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感染中WBC N% CRP及PCT检测的比较分析

细菌感染中WBC N% CRP及PCT检测的比较分析

细菌感染中WBC N% CRP及PCT检测的比较分析
细菌感染中WBC N% CRP及PCT检测的比较分析

四种常用探伤方法特点及区别

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液体渗透检测(PT)及X射线检测(RT)。 超声波检测(UT) 1、超声波检测的定义: 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2、超声波工作的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3、超声波检测的优点: a.适用于所有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b.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的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c.缺陷定位较准确; d.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e.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f.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使用较方便。 4、超声波检测的局限性 a.对试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仍须作深入研究; b.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 c.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d.材质、晶粒度等对检测有较大影响; e.以常用的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且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5、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a.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 b.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可用于锻件、铸件、焊接件、胶结件等; c.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可用于板材、棒材、管材等; d.从检测对象的尺寸来说,厚度可小至1mm,也可大至几米; e.从缺陷部位来说,既可以是表面缺陷,也可以是内部缺陷。锻件是金属被施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铸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 磁粉检测(MT) 1.磁粉检测的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第20卷第12期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2月29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对比 于晓明,胡雪峰,迟丽娜 (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1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08~2009年性病门诊138例确诊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7m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7rPPA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38份血清中,98份血清TRUST阳性,17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132份血清为阳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嗍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两种不同方法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 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34(2009)12—0029—02 ComparisonoftheDifferentMethodsExamingTreponema/YUX/ao—ming,HUXue一乃ng,CHI 厶一//Harbin242HospitalofAVIC,Harbin150066,China Abstract0bjL吣tive:toselectthebestscreeningmethodsuitingforblooddonorsbyassessingthevalidityof TRUSTandTPPA.Methods:TRUSTWasusedtoscreenpatientswithsyphihsfromblooddonors。andTPPAWagusedto confirmedpositiveresultsdetected byTRUST.Results: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TRUSTwere39.02%,3.03%,and60.98%respectively.111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EUSAwere 98.73%。20.59%and1.22%.Conclusions:ThecombinationofTRUSTandELISAisthefirstchoiceto∞reenpatients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Moreovertllisscreeningcontributestobloodsafety. KeywordsTreponema:TRUST;TPPA l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8例患者均为性病门诊确诊者,其中男83例,占印.14%,女55例,占39.86%。I期梅毒68例,Ⅱ期梅毒51例,Ⅲ期梅毒19例。年龄18~72岁,平均32岁。 1.2试剂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TRUST试验:室温下,生理盐水稀释至l:32,每孔滴加心磷脂抗原,100次/min振荡器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确定其阳性滴度。TPPA试验:室温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液将血清稀释,分别加入致敏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孵育2h观察结果。 2结果 结果判定:TRUST过筛试验在漆圈中出现肉眼可见红色凝集块为阳性;若红色颗粒均匀分布未见凝集为阴性。TPHA确证试验(凝集)++++:红细胞形成膜状覆盖整个孔底,边缘形成皱褶;(凝集)+++:形成膜状覆盖部分孔底;(凝集)++:形成膜状,边缘成圆环;(凝集)+:成薄膜状,周围边有粗大圆环;(可凝)±:成纽扣状,中心稍薄;(不凝集)一:成光滑扣状结果表1。表l138例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试验结果(例%) 从表1两种方法检测为阳性的138份样本中。TRUST法检出111份,占80%(11138);TPPA法检出133份,占96.4%(133/138);抗TPPA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法。 3讨论 从表1中可看出68例I期梅毒血清,TPPA阳性64例,阳性率94.1%,与顾伟鸣悼1报道的96.3%结果相近,TPPA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为94.1%,对I期梅毒的敏感度高于TRUST。TRUST具有操作简便、报结果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当梅毒患者经抗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TRUST试验所用的抗原是从牛心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组成,中,结果清晰易读,稳定性好:缺点是许多因素影响结果,高脂皿症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清均可干扰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该试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存在生物学假阳

