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都是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完成的。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此时的教师一般表现为疲劳、烦躁、过敏、情绪紧张。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就会对工作不满意,不再做出努力,进而在生活方面体现出失败感,容易引发教师离职、旷职及退缩行为。并且对工作懈怠应付、与学生联系减少、无法细致的备课,更不愿与学生交流,从行动上、心理上渐渐远离学生,甚至对学生发火、谩骂和体罚学生。 职业倦怠的现状具体表现为:生理衰竭: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严重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肠胃不适、神经衰弱、机能性工作障碍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情感衰竭: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对工作满意度低,热情与奉献减少。情绪波动大,对学生缺乏同情感和支持,无法忍受学生在学校的捣乱行为,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认知衰竭:表现为教师明显感到空虚,感到自己的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难以胜任一些变化显著的工作。不能适应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怀疑自己,感到无能和失败。价值衰竭:表现为教师的价值观和信念突然改变,个人成就感降低,认为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的繁琐事务,对工作缺乏进取心,无心投入过多的精力,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的。人性衰竭:表现为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和冷漠态度去对待学生、同事、家长或家人,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缺乏同情心,冷嘲热讽,贬低学生,甚至暴力或者体罚学生。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发展的困惑,个人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个体期望值: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某些高级需要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括成功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在工作中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体验的满足感越多,就越倾向于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工作,从而更倾向于认同该工作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从而减少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年龄与倦怠相关,多项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情绪衰竭。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的倦怠感也随之迅速增长。性别方面,女教师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 岔 河 则 中 学 2014年10月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研分析 通过对我校26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22人完成了问卷,22份为有效问卷。调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调查结果表明有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3%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班主任压力大于非班主任教师。考试期间压力大于平时。 22名有效问卷调查问卷中,出现职业倦怠的16人,占73%。 近一半受访教师认为工作很劳累,出现明显疲劳、记忆力下降、头疼、身体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其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其次,来自学校管理的压力等。而这种种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身体亚健康的状态。

调查显示,上班时间越早,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下班时间越晚,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而且,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科任教师;美术、音乐、体育这类老师课余时间相对轻松,其他科任老师都比较忙,这说明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教师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3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2.73%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7个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虽然我们对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没有高度重视,但实际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6%的被调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在我们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 4.虽然有62%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比较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38%的被调查教师的生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T e a c h e r B u r n o u t I n v e n t o r y,T B I) 一、简介 职业倦怠(burnout)是国外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弗鲁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此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一度成为职业压力领域的研究热点。所谓职业倦怠是指由职业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职业倦怠常常发生于从事助人职业的个体身上,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冷漠和不负责任、情绪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症状,如疲劳、易激惹、焦虑和抑郁等。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权威Maslach进一步将职业倦怠分成三个亚成分:情绪衰竭(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和紧张等)、人格解体(指对服务对象表现疏远和冷漠)和日渐降低的成就感(指个体感觉无力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缺乏成功的体验)[1]。