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学号

教学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

完成日期年月日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Graduation Thesi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Grade: 2010

Name:

Speciality:

Instructor: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14-6

摘要

一直以来,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企业能否长久立足市场的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加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此外,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也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有效的控制制度和手段是现代企业实现良好管理的充分后盾。企业内部控制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保护投资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和重大失误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存在经营者和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环境基础薄弱,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环节出现各种问题[1]。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文化、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构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ABSTRACT

All along, the internal control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 but also a magic weapon whether enterprises can gain a foothold in the market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a has acceded to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ide, in additio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etition has also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whether an enterprise can obtaint he victory in market competition. Intern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part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is the full backing for a modern enterprise to achieve good managements.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plays a key role for enterprise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protect investor's economic benefits,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enterprise, evade the risk and major errors. But since many of our enterprises, including large enterprises and small also medium enterprises exist a series of problems what behind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is weak, risk assess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communic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weak. So cause business enterprise's link appears all sorts of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 the author st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tatus and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reality, introduce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internal control concepts from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isk prevention system, enterprise cultur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ls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constructing new control system internal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Enterprise;Internal control;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目录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的目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

2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5)

2.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5)

2.2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 (5)

2.3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6)

3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7)

3.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7)

3.1.1 内部环境和风险评估方面 (7)

3.1.2 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方面 (7)

3.2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8)

3.2.1 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8)

3.2.2 内部环境基础薄弱 (9)

3.2.3 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10)

3.2.4 内部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11)

3.2.5 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 (11)

4 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分析 (12)

4.1改变落后的管理思想 (12)

4.2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2)

4.3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13)

4.4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13)

4.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4)

5 总结与展望 (14)

6 致谢 (14)

7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选题背景

2014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继续向好的态势发展,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中小企业国际市场需求也逐渐企稳。但受制于汇率及贸易摩擦因素,贸易环境难以根本改善,我国不少企业的出口形势依然不容过分乐观。

回首我国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过程,在2008年6月28日,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自此之后,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走向正规。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改革关键期,倒逼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延续原有的方向,企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将不断优化,政策效用将进一步显现[3]。面对新形势,我国如何解决企业用工难、融资难老难题,如何缓解企业出口压力,如何加速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引起关注,基于目前的经济形势,探究如何使企业内部控制最优化发展,有非常大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1.2选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内控的作用,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的贯彻实施。正确可靠的信息是企业经营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的进行职责分工,有效的防止信息收集,处理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有效的使用,能为企业活动提供安全的环境。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支持,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企业内部控制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更注重信息和财产安全,在21世纪的前10年,发达国家一些公司经常产生财务丑闻,伴随着风险导向型审计方式的兴起,企业内部控制又被重视起来,并且都在探索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财务管理形式。

自上世纪40 年代起,企业内部控制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并发展,其成长可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内部牵制、控制系统、控制结构、控制整体构架和风险管理构架时期。内部牵制主要通过职责细化、授权审核、各自记录、定期核查等方式,用来降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提高保证公司财务的安全性。

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早,1992 年,COSO 委员会制定了对全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COSO报告,标志着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形成。COSO 报告所使用的内部控制概念改进了SAS55和SAC报告的描述[4]。由于安然世通事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的影响,2002 年7 月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新法案强调完善上市公司的内控治理结构,加大了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若因行为不当,不仅有大额现金的罚款,甚至还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新报告涵盖以往内部控制框架的内容,其涉及范围和内容比以前的内部框架的范围更广泛。404 条款是其中的精华,要求公众公司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披露报告,注册会计师必须对该报告发表意见[5]。

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有着丰厚成果。在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方面,Dalep 和Healy(1995)、Fergusonetal(2002)、Newson 和Deegan(2002)等通过实证分析了美国、香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地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得出一致的结论:公司一般不会披露对自己不利的内部控制信息基本趋向于披露对自己有利的内部控制信息[6]。

1.3.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相关法规已经出台,而且,既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1972年发布的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6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组织计划以及关于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和财务记录有效性的程序和记录,并对下列事项提供合理的保证:交易经过合理的授权进行[7]。1986 年,中国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范首次规定了企业建立内控制度的具体的政策要求。1996 年12月,财政部再次针对大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企业审计问题,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文件要求企业内部的资产、财务审查部门必须通过注册会计师审查[8]。