二恶英检测分析方法比较

二恶英检测方法比较 二恶英化合物(简称二恶英)是剧毒有机污染物。人体长期低剂量接触,会导致癌症、雌性化、胎儿畸形、糖尿病等疾病。自比利时发生二恶英食品污染事件和《POPs公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署以来,二恶英检测与污染防治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二恶英检测属超痕量、多组分检测,对特异性、选择性和灵敏度要求极高,被认为是当代化学分析领域的一大难点。 美国较早开展二恶英检测研究,现已制定出一系列的检测标准。欧洲和日本也相继研究和制定了二恶英检测标准方法。我国目前正处于二恶英基础研究的起步阶段,尚未提出相关检测标准和方法,因此亟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二恶英检测方法和体系。 2 二恶英检测方法 2.1化学仪器分析方法 在200余种异构体中分离出17种有明显毒性的二恶英,分别测定其浓度或含量。将浓度或含量乘以每种二恶英的毒性因子(TEF)就可以得到总毒性当量(TEQ)。该方法的一般程序包括采样、提取、净化、定性定量。 2.1.1 采样 样品的取样量由样品类型、污染水平和方法的检测限而定。各国对采样程序都单独编制了标准方法。 2.1.2 提取 为了测定提取净化效率和校正分析丢失,首先加入17种13C-PCDD/Fs采样内标和37Cl-2,3,7,8-TCDD净化内标。溶剂选择和提取步骤取决于样品类型和净化方法,如在处理废弃物焚烧飞灰时溶剂选取石油醚/甲苯/二氯甲苯,在处理脂肪样品时溶剂选取二氯甲烷/己烷。提取步骤一般包括溶解、振荡、混匀和萃取。索氏萃取是传统的提取方法,广泛应用于检测飞灰、鱼、牛乳和脂肪组织样品中的二恶英。目前,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SFE)、加压加热型的高速溶剂萃取装置(ASE)和微波萃取方法也用于提取样品中的二恶英,并有大量对比实验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3,4]。 2.1.3 净化 为了除去大量干扰物质,目前大多采用色谱法进行净化。色谱法通常将分配处理柱和色谱柱串联使用,包括酸或碱处理、硅胶柱、氧化铝柱、佛罗里柱和活性炭柱的二次净化,具体操作因样品类型和基质性质而异。目前,一些实验室正在开发一次性多层柱(如微型氧化铝柱)和HPLC净化方法来简化净化过程。净化后要加入15种13C-PCDD/Fs定量内标和2个13C 标记的用于确定色谱保留时间的内标[5]。 2.1.4 定性定量 通常定性检测采用2类不同极性的色谱柱。首先用非极性或弱极性固定相将氯原子取代数相同的二恶英化合物分为1组,然后用极性固定相分离其中的异构体,最后通过对17 种标记的和未标记的标准样品实施比较,获取保留时间。定量检测主要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技术(SIM),以13C稳定同位素为内标,根据测量目的用质量校正程序校正质谱模式、分辨率

