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1: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

作业1: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

作業1:自我介紹認識新朋友
嗨!
我是嘉義市蘭潭國小的五年級老師!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與各位教育界的先進互相學習觀摩。
希望在這課程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各位伙伴,大家互相加油鼓勵吧。>-<

5-1和6-1議題討論繳交區
我贊成江老師的說法,九年一貫將許多本來是五六年級的課程往國中拉,但卻忘了課程通常有延續性,造成很多時候需要用到的先備知識之前沒有教,孩子對數學越來越懼怕,家長越來越不信任學校,一股腦將孩子往補習班送.再者,有時學校使用的銜接課程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很多都是他們四年級已學過的,這樣本末倒置的作法,讓人對下一代孩子的數學能力感到憂心.
> At 2004/09/29 10:37:21, 江龍景 (cy93004) say:
> 為了培養學生的演算能力,抽象能力與推論能力及溝通能力,有必要把數學課程作全方位總體性的檢討與正,把較不符現階段學齡兒童能力的數學課程加以刪掉或往後延後,這是很正確的方向,但其衍生的問題,卻導致前後課程有落差,而必須編寫銜接課程來補強,我覺得也未免太草率了,政策的改變之劇,令人難以接受外,只顧階段性的需要,而忽視學子學習數學該有連貫性與一致性.當各版本的補強教材只有題目而鮮少學習內容時,可曾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數學課程必須連同高,大學一齊連貫性的修改,使小學到大學連貫到底,而不是東銜接,西銜接的補破洞,這絕非是學子之福.
> 以上之我見 僅供參考
作業2:5-1和6-1議題討論繳交區
> At 2004/09/29 09:59:34, 呂宜璋 (cy93006) say:
> 面對課堂間的小抽問或是小測驗
>
> 通常學生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
> 因為往往只有單純的數字運算
>
> 但只要跟文字一組合在一起就......-_-#
>
> 就像振富老師說的
>
> 學生往往會卡在題目的文字遊戲中
>
> 明明會,但就是不知從何下手
>
> 通常我除了會幫他們解釋外
>
> 還要他們多看看文章
>
> 因為如果沒有語文邏輯推理能力來"看懂題目"
>
> 又要如何解題?
>
> --
> posting from [163.27.59.99]
>
有同感
很多時候對於學生的(單純)
當老師的真的只能苦笑
明明只要是計算題
每個人都解的很好
但只要是應用題
學生就不會寫了
問他們為什麼不會
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看不懂題目
真不知道他們是數學不好...還是語文能力低落...
所以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課堂上解釋題目...
不然就用日常生活就遇的到的情境來解釋...

作業4:5-3和6-3議題討論繳交區
標題 Re: 為什麼?
> At 2004/10/04 12:06:49, 蔡榮貴 (cy93012) say:
> > At 2004/10/04 10:33:09, 吳明亮 (markwu) say:
> > 這表示
> > 孩子對分數的概念「不清楚」
> >
> > 回到「認識分數」重新教過

