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JGJ35—87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2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2.1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2.2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可以直接引用。

2.超过上款数值时,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气象资料,按内插法取值(内插法可视情况采用直线内插或平面内插)。

二、地势崎岖的区域

气候受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长度、地形形态(山顶、河谷、盆地、山坡)、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性差异较大,选取参数值时宜依据邻近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长年代资料和工程现场的观测数据对比取值,或与当地气象部门共同商定。

第3章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

3.1统计方法

第3.1.1条历年值的统计

历年即逐年、每年。历年值是指统计气象资料时,针对所用记录年代中的每一年求得的不同时段(年、月、日)的统计值(平均值、总量、极值)。

一、平均值

1.日平均值:由每日三次(或四次)定时观测值的和,除以观测次数所得的商。

2.月(旬)平均值:某月(旬)逐日平均值的和,除以月(旬)内所含的日数所得的商。3.年平均值:逐月平均值的和,除以12所得的商。

二、总量

1.日总量:一日内某要素的累计值。

2.月总量:某月逐日日总量的总和。

3.年总量:逐月月总量的总和。

三、极值

1.日极值:一日内出现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

2.月极值:某月逐日日极值之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

3.年极值:逐月月极值之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

第3.1.2条累年值的统计

累年即多年。累年值是指统计气象资料时,针对整个记录年代求得的不同时段(年、月、日)的统计值(平均值、总量、极值)。

一、平均值

1.月平均值:历年月平均值(总量、总数)的和,除以年数所得的商。2.年平均值:历年年平均值(总量、总数)的和,除以年数所得的商。

二、极值

1.月极值:历年月极值中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

2.年极值:历年年极值中的最高(低)值或最大(小)值。

3.2大气压

第3.2.1条年平均大气压历年年平均气压的平均值。

第3.2.2条夏季平均大气压

累年6、7、8三个月的月平均气压的平均值。

第3.2.3条冬季平均大气压

累年12、1、2三个月的月平均气压的平均值。

3.3干球温度

第3.3.1条全年年平均干球温度

历年年平均干球温度的平均值。

第3.3.2条干球温度年较差

累年最热月月平均干球温度减去累年最冷月月平均干球温度所得的差值。第3.3.3条干球温度全年平均日较差

累年年平均最高干球温度与累年年平均最低干球温度之差。

第3.3.4条极端最高干球温度

累年各月极端最高干球温度中的最高值。

第3.3.5条极端最低干球温度

累年各月极端最低干球温度中的最低值。

第3.3.6条最热月月平均干球温度

累年各月月平均干球温度中的最高值。

第3.3.7条条最热月14时平均干球温度

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干球温度的平均值。

第3.3.8条最冷月月平均干球温度

累年各月月平均干球温度中的最低值。

第3.3.9条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期、日数、度日数及平均温度。

一、日平均气温≤5℃的初终日期及日数:以累年逐旬平均干球温度内插得出干球温度≤5℃的起止日期,及其间的日数。

二、度日数:上款的起止日期之间各天日平均干球温度与室温18℃之间温差值的总和。

三、平均温度:起止日期之间的日平均温度。

3.4相对湿度

第3.4.1条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累年各月平均气温中最高值出现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

第3.4.2条最热月14时平均相对湿度

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第3.4.3条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累年各月平均气温中最低值出现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

3.5降水

第3.5.1条平均年总降水量

历年年降水总量的平均值。

第3.5.2条一日最大降水量

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数列中的最大值。

第3.5.3条最大积雪深度及其对应密度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数列中的最大值及出现此雪深时所测的积雪密度。

3.6风

第3.6.1条风速

一、全年平均风速:历年年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二、夏季平均风速:累年6、7、8三个月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三、冬季平均风速:累年12、1、2三个月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四、30年一遇最大风速:对历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数列采用极值Ⅰ型分布配置曲线后,根据曲线确定的重现期为30年的最大风速。如无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时,可将历年不同高度定时观测的2分钟平均最大风速换算成离地10m高、10钟平均最大风速。

第3.6.2条风向

一、年(月)最多风向及其频率:累年全年(某月)平均各风向频率中的最大值及其相应的风向。

二、全年最小风频:累年年平均各风向频率中的最小值及其相应的风向。

三、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年、季16个方位的风向频率构成的封闭折线图。

3.7日照

第3.7.1条年(月)日照时数

历年年(月)实有日照时数的平均值。

第3.7.2条年(月)日照百分率

历年年(月)实有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的平均值。

第3.7.3条冬季日照时数

累年12、1、2三个月月平均日照时数之和(即参数表中第37项三个数据之和)。

第3.7.4条冬季日照百分率

累年12、1、2三个月月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即参数表中第38项三个数据的平均值)。

