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有机波谱学03

安徽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有机波谱学03

波谱学与结构测试试题(2017)及答案

波谱学与结构测试试题(2014) 专业:学号:姓名: 一液体NMR 1.对1H和13C而言TMS 是常用的参考物质,它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惰性,易挥发,并有12 个等性的1H核和 4 个等性的13C核。 2.在实验中要想把碳谱中的CH3、CH2、CH区分开来需要做哪2个谱图?要想得到分子间空间相互靠近的信号,应该做哪种二维谱图可以得到? 3.下图为某化合物的1H NMR谱和13C NMR谱,请确定该化合物名称。

二电子自旋共振ESR 1. ESR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什么是ESR现象? 答:(1)在化学领域中,ESR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a.自由基 自由基是指在分子中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物质。 b.双基(briadical)或多基(polyradical) 在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成对电子化合物,并且这些未成对电子相距较远,彼此间相互作用很弱,所以其性质就像两个或多个仅有微弱相互作用的自由基。 c.三重态分子(triplet molecule) 这种化合物在分子轨道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但与双基不同的是,这两个电子相距很近,彼此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三重态分子有两类: ①分子本身就是三重态分子,例如氧分子 ②在光和热的激发下由原来的逆磁性分子变成顺磁性的三重态分子。 d.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未充满的3d, 4d, 5d 电子壳层稀土离子:未充满的4f,5f 电子壳层 e.固体中的晶格缺陷 一个或多个电子(或空穴)陷落在缺陷中或其附近,形成一个具有单电子的物质。例如,F心,V心。 f.其他体系 含有奇数电子的原子,以及含有单电子的分子等。 (2)电子自旋共振现象,也称为电子顺磁共振 2.电子自旋共振的条件是什么? 答:顺磁性物质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在直流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如果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施加频率为υ的电磁波,当满足下面的条件: hυ=gβH 一部分能级低的电子吸收电磁波能量跃迁到高能级中。 3. 在什么情况下ESR谱出现超精细结构? 答:未成对电子与磁性核之间有磁相互作用,称为超精细相互作用。由此产生许多谱线,称为超精细结构(hfs)。核的自旋运动可以用核自旋量子数I表征,即:μn=+g nβn I 其中,μn:核磁矩 g n:核的g因子βn:核磁子,βn=βe /1836 4. 什么是g因子?如何在ESR谱中使用绝对测量方法计算g因子,请写出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各个常量的数值及单位。 答:g因子在本质上反映了分子内部局部磁场的特征,它是提供分子结构信息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g因子的测量,有助于了解信号来源和磁性粒子的性质。 由共振条件 hυ=gβH,可知: g=hυ/βH 对于自由电子,只具有自旋角动量而无轨道角动量,ge=2.0023。 根绝对测量方法:据共振条件hυ= g βH 可知, g=hυ/βH 其中,υ微波频率9.78 x109Hz,h=6.626 x 10-27尔.秒,β=9.274 x 10-21尔/高斯,H谱

国家级刊物名录

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参考名录 一、名录 《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求是》、《国际问题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解放军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共运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孔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新华文摘》(3000字以上论文)、《人民大学复印资料》(3000字以上论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人才》、《经济法制》、《党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科学》、《史学月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哲学动态》、《中国科技论坛》、《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道德与文明》。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辞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古代语研究》、《红楼梦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语文》、《文艺理论与批评》、《方言》、《民族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报》、《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当代语言学》、《当代作家评论》《鲁迅研究月刊》、《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中国比较文学》、《电影艺术》、《民族文学》、《明清小说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语言与翻译》、《回族研究》、《蒙古语言文学》、《中国民族教育》、《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育》、《外语与外语教学》。 《人民音乐》、《音乐创作》、《中国电视》、《舞蹈》、《黄钟》、《音乐艺术》、《中国书法》、《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美术》、《美术研究》、《中国摄影》、《舞蹈艺术》、《中国油画》。 《中国工艺美术》、《雕塑》、《装饰》、《中国纺织美术》、《中国服装》、《服装科技》、《中国包装》、《国外包装技术》、《中国广告》、《国际广告》、《家具》、《中国陶瓷》、《中国宝玉石》。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党的文献》、《历史教学》、《历史档案》、《文物》、《考古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西欧研究》、《美国研究》、《考古》、《文献》、《考古与文物》、《中国钱币》、《中国博物馆》、《敦煌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资料工作》、《中国出版》、《编辑学报》、《编辑学刊》、《图书发行研究》、《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评论》、《编辑之友》、《科技与出版》、《中国地方志》、《中国档案》、、

