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

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陈清华1) 曾 明2) 章凤奇1) 冷 风3) 魏荷花3)

1)石油大学?东营;2)中原石油勘探局对外经济贸易总公司;

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摘要: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通过储层建筑结构层次分析,对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成因砂体进行了综合识别,其中河道成因的砂体是河流相储层的骨架砂体。总结出识别单一河道边界的五种标志,并探讨了单一河道识别对于油田开发的重要意义。关键词:河流相储层;识别;单一河道;成因砂体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4)03-0013-03

引言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开发的油田

中,河流相储层的石油地质储量占40%以上[1],仅胜利油区就有三分之一的储量分布在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相储层当中[2]。随着开发的深入,河流相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大,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状态。因此,准确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充分挖掘油层内部潜力,减缓产量递减,实现控水稳油,是目前油田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量露头资料、现代沉积调查证实[3~9],河流相储层单一成因砂体内部物性变化具有较好的规律性,但成因砂体之间往往存在与各种地质界面密切相关的不连续隔、夹层或低渗透物性界面,造成地下复杂的流体渗流特征。以往沉积微相研究识别的是成因相,而未进一步深入到单一成因砂体层次。单一成因砂体是控制流体运动的基本单元,也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理想的注采单元。

近年来,双河、马厂等油田对扇三角洲储层建筑结构探索性研究[10~12]和大庆油田对河流—三角洲储层精细描述方面所取得的诸多成果[13~17],对于单一成因砂体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东部某油田属典型的河流相储层[2],基本上还处在沉积微相(成因相)研究层次,经过几十年的深度开发,

现已积累了丰富的密井网资料,这为深入开展单一成因砂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 河流成因砂体类型

不同的河流类型,成因砂体发育程度不同根据河道分岔参数和弯曲度提出河流体系可分为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四种类型。通常平直河与网状河沉积以稳定垂向加积为主,成因砂体类型比较简单,河道砂体是主要的类型;辫状河虽为多河道沉积,但由于河道宽而浅且稳定性差,迁移迅速,多以大范围的心滩沉积为特征,废弃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泛滥平原沉积不发育。曲流河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河流类型,不仅砂体成因类型最多,而且伴随着河道侧向迁移及频繁地决口改道、废弃,使得砂体时空分布极为复杂。按照曲流河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主要形成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六种成因砂体,其中河道成因的砂体(包括主河道、废弃河道和决口水道)不仅厚度大,而且分布广,是河流相储层的骨架砂体,也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然而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通常具有复杂的建筑结构,往往由众多单一河道砂体(点坝)镶嵌拼合而成[15]。

因此,在河流相储层中单一河道的识别与其他

收稿日期2003-11-24;改回日期2004-03-13。

作者简介:陈清华,男,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8年获石油大学(东营)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盆地构造与油气勘探方面的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546)8392450,通讯地址:(257061)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4年6月 PETRO LE UM GE O LOGY AND REC OVERY EFFICIE NCY

第11卷 第3期

单一成因砂体识别相比就显得尤为关键。

2 单一河道的识别

2.1 不同成因砂体的识别

不同成因砂体的识别是单一河道识别的基础。

按照层次分析的思路[5],充分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组合测井和取心资料,对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决口扇、天然堤及河漫滩六种基本成因砂体的岩性、沉积特征、电性特征及平面和剖面几何形态等进行了综合识别。

主河道是河流主流线所经过部位沉积的砂体,岩性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底部含中砂,顶部为粉砂岩和泥质岩夹层,常出现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斜层理,厚度一般为4~9m ,甚至可达到10m 以上。单一主河道的自然电位、微电极曲线为“钟形”、

“箱形”或“圆头状”(图1),当多个主河道发生垂向叠置时则表现为“复合钟形”、“复合箱形”、“钟—箱

复合形”,各单元间往往发育有泥质隔夹层或冲刷界面,曲线上通常相应地出现回返或突变。主河道砂体平面上多呈弧形带状、长条形或人字形等;横剖面上呈典型的透镜状,厚度最大位置不在砂体中心部位,而是有一定的偏移,是典型的点坝砂体侧向迁移的结果

图1 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要素典型测井曲线特征

废弃河道底部一般与河道层位相当,底部为少量的砂质或粉砂质充填,上半部则由河道废弃的泥或砂泥交互沉积所充填,充填过程毫无规则。其中塔松状和微锯齿状曲线代表流槽截断造成的逐渐废弃河道,指状、尖峰状曲线代表了颈部截断造成的废弃河道(图1)。废弃河道常位于河道凹岸的边部或大型河道砂体之中,平面上呈弯曲带状、平直带状、宽窄相间的带状;纵剖面上一般均呈上游厚、下游薄,直至尖灭的楔状;横剖面有窄而厚的盆状、宽而浅的盘状或透镜状。

决口水道一般与小型河道砂体类似,岩性以粉

砂岩为主,底部含细砂,与主河道沉积相比,泥质含

量高,厚度一般小于4m ,发育有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电测曲线表现为底部突变、顶部突变或快速渐变的低幅钟形(图1)。平面上,决口水道呈窄条状,向上游方向多与主河道呈直角或锐角交汇,总体指向下游较宽阔的洪泛平原,并常与决口扇、溢岸薄层砂等共生;横剖面呈薄透镜状,纵剖面即从决口端到末梢多呈楔状。

决口扇也是一类常见的决口沉积,与决口水道在岩性、电性特征、纵向剖面形态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平面上多呈现扇形或不规则片状。

天然堤与河漫滩同属于低能环境下的溢岸沉积,主要为泥质粉砂沉积,厚度一般都小于3m ,电测曲线多为低幅尖峰或交互微齿状(图1)。通常它们都紧邻河岸两侧或平行河岸分布,绝大多数砂体为1~2口井的钻遇面积,以小朵状、小豆荚状镶于河