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职业的典型,其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早已成为国外职业压力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有研究表明,所有疾病的50 %-80%是由压力因素造成的,而由工作压力所导致的职业倦怠不仅容易造成个体生理上的疾病,也会使个体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2]。因此,探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我国,当前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时期,广大中小学教师普遍承受着较重的工作压力[3-5]。由工作压力所引发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有以下两个研究目的:第一,编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并对其进行效信度检验;第二,系统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 二、方法 问卷编制 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是按如下程序编制的: 第一,进行文献检索。我们对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检索和分析,结合我们已完成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应对策略的系列研究,初步确定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 维度。 第二,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利用我校本专科函授生 (中小学教师)到校面授的机会对60名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着重对中小学教师由工作压力引发的职业倦怠问题收集预试问卷的题目。与此同时,我们深入中小学就职业倦怠问题展开访谈,访谈以半结构访谈为主,分个别访谈和团体访谈两种形式,总共访谈了12名教师,进一步收集问卷题目并归纳问卷的结构。 第三,形成预试问卷。在前述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和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形成了职业倦怠的预试问卷。预试问卷由25 个题目组成,测查的维度包括教师的工作无力感、身心疲惫感和冷漠感等。 第四,预试、初步的项目分析和修改。选取参加我校本专科函授的126名中小学教师(共四个班,文理各半、本专科各半)进行了问卷的预试。根据预试结果,并征求心理学专家、中小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就每个题目的可读性、内容的相关性、意义的明确性及问卷的格式、编排、记分等进行评估。根据预试的统计结果(主要计算了各题目的题总相关、鉴别指数等)和专家、教师的评估意见,删除了10个题目。 第五,形成正式问卷并正式施测。经对预试问卷的效信度检验后,最终形成了由15个题目组成的正式问卷。用此问卷正式施测于367名中小学教师,问卷采用Likert量表形式,分5级记分,从“5—非常符合”到“1 一非常不符合”。如“我对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感到有挫折感”。 三、测试报告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式在山东省的泰安和莱芜两地选取被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1份,其中有效问卷367份。问卷回收率为80.2%,有效率为73.4%。367名被试的人口学特征见表1。 1.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的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用由15个项目构成的正式问卷施测于367名中小学教师,我们首先对施测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经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生成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49.717%,其中第一个因素的贡献率高达30. 446%,其余两个因素的贡献率分别为11.448%和7. 823%。经分析,三个因素分别命名为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这一结果与国外的研宄结果相似,本研宄所提取的三个因素可分别对应于Maslach所提出的职业倦怠的三个亚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试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试 在现在的教师圈中,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绩不好,要找老师;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也是老师的责任。这些当然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但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问题都推向老师。其实教师也是弱势群体,幼儿园阿姨、保姆、教书匠、保安、心理医生教师扮演着的多重角色。每天面临班上几十个性格不同、状况各异的学生,繁重的工作让老师感觉自己身心俱惫。再加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而杂,学校教育有时拼不过社会的影响,教学成就感的缺失,也让教师的职业热情慢慢消退。 一、何为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首先,职业倦怠是长期工作压力作用的结果。倦怠是与压力、紧张密切相关的概念.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紧张则是压力导致的消极后果之一,即对努力无效应付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自我评价降低、挫折、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不在焉、工作绩效降低等;而如果紧张状况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更严重的紧张状态就是倦怠。 其次.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这三个方面。情绪耗竭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此外,情绪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因而教师会在心理层面上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去人性化的特征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成就感低落的特征是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负面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教师因此而工作能力下降,丧失工作成就感,以消极的态度来评价自己,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 4.生理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身心疾病。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倾向。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个体所承担的压力也日渐加重。社会发展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

