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师大学前教育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湖南师大学前教育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湖南师大学前教育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湖南师大学前教育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教育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等。其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在原始社会中,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其教育的发生都是“最非理性的”和“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来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这一观点是从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以及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这一理论直接套引和推导出来的。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需要。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需要起源论”的人。

起源论评价

上述教育起源说大抵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二种可归为一类,三四种等为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变种,为另一类。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强调人与动物的联系,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但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则失之偏颇。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注意到了模仿在儿童学习中的意义,有其合理性,现代心理学理论(例如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但这一理论否认了成人在儿童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同样失之偏颇.第二类教育起源论则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在其原始阶段乃是与物质生产活动和整个社会生活浑然一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个体的形成、发展、完善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教育乃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类观点总的来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教育起源的确切提法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每个儿童自幼年起就要向年长一代学习劳动技能。由观察模仿者成长为帮手,再成长为独立的劳动者。(2)社会知识及道德规范教育:包括:1、认识各种亲属和血缘关系。2、接受部族的传统,恪守部族的惯例。3、其它:宗教教育、美育、军事体育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参加实际活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1) 观察与模仿。即让幼儿在生活及游戏中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游戏中的模仿同样为一重要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就为儿童学习和掌握劳动本领提供了机会。(2)尊长的讲授及示范。长辈的解说、训诲和启发诱导,在社会道德的培养方面尤为明显。成人在将劳动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时,也常采用讲解及示范的方法。

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内容及特色

目的:培养性格坚强、英勇善战的军人,以确保对奴隶与平民的统治,并支持对外的掠夺或防御战争。特色(内容):(1)婴儿检视。儿童属于国家所有,婴儿一出生即受到国家长老的检视。检视合格的儿童交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2)斯巴达式的训练。训练始于诞生。斯巴达的母亲实际上是国家的保姆,她们以抚养孩子的能力而著称。5岁或6岁观摩成人活动,通过观察成年人的活动,而受到斯巴达生活方式的初步熏陶。7岁后男孩被送人名叫“教育场”的国家公育机关,过军营生活。(3)训练效果——国家机器(军人)从小经历过严酷训练和教育的斯巴达青年,个个举止庄重、态度严峻,静如处子,动如狡兔。特征:单纯的军体训练和性格教育成为斯巴达人的教育特征。斯巴达的教育,属于外铄论及国家(或社会)本位论的典型范例。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内容及特色

目的:雅典的教育与其民主政体及社会需要相适应,不仅要训练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培养具有多种才能、能说会辩、善于通商交往的公民(包括政治活动家和商人)。内容:(1)身的教育不仅着眼于军事准备,而且注意到躯体的健美匀称、动作的灵活适度。心的教育在雅典又称为“音乐教育”,既包括狭义的音乐教育,也包括文字、文学等文化教育。至于宗教、道德教育则全贯穿在全部身的教育和心的教育之中。(2)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制度。家庭教养(7岁以前)、生子喜庆、雇佣养育。(3)幼儿教育的内容:包括听摇篮曲,唱歌,听寓言、童话或神话故事,掷骰子,玩玩具,以及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4)7岁后教育:女孩仍留在家中过着幽居的生活,男孩子则先后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等各类学校学习,获得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发展教育的特色:适应教育目的的要求,在雅典的教育中,除了军事、体育以外,还有较多的智育成份;并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在雅典人中间,逐渐形成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

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但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体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类型,有如下区别: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盛行私人办学,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竭力培养奴隶主子弟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至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4、教育内容不同。斯巴达以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为主;雅典则在体育习武之外,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修辞学校和哲学家的学园则提倡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目的讲授和争辨。5、教育方法不同。斯巴达强调要服从师训,刻苦训练;雅典则对启发诱导比较重视。6、师资队伍不同。斯巴达的教育机构皆由斯巴达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由执政官予以训诫;雅典则除本国的统治阶级成员任教外,来自国外的智者充任教师者为数众多,招揽人才不限国籍。

基督教的儿童观述评

(1)积极方面:1、严禁杀婴或弃婴。早期基督教哲学家依据基督教义及经典,宣称新生婴儿为具有灵魂的人,谴责杀婴无异于谋杀或异教徒的邪恶作为。这些宣传随着基督教的兴起,逐渐深入人心,有力地改变了以往杀婴或弃婴的陋习。2、开启收养机构。公元400年,罗马尼森宗教会议还建立了收养弃子孤儿的“乡村之家。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收容幼儿的福利机构。此类机构的出现在历史上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近代许多幼教机构也是由各派基督教人士首创。(2)消极方面:1、原罪的儿童(人类)观。基督教的某些教义对幼儿教育甚为不利。公元4世纪时,被称为基督教父哲学代表的基督教会神学理论家奥古斯丁构建了一整套神学理论体系。其要点是:(1)原罪论(2)赎罪论(3)禁欲主义。2、体罚的教育手段。奥古斯丁还根据人性本恶的观点,论证了体罚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上述教义对后来欧洲中世纪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不良影响。

苏格拉底

产婆术基本特点:知识的产婆。苏格拉底在向人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产婆。因为人的头脑中已存有各种知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启发学生把这些知识发掘出来。具体做法:苏

格拉底是用各种问题去诘问学生,学生回答不上来,便处于尴尬境地,感到自己很无知,从而产生学习和拥有真理的愿望,去思考各种普遍的问题。在教育学生时,苏格拉底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方法构成: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评价: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问答法,是苏格拉底探讨伦理哲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学方法。(1)优点: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很大。(2)局限性(条件):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第一,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第二,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第三,苏格拉底谈话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美德即知识:(1)“美德即知识”在论及美德和知识的关系时;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德即知识”。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美德是善的,针对人来讲,善就是节制、勇敢、正义等。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美德还包括对父母的孝道、兄弟之间的友爱、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等。这些也都靠教育来完成。(2)“知识就是美德”苏格拉底的命题中也包含了“知识就是美德”这层含义。因此无知的人就是不道德的、可耻的。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有天赋的差异,但是都应接受教育而获取知识、完善美德。仅拥有美德还不够,还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经常锻炼身体。3、评价知识即美德(智慧即德行)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

柏拉图

“理念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叫做“理念”。柏拉图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象世界(即客观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即精神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的;现象世界是虚幻的、无常的,是理念世界的淡薄的阴影和“分有”的结果。高下不同的理念构成了理念世界,理念世界中最高的理念是“善”,即宇宙精神及真理的化身,亦可视为主宰一切的神。三等级理论: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即金、银、铜铁质三等的理论。他认为金质的人(哲学家)其特性是理性发达,只有他们才能认识最高的理念——善,并根据“善”来治理社会,从而达到天下太平。这一部分人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上层统治者。银质的人(军人)其特点是意志刚强、勇敢,他们适合担当卫国者的任务。铜铁质的人则以贪欲为特征,只宜成为工农商各业的劳动者,他们应习惯于克制欲望,服从前两种人的领导。三个等级的人应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国家才能维护正常的运转。另外,“公道”是这三个等级的人所共有的品质,即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可越级行事。教育体系:(1)胎教(2) 0~6岁:幼儿教育(3)6~18岁:普通教育。学习音乐以陶冶心灵,体育运动以锻炼身体。以上阶段,为国家全体公民都享受的教育。(4)18~20岁主要是进行军事训练,除继续受音乐教育外,还应该学习初步的科学知识,这是一个军人所必需的。(5)20岁后,高等教育。(6)20~30岁,选拔少数人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等高级课程,为掌握辩证法,成为哲学王做准备;(7)从30~35岁,再挑选合适的人完整地学习辩证法;从35~50岁为实践时期,掌握了辩证法的哲学家在最高的统治地位上为公众服务;(8)到50岁时真正的哲学家(哲学王)已经认识了“善的相”,他们既可以从事哲学研究,在轮到他们时也可以统治城邦。教育经验理论来源:吸取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践经验,构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1)斯巴达的教育经验。主张由国家统一办理教育、视教育为国家的重要职责、严格教育、培养忍耐力、对培养勇敢精神的音乐和唱歌教材的仔细选择、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的教育经验。吸取了学校制度、音乐教育、广泛的学科范围及和谐发展做法。柏拉图构筑了一个从优生、优育到成人教育的系统教育体系,其中经过多次筛选。幼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教育的论述:1、非常重视早期教育。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2、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习惯。3、注意到幼儿的心理特点。提出“快乐”和“痛苦”是儿童最先的知觉。对儿童进行快乐和痛苦训练,为教育的一个原理。4、利用儿童模仿(正面教育)。(1)让儿童从小模仿与他们专业或天性相符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2)凡与自由人的标准不符合的事物,就不应让儿童去参与或奉为楷模。总之,应通过对于正确事物的模仿,逐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5、优生。(1)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共妻共子制;(2)实行计划生育,好男配好女,尽量减少不良男女的相配;(3)妇女怀孕期间要注重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4)子女生下后由指定官员进行审视,不良孱弱的孩子则予以抛弃。6、学前教育阶段的划分。他提出实行儿童公育的制度。(1)婚配和育儿都由国家负责。(2)把儿童从出生到6岁作为学前教育期。这个时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两段:即0~3岁,为第一阶段;3~6岁.为第二阶段。在前一个阶段,儿童出生后,交给国家特设的养育院,由乳母养育,并对婴儿用摇篮曲、儿歌施加教育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即儿童满3岁后,要集中到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里去,由保姆监护。7、教育内容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包括:故事、寓言、诗歌、音乐、艺术;体育锻炼等。8、教材的选择(1)课程实施。讲故事是进行道德、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2)选择教材。特别重视对故事材料进行选择。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9、对游戏的论述(1)游戏的意义:指出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重要活动,成人宜予满足儿童天性的这种要求。(2)游戏原则:游戏应遵守一条原则,即游戏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法律精神,有利于国家的安定。这种关于游戏的论述自相矛盾:一方面他重视儿童的游戏,主张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以符合其天性;另一方面他又要强迫儿童局限于同样的游戏方式、玩同样的玩具,实际上又限制了儿童的发展。这和他的哲学观与政治观是相联系的:游戏的方式和玩具,甚至包括体育和音乐花样翻新,就会违反固有的秩序。在柏拉图看来,任何创新对于国家都是充满危险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柏拉图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在西方首次提出优生、胎教及公共学前教育的思想;阐述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慎选故事教材(即教学具有教育性)的问题;提倡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还重视幼儿道德习惯的培养。这些观点在西方幼儿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公共学前教育的思想,给文艺复兴后的许多教育家以重要启迪,为近代公共学前教育理论及机构的创立提供了思想资料,对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灵魂的学说:柏拉图(从政治角度)认为人的灵魂(心理)有三个部分:理性部分、意志部分和感情部分。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角度)发展了柏拉图的有关思想,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是互不可分地存在着,就像形式和质料一样。他提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1)植物部分,即身体的生理部分; (2)动物性部分,指

本能,欲望和情感; (3)理性部分,即真正的人性部分。教育的顺序:主张相应进行三种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只是低级的部分应服从高级的部分,即体育应服从德育,德育应服从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灵魂的高级部分,即理性部分和意志部分。他主张通过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的教育,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自由教育(闲暇教育):(1)追求理性—自由人的教育。人只有充分运用、发展其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同样,人的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旨在达到这种目的的教育,才是自由人所应接受的教育。(2)自由教育—发展理性。自由教育论的核心是强调自由教育是惟一适合于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从而使人从愚昧和无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应避免机械化的、专业化的训练。(3)闲暇和自由—自由教育的条件。自由教育的实施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闲暇和自由。自由是理性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接受自由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4)课程问题—实用课程自由课程。课程分为两种类型:作为逐生达命的手段的实用课程与作为操持闲暇的理性自由课程。一类是适宜于自由人学习的,一类是不适宜于自由人学习的。历史贡献:亚里士多德哲学及教育思想中的许多见解:(1)白板说及内发的最初表述(2)和谐发展的思想(3)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教遵循自然的原则(4)年龄分期的尝试(5)关于教育环境的思想、注道德习惯和道德实践的培养等。大多开创了同类思想之先河,给后世以重要影响。其中教育遵循自然的思想,在17~18世纪发展为重要的教育思潮。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公元96年《雄辩术原理》问世。《雄辩术原理》是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论著。此前,西塞罗的名著《论雄辩家》论述了对雄辩家的要求和一个雄辩家应具备的素质。但只提出了结果,而没有涉及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和方法,亦即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突破了当时一般只注重中、高等教育的狭隘界限,而对幼儿教育及初等教育给特别的关注,有关的论述在《雄辩术原理》中占据了相当篇幅。昆体良所论述的雄辩术原理就是关于培养优秀雄辩家—律师的理论和方法。他突破了西塞罗仅局限在高等教育的范围内讨论雄辩家的培养问题,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罗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从未来雄辩家伊咿呀学语开始教起直到成为一个合格的雄辩家的一整套教育理论,并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作为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代表了文艺复兴前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天性与教育:(一)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除了极为稀少的天生畸形和生来就有缺陷的人,人都是可以经由教育培养成人的(二)讨论了天性与教育的关系。1、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教育是铸造这个原材料的艺术。没有原材料,艺术无所作为;但仅仅有天赋才能还不足够。2、艺术的完善更胜于优质的材料。认为中等的雄辩家得之于天性者较多,而优秀的雄辩家则更多得之于教育,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应当适应自然:辅之以精心的培养,就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三)历史影响:昆体良对于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给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及夸美纽斯以深刻的影响;他关于天性是教育的基础和原材料的思想,以及教育应适应自然的主张更是反映了他对于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并成为以后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经久不衰的命题。论家庭教育:1、对于保姆、父母和教仆都提出严格的要求(1)主张要慎选保姆,保姆最好是受过教育的妇女;首要问题是她们的道德,语言也必须正确。(2)理想的父母:品德、知识、勤勉。孩子的父母教育水准越高越好。2、倡导早期知识教育。儿童的学习应该尽早开始,即便是人生最早的时期也不要浪费,或是浪费得越少越好。3、注意让儿童乐学。具体方法有:向儿童提出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赞扬;对于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就当着他的面去教他所妒嫉的另一个孩子;进行比赛,用那个年龄所珍视的褒奖去鼓励。幼儿语言教育:1、主张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昆体良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的问题。2、详细讨论了幼儿语言教学法(1)认识字母时,同时教之以形状和名称。(2)将有字母的象牙人像给他们当玩具玩。(3)儿童开始摹写字母的形状时,可将字母尽可能正确地刻在木板上,指导孩子用铁笔沿着笔划的沟纹书写,以避免差错。(4)强调书法的重要性,认为“它是获得根基深厚的专业特长的源泉之一。(5)主张阅读应当首先力求正确,然后才要求连贯。为了使儿童发音更完善、口齿更清晰。(6)最快的速度朗读由许多音节组成的难字、难句和一些诘屈聱牙的句子(绕口令)。昆体良强调应在幼年时期就注意纠正儿童发音上的错误,以免积习形成,伴随终身。教育和教学方法:1、对教师的要求(1)德才兼备(2)适度约束学生。2、注意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的职责是证明他们是可教的。3、因材施教。对受教育者的统一的要求必须和照顾他们的个别差异相结合,应做到因材施教。要求如下:(1)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天赋素质(2)长善救失(3)扬长避短。4、反对体罚(1)体罚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是一种凌辱,只能施之于奴隶,而决不能施之于自由民。(2)如果申斥还不足以矫正孩子的过失,他就会对体罚习以为常。(3)如果经常正面告诫,在课业上严加督促,体罚就没有必要。(4)幼年时使用体罚,一旦到了青年期,恐怖失去了作用,而他又有更困难的功课要学习的时候,就更难以驾驭。(5)体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5、量力而行昆体良奠定了教学中量力性原则的思想基础。指出:教师要节制自己的力量,俯就学生的能力。反复告诫人们要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因为超出学生智力之上的,是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的。6、启发诱导教师应当善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经常向学生提问有许多好处:一方面,可以借此检验学生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充耳不闻,漫不经心。最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其智力。7、劳逸结合(1)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2)赞成儿童应有游戏。8、其它教学必须明白易懂。要求对学生的表扬既不可吝啬,也不可浪费。

中世纪的学前教育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类型: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教会的学校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三种形式。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最主要的教会教育机构。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一般为简章的读、写、算,以后“七艺”成为主要的课程,学习年限大约为8年。修道院学校由教士担任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的口授和学生的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纪律严格,体罚盛行。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条件比较好,水平较高,但数量有限。堂区学校设在教堂所在的城区和村落,条件较差,是教会面向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到中世纪晚期,堂区学校得到较快发展,成为西欧中世纪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一)宫廷学校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1、教育目标、课程、方法:宫廷学校主要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学习科目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是问答法。(二)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1、目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2、教育阶段及教育内容: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到七八岁,为家庭教育阶段。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2)七八岁以后,进入礼文教育阶段。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3)从14岁至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3、授职典礼贵族子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年满21岁时要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4、特点: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中世纪被歌颂的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时勇猛果敢,与人交往中慷慨豪侠。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具有这些品质的骑士很少。骑士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以至于目不识丁的骑士比比皆是。封建贵族的世俗教育内容虽然简单,

