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等可能性

4.1等可能性

4.1等可能性
4.1等可能性

4.1 等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

2.理解等可能的意义,会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

教学重点:

理解等可能概念的意义,会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等可能概念的意义,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样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请用生活中实例举例说明。

2、怎样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

(二)情境创设

情境1、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了3支签,并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从中任意抽出1支签。

问题1:抽取后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随机事件吗?

问题2:每次试验有几个结果出现?每次试验有没有第二个结果出现?

问题3:每个结果出现机会均等吗?为什么?

(1、在问题1中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不确定事件为随机事件。2、在问题2回答后引导学生归纳“有且只有

....其中一个结果出现。”

3、问题3让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让学生理解,由于是相同的小纸条,所以出

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并揭示随机结果的均衡性

...。设计以上问题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等可能性概念的几个要素)

小结:在上面的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________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

每次试验有且只有

....其中______个结果出现。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______性,每个结

果出现的机会是均等

..的,那么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学生填写空格)情境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问题1:每次取出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它们都是随机事件吗?

问题2:每次试验有几个结果出现?有无第二个结果出现?

问题3:每次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吗?为什么?

对于问题1,小明说:摸出的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所以摸出白球和摸出

红球这两个事件是等可能的。

小红说:红球有2个,如果给这2个红球编号,那么摸出白球,摸出红球1,摸出红球2,这3个事件是更可能的)

要让学生理解等可能要在每次结果出现机会均等的这个条件下成立,这里由于两种颜色的球数量不等,因而出现机会不均等,则可能性就不等。(2)引导学生理解摸到每一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这样只要把两个红球编上号码区别开来就行了。设计以上问题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小结:在上面的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________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每次试验有且只有

....其中______个结果出现。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______性,每个结果出

现的机会是均等的,那么,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学生填写空格)

(三)共同探求新知

分两部分①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限的

揭示概念:设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每次试验有.

且只有

..结果出现,而且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

....,那么我们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其中的一个

是等可能的,也称这个试验的结果具有等可能性。(板书并用红笔画出概念的4个重要条件

并标上序号,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清关键的条件,

加深影响)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依据。

1、在一个装有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竹签的盒子中,从中任意抽出一支签,抽到三

种颜色签的可能性相同。()

2、掷一枚质量均匀的骰子,出现6种点数中任何一种点数的可能性相同。

()

3、在适宜的条件下种一粒油菜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则“发芽”与“不发芽”是

等可能的。()

(以上三题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练习2: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1次,落地后:

(1)朝上的点数会有哪些?它们发生的可能性一样吗?

(2)朝上的点数是奇数与朝上的点数是偶数,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吗?

(3)朝上的点数大于4与朝上的点数不大于4,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吗?哪一个可能性大一些?

(本题每小问学生回答后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真正理解等可能性产生的原因。进一步

巩固概念)

②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无限的

情境3:已知一个带指针的转盘,指针的位置固定,如图1所示,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三种颜色区域上(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

问题1:这时所有可能的结果有多少个?

问题2:每一次有几个结果出现?有无第二个结果?

问题3: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吗?

说明:问题2继续强调“有且只有”即最多有1个至少有1个。

情境4:如图2所示,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两种颜色区域上的可能性一样吗?

问题1:这时所有可能的结果有几个?为什么?

问题2:每一次观测结果有几个?有无第二个结果?

问题3: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吗?

图1图2图3

情境5:如图3所示,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的位置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吗?

揭示概念:如果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无限个

....,每次

...,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试验有且只有

....,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试验的结....其中一个

..结果出现,而且每个结果出现机会均等

果具有等可能性。(有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所有可能产生结果是无限个)

师生共同小结:无论是试验的所有可能产生结果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只有具备哪几个特征的试验结果才具有等可能性?(①在试验中发生的事件都是随机事件②在每一次试验中有且只有一个结果出现③每个结果出现机会均等)

(从试验的所有可能产生结果有限个,还是无限个来讨论向学生渗透力分类思想),在本章第一节新授课中,呈现本章节的典型情境.