有机结构解析及成分分析教学大纲2-推荐下载

《有机结构解析及成分分析2》教案 《有机结构解析及成分分析2》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 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有机结构解析及成分分析2 英文名称:Spectrum Analysis of Organic Compounds 课程编号:2712230、2712231开课专业:应用化学开课学期:第7学期 学分/周学时:2学分/2学时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任选课 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有机波谱学》的后续课程,也称有机结构分析,是利用已学过的光谱知识,更进一步的解决复杂有机分子结构的解析和实际工作中图谱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素养。为毕业论文和有机结构分析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进一步学习有机波谱解析的理论,加深理解各类化合物波谱特征,培养学生认识图谱、解析图谱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有机化合物的IR 、NMR 、MS 等标准图谱(或数据)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掌握常见同种类化合物的各种光谱(或数据)对复杂未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一般程序,能够熟练地运用波谱学知识,掌握有机物进行表征和解析的手段;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对未知物进行鉴定并对未知物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红外光谱对复杂化合物进行解析;利用质谱技术对物质的分子式、结构式进行确定。以实际工作中为案,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构建有机化学专业能力培养。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有机波谱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这些课程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波谱学中各种波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及如何解析确定结构。本课程重点在于掌握图谱解析的能力,但内容繁杂、抽象难懂等特点,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环节,具体要求为:着重突出有机波谱学的实用性。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高深的数学和物理学原理,一般不予深究。讲授时,尽可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结合典型有机化合物的谱图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谱图信息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并积极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利用谱图信息推导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具体应用上。 5.教学时数及课时分配 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有机波谱学谱图解析》,宁永成 编著,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 章(专题)主要内容 学时安排 第1章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8第2章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10第3章核磁共振二维谱解析 6第4章质谱解析6第5章红外光谱解析6第6章谱图综合解析8第7章有机分析简述 4合计学时 中秋、国庆放假各占6学时 48 通过管线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

化教现代波谱分析实验大纲

化学专业《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理) 课程名称:现代波谱分析 英文名称:MODERN SPECTRAL ANALYSIS 课程编号:2404048 是否独立设课:否 学分:2 实验学时:18 开课学期:5 预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化学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构造,掌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基本制样技术:液膜法、压片法、漫反射法及单次反射法,掌握OMNIC ESP5.1FTIR操作软件中的基线校正、找峰、检索等技术,能对测定的FTIR进行正确的解析。要求学生了解核磁共振仪的构造;学会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仪的制样操作;掌握用核磁软件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定标、积分等操作,并能利用核磁信息对结构进行正确解析。 二、实验报告要求与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步骤、结果和结构分析。关于实验步骤的描述应根据具体所做实验内容作概要的描述。 实验考核方法以平时实验考勤、实验能力及实验报告为基础进行综合考评。 三、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1.程存归.有机波谱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 2.

2.北京化工学院等.波谱分析法实验与习题.重庆大学出版社 3.毛希安.现代核磁共振实用技术及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 撰写人:程存归、孔黎春审定人:王小霞

《现代波谱分析》课程实验项目1 FTIR液膜法测定并分析液态有机物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议的构造,掌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基本制样技术:液膜法; 能对测定的FTIR进行正确的解析。 二、实验内容 1、FTIR仪的使用。 2、液体样品的制样方法――液膜法 三、实验原理 纯液态样品的FTIR测定是采用可拆卸的液体样品池。该池光程长度为0.01~1mm。这就是一般红外图谱上注明的液膜法。 液体池窗口一般采用溴化钾晶片。它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没有溶剂干扰。但是液膜法厚度往往难以重复。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制样:①带上乳胶手套,打开红外灯。②用无水乙醇清洗2 块溴化钾晶片,然后在绒布上抛光,备用。③用毛细滴管加一小滴试样在一片溴化钾晶片的中心位置,然后盖上另一片溴化钾晶片,抛光面朝里,使试样分布均匀,形成一层液膜,最后装到可拆池支架上。 2、红外测定:①根据电脑中的设置要求,可先扫本底,再打开 仪器仓盖,把可拆池插入样品架上;②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