但比较实用。无论是宫廷学校还是骑士教育,都以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为主。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俗教育日见发达,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中世纪的儿童观:(一)性恶论的儿童观:1、基督教义声称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即使是刚刚出世的婴儿也不例外。应当从幼年起就抑制儿童嬉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并采取严厉措施来制止这类表现。2、畏神禁欲的教育。在学校中,儿童从小要盲信、盲从圣书及其讲解人教师的权威,不允许有任何自主性及独立意识的流露。教育中体罚盛行,且完全取消了体育。教会对多神教徒所创造的古代文化(特别是崇尚和谐发展的雅典文化教育)持敌视态度。(二)预成论(1)生理学观点认为:儿童(或新生婴儿)是作为一个已经制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到世界上来的。(2)心理或社会学观点: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2、形成原因(1)基督教宗教蒙昧主义的统治。自然科学的发展长期停滞,教育理论徘徊不前,幼儿教育的研究更是成为被人遗忘(尤其是与人身心有关的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落后或滞后)的角落。(2)古代儿童死亡率高,人们不愿对儿童的特点给予较多的关注。(3)成人的自我中心主义3、对教育的影响: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否认儿童与成人在身心(尤其是后者)特点上的质的差异,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这种古典主义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内涵。(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1)在教育目标上,反对僧侣主义教育,提出身心和人格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2)在培养对象上,扩大了教育对象,反对体罚和侮辱儿童,强调尊重、爱护儿童。(3)在教育内容上,反对“神道”之学,提倡人文之学(4)在教学方法上,破除经院学风,提倡新的教学方法。

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进步:(1)人文主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践,比起中世纪的僧侣主义教育,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使千百年来被中世纪僧侣视为异端的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在课程中取得了合法的优势地位,经院主义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震动。局限:教育实践往往落后于教育理论第一:先进思想没有普及。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只是在少数杰出的教育家的学校中获得体现,大部分学校中,仍然是死记硬背枯燥的古典拉丁文,体罚严重。第二:古典主义——言必称希腊。人文主义教育内在缺点主要表现在这一教育一般是建筑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照搬和模拟的基础上,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既想从希腊、罗马的自由思想中取得解放的力量,又因珍视希腊、罗马的文化,以致言必称希腊。学者们在阅读古代经籍中出现了舍本逐末的现象,大家一味贪求博学和摹仿文体,鄙视现实实用的学问,其结果导致了古典主义的泛滥。在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面前,这种教育当然是必须进一步改革的。

夸美纽斯传于后世的著作

(1)《大教学论》,于1632年写成,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2)《母育学校》,于1630年写成,1633年出版,1652年改名为《幼儿学校》,为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详细论述了在家庭中进行幼儿教育的各个问题。(3)《世界图解》,1654年完成,1658年出版。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4)《语言学入门》(1931)。(5)《人类事务改进通论》(1644开始写作),共七卷,为综合性理论著作,最终未完成。泛智”的思想:所谓“泛智”,就是指把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并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该思想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泛智的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从事教育活动的宗旨,体现了其世界观的进步性。种子说与白板说:认为人生而具有学问、道德和信仰的种子。人是上帝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创造物,学问、德行与虔诚的种子存在我们的身上,由此智慧在人身上生了永恒的根基。宇宙中的事物是没有一件不能够被一个具有感觉与智慧的人所达到的。人心比作一块白板。板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人脑比作一块蜡,蜡能变成各种形式。能照任何方式再三加以铸范,人脑也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能够接纳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人的心理较宇宙还要大。

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法则

教育的主导原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的根本指导原则乃至原理。内涵:1、循自然界的“秩序”。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有的普遍法则,夸美纽斯把人也看作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也应服从这一普遍法则。由于自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学校组织便分为4个阶段: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文学校、大学等。2、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上述两方面中,第一层含义(亦即遵循自然界“秩序”)占主要地位。评价:1、教育的主导原则。他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学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决不是“自然原理”或者哲学概念的演绎或诠释。也不是在观察植物和动物生活基础上的简单类推或比附,而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2、理论批判和理论建树的武器:理论依据或立论基础。(1)旧瓶装新酒。夸美纽斯还不能完全摆脱旧传统的窠臼,这表现在他也时时引用《圣经》(即使是“旧瓶装新酒”也罢,总反映了他和旧传统决裂的不彻底性)。(2)引证自然的研究或论证方法。在引用《圣经》之余,为了力图说明自己的新观点。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理论依据和论证方式。经过摸索(包括向前人借鉴),夸美纽斯终于找到了一个依据:这就是引证自然。自然法则,在当时可以与宗教教条相抗衡,并使人们信服的依据之一。所以,夸美纽斯力求以自然法则作为理论依据,来论证教育观点,在当时条件下是进步的研究方法。3、具体的巧妙做法:(1)在涉及到人生目的、教育目的及德育等较为抽象的问题时,夸美纽斯往往引证《圣经》,宗教色彩较为浓厚。(2)涉及到教学等务实性的问题时,夸美纽斯则将《圣经》及宗教教义弃之不顾,而总是引证自然来为理论依据。4、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意义(1)表明了夸美纽斯探求教育工作规律的可贵意图。他试图将过去人们零星的教育经验上升为理论。尽管依据并不完全正确,但探索本身即很有价值,是在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进步。(2)这一主张进一步打破了教会宣传的“《圣经》包含一切真理’’的禁区,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圣经》转向实际,转向现实世界,有利于教育工作摆脱神学的束缚。(3)引证自然,在当时是个进步的主张,今天看来也含有积极因素。虽然教育和自然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二者有相通之处,自然发展的某些规律对于教育有可资借鉴、可供比喻之处,从而使人们得到启发。(4)夸美纽斯思想中所包含的内发论思想为后来的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所提倡的内发论提供了先导。其“自然”还包括受教育者本身(尽管浅尝即止)。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至今仍可资借鉴。

5、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局限与缺陷。他所提出的所谓自然法则是肤浅的、简单的,往往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非事物的本质。如所列举的法则“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例如,“自然并不跃进,它只一步

步地前进”,按辩证法的观点看来,则否定了质变。

母育学校

1、学制构想夸美纽斯依据儿童年龄特征,在《大教学论》中构筑了一个四级单轨学制(1)从出生到6岁,为婴幼儿期,在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2)6~12岁,为童年期,由设在每个村落的国语学校进行初步教育;(3)12~18岁,为少年期,由设在每个城市的拉丁语学校实施中等教育;(4) 18~24岁,为青年期,通过设于省或王国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2、母育学校(1)在家庭中。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家庭都可成为一所学校,孩子的母亲便是主要教师。(2)母育学校任务。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角度,考虑学前阶段教育的重大任务。他把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作为第一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他认为在母育学校里,应当把一个人人生旅途中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他的身上(“泛智”在该阶段的体现)。

夸美纽斯对幼儿教育的贡献

(一)贡献1、详细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及人受教育的可能性。2、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充满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3、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幼儿教育专著《母育学校》,以及与其配套的亦可堪称历史第一的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4、首次深入研究了在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规定了它的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二)影响及局限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他之前,甚至在他之后的近200年中,还没有一个人对学前教育做过当时条件下所允许的系统研究,更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门著作。1、近代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都l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2、《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所编众多教材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自该书于1658年正式出版后,被迅速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流行达200多年之久,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幼儿。夸美纽斯所提出的要求适应幼儿的认识特点为他们编绘图画教材的观点及《世界图解》的成功范例。也为后人所接受和仿效。3、夸美纽斯的思想对后世教育制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1873年,美国圣路易城首次将幼儿教育纳入当地公立学校教育系统。20世纪后,幼儿教育普遍成为各国学制的一部分。这些作法都反映了夸美纽斯早年的理想。4、局限性主要表现他的教育思想(包括幼儿教育思想)仍受宗教观的束缚。总的来说,以其贡献而论,有人将他称作“在教育史上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

洛克绅士教育理论

教育目的、任务:洛克代表的是和贵族同享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提出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理性、有才干、有作为的绅士。这种绅士不是教士、学究、朝臣,而是事业家。绅士必须有强健的身体、还必须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即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或贵族化的资产阶级的子弟,而且主要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或他们雇佣的家庭教师去实施。所以他的教育理论通常叫做“绅士教育”理论,属于一种家庭教育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创造健全肉体中的健全的精神。教育作用论:基于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即“白板”说,反对“天赋观念”说,洛克对环境教育等外力在人的形成中的作用作了高度评价,认为生活中所见到的每个人或好或坏,千差万别,均是由于教育之故。他尤为强调早期教育的作用。功利的教育观:洛克的教育观点是完全建立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础上的,摒弃了宗教神学色彩,这是夸美纽斯所不及的,并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强烈的民主主义性质在洛克处则荡然无了,在这一意义上,洛克则较夸美纽斯退步了。

洛克论家庭教育(绅士教育)

(一)体育与养护:(1)运动与锻炼。洛克主张在养育儿童的时候,要从小养成适应寒热变化的习惯。除男孩外,洛克要求女孩子也应多过户外生活,以增进健康。运动方面,特别提倡游泳。除了要积极锻炼外,洛克反对人为的束缚,主张让“自然”按照它所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形成体态,因此反对束胸等当时流行的习惯。(2)饮食主张儿童有节制的生活,饮食应“极清淡、极简单”。洛克提出有关要求即让资产阶级子弟适应他们日后动荡生活的需要。(3)睡眠主张儿童的卧床应该坚硬。对于床褥的铺法,洛克也主张时时加以改变。习惯于不拘形式的起居,容易适应日后旅行生活的需要。(4)其他还针对当时上流社会过分照顾子女的习惯,反对成人要儿童服用任何药物去预防疾病。(二)德育:道德的标准(1)“有利”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及道德习惯的形成完全是经验和教育的结果。还提出了自己世俗的道德标准,这就是“有利”。(2)内容:聪明、礼仪、刚毅。认为所谓“良好的德行”大致有三层含义:一为世俗的聪明。二要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礼貌,外表上显得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文雅大方。三是具有性格刚毅、坚强、能吃苦耐劳等品质。洛克设计的德育内容是为个人谋取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主要原则一是要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世俗的)。二是要求从小通过教育及练习去培养儿童必需的、良好的性格习惯。具体方式:A.反对溺爱、放纵子女。要求从小训练儿童具有坚强的意志,教育他们学习斯巴达儿童的榜样,善于忍受痛苦和磨难。B.慎用体罚、训斥。洛克不主张对儿童过分严厉和滥用体罚。 C.正确运用奖励。提倡采用“称誉”的奖励方法。D.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要求注意培养儿童的人道观念。(三)智育很重视培养世俗的聪明即智慧及能力。提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他们的心智,装备他们的心智,增加心智能力。方法:(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2)主张启发儿重的学习积极性(3)从易而难。(4)鼓励好奇。第一,对于儿童提出的任何问题,教师不可制止或讥笑,应耐心解释,力求使之清楚明白。第二,教师应认真答复,称誉,鼓励儿童求知积极性。第三,教师回答问题不可虚妄。指出成人回答此类问题应严肃认真,不可搪塞了事。(5)通过手工艺、园艺“做中学”。历史地位:1、是历代杰出教育家中第一个根据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及感觉经验心理学来建立自己体系的人。虽非首次,但却详细论证了“白板说”,成为教育史上这一观点的著名代表。(有教育万能论之嫌)2、是西方教育史上“外铄论”(或称“形成说”、“学习说”)这一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宗师。3、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强调了德育与体育的重要性,并赋予丰富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4、对智育(尤其是智育方法)也有所贡献。由于他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并重视后者,轻视前者,成为“形式教育”论的先驱。这一思想对19世纪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产生了影响。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理论基础: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2、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

3、学习的迁移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质教育论,是在形式教育论关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下产生的。实质教育论与形式教育论都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教学论范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对教学内容问题的一些方面都做过一定的研究和论证。但在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两方面各执一端,都有其片面性。

卢梭

自然教育理论:实质:1、“自然”的涵义。(1)本来面目、原始倾向。“自然”总的来说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来面目、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非人为的意思。(2)儿童的天性。儿童在生长发展过程中,有

其节律性、阶段性。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即要求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进程,考虑其年龄特征,适应其本性施教。2、教育如何适应自然。(1)人的成长受三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的制约。(2)影响因素的应该具有一致性。只有三者配合一致,儿童才能得到正常发展。要求“事物的”与“人的”教育必须与“自然的教育”配合起来。(3)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对待儿童。目标及特点:目的即培养“自然人”。自然人有以下特点:其一,是不受传统束缚而率性(即按本性)发展的人;其二,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非等级、非阶级、非固定职业的人;其三,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原则:自由。根据自由的原则,卢梭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儿童个性与自由的摧残和压制,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强迫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义,反对当时学校中盛行的严酷的纪律和体罚。要求教育者只需创造出一个能促进儿童自然发展的适当环境,让儿童发挥本身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和个人经验,认识生活,进行学习,健康成长。教育者最好作一个“导师”,而不是“教师”。0~12岁的教育:0~2岁:主要任务:一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二是训练儿童的感官,发展感觉能力。教育要求:1)反对束缚儿童;2)父母应亲自教养3)让儿童保持自然的习惯,反对对儿童打骂吓唬和过多的关心和照顾。4)努力增强儿童体质5)训练儿童的感官6)对儿童进行语言训练7)尽量避免看病吃药;2~12岁:特征及教育任务(1)逐步“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开始具有记忆。(2)处于“理性的睡眠期”。特征为“在理性发达的年龄以前,儿童所接受的只是感觉印象,儿童是没有观念而仅有感觉印象的。由于没有观念,便不能有真正的判断和记忆。儿童不懂得也无法理解有关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的各种观念,因此反对用理性教育孩子,反对儿童学习文化知识。感觉教育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3)教育任务和场所,继续增强体力,发展感觉能力,主张将孩子送农村。教育要求:(1)实行消极教育.没有直接和儿童谈知识讲理性之先,只图儿童感官得到完全的发达,俾为求知明理的工具的教育,称为消极的教育了.消极教育实施:时间上:儿童12岁以前处于“理性的睡眠期”,此时儿童不能了解人际关系及道德观念,故要求这段时间“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内容上:即除了增强体力、发展感觉外,成人不应对儿童进行道德灌输,或传授真理。要求上:而要“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对消极教育的评价:反封建的合理性:反对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过早对儿童产生毒害,反对传统教育对于儿童过多的束缚(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灵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教育的科学性有可取的因素:法国教育理论家及社会学家涂尔干声称:“消极的东西却具有积极的价值”。在于不急于强制灌输,不按照成规来管教学生,让儿童凭天性自我成长教育。(2)采用“自然后果”律.主张“三不”及“唯一”:不要对他们施加任何种类的惩罚;不可晓之以理;不可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教育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用“自然后果”去教育儿童,即让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错误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中受到教育,并改正错误。对“自然后果”律评价:积极之处:“自然后果”作为“重视经验、体验”一种教育方法,对后世的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已公认为重要的德育方法之一。偏颇之处:结果只能使儿童知道某事不该做,而不知道某事不该做的原因和应该怎样做;儿童对行为的体验是个人主义的,不理解其错误行为对社会及他人的危害;这一方法以保证儿童自己的经验为借口,使教师剥夺了儿童获取过去或当代人们所积累的经验的权力。(3)锻炼身体、增强适应性(4)训练感官,发展外感觉能力。历史地位(评价):1、对封建专制的极端仇恨,对传统旧教育的猛烈批判,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其思想充满了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2、要求深入研究儿童身心特点,遵循自然而施教,成为近代儿童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及“内发论”的宗师。历史上第一位直接深入研究儿童教育的思想家,“新教育方法”的一个光辉先导。3、驳斥了历史上沿袭已久的““预成论”及“原罪说”的儿童观,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中心)的新的儿童观。4、有关幼儿感官教育的思想起了承上(如夸美纽斯)和启下(如蒙台梭利)的作用。5、后世的许多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运动都受到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幼儿教育在受到卢梭及其信徒的强烈影响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其教育思想中。正确性、深刻性与偏激性和片面性共存。理论缺少实践基础。受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他本人世界观和教育经验的限制,他无法科学的阐明或揭示这些特征和法则。对于卢梭的教育经验,我们只能从精神实质上领悟把握不能从具体方法上盲目照搬。

裴斯泰洛齐

新庄实验时期(1767-1779)主要实验内容:劳动教育,文化学习,道德教育。教儿童学习农耕、纺织等技术,同时教他们读、写、算,并进行道德教育,短期内即取得很大成效。斯坦兹实验时期(1798)主要实验内容:家庭、爱的教育,学习与劳动的结合,教学心理化尝试。积累了以母爱作为德育基础的新经验,并开始了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和研究。杜洛多夫实验时期(1799-1805)主要实验内容:要素教育,和谐教育,进一步教学心理化实验。裴氏到一所幼儿学校任教,从事初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其目标是使教育心理化、促进儿童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和谐发展。1800年,裴氏在杜格多夫创设了一所寄宿学校,采用独创的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伊弗东实验时期(1805-1825)主要实验内容:对以前实验的深入研究、推广,办理教师训练学院。1805~1825年是裴氏办学的全盛时代。他的伊弗东学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裴氏的方法遂广为传播,对各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性发展三阶段重视自然(人的天性),要求根据人的天性适应自然进行教育。他所谓适应自然,是要求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天赋能力。所有的人都具有两面性,即具有低级天性和高级天性。低级天性:动物性(自我保存),损人利己、狡猾贪婪、残忍恶毒的品性。认为从低级天性发展到高级天性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状态”:具有本能纯洁,但纯粹为自我而生存。“社会状态”:作为堕落的人进入的状态,人与其同胞处于联系和契约中而存在。“道德状态”:人自我创造,把自己提升到道德境界,提出了道德化目标。教育一方面要遵循自然,另外还要通过教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教育心理化1、目标:教学过程心理学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2、内涵、结果及过程:就教育的目的或结果而言,要求教育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就教育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素质不同的儿童,使儿童在获取知识、发展智慧和道德情感诸方面,都处于自然主动的地位。3、教育心理化的努力:儿童心理研究的开创者。以儿子为对象,仔细观察婴幼儿的行为举止,并用日记记录下来。并于1774年发表《育子日记》。该文是历史上最早以客观态度观察研究婴幼儿的文献之一。4、实施:直观性教学原则。(1)“直观”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也可包含整个认识过程。包括:“简单的领悟、直接的认识、即时的评价、具体的经验、私人接触、第一手印象、面对面的交往,对人与事的直接反应”等。直观的基本精神就在于“促进学习者和外界的交往”。(2)直观(表象)到概念——教学过程的基础。复杂的感觉印象必须与内在的理解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明白确定的表象,并上升为清晰的概念。(3)幼小儿童应采用直观学习。婴儿降生后,首先依靠感觉印象学习。儿童观念的清晰与否,主要依据于感官对事物的接触;所用感官愈多,对事物的认知也愈正确。家庭教育与爱的教育1、家庭教育重要性(1)教育科学的出发点。出于遵循自然的要求,使人的能力得到应有发展,裴氏认为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他要求社会教育“模仿家庭教育所包含的各种优点”,并认为前者只有模仿后者才对人们有价值。(2)母亲在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认为母婴关系极为重要。(3)父母最了解儿童;认为由母亲对儿童进行教