五个情境,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充分感悟事件的等可能与不等可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变式练习

学生举例:举出日常生活中具有等可能的事件,分别从有限结果和无限结果两个方面举例。

反馈练习:

1、A、B两地之间的电缆有一处断点,断点可能出现在哪里?出现在各点的可能性相同吗?

(让学生先说出A、B两地之间电缆可看成有多少个点?断点能否确定?)

2、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一点,该点的位置会有无穷多种可能结果吗?它们是等可能的吗?

(可向学生提问在一个圆面内有多少个点?如果随机的投一点它的位置确定吗?那么该点位置会有多少种可能结果)

3、从一副充分洗牌的扑克牌中任取一张

(1)这张牌是红色、黑色可能性哪个大?

(2)抽出的牌是5和抽出一张牌是10,这两个事件是等可能的吗?

(3)抽出红桃5和黑桃10的可能性相等吗?

(4)抽出的牌是5和抽出王的可能性还是一样吗?若不相等,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重在让学生展开讨论,所有可能发生结果是多少个?每一问中两类事件分别发生了几次?并比较发生的次数,让学生得出有时两类结果出现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时可能性就不一样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作业布置】

习题4.1第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率 绪论 客观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B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

《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和“试一试”,第65~66页例2和“练一练”,第67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能使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和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绿这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形状、大小、材质完全相同)、扑克牌、投影仪等;学生分小组准备红桃A~4、黑桃4这5张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 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出示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并示意口袋是空的)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拿起1个红球和1个黄球)这里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这2个球除了颜色不同外,形状、大小、材质等都完全相同。把这2个球放人口袋里(把球放人口袋),现在口袋里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启发:可能(板书:可能),这词用得好!你能解释为什么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吗?

谈话:对呀: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边讲解边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你们小组的摸球结果怎样?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 讨论:请大家比较各个小组的摸球结果,看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参和学生的讨论,并加以适当引导,明确:各小组摸出红球的次数、黄球的次数不完全相同;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小组都既摸出了红球,也摸出了黄球。 提问:通过摸球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这样的摸球游戏,之所以要让这两个球除颜色外,其他的都完全一样,就是要使每个球都可能被摸到,也就是每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均等的。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 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再问: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1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 比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想一想,同样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和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 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 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 命题 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 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 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 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 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 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 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 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主要有三组: SAP与SO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都几个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 SEP与SIP之间。“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 SaP与SeP之间。“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 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 SAP SEP SaP SeP

SIP SOP 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 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 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 【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只有当全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命题才是假的】不相容选言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q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或者…二者不可兼得” 【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当选言支全真或全假时,此命题为假】 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如果p,那么q“如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有…、一旦…就…、假若…、只要…就…”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如果有前件却没有后件,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命题才假。】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只有p,才q “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 【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也有后件,这个必要假言命题为假。对于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来说,只有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命题才假。】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当且仅当p,才q 【有前件必然有后件,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在前件与后件等值即前件真并且后件真,或者前件假并且后件假时,命题为真,在前件与后件不等值即前真后假,或前假后真时,命题为假】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可能性的大小教案

可能性的大小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7-89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和发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会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简洁性并学会如何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过游戏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价值。为后面根据指定的条件合理设计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做知识铺垫。教材在呈现本专题的内容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呈现了提供给学生开展试验活动的材料,通过学生的试验进一步必会磨出一个球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其次呈现了“想一想”的内容,通过讨论结果,将描述可能性的语言“不可能”、“一定能”转化为数据表示,为后续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作了铺垫;我对教材做了稍微的变动,因为我想让学生对概率有一个较直接的认识,而不是单纯的教会孩子们如何用数来表示这个可能性的大小,而是告诉他们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来表示它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何体现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和价值,并且把这一思考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选择了让学生经历学习、猜测、推理、试验验证、反思、应用等学习历程,希望能上出数学课的研究气氛。 学情分析 因为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在四年级的学习中,他们又认识了可能性,而本节课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他们可能会对游戏中的出现的问题会比较感兴趣,而这也是我这节课的难点所在。我会引导他们游戏、讨论、发现、思索等等,探索出我们的本节课的“魂”。根据对我的学生的了解,我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实验,找到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的矛盾点,从而开始探索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他们能够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猜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验证假设的过程,体验概率感念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对话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可能性,了解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培养唯物主义辩证思想; 2、通过动手试验、数据分析、体验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白球和黄球若干个、布袋子若干