道砂体的边部或嵌于河道砂体之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当它们与河道砂对照,天然堤层位较高,一般分布在河道顶部,河漫滩则位于中下部。

可见,不同的成因砂体在岩性、电性面和平剖面几何形态上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组合测井资料,结合各类微相的分布位置、各井点曲线形态及其空间上的组合特征,综合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成因砂体是可以实现的。2.2 单一河道边界的识别河道边界的准确识别是识别单一河道的关键。在识别成因砂体类型和精细解剖单砂体空间配置结构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14,15],确定了研究区单一河道边界的五种识别标志。

第一,废弃河道沉积物(图2a )。根据废弃河道的成因,在曲流带内部,废弃河道代表一个点坝的结束,而最后一期废弃河道则代表一次性河流沉积作用的改道。废弃河道沉积物是单一河道砂体边界的重要标志。

第二,不连续河间砂体(图2b )。尽管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是多条河道侧向拼合的结果。但两条河道之间总要出现分叉,留下河间沉积物的踪迹,沿河道纵向上不连续分布的河间砂体正是两条不同河道分界的标志。

第三,河道砂体顶面层位差异(图2c )。不同河道砂体尽管属于同一个成因单元,但是受其沉积古地形的影响,沉积能量的微弱差别及河道改道或废弃时间差异的影响,在顶底层位上会有差异。如果这种差异出现在河道分界附近,就可以将其作为两

?41?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4年6月 

 

条河道砂体的边界的标志。

第四,河道砂体厚度差异(图2d )。由于不同河道分流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河道砂体而必然会出现差异,由此造成沉积砂体的厚度上的差异,如果这种差异性的边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追溯,很可能就是不同河道单元的指示。

第五,不同河道动态、水淹状况的差异。

上述五种标志并不是绝对的,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砂体的成因及砂体一般分布规律来确定单一河道砂体

图2 单一河道边界的识别

3 应用实例

我国东部某油田为一大型宽缓披覆背斜构造油

藏,主要含油层系是第三系馆陶组(Ng )上段的河流相储层。根据原油性质和油层分布特征,该油田可进一步划分为中一区、中二区、东区、西区和南区等开发区块,中一区是披覆背斜构造的主体部分,也是油田的主力区块。经过3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采阶段,目前面临着注采矛盾突出、注水效率低、剩余油高度分散等问题,使得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

为准确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提高开发效率,在前人小层研究的基础上,对中一区Ng3~6砂层组深入开展了单一成因砂体精细描述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单一河道的识别,对成因砂体空间展布规律有了更新的认识。如中一区的中11-J11井区,以往沉积微相研究认为该井区是大面积连通的复合曲流带砂体,但通过单一河道识别研究后,追溯出了五条废弃河道。废弃河道宽度只过一个井点,长度从只过一、两个井排,到连续延伸过四至七个井排。废弃河道在砂体剖面上表现为砂体下部连通,而上部不连通;在平面上,表现为砂体连续性变差。在注水开

发中,受废弃河道侧向隔挡作用[14],沿主河道砂体展布方向形成高渗透带。显然,这种精细地质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完善注采井网并分析剩余油的富集区。

实践证明,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从地质角度通过识别单一河道,建立精细的高渗透预测模型,不仅提高了对河流相储层分隔性的认识,而且在完善井网注采对应关系、提高注水效率、预测剩余油分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裘亦楠.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沉积学报,1992,10

(3):16~23

2 李阳.河道砂储层非均质模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M iall A D.Architectual -element analysis :a new method of facies ap 2

plied to fluvial deposites.Earth -Science Reviews ,1985,22(4):261~308

4 M iall A D.Reserv oir heterogeneities in fluvial sandstone :less ons from

outcrop studies.AAPG,1988,72(6):682~697

5 D ouglas W Jordan ,W anye A Pry or.Hierarchical levels of heterogeneity

in a M ississipi river meander belt and application to reserv oir systems.AAPG,1992,76(10):1601~1624

6 张昌民.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2,13

(3):344~350

7 张昌民,林克湘,徐龙等.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江汉石油学院

学报,1994,16(2):1~7

8 张运东,李祯,温显端.流河道砂体内部构成及储集层非均质性

的露头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延安组露头砂体为例.新疆石油地质,1997,18(3):234~238

9 焦养泉,李思田.陆相盆地露头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与概念体系.

石油实验地质,1998,12(4):346~353

10 李庆明,陈程,刘丽娜等.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建筑结构

分析.河南石油,1999,13(3):14~19

11 尹太举,张昌民,汤军等.马厂油田储层层次结构分析.江汉石

油学院学报,2001,23(4):19~21

12 尹太举,张昌民,樊中海等.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

立.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3):7~10,14

13 赵翰卿,付志国,吕晓光等.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

述方法.石油学报,2000,21(4):109~113

14 吕晓光,赵翰卿,付志国等.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

石油学报,1997,18(2):66~71

15 刘波,赵翰卿,王良书等.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沉

积学报,2001,19(3):394~398

16 张红薇,赵翰卿,麻成斗.泛滥—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

精细描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8,17(4):22~24

17 马世忠,王再山,王渝明.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

形成与富集.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19(6):9~11,14

编辑 高 岩

?