育,比学校教师更恰当。(4)教育应始于诞生。最初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对于那些不能在家庭中受到良好教育的儿童,裴氏建议在学校中设立学前班,按家庭教育的形式来安排这些儿童学习。2、爱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原则是基于爱。含义是(1)对教育对象的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2)“提升学童价值”,帮助的目的在于自助。教育者在奉献“教育爱”后,获得可贵的成果,受教育对象不仅改掉各种不良习气,学会自尊自爱,而且乐于助人,乃至造福人群。由教师付出爱到儿童获得发展。要素教育论:

(1)为了使儿童的内在力量能够和谐发展起来,为了改变当时学校呆板、烦琐、经院式的教学方式。(2)也为了使每一个普通家庭和每一位母亲不需要外界帮助,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据此,提出了要素教育原理。1、教学追求简化。2、理论基本内涵:(1)在各种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因素,即所谓要素。(2)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最简单的因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因素。这样的教育、教学就符合心理学的原则,简便易行,效果良好。(3)要素教育原理适用于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等各个方面,但主要体现在智育中。要素教育理论是裴氏对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和实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有关论述中,他对教学心理化的起点、内容和方法作了进一步具体的探讨。形式教育之父:认为人的认识首先从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开始,观察为认识之始。教学是使儿童的认识“从混乱到确切,从确切到清晰,再由清晰到透彻”。因此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力,即智力,是教学的永恒不变的、首要的任务。因此,必须“集中地提高智力,而不是泛泛地增加知识”。在确定教学任务时,把发展智力视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并要求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服从此任务。在具体方法上,裴氏有时人为地把发展智力和掌握系统的知识割裂开来,偏重于离开掌握系统知识,孤立地通过形式主义的练习去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因此后来他被称作“形式教育之父”。贡献与影响:(一)贡献1、献身教育精神。裴斯泰洛齐是一位杰出的人道主义者,深信教育的作用并将其毕生精力,鞠躬尽瘁于贫民儿童的教育。其对事业的执着及献身精神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千古楷模。他是教育史上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的杰出代表。在他创办的教育机构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充溢着尊师爱生、互敬互爱的动人气氛。他的有关思想丰富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新教育观。2、教育理论上的贡献(1)详细论证母亲和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丰富、发展了前人的有关理论。(2)首次提出了的教育心理化构想,开启了19世纪欧洲教育心理化运动的序幕,使教育学在科学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并将前人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发展到更高更深的层次。(3)把培养能力确立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并作出了论证,对后世欧洲形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4)创立了要素教育理论。根据心理学原理解决一般教育问题,创立了要素教育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初等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各科教学法,大大推动了19世纪初等教育的发展。(5)实践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6)提出了公共幼儿教育和幼师训练思想。(二)影响1、影响的广泛性。在裴氏的晚年,他的名声如日中天,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和国民教育理论,对欧美各国的教育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19世纪初,不仅在欧洲一些国家设立了“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甚至一时形成一种“裴斯泰洛齐运动”。到19世纪中期,在美国,学习和推广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也一度蔚然成风。

2、影响的深远性(1)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很大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教学心理化的思想对赫尔巴特统觉心理学的完善有深刻的影响。(2)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倍尔于1808~1810年曾在伊弗东就教于裴氏门下。他称伊弗东是“教育圣地”。接受了裴氏关于母亲和家庭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以及数、形、词乃教学及智育的基本要素的思想。在裴氏教育学说的启发下,福禄倍尔进一步研究了幼儿教育的体系(恩物)。(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读过裴斯泰洛齐的书,直接继承和发扬了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把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师范教育的改革之中。(4)英国空想社会者欧文也曾慕名而来参观伊弗东学校,并受到裴氏的深刻影响。

赫尔巴特

五种道德观念:认为其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其一为“内心自由”观念,即要以理性克制欲望,指导意志。其二为“完善”的观念,要求意志专心、坚定,不为外力所动。其三为“仁慈”的观念,即要求协调人际关系,无争斗。其四为“正义”的观念,即守法。它绝对要求“放弃争吵”,并反省争吵的原因。第五是“公平”的观念,即要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受报应者感到是应得的报应而无怨尤。主知主义的观念心理学:提出“观念是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即研究观念的科学,各种观念的形成及其运动,构成了人的心理、意识的全部。心理学实质上是以通过感觉所形成的观念(即表象)为心理生活的本源,以吸取知识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并用观念的运动去解释各种心理现象。教育的目的:(一)道德的目的或必要的目的。从政治观点和伦理学出发,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道德的或必要的目的指的是社会对人在政治上提出的要求,更多地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对现存制度的服从和迎合封建贵族的倾向。(二)选择的目的或可能的目的。即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匀称的兴趣”,达到“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这是一种与儿童发展以及将来选择职业有关的目的。选择的或可能的目的则表达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及其理想的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儿童的管理:(一)儿童生来尽管没有任何道德观念,但却具有“一种处处都会表现出来的不服从的烈性”或“盲目的烈性情绪的苗子”,以致经常“扰乱成人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因此“是要创造一种秩序”,为日后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管理主要在幼儿阶段进行。(二)主要的管理措施。(1)威胁。即以惩罚威胁儿童,不许他们随心所欲,乱说乱动。但不可滥用。否则,一方面本性顽强的儿童蔑视任何威胁;另一方面有些儿童不能承受威胁。(2)监督。即对儿童加以严密监视、督促。这种方法为了防止儿童有越轨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消极防范措施。目的是培养儿童的“伟大品格”。滥用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可能使儿童唯唯诺诺,萎靡不振。(3)命令。这是教育者对儿童的行为规范直接提出要求。要求教育者可向儿童作些解释以引导儿童将来自动迎合教师的命令,“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4)惩罚。这是在上述手段未奏效后采取的严厉措施。包括:批评、警告、使用惩罚簿、罚站、禁食、禁闭、体罚等。(5)权威和爱。人心屈服于权威,压制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成长的意志,权威可发挥很大效用。“爱”指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及和谐。教育者应通过爱抚等手段深入儿童的感情,使二者以特殊的方式沟通。他建议在家庭中父母分别扮演“权威’’和“爱”的角色。(6)不给儿童空闲。即通过组织儿童游戏,或给儿童讲故事等活动,将儿童的空闲时间占领下来。对儿童管理的评价:(1)保守、落后的一面。上述观点,堪称法国启蒙思想在德国的暗淡的、打了折扣的反映。赫尔巴特则屈从于德国的现实,主张用压制、监督、命令甚至体罚等消极方法把儿童管理得服服帖帖,有关观点带有明显的旧教育的痕迹,反映了他思想中保守、落后的一面。2)可取的因素。赫尔巴特对“爱”的论述,注意到滥用威胁和监督消极后果。可以认为,卢梭等前人的积极影响的仍在他的著作中不时闪烁。他反对儿童懒散和无所事事的主要目的尽管是为了约束儿童不干坏事,但此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下一代的合理的、积极的要求,及夸美纽斯、洛克等类似观点的继承。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声称: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由于他把人的全部心理现象(包括情感、意志等)均归结为观念,而观念的积累和发展,只有依靠教学才能达到,因此,教学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统觉的注意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根据注意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明了(叙述)、联想(分析)、系统(综合)、方法(应用),要求教育者应努力应用注意的原理,充分考虑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儿童注意力的办法。兴趣与课程:1、有关兴趣。兴趣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周围自然界的兴趣,它属于认识自然的兴趣;另一类认识社会生活的兴趣,称为同情的兴趣。这两类兴趣又可各细分为3种,共有6种兴趣:(1)经验的兴趣,它是直接与经验相一致的,是对自然的多方面的知识的兴趣,试图观察和认识事物到底是什么。(2)思辨的兴趣,它是思考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兴趣,且对经验的对象的进一步思考。(3)审美的兴趣,它是对事物产生美丑善恶的评价的兴趣。(4)同情的兴趣,同情是指对一定范围的人的感情。(5)社会的兴趣,社会的兴趣是同情的兴趣的扩大,由个人之间的同情扩大为对社会、本民族和全人类的同情。(6)宗教的兴趣,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对于最高存在的关系的兴趣,其表现是对上帝的虔信。2、课程(1)广泛的课程。提出了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与经验兴趣相对应的学科是各种自然科学;与思辨兴

趣相对应的是研究为什么的学科;与审美兴趣相对应的是有关艺术评价的学科;与同情兴趣相对应的学科是人与人交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社会兴趣相对应的学科是关于民族和社会的知识;与宗教兴趣相对应的学科是有关表现人与上帝关系的知识。(2)学科划分。属于经验兴趣和思辨兴趣的学科称为科学的科目。属于审美兴趣、同情兴趣和社会兴趣的学科称为历史的科目。神学则为宗教的科目。主张开设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文学、唱歌、图画、外语(古典的和现代的)、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除了这些科目外,技术知识也很重要。(3)课程结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学科结构上,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兼有。第二,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一门学科的多种价值。虽然根据兴趣种类对课程进行了划分,但是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在激发儿童兴趣方面,彼此存在着相互联系。第三,教材体现教育性。主张教育性教学,教育性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教材的教育性。第四,教学内容反映文化复演论认为儿童的个体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课程的安排应该反映这个规律。赫尔巴特把人的发展划分为婴儿期(0 ~ 3岁)、幼儿期(4~8岁)、童年期、青年期4个阶段。在教学内容上,婴儿期以身体养护为主,加强感官训练,学习语言;幼儿期以发展想像力为主,学习书、写、算等;童年和青年期教授与理性思维有关的内容。第五,教材组织渗透“相关”与“集中”的思想。赫尔巴特的“相关”与“集中”思想是观念心理学在课程上的延伸。“集中”是指这个心理活动专注于某一种对象,排斥其他的对象。“相关”是指对“集中”的对象的支持与配合。根据这个主张,他认为,在众多学科中必须有一门共同的中心学科,其他学科围绕着这个中心学科设置。从道德教育这个最高目的出发,他曾经把历史和文学作为中心学科,把自然科学作为次要学科。(4)课程论的地位。内容上,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是针对“古典人文主义”的缺陷提出的,与以希腊和拉丁文课程为主体的古典人文主义课程体系相比,它显然前进了一步。就当时而言,它是比较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并奠定了现代课程论的基础。编制与设计上,赫尔巴特力图赋予课程以严格而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使课程设置和编制有了明确的依据,避免之前课程编制中的盲目性和有效性,克服了课程编制的散乱的现象,保证教学工作有效的进行。赫尔巴特设置的课程所涵盖的广泛的内容、严谨的结构是以前的课程论无法比拟的。他的课程论既反映了时代的烙印,也暴露出他思想中落后和保守的一面。教学阶段论: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个连续的阶段。一切教学活动都应遵循这四个阶段。教学阶段形式:第一阶段清楚地感知新教材(明了)是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应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在心理状态上,要求学生把“注意”集中到新观念上。在教学法上,教师要把所学内容加以分解,并逐个地呈现,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各个事物。第二阶段巧妙地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联想)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在这个阶段中,教学中要建立新旧观念的联系,即新的教材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在新旧观念的联系中继续深入学习新教材。赫尔巴特认为,这一阶段学生在心理上表现为“期待”。在教学法方面,联想最好的方法是自由交谈。第三阶段系统地形成普遍性的概念体系(系统)是静止状态的“审思”。赫尔巴特认为,经过审思,学生看到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把每一事物看成是这种关系中的一个成分。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要求”,在教学上,教师应采用综合的方法。第四阶段巩固地应用所形成的观念(方法)是运动状态的“审思”活动。在这个阶段中,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应用已经获得的系统知识,使之变得更为熟练和牢固。要熟练应用知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融会贯通。在心理方面表现为“行动”。在教学法方面,学生通过作业、自己写作与修改等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阶段论分析的是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只是某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后被赫尔巴特学派发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运用),苏联教育学的“课堂”教学环节也借鉴了这一思想。0~8岁儿童的教育:(一)3岁前的教育1、体育。应把照料其身体“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在进行智育时,应视其健康状况而有很大区别。2、智育。重要性:由于早期年龄阶段儿童具有巨大的敏感性和易兴奋性,故及时实施智育是极其重要的。语言教学:从儿童早期起即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语言教学,要避免不自然的表达方式和儿童不能理解的内容。3、德育。把握分寸:任何人都不允许将儿童当玩偶来对待。同时,任何人也不应听从儿童摆布,不可使儿童养成任性的毛病。服从成人:必须让儿童不断地感觉到成人的长处,常常使他感到自己无能无力,从而自觉服从成人的管理。管理工作必须及早进行。(二)4~8岁的教育1、德育。管理:要继续加强管理。自由:可按实际情况所允许的程度给予儿童尽可能多的自由,使他们有机会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随着儿童自理能力加强,外界的帮助宜相应减少。习惯:要防止坏习惯。除严格管理外,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不使儿童独处。其次,当幼儿群体活动已成习惯时,可让作恶的儿童孤独。仁慈:“仁慈”的观念较少自我发展,须通过教育。2、智育。鼓励好问。儿童努力谋求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天真的问题。强调必须使儿童爱问的倾向不断得到鼓励。这样做一方面可提高儿童求学的兴趣,此外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又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教师回答问题时应当及时而彻底。文化学习:对幼儿应注重初步的综合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数数、组合、观察学习、计算、阅读、绘画、书写等。继续强调了综合思维形式的培养,要求通过教学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促进智力的发展。(三)以教师为中心1、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教学中儿童的兴趣、心理特点及

能力的发展。2、教师更有成效地教。他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其力量“在学生身上培养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3、教学变成了建设。把教师摆在儿童心灵塑造者的位置上,教学变成了建设(外铄论)。总体评价:(一)科学教育学的开山祖。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家中试图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开山祖,试图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教育学理论,使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发展到理论的高度。尽管这一尝试并未完全成功,但开辟了教育学发展的新途径,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二)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总体上反映了19世纪初德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特点。其重要特色是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儿童的严格管教及主知主义的系统课堂教学,因此被20世纪的现代派教育家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批评他的心理学是教师心理学,而不是“儿童心理学”,不是偶然的。赫尔巴特的幼儿教育思想兼有上述特点,表现出浓厚的主知注意特色,具体方法上则不乏有价值的建议。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文性格形成学说

(一)性格的内涵。性格包含了人的感情、信念、行为、能力等(包含了德行与智性)。(二)性格形成学说。性格形成学说是欧文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1813年,欧文的《新社会观》主题,就是论述关于人的性格形成的学说,这是欧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出发点。1、“环境决定论”(1)反对性格形成的“意志自由论”。(2)坚持“环境决定论”。大自然赋予品质,社会引导品质”。(3)基本内涵。人先有身体的遗传素质,之后通过社会环境的作用而形成性格。社会环境是形成人的性格的决定性因素。欧文的性格形成学说在理论上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与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相对立;在实践上有进步的历史作用。他由此断定:当时人的不良性格是由恶劣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要养成理想的性格,就必须改变旧的环境,建造新的合理的环境(即欧文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2、形而上学的“环境决定论”的缺陷(1)矛盾及其解决。矛盾:欧文一方面认为社会环境决定性格,并且把社会环境主要理解成制度、立法、教育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认为社会环境由人的理性所决定。解决办法:为了摆脱这对矛盾并找到出路,欧文就只得求助于少数“伟人”(尤其是社会的统治者)的明智,认为这些人能够不受坏的环境的影响,生来就具有普通人所缺乏的理性。依靠这些人制定好的法律和教育制度,对愚昧无知的人民大众施行启蒙教育,就能使大多数人的性格由坏变好,从而使坏的环境也变好。(2)致命缺点。欧文的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不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不懂得环境的改造和性格的改变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统一起来。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人民大众的革命实践是改造社会

的主要力量,人民大众的良好性格也只有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天生的“教育者”,革命领袖必然也是在长期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合理性与局限性(1)一定的合理性——一种反抗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某些不良行为或犯罪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资产阶级对工人的严酷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即主要责任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工人在奴隶般的屈辱状态下的早期的一种反抗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奖惩制度是用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法律和道德的。欧文反对这一制度,指出它乃是社会不平等的象征,显然是正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赞扬欧文“看出赏罚制度是社会等级差别的神圣化,是奴隶般的屈辱状况的完整表现”。(2)局限性——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人的性格首先决定于客观环境,人的意志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是,人也不是完全消极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人还有相对选择的自由,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学会利用有利因素、避免和防止不利因素,从而力争朝好的方向发展自己的性格。因此,在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当中,客观环境的制约和人的主观努力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者完全可以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欧文的缺点是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因为人对客观条件和因素具有一定的选择和利用的自由(这种自由在社会主义社会变得更大了),所以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担负一定的道德乃至法律的责任,也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人的行为进行评判、实行奖励或惩罚。否则,就没有了好和坏的区分,社会就将出现混乱。社会主义社会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它为人的良好发展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就尤其要为维护社会公理而对每个人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三)性格教育——建立新社会。欧文把建立新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仁慈的僧侣和有慈悲心怀的资本家身上,企图通过宣传的方式说服这些人接受自己的社会改造方案。他呼吁各国政府重视培养人的工作。他建议,通过一项联合王国的全体贫民与劳动阶级教育法案,由政府没立教育管理机构,并指派德高望重、才智过人者掌管。欧文的性格形成和性格教育学说,接受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一唯物主义学说。