第3.7.5条冬至日、大寒日正午入射角

冬至日、大寒日中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3.8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

第3.8.1条冬季太阳辐射强度

取各地采暖期的累年(1、2、3、4、10、11、1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和平均直射辐射总量,通过计算分别列出各月南、北、西(东)垂直面及水平面逐时(当地太阳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及昼夜平均值。

第3.8.2条夏季太阳辐射强度

取各地历年7月份最大的总辐射、直射辐射日总量的平均值,通过计算分别列出南、北、西(东)各垂直面及水平面上逐时(当地太阳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及昼夜平均值。

3.9地温

第3.9.1条某深度的月平均地温

历年某深度月平均地温的平均值。

3.10冻土

第3.10.1条最大冻土深度

历年冻土深度最大值中的最大值。

第3.10.2条某深度土壤的冻结、解冻日期

历年某深度土壤冻结、解冻日期的平均日期。

3.11天气现象

第3.11.1条大风日数

一、全年大风日数:历年大风(风速≥17m/s或风力≥8级)日数的平均值。

二、最多(最少)年大风日数:历年大风日数序列中的最大(最小)值。

第3.11.2条年(月)积雪日数及初终期

历年地面积雪日数的平均值,以及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之间出现积雪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的平均日期。

第3.11.3条年(月)降雪日数及初终期

历年年(月)降雪总日数的平均值(某日出现降雪即作为降雪日计),以及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之间出现降雪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的平均日期。

第3.11.4条全年雷暴日数

历年出现雷暴总日数的平均值(闻雷声即作为雷暴日计)。

第3.11.5条年(月)冰雹日数

历年年(月)冰雹总日数的平均值(凡有降雹现象之日即作为冰雹日计)。

第3.11.6条年(月)沙暴日数

历年年(月)出现沙暴总日数的平均值(某日出现沙暴水平能见度不足1000m即作为沙暴日计)。第3.11.7条年(月)雾日日数

历年年(月)雾日总数的平均值(某日出现水平能见度不足1000m的雾的现象即作为雾日计)。第3.11.8条年(月)雨凇日数

历年年(月)雨凇总日数的平均值(某日出现雨凇现象即为雨凇日计)。

第3.11.9条年(月)雾凇日数

历年年(月)雾凇总日数的平均值(某日出现雾凇现象即作为雾凇日计)。

附录一建筑气象参数全国城镇定点示意图及附表

附录二全国主要城市冬季太阳辐射强度表[W/㎡]

附录三全国主要城市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表[W/㎡]

附录四名词解释

气象参数标准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第二节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时可以直接引用。 2.超过上款数值时,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气象资料,按插法取值(插法可视情况采用直线插或平面插)。 二、地势崎岖的区域 气候受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长度、地形形态(山顶、河谷、盆地、山坡)、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性差异较大,选取参数值时宜依据邻近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长年代资料和工程现场的观测数据对比取值,或与当地气象部门共同商定。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

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

一、设计依据及参数 1、设计依据: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0015-2002) 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1.4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T50106-2001) 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6 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各专业的设计图纸 2、设计参数: 2.1.根据当地气候室外气象条件: 冬季室内计算相对湿度:70% 冬季冷水计算温度:15 ℃; 冬季室外干球温度:20 ℃; 室外风速按3m/s算。 2.2热负荷计算参数: 泳池按恒温至28℃计; 二、泳池恒温热负荷计算 热量计算 初始加温所需热量; 游泳池水恒温所需热量,应为下列热量的总和: (一)、水面蒸发和传导损失的热量;

(二)、池壁和池底传导损失的热量; (三)、管道的净化水设备损失的热量; (四)、补充水加热需要的热量。 1、池水升温负荷(未加散热): 通常初始加温时间设计为24小时,则 Q1=118m3×1000×(28℃-15℃)/ 24h =63917kcal/h 2、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按下式计算: Qz=(1/β)ρ·y(0.0174V+0.0229)(Pb-Pq)A(B/B') =(1/133.32)×1×582.39×(0.0174×3+0.0229)×(3778.5-2337)×88×(760/760) =41616kcal/h 式中 Qz——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cal/h); β——压力换算系数,取133.32Pa; ρ——水的密度(kg/L); у——与游泳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cal/kg); VW ——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水面上的风速(m/s),一般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游泳池或水上游乐池VW =0.2—0.5 m/s;露天VW =2—3 m/s; Pb——与泳池水温28℃对应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 Pq——在70%湿度下,与冬季室外温度20℃对应的水蒸汽压力(Pa); A——游泳池的水表面面积88(m2); B——标准大气压力(Pa); B’——当地的大气压力(Pa)。