51? 第11卷 第3期 陈清华等:河流相储层单一河道的识别及其对油田开发的意义 

PETR OLEUM GEOLOG Y AN D RECOVER Y EFFICIENCY

V ol.11 N o.3 2004

ABSTRACTS

W ang H uaai,Zhang Jianzhong,Zhang Yu et al.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and correlation on delta in terrestrial rift basin—taking Dongying delta in Jiyang Depression as example.PGRE,2004,11(3):1~3 Riverνdelta is the m ost main sedimentary system in the m ost basins,s o its related reserv oirs have always been paid close attention to.Precise and careful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is the base of all kinds of w ork.As viewed from origin and from the view point of is ochr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the delta in the same highνstand system tract is classified into several detailed period times using data of seismic,logging,paleontological fossil and geo2 chemical evidence and s o on.The operability in practical w ork is considered.The experience in the stratigrahpic division is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rocess of strati2 graphic classification.

K ey w ords:sequence interface,is ochroneity,cycle is ochron,sedimentary origin,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un G uo.4D geological modeling using artificial neu2 ral netw ork system.PGRE,2004,11(3):4~6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4D geological m odel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 ork System(ANNS)are dis2 cussed in the paper.The concrete procedures include set2 ting up subνm odel,synthesis of predictive results from the subνm odel,building MI MO prediction m odel of reserv oir parameter,preparing data pool,selecting input signal,m odel structure,its testing and w orking pattern etc.When ANNS is em ployed in geological m odeling, time is regarded as an input variable,it can better de2 scribe and study the featur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2 v oir properties in4D space,the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K ey w ords:artificial neural netw ork system,4D geologi2 cal reserv oir m odel,reserv oir parameters change,4D multiνm odeling,MI MO m odel for reserv oir parameters W ang Ju feng,Deng H ongw en.Analysis on the char2 acteristic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genesis type of Jishan sand body.PGRE,2004,11(3):7~9 Based on the regional divisions of seismic sequence and the study of depositional system of Z izhen and Linnan subsag in Huimin sag,by using the method of high res o2 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om prehensively analyz2 ing the core,logging and seismic data,three base level cycles of the mediumνterm are identified in the third Shahejie F ormation.Based on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of base level,the genetic types of the Jishan sand body were analyzed,it was indicated that Jishan sand body is a com2 posite body of normal deltas and turbidite fans,and then the deltaicνfilled turbidite depositional m ode was pro2 posed.Turbidite fans are the beneficial targets for litho2 logic reserv oir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

K ey w ords:Jishan sand body,base level,sequence stratigraphy,delta,filled turbidite fan,Huimin sag

Wu Liqun,Jiao Yangquan,Xiang Xiyong.Analysis of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 in K ong2member in the east of Linqing Depression.PGRE,2004,11(3):10~12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eismic stratigraphy,eight kinds of seismic facies unit are identified in K ong2member.

C ombined with s ome data about core,well logging and ancient geographic location of each seismic facies unit, each seismic facies is interpreted by sedimentation an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fan delta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lake depositional system in K ong2member.Fan delta depositional system m ostly developed in subsag margin, but lake depositional system always located in subsag cen2 ter.The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potential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K ong2member.

K ey w ords:seismic facies,depositional system,K ong2 member,Linqing Depression

Chen Q inghua,Z eng Ming,Zhang Fengqi et al.I2 dentification of single channel in fluvial reservoir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PGRE, 2004,11(3):13~15

By applying abundant log data in close spacing and layer analysis of reserv oir configuration,six kinds of essential genetic sand body are identified com prehensively,such as major channel,abandoned channel,crevasse channel and s o on.Am ong them channelνgenetic sand body is the framew ork of fluvial facies reserv oir.Five identifying markers of single channel boundary are summarized.Its significance to the oilfield development is pointed out.

K ey w ords:fluvial facies reserv oir,identification,single channel,genetic sand body

Li Minhe,Liao Jiande,Zhao Z engyi et al.Applica2 tion of the microseismic w ave fracture monitoring

 V ol.11N o.3 Petroleum G eology and Recovery E fficiency:English Abstracts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及实例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及实例 摘要:储层构型研究是推进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法,目前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主要侧重于露头和现代沉积,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比较成熟。本文着重介绍了储层构型研究的方法并将河流相作为实例进行了储层构型研究分析。最后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关键词:储层构型;河流相;构型单元分析;适用性 前言 储层构型亦称为储层建筑结构,是指不同级次储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1]。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实质上是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2]。储层构型方法是著名河流沉积学家Miall于1985年首先运用于河流相构型研究。 过去沉积模式是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沉积模式是依据一维(钻井剖面)和二维(地震剖面或露头剖面)研究建立的。有时也是仅依据二维研究结果,拟想勾画出块状图表示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三维的空间展布。实践证明,许多沉积环境相当复杂。用二维是不可能反映它的特征和复杂性,或者说不能全面地反映它们的特征,特别是空间的几何形态。三维构型的提出可以解决一维、二维难以解决的问题。 储层的不均匀性是当今储层地质学中最大的难题。构型研究方法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国外不少学者已采用构型研究方法对不同沉积体储层进行了构型研究,较详细地划分出不均一体。这些构型研究的结果,对于各地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都起着指导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构型研究方法是推进当今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方法。 1 储层构型单元分析 构型单元分析就是结合古水流数据对露头横剖面进行岩石相、界面和构型单元的划分,以揭示沉积体系的三维展布,恢复沉积体系的演化史。其中,界面和构型单元的划分是关键所在。构型单元分析的步骤如下[3]:①对露头照像,建立剖面的镶嵌照片,并记录剖面的尺度和方向:②划分岩石相;③进行古水流测量,并记录其在剖面上的位置;④划分界面;⑤结合岩相和古水流数据划分构型单元; ⑤对露头剖面进行解释,恢复其沉积史;⑦综合岩石相、构型单元和古水流数据,推导该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⑧测量每个级别上的沉积单元的尺度和几何形态,并记录储层的非均质性。 在进行构型单元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界面和构型单元的解