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具体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方面),对友爱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幼儿园大多数教师认为工作琐碎,身体疲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现象,这将影响到教师的工作,不利于幼儿园教师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从而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有一个好的教育质量,才能为幼儿做一个好的榜样与积极的引导者。1 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教育高素质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榜样与积极的引导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幼儿教师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来。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当具备他要培养的学生那样的品行”。而且,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从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幼儿园的管理等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近年来教育心

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友爱幼儿园一线任教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份,实际回收41份,回收率91.11%。 2.2 调查内容 本调查以幼儿园41名一线任教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方面。 2.3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问卷以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主,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统一发放和回收的方式进行。对幼儿园一线任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访谈法 采用的是结构型、非正式的个别访谈对幼儿园小一班、中二班、大四班的教师进行访谈。访谈提纲如下: 你对你的工作满意吗,是否会感到厌倦? 你如何看待你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过程是否感到烦躁、不安? 你觉得你的工作量和福利待遇成正比吗?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 (3)

教师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教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参加这次问卷调查。本问卷旨在了解目前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态,所得资料仅作研究之用。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完全保密,对您决无任何影响。各问题无对错之分,您的真实回答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敬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回答。衷心谢谢您的协助! 神木六小 2014年10月8日 个人基本信息:(共17题均为单选题,请在选项前的“□”内打“√”,第17题请务必填写) 1.您的性别:□男□女2.您的婚姻状况:□已婚□未婚3.您是否是班主任?□是□否如果是班主任,您是:□正班主任□副班主任4.您是否是师范院校毕业?□是□否 5.您的最高学历:□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 6.您的职称:□无□小教二级□小教一级□小教高级□小中高 7.您的年龄:□20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岁以上 8.您所教的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9.您任教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其他()10.您在学校里的岗位是:□普通教师□行政岗位(包括后勤) 11.您认为目前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包括经济地位、职业声望地位和权利地位三方面)□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 12.您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 □热爱教师职业□工作较稳定□有较多假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没有别的专长□其他(请注明) 13.如果让您再择业,您: □一定会再当教师□可能还会当教师□坚决不再当教师□说不清楚14.您目前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愿望:□非常强烈□比较强烈□一般□较低□极低 15.您追求专业发展主要动机是: □职称评定□岗位竞争□行政命令□提高业务水平□自我完善 16.您每周授课时数是:□12节以下□12-16节□16节以上 *17.您的具体从教年限:()年(非常重要,请务必填写)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校长提高班学习心得这次很有幸参加合肥市教育局组织的校长提高班赴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期一周。教授们的精彩讲座,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我带着《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问题和教授们进行了探讨,并将所学运用于我校的管理工作之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教师的时间长了,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思想,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 一、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问题。它的出现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门周期性长、复杂的、见效慢的辛苦职业。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上。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天真、贪玩的本性决定了对错误的纠正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提醒。对知识的传授也是三番五次的不断重复。如我校的张浩同学,从本学期开学以来,拒不写作业,虽是留守儿童,但我们给予了极大的关爱,一堂课看着他,也只能写到百把个字,任由你恩威并施,他就不写,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你怎么办?回家,对他的奶奶拳打脚踢,他父母却一心挣钱,在家里几乎无人管束,孔子说:“诲人不倦”,如果真那么容易,他老人家就不会提出来了。也许正因为学校这个特定的工作场所,孩子这

个特殊的工作对象,才造就了教师队伍的相对单纯和人们常说的啰嗦吧。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年龄的不断增大,在工作和生活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逆反心理。一旦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工作年限稍长的教师就容易出现“任何事情都无所谓,工作就那么回事,怎么干都一样“等感受和行为表现,而且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大、管理学生的压力、学生家长的压力、考试压力、课题研究、职称评定等压力,使教师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压力给教师带来严重的影响。当教师一旦感到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一旦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们便会停滞于现状而不思进取,之所谓听之由命的地步。 2、学校内部管理者的问题 人都是有情感的。情感本就有轻重之分,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群几十个上百个教师。倾向性可以表现在心里,一旦表现在行为上,对某些教师便会变成不满或打击,自然会消怠。一次、两次……,热情变为冷静、淡漠…….。 就拿现在的学习机会来说吧,培训的总是那么几个教师,别的教师心里便会思量:难道我们就没有潜力和前途吗?还是不被重视呢?久而久之,等到不思量的时候可能就接近倦怠了。 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教师工作,几乎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有些领导者是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一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面斗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的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甚至辱骂,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报告

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 ——基于资中一中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前言 教师积极健康的状态是培育优质学生的前提,搞好教育事业的保障,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了教育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未来,就必须弄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如何,原因有哪些,如何减轻或避免教师职业倦怠。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资中一中的高中教师进行了两个月的深入调查。 正文 一、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我在资中一中高一年级实习了三个月,除去节假日,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都待在学校,与一线教师一起生活,工作,学习。随着渐渐地熟悉,我们可以轻松随意的聊天,开玩笑。通过和他们聊天,以及观察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等,总结出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抱怨平时假期太少。高中教师都觉得假期太少,一周只有半天假期,寒暑假学生补课,实际假期也少,工作战线太长,教师们身心疲惫。很多老师刚放完假,就期盼着下一次放假。工作无积极性,不想被考勤。 有的抱怨工资太低。守自习和周末补课都是有绩效工资的,但老