欧文幼儿学校教育制度

(一)设立幼儿学校的必要性。1、早期教育的意义。从性格形成的学说出发,欧文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他指出,人的性格是从出生之日起,在一生当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而早期教育、影响及训练在人生中的意义尤为重要。2、开设幼儿学校的理由(1)改善工人幼小子女的处境,采用新的原则来实施教育和训练。(2)解决家庭主妇的后顾之忧。(3)主张儿童公育(二)幼儿学校的内部设施和分班制度。实行走读。理想的方式是,每个年方1岁的幼儿都送进在合理管理下的供膳宿的幼儿学校。1、设施:1)游戏场。功能是:供儿童在户外新鲜空气中玩耍游戏;可作为军事操场和课前或课后的集合地点。由于游戏场置于露天,他要求在附近还要搭一个棚子,供孩子们在刮风下雨时躲避。2)其他重要设施。供儿童娱乐的房间,供舞蹈和唱歌用的教室以及供一般教育之用的教室。装饰方面,采取以动物为主的图画、地图,以及从花园、田野和树林中采集来的实物加以布置。2、分班制度(1)第一部分以1~3岁儿童为对象,人数为30~50名,由1名教师负责管理。(2)第二部分以3~6岁的儿童为对象。(三)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一)对传统教育的批评1、“抠书本”的学习。2、教育违背儿童身心特点内容和方法1、智育(1)基本原则:以科学代替宗教和迷信。(2)力图将教学建立在使儿童认识各种事实的基础上。(3)强调从小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及判断能力的重要性。(4)具体方法;主张用明显的示意动作、实物、模型或图画施教,用亲昵的谈话循循诱导。实物教学或直观教学是新方法的精髓。它能帮助儿童吸收真实的知识,不受错误观念的毒害。同时,通过对这些实物教学富于乐趣,能教给儿童一般课程的初步知识。2、体育、军训、音乐和舞蹈(1)十分重视婴幼儿的体育、保健。(2)军训。指出为了本身的安全,不得不学习这种破坏性的技术,使自已能够抵御无理性的人的轻举妄动,以维护和平。主张男孩子在游戏场学习作战技术和武器的使用方法,(3)男孩或女孩,都学习舞蹈,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和健康的体魄。声音悦耳或具有较强乐感的儿童将学习唱歌或学习演奏乐器。贯彻宽宏仁爱精神的的音乐、舞蹈和军体训练将成为陶冶性格的合理制度中的最优良、最有影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3、德育(1)原则:使儿童养成社会合群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2)方法:不施任何惩罚,以宽厚和仁慈进行陶冶欧文认为教育中经常施加处罚非但无益,而且十分有害,对受罚者和施罚者都会造成伤害。4、对教师的要求(1)儿童自幼所接触的人应该首先受到良好的教育(2)是富有爱心的男女青年工人。欧文对教师的要求是,决不责打任何儿童,也不威胁、辱骂儿童;相反,教师应和颜悦色。其次,还应了解幼儿的特殊能力,科学地处理人的天生素质。贡献及影响:1、提出了关于人的性格形成的系统学说,为工人阶级争取教育公平,改善教育和生活环境提供了理论武器。2、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为工人阶级及贫民子女服务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学校。3、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呼吁政府和社会给予关注。论证了儿童公共教育的思想;重视科学教育,主张广泛应用直观性原则;要求考虑儿童的兴趣,利用游戏和娱乐作为教育手段;强调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习惯;主张把儿童培养成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上述思想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并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4、其幼儿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引发了19世纪上半期欧美幼儿学校运动的热潮.

福禄倍尔幼儿园创办及幼儿园运动

勃兰根堡“幼儿园”创办.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的勃兰根堡设立一所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并将在瑞士发明的教材和教具都付诸实用,终日和幼小孩子们打交道。1840年,福禄倍尔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与方法。幼儿园运动:1849年,福禄倍尔开办了幼儿教师训练所。幼儿园运动一度在德国得到发展。1851年8月,由于政治原因,即幼儿园复辟势力有破坏作用,普鲁士教育部长在下令禁设福禄倍尔式的幼儿园。1860年,普鲁士政府才解除对幼儿园的禁令。

福禄贝尔教育的基本原则

1、统一的原则儿童与成人一样,都是神的精神的体现者。教育的目的则是引导人有意识地和自由地表达神的统一的内在法则,从人性中培养神性,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智慧的人。

2、适应自然的原则(1)主要含义:教育必须观察、效法或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必须追随儿童的天性。上述二方面是有内在联系的,并应协调一致。(2)本能与适应。人的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特点行事。

3、发展的原则(1)教育是由内因决定的进化过程。教师的任务在于:遵循自然,引导儿童的成长,提供一切成人智慧的帮助。(2)发展是分阶段的又是连续的。(3)教育工作中应按照儿童生命发展的阶段,去帮助和指导儿童的发展;防止以跳跃的、速成的教育促成儿童早熟。(4)发展的结果是对立面的调和。

4、创造的原则人必须根据神创造人类的法则,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思想,从事创造的活动,并借以洞察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最后认识神。

5、社会参与的原则发展与创造离不开社会,个体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福禄贝尔幼儿期特征及任务

特征: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婴儿期儿童教养的重点在于身体的养护及感官的发展,这时则较多注意其心智的发展。主要任务:在于变内因为外因,让孩子通过参与人和物的外部世界的活动,来展现自己的天性。幼儿期的教育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是至关紧要的。主要方式:语言、游戏和绘画构成幼儿时期生活的要素。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色是语言的出现,因此应开始说话的训练。幼儿期最显著的活动是游戏。

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制度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意义:补家庭教育缺陷。2、家园合作。3、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任务:

一是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美德,发展体格,锻炼外部感官,使他们认识人和自然;二是使儿童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做好升人小学的准备;三是培训幼儿园教师和推广幼儿教育新方法和新经验。(二)自我活动法则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性。神的本质的外在表现及其发展,是通过自我活动而进行的。个体由此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最终认识神性的统一。根据自我活动的基本原理,他提出来两个基本教学原则1、实物教学原则。致力于从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从事物中积累自己经验的机会。要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使其学会从亲身经验、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从人类社会的真正生活中去认识。要有意识地把那些有关联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能容易而正确地知觉这些事物,并由此而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正确观念。2、游戏教学原则。游戏是一种创造型的自我活动和本能的自我教育方式。以游戏为教育的方法,以引导儿童自我活动、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就易于增加教育工作的效率。提出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发展儿童的公民品质和社会参与精神。(三)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根据“自动”和“创造”的教育原理,以及以实物代替观念的方法,福禄倍尔建立起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对儿童的活动和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加以选择和研制。1、歌谣与游戏1841年,福禄倍尔出版了一本题名为《儿歌》的小册子。1843年,在扩充内容后,他又将这本小册子改名为《母亲与儿歌》(或《慈母曲和唱歌游戏集》)。在此书里,有一套精选的歌谣及其图画的表示和游戏方式的说明。由指导母亲的格言、儿歌、相配于儿歌的图画、儿童如何运动的说明。为训练教师和培训母亲的教材。2、福禄倍尔恩物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3、作业。种类有纸工、绘画、拼图、串联小珠、镶嵌、泥塑等许多种。4、运动游戏(1)特点:运动游戏是一种圆圈游戏,并且是团体游戏和配合诗歌的游戏。圆圈代表全体、安全和统一,游戏时宜伴以诗歌。(2)多方面的作用。根本原理是“部分——整体”的原则,了解个体与团体的关系。5、自然研究。鼓励学生种植花草,从事园艺工作,及饲养家畜,以培养爱护花木禽兽的情趣,还有助于儿童熟识各种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

8种恩物

第一种恩物及价值。是一个小盒子里装有6个绒毛做的颜色各异的小球,分成红、黄、蓝、绿、紫、白6种颜色。每个球上系有两条线。福禄倍尔在幼儿最初的球戏中,发现球是一切玩具中最有价值的。一则球是万物统一体的象征和儿童天性统一的象征,它是万物之灵。二则是它对于儿童身心发展更有显著效果。第二种恩物及价值。是硬木制作的3件物品: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在这时,球体是已知的了。立方体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象征。它之所以多样,决定于观察所自的方向(面、边、顶点等)。圆柱体被当作球体和立方体之间的所谓“调和物”。第二种恩物,可以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和各种几何形体。第三种恩物及价值。是一个沿各向对开一下的大立方体。立方体在这里是儿童已知的,把它做为一个整体介绍给儿童。通过教师的解释唤起儿童对于整体和部分,以及部分和部分之间关系的注意。除此之外,由于立方体可能被儿童想象为“砖块”,他们建造的本能就被唤起。用这8块小立方体可以构成各种柱状物、城堡的残垣断壁、凯旋门、城市、桥梁、十字架、塔等等。第四种恩物及价值。是一个沿纵向切成许多平板的立方体。给儿童大量这种立方体,使他们不仅能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并能很容易地写出算术数字和符号。第五种恩物及价值。是一个立方体,分割成27个体积相等的小立方体,它们可以组成一个大立方体。其中3个小立方体再沿对角线二分,另外3块沿对角线四分。利用该种恩物,能进行大量的几何教学,因而对数学教学大有裨益。第六、七、八种恩物及价值。第六种恩物是28个砖形木块,其中三个纵向二分,6个横向平分,也可组成一个大立方体。第七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小立方体。第八种恩物是一个大立方体,可分成64个长方体。这些恩物给建造工作以更广泛的练习机会。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整体”和“部分”的概念:一方面了解“多归于一”,一方面了解“一中有多”。儿童的想像力及创造力由此可得到发展。

恩物原则及条件

恩物按难易次序安排,以贯彻其“发展”的原则。恩物的排列应能使一种活动引入第二种,而且在使用新恩物时,能重温旧的;条件:一是能帮助儿童理解他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又能表达他们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二是每一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同时预示继后的恩物。三是每种恩物本身应是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整体,能表现“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以形成有秩序的整体。

作业与恩物区别

一是恩物的主要作用在于“由外向内”,即在于接受或吸收外界事物的知识;作业的主要作用则是“由内向外”,帮助儿童发表或表现他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印象或认识。二是恩物引导儿童发现、洞察和整理活动,使儿童学到外界知识;作业则运用恩物所提供的观念来开展活动,并引起控制、修改、变化和创造的活动。三是从两者安排的顺序看,恩物在先,作业继后,不可颠倒。四是恩物游戏并不改变物体的形式,作业则要改变材料的形式。

作业与恩物联系

一是作业的进行体现福禄倍尔关于“创造”的教育原则,要求将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是与作业恩物游戏相对应。如与恩物游戏中的立体相对应的作业游戏有泥塑、纸板、折纸及木雕。与恩物中的平面相对应的有织纸、织席、编条、缝纫、穿珠、穿纸及图画。三是作业应用恩物知识所练习的材料包括的东西很多,如有各种大小、色彩不同的纸、纸板。使用这些物品,可以将其折成各种不同的形态。有供绘画、雕塑、编织一类工作的材料;还有泥、沙、湿粘土等。做这些东西需要较高的技能和技巧,必须在学会恩物游戏后才能进行。

福禄倍尔的历史贡献

(一)福禄倍尔的理论和实践影响。1、创办了幼儿园,广泛组织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客观上顺应了19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发展幼儿社会教育的趋势。2、详细论述了幼儿园工作的体系、内容和方法、发明了恩物,大大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为其成为教育理论领域中的一个独立部门,作出了卓越贡献。3、福禄倍尔反对强制性教育,重视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以及内发论的思想,对后世发生了重要影响,成为19世纪末叶以后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之一。4、福禄倍尔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动了19世纪后半期欧美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其主张还逐渐影响到小学乃至中学的课程设置。(二)福禄倍尔的理论的局限1、福禄倍尔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唯心的理想主义,并有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2、福禄倍尔对于儿童个体的研究也较为忽视。3、在后来的福禄倍尔运动中,福禄倍尔主义者把玩具和作业的材料整理为20种。游戏和作为游戏物质材料的玩具的精神已经消失,人们只注重玩具的使用程序,陷入所谓“恩物主义”,走上了僵化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正统福氏理论后来受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冲击,从而引发“回到福禄倍尔原点”的呼声。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主张

形成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20世纪前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3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支---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克伯屈。基本主张:关于什么是教育,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以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关于教育目的,提出生长就是教育目的的思想;在课程论方面,提出以“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论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克伯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理论方面。他认为有机体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他提出了“设计教学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评价

消极方面(衰落的原因):1、进步教育运动不能与美国社会的不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本身也存在许多矛盾和局限。过分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决定作用;过分否定学校工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3、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导致了运动内部的分裂。进步主义者所建议的做法在时间和能力上,对教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4、改造主义和各种保守主义的抨击,在很大程度上击中了进步教育的要害,从而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在反对落后的传统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变革。在教育上它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学校计划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些问题明确后,学校应该教什么?进步教育”作为一个运动已划上了句号,但作为一种思想,它仍然和当今美国教育中的许多问题联系在一起昆西教学法(帕克)主要特征

1、强调儿童应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儿童具有内在的能力,能自发地从事学习和工作。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和他的本性,提供相应的条件,满足其要求和需要。

2、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强调学校应成为理想的家庭、完善的社区和雏形的民主政治,在促进民主制度的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3、主张学校课程应尽可能与实践活动相联系。他将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围绕一个核心安排相互联系的科目。

4、强调培养儿童自我探索和创造的精神。教师的伟大工作是指导学生发现真理,使学生养成探究、发现和使用真理的习惯。

有机教育学校(约翰逊)

目标在于发展人的整个机体,包括培养感觉、体力、智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学校的任务在于为儿童提供每个发展阶段所必需的作业和活动。1、“生活班”主张按照学生一般的发展而不是以获得知识的分量来调整学生的分班。根据学生的年龄来分组,称作“生活班。2、课程计划以活动为主。活动扩大了儿童的视野,成为他们的知识的源泉。强迫的作业、指定的课文和通常的考试都被取消。有机教育学校设计出以下活动代替一般课程:体育活动、自然研究、音乐、手工、野外地理、讲故事、感觉教育、数的基本概念、戏剧表演、体育比赛以及画地图和地形等。3、发展合适的社会关系。重视社会意识的培养。发展合适的社会关系应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重视培养学生无私、坦率、合作及建设能力。

葛雷制(沃特)

1、社会性质的作业。以具有社会性质的作业为学校的课程。把学校分为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课程也分成四个方面:学术工作,科学、工艺和家政,团体活动以及体育和游戏。

2、二重编制法。即将全校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教室上课,另一部分则在体育场、图书馆、工厂、商店以及其他场所活动,上下午对调,废除寒暑假和星期日,昼夜开放,从而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解决了葛雷地区学校少,供不应求的矛盾。

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

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要针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别差异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具体特点: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操作要领是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提前更换公约,能力差的学生不必强求一律。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亦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主要问题:过于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以及在实施时易导致放任自流;并且将数室完全改为实验室也不太实际

文纳特卡计划(华虚朋)

文纳特“文纳特卡计划”改造了道尔顿制:1、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起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2、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按学科进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二是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金工、织布、绘画、雕刻等)。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无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目的是加强不同年龄儿童之间的联系,培养合作精神。

设计教学法(克伯屈)

特点:(1)这是一种由学生自发的、有目的、有计划、在实际中进行、手脑并用,并获得一个完整经验的学习活动。(2)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它要求废除班级授课、摒弃教科书,不受学科限制,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教材。种类:1)依照学生人数分类:个别设计。指一级中各个学生各自进行一种设计活动。团体设计。即全级或全校学生分工合作,从事一种设计活动,以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实际活动。2)依照学科范围分类:单科设计。即以一种学科为范围。合科设计。即联合几种有关系的科目,进行学习活动。大单元设计。即打破学科界限,完全用实际问题作为活动中心3)依照设计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创作的设计、问题研究的设计、欣赏的设计、技能练习的设计四种。步骤:(1)确定目的,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的需要,提出学习目的。(2)拟定计划,即制定实现目的的学习计划。(3)付诸实践,也就是在自然状态下,运用具体的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将计划付诸实施。(4)评定结果,即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

爱伦·凯与“儿童的世纪”

(一)对旧教育的批判。认为旧教育不顾儿童的年龄特征,强迫儿童屈服于成人的意志,把他们管束在学校的课堂内;教师照本宣科,让儿童呆读死记,并以学校的“规则”、“纪律”约束儿童,惩罚成了教育手段。限制了儿童兴趣和天赋本能的发展。必须用新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改革。1、教育理想。造就“新人”,即身心健全、自由独立、能够创造新文化的人。2、教育原则、宗旨。主张推行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教育宗旨是发展儿童的特性,尊重儿童的人格,自然地促进儿童在智力、道德、创造力方面的充分发展。3、教育方式:倡导自由教育。具体做法: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所谓理想学校。(1)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以及考试、体罚制度;(2)教师成为儿童的伴侣,其任务在于研究和了解儿童的特点,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儿童在充分自由的活动中获得经验;(3)儿童可按性格和兴趣组成不同小组,自选图书进行自学。(4)为了便于儿童进行多种独立活动,学校应建立合适的手工工场。“儿童的世纪”的主要含义:1、成人们了解孩子的性质。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对人类的意义。认为孩子是祖辈忙碌的动力,创新的源泉,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唤醒儿童的独立精神。2、孩子的淳朴天真必须由成人留心保留。首先是推崇卢梭的自然、自由的教育,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不可教训”,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世界。其次是对儿童要少干涉。让儿童在成长中自觉纠正错误,在经验中受到制约,形成完善人格。再次是反对体罚,认为体罚是教育上的无能。但也认为必要的管理是应该的。

德可乐利教学法

1、对传统教育的批评。当时流行的学校教育违背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没有充分地适应儿童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具体表现在:具有过多的学术性,学习的科目是互相隔离的,儿童花在获得知识上的时间和努力过多,而花在表达上及活动的机会太少等,因此必须予以革新。