> >
> > > At 2004/10/03 20:32:29, 蔣明仁 (paes93080) say:
> > > 在教的舊經驗裡,如果分子相減,那小朋友會問,那分母為什麼不相減呢?
> > >
> > > --
> > > posting from [219.71.68.90]
> > >
> > 沒錯!「分數」的觀念要很清楚,才能有辦法瞭解「分數的加減、乘除」。
> >
> > --
> > posting from [163.32.189.223]
> >
>
>
> --
> posting from [163.27.58.200]
>
對於分數的乘法(分數乘整數)
孩子都知道用分子乘就對了
但卻不知道為什麼
當老師出了一題7÷8×6=( )
孩子竟然會寫成8/7×6=48/7
由此證明
孩子對於分數的概念根本不清
只好從頭說明
唉...對於分數...
果然是孩子的惡夢..
老師得地獄啊
作業5:5-A,5-7和6-A,6-7議 ...
補充回應他人論述
我的做法也跟淑華老師一樣..
先購買一些與五年級相關的數學書籍..
隨課程單元先做先備知識的複習..
順便作銜接..
最後在上完整各單元時在做加深加廣..
我覺得這樣上下來..孩子的接受程度很高..
但老師的確需要多花一些心思
> At 2004/10/25 14:36:14, 郭淑華 (paes93014) say:
> 銜接的部分應於平時課程中納入,並如顏老師所說,
> 我也買了幾本關於5.6年級銜接補充教材.可以依照課程進度
> 派作業給學生練習.份量8-10題.並檢視學生的習寫狀況,
> 了解學生是否吸收.另外,如蔡老師所說後續的訂正與檢討是
> 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老師就要多辛苦一些了
>
> > At 2004/10/25 13:20:40, 林嘉雯 (paes93033) say:
> > > At 2004/10/25 11:18:29, 蔡麗惠 (cy93065) say:
> > > > At 2004/10/24 19:48:28, 許雯鈞 (paes93063) say:
> > > > 我會把該銜接的部份
> > > > 放入平常的上課中 給予加深加廣
> > > > 也會每天派大概10題的作業給他們
> > > > 讓他們多練習 熟悉基本的概念
> > > > 這些練習也放入平常考查中
> > > > 當然所佔比例有限
> > > > 上課需要的觀念就多補充
> > > > 雖然這樣造成進度會比較慢
> > > > 但 應該還沒值得的
> > > > > At 2004/10/18 18:57:02, 顏玉菁 (yugin) say:
> > > > > 因為上個學年任教四年級,
> > > > > 所以較熟悉學生在四年級所學之課程,
> > > > > 與五年級相較有哪些該銜接補強的,
> > > > > 我的作法也是在坊間買些參考書籍,
> > > > > 參考其題型,再編擬些練習題,
> > > > > 融入於相關的單元中。
> > > > > 每天的作業安排上,
> > > > > 也都有約略10題以內的題目,
> > > > > 讓學生練習。
> > > > > 要花的時間較多,可是教給學生的東西較為紮實。
> > > > > 但涉及在四年級時,有些老師也會自動在課程上予以補強,
> > > > > 所以其實嚴格來說,每位學生的起點行為也會有所落差。
> > > > >
> > > At 2004/10/25 11:15:02, 蔡麗惠 say
> > > 我的作法和

上面顏老師的作法很接近,但是
> > > 經過實作所得年來的回饋之後,個人覺得
> > > 因為與五年級相較該銜接補強的內容,大部份都參考坊間買的參考書籍,
> > > > > 「參考其題型,再編擬些練習題,
> > > > > 融入於相關的單元中。
> > > > > 每天的作業安排上,
作業6:5-B和6-B議題討論繳交區
我曾經做過的數學日記..
我的方式是上玩一個概念就請孩子寫出今天數學課學到的概念..
方式不拘..可能是請他們設計一個題目..
有時會讓他們用圖畫表示..
也會請他們寫出概念不清楚的地方..
有些像日記書..
但內容都是有關數學的..
實施的效果還不錯..
> At 2004/10/31 10:44:40, 顏怡欣 (paes93012) say:
> 看到一些文章說數學日記很好
>
> 不過不知如何下手耶
>
> 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一下
作業7:5-4和6-4議題討論繳交區
> At 2004/10/07 10:36:14, 吳明亮 (markwu) say:
> 真的無關嗎
> 您再仔細思考一下
>
> > At 2004/10/06 17:10:24, 陳明德 (cy93050) say:
> > 例如說:一袋糖果100顆,小明吃了0.53袋,請問還剩下
> > 多少袋?100顆似乎和這個題目的結果,一點關係都沒有。
> > 我的意思是這樣的。為什麼不延伸題目呢?可以問還剩下
> > 多少顆呀!我知道這個範圍只在討論小數的加、減法,
> > 那就別提到一袋糖果的數目,只單純用一袋糖果即可。
> > 因為小朋友常被題目弄得糊里糊塗的。
> > 又例:一包水餃200粒,媽媽煮了0.35包,還剩多少包?
> > 就有小朋友用2減去0.35。
> > > At 2004/10/01 12:19:09, 吳明亮 (markwu) say:
> > > 我對「題目的第一句話,通常和結果沒有什麼關係」
> > > 這句話
> > > 很好奇
> > >
> > > 可以舉例說明嗎
> > >
> > > > At 2004/09/30 21:00:42, 陳明德 (cy93050) say:
> > > > 育邦:我是明德
> > > > 雖然是同校,同年段,但互動的時間,卻是少之又少。
> > > > 沒辦法。有時候進教室之後,連出教室的時間都沒有。
> > > > 五年級的二位小數,翰林版給我的感覺是:
> > > > 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而且都在做重覆的練習。
> > > > 題目的第一句話,通常和結果一點關係都沒有。
> > > > 有時我會順便把題目延伸,請小朋友們算出幾個?
> > > > 這樣的教法,是不是適合,坦白說,我也不知道。
> > > >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內容並沒有隨著題目的增加,
> > > > 而加深其深度,這應該是我目前的困惑吧!
> > > >
個人覺得告訴孩子一包有幾個,對孩子來說或許有些困擾,但對數學布題來說確是必要的,如果沒記錯,這種題目到最後會請孩子算出吃了多少包?總共有幾個?其實就是在讓學生了解單位量的不同,單位數也會隨著改變.而且個人覺得站在學生的立

