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云南昌宁苗族服饰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

以云南昌宁苗族服饰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

王伟,曲艳玲

(保山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昌宁苗族服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地处西南边陲,原始保留相对比较完整。在当前,如何借鉴、利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并探索新的更为持久有效的保护、开发、传承方式与方法,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昌宁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2-0206-02 苗族服饰文化是苗族风俗习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苗族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迁徙而且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积淀的民族文化信息如磐石重压之下的小草寻找着生发的机会,最终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记录在了苗族服饰上并世代相传。从历史的角度看,苗族服饰形象地记载了苗族不断迁徙的历史,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看成是“穿在身上的历史”;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记载同时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情况;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看,苗族服饰的图纹装饰是苗族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源于自然却又独得心源,具有质朴而强烈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尤其是传统的苗族盛装可以说就是精美的艺术品。但我们已经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同化过程中,处于文化变迁背景之下的作为表现苗族文化特征的苗族服饰,代表不同时代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的款式、纹样造型在变迁过程中有的已经永远消失了,制作的工艺也衰败了。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苗族服饰文化赖以存在的原生态社会环境逐渐地消失,现代文明的快节奏加速了苗族服饰衰退的进程和速度。苗族服饰作为农耕时代苗族人民族群认同标志和生活必需品以及衡量妇女才智的标尺的时代已经过去,制作耗时、穿着繁琐的苗族服饰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已经远远逊色于彰显个性、舒适方便的现代服饰,这使得苗族服饰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成为民俗博物馆中的典藏品或民俗表演中的仪式服而退出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丧失原生态意义的境遇。

一、昌宁苗族服饰的文化价值

云南保山昌宁苗族服饰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枝,因远居西南边陲的深山一隅,到目前为止原始保留相对比较完整,包含了丰富的原始文化和历史文化信息,是苗族社会的历史记忆,是苗族社会崇拜观念、宗教观念、习俗等的原始文化的历史反映和艺术反映。对苗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影响,与其他地区苗族文化一起,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苗族服饰制作相伴而生的棉、麻、染料等作物的栽培种植、材料生产制作、传统工艺技术、生产工具设备、口头文化的创造传承等,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长久动力,是考察苗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昌宁苗族服饰因制作精美,已逐渐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力并具有开发的潜力。利用昌宁苗族服饰的装饰元素开发设计制作工艺品,在艺术创作中,把昌宁苗族服饰元素运用到美术作品中,把服饰凝聚的历史、文化编成歌舞剧。把昌宁苗族服饰作为保山的一张文化名片,是发展保山文化旅游产业、构建保山文化形象的很有价值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保护昌宁苗族服饰,加大保护性开发研究力度是当今边疆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基本要求。

二、保护性开发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意义

作为农耕时代文明产物的苗族服饰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之时已经进入到一个生死存亡的拐点,要么成为历史的遗迹在博物馆中被追忆欣赏,要么努力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得以传承和发展。任何一种文明的消失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不幸,保护性开发是诸如苗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苗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技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苗族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完全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因此,以艺术人类学、

艺术发生学、艺术生态学、艺术设计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市场营销理论等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挖掘苗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苗族服饰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整理,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从苗族服饰的纹样、色彩入手,研究其审美意蕴,提炼可供借鉴开发的审美元素,结合其制作材料和工艺,设计制作出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和生活用品,并以此为例探索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保护性开发的应用前景

利用苗族服饰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制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同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个性需求和文化需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能够创新设计、保持特色、与市场经济接轨,相信对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对促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会都会有一个很好的作用。

四、国内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内学者也相继开始相关的研究工作,各地成工申请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关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旅游视角的保护开发上,例如建立民俗村、博物馆、主题公园、表演实景舞台剧、举办民族服装节、编唱歌曲等,这种基于旅游视角的保护和开发虽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但主要起到展示作用,主导思想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吸引旅游。政府的旅游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因为这种方式忽略了民间百姓的传承主体作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来说只能起到一种轰轰烈烈的表演作用,真正的传承作用还是比较弱。

“昌宁苗族服饰”,在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告中,名列第513位,序号为“民俗-Ⅸ-65”。目前有关对昌宁苗族服饰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有几篇论文和昌宁文化馆罗金荣的专著《中华文化与昌宁苗族服饰》一部和画册《昌宁苗族服饰写真》一本。昌宁县政府在宣传和保护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实施了“一书、一剧、一歌、一画册、一MTV”的“五个一工程”,罗金荣的成果正是其中的两项。但这些工作只能起到宣传和一定的保护作用,也是属于展示的范围,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现阶段乃至以后如何在保护基础上进行有效传承和开发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一条新的途径,即保护性开发作为补充。

有关非物质文化的相关技艺掌握在民间百姓的手里,如果使传统技艺在市场经济中找到用武之地,让掌握传统技艺的老百姓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激发起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愿望和热情,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其中,将是旅游视角之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式,政府和百姓在这里将进行利益主体的转换。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应该以保护性开发为立论和实践基础,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为目的,以市场经济利益的实现和合理分配为内驱动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利用元素应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上,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又使之得到很好的传播与继承。模仿只能兴盛一时,关键是要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并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对于农民来说,生存是第一要务,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是他们的追求目标,民间百姓学习本领或传承技艺当然也不会脱离这一生活目标。民间百姓不会为了兴趣爱好而去学习对自己生活没有帮助的东西,也不会单纯为了审美而去学习民间艺术。保护性开发要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为目的,使传承人在市场经济当中找到立足之地,获得可以让他们实现生活目标的经济利益,这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根本保证。

五、保护性开发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一是艺术人类学以及艺术发生学和艺术生态学理论。作为服饰艺术,昌宁苗族服饰是具有审美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品,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需要用艺术人

类学的理论来研究。

第二是现代工艺设计理论。运用现代设计理论指导苗族服饰元素工艺品的设计,有助于设计出体现民族特色、符合时代审美要求、广大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工艺品以及生活实用品。

第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昌宁苗族服饰是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遗产,对它的研究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指导。

六、保护性开发的创新优势

对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目前主要是基于旅游视角的复制和展示性质,政府及主办方是旅游经济利益的主要受益者。老百姓或者说传承人是被动的,属于演员的角色,他们的传承热情还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这种旅游开发看上去很热闹,但具有片面性,从长远来看,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缺少内在的驱动力,而保护性开发在这一点上能有所突破,能让更多的民间百姓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实现保护性开发。

利用昌宁苗族服饰元素及其传统工艺技术进行保护性开发研究,设计开发制作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既实现传统技艺服务现代社会的功能,又使掌握传统技艺的民间百姓有机会在市场经济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引导和扶持老百姓依靠自己掌握的传统技艺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从根本上激发传承和保护的热情。

综上所述,从本文视角对苗族服饰进行保护性开发研究探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人系统地研究和实践过,这种新的探索和实践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无疑将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经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