事件的可能性

《事件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本节内容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对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科学。本节课教会学生学会怎样用活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对一些稍微复杂的现象,使学生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为接下来“事件的概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能用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表示事件的可能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活动操作、合作交流、尝试归纳、总结提升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随机事件的特点,随机事件概念的形成过程,准确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

能发生的结果。 难点:列表和树状图学生不太熟悉,如何运用它们表示一些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利用动手操作实验突出重点,学生对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活动印象会格外深刻,动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与记忆,通过练习的设置使学生强化重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结合游戏活动法,利用变式,改变一定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难点的教学。 二、教法分析: 新的数学教育观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我遵循了以下的结构模式:创设情景→活动探究→合作交流→尝试归纳→总结提升。由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和试验、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概念。在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让学生动起来,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欣赏 (结合动画欣赏)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天有不测风云”,“预计明天。。。。。。”这句话被引申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

五年级数学上_第六单元可能性大小知识点及练习

可能性练习题一、摸球游戏

练习: 1、填一填 (1)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可能性是 1。() (2)盒子里有红球1个、白球3个、黄球3个,任意摸一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3/7。() (3) 0乘任何数得0的可能性为 0。() (4)一粒有数字1~6的色子,任意投掷,出现数字1的可能性为1/5 。() 2、从1~10共10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 抽出2的倍数的可能性为(); 抽出3的倍数的可能性为();

抽出质数的可能性为(); 抽出合数的可能性为(); 3、(1)一定能发生的事的可能性用数字(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事的可能性用数字( ) 表示。 (2)一个盒子里有1个白球,2个红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 (3)左图表示的是一个盒子里,红球和绿球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那么从这个盒子里摸 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绿球的可能性是( )。 (4)一个盒子里装红、黄、白三种球共12个,已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 2,摸到黄球 的可能性是1 4 ,那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有( )个白球。 (5)用数字表示可能性。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可能性是( );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星期 天的可能性是( )。 (6)在一个正方体的一个面上标上数字“1”,两个面上标上数字“2”,其余每个面上标上 数字“3”,掷出后“1”朝上的可能性是( );“3”朝上的可能性是( )。 (7)一枚一元的硬币,抛出后,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一枚5角的硬币抛出后反面 朝上的可能性是( )。 (8)一个袋子里装5个球,有2个白球。从袋子中摸一次, 摸出的是白球的可能性是 ( ),要使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为1 2 ,袋子里还应增加( ) 个白球。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入冬以来北方某地没下雪,因此说这个地方下雪的可能性是0。( ) (2)一个盒子里装了红、黄两色数量相等且除颜色外都同样的球,那么摸到红球和摸到黄球 的可能性相等。( ) 四、下面是五(1)班同学的身高统计。(15分) 身高/cm 130-135 136-140 141-145 146-150 151-155 156-160 161-165 人数 2 4 8 14 12 5 3 (1)从这个班里任选一名同学,身高是(136——140)cm的可能性是( )。 (2)从这个班里任选一名同学,身高是(141——145)cm的可能性是( )。 (3)从这个班里任选一名同学,身高是(146——155)cm的可能性比1 2大吗? 二、活动设计方案: 1、要在一个口袋里放入若干个红、黄、蓝不同颜色的球,使得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红球的可 能性为,应该怎么办呢? 2、在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正方体掷出后,“3”朝上的可能性为, 与同学交流你的做法。