2013 暨大有机化学B(回忆版)

2013有机化学B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10道*2分) ..... 二,鉴别(4道*2分) 1. 丙烷,丙烯,丙炔,环丙烷 2. D-葡萄糖,D-果糖 3. 苯酚,二甲苯 4. 乙醇,异丙醇,叔丁醇 三,选择题(15道*2分,不定项) (以下是部分往年2010年有机化学B的原题) 4.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最容易发生SN2反应() 5. 由大到小排列以下化合物与1, 3-丁二烯发生Diels-Alder反应的活性次序() I. CH2=CHCH2Cl; II. CH2=CHCH2CN; III. CH2=CHCH2CH3; IV. CH2=CHCHO A. I > II > IV > III; B. IV > II > I > III; C. III > II > I > IV; D. IV > I > III > II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最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A. (CH3)2C=CH-CH3 B. (CH3)2C=CH2 C. CH3-CH=CH-CHO D. CH2=CH-Cl 四,完成反应式(14道,每空2分) ……(此部分往年真题出现的情况不多) 9.( 2010年有机化学B完成反应式9题) 五,问答题 1.实验题(本题为2010年有机化学B的改动版) 顺-1,2-环戊二醇和丙酮及少量酸的混合物进行回流,用分水器不断除水,获得分子式为C8H14O2的产物(A),(A)对碱稳定,遇稀酸生成原料(即顺-1,2-环戊二醇)。 (1) 推测(A)的结构。 (2) 如何提高反应产率。 (3) 用反-1,2-环戊二醇进行同样实验,不发生反应,为什么? 2.结构推导题 (主要涉及酮的邻位a-H的酸性,拜耳-魏立格重排,H谱,IR,Pt氢化等) 3.机理题(2010年有机化学B原题,简答题第2题) 请给出合理的机理解释如下反应

有机化学下册第六章 波谱学基础

第六章波谱学基础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2、了解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的原理 教学重点: 1、四大波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计划学时数:6学时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可弥补化学方法的不足,物理实验方法可用微量样品,如质谱通常只用几微克,甚至更少的样品(10-10g)便可给出一张满意的质谱图,在较短时间内,正确的检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现在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已成为研究有机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应用化学反应来确定分子结构,已沦为辅助手段。 本章主要对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简称UV),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NMR)和质谱(Mass Spectroscopy,简称MS)作一介绍。 第一节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电磁波谱包括了一个极广阔的区域。从波长只有千万分之一纳米的宇宙线到波长用米,甚至千米计的无线电波都包括在内。 所有这些波都有相同的速度(3*1010cm/s),根据公式: 1.频率:ν=c/λ ν:频率,单位Hz;λ:波长,单位cm;c:速度,3*1010cm/s 波长愈短,频率愈高. 光波波长的单位很多,其换算关系为: 1nm=10-7cm=10-3μm 频率的表示法: ⑴一种表示法为Hz, 如波长为300nm的光,它的频率为ν=c/λ=(3*1010cm/s)/(300*10-7cm)=1015 s-1 ⑵一种表示法是用波数.