場來說,吃了0.53袋,若一袋有30個,請問孩子不會有疑惑嗎?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布題是有需要的.
作業8:5-5和6-5議題討論繳交區
嗯..很不錯的說法..
其實除法不外乎都是在求單位數或單位量..
所以使用生活情境是一個很合適的方法..
> At 2004/10/21 11:02:46, 王鴻銘 (pa173) say:
> 例如:5÷(1/2)=?
> 我會畫五個圓餅,告訴小朋友,如果現在要把五個圓餅以每人半個去分給小朋友,問可以分給多少小朋友?
> 解說:因為每個餅都分割成一半,都是1/2,所以五個餅可以切割成10個1/2,所以答案是10。
>
作業9:5-6和6-6議題討論繳交區
我記得曾經在研習時聽其他老師分享..
他們在時間這個單元是設計一個情境讓孩子去實際感受時間的長短不同..
我覺得很有趣..而且孩子也一下就瞭解了..
我想時間是很生活的概念..
從日常生活中去引導..
可能會更有用..
> At 2004/10/22 09:36:11, 蔡佩珊 (cy93048) say:
> 時間數化量化,對於孩子來說很難理解!請教有好方法嗎?
作業10:5-8和6-8議題討論繳交區
我記得我曾經利用學校資源回收的各類回收量來上統計的單元..
我發現不但讓孩子的概念清晰..
還培養了他們環保的概念..
所以利用孩子周圍事物引導統計概念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At 2004/11/01 09:05:29, 蔡佩珊 (cy93048) say:
> 各位先進:
> 個人用孩子周遭事物引導瞭解統計概念,例如:選舉、統計菜單等,更利用Excel統計等軟體,讓孩子瞭解原來統計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技能!
作業11:5-C和6-C議題討論繳交區
記得那天家長問我..
他教孩子通分和約分的方法是用短除法..
而他的先生教孩子又是另一種方法..
到底孩子應該學哪一種..
哪一種答案才是老師喜歡可以接受的..
我想了想回答她..
只要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
就算他畫圖給我看..老師我還是接受..
或許這就是一本多綱下..每個家長的恐懼吧
總是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
所以學校的也學補習班的也學..
再猛一點的就用自己的舊經驗再加強一次..
解題的多元可以增加孩子的思辨能力..
但若是家長給的多元解法..
我想只要造成孩子更大的負擔
> At 2004/11/30 10:55:48, 陳桂香 (cy93043) say:
> 九年一貫之後
> 學生的學習視野加廣許多
> 只怕學校鼓勵多學習
> 而家長仍以數十年前的魁花寶典在家加強
> 解題的方式多元
> 如何掌握正確指導方向並適當加深加廣讓小學生喜歡數學課
> 應該就是大家共同的期望之一吧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