浙教版初中数学2.1《事件的可能性》教案

《事件的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例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会用列举法(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 过程和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师生合作的形式,通过有趣的游戏 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用观察、实验方法认识事物,学会分析实验数据,从中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 教学准备 两个乒乓球(一个黄乒乓球,一个白乒乓球),硬币(课堂向学生借),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有一位语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关于畅想未来的作文,要求对现在不可能发生的事物进行幻想,各位同学写好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不要交流,并且把作文放在信封里保存好,等五十年后同学们聚会时带上并拆开相互传阅,五十年后,同学们如约聚会,相互拆阅了各自尘封已久的那篇作文. 当他们看完所有的作文后,全都兴奋不已,感慨万千,原来,在他们青少年时代,未见过的也无法预言的事情,竟有很多都变成了现实.由不可能到可能,显示着社会的进步.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刚才故事中提到的不可能和可能性事件. (二)创设情景,导出概念 1.情景引入 (1).掷硬币如果我们将一元硬币向上抛起,然后让它自然下落到地面,国徽面一定朝上吗? (2).投骰子如果我们将一枚6个面上分布着不同点数的“骰子”掷出后,我想得到抛出的点数是“6点”,一定能做到吗? 在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之后,老师继续提问: ①此之外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的事件吗?

小学数学《可能性大小》教案

《可能性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 教学目标: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游戏的公平性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我拿出事先准备的几个盒子{盒子上设计了一个拳头大的口},每个盒子里装有两个球,有的盒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全是黄球,有的盒子里放的是一白一黄两个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盒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可能性问题,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数学迷宫探索这些可能性问题,好吗? 板书课题:可能性大小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讲解 2、出示例1 【例1】小立为全班同学参加运动会购买运动装,他统计了全班同学服装号码。

从全班中任选一个同学,他的服装号码是65或70号的可能性比12 大吗?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盒子里有5个白球,3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 )。 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教师总结, 3、出示例2 【例2】盒子里有9张红桃,1张梅花。小强任意抽出一张,他抽到什么花色的可能性最大?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

踩汽球 目的:活跃气氛,增进协调性和协作能力。 要求:人数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组成一组,共五组。 步骤:当场选出十名员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四、课堂小结: 1.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1)无论怎么实验,无论做多少次实验,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的可能性就是“0”。 (2)无论怎么实验,无论做多少次实验,“一定能”发生,并且只有这一种情况发生而没有其他情况出现的事件,它的可能性是“1”。 (3)要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只要数出总共的数目做分数的分母,要求的事件出现的数目做分数的分子,可能性就可以用真分数来表示。 2.用实验法验证可能性的大小:当两种事件都存在时,则这两种事件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在众多事件当中,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设计方案:当两种事件都存在时,则这两种事件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在众多事件当中,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小。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设计活动方案,应用的是逆向思维,也就是数学中的倒推法。应用逆向思维可以设计出我们需要的可能性方案。

2.1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教案及反思13

2.1事件的可能性 一、教材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在今后的概率学习中几乎所有问题都会涉及,准确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及分析简单随机事件中各种可能性是学好概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起点。 学情分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对本节课的设计是关注易错,理解提升,教会学生把生活中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渗透统计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能力目标: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会用列举法(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 (3)情感目标: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包括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事件分类。 四、教学难点:用列举法(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准备 若干个纸盒和黄、白颜色乒乓球若干个。

六、教学流程 摸球游戏引入课题形成概念应用概念 例题探究实验操作变式提高回顾总结 七、教学活动 (一)摸球游戏引入课题 1、游戏规则:在一个箱子里放有2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黄球。 ①摸出后放回,请学生摸球(参加摸球的同学必然会摸到黄球) ②分别由三位学生参加摸球游戏,摸出后不放回,问第三位学生可能摸到黄球吗?(给出课题:事件的可能性) 2、利用游戏引入新知 问:根据事件发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你能将上述事件分类吗?如:第一位和第二位学生摸到黄球是必然发生的属于必然事件;如:第三位学生摸到黄球是必然不会发生的属于不可能事件。 思考:如何改变游戏规则,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不到黄球? 生:在一个箱子里放形状大小完全一样黄、白各1个的乒乓球。此时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不到黄球属于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归纳: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事件分为三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 (说明:由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形成概念: 1、在数学中,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概率统计客观题