就是在1cm 长度内波的数目.如用波数表示,则在1cm 内波长为300nm 的光的波数为: 1/(300*10-7)=33333cm -1 就是300nm 波长的光的波数为33333cm -1. 2.电磁辐射能 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当分子吸收辐射,就获得能量.获得多少能量决定于辐射的频率. △E =h ν ΔE =获得的能量;h =planck 常数,6.626*10-34J.S 频率愈高,获得的能量愈大。 3.分子吸收光谱的分类 分子中有原子与电子。原子、电子都是运动着的物质,都具有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整个分子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能量,即是电子运动、原子间的振动、分子转动能量的总和。 E 分子=E 电子 +E 振动 +E 转动 (或E 总 =Ee +Ev +Er ) 当分子吸收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时,分子就由较低的能级E 1跃迁到较 高的能级E 2,被吸收光子的能量必须与分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恰好相等,否则不 能被吸收,它们是量子化的。 Δ E 分子= E 2- E 1 = E 光子 = h ν 上述分子中这三种能级,以转动能级差最小(约在0.05-10-4ev )分子的振动能差约在1-0.05ev 之间,分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级差约为20-1ev 。 ⑴转动光谱 在转动光谱中,分子所吸收的光能只引起分子转动能级的变化,即使分子从较低的转动能级激发到较高的转动能级。 转动光谱是由彼此分开的谱线所组成的。 由于分子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很小,所以转动光谱位于电磁波谱中长波部分,即在远红外线及微波区域内。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药学类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 学分与学时 天然药物化学3.5学分,60学时。 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或专业基础课)模块,是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 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主要围绕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其发展与有机化学、合成化学、现代谱学等学课关系密切,课程内容与药物化学关系密切,并为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 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 鉴定和生物活性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开发利用 的能力,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 本方法,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天然药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相关工作。

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本课程要求修完药学专业基础课(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等)后,掌握了一定的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再进行学习,为后续课程(如:药物分析等)作基础。 六教学目的与主要要求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1.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性质与任务。 2.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熟悉1.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各类二次代谢产物生成的相关性。 了解1.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2.本学科近代研究成就、发展趋势及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 【主要内容】 1.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史及新药发现 2.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3.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4.结构研究法 第二章糖与苷 【目的要求】

2018版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17日公布)

2018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17日公布)资料编辑:伯辰期刊网 (自然科学卷) code 期刊名称 F034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C096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B030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I051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 TAE SINICA C105 ACTA MECHANICA SINICA M100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I20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G218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I062 ADV 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I124 ADV ANCES IN POLAR SCIENCE I282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G780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I072 CELL RESEARCH I139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710 CHINA COMMUNICATIONS I165 CHINA FOUNDRY E158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B023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D03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I154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I20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166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I122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I037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T10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07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I116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E01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D017 CHINESE JOURNAL OF POL YMER SCIENCE I200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TOLOGY I20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G126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I071 CHINESE OPTICS LETTERS C106 CHINESE PHYSICS B C058 CHINESE PHYSICS C C059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B022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 THEMATICS C095 COMMUNICA 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波谱分析课程负责人刘博静 开课系部化学与化工学院教研室第一基础教研室 二0一五年九月一日

《现代波谱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现代波谱分析 英文名称:Modern Spectrum Analysis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 总学分:2 二、课程简介 《现代波谱分析》是应用本科专业学生在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后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有机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和拉曼光谱、紫外和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仪器简介与实验技术、基本规律与影响因素、谱图解析的基本程序与应用,以及谱图的综合解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波谱分析法的概念、作用以及各波谱之间的互相联系;掌握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谱图特征;掌握应用四大波谱进行结构解析的基本程序;了解有关的实验技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综合运用所学波谱知识解决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研发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已修课程: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 并修课程:工业分析食品分析 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题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讲解和期末考试,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四大谱图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

的识谱能力、综合运用所学波谱知识解决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和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现代波谱分析手段、方法;掌握结构解析的原理、规律和过程;掌握波谱的特征数据和化合物结构的关系以及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单独或综合利用波谱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以讲授式为主,其它教学方法为辅。 五、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紫外光谱(4学时) 教学内容: 1、紫外光谱基本原理 2、紫外光谱仪 3、各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4、紫外光谱的应用 本章重点:紫外光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本章难点:紫外吸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影响因素;紫外光谱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第二章红外光谱(6学时) 教学内容: 1、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2、影响红外吸收频率的因素 3、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技术 4、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 5、红外图谱解析 6、拉曼光谱简介 7、红外光谱技术的进期及应用 本章重点:利用红外光谱判断常见简单化合物的官能团及结构。