关于理论研究部分,我国部分高校和企业进行了相关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闫盼在其硕士论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一以宇通客车为例》

(2013)中以宇通客车为例,结合目前我国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详细阐述其内部控制的构建与实施,并针对五大体系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9];山东农业大学的王晓夏在其硕士论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以山东省为例》(2008)中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王竹云在其硕士论文《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索》(2012)中针对内部控制这个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知识,采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诸多问题并提出实质性解决方法[11]。张春虹在其毕业论文中(2011)提出企业要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的建设,并增强执行力度,以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确保企业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12]。李若山、徐明磊(2005)将COSO报告的内容与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联系起来,在分析中航油事件过程中,作者通过借鉴新COSO报告的内容,从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入手,逐步剖析了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源与过程,为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国际企业风险管理方法作了初步尝试[13]。

1996 年,上海财经大学朱荣恩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和政府推动密不可分,我国重视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内部控制的实务指导,运用业务循环法来设计企业内部控制。2000 年,厦门大学吴水澎、陈汉文和邵贤弟依据控制论原理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次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后,提出了COSO 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有着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2001 年,清华大学陈关亭在国家会计学院开班的第四期财务总监高级研修班上做了题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报告。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其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的影响。2004 年,于增彪从亚新科集团的内控现场得到启发,认为内控设计应从实务出发,指出COSO 只强调评价而忽略设计和执行的缺陷。并对内部控制概念进行扩展,提出建立组织、流程、项目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内部控制框架。2009 年,杨有红、陈凌云对2007 年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

告的情况进行整理,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政策建议。

虽然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不少,但研究方向较集中,实践性意义较小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依然有待解决,对这方面的探索应该加大力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理论研究成果。

1.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文主体共分4个部分。针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具备充足的理论研究成果是企业成功实践的首要条件。

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概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企业内控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文章第二部分为内部控制理论概述,理论能为发现问题提供道路。本章主要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概念,重点总结了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和理论。

文章第三部分即具体阐述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主要内容,这部分基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资本主义经济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在某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文章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当然,有些方式较为传统,比如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企业的风险防范体系等,但是,基本问题的解决才是后续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

1.4.2 研究方法

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角度,分析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建议。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归纳、分析,总结己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企业在管理实务中的不足。

②规范分析法——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不但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问题,还通过总结和实际访谈提出自己的思考,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进一步的思考。

2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2.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简称内控,指的是一个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战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护公司的资产安全性,提高经济活动的效果性和成功性,确保企业能顺利经营,而采取的通过建立控制制度、财务管理体系、信息监督体系等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14]。广义的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保存足够详细的记录,准确、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交易和资产处置情况;合理保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按要求记录交易,企业发生的收入和支出已经过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授权;合理保证及时防止或发现未经授权的、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取得、使用或处置的企业资产。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经济活动更有秩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5]。规定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实施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等。内部控制的实质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问题,更是具体到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问题,从企业高层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制度,共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服务。

2.2. 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

1996年AICPA对55号审计准则修订,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将内部控制结构改为内部控制成分,并分为5个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16]。它一方面包括对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即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的管理以及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方法,包括公司员工、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风险防范等。不同企业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公司发展状况、

内部格局等应该制定不同时期的内部控制方法和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公司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生命力。

2.3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

(一)企业欺诈与内部控制

企业欺诈三角形理论告诉我们,欺诈和舞弊的发生,压力、机会和合理化借口三要素缺一不可,只要有效控制其中任意一环,就有可能防范于未然。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注意企业高级员工监守自盗,更要防止某些部门人员形成欺诈的“习惯”,而重中之重是,企业管理层要带头诚实守法,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总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是一个系统过程。然而,冰山理论把欺诈和舞弊比喻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在企业成千上万的经济业务中,内部控制如何才能疏而不漏呢[17]?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即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所有者对经营者,尤其是高级经理人员的责、权、利的制衡,这与内部控制权力制衡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

用正式的和非正式,内部的和外部的制度和机制来协调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科学化,保证公司平稳发展,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有效的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内部利益相关人主要包括股东、董事、管理人员和公司僱员,外部利益相关人包括供应商、顾客、银行和其它贷款人、政府政策管理者、环境和整个社区。