1、设B A 、为任意两事件,若B A 、互不相容,则B A 、也互不相容。 2、概率为零的事件为不可能事件。 3、若两个随机事件互不相容,则它们必然相互独立。 4、设事件B A 、互不相容,且,0)(0)(>>B P A P ,则)()(A P B A P =。 5、设)(x F 是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则有()()1,0=∞+=∞-F F 。 6、设X 是任意一个随机变量,则有()()()a F b F b X a P -=≤<。 7、设)1,0(~N X ,则{}{}1002P X P X ≤=<=。 8、设()2,0~U X ,则X 的分布函数为()?????<<=其他 ,020,2x x x F 。 9、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一定是连续函数。 10、二维连续随机变量的两个边缘密度函数完全可以决定它的联合密度函数。 11、若随机变量X 和Y 独立同分布,则X Y =。 12、若随机变量X 和Y 不相关,则X 和Y 必独立。 13、设X ~),4(2 σN ,则当σ变小时,{} 43P X σ-<的值不变。 14、设()()10~,1,0~2χY N X ,则 ()10~10 t Y X 。 15、在假设检验中,经检验接受原假设0H ,证明0H 所述的命题是绝对正确。 16、设()n X X ,,1 是取自总体()p B X ,1~的一个样本,其中p 未知,10<

阶级意识:客观可能性与辩证的中介

阶级意识:客观可能性与辩证的中介 ——读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张一兵 【专题名称】外国哲学 【专题号】B6 【复印期号】2000年06期 【原文出处】《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00年02期第59~63页 【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青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阶级意识理论。作者认为,青年卢卡奇首先对阶级意识特别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进行了历史发 生学的分析,既肯定了其相对于封建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又深刻揭示了这 种虚假阶级意识内在的二律背反。青年卢卡奇提出,不同于资产阶级阶级意 识的直接性拜物教,无产阶级通过批判的中介性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必 然形成具有历史透视感的先进的阶级意识。这是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真 正思想武器。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直接性/中介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145[2000]02—0059—05 以我的研究结果,不同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物化颠倒观点,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却是建立在韦伯式的生产物化(对象化)之上,这也意味着,只要有一天存在物质生产,物化就会一天发生[关于青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研究,笔者将另文详述。]所以,这种现实的历史悲剧只有从浪漫主义的意识解放中得到解脱。这也是他的理论逻辑终结点为什么必然是阶级意识的原因。在青年卢卡奇看来,客观可能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核心,这也是欧洲革命的希望所在。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他对阶级意识的历史分析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的;但他对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确认却是黑格尔式的[青年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集中表现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两篇论文中,一是《阶级意识》一文,二是《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文的第二、三两节。] 一、阶级意识的历史发生学 在青年卢卡奇的分析中,所谓“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典型的地位”。(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4—105页。)这是一种很形而上的规定。通俗一些说,青年卢卡奇是以一种与社会发展特定状况相关的客观可能性为尺度,以确定作为一定阶级的总体意识状况。他将这种研究意识的方法称之为“与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关系”的“具体的研究”。(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4页。)也就是说,只能研究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相关的历史的社会意识。“与具体的总体以及由此产生的辩证规定的关系”必然会产生“客观可能性的范畴”。这种客观可能性基础之上的意识研究也就是“将意识与社会整体联系起来,就能认识人们在特定生活状况中,可能具有的那些思想、情感;如果对这种状况以及从中产生的各种利益能够联系到它们对直接行动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予以完全把握,就能认识与客观状况相符的思想和情感”。(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行测]逻辑判断之可能性推理解题技巧

为什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设有判断推理题型?判断思维能力是人的思维能力的核心部分,其涵义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能力。通过对一个人的判断推理能力的判定,能够反映出他对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而国家公务员所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的对象、内容都是非常复杂的,且工作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判断推理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为完成日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才将判断推理作为一种基本的测试题型列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需要报考者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从历年考试真题以及大纲中所给的例题可以看出,20XX年逻辑判断部分的考查内容将仍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一般会出现六大题型(即