2010年中科院院长春应化所考博核磁共振波谱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二O一O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核磁共振波谱学 一(15分) 1、某化合物时域信号的幅度为M0,共振频率为Ω=ω-ω0,横向弛豫时间为T2,请 写出其FID信号表达式 2、t=3T2时,其幅度减少为多少? 3、求该化合物NMR谱线的半高宽。 二(15分)下图为化合物1之芳香区13C谱,该谱用π/2脉冲,无弛豫延迟条件下记录,请说明各峰不同信号强度的原因。 1 三(16分) 1、已知B0=1 Tesla时,νH=42.577 MHz,ν2H =6.536 MHz,氯仿的δH=7.26,δc=77.0, 1J =209 Hz,请图示CDCl3的1H和13C谱 CH 2、液体NMR实验中,一般使用氘代溶剂,请说明其理由。

四(30分) 根据以下数据,请归属下示化合物非芳烃部分的碳谱(尽可能详细说明归属的依据) 五(24分) 1、PFT NMR 实验中,相位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延迟(死时间)采样。若在死时 间中心加180o 脉冲可消除这种相位误差,请说明其理由(不计J 偶合作用) 2、化合物结构研究中,通常要做一维13C 谱,HMQC (或HSQC )和HMBC 三种 实验,为什么? 3、HMQC 与HMBC 实验中,F 1,F 2维各表示什么量?HMQC 与C-H COSY 实验 相比,灵敏度可提高多少? 4、1H-1H COSY 谱中出现几类峰,它们的物理意义,简述1H-1H TOCSY 与COSY 谱的异同点。 41.3 t 51.8 d 61.0 d J CP = 161 Hz 65.8 d 所连氢4.19(qd ,6.5 Hz ) 68.5 d 所连氢4.01(td ,7 Hz ,2 Hz ) 69.0 t J CP = 7 Hz 69.3 t J CP = 7 Hz 173.2 s 207.3 s H 2Ph 2Ph O 11

有机化学-精品课程习题共42页

第二章烷烃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B)、最不稳定的是(A) A、 B、 C、 D、 2、在光照条件下与反应,可能的一氯产物有几种(6) 3、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是(B) A、.2,2,3—三甲基丁烷 B、2,2,3—三甲基戊烷 C、2,3,4—三甲基戊烷 D、3,3—二甲基戊烷 4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氢的是C A、2,2,4,4—四甲基戊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 2,2,4—三甲基戊烷 D正庚烷 5、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光照溴代,相对含量最高的是(B) A、 B、C、D、 二、判断下列各组构象是否相同?(答案:都相同) 和和 和

和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四、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氯化时(1)只得一种一氯代产物,(2)得三种一氯代产物,(3)得四种一氯代产物,(4)只得二种二氯衍生物。分别写出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第三章烯烃 一、选择题 1-9 ABDCDADD AD 1、下列烯烃,相对稳定性最大的是 A 2,3—二甲基—2—丁烯 B.2—甲基—2—戊烯 C.反—3—已烯 D.顺—2—已烯 2、下列化合物既是顺式,又是E型的是 A、 B、C、 D、 3、下列化合物是反式又是Z型的是() A、B、C、D、 4、下列试剂与环已烯反应得到顺式二醇的是 A、 B、 C、D、 5、下列反应为碳正离子机理的是 A、B、 C、 D、 6、下列化合物与加成的相对速度顺序最快的是 A、 B、C、 D、 7下列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2—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2—戊烯 D、3—甲基—2—戊烯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64 学分:4 理论学时:64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指导自学学时:0 适用专业:药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承担院部:科技学院药学系学科组:药物分析学科组二、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分析化学课程在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专业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等化学信息的学科,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严密和系统的理论性,是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并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能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设计分析方案,初步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分析化学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后续学习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课程及从事药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也为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等行业工作的奠定重要专业知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分析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主要由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组成。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掌握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仪器分析内容主要由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光学分析法三部分组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本部分内容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