(三)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代理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代理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世界——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四)“三论”基础上的管理方法论

所谓三论是指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三论”产生于 20 世纪中期,推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借鉴了控制论的一是自检系统,控制论认为只要是耦合系统是存在相似性的,任何单位和过程都可以建立实施自检系统。二十控制和调节。控制是一种行为,即根据外部变换自身不断调节过程,以保证目标的实现。任何经济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要是实现其预期目标必须就行控制。信息论在内部控制中作用体现在:一,信息是现代管理的基础,控制离不开信息,信息为控制提供服务,管理本质上就是控制,管理活动是信息管理和过程控制的同意。二,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如果获取的信息不够充分,无法做出正确决策。三,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就无法得到必要的管理信息,管理活动就无法进行。系统论认为,现代企业就是一个系统,内部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元素组成,而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管理中进行控制的子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

3 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3.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3.1.1 内部环境和风险评估方面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看法和认识深度存在偏差,很多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就是对企业财务的控制,所以在制度和人员的分配上也主要限制在会计和财务方面。相对应的内控制度的建设也是片面的,其实内控是针对企业上上下下的,是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企业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超越设立这些制度的人,企业内部控制同样也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操守及价值观。管理者的道德品行可说是构成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首要的要素。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个人品行,难以获取可靠的相关资料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当前现实情况是企业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目前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道德素质、思想境界上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式,如对待风险的态度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对管理的重视程度,

会对控制环境有极大的影响。

COSO 报告特别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也有利于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公司职员的胜任能力和正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有关雇佣、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等政策和程序的合理程度。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人员管理制度僵化,奖惩制度不尽合理,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常常不能吸引到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3.1.2 控制活动和信息与沟通方面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可能会随着企业发展进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适当地调整企业的监督制度能够保证内控制度能够持久有效地运行。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当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

现代公司经营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两权分离。在专业管理和资本支持下,现代公司制企业发展飞速。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果企业缺乏规范的治理结构,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个人。目前,不少中小板上市公司都存在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因为公司治理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在本质上要解决由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由于作为委托人的股东和作为代理人的董事会和经理人员间的利益目标不同,代理人存在“道德风险",可能产生“败德行为”。本来,公司股东委托董事会经营管理公司,而董事会又委托总经理对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管理,董事会监督总经理是理所当然的,可有的企业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就是自己监督自己,从而对总经理的监督制衡成为空谈,造成董事会没有履行自身职责,或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二是内部董事比例过大。据抽样调查统计,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内部董事的比例在下降,但目前其比例高达 57.4%。在一个内部执行董事占绝大多数的董事会中,要由下一级执行董事来监督和制约自己的上级一董事长和总经理,显然是行不通的。

3.2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2.1 内部控制理念落后

控制活动是指管理者为了保证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并实行的各种控制政策和程序。当前有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活动具体环节的设置上不健全、存在控制“盲点”,控制程序不够合理、存在缺陷,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问题,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被调查企业中有一部分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适用于企业,而不适用于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由于调查对象都是中小企业单位,因此笔者考虑可能是因为只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调查,所以部分被调查者自然而然的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适用于企业。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的适用范围是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等。这也恰恰反映出中小企业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认知水平不高。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参与者模糊不清。内部会计控制是针对企业每一位员工制定的,上至最高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调查中很多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的事,跟普通员工没有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件就是因为上层领导破坏有关的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得到有效实施,企业领导首先要虽然一些企业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自己的企业中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毕竟制度归制度,有时候也只是形式的存在。重视并且带头执行。否则,企业内部管理只会一片混乱。

对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内部会计控制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政府作为规范制定者同时作为监督者所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保“企业对法律法规的执行”,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这一目标选项的选择人数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一是反映出对规范的不是了解,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小企业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法律法规的漠视。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者素质不高,企业发展规模小的限制,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企业经营问题,而对法律法规不重视。

3.2.2 内部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实现良好控制的基础,包括管理层的哲学管理方式、品性道德、价值观、各种素质和基本能力等,另外还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等。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其他要素的发挥,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和企业