2、德可乐利教学法的结构(1)将教室改为实验室、活动室、工作室,而不是被动的听课堂。学生以活动为主,重视游戏与手工作业。(2)打破传统

的分科体系,把课程分为关于个人的知识及关于环境的知识两大类。以个人生活中的四大需要(或称四大兴趣,即:饮食营养、衣住、防卫和活动、工作与娱乐)为中心,再把属于环境的家庭、学校、社会、动物、植物、矿物、天时、气象等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教学单元,各年级均按单元进行学习,逐年学习。3、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分为三段:观察、联想、表达(1)观察是让儿童直接感知事物,获得亲身体会、经验。(2)联想或指空间(地理)的,或指时间(历史)的,或指因果的等,它是根据儿童的好奇心,将直接的经验集合、分类和比较,使儿童认识由观察而得到的经验与由回忆而引起的经验两者的关系。(3)表达是让儿童把所获得的认识表现出来。表达分具体表达和抽象的表达。具体的表达指手工作业,包括泥工、剪纸、绘画、制作等;抽象的表达指语言课,包括阅读、写字、作文、故事、讨论等。4、简评。德可乐利的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深远。有人甚至将他与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并列,称之为历史上“做出的贡献超过其他任何人”的“三大幼儿教育家”之一。目前,世界各地不少国家的幼儿教育机构仍采用德可乐利教学法或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及德可乐利三人的混合教育法。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30年代曾访问过比利时,对德可乐利教学法备加赞赏,其创立的幼儿园课程“整个教学法”与德可乐利的影响分不开的。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一是经验自然主义。(1)传统哲学的经验解释:把经验当作知识,即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认识。其核心问题是对“经验”的看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实在性,否认经验、精神的实在性;唯心主义只承认经验、精神的实在性,否认自然、物质的实在性。二者在把物质和精神、自然和经验等的关系当作二元分立的关系上则是一致的。(2)经验自然主义:克服二元论。不把经验当作知识或主观对客体的反映(认识),也不把经验当作独立的精神(意识)存在,而当作主体和对象即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意味着经验使主体和对象、有机体和环境、经验和自然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或者说在它们之间确立了连续性。经验不是自然以外的东西,而是关于自然的、发生于自然界内的东西。(3)经验自然主义的结果。杜威把对经验和自然的连续性的肯定当做他的哲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极端强调操作、行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观念、知识、经验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亦即行动中得来,声称“行动处于观念的核心”。这一学说构成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二是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哲学企图超越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觉主义和原子主义倾向,强调理论上为“工具主义”,认为哲学是人用以辨别方向,适应环境和整理世界秩序的工具。其核心词汇是“效用”,提出“有用就是真理”。三是哲学对教育的指导。这是由哲学与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因为,真正的哲学总是要形成影响人生行为的智慧,而教育是一种智慧训练的过程。因此,哲学上的主要问题一般也就是教育上的一般问题。杜威提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教育是哲学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杜威的思想渊源

1、实用主义哲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本能论心理学

3、社会学(1)人性论。认为人性天然具有趋向结合和联合及趋向分化的倾向,欲使社会进步,只要利用人性中利他的一面,采取激发智慧的教育方法。(2)庸俗进化论。即认为社会的发展只能是逐渐的进化,只有量变而无质变;只需一点一滴的改良,而勿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这也是它重视教育,重视建设教育哲学的原因。(3)民主观。即美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所谓“民治、民有、民享”的观念。以“…自创?与…独立?为原则”。

4、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1)民主主义对教育提出了的挑战。这种挑战,就是如何使教育适应民主社会和民主主义的需要。(2)民主主义是教育的参照点。民主主义这个出发点能够给教育行动以力量,并给教育思想以指导。(3)教育应成为民主主义的首要工具。民主主义的维护和实现是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

杜威儿童中心论

杜威在其早期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这一纲领性的文章中,强调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心理学。从教育的心理因素及民主观着眼,他主张教育应建立在儿童的天性、本能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儿童中心论。1、对传统教育的猛烈抨击。传统教育只是自上而下地把成人所制定的教材强加给正在生长的儿童,其强施给儿童的东西超出了儿童经验的范围。传统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的划一。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它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2、主张把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杜威社会中心论

杜威认为构成教育过程的因素除心理学以外,还有社会学。在考虑教育问题时,无时不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因此明确提出:1、要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教育要以社会为中心;2、要把儿童训练成社会的成员,要用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以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3、并认为,实现了上述这一切,“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杜威教育本质观的论述

(一)教育即生长。(目的论、心理学、方法论)1、理论基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杜威的机能心理学与本能心理学。2、基本内涵(1)生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联结的动态的心理发展过程。一天有一天的特殊式样。(2)生长必须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依据。生长的原始条件即起点,是“未成熟”。但就幼儿而言,决不意味其心灵是一块空无所有,可任人涂抹的白板;“未成熟”也不应为缺点,实际标志或蕴藏着一种“积极的内容”、“积极的能力”。儿童与生俱有四种本能:其一为表现在交谈交际中的“社交”的本能,或称社会的冲动;其二表现为“制造的本能”,或称为建造的冲动;其三为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兴趣,称为调查研究的冲动;其四为“表现的冲动”,即艺术的本能。这四方面的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儿童创生动活泼的生长,是依靠这些天赋资源的运用而获得的。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不断改组改造的活动而得以完成和实现的。3、生长论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正确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应当提供机会让儿童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而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使之成为儿童自身的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程;教育方法论的中心须从教师方面转移到儿童方面。是否帮助儿童生长是衡量学校教育价值的标准。(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认识论)1、“经验”概念(1)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经验不再是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理性不是凌驾于经验之上,而是寓于经验之中,并在经验中不断修正,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运用智慧的过程、理性的过程。(2)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是一种行为、行动,它含有知的因素,而在此之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的因素皆涵盖在内。(3)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经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单是有机体受着环境塑造,还存在着有机体对环境主动的改造。2、内涵及意义。杜威称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有两条原则。(1)“交互作用原则”即在杜威的哲学术语里,经验表现为主体与客体、有机体与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2)“连续性原则”指的是人最初的经验来源于先天的能力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经历、改变各种事物,在活动中获得的新的经验增加到原有的经验中去以后,就会对原有经验进行改组改造。(3)经验的改组、改造具有两个重要意义。其一是增加经验的意义,使儿童认识到过去未曾感觉到的事物的联系。其二是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和一种有教育意义和足以提高能力的经验。杜威这一思想的特点是将目的和过程,将主体与客体,将认知、获取经验与行动结合起来。(三)教育即生活(组织论)1、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改造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教育不应当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2、学校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

教学应从学习者现有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总体评价:杜威提出要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反对传统教育置儿童于死记硬背、置儿童为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等方面有现实实际意义;他提出的把教育与生活、特别是与儿童参与其中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求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反对学校完全脱离社会生活有积极意义。但杜威过分夸大儿童的本能和经验的作用,相应的贬低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教师的作用。这实际上抹杀了学校教育的专门特点,取消了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其结果必然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杜威教育目的论

(一)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不能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固定的目的呆板僵化,不具灵活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具体情况;终极的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因为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杜威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1)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2)我们探讨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3)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二)“为了生长”目的论的实质。1、教育目的应回答“教育应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杜威的“生长是为了进一步生长”是从儿童发展的过程这一角度规定教育目的的。表面看来,它没有反映出教育目的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培养何种类型的人),不能揭示出教育目的应揭示的东西,不能给人提供一个切实的可以遵行的目的。2、在逻辑上杜威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主要在于他从社会形态的角度讨论教育目的。首先,杜威认为在非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并强加于教育过程的,饱含权威与专制色彩。而在民主社会里,教育目的应内在于教育的过程之中,杜威主张以生长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在于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在于要求教育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使儿童从教育本身中、从生长过程中获得意义和乐趣。其次,个人各种能力的自由发展是民主主义的特征,民主主义的道德含义在于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到全面的生长和发展,杜威将个人发展与民主的社会目标看作一致的东西。在民主主义的旗帜下,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都归于消失,个人的充分生长和发展既是民主主义的要求和体现,也是民主主义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保证。3、结论。讨论杜威的教育目的,关键不在于“有目的”与“无目的”的问题,而在于杜威“支持什么目的”与“反对什么目的的问题”。杜威主张的教育目的就是“过程内的生长”,是儿童自由发展的个性。“做中学”

依据:根据杜威的本能化心理学,“做”事是人的主要本能,其它本能均可在“做”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发展。因此杜威提出:要遵循儿童本能发展及获取经验这种自然的途径,在学校为儿童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基本方法:做中学”的教学方法论原则倡导通过各种“作业”、各种活动,即从做事情这种通过大量实践性活动和运动性活动,而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甚至可通过“做中学”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3、价值。杜威认为“做中学”使学校与生活密切联系,其结果,学校得到新生,完全革除传统教育知行脱节、动脑不动手,儿童处处被动而缺乏学习情绪的弊病。

杜威教学阶段论

教学法的要素(或称教学阶段)是:(1)暗示:学习者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即令其产生兴趣的一些活动;(2)问题:在这种“情境”里面产生促使学习者思考的“真实问题”;(3)假设:学习者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以对付这个问题;(4)推断:学习者须具有解决问题的种种设想,并加以整理排列,使之有条不紊;(5)结论:学习者将设想付诸实施,并检验其有效性。特质:1、它不是一般所言的纯粹的思维方法,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行动的方法,是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过程包括观察、分析、综合、想像、抽象、概括等多种能力的运用。2、杜威是从根本的意义上讨论教育的。传统教学论以知识为目的,甚至因知识目的扼杀智慧,而杜威则以智慧为目的,并以知识来增进智慧。相对于活动而言,知识则永远是从属的。3、杜威的教学法五步骤说与“做中学??理论是一致的。这一理论适合于儿童从实践中手脑结合的探究学习,而不适用于被动的、静听的课堂教学。

杜威幼儿期的价值及特点

价值:认为人类较长的生长时期正好蕴藏着使他们进行较为复杂而高深的学习的可能,因此幼儿期较长并不是弱点或缺点。因此,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绝不应以成人为标准而抹杀儿童期的尊严。特点:(1)未成熟状态:发展的能力。(2)“依赖性”和“可塑性”。依赖性指一种力量而不是软弱,它包含相互依赖的意思。一方面,幼儿需要“成人继续不断的养护”,同时幼儿具有社交能力。可塑性是以从前经验的结果为基础改变自己行为的力量,就是发展各种倾向的力量。

杜威幼儿教育的课程和教材

教材:1、以具有社会用途的事物作为教育的媒介。2、以粗糙的原料而不是完备的材料给儿童3、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来组织活动课程4、自然研究。研究自然的目的一是让儿童了解科学原理,同时,也是培养一种富于同情心的理解,即理解动植物在生命中的地位以及发展儿童的情感和审美的志趣。主张让儿童,尤其是城市的儿童在旅行中通过观察研究自然,同时了解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城市生活及社会生活的一些原理。同时,也要让儿童自幼就真正尊重农民以及农民的工作。5、幼儿文化知识学习。(1)应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只有当儿童具备一定的动机时方可进行某项工作,文化学习也不例外。(2)书写与阅读的能力被看作工具,儿童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工具,正像他要学会使用别种工具一样。(3)不必作特别的努力教六七岁的儿童阅读,除非有迹象表明某儿童已有这方面的需要。(4)阅读不应作为单独的一门科目来教,而应同其它科目紧密联系起来教。课程:A.课程以杜威的四种本能的理论为基础。B.作业是课程联结的中心环节。C.一切活动都从儿童的生活需要引出,儿童的经验成为课程和教材的依据。D.一切与生活的基本的和持续的需要有关系的实物,如住所、衣服和食物成为发展中的课程的焦点。E.把具有积极内容,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又能唤起学生探究与建造的热情的科目,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F.课程的计划在性质上不是静止的,需要不断地照顾成为中心的儿童的经验和他们的变动着的需要及兴趣。G.幼儿部具体教学内容有:手工劳动、唱歌、讲故事、游戏,取消了福禄倍尔式的恩物和作业。

杜威理论简评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是为了适应20世纪前后美国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病,加强教育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改造旧学校,以培养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能动脑动手,具有一技之长的人。2、实用主义教育过分强调儿童的当前的直接经验,提倡“做中学”,忽视间接经验在课程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未能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从而不可避免地降低智力训练标准。20世纪50年代后因此在美国遭到了严厉的批判。(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协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因此不能笼统地把杜威称作儿童中心主义者。(三)杜威阐述的一般教育原理虽“不适用于处理高级阶段的高深层次的教学工作”,但“如果仅就初级阶段和低浅层次的教育的改造而言,的确无可厚非”,是“适用”的。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教育即生长”、“即改造”、“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理论,曾被各国的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或加以借鉴、利用,从而对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影响。20世纪初至30年代年代美国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是与杜威的教育理论及其芝加哥实验密切相联的。“五四”运动以后,杜威的教育思想较之任何其它西方教育学说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影响也更广泛、更深入,并成为我国新式小

学和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中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幼儿教育理论明显地反映出杜威的深刻影响。50年代后,虽然进步主义势力衰落,但杜威仍对美国学前教育保持重要影响。脱胎于杜威的“自由教育”是现代西方主要幼儿教育指导思想之一。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实验

1907年,蒙台梭利收到罗马住宅改善协会的邀请,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于该年1月6日正式开学,当时有50名3—6岁的贫穷儿童。在此处,她将最初使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订,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注意。1909年蒙台梭利发表《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一书。在书中她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法,标志蒙台梭利方法初步形成。

蒙台梭利思想渊源

(一)方法论来自心理缺陷儿童、低能儿童研究的影响。受法国特殊教育专家及医学家依塔德及其弟子塞贡的影响尤深。(二)生物学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法布尔主张从自由环境中观察所研究对象的行为;家德弗里提出有机体进化的“突变理论”及昆虫生长的“敏感期”理论;喀雷尔则从生理学的角度大声疾呼要重视幼儿教育等主张在蒙氏理论中都留下痕迹。(三)近代西方哲学与心理学。1、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柏格森宣称“生命的冲动”是唯一的实在,其向上运动的创造精神,也创造了生命的形式。在社会历史问题上,柏格森主张用“个性自由”的“开放社会”来代替替“暴力统治”的“封闭社会”。这些思想都对蒙台梭利产生了影响。2、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认为控制人类行为是本能的冲动,强调儿童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重要作用。蒙台梭利接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3、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具有不同的心理官能,且可以分开加以训练的。(四)近代自然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早年正置身于新教育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她和新教育的许多代表人物一样,接受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儿童本位及内发论思想。(五)宗教的影响

两个“胚胎”期,

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之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具体表现在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也是儿童心理的形成时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经历着和生理胚胎期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几乎是一无所有,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能力的驱使而发展。经过吸取外界刺激和印象,积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儿童不能接受成人的影响,主要借助有吸收力的心理来适应生活。他们能依靠敏感性,无意识地去感受周围环境中各事物的特征,以获得大量的印象。此时期儿童身心的联合十分重要,因为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动作很难协调,只有用听、看和动作等形式引起儿童的动机,然后任其自由反应,才能使智力和动作得以发展。

“吸收心理”

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吸收心理”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教育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生物学的目的,二是社会学的目的。从生物学上讲,我们希望教育能够帮助个体自然地发展;从社会学上看,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人适应环境。她认为教育的两个目的总是交叉重叠的,但宜根据儿童的年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儿童形成的婴幼儿时期,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更重要一些;而在“急速发展时期”过后,应更多地注意社会学的目的。(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生物的目的与社会的目的相结合,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在谈到教育目的及任务时,其价值取向都是建立在个人本位(或儿童中心)基础上的。认为教育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不仅具有个别意义,还具有普遍意义,是改造人类及社会的根本途径。

“有准备的环境”

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起这样一种桥梁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新生婴儿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3岁以后的儿童“有准备的环境”的标准:主张供给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预备环境。(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2)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4)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5)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6)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自由、纪律和工作

(一)对传统教育的抨击: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她对传统教育压抑儿童自发冲动的作法给以猛烈抨击,儿童被束缚在课桌椅上。对于传统教育用惩罚或奖励来诱逼儿童服从外加的、强迫的纪律这一作法也进行了批评,认为即使采用奖励这种似乎和惩罚不同的刺激,也只能产生非自然的或强加的力量。(二)提出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自由。认为真正的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三)提出独特的纪律观。1、主动的纪律。一切想直接达到纪律的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2、纪律存在工作之中。纪律赖以建立的自由活动指的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这种活动或作业称作“工作”。(四)工作特征及功能。工作是人类的本能与人性的特征。儿童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生命的本能”。

游戏与工作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游戏;一是工作。相同:愉悦身心、促进儿童发展。二者的不同:(1)前者主要作用是愉悦儿童身心,兼有促进儿童发展;后者主要作用促进儿童发展是,兼有愉悦儿童身心。(2)假设一个促进儿童发展的流程可以表现为兴趣—开始操作—出现专注—获得发展4个阶段的话,只具备前两个阶段称为游戏,具有这个流程的4个阶段才称为工作。(3)把儿童日常玩耍称为游戏,而把儿童在“有准备环境”中专注地操作某种材料称为工作。

工作促使纪律形成的原因

(1)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2)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3)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工作之所以能促进纪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工作的性质、特点决定的。由于工作欲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冲动,工作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只要引导得法,就可导致非压迫的纪律的建立。

蒙台梭利论教师

在蒙台梭利学校,主要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是自由活动、自我教育。一、教师应具备观察素质,了解儿童特点。1、观察—发现儿童的秘密。教师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观察者,才能耐心地等待,不干涉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使儿童自动地为他们显示其需求。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其生命的法则——内在的秘密,而给予适时与适量的帮助。2、善于观察—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观察时等待”是教育者的座右铭。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和研究的唯一一本书”。二、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这方面教师主要有四项职责:1、不是直接教儿童方法和观念,也不能采用奖罚等手段。教师的职责是给儿童提供