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中的3-4种,但重点依然会是削弱型题目,这类题目是批判性思维在考试中的典型应用。此外,也会适当考查必然性推理题目,主要涉及复言命题推理和分析推理类题目,这类题目可以更好地考查报考者是否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 针对逻辑判断部分的考试特点,我们在备考时要重点把握可能性推理的六大题型(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及各自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前提型题目,在20XX年国考中共考察了5道,前提型可以归为支持型题目中。做削弱型、加强型题目首先要对题干论证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其中的关键词来分清论点、论据以及题干的论证方式,还要准确辨别选项间的削弱或加强程度。而必然性推理部分虽然所占比重较小,却是解题的基础,考生要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取快速有效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方法有三: (1)熟记规则。答题时应考者应熟记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果决不能超出前提所规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出的陈述相符。 (2)查找中心句,简化题干,找出题干内部联系。现在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部分的题干越来越长,不仅考查了判断推理能力,还考查了阅读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把题干简化,找到中心句。例如,20XX年真题,“近来,网上出现了一则有关”公务员绿色出行“的报道,即A市教育局通过添置公务自行车,是的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不再派汽车,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公务汽车使用率,B是环保局负责人看了这则报道,认为引进公务自行车能缩减财政开支,于是决定也采取这种做法。以下哪项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教案

课题: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下B)第十一章概率第一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初步运用排列、组合的公式和枚举法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引入,让数学走进生活将生活问题由对具体事例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定义的理性认识,可培养学生的梳理归纳能力;通过归纳定义后再加以应用可培养学生的信息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通过计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提高综合运用排列、组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营造亲切、和谐的氛围,以“趣”激学;随机事件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又有规律性,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及其求法。 教学难点: 等可能性事件概率计算公式的重要前提: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相同。 教学方法: 启发式探索法 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物展示台 教具准备: 转盘一个 教学过程: 附:课前兴趣阅读: 生活中的数学 1、你做过这样的调查吗?我们班在座的同学中至少有两位同学在同一天生日的可能性 多大? 2、无为一中进行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演讲顺序通过抽签决定,抽签时有先有后,你 认为公平吗? 同学们,要想解决上面的问题,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概率吧! 一、复习旧知: 抛掷一枚均匀硬币, (1)出现正面向上;(2)出现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3)出现正面向上且反面向上. 各是什么事件?概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1)随机事件,概率是1/2 (2)必然事件,概率是 1 (3)不可能事件,概率是0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大小》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大小》教案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 二、摸棋子实验A 1、教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

(设计意图:学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 (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收集的过程,为下面的交流作铺垫。) 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从全班统计结果的描述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为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积累直观经验和素材。) 三、摸棋子实验B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然后统计记录。(设计意图:改变事物的条件,让学生猜测,再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力,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2、让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

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观察描述摸棋子结果的过程中,感受摸棋子实验的意义,初步体验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和盒子中放的这种颜色的棋子个数有关系。) 四、摸棋子实验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统计结果,填在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背景下,进行猜测、实验,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2.1 事件的可能性教案(2)(新版)浙教版

2.1 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提出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是一节“概率”的起始课.有关的概念及方法都需从游戏、实验中得到.本节课理解得好差,直接影响“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会用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和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难点是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 三只纸盒和红、黄、白、三种颜色乒乓球若干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老师拿出一枚一元的硬币,说明写有1元字样的是正面,往上一抛,让学生猜一猜,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然后让每一组上来一位同学抛掷.引导学生:硬币没有落地之前,猜测有几种可能?(正面,也可能是反面即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说明:由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猜想、实践、验证、探索新知 在讲台上置放三只放有乒乓球的纸盒,1号盒(放白球),2号盒(放黄球),3号盒(放黄球和白球).放什么颜色球学生事先不知道. 对于1号盒:摸到一个红球.(不可能) 对于2号盒:摸到一个黄球.(必然) 对于3号盒:摸到一个白球.(不确定或随机) 每只盒子都让四位同学去摸,(对于1号盒4个人摸到的都是白球,对于2号盒4个人

可能性大小教案

可能性大小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可能性大小 高埗镇中心小学莫转娣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106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的第4、6、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数据进行猜测与推理的能力;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两个转盘、盒子、红球24个、蓝球6个、漂亮的卡通人物、硬币、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颜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1、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特意准备了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想听吗 (动画播放) 2、猜测: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猴去追小兔,结果会是怎样呢 学生猜测:它有可能追到小兔,也有可能追不到小兔。 师:那追到的可能性会……很小。 3、有些同学认为小猴不可能捉到小兔,有些同学认为小猴还有可能捉到小兔,只是可能性很小,看来,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而且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问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摸球试验来研究,好吗 二、探究、验证 1、试验准备。