员工培养结构的建设。目前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好。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一是太薄弱,制度的落实成棘手的问题;二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企业存在机构设置冗杂,管理分层多,工作分配麻烦,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对横向间工作的协调配合缺乏重视,再加上沟通系统不完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缺乏交流,就像一条大船没有掌舵手一样,失去动力。3.2.3 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前两种风险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风险,后两种是可控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其主要来自市场销售的变化,如价格、需求等,生产成本及生产技术的变化,如产品质量问题、技术落后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如企业盲目筹资,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不经济,对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估计过于乐观等。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极大程度地预防经营及财务等风险,并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应变。从中小企业现状来看,有些企业管理者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有企业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内部控制。这些中国企业多数处在高速成长和扩张阶段。在高风险的笼罩之下,许多中国企业就像一个四面透风的大厦,一遇到暴风骤雨就可能发生倾覆的危险。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72%受访公司认为公司本身没有一个持续监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据此,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多数的中国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18]。

从风险势能最高的公司治理层面来看,在公司治理层面,中国集团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经济的角色高度重叠,监管虚化,决策风险大;人治色彩浓厚,制度的影响力有限。在公司战略层面,风险的主要表现为:战略时尚化,投机性强,战略风险高;过度多元化,核心竞争优势不显著;业务关联度低,集团战略协同效应不显著;战略运营两张皮,缺乏精细化的战略执行。

虽然所有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但由于有关部门之间业务脱节,给核算工作带来不便,造成财务部门对外投资和投资效益管理和监督缺乏控制,投资项目的运作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决策层。所以,导致企业在进行

财务决策的时候出现问题。

3.2.4 内部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特殊性,权益结合法的使用还是很多,但是本身存在不少问题,对于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基础,不同人有不一样的看法。理论上权益结合法的核心是企业股东权益的联合,不存在购买的关系,但有时候这种情况并不是对等的,有时候因为企业实力的悬殊,认为地划分出购买者和被购买者,使合并实质发生改变。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强调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沟通方式有企业内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理,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都要透过这个沟通渠道向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层管理机构传递。而很多企业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中没得到遵循的情况不能有效反馈至领导层,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因此建立信息沟通系统对中小企业来说同样必要。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主要有三大监督关口,即内部控制的自我检测、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监督,但实践中却存在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如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自我检测不到位;组织结构不够完善,较多的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委员会,尚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或没有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外部监督没有认真的执行应有的程序,在对内部控制了解、测试和评价时,流于形式等。

3.2.5 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

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的灵魂,企业发展的精神基础和支柱。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彻底、不认真和不精确的方面,不仅仅是因为建设工作不得力的缘故,更多的是大家对于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及企业文化到底有怎样的作用等方面理解的偏差。

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

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企业文化是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在企业成长

过程中,文化对企业产生的许多影响处于行为动机的意识层面之下,以至于文化

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其始终以一种不可抗

拒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大多不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严重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运行。

4 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改变落后的管理思想

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来自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在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培养上,中国的企业普遍停留在利益诱惑加人身控制原始起点上,由于企业

的经营者、管理者本身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局限,对企业的精神载体缺乏认识和

思考,而仅仅是把企业当作了利益团体和利益载体,故而不善于运用文化和精神

价值体系的建立来培养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内部控制受管理阶层及其他职工影响,透过单位内部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只有人才可能制定企业的目标,并设置控制的机制。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素质,无疑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大环境。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与品行塑造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4.2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可以有效防范与遏制事业单位内部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控制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各方面。对于一个单位的内部控制,不能仅仅依靠领导的觉悟,也不能靠简单的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虽然孩子读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但是,有时制度的作用不明显,因此,要努力形成事业单位的一种律己严行的文化,从而达到“软控制”的作用。

任何单位要实施内部控制,不仅要有控制目标,而且要有实施控制的机构,有些目标还要按照机构设置状况进行分类或分解,以利于贯彻和执行。机构设置以后,必须要进行职责划分,明确规定每一层次每一机构的任务和职责,并规定相互配合与制约,组织控制法是一种事前控制方法,是建立授权控制、实施程序与牵制控制的基础,也是决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键。