的效果。 学生方面,有的是死读书,成天坐在教室里做作业啃书,但最终的学习效果不如那些懂得劳逸结合的学生,还有的是没有学习动力,直接放弃读书,上课除了睡觉,就是捣乱,面对这些学生,老师真的很头痛。 二、缓解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与方法 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减小教师工资待遇的地区差异。高考内容需要配合教材加强改革,让教师减负,让学生减负。 教师们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要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花更多精力关注学困生,除了学习,他们的其他方面应该的到培养,为未来的发展作准备。 教师还可以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如运动锻炼,练字绘画,养花喂鸟,旅游摄影等,一方面舒缓了压力,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给予学生的也是积极向上的影响,师生之间共同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总2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不到2000元的工资,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时,对生活前景充满忧虑,对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也就失去了信心。 二、教师多重角色,身心疲惫。 在学校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大量付出自己的体力、脑力、情感。回到家里还要处理家务,照顾家人,这让许多教师感到体力不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整天和几十个学生打交道,有些教师难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中,对家人大发脾气,牢骚满腹,影响家庭和睦。更有少数家人,不理解当教师的家属在学校辛苦付出,不愿意让其为那么点成绩“拼命”,为了家庭团结,一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宁愿选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贤妻良母足矣。 三、应试教育导致精神压力大。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仍然没有变革。考试仍然是以卷面分数论英雄。而学生的分数又与教师的众多利益挂钩,如: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优表模等等。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让老师们喘不过气,如今,这种升学压力又蔓延到小学,导致为了综合指数和名次,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师生都苦不堪言。 四、行政干预过多,教师工作压力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也是教师份内的事。“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讲公开课”这些常规工作何尝不是教师们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今教师们平日忙碌的事务并不是那么单纯。许多行政部门都可以向教育安排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去办理。例如办理学生保险、代收各类费用、整理迎检档案、分发学生奶、对家长进行培训、参加文体竞赛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57327299.html,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张瑞平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11期 摘要:本研究以广东省某一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44%的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满意;教龄在10年以上、年龄在40岁左右的教师工作量大;对教师心理状况影响最大的是考试和升学压力;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自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有一定的成就等。 关键词:高中教师;心理健康;幸福感 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在一份调查报告中发现,警察、教师、医生是当今社会的高风险职业,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各种特质的人,多扮演着助人的角色,被称为助人群体,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枯竭。关心和维护高中教师这一重要而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无论是对教师自身、学生还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早已被以往研究所证实。我国大部分学者在确立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主要是从认知、情绪、人际关系、意志品质、人格、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等方面来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在2005年在新浪网发放的一份问卷《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在被调查的8699人中,80%压力较大,30%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20%的被調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者对工作不满意。中学教师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为(1)男老师(2)年轻教师(3)工作量大的教师。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充满光环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东省某一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5份。其中男老师29人,女老师44人,其中两份未填写性别。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报告 一、##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1、中小学教师现状 ##区现在有教职工?人,特级教师?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为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区教体局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生活中的情绪感受和职业投入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探寻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对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减少职业倦怠,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关心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对教师的一种人文关怀;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对于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9月—10月,我们对500名中小学在职一线教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根据##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编译,并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区教师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7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具体表现在,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都高于女教师,特别是在情绪衰竭方面偏高,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男性低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大大高于女教师;从年龄角度看,处在

36岁-4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较高;从职称角度看,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比较高。但是,高级教师在职业倦怠上也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对此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高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从发展阶段上看已进入“职业高原期”,专业发展处在停滞状况。个体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几乎没有,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感觉,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挑战的愿望和激情已匮乏。从任教学段来看,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年级,主要是由于高中更为直接地面临升学压力,无论是教师的心理压力还是工作负荷都非常高;从任教科目看,理综和文综学科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上远远高于语数外和其他学科,我们分析主要是由于这两类学科重视程度往往不及语数外学科,三科综合评价也会造成压力或是努力与回报形成反差的问题;从婚姻状况看,已婚教师的职业倦怠都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但个人成就感水平也高于未婚教师。这可能与教师在婚前婚后投入工作的时间以及情感有关系。婚姻意味着一种时间的占有和精力的投入,家庭生活和工作有时是一对矛盾,工作持续不断的高要求、高压力意味着时间的大量投入。很多教师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时都不无感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家庭生活的时间被剥夺,当教师以牺牲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为代价投入工作的时候,如果工作本身并没有因自己的努力出现企盼的图景,教师就会陷于挫折的深渊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4)