SNPs检测方法比较

一、定义 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olymorphisms ,SNPs),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 序列多态性。 二、SNPs的研究意义 遗传标记 具有已知性、可遗传性、可检测性,用于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鉴定。 基因多态与疾病相关性 研究SNPs 本身对机体的影响,尤其是疾病的易感性、个性化医疗。 三、SNPs检测方法的分类 1、测序方法:常规测序,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微测序(SNaPshot) 2、基于杂交的方法:Taqman 探针法,Microarray 芯片法, 3、引物延伸:MALDI-Tof,dHPLC(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4、以构象为基础的方法:RFLP,SSCP,DGGE 5、溶解曲线:HRM(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技术) 四、各方法概述与比较 测序方法 1、测序方法------ 一般测序和焦磷酸测序 步骤: 序列比对-- 引物设计-- DNA 提取-- PCR - 割胶纯化-- 直接测序或装克隆测序。 优点: SNP 分析金标准,能发现已知SNP,也能发现未知SNP。 缺点: 每个样本的每个位点均需要经PCR 扩增,跑胶,然后切胶纯化,再测序。步骤多而分散,成本较高,工作量大,周期长,价格昂贵,不适合大样本多位点检测。 2、测序方法------微测序方法(SNaPshot) 微测序流程: 1).设计PCR 扩增含SNPs 位点的一段DNA 2).对PCR 产物进行纯化(去除引物和dNTP) 3).引物延伸 4).延伸产物检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光检测法、凝胶为基础的荧光检测法、质谱分析法、变性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优势: 类似普通测序,但10 个位点PCR 产物同时引物延伸,通量增加。 劣势: 前处理等同普通测序:每个样品的每个位通过点都需要PCR预先扩增,跑胶,割胶,DNA 纯化。不同是10 个位点可以同时测序,提高了测序效率,但对延伸引物要求极高,如每个引物有4-6 个碱基差异,不能有互补区段,还要相同条件延伸,除厂家已经验证的少数位点外,很难自己设计针对新位点的检测。多个分散步骤,费钱费时,易出错。 3、测序方法------费用成本组成: ?基因组DNA提取费用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01T09:20:22.6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杨占甲[导读]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杨占甲(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080-01 【摘要】目的采用传统的魏氏法和倾斜管法两种方法来测定红细胞的沉降率,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采集100例血液标本,对这100例血液标本同时采用倾斜管法和魏氏法两种方法进行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并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两种血沉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很好。结论采用倾斜管法对红细胞的沉降率进行测定是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可以在特点的条件下使用,具有推广价值。【关键词】魏氏法倾斜管法红细胞沉降率相关性分析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速度的指标,简称为血沉,英文表示为ESR。一个健康人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在一个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有大幅度的升降变化,而在很多病例情况的干涉下,红细胞沉降率会表现出明显的增快。血沉检查时非特异性试验的一种,但即使如此,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在进行红细胞血沉率的测定时,一定要及时进行,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记过,所以可以理解,在医院中,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沉测定时,并不是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和诊断,而是当护士对患者抽血后,立刻将血液移到无菌处置室来进行血沉测定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护士可能同时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处理,便不能保证在准确的时间1h读取血沉值,可能晚些甚至将其以往,有鉴于此,本文介绍另一种测量血沉的方法:倾斜管法,并在此将倾斜管法和魏氏法进行血沉比较分析。魏氏法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将倾斜管法与魏氏法进行比较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6年~2011年诊科病房的患有不同性质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7岁。 1.2方法清晨,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从患者身上抽取血液,抽取患者的3.2ml的血液,并将其与3.8%枸橼酸钠溶液混合,枸橼酸钠溶液的体积控制在0.8ml,与此同时向其中注入两支魏氏血沉管至“0”刻度,结束后,将其分别放置在两个魏氏血沉架上,在放置时,两支试管放置的方式不同,其中一个按照常规方法放置,即垂直放置,1h后要低于血浆段的高度进行读取并记录,另一个要放置在特定的自制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架子上,保持倾斜45°角,并于10min后将血沉值读取。 1.3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导入2003版的EXCEL,并对其进行Student-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经过1h后采用魏氏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12±32.556mm/h,而经过10min后采用倾斜管法测得的血沉值平均为33.39±32.509mm/h,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Student-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t=0.59,P=0.52>0.05),对两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7,数据显示两者相关性较好。 3 讨论 测量红细胞沉降率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将血沉结果与临床资料相互对照显示,血沉检查在临床上很可以有很多应用,可以辅助判断患者机体是否有炎症,患者病变是否有活动性等等,可以为临床检查提供参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也常常采用血沉检测的方法来作为试验诊断的方式。魏氏法是最经典最传统最常规最可靠的检测血沉的方法,魏氏法也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常规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魏氏法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手工操作,而且对观察记录的时间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人们近年来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省事的测量血沉方法,比较熟悉的是采用自动电子血沉仪,这种电子血沉仪虽然更加便捷,且检测的时间也不长,但所得的检测结果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仪器的成本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可以普及。倾斜管法对仪器并没有新的要求,而且检测的时间短,仅需10min便可,且检测结果可以直接读出来而并不需要进行换算,从两种血沉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中,倾斜管法与魏氏法几乎没有差别,相关性较好,对于血沉增高患者结果更加明显,所以倾斜管法适用于血沉增高患者或者需要经常复查血沉的患者,可以对其进行动态检测。 参考文献 [1]陆金春,李春德,黄宇烽.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 [2]卢雁英,赖桂凤,郑丹丹.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3):14-15. [3]马翠萍,魏以壁.二级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10):132-133. [4]李恵,高洪国,张元梅.两种红细胞沉降率检测方法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7):67-68.