4.3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规避公司治理方面的风险,要建立一个健全的、以董事会为首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引入独立董事,保持董事会、监事会、专业委员会的独立性,确保控制体系有效性,订立企业的目标和战略,包括企业的风险政策和极限;贯彻一套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制度体系;通过信息系统实现IT环境下的公司治理。

关于制度方面,特别要强调中国的管理文化是情、理、法,情在前,所以在中国,要克服一个文化的壁垒,就是制度的影响力的问题。制度是企业兴衰成败的生命。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的制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行为,规避道德性风险[19]。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制度,最终达到抵御风险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公司治理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体系的建设,可以构建一个基于所有者的控制体系。一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整个企业里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者控制体系,控制主体是股东,控制个体是经营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二个层面是经营者的控制体系。第三个层面是管理者的控制体系。通过这三个体系的建立,才能把一个基础、三道防线真正地落到实处。

4.4 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为了有效提高对企业的内控监督与管理,首先,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应该到

位并且落到实处,确保企业的内控建设问题能够监取得更大的进步。

另外,要提高领导者和员工的素质。领导者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相关员工的作用也不容小看。对于领导者来说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处理好分权和授权的关系,提高管理素质,强化法律意识,降低贪污和挪用公款情况的发生[16]。

检查控制法是指对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方法,促成既定政策地贯彻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写出检查报告,对各方面经济业务中出现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对执行内部控制检查工作的人员根据工作绩效实行奖惩等,其目的是保证内部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任何组织的领导如果不实行严格的检查监督控制,就会陷入盲目轻信,就会放纵下属玩忽职守或贻误工作。

4.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第一,要注重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第二,要重点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结果会不一样,也和目的有很大关系。但有一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竞价发展形势下,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实现自我发展,就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和完善适宜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优化企业内部生存环境,使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管理活动之中,完善企业组织构架,从而起到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确保企业可在竞争中实现发展、壮大,能够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6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不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

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深深影响了我,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在此,谨向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7 参考文献

[1] 左文书.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D].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5-40.

[2] 闫盼.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一以宇通客车为例[D].财政部财政科学

研究所,2013:2-36.

[3] 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3-5.

[4]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16-20.

[5]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2004 The Teradway Commison(COSO) [EB/OL].2005.(5):18.

[6] Alan Trenerry. Principles of Internal Control. UNSW Press, March.1999.

[7] Bodnar,G.Reliability Modeling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Oct.1975.

[8] 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5-30.

[9] 银祥军.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企业家天地:87-90.

[10] 李强.刍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商场现代化:13-16.

[11] 程腊梅.重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研究:55-60.

[12] 林志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35-36.

[13] 王湛.内部控制外部化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1-13.

[14] 程季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15-18.

[15] 杨瑛.浅谈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J].科学与管理:33-37.

[16] 宗秀松.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78-82.

[17] 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2-16.

[18]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购建[J].会计研究.2001:23-26.

[19] 王棣华.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1:24-28.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doc

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治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环节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甚至没有建立真正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使得企业很难适应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题目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法人制度不健全。在治理者任命方式上,国有企业的治理者是行政任命产生的。很多治理者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转变治理思想和经营方式,没有接受现代内部控制理念和方法,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方式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题目,对企业各项业务不能实施科学有效的监视。有些企业仅仅具有现代企业的外表,没有形成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治理者的权限和责任,缺乏应有的内部控制措施,也没有建立公道的人力资源治理机制,没有建立任人惟贤的人才竞争机制,这些都在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本钱。 (二)风险意识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不断进步,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风险意识并不强,这在企业投资决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在市场竞争中难免遭受失败。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业在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方面,资产控制和授权控制的漏洞较大。业务流程控制指在必须遵守的标准操纵程序。一次完整的经济业务一般分为授权、审批、执行、记录和复核五个环节,分别由不同部分或职员办理,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业务流程,对每项经济业务实施内部控制,保证经济活动的公道、正当、有效。有的企业传统业务流程控制比较健全有效,如货币资金控制、存货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本钱用度控制、销售利润控制,但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企业投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多样化的出现,在股本交易控制、投融资方面内部控制方面出现题目比较突出,亟需尽快制定这些方面的控制流程。有的企业单项业务流程比较公道、健全,如货币资金控制、债权控制、债务控制等,但业务流程各环节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以为,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此熟悉不足,没有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内部控制建设,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控制环境、控制程序、会计系统方面不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部控制措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文件形同虚设。 (四)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一是企业治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治理,甚至将内部控制仅仅看成是财务治理部分的工作职责,未将内部控制放在企业经营治理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二是有的企业固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并未认真贯彻执行。三是治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视不足。有的企业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分,有的未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不规范。四是在日常财务治理方面,思想工作不深进,对职工的个人行为和思想状况了解不够,使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发现。 二、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题目的对策建议