气象参数标准

气象参数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范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范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二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一节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第二节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可以直接引用。

全国主要城市室外气象参数表

全国主要城市室外气象参数表 台站位置大气压力(hPa)冬季北纬东经冬季夏季采暖空气调节省份 城市 名称北京市延庆40115.95966.3950.4-13-16北京市密云40116.83 1018996.9-11-14北京市北京40116.471020.4998.6-9-12天津市蓟县40117.421025.41003.5-10-12天津市天津39117.161026.61004.8-9-11天津市塘沽39117.721026.61004.7-8-10河北省承德41117.93980 962.8-14-17河北省张家口41 114.88938.9924.4-15-18河北省唐山40118.161023.41002.2-10-12河北省保定 39115.511024.71002.6-9-11河北省石家庄38114.411016.9995.6-8-11河北省

邢台37114.51017.4995.8-8-11山西省大同40113.33899.2888.6-17-20山西省 阳泉38113.55936.2922.7-11-13山西省太原38112.55932.9919.2 -12-15山西省 介休37111.93936.8922.4-10-13山西省阳城35112.4946.9931.8-7-10山西省 运城35111.01982.1962.8-7-9内蒙古海拉尔49119.75947.2935.5 -34-37内蒙古 锡林浩特44116.06905.7895.6-27-30内蒙古二连浩特44112910.1 898.1-26-30内蒙古通辽44122.261002.8984.3-20-22内蒙古赤峰42 118.96954.9940.9-18-20内蒙古呼和浩特41111.68900.9889.4-19-22辽宁省开原43124.051013994.3-22-25辽宁省阜新42121.651008.2 989-17-20辽宁省抚顺42124.05

南京市建筑能耗分析用气象参数的研究

第26卷,总第147期2008年1月,第1期《节能技术》 E NERGY C ONSERVATI ON TECH NO LOGY V ol 126,Sum 1N o 1147 Jan 12008,N o 11   南京市建筑能耗分析用气象参数的研究 李卫华,王子介 (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摘 要:温频法是计算建筑物能耗的一种简单稳态方法,需要可靠细致的温频参数。由于在国 内尚无法得到长周期逐时温度参数,关于温频法气象参数的研究和应用相对缺乏。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市2004-2006年间的逐时气象数据,得出南京市2004-2006年间建筑能耗分析用BI N 参数。通过对比典型气象年和代表年的BI N 参数,得出结论,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建筑能耗分析需使用近期气象数据。 关键词:能耗分析;长周期;BI N 参数;典型气象年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08)01-0053-04 R esearch of Weather Data for Building E nergy Analysis in N anjing City Li Wei -hua ,Wang Z i -jie (P ower Engineering Institute ,Nanjing N ormal University ) Abstract :The BI N method ,as one of sim ple and steady state methods requires reliable and detailed BI N data in order to calculate building energy consum ption 1Since the long term tem perature records are not available in China ,there is a lack of BI N weather data for study and application 1By analysing the hourly weather data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I N data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 ption analysis of 2004-2006in Nanjing 1By com 2paring BI N data of typical weather year with that of the exam ple weather year ,conclusion can be drawed that weather becomes warmer 1Building energy analysis should use the latest weather data 1K ey w ords :energy analysis ;long term ;BI N data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收稿日期 2007-07-23 修订稿日期 2007-10-20作者简介:李卫华(1982~)男,硕士研究生。 1 引言 为了减少建筑物的寿命周期费用,在为建筑物 设计一套舒适经济的供暖或者空调系统的过程中,能耗分析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能耗分析计算有详细计算法和简化计算法。国内外有不少详细的能耗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目前在国内都没有得到普及应用,主要原因是:大型的能耗分析程序(比如DOE -2,BLAST ,TRNSY S )较为复杂,且缺乏我国自主开发 的详细的逐时气象数据,应用起来十分枯燥冗长。 南京市(32°00′N ,118°48′E )处于长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著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季湿热,冬季潮冷。近几十年来,南京市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 高气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 。研究南京市气象数据对于分析南京市以及整个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BI N 方法 BI N 法也叫温、湿频数法〔2〕 ,用这种方法计算能 耗首先需要将各种负荷与温度建立关系。将室外气温按一定间隔分段并统计出每段温度出现的小时数 ? 35?