检测方法比较

激光散射速率法:激光散射技术是指用激光作光源,在入射光方向以外,借检测 散射光强度、频移及其角度依赖等而得到粒子重量、尺寸、分布及聚集态结构等信息的方法的统称,有着广阔的用途。就检测纳米材料而言,主要涉及频移及其角度依赖性的检测,这种散射技术又称动态光散射、准弹性光散射及光子相关光谱,分别以测定参数的性质、能量转移的大小及测定方法的原理而得名。 散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在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样品中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过程,样品的散射光强度逐步增加。当样品完全凝固以后,散射光的强度不再变化,通常是把凝固的起始点作为0%,凝固终点作为100%,把50%作为凝固时间。光探测器接收这一光学的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再被传送到监测器上进行处理,描出凝固曲线 透射比浊测定法:是测定入射光强度由于溶液中粒子的散射而降低的程度,它并不直接测定散射的光强。这一点与分光光度测定法极为类似。用这种方法时,多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反应增强剂。这种非离子型聚合物可以降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溶解度。 免疫层析法: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 目的: 评估透射免疫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同时检测了80例各种患者血清中CRP浓度. 结果: 两种方法在8~20 mg/L 、20~40 mg/L、40~80 mg/L、80~160 mg/L、160~300 mg/L范围内测定C 反应蛋白的相关系数是0.990、0.996、0.995、0.992、0.997,说明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是良好的,而在低值1~8 mg/L的测定中两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28.结论: 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在低值和高值测定中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CRP检测结果.

种猪测定方法比较

种猪测定方法比较 一、加拿大 (一)场内测定方案注:① SIP 是加拿大的国家猪改良程序,是对猪的一个综合的测定和遗传评定程序。 1、申请:希望登记加入加拿大SIP的群应该与地区负责该省方案管理中心联系。一旦直接负责管理该方案的代理认为申请者满足登记的要求,在场测定就可以开始。 2、基本要求:以下为最低要求,可以根据各自地区中心的考虑增加: (1)申请者拥有或维持一个有可识别祖代的猪育种群。最少个体数目可由各自的地区中心设定,但一般建议每个要参加评定的品种至少有20头母猪。 (2)群中所有种畜必须通过刺号、耳缺号或耳牌永久地和清楚地识别。如果一种物理刺号不合适(如对一些有颜色的个体),仍需提供可供SIP使用的有效刺号。不可登记个体应使用商品群代码分配刺号。纯种及商品群代码都要从CLRC②获得,以保证其在加拿大内独一无二的标志。(CLRC是加拿大畜禽记录公司。)(3)育种者必须保持该群完整的和最新的育种和管理纪录。该记录最少要包含如下信息:待测猪所在窝的父亲和母亲的品种和刺号;所有断奶猪的出生日期、父亲和母亲、品种、刺号和性别。 (4)育种者必须提供可接受的圈栏、称重和处理设备以有效地收集测定数据,并在猪称重和测膘时协助技术员。SIP场内测定方案根据所收集数据可分成两种测定类型。母猪生产力及称重和测膘程序如下所述。 3、母猪生产力:母猪生产力数据的收集不受监督。数据可直接从群记录提供以进入相应的数据库,有关省代理应决定最合适的程序。SIP的地区管理者应确保用以收集体重信息的磅秤准确和正确使用。完整和最新的育种和管理记录也应随时可供检查。母猪生产力的数据可从母猪群管理的商业软件包传送。但是,用户必须保证所收集的数据满足SIP要求。当刺号不完整,SIP与商业软件之间的界面可提供一些转换或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可与地区中心联系以核实界面要求。 4、称重与测膘:称重与测膘程序为一受监督的性能记录和评定程序。公猪和母猪的活重为75—115kg 之间时,由委任的技术员称重和用超声波探测背膘厚。