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浅析(一)

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浅析(一) 摘要]探讨了高科技企业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科技企业风险管理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它们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是,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内部控制不健全或根本不存在。因此,如何完善和有效解决我国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高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显著特点,包括:(1)技术上的先进性。高科技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往往通过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活动或者战略联盟、战略性购并与整合,来保持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2)高投入性。一方面,一项科技成果从最初的创意、研发到最终进入市场实现商品化,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并购及整合同样需要高投入。(3)高风险性。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其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4)高收益性。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一旦取得重大的创新成果,就能够给其带来超越竞争对手的技术上优势,市场上的先动优势,甚至一定时期的市场独占,从而使高科技企业获得极高的收益。(5)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持续的、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从而使其具备了极高的成长性。 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内部控制设计和要求也有其独特性。 三、高科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控制环境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控制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1)首先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高科技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各种问题,包括:产权界定不清、结构封闭,股权流动性差;所有权经营权不分,权利制衡机制缺失;股东本位的理念根深蒂固;激励约束机制不全,人才流失严重。 (2)高层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科技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对企业有关内控规定不以为然,认为经理负责制就是“自己说了算”,以个人控制来代替内部控制。 (3)组织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很多高科技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层机构设置,因而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另外,同级各部门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 (4)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尽管很多高科技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宗旨,但对企业文化实质及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知之甚少,很多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 2.风险意识缺乏 同一般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更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然而,很多高科技企业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使得一些高科技企业很难适用正在加速改变的内外部环境,也加大了其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难度。 3.控制活动体系不完善,执行也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中内部控制活动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这首先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

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理活动顺畅而又相互制约,最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实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一般性。一般而言,设计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兼顾灵活。除上述最基本原则之外还与下述一些基本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一)、相互牵制原则 (二)、成本效益原则 (三)、岗位责任原则 (四)、协调配合原则 (五)、系统网络原则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实事求是,因企制宜,不能照搬书本,一味追求控制,而不管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 三、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从五个方面着力 1.人员素质控制是关键。人是内控制度的主体,首先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否则制定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内控制度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制定了内控制度就需要具有相应素质的员工来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绪论 (3) 二、本论: (3)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3)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4)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9) 三、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写作提纲 一、绪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和持续发展,是衡量现代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标志,也是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本论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阐述 1、内部控制的定义 2、内部控制的组成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环境现状 2、风险评估现状 3、控制活动现状 4、信息沟通现状 5、内部监督现状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脆弱 2、风险评估环境薄弱 3、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 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 5、内部监督还不完善 (四)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2、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 4、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沟通系统 5、完善企业内部监督 三、结论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运行的基础。因此要结合上市公司实际,从公司内外尽快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设,建立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的融合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融合在企业高效运作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规避风险、规范运营,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重视。通过介绍内控发展的历程、它与一体化体系管理的异同,为我们打开一扇实现内部控制与体系管理融合的创新发展之窗,来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提高一体化体系管理的水平,给企业管理带来新的活力。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一)初级阶段:内部控制系统理论(1936至20世纪80年代末)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的特点是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着力于保护资金安全及会计记录的可靠性;后者着力于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的管理政策。这一理论是内部控制的外延得到拓宽,也是其内涵更加丰富。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 (二)发展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理论(1988年至1992年)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局限性在于把精力过多的放在纠错防弊上,内部控制的范围的目标也显得消极和狭窄。也正因如此,才使新的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观点的提出是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首次使用“内部控制结构”一词,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确定内部控制结构包含3个要素:控制环境、