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2、应是儿童的示范者。即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仪容上要整洁,在风度上要自然、大方、文雅、端庄。3、引导儿童选择作业。为了使儿童选择适当的教具,教师先要对教具有充分的了解,对每套教具的难度和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内在兴趣都要有亲身体验,由此可推断出儿童在每项教具将花费多少精力和持续多少时间。4、维持良好的纪律和阻止不良行为。主张通过“工作”来培养和维持纪律,但是教师必须在两个问题上约束学生:一是不允许冒犯和打扰他人,二是必须正确使用教具。在蒙台梭利的体系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

蒙台梭利环境观(儿童发展观)

(一)儿童发展是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而且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二)重视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第二位因素2、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是举足轻重。蒙台梭利在以遗传(天性)为中心的前提下,把遗传与环境、教育这些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统一起来了。要求为了正确对待和教育儿童,必须研究、掌握、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这正是当时席卷欧美的新教育思潮的体现,也是一百多年前卢梭所开创的新的儿童教育事业的继续。

新教育三个因素: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彼此都应发生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一、感官教育。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一)重视感官教育的原因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3、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二)主要内容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三)设计的独创性教具:特点及使用要领。1、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2、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它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3、“自我教育”——教具能控制儿童使用不当的错误。提高了他们在观察基础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二、读写算的练习(一)基本观点:3到6岁的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二)幼儿学习方法。1、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蒙台梭利识字法的渐进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练习执笔、用笔的机械动作,训练儿童的肌肉机制和握笔能力。属于手工作业的绘画练习可作为握笔能力训练的间接准备。第二阶段,掌握字母的形体。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 (1)通过视、触、听觉相结合的练习,了解字母形体。(2)辨认字母的形体。(3)记住字母的形体。第三阶段,练习组字和词。2、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之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三)评价:蒙台梭利的上述思想为儿童的早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范例,富于启迪和借鉴的意义。但也有人指责她的有关主张的缺点是:其一,强调的是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句子结构的学习。其二,按照她的语言学习“爆发式”的顿悟说观点,忽略了儿童之间及儿童与成人之间语言交流的作用。

三、实际生活练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通过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培养儿童自我料理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二)园艺活动。主张儿童应多到大自然中从事自由活动。(三)手工作业。主要是指绘画和泥工。主张儿童在学习写字前,先要学习绘画,故将绘画称为写字的“间接法”。泥工方面是儿童将泥土塑成各种器具或动物。(四)体操—“走线”。目的是为帮助儿童的肌体得到正常发展。最主要的体操练习应是走步。她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走线”(包括直线、椭圆形线与8字形线)的平衡练习。此外还设计了其它的一些特殊器械和设备,帮助儿童进行一些基本的动作练习。(五)节奏动作目的是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四、对蒙氏教学法的评价:1、要求手脑结合,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可贵的;2、把现实的活动同想象的活动对立起来(1)反对儿童游戏,特别是批评福禄倍尔鼓励儿童想象的游戏,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如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它社会性的品质。不赞成给儿童准备漂亮的玩具,认为与其给儿童假的洋娃娃,不如让他们接触真正的伙伴,从事真正的交往。蒙台梭利把她的教具统统称作教材,不叫玩具。(2)反对培养想象力的倾向的绘画与音乐教育。明确反对“自由绘画”。绘画教育是建筑在感官教育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无想象力的对外界事物的临摹,所要培养的只是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手控能力。音乐教育也是建筑在感官教育基础上的,在其过程中,着重的是节奏感及听觉辨音的训练,并不强调对音乐的美感和情操的培养。(3)反对向幼儿讲述神话故事,认为这些故事不仅使儿童产生幻想,而且是被动地接受,违反了自由活动的原则。

当代对蒙氏学说的评价及其影响

蒙台梭利学说在20世纪50年代末叶后,在美国等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得到了肯定。一、当代的国际评价:(一)蒙台梭利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受到了支持。人们已普遍承认从初生到7岁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不应错过良机对儿童进行教育。(二)蒙台梭利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受到了肯定。这种通过与环境交往,获得经验,使儿童智力、心理得到发展的观点,得到了皮亚杰与布鲁纳等人认知发展理论的赞同。(三)蒙台梭利强调的感官训练思想也受到重视。(四)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论受到支持。研究证明:学习必须抓紧敏感期及时施教。这些都支持了蒙台梭利早年倡导的观点。(五)一些异议1、对蒙台梭利感觉训练的评价上,有些人仍然认为她的做法机械、呆板、繁琐、枯燥,所用教具脱离生活实际。2、蒙台梭利教育法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和语言的发展。3、在儿童提早学习读、写、算问题上,有些教育家并不怀疑蒙台梭利从感觉训练开始,教儿童学习读、写、算的成就,但他们从珍惜儿童童年的立场出发而反对这一作法。4、蒙氏所谓的环境主要是指的自然环境及简单的物质环境。批评者认为决定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和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与人发生关系;蒙台梭利要求儿童只注意物,而不注意人,对儿童的影响出自“物”的组织,而不是成人的影响,这样,儿童只能获得一些脱离社会生活的个人经验。5、蒙台梭利虽注重方法的研究,却不注意课程问题,对幼儿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亦未作明确要求,致使实践中课程常有凌乱现象。

蒙台梭利与福禄倍尔教育理论比较

相同或相似之点1、都接受了卢梭的强烈影响,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压迫,反对外铄论: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主张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遵循自然,强调教育中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2、都极其重视幼儿期(尤其是3~6岁幼儿期)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及培训大批合格教师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3、都受到宗教唯心主义的影响。福禄倍尔对儿童的本性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并认为教育目的即使儿童心中“神的本源”,显露出来;而蒙台梭利的生命学说亦含有神秘的色彩。教育观上不同之点1、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二人虽都赞同“内发”论,但蒙台梭利强调通过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福禄倍尔则倾向于个体复演说。2、在教育内容、方法方面。福禄倍尔倡导“游戏”、“恩物”、作业(绘画、纸工、手工) ;蒙台梭利则主张“工作”、自动教育、感官教育(包括读、写、算的练习)、实际生活练习等,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及玩具,否定了创造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福禄倍尔要求组织集体教学,蒙台梭利则主张个别活动,单独的学习。

英国文法学校和公学

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其类型主要是文法学校和公学,主要是私立寄宿的,也接受来自教会等社会团体的资助。文法学校是沿用传统的名称,公学则是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强调这种学校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其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学生是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它较之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设备条件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公学的教学质量较高,被称为英国绅士的摇篮。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通常为五年,以升学教育为宗旨,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同时为适应上层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注重体育和军事训练,养成绅士风度。

贝尔—兰开斯特制

19世纪上半期,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关办理,教育质量低劣,由于师资匮乏,当时学校盛行导生制。导生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开斯特所创,又称贝尔—兰开斯特制。其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采用这种导生制教学方式,学生的数额可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在英国风行三十余年,并流传到法、德、美、瑞士等国家。这种方法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下降。

《福斯特法案》

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它规定(1)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与监督权;

(2)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3)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

(4)在缺少学校地区设公立学校,每周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民办学校学费数额不受限制;(5)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这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19世纪英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上。1、新大学运动—城市学院的兴起。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揭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学院不进行宗教教学,重视自然科学学科,与传统大学截然不同。1829年,国教派成立英王学院。1836年,两院合并为伦敦大学。1851年,约有六十所医学院和二十九所普通学院附属于该大学,学位向所有附属和不附属于它的学院开放。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19世纪下半叶,许多城市学院纷纷成立,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城市学院的兴起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从此,科学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特权,中产阶级也有机会进入高校大门。2、大学推广运动:大学推广运动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50年代以后在大学推广运动中起关键作用。大学推广运动影响广泛。大学推广运动在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推动课程改革。

《费舍教育法》

1918年,英国国会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主要规定:(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3)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年轻人每年应在继续教育学校中接受320个学时的学习。《费舍教育法》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迈进了一步,国民教育意味着14岁以前的初等义务教育。

《巴尔福教育法》

190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主要内容:(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2)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巴尔福教育法》是英国进入20世纪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意义:(1)促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后来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和中等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3)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态,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哈多报告》

1924年,工党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26年的报告。主要内容(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的教育为初等教育,5~8岁入幼儿学校,8~11岁入初级小学。 (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类型的学校:以学术性课程为主的文法学校、具有实科性质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中学的非选择性现代中学、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以上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适合的学校,应该在11岁时举行选择性考试。同时规定,义务教育的最高年龄为15岁。《哈多报告》的中心是强调教育应为一个连续的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11岁是一个关键年龄期。儿童完成普通的初等教育,通过11岁考试,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学校,以适应儿童不同的能力和需要,同时减少中小学教育的阶级分野。《哈多报告》对英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了使中等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的思想,初等教育的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教育分流的主张。

《巴特勒法案》

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又称《巴特勒法案》。基本内容:(1)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废除1899年设立的只具有督导责任的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同时,设立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向教育部长提供咨询和建议。(2)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地方教育当局负责为本地区提供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初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幼儿园、幼儿学校和初等学校。小学生毕业后根据11岁考试结果,按成绩、能力和性向进入三类中等学校: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3)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父母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保证在册生正常上学的职责。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影响:《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它结束了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中央教育行政管理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结合、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基本上建立了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学校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为英国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开放大学”(1971)

60年代末期,英国创办了“开放大学”,这在英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开放大学于1969年6月1日获得皇家特许状,1971年1月正式开学。它主要以成年人为教育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被许多国家所效法。

《詹姆斯报告》(1972)

1972发表的《詹姆斯报告》是这一时期师范教育改革较有影响的文件。《詹姆斯报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计划,即著名的“师资培训三段法”,把师资培训分成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教育

专业训练和在职进修三个阶段构成的统一体。报告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其中一部分建议被采纳。

《1988年教育改革法》

1988年7月29日,英国国会通过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这个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问题,但也涉及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管理、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内容。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开始。1、关于义务教育(1)课程。法案规定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合称为“国家课程”,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此外,宗教教育仍保持特殊地位,是中小学法定的必修课,要有一定时间保障。(2)考试。整个义务教育阶段(5~16岁),学生要参加4次全国性考试,分别在7、11、14、16岁时举行。这些考试是对学生进行甄别和评估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辅以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考查。全国性考试还将作为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2、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摆脱选择政策。法案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管理下的所有中学,和学生数在三百名以上的规模较大的小学,在多数家长要求下可以摆脱地方教育当局的控制,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财政开支由全国统一的“国立学校基金会”(1988年7月28日在伦敦成立)负责。这一政策称为摆脱选择政策,被认为是英国打破过去中央、地方两级分权管理教育的传统,走向中央集权制的重要一步。3、关于大学、综合技术学院和成人继续教育机构的规定(1)废除“双重制”宣告废除已实施了二十余年的各类学院由地方管理,而大学则由中央管理的高等教育“双重制”。包括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将脱离地方教育当局的管辖,成为“独立”的机构,取得与大学同等的法人地位。(2)成立两个“基金委员会”一方面,成立“多科技术学院基金委员会”,对成为“独立”的机构的多科技术学院等这部分高等院校进行规划和拨款。另一方面,成立“大学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新委员会的任务是向国务大臣提供咨询,为各大学分配经费。两类高校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各自的拨款机构不同,而在管理体制上并无大的差别。(3)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增强。一方面,地方教育当局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大大削弱,中央政府通过“多科技术学院和学院基金委员会”取得了对这部分院校的间接控制;另一方面,以“大学基金委员会”取代“大学拨款委员会”,表明英国政府今后对大学教育的干预程度将明显提高,各大学将得不到定期的政府拨款,只有按照大学基金委员会的旨意调整专业设置、承担科研项目,才能获得资助,谋求发展。评价:《1988年教育改革法》涉及的问题广泛、重要,是自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以来英国历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总地说来,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对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等问题开始进行全国划一管理,这将对英国未来教育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法国帝国大学

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于拿破仑执政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此时期,拿破仑颁布了《关于创办帝国大学以及这个教育团体全体成员的专门职责的法令》(1806年)及《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1808年),帝国大学成立。法令主要规定:帝国大学是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管理事务的团体;帝国大学总监作为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脑,负责学校的开办、取缔,教职员任免、提升等诸项事宜;全国共划分为27个大学区。帝国大学下设若干名督学,负责各大学区的教育巡视工作。2、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所确立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近两个世纪之久,对法国国民教育的管理与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适应国内经济政治生活的需要,法国教育管理机构的名称及组成在以后各个时期也时有变化。但中央集权式管理的性质依旧未变。

《费里法案》

第三共和国时期,1881及1882年,先后两次颁布的《费里法案》。(1)基本内容6~13岁为法定义务教育年龄;对不送儿童入学的家长课以罚款;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与膳食、住宿费用;废除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2)法案意义《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世俗化三项原则,且将原则贯彻实施予以具体化。《费里法案》所确定的教育原则及实施办法,不但促使法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为后来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拿破仑第一帝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等教育,纷纷创办的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修业六年,实行寄宿制,一般学习古代语及现代语、文学及科学知识,并可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一些其他课程。学生毕业时获学士学位并有资格出任国家官吏。市立中学由地方政府创办,在校生主要学习古典语言基础、历史及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

《阿斯蒂埃法》

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公立学校制度中的手工训练;训练有技能工人的初等职业教育学校;提供中级技能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等。1919年,法国阿登省议员阿斯蒂埃提出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法案并被议会通过,被称为《阿斯蒂埃法》。主要内容:(1)由国家代替个人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规定在中央由教育部设置主管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和官员。各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工作。(2)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私立职业技术学校如接受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可以得到国家的承认和补助金。(3)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雇用他们的工厂主、商人必须保证青年人每周有四小时接受职业技术教育。(4)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三部分:补充初等教育的普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获得劳动技能的劳动实习。该法的颁布,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故在法国的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

20世纪前半期,法国教育改革的成果

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在初等教育方面实现了统一学校制度;义务教育年限提高到14岁;中等教育实现了免费,双轨学制得到了一定的改造,教育内容有所更新;职业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这一切为战后法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正式向议会提交了《教育改革方案》,称《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改革的目标:法国教育应彻底地重新加以改造,应建立法国的新教育,应使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受到为全社会利益服务的教育。2、教育原则(1)社会公正原则。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只能以能力为依据。(2)社会上的一切工作价值平等,任何学科的价值平等。(3)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学生先接受学校教育的一般方向指导,然后接受职业方向指导。(4)在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成为传播普通文化的中心。(5)各级教育实行免费。(6)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3、义务教育三阶段。《方案》提出在法国应实施6~18岁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儿童在尽可能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于6岁开始进入初等学校。初等学校学生接受同样的普通课程教育,到11岁时结束。第二阶段是方向指导阶段。在接受了初等教育之后,所有学生不必参加考试即可全部进入中等教育机构。在中等教育的前四年,为所有学生设置同样的课程,但由教师对学生的能力、禀赋、兴趣等进行系统观察,对其发展方向予以指导。第三阶段为决定阶段。在四年方向指导性的中等教育阶段之后,学生分别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一类是学术型学校,开设古典人文学科、现代人文学科、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等方面课程;一类是技术型学校,开设商业、工业、农业和艺术等方面课程;第三类是艺徒制学校,这类学校课程主要是

由手工实践操作构成。三类学校的教育均为三年制。学生在18岁时结束免费义务教育。该《方案》还强调,每一阶段的教育都应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诊断,鉴别其长处与缺欠,因材施教。教育组织应尽量采用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郎之万一瓦隆的教育改革方案的影响下,法国开始大力扩充初等教育,致力于中等教育的普及,基本实现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衔接。

1959年《教育改革法》

主要规定:义务教育年限由战前的6~14岁延长到16岁,并规定到1969年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实施过程为:6~11岁为初等教育。所有儿童都应接受同样的初等教育。初等教育之后,一般儿童都可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即两年的观察期教育(11~13岁)。两年后,学生进入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13~16岁),这个阶段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职业型、长期职业型、短期普通型、长期普通型。短期型均为三年制,长期型为四年和五年制。长期普通型中等教育实际上是为大学作准备的教育,在国立中学实施。法国普及中等教育的理想在60年代没有实现。

《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

1959年12月,法国颁布《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以调解国家与宗教团体及个人在办教育问题上的矛盾。主要内容:(1)国家采取“简单契约”或“协作契约”的形式,分别给予私立学校以财政资助;(2)私立学校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同国家签订契约。(3)签订“简单契约”的私立学校,只要在学制、教师资历、班级人数、卫生条件等方面符合国家的规定,其教师工资就由政府按照公立学校同级、同类教师的工资标准支付。(4)签订“协作契约”的私立学校,教师的工资,教学设备、基建费、维修费都由国家按年、按学生人数包干支付。但这类私立学校必须采用公立学校的生活规则和教学大纲,接受国家监督。法案的目的主要是在教育问题上谋求得到教会组织和私人团体的支持与合作,使之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富尔法案》(1968)

1968年11月法国议会通过并颁布了《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又称《富尔法案》)。这个法案主要精神是确立了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1)按照这三原则规定,大学是享有教学、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的国家机构,即国家赋予大学一定范围的自主权。(2)要求按照自主自治的原则调整和改组原有的大学。取消大学的院系,设置“教学与科研单位”,集合若干“教学与科研单位”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即综合性文理大学);将原来23所大学改组成67所新型大学。(3)各大学及“教学与科研单位”设立各级委员会,负责管理学校。各大学由教学和科研人员、行政和技术人员、工人和学生的代表组成大学的审议会,参与学校管理领导,实行民主化管理。法案打破以往学科的相互阻隔的传统,贯彻文、艺学科及理、工学科相结合的原则,并朝着重视应用科学、工程技术、边缘科学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向发展。《哈比改革》(1975)