两种X染色质检查方法的比较

【论文关键词】方法;检测;性染色质;比较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检测x染色质的方法。方法:以在校学生的口腔黏膜细胞为材料,分别用石炭酸复红染液直接涂片法和吉姆萨染液扣染法显示x染色质。结果: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用时短,阳性检测率低;吉姆萨染液扣染法操作稍复杂,用时稍长,阳性检出率高,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中不易推广。讨论:应用改进的人类性染色质检测方法,可以准确检出性染色质。中等职校《医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一直沿用石炭酸复红直接涂片法(以下简称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不太理想,故近年借鉴改良后的吉姆萨染液扣染法(以下简称扣染法),阳性率明显提高,现将两种方法比较如下。 1 实验材料及方法1.1 材料:选择本校一年级汉族女生(16~20岁)20例,取其颊部口腔黏膜细胞为标本。1.1.1 染色液配制:石炭酸复红染液的配制,a液:碱性复红(basic fuchsin) 0.3 g,95%酒精10 ml,b液:石炭酸5.0 g、蒸馏水95 ml;将碱性复红在研钵中研磨后,逐渐加入95%酒精,继续研磨使其溶解,配成a液。石炭酸溶解于水中,配成b液,混合a液及b液即成。通常可将此混合液稀释5~10倍使用,稀释液易变质失效,一次不宜多配[1]。1.1.2 吉姆萨染液的配制:将吉姆萨粉末1g先溶于少量甘油,在研钵内研磨30 min以上,至看不见颗粒为止,再将全部(66 ml)剩余甘油倒入,于56 ℃温箱内保温2 h。然后再加入甲醇(66 ml),搅匀后保存于棕色瓶中。母液配制后放入冰箱可长期保存,一般刚配制的母液染色效果欠佳,保存时间越长越好。临用时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倍。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用时现配[2]。1.1.3 实验所需其他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吸管、牙签、染色缸、擦镜纸、吸水纸、离心机以及盐酸试剂等。1.2 方法1.2.1 石炭酸复红染色直接涂片法:用牙签在女性口腔黏膜颊部刮取上皮细胞,均匀涂布于(只能向一个方向涂抹,尽量避免细胞被破坏)载玻片中央部位。应当把细胞核界限清楚的深层上皮细胞用作这些涂片。稍干后,放入3:1的甲醛、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0 min。固定的标本经水冲洗后,在石炭酸复红染液中染5~10 min,再在95%乙醇中分色约半分钟,最后用中性树胶封片、镜检。1.2.2 吉姆萨扣染法:受检查者用清水漱口后,用牙签轻轻刮取两侧颊部内侧的黏膜,弃去第一次刮取到的黏膜细胞,在同一部位连续刮取数次,将刮取的细胞涮入装有生理盐水3 ml 的刻度离心管中,以1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加入1 mol/l盐酸3 ml,用吸管将细胞团轻轻打散,制成悬液,37℃解离20 min,以1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加入新配制的卡诺固定液(甲醇:冰醋酸,v:v=3:1)3 ml,用吸管将细胞团轻轻打散,制成悬液,室温下固定10 min,再次打散细胞团后,继续固定20 min,离心前将细胞打散,以1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液,根据细胞多少加0.1~0.2 ml新配制的卡诺固定液,将细胞打散,制成悬液,用吸管取细胞悬液,滴于冰水浸过的载玻片上,自然晾干后染色、镜检。 1.3 计数标准及方法:x染色质位于核膜内缘,是核内惟一浓染的、轮廓清楚的小体,呈小山丘形、扁平形或三角形、圆形等。形态相似但不依附于核膜内缘的不计数,凡核膜缺损、染色过深或细胞上有杂质附着,细胞核重叠等均不做计数;低倍镜下找到细胞集中而又均匀分散的细胞群,油镜下计数100个可计数细胞(可做为计数细胞的是细胞核较大,轮廓清楚完整,无缺损、皱褶,染色清晰。核质呈细网状或均匀的细颗粒状,无深染大颗粒及细菌污染),计算其中x染色质的阳性率。 2 结果2.1 直接涂片法结果:制片时间短,约40 min,大多数个体细胞被浓染,且背景残留染液杂质较多,污染视野,减少了可计数细胞数量。个体细胞x染色质阳性率为12%~17%。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操作时,因主观原因致阳性检出率更低。

正态性检验方法比较.doc

正态性检验方法的比较 正态分布是许多检验的基础,比如F 检验,t 检验,卡方检验等在总体不是正太分布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一个样本是否来自正态总体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无法证明某个数据的确来自正态总体,但如果使用效率高的检验还无法否认总体是正太的检验,我们就没有理由否认那些和正太分布有关的检验有意义,下面我就对正态性检验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比较。 一.图示法 1.P-P 图 以样本的累计频率作为横坐标,以按照正态分布计算的相应累计概率作为纵坐标,以样本值表现为直角坐标系的散点。如果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样本点应围绕第一象限的对角线分布。 2. Q-Q 图 以样本的分位数作为横坐标,以按照正态分布计算的相应分位点作为纵坐标,把样本表现为直角坐标系的散点。如果数据服从正太分布,则样本点应围绕第一象限的对角线分布。 以上两种方法以Q-Q 图为佳,效率较高。 3.直方图 判断方法:是否以钟型分布,同时可以选择输出正态性曲线。 4.箱线图 判断方法:观察矩形位置和中位数,若矩形位于中间位置且中位数位于矩形的中间位置,则分布较为对称,否则是偏态分布。 5.茎叶图 判断方法:观察图形的分布状态,是否是对称分布。 二.偏度、峰度检验法: 1. S,K 的极限分布 样本偏度系数() 3 322B S B = 该系数用于检验对称性,S>0时,分布呈正偏态,S<0时,分布呈负偏态。 样本峰度系数()4 223B K B =- 该系数用于检验峰态,K>0时为尖峰分布,S<0时为扁平分布;当S=0,K=0时分布呈正态分布。 0H :F(x)服从正态分布 1H :F(x)不服从正态分布 当原假设为真时,检验统计量 ~N(0,1) ~N(0,1) 对于给定的α R ||={|>λ?|>λ} 其中14u α -λ= 2. Jarque-Bera 检验(偏度和峰度的联合分布检验法)