暖通空调设计中关于室外气象参数的文献综述

关于室外气象参数的文献综述 通过对《建筑热过程》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体会到在做暖通空调设计时,室外气象参数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对室外气象参数的来源、处理、计算方法、使用等等做进一步学习。 空调设计气象参数,包括设计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太阳辐射,是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必要和基本的数据。它们同时作用于建筑物,.是导致围护结构的传热和通过渗透和通风直接进行质交换的驱动势。在空调系统中同时发生的设计气象条件是确定空调系统容量的峰值冷负荷所必需的条件。不适当的设计气象数据将造成容量过大或偏小的HV AC系统,会导致不必要的额外初投资和较低的部分负荷效率,或者经常不能提供充足的制冷量。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数据来源及分析比较 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气象室编制的我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集和气象辐射资料数据集。我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集由我国地面气候观测网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国家基本气象站连续定时探测大气变化所记录的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组成。基准气候站每天进行24次定时观测,基本气象站每天进行4次定时观测,分别为02:00、08:00、14:00、20:00。 采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资料室提供的26城市1978年1月1月至2007年12月31日的地面气候资料为观测基础数据,按我国规范的确定方法和国外不保证率的方法为基础,对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讨论,并更新了部分城市的主要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主要结论如下: (1)分别计算统计年限为10年、15年、20年及30年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参考气象学上的规定并综合冬夏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的变化与累年气温的变化规律,认为30年是比较适宜的统计期。 (2)我国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ASHRAE相比,数值处于保证级别比较高的水平,只是形式不够灵活,不能让设计师在设计时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实际需要来选择对应的设计值。而且我国现在还不能提供满足统计要求的逐时气温数据,使用不保证率的方法条件还不够成熟。 (3)与GBJ19一87相比,夏季空调干球计算温度变化不大,大部分城市温度增长在1℃以内,个别城市如乌鲁木齐、徐州的夏季空调设计温度甚至低于原规范的设计参数;采暖城市30年统计期的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增幅较为明显,大部分上升了2一3℃,部分北方城市10年统计期的冬季采暖及空调设计参数呈现出下降趋势,有的甚至与30年的统计数据持平。 (4)对负荷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比新老30年的计算参数,我国北方地区采暖室外计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编制讲明 本标准是依照城乡建设环境爱护部(84)城设字第124号通知的要求,为了适应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协作组办公室会同国家气象局北京气象中心气候资料室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建筑、气象、城建等专业部门及各有关规范编制组的意见;通过对6个城镇的试编工作,确定了编制原则、成果表现形式、全国城镇定点与气象参数的项目内容;在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又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然后修改成本稿。 我国城镇较多,各专业需求的气象参数项目较广,限于当前条件,本标准仅选取了209个城镇,每个城镇列出55项常用的气象参数及气候特征分析,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使用。

为使各有关标准规范的数值统一起见,本标准中的“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三十年一遇最大风速”、“日平均气温≤5℃的日数及度日数等”及“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系来源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送审稿)、《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等。 本标准共分三章,五个附录,要紧内容有:总则、参数的分类及其应用、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及全国城镇参数定点示意图、参数表等。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 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依照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表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表 地区北纬东经海拔冬季 采暖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冬季 通风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冬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通风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干球 温度 夏季 空调 室外 设计 湿球 温度 极端 低温 极端 高温 冬季 湿度 夏季 湿度 北京市39°48′116°19′-9 -5 -12 30 41 77 上海市31°10′121°26′-2 3 -4 32 34 73 83 天津市39°06′117°10′-9 -4 -11 30 54 78 重庆市29°35′106°28′ 4 8 3 33 36 81 76 黑龙江省 海拉尔49°13′1196°45′-35 -27 -38 25 76 72 嫩江49°10′125°13′-33 -25 -36 25 73 79 博克图48°46′121°55′-28 -21 -31 23 70 80 海伦47°26′126°58′-29 -23 -31 25 73 67 齐齐哈尔47°23′123°55′-25 -19 -29 27 69 74 哈尔滨45°41′126°37′-26 -20 -29 26 72 78 牡丹江44°34′129°36′-24 -19 -28 26 69 78 吉林省 长春43°54′125°13′-23 -17 -26 27 68 79 通辽43°36′122°16′-20 -15 -23 28 53 74 四平43°11′124°20′-23 -15 -25 28 66 79 延吉42°53′129°28′-20 -14 -22 26 58 81 辽宁省 1