如何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新城初级中学袁健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当教师的时间长了,大概都有这样一些感觉: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生似乎都变得令人生厌;走进课堂的神圣感没了,无奈当老师的感觉却增强了。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山村中小学教师,不断经历着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感觉,不断感受到工作热情的减退以及自我评价的降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倦怠现象如今非常的普遍,给社会、学校、学生,甚至教师自身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何谓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成人群,山村初中教师尤甚。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明显的。它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山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长年没有成就感引起倦怠。在山村中小学,有一部分教师既没有承担学校事务,所任教学科目也不是所谓的重点科目,多年工作得不到肯定,因而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而产生倦怠。 2.升学压力造成教师倦怠。在山村中小学,特别是初中和高中,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普遍加班加点,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容易使老师身心俱疲。另外还有应付上级检查、学校检查及教学比武等一系列活动,教师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产生倦怠。 3.生活困境造成教师倦怠。县乡镇山村初中教师,普遍工资不高,存在着购房、赡养老人、子女上学等生活压力,使家庭生活处于困境中,从而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而产生倦怠。 4.知识欠缺造成教师倦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大批教师普遍有力不从心之感。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外出学习机会少,新的理念不能接受;自己工作担子重,自学时间不能保证;年龄渐老,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等,从而造成知识匮乏产生倦怠。 另外,由于近年来山村一些重点中小学实行了扩招生源的政策,导致一些山村的普通中小学招生较为困难,学生的素质不高,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加上现在有些家长对教师一些做法不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频频受挫,从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解决山村中小学老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从学校管理层面上看,应从以下途径让教师远离倦怠。 第一,创造“和谐校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使教师有归属感,从而树立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职业倦怠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无成功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情绪上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紧张、萎靡不振,效能感降低,猜疑、自责等等。 作为学校一名中层管理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倦怠在许多教师身上都有所表现。如:总有少数教师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部分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简单粗暴;对学校安排的公开课、竞赛任务,认为是给自己找麻烦,不愿意接受;要求撰写业务学习笔记,下载敷衍;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乐意办有偿培训班;对待绩效考核,毫不在乎…… 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以便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结合文章中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职业收入过低。 一谈到职业倦怠,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会这样讲:“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强勉养家糊口,还要求你做这做那,老师们不烦才怪呢!能敷衍去完成就不错了。”这话说的一点都不过分。自古以来,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被定下了“乐守清贫、甘于奉献”的行为准则。在世人眼中,教师就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者,物质上的贫困者。然而,教师是人不是神,需要物质生活,有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权力。特别是当今物质横欲的社会,看到别人有房和车,腰缠万贯,教师心理难免失衡,心想自己从事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和希望的职业,有什么理由独守清贫?于是,当面对国家发放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 岔 河 则 中 学 2014年10月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研分析 通过对我校26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其中22人完成了问卷,22份为有效问卷。调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调查结果表明有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3%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班主任压力大于非班主任教师。考试期间压力大于平时。 22名有效问卷调查问卷中,出现职业倦怠的16人,占73%。 近一半受访教师认为工作很劳累,出现明显疲劳、记忆力下降、头疼、身体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其中,大部分教师认为影响个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来自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其次,来自学校管理的压力等。而这种种心理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身体亚健康的状态。 调查显示,上班时间越早,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下班时间越晚,压力越大,亚健康水平越高。而且,班主任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科任教师;美术、音乐、体育这类老师课余时间相对轻松,其他科任老师都比较忙,这说明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教师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3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2%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

一。 2.73%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也就是每10个被调查教师基本上有7个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虽然我们对教师的工作倦怠还没有高度重视,但实际上某些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已经非常明显,学校很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来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3.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有36%的被调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在我们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 4.虽然有62%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比较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38%的被调查教师的生理状况不是很理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情况在我校还很严重。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来确保教师的生理健康,平时注重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等。 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呢?通过问卷反映了产生的原因: 一、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 1.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长。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日平均工作时间越来越长,隐形劳动付出越来越多。小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

(完整word版)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教师工作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问卷内容并不是针对个人的,不必记姓名,所以不要有任何顾虑。回答时请在“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的括号内划“√”就可以了。 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不要顾虑。谢谢!!! 学科类别:(1)哲学(2)经济学(3)法学(4)教育学(5)文学(6)理学 (7)历史学(8)工学(9)农学(10)医学(11)军事学(12)管理学 性别:年龄:职称:学历: 语种:教龄:月收入:婚姻状况:已婚/未婚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帮忙填写这份问卷,祝您生活愉快!

说明:MBI 包含3 个维度,即情绪衰竭(EE) 、去个性化(DP) 和自我成就感(PA) ,对应的题目序号分别为EE:1、2、3、6、8、13 、14 、16 、20 ;DP :5、10 、11 、15 、22 ;PA :4、7、9、12 、17 、18 、19 、21 ,一共22 题。根据本问卷采用的记分制度,一般认为如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及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就表示存在轻度职业倦怠问题,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教师存在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问题。 以Cronbach α系数为指标,考察了构成MBI三个因素的各项目之间以及总量表所有项目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情感耗竭α =0.91,人格解体α =0.78,人成就感降低α =0.78,总量表α =0.88,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 关于MBI的效度,除已经给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明MBI较高的构想效度外,以项目分数与所属因素因子分的相关系数为指标,考察了各个项目的效度(区分度),结果(表2-9)显示,所有项目与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50以上(P=0.000)。颜色为红色的项目将被删除,最终题目数为17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