正态性检验方法的比较

11统计1 201130980122 温汶琪 正态性检验方法 正态分布是许多检验的基础,比如F 检验,t 检验,卡方检验等在总体不是正态分布是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对一个样本是否来自正态总体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无法证明某个数据的确来自正态总体,但如果使用效率高的检验还无法否认总体是正态的检验,我们就没有理由否认那些和正态分布有关的检验有意义。 一. W 检验 W 适用于小样本 (3≤n ≤50) (1)0:H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2)检验统计量为2 ()12 2 1 1 [()()]()()n i i i n n i i i i a a X X W a a X X ===--= --∑∑∑ (3)检验原理与拒绝域:当原假设为真时, 的值应接近于1,若其值过小,则怀疑原假设,从而,拒绝域为 {}R W c =≤ 其中,对于给定的 ,有 {}P W c α≤=查表,可得临界值 二、偏度、峰度检验法: 1、偏度系数 (1)0:H 10β= (2)总体偏度系数33 13322 2 2()() [()] E X EX E X EX νβν-= = -

(3) 10β> 总体分布正偏(右长尾) 10β= 总体分布关于EX 对称 10β< 总体分布负偏(左长尾) 样本偏度系数SK 332 2() B S B = 2、峰度系数 (1)0:H 23β= (2)峰度系数 4 42222 2()33()[()]E X EX E X EX νβν-=-=-- (3) 20β> 总体分布高峰态 20β= 总体分布正峰态 20β< 总体分布低峰态 峰度系数KU 4 2 23()B K B =- 三、Kolmogorov 检验 (1)双侧检验 001 :()():() ()H F x F x x H F x F x x = ?≠? 单侧检验 0010:()():()()H F x F x x H F x F x x ≥?? (2)检验统计量: 双侧检验 0s u p |()()|n x D F x F x =-

重金属检测方法比较

重金属检测方法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现就这二种方法简介: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检测原理: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一般来说分光光度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 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 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大多当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 检测波长一般是紫外和可见光区。

二、原子吸收法(AAS)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以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以此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检测原理: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能量的衰减量来检测原子的浓度。

遗传病检测方法比较

染色体遗传病怎样检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遗传病的诊断逐渐走向了大大小小的医疗机构,染色体遗传病作为遗传病中临床症状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已然被大家熟知,但从遗传学的角度,染色体遗传病的物质基础究竟指的是什么,现在检测染色体遗传病的方法有哪些,需要进行染色体遗传病检测的人群又是哪些,本文将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什么是遗传病? 遗传病简单来讲就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物质主要指的是DNA,这里的DNA除了我们都熟悉的细胞核DNA,还包括细胞器中的DNA(主要是指线粒体DNA)。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对 图1 DNA是基因的载体,它是由一分子一分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一段一段DNA就构成了一个个的基因,而一整条DNA链通过螺旋与折叠,染色后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中的棒状物体,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染色体,不过在遗传学上染色体的概念已经等同于DNA链。 二、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遗传病的比较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细胞的代谢来控制整个机体的形态和功能行使,所以一旦基因发生突变(一个或数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变化)或者整个缺失对机体的形态和功能行使将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出现问题的基因对某种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机体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症状,也就是产生基因遗传病。 图2

只要一个基因发生异常就会引起临床症状的,就叫单基因遗传病;如果多个基因同时发病才会引起症状的,就叫多基因遗传病。因为多基因病机理较为复杂,所以现在进行的一些基因病的诊断都讲的是单基因遗传病,但这并不是说引起某一种单基因病的基因只有一种,可以有多种,但只要某个基因出现异常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染色体出现异常就叫染色体遗传病,前面说到染色体是由DNA 链高度螺旋折叠形成,因此,只要染色体一小段出现异常,对应的DNA 链是很大的一段,相关的基因也是多个的,对于机体的影响要大于单个基因的异常,所以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研究遗传病的首选层面。 三、染色体遗传病的研究手段 1、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经典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判断染色体有无异常的细胞学分析方法,该方法检测全面,可检测全部23对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几乎全部类型的结构异常,临床人员熟悉。虽然随着技术的提高,该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其局限性依然明显,如1.分辨率有限,小于5Mb 异常无法检测,5-10Mb 仅限于实验操作人员经验丰富才可检出;2.实验操作过程依赖细胞培养,耗时长,且细胞培养出现细胞分裂指数低或者染色体形态学表型差时,准确性低;难以满足日渐精确的临床需求。 基因A 、B 、C 、 D 、 E 、 F 、 G 、 H 、I 、J 、K 、 L 、M … 染色体遗传病 图3 单基因、多基因及染色体异常病与基因关系 图4