有机化学 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040021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学时与学分:学时:56 学分:3.5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或基础化学 适应专业:医学五年制各专业、临床医学七、八年制 教材及参考书: 1.《医科大学化学》下册陈启元梁逸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医用有机化学》第二版唐玉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Organic Chemistry》for Students of Medicine and Biology. Xiashuzhen, luo yim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6 4.《有机化学》第七版吕以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有机化学》唐玉海罗一鸣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是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便为学好后续的有关课程,以及在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进行科学研究奠定足够的有机化学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碳链、位置及官能团异构、构象、顺反及对映异构);化合物英文命名的一般规律。重要基团和常见化合物的的英文名称。 2.掌握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加成、氧化、酯化、酰化、脱羧、偶联等反应。 3.能运用电子效应(诱导与共轭)理论,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4.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电加成及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 5.熟悉杂环、糖类、脂类及氨基酸的结构、名称和主要性质。 6. 了解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熟悉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图谱的解析。 7.了解蛋白质和酶的一般性质;核酸的组成和结构单元。 (实验独立设课) 临床八年制开设高等有机化学(选修)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与难点(其中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为重点,用黑体表示的为难点)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概述 掌握:有机物与有机化学概念,碳的sp3、sp2、sp杂化轨道。共价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 熟悉:Lewis酸碱理论,八隅体结构。键长、键能和键角的涵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波谱学分析吗问答题总结

第一章紫外光谱(UV) 1.1.什么是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增色效应、减色效应、吸收带的概念? 发色团:凡能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而引起电子能级跃迁的基团称为发色团 助色团:当含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与发色团相连时,吸收波长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称为助色团。 红移和蓝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或测试条件发生变化时,其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其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或溶剂改变时,在吸收峰红移或蓝移的同时,常伴有吸光度(A)的增加或减弱。将吸光度增加的效应称为增色效应,将吸光度减小的效应称为减色效应。 吸收带:波长连续分布的辐射通过物质时,辐射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一部分波长范围。 1.2 什么是Lambert-Beer定律;什么是摩尔吸光系数;如何进行定量计算? Lambert-Beer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地通过均匀溶液时,被测物质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表达式:A=Kcl(A:吸光度K:比例常数l:液层厚度) 摩尔吸光系数(ε):物质对某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的量度。指一定波长时,溶液的浓度为1 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值,用ε或EM表示。ε越大,表明该溶液吸收光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分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 1.3 什么是诊断试剂?如何利用UV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黄酮UV吸收的A带和B带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甲醇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Ⅰ,出现在240~280nm之间的吸收带称为带Ⅱ。不同类型的黄酮化合物的带Ⅰ或带Ⅱ的峰位、峰形和吸收强度不同,因此从紫外光谱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当向黄酮类化合物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醇钠(NaOMe)、乙酸钠(NaOAc)、乙酸钠-硼酸(NaOAc-H3BO3)、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铝-盐酸(AlCl3/HCl)试剂能使黄酮的酚羟基离解或形成络合物等,导致光谱发生变化。据此变化可以判断各类化合物的结构,这些试剂对结构具有诊断意义,称为诊断试剂。 1.4.HPLC-DAD与普通UV在功能上有何区别? HPLC-DAD:高效液相色谱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toto-diode-array detector detector,PDA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紫外吸收检测器,它与普通紫外吸收检测器的区别在于进入流通池的不再是单色光,获得的检测信号不是在单一波长上的,而是在全部紫外光波长上的色谱信号。因此它不仅能定量检测,还可提供组分的光谱信息。 1.5.你能列举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和结构鉴定中应用实例吗? 1 定性分析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其主要依据是化合物的特征吸收特征。如吸收曲线的形状、吸收峰数目以及各吸收峰波长及摩尔吸收系数。用紫外光谱进行定性鉴定的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的,并按正确的操作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绘出吸收曲线,然后根据该化合物的吸收特征作出初步判断。

波谱大纲(药本)