大气污染指数与气象参数数学模型

大气污染指数与气象参数数学模型 1.问题重述 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外围的空气层,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类生活在大气里,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增长的急速增大,地球上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其影响也日趋深刻,如由于一些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局部地区大气的污染,而且影响到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因此,加强大气质量的监测和预报是非常必要。目前对大气质量的监测主要是监测大气中2SO 、2NO 、悬浮颗粒物(主要为PM10)等的浓度,研究表明,城市空气质量好坏与季节及气象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附件给出城市A 、B 、C 、D 、E 、F 从2003年3月1日至2010年9月14日测量的污染物含量及气象参数的数据。 请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 1.找出各个城市2SO 、2NO 、PM10之间的特点,并将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排序。 2.对未来一周即2010年9月15日至9月21日各个城市的2SO 、2NO 、PM10以及各气象参数作出预测。 3.分析空气质量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 4.就空气质量的控制对相关部门提出你的建议。 2.问题分析 本题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层层递进式提出四个问题,分别需要对空气污染 因素以及气象参数进行分析求解。第一问为评价性问题,先从城市内部个污染物特点出发,再到城市之间空气质量进行比较。第二问是预测性问题,通过对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各项参数之后的趋势。第三问是寻找关联性问题,要求找出空气质量与气象参数之间的关系。第四问为开放型问题,可通过之前得出的结论或者相关文章及模型提出建议。 2.1 问题1 通过查阅资料,运用已有的API 对各个城市的各项污染指标进行计算,得出各个污染指数API 月平均的折线图,观察,得出各城市各项指标的特点。鉴于求解城市API 时有一定的误差,故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确定动态加权函数,对模型进行求解,排名。检验模型后确定结论的合理性。 2.2 问题2 预测模型主要有灰色预测,时间序列等模型。由所给数据以及问题可知该预测模型为时间序列。随机选取气象参数之一气温(tem )为例进行分析,先通过SPSS 软件得到其时序图,观察其走势,对其做平稳化处理。然后以最小BIC 为标准,构造模型,进一步应用SPSS 软件求解,得出各项参数,并预测出2010年9月15日至2010年9月21日的数据。其余各城市各污染物浓度以及气象参数应用类似方法进行求解。最后,由于F 城市所提供数据与需要预测日期相隔较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参考依据: 目前,家用中央空调有如下四种基本方式: 1、分体多联机空调系统 2、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3、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加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4、分体式风管机空调系统。 为配合我院“住宅设计导则”的编制,加强设计质量管理,提高住宅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导则,望暖通专业设计同志在试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资料,并反馈我总工办,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本导则,精益求精,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在编制过程中征求周姜象,顾锡等同志的意见,并承蒙吴有筹高工的审阅,在此表示感谢。家庭中央空调设计导则 1 总则 1.0.1 为保证家用(商用)中央空调设计的质量,使设计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卫生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各类住宅建筑,以舒适性要求为主,制冷量在7~80KW的家庭中央空调的设计。 1.0.3 空调设计时,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家用(商用)中央空调 用于住宅建筑和一般公共建筑,制冷量在7-80KW范围内,带集中冷热源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2.0.2 空调风系统 空气经冷热、过滤等处理的送回风系统。 3 设计参数 3.1 室外气象参数 室外气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2001版)附录表和《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采用。 3.2 室内空气质量 3.2.1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18~22℃;室内工作区风速〈0.4m/s;新风换气次数1.0次/h ; 3.2.2 夏季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度 24~26℃;相对湿度〈65% ;室内工作区风速〈0.5m/s;新风换气次数1.0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