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内部控制结构理论的突出特点是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领域。同时,考虑到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因此不再细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操作的新的发展。 (三)最新成果:整体框架理论(1992年至今) 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于1992年9月颁布其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部描述内部控制的报告中,开创性的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概念。1994年,该委员会又对报告进行了增补。他们在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率与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简称三类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由相互关联的5个要素构成: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人是诸多环境因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品行操守、道德价值观以及能力,即使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还包括管理层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等等。 (2)风险评估。在变化万端的环境中,任何单位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对风险的了解和估定是必须的,建立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机制,发现、甄别、分析、管理、控制风险也是必须的。重要的前提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要从整体上和单个层面上制定与不同作业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

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 3.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5.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6.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伴随内部控制实践的逐渐丰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出现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简介 (一)中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以下作用: 1.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减少和避

免企业风险。 2.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1.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未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我国很多企业虽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未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和实施有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doc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文章围绕此问题展开,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状况,提出完善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由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营和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完成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明晰各部门权责,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内部控制的目标明确了管理控制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辅以财务控制,以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2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1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益,在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下,结合企业所处的内部特定环境,利用内部控制实施、评价系统完善企业决策、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

业经营管理符合战略要求、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 2.2 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顺利执行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业务部门进行调整与纠正,促进企业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2.3 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通过对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监督,确保企业能够提供可靠及时、准确而完整的内部管理信息和对外披露信息,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劳动活动及业绩的监控,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2.4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帮助企业规避、合理降低各项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2.5 保证企业财务安全 资产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对企业财产的采购、验收、计量、仓储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从而保障了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3)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 (3) (二)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4) (三)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5) (四)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 (6) (五)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的不足 (6)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7) (一)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看有以下不足 (7) 三、解决方案 (9) (一)对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9) (二)金盛公司内部组织结构 (10) (三)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分类进行研究和设计 (10)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评价 (11) 四、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以金盛公司为例 席贺晶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长久课题。目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我国的小企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虽然有各种管理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但大多数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促进我国小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就显得十分紧迫。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金盛公司是甘肃省金昌市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通过研究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和实践,对于改善目前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我国其他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字:小企业;内部控制;现实意义 Showing small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JinSheng company in as an example Xihejing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small problem has become a worldwide long-term task. At present, many large enterprise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but in China the small businesses in the unceasing deepening reform, 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management malpractice increasingly exposed for small businesses, but mos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recognition is vague.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gansu province JinCheng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企业文化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 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企业稳步发展需要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对策企业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现就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作些探讨。 1.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内部环境问题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尚不规范,权力的过分集中使得公司的决策随意性加强,极易造成决策失误、舞弊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2 风险评估问题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许多企

业仍沿袭计划经济决策方式,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盲目扩大企业规模,随意担保等,造成内部失控,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例子不胜枚举。 1.3 会计信息问题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应有的分析价值,甚至导致决策失误。 2.如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2.1 政府部门主导,企业积极配合 2.1.1 营造内控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自我完善能力弱,加上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企业对政府依赖性强,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主导性作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更加透明、 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规则。要严格执法,大力整顿和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会有力激发企业内部控制 建设意识,从根本上促进内部控制建设。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应由国家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企业内部控制建

2021年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企业将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加之企业经营改制中存在的不完善的运作,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峻。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整体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制度的有机体系,是由一系列控制政策和程序所组成的系统。目的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及时防止和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经营运作信息的及时准确。它是通过企业内部

高层管理者乃至每一名员工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高效的相互制约的行为规范。 一、科学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须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科学严谨的经营管理循环。就制定内控制度而言,我认为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经营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该高度树立制定内控制度的观点和意识,注意从建章建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做事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积极主动、科学严谨的制定有序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经济越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就越重要。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在每项业务和环节上都必须按内控制度办事,使企业的内控制度真正起到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发现和纠正弊端和错误,确保企业的经营运作有序、科学、高效。企业可采用业务循环法,将企业整个交易循环事项的过程,划分为销售和收入的循环、采购和付款的循环、生产过程的循环、筹资和投资的循环、货币资金的循环五个关键性环节,并据此制定各环节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合法,保证经营活动的高效、经济,保证企业内部管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华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某某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华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会计学 班级: 13级-6班 2017年5月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 内部控制是公司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内部控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严峻的现实却告诉我们有关内部控制失效的种种表现: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假、公司舞弊案件频发等等,这些现象表明内部控制在设计上有缺陷,在作用上有缺失,给国家和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过深入到华为公司的各个角落,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及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现状。从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中外内部控制的理论,帮助人们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再通过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让人们知道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华为公司在过去的实践历程、变革流程、分析介绍了内部控制问题不仅是公司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监管力度不足,还应注重公司信息传递问题、文化问题、激励机制问题、人力资源监管问题。将国外先进的经验、方法与在国内行之有效的监管的方法相结合,希望能给成长中的华为公司一点小小的启发。 关键词:内部控制;华为;信息传递;财务监管