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_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_牛博(石油学报2014)

第36卷 第1期2014年1月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V ol.36Jan.  No.12 014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二期)”(2011ZX05010- 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田开发科技课题“储层精细结构表征技术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2014B- 1111)资助。第一作者:牛 博,男,1988年6月生,2 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与精细油藏描述研究。Email:niubo2012@foxmail.com 通信作者:高兴军,男,1972年7月生,1 993年获大庆石油学院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含水油田储层精细结构表征、水流优势通道描述以及剩余油综合评价技术研究。Email:gaoxingj un@petrochina.com.cn文章编号:0253-2697(2015)01-0089-12 DOI:10.7623/sy xb201501011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 ———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 牛 博1,2  高兴军1 赵应成1 宋保全3 张丹锋1 邓晓娟1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 00083;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研究区位于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内,为中国目前井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井网密度可达280口/km2 。以该地区P1-3小层辫状 河砂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工区内丰富的井资料,通过对辫状河心滩坝砂体中落淤层进行单井识别和构型界面井间对比预测,对该地区地下辫状河储层砂体及其内部构型进行了精细解剖。完善了辫状河砂体构型6级层次划分方案,总结出辫状河砂体具有以“心滩坝顺流平缓前积、垂向多期增生体加积”为特点的构型沉积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辫状河储层中夹层(主要是落淤层)的产状和平面几何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落淤层地质知识库。最终建立了研究区内基于三级构型界面的三维地质模型,为全区辫状河储层砂体解剖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辫状河;构型模式;落淤层;地质知识库;构型建模;密井网;大庆油田中图分类号:TE122.14 文献标识码:A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channel bar in paleo-braided river:a case study  of dense well pattern area of Sazhong in Daqing oilfieldNiu Bo1, 2 Gao Xingjun1 Zhao Yingcheng1 Song Baoquan3 Zhang Danfeng1 Deng  Xiaojuan1 (1.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Beijing1 00083,China;2.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3.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Heilongjiang Daqing163712,China)Abstract: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Sazhong development zone of Daqing oilfield,with the maximum well density  of 280 wells/km2  onaverage in China.Taking the P1-3 thin sand layer of braided river in this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underg round reservoir sandbodies and their internal architectures are finely explored through identification of the falling-silt seams in single well and p rediction anal-ysis of architecture interface using well-to-well correlation method based on abundant actual well data.Further,the 6-level architecture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and bodies is improved herein;it i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sand bodies have a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modelfeatured by gentle down-flow progradation and multi-stage vertical accretion.On this basis,statistical analyses are conducted on geomet-ric parameters and occurrence of the interlayers(agreat majority of falling-silt seams)in braided river reservoirs,and thus a geolog icalknowledge database about falling-silt seams is built.Finally,a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based on3-level architecture interfaceis set up and provides reliable evidences for exploring  reservoir sand bodies of braided river in the whole area.Key  words:braided river;architecture pattern;falling-silt seams;geological knowledge database;architecture modeling;dense wellpattern;Daqing  oilfield引用:牛博,高兴军,赵应成,宋保全,张丹锋,邓晓娟.古辫状河心滩坝内部构型表征与建模———以大庆油田萨中密井网区为例[J].石油学报,2015,36(1):89-100. Cite:Niu Bo,Gao Xingjun,Zhao Yingcheng,Song Baoquan,Zhang Danfeng,Deng Xiaoj uan.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channel bar in paleo-braided river:a case study of dense well pattern area of Sazhong in Daqing  oilfield[J].Acta PetroleiSinica,2015,36(1):89-1 00. 大庆油田经过几十年的注水开发, 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高含水后期, 储层内部隔夹层已经成为影响流体运动及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 1,2] ,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是实现储层内部夹层预测的

油田储层物性变化

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性质变化的机理和进本规律 班级:石工10-9班姓名:林鑫学号:2010022116 对于大多数油田来说,随着开发的进行,注水量的增加,油田储层的性质也随着变化,大多数情况是储层物性变差,以下,主要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岩性、原油性质和润湿性变化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 孔隙度在油田开发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注入水的冲刷下,中高渗储层水洗后,孔道内的衬边粘土矿物多被冲刷掉,孔道增大,且连通性能变好,发生了增渗速敏,尤其是“大孔道”在注水开发中变得越来越大, 相应地储层( 尤其是高渗储层)的渗透率增高,从而加剧了注入水的“水窜”,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另一方面, 一些泥质含量较高的砂体,孔隙大小一般未发生变化, 甚至有缩小趋势。 在实际条件下,注水井与产出井之间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流体的流动速度不同及岩性的差异,不同岩石中的微粒对注入速度增加的反应不同,有的反应甚微,则岩石对流动速度不敏感;有的岩石当流体流速增大时, 表现出渗透率明显下降。因此,地层的渗透率变化是受岩性、注入速度等条件限制的,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这种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导致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加重,加大了储层开发的难度。 例如: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层为砂岩储层,泥质胶结为主,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砂岩中的胶结物不断被冲刷带出,胶结物含量逐渐减少。开发初期颗粒表面及孔隙间充填较多的粘土矿物,到特高含水期,样品颗粒表面较干净,粒间的粘土矿物减少。从不同含水期相同能量带的毛管压力曲线对比也可看出,由开发初期到特高含水期, 毛管压力曲线的门限压力减小,说明最大孔喉半径增大,随着最大孔喉半径增大,流体的流动能力增强,渗透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而沙二8层粒度细、孔喉细小、泥质含量高,随着油田注水开发,蒙脱石膨胀、高岭石被打碎等原因部分堵塞喉道,使得孔喉半径变得更小,导致了储层的渗透率降低。 储层岩性的变化 对于储层岩性的变化主要从粘土矿物和岩石骨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注入水对粘土矿物的作用主要有两种:水化作用和机械搬运与聚积作用。注水过程中储层内水敏性强的粘土矿物吸水膨胀,原来的矿物结构遭到破坏。因此,水驱后储层中孔道中心的粘土矿物被冲散、冲走,在微孔隙处富集。由于注入水总是沿着物性好、渗透性好的部位流动,这样就使原来粘土矿物少的部位水驱后粘土矿物变得更少,而原来物性差、分选差的部位粘土矿物含量变得更多,结果是粗孔道更加通畅,细孔道更容易被堵塞,从而使两者的差距加大。 注入水对岩石骨架的作用为溶蚀作用。虽然储层中矿物的溶解度很低,但是长期积累的效果对整个储层而言也不可忽视,溶蚀作用的结果是水淹层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孔隙度增大。尤其是高渗透条带,注入介质所造成的冲刷、溶解现