1975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改革》)。这一改革的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1)教育管理体制。规定中学校长由教育部长任命,学校内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与教学工作。规定学生的入学与升级不受严格的年龄限制,学生入学年龄在5~7岁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跳级。小学为学习差的学生设“辅导课”;初中为学习差的学生设“支援课”,为学习好的学生设“加深课”。各科教学重视小组活动和个别指导。(2)教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加强了自然、社会环境及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综合性教育的“启蒙课”。初中加强实验科学和技术教育。人文科目减少公民课,增加了经济课。重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强调各门学科间的关系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初中开设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科目,以供学生选修;在高中则设置广泛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选修科目。(3)教学方法。提出加强个别化教学,加速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肯定了60年代末出现的“三分制教学法”,即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性课程和体育课程三个部分。《哈比改革》法案于1977年正式实施。由于要求过高,难于在实践中完全落实。

《课程宪章》(1992)

《课程宪章》指出,仍然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大纲以《政府公报》的形式颁布,各地必须认真实施;课程编制应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科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既有从小学到高中课程融为一体的纵向综合改革,也有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横向综合改革。

文科中学

文科中学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这种学校1537年由斯图谟创办,文科中学则尤重古典。到17、18世纪时,文科中学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医生、律师、牧师、官吏等)作为重要任务。19世纪初,政府对文科中学实行改革。(1)把以前文科中学、高级女子中学等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才能进入大学或充任国家官吏。(2)推行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文科中学则试图实现一种“全面教育”,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课程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数学、历史、地理、绘图、宗教、其他语言等。新的课程把古典学科与现代学科结合起来。

实科中学

实科教育:1695年,弗兰克在哈勒开办了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方法施教并对贫家子弟免费提供教材,此后又设立科学学校(其中配备各种实验室、各类仪器)、诊所、印刷厂、师范学校及文科中学等。1708年,席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教授数学、物理学、机械、天文、地理、法律、制图、绘画及宗教科目。19世纪,实科中学发展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1832年,普鲁士颁布《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它标志着实科中学这一形式得到政府的承认。1859年,普鲁士颁布《实科中学课程编制》,规定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九年。实科中学直至1870年才获得升入大学资格这一权利。但未获得与文科中学同等的地位。

柏林大学

1810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国家不能使大学仅仅为它的眼前利益服务,大学在学术研究上应不断提高,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创建了柏林大学,旨在使它成为德国科学和艺术的中心。办学:(1)柏林大学具有充分的自治权。教授和学生享有研究和学习的自由。(2)聘请既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当时,黑格尔、费希特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云集于柏林大学。(3)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柏林大学建立以后,德国出现了一些按照柏林大学精神建立或整顿的大学,如1818年创建的波恩大学,1826年建立的慕尼黑大学等。

德《总纲计划》(1959)

主要内容:1、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促进阶段的教育。两年促进阶段教育旨在给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和特长的机会,以便通过考试遴选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机构。2、建议设置三种中学。(1)主要学校,其职能是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并为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

(2)实科学校,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科学知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3)高级中学,包括完全中学和学术中学。

《汉堡协定》(1964)

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简称《汉堡协定》)。主要规定:所有儿童应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全日制学校的教育。所有儿童接受基础学校教育和两年促进阶段或观察阶段教育之后,可以进入三种不同中学,即主要学校三至四年,实科学校四年,

完全中学七年。进入三年制主要学校的儿童就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年限。综合学校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德国出现了综合学校的中等教育机构。综合学校产生的原因是某些政治党派对三分制的中学体系不满,认为三分制体系是阶级性、等级性的产物,阻碍了社会中下层阶级子女享受同样教育的机会。1969年,综合学校正式被联邦德国教育当局认可。

《教育结构计划》(1970)

背景:战后,德国一分为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两个国家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路线。在东德,幼儿教育被纳入统一的学校教育系统,成为公立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德,1970年以前,联邦德国政府始终强调幼儿教育的社会福利方面,否认幼儿教育是一项独立的教育事业。基调:从此,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咨询委员会(1966年成立)提出了一份教育改革建议,称《教育结构计划》。《计划》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把基础学校的入学年龄由6岁提前到5岁。并把幼儿园3 ~ 4岁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幼儿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计划》指出整个学校教育系统应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师范教育也应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按不同层次教育的需要组织和实施师范教育。学区制

确立:为解决农村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从1725年开始,马萨诸塞殖民地开始在镇周围的乡村设若干教学点(“巡回学校”),各教学点附近的儿童定时集中,由市镇学校的教师去各教学点巡回上课。后来又在各教学点所在区域独立办学,这便是“学区制”的萌芽。巡回学校成了学区学校的前身。1766年,康涅狄格殖民地最先承认将市镇以外地区划分为若干学区。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规定了50户、100户、150户、200户四种规模的学区,并赋予学区与市镇同样的办学权,学区制度从此得以确立。推广:学区制产生于殖民地时期,这时的学区制是个民间机构。1789年,马萨诸塞州首先赋予学区以法律地位,拥有学校设置、教师聘任、教材选用、学校管理等权利。此举后来被其他州所仿效。因其便于学生就近入学及符合当地居民自制的愿望等原因受到许多人的欢迎,到19世纪中期,学区制在美国已被普遍采用。评价:学区制度适应当时农村地广人稀的实际,也便于当地人们直接参与教育的管理,解决了儿童就近上学的问题,所以后来各州相继确立了学区制度。但学区制也强化了教育的地方主义,引起各州教育水平差距拉大,妨碍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学区制暴露出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在于各学区之间因教育经费不足而导致的教育质量低劣,改革学区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要。19世纪中期以后,各州纷纷对学区制实习改革,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削弱学区的职权,如有的州取消了学区聘任教师的权利;二是合并学区,以利于节省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

公立教育运动

背景:经济困难导致各地初等学校速度发展很慢;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上导生制盛行。这些落后状况不适应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主要工作:公立教育运动由贺拉斯·曼与巴纳德等人倡导开展。这一运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实习强迫入学;免费教育。成果:1825年,美国政府颁行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法。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规定8~12岁适龄儿童每年须入学学习12周。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州均通过义务教育法,并将结业年龄延长到16岁,且须全年入学学习。1832年纽约州首先实施免费教育制度,以促进低收入阶层子弟入学学习。稍后,马萨诸塞等州也相继实施了免费教育制度。 1859年,马萨诸塞州已有四千多所公立小学,成为初等教育的主体,各州予以仿效。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1918):

进入20世纪后,美国中等教育强调选择性和重视智力的教育模式受到挑战,要求改组中等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1918年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的主要目标:(1)健康;(2)掌握基本的方法;(3)高尚的家庭成员;(4)职业;(5)公民资格;(6)适宜的使用闲暇;(7)道德品格。为了实施这一目标,报告建议改革学制;中等教育应当在组织统一、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进行。影响:《中等教育的基本的基本原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很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的思想。这一时期,美国中学的改革对美国教育乃至其他国家的教育,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八年研究”计划( 1936—1941年)

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广泛地影响了小学和初中。从30年代起,进步主义教育也开始关注高中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来解决高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委员会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即“八年研究”计划。参加实验研究的是从美国全国推荐的200所中学中选出的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内容:(1)关于教育目的(实现个人发展并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2)关于教育管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对教学大纲的计划评价);(3)关于课程、方法的选择和安排(综合课程,围绕生活单元进行课程安排);(4)关于评估工作(信息解释能力、应用逻辑推理能力、处理社会问题能力)。特点:(1)参与实验学校的面广,有代表性: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学校规模有大有小。(2)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一些没有进步主义倾向的学校,也很少倾向于传统教育的做法。(3)给实验学校以极大的自主性,每一所学校都可任意规定自己希望实行的教育计划。结论:30所中学的毕业生从整体上看比对照组(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的学习要稍胜一筹。改革力度大的中学效果更明显。“八年研究”报告最后建议,要想学生学业优秀、兴趣多样、思维敏捷、讲求实际,又能与别人友好相处的学生,就继续摆脱传统课程模式的约束。美国的“八年研究”揭示了高中教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为美国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初级学院运动

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中学生毕业升学压力的加大,也由于四年制大学年限长、费用高,不利于吸收更多的高中毕业生,人们开始从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提出:1892年,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个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第二个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同时,大学的课程分为两部分,前一阶段课程类似于中等教育,后一阶段课程类似于专业教育或研究生教育。“初级学院”思想的提出,不仅对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改革产生了影响,也对美国中等教育的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中学开始增设中学后(大学1—2年级)的课程,因而,“初级学院”最初也称为“中等以上教育”或“中学后教育”。发展:1901年,美国伊利诺州在乔利埃特建立了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1924~1926年间,已出现28所初级学院。1920年,还成立了“美国初级学院学会”。二战后,初级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初级学院改名为社区学院。其发展速度加快。特点: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主要特点是: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授以比高中稍广一些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知识;初级学院由地方社区以及私人团体和教会开办,不收费或收费较低;学生就近入学,可以走读,无年龄限制,也无入学考试;初级学院课程设置多样,办学形式灵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起的初级学院运动,是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新运动。它所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有利地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

提出:为了提高工人的技术和更好地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14年,美国国会任命了一个专门研究补助职业教育问题的“职业教育国家补助委员会”。委员会不久提出了报告,要求联邦政府向州拨发职业教育补助经费。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案》。主要内容:(1)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开办农业、工业、商业和家政等教育的职业学校;(2)联邦政府与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同时对职业教育师资训练机构提供补助;(3)在公立学校中设立职业科,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革成为兼具升学和就业职能的综合学校。影响:“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得普通教育开始由单一的升学目标,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加强了普通教育与现实的联系,加强了普通教育的实用因素;为美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再是一种行业的自发行为,而是一种联邦与州合作、共建的政府行为。随着法案的实施,美国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国防教育法》(1958)内容;

主要内容:第一、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即所谓“新三艺”)的教学。第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第三、强调“天才教育”;第四、增拨大量教育经费。意义:《国防教育法》是作为改革美国教育、加快人才培养的紧急措施推出的,法案冠以“国防”二字足以说明美国当局对这次改革十分重视,认识到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教育与国家的安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该法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中小学教育法》(1965)

背景: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否决了1896年开始在美国学校实施的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分离但平等”的原则,宣布任何学校不得搞种族隔离。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这个法案肯定了自5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改革,重申了黑人、白人学生合校教育的政策,制定了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施。主要内容:《中小学教育法》要求政府拨巨款奖励推动黑人、白人学生合校的工作,规定凡自动而认真合并的学校可领取大量补助费,拒绝执行合并的学校不得享受。1969年联邦最高法院再次规定立即取消种族隔离,硬性强制黑人、白人学生合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黑人教育的面貌,也促进了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联邦政府拨给各州和地方教育机关基本补助金,用以帮助贫困或处境不利的5~17岁儿童(包括缺陷儿童、流动儿童、无人照管儿童或过失儿童)实现特殊教育的需要。为督促该法案的实施,还规定建立一个处境不利儿童教育全国顾问委员会,以提高这类儿童的教育成绩。

返回基础

背景:这是美国70年代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内容。它是于1976年开始,在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倡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是7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基本内涵:返回基础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出现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薄弱而言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强调阅读、写作和算术教学。在中学阶段,强调把精力集中于教授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和历史的科目上。教师要在学校教育的一切阶段起主导作用,不让学生有任何自主的活动。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背诵、日常家庭作业以及经常性测验等。严明纪律,把体罚作为可接受的控制学生的方法。取消选修课,增加必修课。取消点缀性课程,如泥塑、编织、做布娃娃等,取消学校的“社会服务性项目”(包括性教育、驾驶教育、禁毒教育等)。结果: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美国的一种恢复传统教育的思潮,它否定了“进步教育”运动的基本主张,强调严格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教育运动遭到了许多指责,认为他过分赞赏和重振传统教育,所以返回基础的呼声在80年代以后又渐渐地消沉下去了。

《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

基本情况:80年代初期,美国的中小学还出现了消费教育、环境教育、多元文化和多种族教育、反毒品教育、性教育等一些新的教育改革动向,这些教育被普遍认可,并反映到中小学课程领域。进入80年代以后,除了以上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课程外,美国传统的课程科目也发生了一些更新。主要内容:第一,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第二,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第三,改进师资的培养,提高师资就业前应达到的教育专业训练标准,使他们既有从教的倾向,又具备从教的能力;第四,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的官员以及学校校长和学监,都必须发挥领导作用,负责领导教改的实施。评价:这个报告成了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改革的中心是提高教育质量。虽然有人批评美国在重视教育质量的同时,又出现了忽视灵活性、忽视情感培养等问题。但是,就总体而言,《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

统一劳动学校教育(1918)

1、有关文件:1918年10月,经全俄教育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正式公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又称《统一劳动学校宣言》)。

2、主要内涵:根据《统一劳动学校规程》的规定,一切学校(除高等学校外),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统一”,是指所有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是“一种学校,是一个不间断的阶梯”,所有的儿童都应进同一类型的学校,全都有权沿着这个阶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劳动”是针对旧的“读书学校”而言,强调“新学校应当是劳动的”,并且把劳动列入学校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能“积极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去认识世界”。

3、学制:统一劳动学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级学校招收8~13岁的儿童,学习期限5年;第二级学校招收13~17岁的少年和青年,学习期限4年。两级学校均是免费的,并且是相互衔接的,这显然是试图实现党纲规定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但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完全做到的。

4、教育要素的改造:充分提升了劳动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宣称“生产劳动应当成为学校生活的基础”等;劳动生产代替教学过程,取消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

5、影响:它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原则;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全面发展儿童个性,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在国外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用劳动生产代替教学过程,结果使统一劳动学校制度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亦称为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1925)

基本内涵:(1)课程编制:大纲完全取消学科界限,将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而以劳动为中心。此外,还按季节、节日或地区分成若干单元,每年在小学所有各个年级,按照这些单元,分别用或长或短的时间进行教学。(2)教学方法:为实施综合教学大纲,采用所谓劳动的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主张废除教科书,甚至提出“打倒教科书”的口号,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等。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等。评价:综合教学大纲力图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彻底克服旧学校教学与生活完全脱离的缺点,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觉的劳动态度,以及对改造周围生活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综合教学大纲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但是,综合教学大纲实际上破坏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削弱了学校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1931)

最新学前教育史复习题4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第七、八章) 一、单项选择 1.学前教育完全是为了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是()。 A古埃及B古希伯来C古印度D古希腊 2.实施“农夫加军人”的家庭教育的是()。 A古希腊的雅典B古希腊的斯巴达C古罗马的共和时期D古罗马的帝国时期3.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是()。 A苏格拉底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4.欧洲中世纪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是()。 A宫廷教育B农夫加军人教育C骑士教育D寺庵教育 5.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的是()的理论。 A夸美纽斯B伊位斯谟斯C维吉乌斯D维多里诺 6.建有宫廷学校专门用来教育皇族子弟,设职官学校专门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还开设寺庙学校、文士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僧侣和文秘人员的是()。 A古埃及B古希伯来C古印度D古希腊 7.为保证新生一代体质的强健,只准许健康的成年男女结婚生育的国家是()。 A古罗马B斯巴达C古希伯来D雅典 8.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昆体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9.力主推行人文主义基督教化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的学前教育,把基督教和人文主义结合起来的是()。 A夸美纽斯B伊位斯谟斯C维吉乌斯D维多里诺 10.《母育学校》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福禄倍尔C伊拉斯谟斯D维吉乌斯 11.学前教育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来开展的是()。 A古埃及B古希伯来C古印度D古希腊 12.儿童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教育之分的是()。 A婆罗门教教育B基督教教育C犹太教教育D佛教教育 13.倡导“效法自然”的教育的古代西方思想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D昆体良 14.行政部门不直接干预各类教育的运行方式,私人办学盛行的是()。 A斯巴达B雅典C古罗马D古埃及 15.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的是()。 A古希腊的雅典B古希腊的斯巴达C古罗马的共和时期D古罗马的帝国时期16.反映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是()。 A 《政治学》B《雄辩术原理》C《幼儿教育论》D《理想国》 17.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毕达格拉斯 18.只重视军事体育和道德教育,不重视智育和美育的是()。 A斯巴达B雅典C古罗马D古埃及 19.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胎教”的思想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20.《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21.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神学性和()。

外国教育史试题-考研真题及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历年考研真题 00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骑士教育2.智慧馆3.城市学校4.新大学运动5.补偿教育6.实科学校7.进步教育8.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评述法国建立"统一学校"方案的意义. 2.评述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 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4.简述美国当代师范教育的特点。 5.试说明教育技术的产生对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2.试述“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原则及历史影响。3.试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制度的作用。 4.试举例说明西方教育史中类似素质教育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01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世界图解> 城市学校智者实科中学活动课程星期日学校福斯特法案从做中学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请你谈谈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对工业社会的意义. "五月风暴"后出台的<富尔法案>中提出了哪些高教原则? 试述福禄贝尔的"恩物"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蒙台梭利"幼儿之家"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欧文"陶冶馆"的开设是处于怎样的意图,简述之.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联系今天的大学教育,评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这是《教育过程》中的话,试以这段话为例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试论述信息技术发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02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修辞学校骑士教育《太阳城》<世界图解>耶稣会派导生制现代中学进步教育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制度教育学首先是作为传统教育学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那么其特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呢?3,简述美国1823年以来发展师范教育的途径。4,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其“思维五步法”为基础的,简述两者是如何相互关联的?5,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或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斐斯塔洛齐在〈天鹅之歌〉中写道:“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试结合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评述斐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2,试评述1900年左右出现的实验教育学思潮。3,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和局限性。4,从儿童发展角度,评述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3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文士学校进步教育智者派城市学校藩学公学〈世界图解〉主日学校补偿教育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2,教科书在当代教学中的作用如何?3,评述美国的测验运动对美国教育的影响。4,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他真的认为教育没有目的吗?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马丁。路德等的新教改革对德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2,试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迪。3,以〈教育过程〉为例,分析布鲁纳的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4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统一学校11+考试制开放大学幼儿之家最近发展区进步教育〈泛智学校〉新学校运动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19世纪初英国慈善教育的意义。2,简述法国师范教育的特色。3,简述改造主义教育观。4,简述斐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论”。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从“实科中学"的创设分析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2,试论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学习型社会的意义。3,述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D)。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3.古代西方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着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政治学》 4.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D)。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5.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型 C.世俗性 D.宗教性 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A)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7.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B)、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 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9.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 A.拉伯雷 B.蒙旦 C.莫尔 D.维多里诺 10.斯图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B)派的着名教育家。 A.天主教 B.路德 C.卡尔文 D.耶稣会 11.斯图谟创立的新型古典文科中学采用(A)教学制度。 A.分级 B.不分级 C.不分班 D.混合班级 12.路德派新教提倡的小学是以(D)子女为教育对象的。 A.贵族 B.上流社会 C.资产阶级 D.下层劳动人民 13.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A)为理论基础。 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14.卢梭是反对(B)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5.赫尔巴特的教学代表作是(C)。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转》 1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A)。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论述题 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 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 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 答:1、提倡及早施教;2主张慈严结合 3、要求均爱勿偏 4、主张博习致用 5、重视风化陶染 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 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角度对