全国主要城市气象参数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暖通行业必备干货 省份城 市 名 称 台站位置 大气压力 (h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夏季 空气 调节 室外 计算 湿球 温度 (℃) 最热 月平 均温 度 (℃) 室外计 算相对 湿度 (%) 室外平均 风速(m/s) 冬 季 日 照 率 (%)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天 数及其平均温度 北 纬 东经冬季夏季 冬季夏季冬 季 最 冷 月 月 平 均 夏 季 最 热 月 月 平 均 夏 季 最 热 月 14 时 平 均 冬 季 最 多 风 向 平 均 冬 季 夏 季 日平 均温 度≤ +5℃ 的天 数 日平 均温 度≤ +8℃ 的天 数 日平 均温 度≤ +5℃ 期间 内的 平均 温度 日平 均温 度≤ +8℃ 期间 内的 平均 温度采 暖 空 气 调 节 最低 日平 均 通 风 通 风 空气 调节 空气 调节 日平 均 计算 日较 差 北京市延 庆 40 115.95 966.3 950.4 -13 -16 -17.4 -9 27 30.9 25.9 9.6 23.9 23.3 43 77 62 6.7 3.7 2.2 72 149 173 -3.7 -2.5 北京市密 云 40 116.83 1018 996.9 -11 -14 -16.7 -7 29 32.6 28.7 7.5 26.2 25.7 42 77 62 3.6 2.8 1.9 68 139 154 -2.3 -1.3 北京市北 京 40 116.47 1020.4 998.6 -9 -12 -15.9 -5 30 33.2 28.6 8.8 26.4 25.8 45 78 64 4.8 2.8 1.9 67 129 149 -1.6 -0.2 天津市蓟 县 40 117.42 1025.4 1003.5 -10 -12 -14.6 -4 29 32.7 28.4 8.3 27.1 26.4 48 78 65 6 3 2.5 61 134 151 -1.4 -0.5 天津市天 津 39 117.16 1026.6 1004.8 -9 -11 -13.1 -4 29 33.4 29.2 8.1 26.9 26.4 53 78 65 6 3.1 2.6 62 122 147 -0.9 0.3 天津市塘 沽 39 117.72 1026.6 1004.7 -8 -10 -14.5 -4 28 31.4 28.5 5.6 26.4 26.2 62 79 70 6 4.3 4.4 67 127 148 -1.5 -0.3 河北省承 德 41 117.93 980 962.8 -14 -17 -19.8 -9 28 32.3 26.7 10.8 24.2 24.4 46 72 57 4 1.4 1.1 70 147 165 -4.2 -3 河北省张 家 口 41 114.88 938.9 924.4 -15 -18 -22.9 -10 27 31.6 26.4 10 22.3 23.2 43 67 51 4.3 3.6 2.4 67 155 177 -4.6 -3.2 河北唐 山 40 118.16 1023.4 1002.2 -10 -12 -15 -5 29 32.7 28 9 26.2 25.5 52 79 64 3 2.6 2.3 62 137 153 -1.5 -0.6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JGJ35—87 第1章总则 第1.0.1条为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城镇小区规划设计的需要而提供统一的建筑气象参数,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中所选用的参数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通用的建筑气象参数。在编制有关规划、设计等文件时所用的气象参数,已列入本标准的应以本标准为准。其他未列入本标准中的各专业专用的参数,仍应按各专业的有关规范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按城镇定点提供气象参数。其地名以经国务院批准的截至1985年底的行政区划资料所列为准。 第1.0.4条本标准所列的参数是根据各城镇气象台站30年(1951年~1980年)气象记录资料编制的。不足30年记录者,按实有记录资料整理编制。 第2章建筑气象参数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 2.1建筑气象参数项目分类 第2.1.1条本标准按各定点城镇分别列出了各类建筑气象参数:大气压、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风、日照、冬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地温、冻土及天气现象等10类55项(见附录二、三),并给出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全年、冬、夏季风玫瑰图”。 第2.1.2条“气候特征分析”扼要叙述该点的主要气候特点,为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气候背景,其中有关数据亦可直接引用。

第2.1.3条全年及冬、夏季风玫瑰图给出了各风向的年、季平均频率分布。 第2.1.4条“太阳辐射强度”除附录三所列的城镇外,其他城镇可采用当地已有的数据或参照附录三中所列城市就近套用。 2.2各项参数的引用 第2.2.1条本标准所列各项气象参数可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直接引用。 第2.2.2条引用参数时应注意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的距离、地形等因素对数值的影响。 一、地势平坦的区域 1.建设地点与拟引用数据的气象台站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可以直接引用。 2.超过上款数值时,则应使用与建设地点相邻的二个以上气象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气象资料,按内插法取值(内插法可视情况采用直线内插或平面内插)。 二、地势崎岖的区域 气候受山脉的走向、总体高度、长度、地形形态(山顶、河谷、盆地、山坡)、坡度、坡向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性差异较大,选取参数值时宜依据邻近台站(含本标准未列入的台站)的长年代资料和工程现场的观测数据对比取值,或与当地气象部门共同商定。 第3章气象参数的统计方法与标准 3.1统计方法 第3.1.1条历年值的统计