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建模研究_吴胜和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8年 第38卷 增刊Ⅰ: 111 ~ 121 https://www.doczj.com/doc/446105955.html, https://www.doczj.com/doc/446105955.html, 111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建模研究 吴胜和① *, 岳大力① , 刘建民② , 束青林② , 范峥 ①③ , 李宇鹏① 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102249; 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山东 257000; ③ 北京泰隆恒业高新技术公司, 北京 100085 * E-mail: reser@https://www.doczj.com/doc/446105955.html, 收稿日期: 2007-04-20; 接受日期: 2008-03-21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编号: 20060425004)资助 摘要 目前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主要侧重于露头和现代沉积, 而地下储层构型分析及建模研究甚少, 未形成有效的定量预测储层构型的方法, 难以满足地下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的需要. 为此, 提出了层次约束、模式拟合和多维互动的地下储层构型分析与建模思路, 并以济阳坳陷孤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储层为例, 论述地下古河道储层构型的层次建模思路与方法. 曲流河储层构型可分为3个层次, 包括河道砂体层次、点坝层次和侧积体层次. 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模式与地下井资料(包括动态监测资料)分级别进行拟合, 并且在分析过程中, 使一维井眼、二维剖面和平面以及三维空间之间相互印证, 从而建立不同层次的储层构型三维模型. 同时, 建立了活动河道宽度与点坝规模的定量关系, 并应用水平井资料确定了侧积体和泥质侧积层的定量规模. 这一研究不仅对地下地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储层构型 层次建模 曲流河 点坝 侧积体 储层构型(reservoir architecture), 亦称为储层建筑结构, 是指不同级次储层构成单元的形态、规模、方向及其叠置关系.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地下储层构型研究主要用于油气田开发. 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 砂体内部的剩余油挖掘逐渐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我国油气平均采收率只有30%左右, 这意味着还有近70%的油气滞留在地下, 其中35%左右的油气是由于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 特别是储层构型(导致储层内部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的影响而滞留于地下成为可动宏观剩余油的. 因此, 地下储层构型研究是提高油气采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油气资源的关键所在, 这对我国石油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河流相储层研究由来已久, 但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则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1]. 以Allen 和Miall 为代表的欧美学者对储层构型层次、要素、模式、沉积机理做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然而, 国内外学者主要侧重于对河流相露头和现代沉积的构型研究[1~8], 而对地下储层构型分析及建模研究甚少. 地下储层构型分析与建模的目标是应用有限的资料恢复地下储层构型的面貌. 以河流相为例, 主要是恢复地下古河道及其河道内部构型单元的三维空间分布. 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地下井资料少, 因为即使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密井网条件下, 井距(如100 m 井距)仍大于构型单元的规模(如横向上数米规模的点坝内部泥质侧积层), 在此条件下, 应用井间数学插值很难再现地下实际的储层构型面貌. 因此, 虽然已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

储层描述基本单元为小层。 1)沉积微相描述 ①岩石相及组合 描述不同岩石相类型的沉积特征以及其组合特征。 ②测井相 依据岩心组合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各类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全区单井沉积微相划分。 ③沉积微相 ss="MsoNo rmal" style="text-indent: 27pt; line-height: 22.5pt;">确定出沉积微相类型,并描述不同沉积微相的特点,包括岩性、沉积构造、沉积韵律等。 ④平面微相展布特征 描述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并编制出各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 2)地应力及裂缝描述(裂缝油藏重点描述) ①地应力 描述地应力状况,包括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和大小。 ②裂缝描述 结合以前对裂缝的认识,分组系描述裂缝性质、产状及其空间分布、密度(间距)、开度等。 3)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①孔隙类型 描述薄片、铸体、电镜观察到的储层孔喉情况,参考成因机制,确

定储层孔隙类型(原生孔、或次生孔、或混杂孔隙类型等)。并描述不同孔隙类型的特征。 ②喉道类型 确定对储层储集和渗流起主导作用的喉道类型并描述其特征。 ③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描述各类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确定其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主要包括:排驱压力(MPa)、中值压力(MPa)、最大孔喉半径(μm)、孔喉半径中值(μm)、吼道直径中值(μm)、相对分选系数、孔喉体积比、孔隙直径中值(μm)、平均孔喉直径比等。 ④储层分类 以渗透率为主对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分类标准,并对孔隙结构和储层进行分类,描述各类储层的物性及孔喉特征。 ⑤储层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确定出储层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在储层中的分布特征。 ⑥储层敏感性分析 描述储层的敏感性特征。 ⑦储层评价 通过以上的储层描述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4)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①储层物性 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建立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根据模型解释储层物性参数。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读书报告 报告编写人:蒋民心(1002040135) 年级:2010级 课程:油气储层研究进展 任课教师:赵晓明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3月24号