广东药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编 2006年1月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将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讲授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这四大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以及图谱解析技术,并且介绍这四大光谱解析技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掌握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波谱图的能力,为学习天然药物化学中有效成分结构鉴定打基础。 教材:姚新生.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习题:以本教研室陈熔、吕华冲老师编写的《波谱解析习题集》为主,教科书里的习题为辅,在讲授完每章内容后布置习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本课程应结合目前有机化合物和天然药物结构研究的方法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意识到: (1)UV、IR、NMR、MS是目前研究有机化合物和天然化物结构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和方法。 (2)掌握有机化合物重要官能团的光谱特征和规律是解析图谱、推测结构的基础。 2、讲授UV、IR、NMR、MS的基本原理、知识和理论;介绍它们的测定方法、图谱的特征以及基本有机化合物重要官能团在四大光谱中的特征及规律;介绍综合解析图谱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做到: (1)掌握UV、IR、NMR、MS的基本原理、知识,了解它们的测定方法;(2)熟悉基本有机化合物重要官能团在UV、IR、NMR、MS光谱中的特征及规律; (3)能够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初步推测它们的波谱学主要特征(UV、IR、NMR、MS); (4)掌握图谱解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5)了解标准图谱的应用。 3、在基本有机化合物波谱学的基础上适当的介词天然药物结构研究的波谱知识

暨南大学有机化学1-14

第二章烷烃一、选择题 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 A. B. C. D. 2、在光照条件下 与反应,可能的一氯产物有几种 A. 3 B. 4 C. 5 D. 6 3、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是 A.2,2,3—三甲基丁烷 B.2,2,3—三甲基戊烷 C.2,3,4—三甲基戊烷 D.3,3 —二甲基戊烷 4、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氢的是 A.2,2,4,4—四甲基戊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2,2,4—三甲基戊烷 D.正庚烷 5、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光照溴代,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 B.

C. D. 二 、 判断下列各组构象是否相同? 1. 相 同 不相同 和 2. 相 同 不相同 和 3. 相 同 不相同 和

4. 相 同 不相同 三、 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四、 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氯化时(1)只得一种一氯代 产物,(2)得三种一氯代产物,(3)得四种一氯代产物, (4)只得二种二氯衍生物。分别写出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第三章 烯 烃 一、选择题 1、下列烯烃,相对稳定性最大的是

A.2,3—二甲基—2—丁烯 B.2—甲基—2—戊烯 C.反—3—已烯 D.顺—2—已烯 A. B. C. D. 3、下列化合物既是反式、又是Z型的是 A. B. C. D. 4、下列试剂与环已烯反应得到顺式二醇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为碳正离子机理的是

A. B. C. D. A. B. C. D. 7、下列化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2—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 2—甲基—2—戊烯 D.3—甲基—2—戊烯 A.2—甲基—2—丁烯 B.1—戊烯 C.2 —甲基—1—丁烯 D.环已烯 9、下列碳正离子最稳定的是 A. B. C. D. 二、完成下列反应式. 1.

暨大有机化学精品课程

| 申请表格 | 教学大纲 | 教师队伍 | 课程录像 | 实验与指导 | 教学资源 | 习题参考 | 教学网站 | 交流论坛 |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制 备方法、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的科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内容有比较系统 和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正确掌握有机化学 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一些重要的单元反应,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一般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 成就。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能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初 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好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培养和造就高级技术人才打下一定的 基础。 本课程要求培养学生: 1、熟练读出各种常见有机物的名称,写出结构式,掌握有机物的立体结构、异构及构象、旋光异构等。 2、运用有机物的结构理论,分析一般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学习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测其性质的方法。 3、重点掌握有代表性的典型有机反应和实例,学习反应类型,理解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学习有机反应在 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4、适度理解基本有机反应机理,反应特征,找出貌似千差万别的反应的共同特征规律,对前后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加强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习化学方法分离、检测一般有机物或其官能团的方法,根据化学实验结果,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 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运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分子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构象、结构异 构及立体异构。运用分子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解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特征。 2、官能团和反应类型为主线的有机化学反应:掌握各类官能团有代表性的典型反应,并掌握这些典型反应的适用 范围和限制条件,将各章节的反应归类,并前后联系、比较,分为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取代、亲核加 成、氧化和还原、水解、酯化、周环反应等类型,系统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3、学习逆合成分析法,掌握有机反应的综合应用,解开有机合成的难题。 4、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适度掌握许多重要反应的反应机理,通过掌握反应过程,理解反应的特征和规律,从深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