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 8、颜之推(名词解释); 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 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 ] 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五指理论的内容;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5×3’=15’) 产婆术: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方法 古儒学校:设在印度古儒,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家中,教学渗透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哲学王: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中成就卓越,特别是在哲学上有着高深造诣的人最终成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智者派:智者泛指有智、有才的人广泛出现构成了所谓的挥着学派 骑士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强壮、虔信上帝、忠君爱国的武夫 教师大学:大学的管理由教师行会负责,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学生大学:大学主要部分由学生管理 城市学校:新兴市民迫切希望其子弟能够接受对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所准备的世俗教育,城市学校应运而生 《大教学论》学年制:除特殊情况外,各年级应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在其他时间接收儿童入校,务使全班同学的学习程进度意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过考试,升入更高的年级 导生制: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一些年龄大且学业成绩较佳的学生充任 导生,预先对其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双轨制:劳动者所受的简陋的教育和贵族子弟所受的精英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是极不相同的 星期日学校:专门招收贫民儿童和童工,在礼拜日上课 公学: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共5卷,用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写成,卢梭在书中尖锐地批判封建教育,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消极教育法:“自然后果教育” 文实中学:偏重实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 《初等教育法》:英国会议于1870年通过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 又称<福斯特法> 形式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洛克 实质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斯宾塞 城市学院: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所以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 大学推广运动:利用大学的师资优势创办一种巡回授课大学,在各地开设课程,扩大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新大学运动: 泛智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但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程度和目的不同

2019级成考学前教育专业高起专复习资料12月份考试资料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1 简述题 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2.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 3.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材料]在实验教育法中,感觉训练无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具进行教学实验,等待孩子的自发反应。……我们的第一套教材是由福禄倍尔小砖块和立方块组成,我们让孩子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让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和准确感知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语言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告诉孩子,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只是触摸,不用眼睛看。最后,让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完全不出错误。练习中共用24 块小砖和立方块,以便使这种游戏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 参考答案 简述题 1.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 2. 杜威怎样论述教育本质? (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评价:杜威教育本质的论述,虽然有些合理的见解,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论述教育本质问题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教育的阶级性,没有把能正确阐明教育在促进社火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3. 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1)顺导性情,鼓舞兴趣; (2)循序渐进,量力而施;

(3)因材施教,各成其才; (4)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价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材料]在实验教育法中,感觉训练无疑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我采用的方法是以教具进行教学实验,等待孩子的自发反应。……我们的第一套教材是由福禄倍尔小砖块和立方块组成,我们让孩子注意这两种物体的不同形状,让他们睁着眼睛,仔细和准确感知这些物体,并反复用语言提醒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体各自特点上。然后告诉孩子,把立方块放在右边,把小砖块放在左边,只是触摸,不用眼睛看。最后,让孩子蒙住眼睛,再重复这种练习。几乎所有孩子都能做好这个练习,经过两三次后,他们就能完全不出错误。练习中共用24 块小砖和立方块,以便使这种游戏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 (1)首先强调了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敏感期,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使感观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她设计了一套“感官练习材料”(也称蒙台梭利练习材料),其中包括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的材料,以触觉为主。 (2)这套材料具有一下特点:按照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分别训练某一种感觉;各种材料使用时,要求尽可能地排除其他感官地干扰,以使所训练的感观得到的印象尽可能地纯正、清晰;教具具有控制、纠正错误的功能。这套感观训练材料活动性强,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3)但是也有两点不足之处:她的感觉训练是孤立地进行地,她孤立地训练幼儿地各种器官,某个活动只用来专门联系某种特定的感觉,割裂了各种感觉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感观教育采取的方法有机械、待办、枯燥乏味倾向,儿童长期利用感观教育进行训练,容易受到操作顺序的束缚,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之《美丽的蝴蝶》课程设计

学前教育之《美丽的蝴蝶》课程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课的内容是: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 一、教材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儿常见的、喜爱的一种昆虫,许多幼儿都有过抓蝴蝶的经历。美丽的蝴蝶能让幼儿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能激发幼儿产生表现美的欲望。此内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 通过欣赏范画中美丽的蝴蝶,激发幼儿画蝴蝶的欲望。二、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3个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征,并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 2、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涂色装饰。 3、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画正面蝴蝶和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上,活动的难点是:要求幼儿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给蝴蝶翅膀上的图案涂色。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范画一幅。画蝴蝶的步骤图

2、油画棒、勾线笔、素描纸幼儿每人一份 3、《交游》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五、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1、观察、比较法,直观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以看挂图,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六、教学流程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郊外的花丛引来了许多蝴蝶在飞舞,进行导入,激发了幼儿想看蝴蝶的欲望。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对称的花纹,比较花纹的颜色。第二个环节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去看蝴蝶,引出范画,引导幼儿对蝴蝶进行观察,比较。通过观察,幼儿能够对蝴蝶的翅膀产生直接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拥有感性认识,在老师的讲解下,幼儿了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征,知道蝴蝶有两对翅膀,一般靠近头部的这对长得更宽大,而靠尾部这对长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对称长的,也就上两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条细细的腿。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案的颜色,引出冷暖色。告诉幼儿红色、黄色是暖色,蓝色、绿色是冷色,像这样一个暖色花纹,一个冷色花纹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鲜艳,对比很明显,也很漂亮。像这种涂色方法叫冷暖色对比涂法。 3、出示画蝴蝶的步骤图,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01282外国教育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东省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教育史 试卷 课程代码:0128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 .《神谱》 B.《工作与时日》 C.《酒神颂》 D.《胜利颂》 2.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突出描写的是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赫克托耳的勇敢 C.阿伽门农的专横 D.奥德修斯的智慧 3.《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是 A .奥维德 B.贺拉斯 C.维吉尔 D.贝雅特丽齐 4.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 A .单线结构 B.框形结构 C.双线结构 D.环形结构 5.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 .马洛 B.乔叟 C.拉伯雷 D.维加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 A .《安德洛玛克》 B.《熙德》 C.《伪君子》 D.《诗的艺术》 7.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A .莫里哀 B.约翰·弥尔顿 C.高乃依 D.约翰·班扬 8.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 .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9.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 .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缪塞 D.大仲马 10.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座位:__________ 密封线

《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史复习 2014年6月 一、基本概念 1、“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2、1996 年我国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和修改而成的。《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规则》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3、《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4、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他反对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5、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1 分)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 25~55 岁的健壮男子和 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 3 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7、奥伯林编织学校 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 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8、开端计划 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 4~5 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 1 年的保育。为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 4岁儿童进行 1 年的长期课程教育,对 5 岁儿童进行为期 8 周的短期课程教育。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 9、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具体地说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她设计了一套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近代各国教育制度 英国: 1、4R:是西欧各国中世纪以及近代初等学校的基本课程。包括宗教(Religion)教育,以及读(Read)、写(Write)、算(Reckon)的基本技能。因这4科的英文名称的第一重音均为R,故称“4R”教育。 2、导生制:起源:1789年,英国非国教派的新教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招收各种基督教派儿童时采用;同时,国教派传教士贝尔在英殖印度招国教派儿童办类似学校。做法:选拔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充当导师,由教师培训后转教其他学生。效果:大大增加了学额,适应了对贫民童工施行初等教育的需求;不能给学生以系统、充分的知识。影响:在英国盛行(1803年取代了主日学校)30年之久,后又传至法、美、意、瑞士等国。 3、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由当时的下议院议员福斯特(Forster)主持制定,故又称《福斯特法案》; 规定:国家拨款,设立公立学校;划分学区,由学务委员会负责督学;实施5-12岁强迫教育;承认此前的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不拨款;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不能强迫学生上宗教课; 意义:宣告了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国家负责、公私并存)正式形成的标志。 4、1868年汤顿报告 1868年,以汤顿为首的“中学调查委员会”发表的长达21卷的调查研究报告; 内容:把文法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古典型学校:上层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升学; 现代型学校:培养军队、义务、法律、文官、工商人才; 职业技术学校:下层子弟,普通职员和文书。 意义:奠定了此后英国三类中学的基础;推动了新型学校的开办。 美国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状况: 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新英格兰地区—— 文法学校:1635年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 1642年、1647年,马萨诸塞强迫教育法 高等学校:1636年哈佛学院,1702年耶鲁学院 中部殖民地—— 教区学校 文实中学(1751,富兰克林,“美国文实中学之父”) 南部殖民地—— 家庭教育+送回欧洲接受高等教育 牧师学校:1740,詹姆斯?莫利牧师创办寄宿学校,华盛顿、麦迪逊、杰斐逊等都从这里学习 高等学校:1693年,威廉-玛丽学院 2、公立学校运动(P186) 19世纪初~1860年,以建立公立初等学校(common school)、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

学前教育课程模式

海伊斯科普课程 开始于1962年,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的学龄前儿童摆脱贫苦的学前教育方案。 (一)理论基础 课程设计者们声称该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 该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程设计者将关注点放在对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者接受了儿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尝试把那些代表该儿童发展阶段水平的技能教给儿童;第三阶段,皮亚杰的儿童作为知识建构者的思想在课程中得到了体现,从那时起,课程设计者将儿童看成是主动学习这,认定儿童能在其自己计划、进行核反应的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学习。 (二)目标、内容和方法 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课程设计者强调的是运算要素,制定的总目标是教“皮亚杰式技能”,课程目标是根据日内瓦研究课题——分类、排序、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而制定的。 第三阶段,总目标依然是认知性的,但发生了几方面变化:保留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但增加了主动学习的部分,设计者们强调他们的意图是将结构化的目标隐含在儿童活动的背景中;具体的目标领域发生了变化;考虑了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 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课程设计者们确定了49条关键经验,以此作为制定课程和进行评价的指标。关键经验包括:创造性表征、语言和文字、主动的社会关系、运动、音乐、分类、排序、数字、空间和时间等几方面。关键经验可被教师用作为安排和解释课程的一种组织化的工具,是教师指导儿童活动及评价儿童发展的框架。(具体的关键经验请阅读教材第207页到第209页) 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做(工作)-回忆”三个环节以及其他一些活动组成。这三个环节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部分,通过这些环节,儿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所参与活动的打算,也能使教师密切地参与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三)教师的作用 主要是儿童解决问题活动的积极鼓励者。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鼓励儿童主动解决问题: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能对材料和活动进行选择;明确要求儿童运用某种方式决定计划和制定目标,并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找到河评判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提问、建议和环境设计,为儿童创造与其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关键经验的活动情景。但,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与儿童自发的活动之间求得平衡。 (四)对海伊斯科普课程评价 不要求购置和使用特殊的材料,唯一的花费在于为儿童设置学习环境。在众多的学前教育方案中,是一种一直能高质量地服务于儿童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方案。同时,这一课程能使教育者自身的倒很好的教育和训练。长期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该课程对人的未来生活产生的影响方面,有其明显的长处。 凯米-德芙里斯课程 课程的目标 最终目标:儿童的“发展”。“发展”是获得高层次的认知和道德的惟一方法。 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或自主性”,培养未来的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考能力,不盲从既成的权威和价值的人。 近期目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 单选 名词解释(个) 简答题 论述题(个) 材料分析 名词解释: .颜氏家训; .三公、三少、三母制度; .艺友制; .恩物; .儿童之家; .行为课程; .五指活动; .武汉蒙养院; .整个教学法; .欧文幼儿学校; .行为课程; .幼稚园课程标准; .活教育;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问答题 .简述张雪门地行为课程. .评述张雪门地改造民族地幼儿教育目地及现实意义 .陶行知地生活教育理论和关于普及学前教育地提法及对当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地启示. .简述陶行知地“创造地儿童教育”思想. .论述陈鹤琴先生地幼稚园课程思想、活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意义. .论述张宗麟先生地幼稚园课程思想. .论述夸美纽斯地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 .论述夸美纽斯地以感官为教育方式地理论. .论述卢梭地自然教育思想. .论述卢梭地感官教育思想. .福利倍尔地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 .简述蒙台梭利地敏感期理论. .论述蒙台梭利地感官教育理论. .近代中国学前教育产生地历史背景. .欧文幼儿学校产生地原因和意义. .简述解放区学前教育地基本经验. .雅典地和谐教育. 名词解释(标注为重点名词) 《颜氏家训》 由颜之推写地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地家庭教科书,用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这部著作影响广泛,流传久远,是我国保存下来最早、影响最大地一本家教著作.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善、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地

教育问题.被认为是家训地鼻祖,家教地典范,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地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公、三少、三母制度(其中三母制为重点名词) 宫廷中选出贵族和官僚大臣中地出类拔萃地男子,负责对太子、王子们地道德、知识、身体地训练,即为保傅制度.西周时期,便有了“三公”、“三少”之设,西汉以后,保傅制度逐步趋向制度化,并得以不断加强.“三少”是“三公”地副职和辅助人员.太保、太傅、太师分别从身体、道德、知识等方便对太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少师、少傅、少保辅助三公.师保傅教育使太子时刻处在一个良好地教育环境中,保证了太子教育质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与此同时,在宫内还有三母制度.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共同承担教养太子地任务.子师负责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地教育;慈母要根据太子地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保母负责料理睡眠.太子、王子早期地道德行为规范地培养与日常生活起居由三母负责,她们陪同太子居住在专门地宫室之中,承担养育太子之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艺友制 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地特点:是运用艺友制. 艺友制便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地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是边干边学. 艺友制幼稚师范教育最大特点、优点: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了师范教育脱离实际地现象. 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师范学校地情况下,也能培养有质量地师资. 节省时间,一年半到两年结业,缩短幼师年地毕业期限. 恩物 “恩物”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地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之所以叫“恩物”,按照福禄培尔地理解,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地能力地,是上帝地恩赐物.福禄培尔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地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地活动技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恩物”是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地一个重要贡献,他地恩物作为幼儿玩具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流传,但由于恩物被赐予神秘主义色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地进一步推广.福禄培尔把游戏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地最好活动,强调幼儿家长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尽情地游戏,不要加以干涉.他地游戏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具有宗教色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是蒙台梭利于年初在罗马贫民区开办地一所招收岁贫民儿童地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儿童之家不收费,但“约法三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行为课程 我国近代著名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提出地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地理论和实践体系.年出版地《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初步形成“行为课程”地理论和实践体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地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地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地两大因素.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地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地整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张雪门行为幼稚课程四大特点:.整体性特征..个体性特征;.经验性特征;.直接性特征.(网络)张雪门地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地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他强调通过儿童地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要求根据儿童地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

课程设计: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程设计思考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程设计思考 摘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的舞蹈技能课程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的加深,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进行更深程度的改革。对我国幼儿舞蹈课程进行全新的设计,并进行彻底的改革,改革主要以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基础,通过改善高职教学学前舞蹈课程,从而在根本上完善我国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舞蹈;高职教学;课程设计 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专业课程,学前教育的舞蹈技能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舞蹈专业课程。舞蹈课应当以培养学生教学为前提,并从实际角度考虑该舞蹈技能课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从而对舞蹈技能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实现舞蹈教学技能由“继承性”向“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发展。通过有效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舞蹈的平台并且满足当代社会的就业需求,应该对舞蹈技能课程的改革道路进行全新的探索。 1我国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关注。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从事幼儿舞蹈教育方面的人才,而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将来都将有可能从事幼儿舞蹈教育工作。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成立了该门可以培养学生舞蹈才艺与技能的专业课程。

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对幼儿的舞蹈进行教学,以及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应当了解到的理论知识。所以舞蹈教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目前,我国出现了舞蹈教学课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需求问题,由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水平提升较快,而舞蹈教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因此出现了舞蹈教学落后与幼儿教育的水平的现象。由于教学的对象均为幼小的儿童,其在选择要学习的舞蹈类型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现象导致我国高校中的舞蹈教学课程远远落后于幼儿教育行业的转变速度,因此满足不了快速变化的幼儿教育行业的要求,所以高校培养出的幼儿舞蹈教师适应不了幼儿舞蹈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舞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不能与幼儿舞蹈快速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是固定的,所以十分枯燥乏味,缺少创新,使得教学脱离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学前教学的舞蹈教育专业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幼儿舞蹈教育行业,并有效的训练孩子的舞蹈技能。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课程所学习的基本为现代舞蹈,对于幼儿的舞蹈教学方面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自身的才艺技能方面没能有效的提高。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一定的优势。 2如何对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进行改革 近年来,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舞蹈基础,其对舞蹈的认识也相对较为浅薄。较少部分的大学生对舞蹈方面的接触也相对较少,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以后的舞蹈授课当中将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些许的差异,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传授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