三角洲沉积储层构型研究进展 蒋民心(1002040135)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500 摘要:本文从储层构型概念出发,大致概括了国内学者对三角洲沉积领域的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针对油田三角洲储层精细表征及剩余油挖潜,以河控三角洲河口坝地下储层构型以及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段三角洲储层为例,利用地震、测井、地质等资料,研究三角洲储层沉积旋回、层次界面等不同层次构型要素,界定和划分构型单元,建立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分析构型单元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是单一河口坝边界识别的重要标志;构型单元韵律变化是造成剩余油局部富集的重要因素,正韵律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上部剩余油相对集中,反韵律河口坝砂体下部剩余油富集。在此基础上了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储层构型研究所遇到问题,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分析了储层构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层构型;河流相;储层非均质;剩余油分布;东营凹陷;永安镇油田;沙二段;三角洲相;构型单元 1.储层构型概念的提出 储层构型是指沉积砂体内部由各级次沉积界面所限定的砂质单元和不连续“薄夹层”的几何形态、规模大小、相互排列方式与接触关系等结构特征[1]。其概念在储层沉积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 年代。1977 年Allen,J.R.L.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储层构型的概念,用以描述河流层序中河道和溢岸沉积的几何形态及内部组合。1985 年,Miall,A.D.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河流相的储层构型分析法[3],全面介绍了该方法中的界面等级、岩相类型、结构单元等概念,这代表了储层构型分析法的诞生。之后Maill,A.D.对该方法进行了完善,并最终将河流相划分为6 级界面、20 种岩相类型、9 种结构单元。1989 年,第74 届AAPG 年会将这套理论列为当今油气勘探领域三大进展之一。 2.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在Miall,A.D.提出后,立即引起国外许多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对储层构型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自从柯保嘉[4]首先将储层构型分析法介绍到国内学术界以来,众多国内学者在储层构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构型研究的资料基础

储层

储层:凡是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地层的岩石构成的地层叫储层。 储层地质学:是一门从地质学角度对油气储层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评价及预测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内容:储层层位、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构造作用、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含油性、储集岩性几何特征储集体分布规律、对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有效孔隙度: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大于常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绝对渗透率: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测得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剩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剩余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残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残余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低渗透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毛细管压力高、束缚水饱和度高 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论述碎屑岩储层对比的方法和步骤: 1、依据 2、对比单元划分 3、划分的步骤 1、依据:①岩性特征:指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地层变化、规律及特殊标志层等。在地层的岩性、厚度横向变化不大的较小区域,依据单一岩性标准层法,特殊标志层进行对比;在地层横向变化较大情况下依据岩性组合②沉积旋回:地壳的升降运动不均衡,表现在升降的规模大小不同。在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背景上存在次一级规模的升降运动,地层剖面上,旋回表现出次一旋回对比分级控制③地球物理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性特征及所含流体性质,电测曲线可清楚反映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有自己的特征对比标志可用于储层对比;测井曲线给出了全井的连续记录,且深度比较准确,常用的对比曲线:视电阻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感应测井曲线 2、对比单元划分:储层层组划分与沉积旋回相对应,由大到小划分为四级:含油层系、油层、砂层组和单油层。储层单元级次越小,储层特性取性越高,垂向连通性较好 3、划分的步骤: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岩心沉积相标志研究、单井剖面相分析、连续剖面相对比和平面相分析四种方法 岩心沉积相标志的研究方法是以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可分为三类:岩性标志,古生物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单井剖面分析是根据所研究地层的露头和岩化剖面,以单井为对象,利用相模式与分析剖面的垂向层序进行对比分析,确是沉积相类型,最后绘出单井剖面相分析图;连井剖面相对比分析主要表示同一时期不同井之间沉积相的变化,平面相分析是综合应用剖面相分析结果进行区域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方法。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①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②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③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扇三角洲储层特征? ①碎屑流沉积。由于沉积物和水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高 密度、高粘度流体,由于物质的密度很大,沿着物质聚集体内的剪切面而运动。②片汜沉积。是一种从冲积扇河流末端漫出河床而形成的宽阔浅水中沉积下来的产物,沉积物为呈板片状的砂、粉砂和砾石质。 。③河道沉积。指暂时切入冲积扇内的河道充填沉积物。④筛积物。当洪水携带的沉积物缺少细粒物质时,便形成由砾石组成的沉积体。 碎屑岩才沉积作用:垂向加积、前积、侧向加积、漫积、筛积、选积、填积、浊积 喉道:在扩大孔隙容积中所起作用不大,但在沟通孔隙形成通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对狭窄部分,称为喉道。孔隙结构: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 碎屑岩的喉道类型: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官束状喉道 孔隙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混合孔隙 排驱压力:非润湿相开始进入岩样所需要的最低压力,它是泵开始进入岩样最大连通孔喉而形成连续流所需的启动压力,也称阀压。 成岩作用:指碎屑沉积物在沉积之后到变质之前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变化。 同生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后尚未完全脱离上覆水体时发生的变化与作用的时期。 表成岩作用:指处于某一成岩阶段弱固结或固结的碎屑岩,因构造抬升而暴露或接近地表,受到大气淡水的溶蚀,发生变化与作用的阶段。 成岩作用的基本要素:岩石、流体、温度、压力 孔隙水的流动方式和动力:压实驱动流、重力驱动流、滞流 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哪些?分别对孔隙有什么影响? 根据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可将碎屑岩的残岩作用分为两大类:一是降低储层孔渗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其次压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其中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重力及静水压力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而使孔隙体积缩小,孔隙度降低,渗透性变差的成岩作用;胶结作用是指孔隙溶液中过饱和成分发生沉淀,将松散的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第3〇卷第1期中国海上油气Vol. 30 No. 1 2018 年 2 月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Feb. 2018 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1-0099-11 D O 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1. 012 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岳大力1胡光义3李伟1范廷恩3胡嘉靖1乔慧丽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2249; 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2249; 3.海洋石油髙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 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8) 岳大力,胡光义,李伟,等.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6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8,⑴:99-109. Y U E Dali,H U Guangyi,LI W e i,et a l.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 case study of QIID32-6 oilfield[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18,30(1) :99-109. 摘要以曲流河定量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正演、分频地震属性分析与分频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在海 上大丼距条件下,对渤海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层进行了多级次精细构型解剖。首先,提出了 先优选地震数据频段,再优选地震属性的分频属性优选方法,精细刻画了复合曲流带的分布;次,采用“井震结合”“规模控制”“动态验证”的方法,在复合曲流带内部识别了单一曲流带和单一点坝。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河道边界砂体叠合方式均表现为在叠合部位振幅减弱的特征,正演响应规律为应用波形预测井间砂 体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分频地震属性优选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了复 合曲流带预测精度;在研究区目的层地震数据中心频率55H z的情况下,采用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分频反 演和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在大丼距条件下精确刻画了单一曲流带及内部点坝分布,在研究区识别出了 5个单 一曲流带与1个保存完整的点坝,将对秦皇岛32-6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与剩余油挖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 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相似沉积特征和资料基础的油田构型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震正演;震属性;分频反演;流带;坝;皇岛32-6油田 中图分类号:T E11文献标识码:A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 ata:a case study of QHD32-6 oilfield Y U E D a l i1'2H U G u a n g y i3,4L I W e i1,2F A N T i n g e n3,4H U J i a j i n g'2Q I A O H u i l i1'2 (1. C ollege o f G eosciences,C hina U niv ersity o f P e tro le u m,102249, 2. o f P etro leu m Resources a n d P ro s p e c tin g,B e ijin g12249,C hina; 3. S tate K ey L ab o ra to ry o f O ffs h o re O il E x p lo ita tio n,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4. C N O O 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o. ,L t d.,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 Abstract:M i n g h u a z h e n F o r m a t i o n in QHD32-6 oilfield is m e a n d e r i n g fluvial reservoir. W i t h t he g u i d a n c e of m e a n-dering fluvial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m o d e l,t 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is characterized finely b y c o m b i n i n g f o r w a r d seismic m o d e l i n g,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seismic attributes analysis a n d 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inversion u n d e 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sparse well data. Firstly? thi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ffecti-ve m e t h o d of seismic attritjutes opti-m i z ation that optimizes the f r e q u e n c y in a d v a n c e of seismic attritjutes,a n d the distribution of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belt w a s depicted accurately w i t h th e o p t i m i z e d seismic attributes. S e c o n d l y,a p p l y i n g the m e t h o d s of well logs a n d seismic data c o m b i n a t i o n,architecture scale controlling, p r o d u c t i o n verification, m o s t single point bars a n d single m e a n d e r belts w e r e recognized finely in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i n g belt. T h e result s h o w s:?T h e positon at b o u n d a-ries of three t y pes of s t a c k e d c h a n n e l s is characterized b y the decrease of amplitude. T h e r e s ponse patterns of seis-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ZX0502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号:40902035)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090007120003) ”部分研究成果。 第-作者筒介:岳大力,男,博士,中国石油大学⑴京)副教授,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 1 号(⑴编:102249)。E-mail: yuedali@cup. edu. cn。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院(系) 考试日期 2008年6月20日