正态性检验方法比较

正态性检验方法的比较 实际获得的数据,其分布往往未知。在数据分析中,经常要判断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否来自某一特定的分布,比如对于连续性分布,常判断数据是否来自正态分布,而对于离散分布来说,常判断是否来自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或判断实际观测与期望数是否一致,然后才运用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下是几种正态性检验方法的比较。 一、2χ拟合优度检验: (1)当总体分布未知,由样本检验总体分布是否与某一理论分布一致。 H0: 总体X的分布列为p{X=xi}=pi,i=1,2,…… H1:总体 X的分布不为pi 构造统计量 2χ= 2 1 k i n fi pi pi n = ?? - ? ?? ∑ = ()2 1 k i fi npi npi = - ∑ 其中fi为样本中Ai发生的实际频数,npi为H0为真时Ai发生的理论频数。 (2)检验原理 若2χ=0,则fi=npi,意味着对于Ai,观测频数与期望频数完全一致,即完全拟合。 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越接近,则2χ值越小。

当原假设为真时,有大数定理,fi n 与pi 不应有较大差异,即2χ值应较小。 若2χ值过大,则怀疑原假设。 拒绝域为R={2χ>=d} ,判断统计量是否落入拒绝域,得出结论。 二、Kolmogorov-Smirnov 正态性检验: Kolmogorov-Smirnov 检验法是检验单一样本是否来自某一特定分布。比如检验一组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它的检验方法是以样本数据的累积频数分布与特定理论分布比较,若两者间的差距很小,则推论该样本取自某特定分布族。即对于假设检验问题: H0: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服从某特定分布 H1: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不服从某特定分布 统计原理:Fo (x )表示分布的分布函数,Fn (x )表示一组随机样本的累计概率函数。 设D 为Fo(x)与Fn (x )差距的最大值,定义如下式: D=max/Fn(x)-Fo(x)/ 对于给定的a ,P{Dn>d}=a,其中P{Dn>d}=a 结论:当实际观测D>Dn,则接受H1,反之则不拒绝H0假设。 # {,1,2,,}()i n x x i n F x n ≤==

三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 无损检测就是利用声、光、磁和电等特性,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检测被检对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匀性,给出缺陷的大小、位置、性质和数量等信息,进而判定被检对象所处技术状态(如合格与否、剩余寿命等)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超声波检测(UT) 1、超声波检测的定义: 通过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 2、超声波工作的原理: 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3、超声波检测的优点: a.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 b.穿透能力强,可对较大厚度范围内的试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如对金属材料,可检测厚度为1?2mm勺薄壁管材和板材,也可检测几米长的钢锻件; c.缺陷定位较准确; d.对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较高; e.灵敏度高,可检测试件内部尺寸很小的缺陷;

f.检测成本低、速度快,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使用较方便。 4、超声波检测的局限性 a.对试件中的缺陷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仍须作深入研究; b.对具有复杂形状或不规则外形的试件进行超声检测有困难; c.缺陷的位置、取向和形状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d.材质、晶粒度等对检测有较大影响; e.以常用的手工A 型脉冲反射法检测时结果显示不直观,且检测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 5、超声检测的适用范围 a.从检测对象的材料来说,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 b.从检测对象的制造工艺来说,可用于锻件、铸件、焊接件、胶结件等; c.从检测对象的形状来说,可用于板材、棒材、管材等; d.从检测对象的尺寸来说,厚度可小至1mm也可大至几米; e.从缺陷部位来说,既可以是表面缺陷,也可以是内部缺陷。锻件是金属被施 加压力,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这种力量典型的通过使用铁锤或压力来实现。铸件过程建造了精致的颗粒结构,并改进了金属的物理属性。在零部件的现实使用中,一个正确的设计能使颗粒流在主压力的方向。磁粉检测(MT) 1.磁粉检测的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 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2.磁粉检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a.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 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4种 LDL检测方法比较