目录 摘要 (2)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的状况 (3)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 1.4.1 研究内容 (4) 1.4.2 研究方法 (4) 1.5 拟解决的问题 (5) 2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6) 2.1 内部控制概念 (6) 2.2 内部控制结构 (6) 2.3 内部控制的途径 (6) 2.4 内部控制的意义 (6) 3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8) 3.1 华为公司介绍 (8) 3.2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8) 3.3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9) 3.3.1 缺乏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 (9) 3.3.2 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失效 (9) 3.3.3 财务监管制度不完善 (9) 3.3.4 内控体系不完整 (10) 4 完善华为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议 (11) 4.1 建立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 (1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提要本文从国内外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建议 美国安然、世通和施乐的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公司关键人物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形同虚设等问题。鉴于此,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萨班斯法案,在内部控制方面实施严刑峻法。2004年底,针对国际企业界频繁发生的高层管理人员舞弊现象,国际著名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颁布了概念全新的COSO报告,即《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2004年中航油事件、2009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无不显示出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的薄弱。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正日益成为监管机构、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一家健康的公司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 1、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COSO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的框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测”。控制环境包括最高管理层的完整性、道德观念、能力、管理哲学、经营风格和董事会的关注、指导。由其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环境是内控其他要素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而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合格、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等问题。 2、风险评估不足。风险评估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运作的前提,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应以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为出发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风云变化导致企业间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愈来愈高,企业均应认真评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不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自身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然而,我国企业普遍对形势和市场认识不足,对今天和明天过于自信乐观,以至于盲目扩张,再加上风险规避意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率的识别、分析、预防和应对风险的机制,导致不少企业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差。比如,“中航油”因参与石油期货交易,巨亏5.5亿美元的事件等。 3、控制活动不严谨。虽然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引言 现代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促进中小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面临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注册企业总数的95%,工业总产值的60%,利润的40%,就业机会的70%。可见,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得到完善和建立。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1.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1 中小企业的含义、特点与地位 据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作出的界定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是企业规模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并且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其次中小企业经营范围较广,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且资金薄弱,筹资困难,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所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相当艰巨。 但是,中小企业也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大型国有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同时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具有主导作用。 1.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部门(或者由企业的章程所规定的经理、厂长等类似决策和治理机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学生姓名学号 教学院系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单位 完成日期年月日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Graduation Thesi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Grade: 2010 Name: Speciality: Instructor: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2014-6

摘要 一直以来,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企业能否长久立足市场的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加入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此外,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也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内部控制问题对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也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有效的控制制度和手段是现代企业实现良好管理的充分后盾。企业内部控制在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保护投资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规避经营中的风险和重大失误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存在经营者和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理念滞后,内部会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环境基础薄弱,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沟通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的经营环节出现各种问题[1]。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国际先进的内部控制理念,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文化、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构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一、内部控制概述 第一、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内部控制目标 (1)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2)促进维护资产安全。 (3)促进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4)促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控制原则 是指单位为了企业达到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具体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分为: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3、内部控制方法

是指为达到内部控制目标采取的一系列的防控方法。具体方法分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 4、内部控制的内容 是指为达到内部控制目标而对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制定的具体控制内容。又分为:货币资金控制、采购与付款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存货控制。 5、内部控制评价 是指在单位进行内部控的同时应对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和评价,强化内部控制的约束性。分为: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编写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看,总体上内部控制是比较完善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不明确 部分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应付国家财政部门的检查,而不是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虽然结合了自己企业的情况但是目标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统安排。 (二)部分企业设置内部控制时违反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