1、请论述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特点。(20分)。 答: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供和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整个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比如发展水平技术,为确定性建模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发展和建立最优化的数据库,从中可进行地球物理和地质建模及生产模拟。目前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如历史拟合和建模等主题已引起世界各石油公司的关注。总之,各学科描述技术紧密适应地质描述及建模的需求发展。 (2)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现代油藏描述的直接目的在于准确提供油藏数值模型,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传统的油藏模型是以少量确定性参数(钻井取芯及测井),以常规统计学方法进行参数求取及空间分布内插。结果所提供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体变化的非均质性及随机性。由于地质变量在空间具有随机性和结构化的特点,为了准确求取油藏各项特征参数,仅二十年来发展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随机模拟理论为油藏描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使油藏非均质性特征得以更准确地描述,可以建立较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模型。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数估计,地址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应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对地质变量进行局部的最优化估计。二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勘探开发都有重要影响,储层模型中对非均质性的描述与表征是关键。地质统计学中的随机建模技术就是针对非均质性研究提出来的,随机技术是联系观察点和未采样点之间的桥梁。其目的是以真实和高效的方法在储层模型中引入小型和大范围的非均质性参数。三是各种资料的综合应用。油藏描述涉及多学科、多类型资料信息,如何系统的匹配使用好各种资料信息至关重要,地质统计学为此提供了许多方法,如指示克里金技术可将定性的信息进行系统编码,将定性的概念定量化。协同克里金可综合多种类型的信息,给出未采样的参数值落入任一给定范围的概率分布。通过定量回归处理出的模型与多种信息资料取得一致,而不是地质模型、地球物理模型、生产模型自成系统无法综合在一起。四是不确定性描述,静态、动态的确定性模型很难反映油藏地下复杂的变化,只有通过不确定性描述,从地质统计观点概括和综合地质模型,才能真实地反映复杂的油藏模型,而不会导致传统油藏模型把控制流体在油藏中运动的复杂地质现象过于简单化,如“蛋糕层模型”,用这种模型模拟的历史表明,往往给出了过于乐观的油藏动态预测,造成开发过程的低效益。(3)建立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管理系统 ①地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钻井、完井、开发、采油)等学科的资料及成果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地下油藏特点。以井为出发点的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等学科,能提供油藏的各种精细参数,但是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尺度较小,尤其是勘探早期,探井很少,在如此稀疏的空间上所采集到的数据,难以代表整个油藏,它们的数据与油藏参数也有某种相关性,但却无法直接求出油藏各种参数的精确值。这主要是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不高,而且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若把这些学科的资料与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油藏描述,肯定比只依靠单门学科好,所建立的油藏模型一定更为可信。 ②现阶段,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地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油藏工程及计算机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为依据。它必须通过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相互配合,把各方面研究成果互相渗透、综合利用,才能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目前我们在油藏描述研究中,还存在着主要依靠单一学科研究,多学科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同国外石油公司多学科协同作战、科学严密的管理方法相比,我们的管理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滕彬彬,武爱俊,邓文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东营 257061) 摘 要:本文概括论述了20多年来储层构型分析法的重大研究进展: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逐渐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从简单的露头剖面测量到多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对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逐渐应用到其它冲积沉积体系中去,但目前仍以河流沉积研究为主,以曲流河点砂坝研究最多。最后,本文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层构型分析法;储层非均质性;河流相;地下储层 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实质上是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自M iall于1985年正式提出储层构型分析方法至今的20多年时间里,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们掀起了储层构型分析的热潮,他们纷纷投入到对野外露头沉积和地下储层的储层构型分析研究中去,并将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从而使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 1 储层构型分析法的提出 1977年,Allen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卡尔加里)明确提出了fluv ial architectur e的概念,将其描述为河流层序中河道和溢岸沉积的几何形态及内部组合。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教授A.D.M iall[1]吸纳Allen思想之精髓,提出了应用于河流沉积相分析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architectural elem ent analy sis),主要研究内容为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单元描述。其核心思想是,地层由代表沉积间隔的界面和连续沉积的沉积单元构成,界面和沉积单元由于跨越了不同的时间尺度而组成了一个等级体系,其中不同等级的界面限定了不同的沉积单元,而由三级到五级界面限定的基本沉积单元即是构型单元,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石相组合、外部几何形态、展布方向和垂向剖面。Miall最初在对河流相沉积研究时划分出6级沉积界面[1],后来又将界面等级体系扩大到冲积体系中的8级界面,并归纳总结出20种岩石相类型和9种基本构型单元[2-4]。随着M iall对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该方法逐渐被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们所接受和认可,他们纷纷掀起了储层构型分析研究的热潮,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2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 2.1 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 最早的储层构型分析源自对河流相沉积的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研究[1-6]。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们根据M iall所提出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思路,从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单元特征三个方面开展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并根据各自研究地区的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排列沉积界面序列和定义构型单元类型[7],建立起了高精度的储层建筑结构模型[8-11],加深了人们对河流相储层内部建筑结构形态的感性认识。 然而进行储层构型分析,建立储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最终目的在于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因此人们在通过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建立的高精度储层建筑结构模型基础之上,根据M iall所提出的储层构型分析研究思路,充分利用一切能够获取地下有用信息的资料对地下储层进行构型分析[12,13]。通过对取心井进行岩心观察识别出各种岩相类型[12]。1990年,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上明确指出,研究沉积界面体系(界面层次或界面等级)是搞清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关键[14]。然而地下储层沉积界面的 111  2009年第17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收稿日期:2009-05-04 作者简介:滕彬彬(1983-),女,200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