Differential reactivities of four homogeneous assays for LDL-cholesterol in serum to 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s and small dense LDL:Comparisons with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Shizuya Yamashita a ,?,Ryota Kawase a ,Hajime Nakaoka a ,Kazuhiro Nakatani a ,Miwako Inagaki a ,Miyako Yuasa-Kawase a ,Kazumi Tsubakio-Yamamoto a ,Jose C.Sandoval a ,Daisaku Masuda a , Tohru Ohama a ,Yumiko Nakagawa-Toyama a ,b ,Akifumi Matsuyama c ,Makoto Nishida a ,b ,Masato Ishigami a ,d 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Osak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2-2Yamadaoka,Suita,Osaka 565-0871,Japan b Health Care Center,Osaka University,Osaka,Japan c Laboratory for Somatic Stem Cell Therapy,Found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Kobe,Japan d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Osak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ine,Osaka,Japan a b s t r a c t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26January 2009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4September 2009Accepted 4September 2009 Available online 12September 2009Keywords: LDL-cholesterol Homogeneous assay Type III hyperlipoproteinemia 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s Small dense LDL Background:In routine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ing and numerou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LDL-cholesterol (LDL-C)has been estimated commonly using the Friedewald equation.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and 4homogeneous assays for LDL-C. Methods:LDL-C was determined by 4homogeneous assays [liquid selective detergent method:LDL-C (L),selective solubilization method:LDL-C (S),elimination method:LDL-C (E),and enzyme selective protecting method:LDL-C (P)].Samples with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and the 4homogeneous assays for LDL-C were subjected to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the β-quanti ?cation method.Results: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and the 4homogeneous LDL-C assays were as follows:LDL-C (L)(r =0.962),LDL-C (S)(r =0.986),LDL-C (E)(r =0.946)and LDL-C (P)(r =0.963).Discrepancies were observed in sera from type III hyperlipoproteinemia patients and in sera containing large amounts of midband and small dense LDL on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LDL-C (S)was most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β-quanti ?cation method even in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type III hyperlipoproteinemia. Conclusions:Of the 4homogeneous assays for LDL-C,LDL-C (S)exhibited the clos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and the β-quanti ?cation method,thus re ?ecting the current clinical database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2009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Numerous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an indepen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reases in LDL-cholesterol (LDL-C)concentrations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1,2].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LDL-C [3]. A wide variety of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determining LDL-C in serum.These methods include sequential and density-gradient ultracen-trifugation [4],β-quanti ?cation [5–8],Friedewald equation [9],electro-phoresis [10],HPLC [11]and homogeneous assay [12].As a reference procedure for LDL-C,the CDC has adopted a variation of the multi-step β-quanti ?cation procedure used by the Lipid Research Clinics [13],which combines separation by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The β-quanti ?cation procedure for LDL-C has been also recommended by the NCEP Lipoprotein Measurement Working Group [7].However,the β-quanti ?cation method requires a relatively large volume of serum,special equipment,and is a time-consuming procedure;therefore,it is not well suited for routine testing in hospitals and clinics.Although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que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for the estimation of LDL-C,it cannot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when plasma triglycerides (TG)>4.52mmol/l (400mg/dl)or when specimens are Clinica Chimica Acta 410(2009)31–38 Abbreviations:LDL-C,LDL-cholesterol;CHD,coronary heart disease;NCEP,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TG,triglycerides;IDL,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s;apo,apolipoprotein;CRMLN,Cholesterol Reference Method Laboratory Network;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TC,total cholesterol;HDL-C,HDL-cholesterol;LDL-C (F),LDL-C estimated by Friedewald equation;LDL-C (L),liquid selective detergent method;LDL-C (S),selective solubilization method;LDL-C (E),elimination method;LDL-C (P),enzyme selective protecting method;LDL-C (BQ),modi ?ed β-quanti ?cation method;LDL-MI,LDL migration index. ?Corresponding author.Tel.:+81668793732;fax:+81668793739.E-mail address:shizu@imed2.med.osaka-u.ac.jp (S. Yamashita).0009-8981/$–see front matter ?2009Elsevier B.V.All rights reserved.doi: 10.1016/https://www.doczj.com/doc/465936497.html,a.2009.09.010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Clinica Chimica Acta j o ur n a l h o m e p a g e :ww w.e l s ev i e r.c o m /l o c a t e /c l i n c h i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