(1)介绍试验材料。 师: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都装有红球和蓝球。 (2)说明试验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要求进行摸球试验,摸球20次,根据摸球的情况完成好摸球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然后观察统计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3)提出注意事项。 师:最后还请同学们特别注意:摸球时不能用眼晴看,摸球试验结束后不要打开盒子,能做到吗下面请小组长拿出记录表和统计图,就可以开始试验了。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各小组试验,教师巡视。 (2)观察、汇报。 师:谁把你们组的试验结果给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3、推测、验证、归纳。 (1)观察。 (集中展示各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6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呢(学生汇报) 师:(疑惑地)咦!每个盒子里都有红球和蓝球,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小呢 (2)思考。 师:这都是你们的推测,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打开盒子看看。) 师:好!莫老师数三声,我们就一起把盒子打开吧!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盒子里有几个红球有几个蓝球知道了这两种色球的数量,再联系刚才的试验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师:也就说,在摸球试验中,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与球的数量有关。) 师:如果让你在自己小组的盒子里再摸一次,你觉得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大为什么好,请6个小组长一起来摸摸看。

2.1 事件的可能性教案 (新版)浙教版

2.1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个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与态度: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通过可能性的大小来理解概率的概念. 2.难点:概率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设计】 一、梳理知识 1、 下列条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 (1)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报新闻; (2)明天会下雨; (3)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4)在只装有黑球的箱子里摸到了红球; 2、如图,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转动转盘,转盘停止时,指针一定落在1区域; (2)转动转盘,转盘停止时,指针可能落在2区域; (3)转动转盘,转盘停止时,指针不可能落在3区域; (4)转动转盘,转盘停止时,指针可能落在2区域或4区域; 3、分别写有0至9十个数字的10张卡片,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任抽一张。 (1)P(抽到数字5)=________; (2)P(抽到偶数)=_ ________; (3)P (抽到小于9的数)=________. 知识结构框图: 在简单情景下用列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概率P=0 概率0

行测判断推理之可能性推理-力度对比

行测判断推理之可能性推理-力度对比 我们在做行测判断推理题目的时候,最让人感觉似是而非、无所适从的就是可能性推理的加强和削弱的题目了,往往同学们可以在四个选项中很快排除掉和题目要求相反的选项,但是在剩余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在多个选项中把握好力度的比较,其实对于削弱和加强的题目,我们一直强调做好两点很重要,第一,是什么,第二,怎么选,“是什么”无非就是要弄清楚题目的逻辑主线,命题人的思维方式,知道其漏洞,“怎么选”指的就是力度的比较,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在实际的题目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区分,如何去比较。 第一个对比的角度就是“必然”大于“可能”。顾名思义也就是必然削弱大于可能削弱,一些表示必然的词语例如:必然、一定、势必、肯定、必定。一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例如:或者、也许、只怕、能够、恐怕、可能、大概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性推理的加强和削弱的题目,我们要在合乎题目逻辑主线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力度最强的,但是不要仅仅依靠外在形式进行判断,看到必然和也许就去选,我们还要关注与题目的相关性。 【例1】黄花梨、紫檀、红酸枝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三大原料。黄花梨现在已经几近绝迹,素有“十檀九空”之说的紫檀,也已经没有大料可用。因此,红酸枝木料的价格将会大涨。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1)红酸枝因越来越受到红木家具爱好者的追捧而价格大涨 (2)黄花梨和紫檀的供不应求,可能会导致红酸枝的价格大涨 【答案】(1) 【中公解析】题目中作者的观点是“红酸枝木料的价格将会大涨”,上涨的原因是黄花梨和紫檀已经无料可用。从相关性来看,两个选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题目的观点,但是在证明红酸枝的价格到底会不会大涨的问题上,第二个选项存在两面性,两种情况,因为选项的表述为“可能会导致红酸枝的价格大涨”,既然为可能,那就有可能上涨,也有可能不上涨,因此该选项属于可能性的加强,力度不如第一个选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