大庆油田区域储层特征认识

盆地沉积盖层自侏罗系开始,至中,新生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但是以白垩系,尤其是下白垩统为主,新生界厚度不大。地表均被第四系所覆盖。盆地内发现三套含油组合,起上部含油组合为黑地庙油层,分布在嫩江祖的三四中;中部含油组合为萨尔图,葡萄花和高台子油层,分布在青山口组二三段及姚家组和嫩江祖一段中;下部含油组合为扶余和扬大城子油层,分布在泉头组三四段中,油田集中在中部含油组合内。盆地沉积盖层被划分为七个一级构造单元,31个二级构造和130多个局部构造,目前所发现的油田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央坳陷区内。 松辽盆地基底分别由大兴安岭华里西晚期褶皱带和吉黑华里西晚期褶皱带汇合而成。在经历了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的抬升剥蚀后,在侏罗纪晚期由于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的作用,在这里产生了众多的断陷、地垒和断阶带。进入早白垩世松辽盆地沉降作用不断增强,使早期出现的分割性的小断陷扩大沟通,形成统一的松辽盆地大型沉积坳陷,至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由于淤积充填而使盆地沉降速度明显减缓,坳陷渐趋萎缩。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6×104km2,沉积地层厚度5000~6000m,全盆地分为7 个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西部斜坡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南隆起区、开鲁坳陷区,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敖包塔7个背斜构造组成 大庆松辽盆地属于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划分的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即呈北北东走向的中新生代沉降带中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盆地内部总的轮廓是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隆起区,西部是平缓斜坡,中间是大面积的拗陷区 大庆长垣北部,基岩以上沉积了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的巨厚地层。各沉积岩层的层序、岩性及含油状况见图1—3。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的是白垩系地层。根据岩性、沉积环境和生、储、盖的组合关系可划分四个沉积旋回:即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各个沉积旋回之间是以不整合或沉积间断的方式相互接触的,每一个沉积旋回从下至上岩性为粗→细→粗的演变,岩石颜色(尤其是泥质岩颜色)呈浅色→暗色→浅色的变化,反映了从湖退到湖进再到湖退的完整过程。 一萨尔图油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