第三章 气象参数的测定

第三章气象参数的测定 第一节概述 气象参数(meteorological parameter)属于自然环境的物理因素,是描述空气物理性状和特征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等。 气象参数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气象参数的剧烈变化可引起多种疾病;适时测定气象参数有利于指导人们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气温、气压对采样体积的影响很大,采样时必须测定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气流对空气污染情况的影响非常大,烟雾强度系数就是用来评价气流对污染源周围区域环境受污染程度的指标。气流对空气理化检验的结果也有很大影响。空气流动缓慢时,污染物扩散慢,被空气稀释的程度小,检验结果数值大,污染严重;空气流动较快时,检验结果数值小,有时甚至检测不出污染物。因此,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有时还必须测定气流,了解空气流动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程度,对检验结果进行补充说明。 一、测定地点的选择 地理位置不同,气象参数可能不同。尤其在一些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中,不同地点的气象参数差异可能很大。 进行空气污染监测时,应选择采样点为气象参数的测定地点。单独测定工作环境的气象参数时,必须根据生产过程、热源分布、工作场所和建筑物的特征等实际情况确定测定地点。为了应用现场气象参数和卫生检验结果共同说明现场卫生条件情况时,常选择工人经常活动的场所(如休息场所和生产岗位)测定气象参数;测定点的高度与人的呼吸带相近,1.5 m高左右。当现场有热源存在时,应在不同高度、不同方位分别测定热辐射强度。 二、测定时间的选择 空气理化检验工作中,采样时间就是气象参数的测定时间。单独测定工作环境中的气象参数时,应根据生产周期、劳动特点和测定目的选择测定时间。 调查工作环境气象参数对人体的影响时,应该在不同的季节测定室内外的气象参数。对环境气象参数变化小的工作场所,可以选择在冬夏两季进行测定,变化大的则应在不同的季节测定工作场所的气象参数。如果是专门调查炎热季节中

气象数据分级与分类

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 气象数据分级与分类 (草案) 2002年8月8日 1. 适用范围 根据“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项目需要,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级和分类。 本方法仅适用于中国气象局及所属单位的气象数据服务与交换。 2. 文件依据 (1) 中国气象局令第4号:《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2001年11月27日 (2) 中气办发[1993]5号:《对外合作提供气象资料保密暂行规定》,1993年6月21日 (3) 国气办发[1992]16号:《气象部门保守国家秘密实施细则》,1992年7月20日 (4) GB 7027-86 标准化工作导则:《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986年11月25日 3. 术语 (1) 气象数据:本方法所称的“气象数据”,是指我国按照气象业务要求布设的各类气象台站(含气象卫星)观测、积累的,及利用各种途径收集、存档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气象资料及其整编、分析成果。 (2) 气象数据分级:按照国家和中国气象局保密规定,对气象数据的共享和提供利用划分保密等级。 (3) 气象数据分类:根据气象数据内容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管理和利用气象数据。 4. 气象数据分级 4.1 气象数据在对外提供服务工作中分为:绝密、机密、保密、内部、公开五级。 4.1.1 绝密级:为重大军事活动提供的专项气象数据。 4.1.2 机密级: a、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活动提供的专项气象数据;

b、为国家或者军事部门保密任务专门设置的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 c、为作战任务专门提供的气象数据; d、为高科技或者特殊科学试验研究获得的空间大气监测数据。 4.1.3 秘密级: a、为国家或者军事部门保密任务专门统计整编的重要气象数据; b、通过非交换途径获得的各种国外气象数据。 4.1.4 内部: a、我国未参加公开广播的气象台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数据; b、专项、专业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象辐射观测、大气本底观测、农业气象观测等气象数据; c、邻国尚未划定国界线的我方一侧内有关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 d、我国气象卫星延时资料、雷达测雨资料。 4.1.5 公开: a、我国参加公开广播的气象台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数据和卫星气象资料; b、我国搜集整顿的国外天气报资料、格点资料; c、通过交换途径获得的国外气象资料; d、解放前整编出版的气象资料; e、基本气象要素等值线图等。 4.2 凡提供绝密、机密、保密级气象数据,必须经过中国气象局或中国气象局授权单位批准,或由中国气象局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4.3 对国外或外国驻华人员提供内部级气象数据,不需经过保密审批,但必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或中国气象局有关职能机构审核同意。 5. 气象数据分类 5.1 气象数据按其内容属性分为15类,类目及编码如下:

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doc

气象数据集说明文档 1.数据集信息 数据集中文名称: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 数据集代码:SURF_CLI_CHN_PRE_MON_GRID_0.5 数据集版本:V2.0 数据集建立时间:20120801 2.数据来源:该数据集的数据来源包括2个部分: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础资料专项收集、整理的1961年至最新的全国国家级台站(基本、基准和一般站)的降水月值资料;由GTOPO30数据(分辨率为0.05°×0.05°)经过重采样生产的中国陆地0.5°×0.5°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3.数据集实体 3.1.数据集实体内容说明 3.1.1.数据集实体文件名称: 中国地面降水月值0.5°×0.5°格点数据集文件命名由数据集代码(SURF_CLI_CHN_PRE_MON_GRID_0.5)、年份、月份标识(YYYYMM)组成。 具体形式:SURF_CLI_CHN_PRE_MON_GRID_0.5 -YYYYMM.TXT 3.1.2.数据集实体文件的内容描述: 数据集实体包括1961年1月至最新的逐月数据文件,每个文件中包括的前6行为头文件信息,其中: 第一行"ncols 128":表示实体数据有128列; 第二行"nrows 72"表示实体数据有72行; 第三行"xllcorner 72"表示实体数据左下方对应最小经度是72°E; 第四行"yllcorner 18"表示实体数据左下方对应最小纬度是18°N; 第五行"cellsize 0.5"表示网格是0.5°×0.5°的; 第六行"NODATA_value -9999.0"表示中国区域以外的值用-9999.0表示。 从第七行开始是对应网格的月降水量,保留了1位小数。 经度单位:度,纬度单位:度,格点降水单位:mm 3.1.3.特征值说明:中国区域以外的值用-9999.0表示。 3.2.数据存储信息 3.2.1.存储格式和读取:数据集存储格式为ARCGIS标准格式,文本文件,固定长记录,按行读取。 3.2.2.数据集在介质中的放置 存储介质及数量:存储介质:光盘,1张 存储目录结构: datasets:存放数据集实体文件。共包括1961年1月到2012年5月间的617个月值网格点降水数据文件。 metadata:元数据文档(SURF_CLI_CHN_PRE_MON_GRID_0.5_META_C.doc)。 description:说明文档(SURF_CLI_CHN_PRE_MON_GRID_0.5_DOCU_C.DOC)。 documents:存放了数据集附属文件。 数据总量:45.7MB 3.3.时间属性 时间范围:1961年1月-最新

各地空气调节气象参数解读

采暖 空气调节北京市延庆40115.95966.3950.4-13-16北京市密云40116.831018996.9-11-14北京市北京40116.471020.4998.6-9-12天津市蓟县40117.421025.41003.5-10-12天津市天津39117.161026.61004.8-9-11天津市塘沽39117.721026.61004.7-8-10河北省承德41117.93980962.8-14-17河北省张家口41114.88938.9924.4-15-18河北省唐山40118.161023.41002.2-10-12河北省保定39115.511024.71002.6-9-11河北省石家庄38114.411016.9995.6-8-11河北省邢台37114.51017.4995.8-8-11山西省大同40113.33899.2888.6-17-20山西省阳泉38113.55936.2922.7-11-13山西省太原38112.55932.9919.2-12-15山西省介休37111.93936.8922.4-10-13山西省阳城35112.4946.9931.8-7-10山西省运城35111.01982.1962.8-7-9内蒙古海拉尔49119.75947.2935.5-34-37内蒙古锡林浩特44116.06905.7895.6-27-30内蒙古二连浩特44112910.1898.1-26-30内蒙古通辽44122.261002.8984.3-20-22内蒙古赤峰42118.96954.9940.9-18-20内蒙古呼和浩特41111.68900.9889.4-19-22辽宁省开原43124.051013994.3-22-25辽宁省阜新42121.651008.2989-17-20辽宁省抚顺42124.051010.5992.4-21-24辽宁省沈阳42123.431020.81000.7-19-22辽宁省朝阳42120.451004.6985.7-16-19辽宁省本溪41123.781003.2985.5-19-23辽宁省锦州41121.111017.6997.4-15-17辽宁省鞍山411231017.5997.1-18-21辽宁省营口41122.261026.21005.4-16-18辽宁省丹东40124.331023.71005.3-14-17辽宁省大连39121.631013.8994.7-11-14吉林省通榆45123.061005987.3-22-24吉林省吉林44126.961001.3984.7-25-28吉林省长春44125.21994977.9-23-26吉林省四平43124.331004.1986.3-22-25吉林省延吉43129.461000.3986.5-20-22吉林省 通化 42 125.9 97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