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40题,50分;其中第1题至第30题每题1分,第31题至40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分)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的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2.(1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激素、神经递质等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渗透压、pH、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1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C.抗原刺激,导致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4.(1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5.(1分)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C.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6.(1分)红细胞中的氧气被周围的组织细胞所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5B.6C.10 D.12

7.(1分)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

8.(1分)如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mRNA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9.(1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0.(1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细胞体→树突→轴突D.树突→细胞体→轴突

11.(1分)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A.感受器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

12.(1分)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3.(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B.完成阅读、维持身体平衡、呼吸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大脑皮层、小脑、脑干C.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14.(1分)如表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激素分泌腺体生理作用

A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B 胰岛素胰岛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

D 促胰液素垂体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A.A B.B C.C D.D

15.(1分)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A.糖尿病和坏血病B.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C.呆小症和侏儒症D.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16.(1分)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B.激素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17.(1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物质只有激素和C02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

C.体液调节只适于人和高等动物并占主导地位

D.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但作用位置不够准确

18.(1分)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19.(1分)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B.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20.(1分)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B.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21.(1分)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饲养,小白鼠和青蛙的耗氧量的变化将是()

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B.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

C.小白鼠和青蛙都减少D.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

22.(1分)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23.(1分)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24.(1分)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可以传染艾滋病

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不会被传染艾滋病

C.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H IV攻击T细胞,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

25.(1分)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26.(1分)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27.(1分)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28.(1分)关于植物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其合成部位主要是果实

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从而使植物长高

D.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儿童常吃催熟的水果会引起早熟

29.(1分)关于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可以调控生长素的合成,所以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植物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均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一般将插条的顶端浸泡在生长素溶液中

D.在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

30.(1分)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带芽多的枝条比带芽少的枝条在扦插时容易生根

C.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比沾蘸法要高

D.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31.(2分)如表是被测试者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和Q各是什么物质?()

血浆肾小囊腔输尿管

P O.03% O.03% 2%

Q O.1% 0.1% O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32.(2分)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要消耗ATP

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33.(2分)正常人体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二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C.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34.(2分)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A.A B.B C.C D.D

35.(2分)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 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 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36.(2分)如图表示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1、2、3、5

B.细胞3中不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中细胞没有接触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37.(2分)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38.(2分)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39.(2分)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40.(2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表.据表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2,4﹣D浓度(mg/L)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A.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30mg/L

D.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除41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41.(16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1)图中甲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及抗体)和记忆细胞,与此过程有关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图中丙代表的信息分子来自神经元分泌的.肾上腺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

(2)图中乙表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在寒冷时机体既有体液调节又有神经调节,此时皮肤主要通过、毛细血管收缩来减少散热.当动物失水过多时,下丘脑还可作用于垂体,使之释放激素,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3)由上图可知,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2.(9分)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小腿上肌肉)称为,③称为.

(2)图甲中刺激a点,由于Na+(填“内”或“外”)流,使得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出现电位变化,从而产生兴奋.若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④处的液体为.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A TP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

(4)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可以与下一个神经元的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神经冲动在⑥上的信号变化为.

43.(8分)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是,②代表的物质是.

(2)当人进食后细胞分泌胰岛素能促进(填图序号)过程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像这样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当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抑制)胰岛素分泌增加.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在下列给出的四种激素中,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有.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44.(8分)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2)A、C的名称分别是、.图中B的作用是,D的作用是.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其特点是.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5.(9分)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处理某种植物的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后来还发现,生长素增加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产生乙烯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植物茎中生长素浓度达到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测定时间在之后,植物茎的生长速度可能不与生长素浓度成正比;

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可以直接用处理,达到增产的目的.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但大多集中在的部位,通过促进_促进植物生长.若要证明生长素的促进机理,可以取弯曲处作(横切、纵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3)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的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此实验的因变量是,为了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福建省八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题,50分;其中第1题至第30题每题1分,第31题至40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1分)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的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②是血浆,③是淋巴,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①⑤共同组成体液,

解答:解:根据体液的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淋巴,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

故选:D.

点评:对于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成分支架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并建构各部分之间的动态模型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1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激素、神经递质等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中的渗透压、pH、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的成分可以实现交换,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成为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解答:解: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

B、组织液中的大部分液体可以渗入血浆,少部分可以渗入淋巴,两者相差较大,B正确;

C、人体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抗体、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以成为内环境的成分,所以CO2、尿素、激素、神经递质等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稳态的理解,意在强化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3.(1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C.抗原刺激,导致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食物过咸,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2、糖尿病的成因: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缺乏胰岛素的受体.

3、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4、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解答:解: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可通过增大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和产生渴觉增加饮水,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

B、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为胰岛素,其发挥作用时与其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胰岛素受体缺乏,使调节过程无法完成,则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属于稳态失调,B正确;

C、抗原刺激,导致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效应T细胞是靶细胞裂解并结合抗体,将抗原清除,维持内环境的问题,C错误;

D、环境温度下降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从而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包括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细胞免疫、体温调节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4.(1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根据题意,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可以根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故A错误,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故B正确,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经血液循环,然后作用于靶细胞,故C正确,

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1分)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下列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从加入HCl或NaOH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溶液

C.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Na2HP04/NaH2PO.其作用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该实验的结论是比较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解答:解:A、选项组中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A正确;

B、该实验的结论是比较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B正确;

C、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C正确;

D、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滴加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过程、结论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6.(1分)红细胞中的氧气被周围的组织细胞所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A.5B.6C.10 D.12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血浆中的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在组织处毛细血管内,氧气浓度降低时,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并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解答:解:红细胞中的氧气被周围的组织细胞所利用,要穿过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2

层细胞膜、组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共6层膜,12层磷脂分子.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7.(1分)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降低.

解答:解:A、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在水盐平衡中枢的调节下,血浆渗透压维持平衡,不会组成组织水肿,A错误;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出现组织水肿,B正确;

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出现组织水肿,C正确;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水分不能回流到血液,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组织水肿的原因,意在强化学生对组织水肿原因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8.(1分)如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mRNA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

考点:突触的结构;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代表整个大圆,分为Ⅱ和Ⅲ,Ⅱ中又包含Ⅳ.

解答: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故A正确;

B、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不属于突触结构,故B错误;

C、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中RNA又分为mRNA、tRNA、rRNA,故C正确;

D、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体液的组成、突触结构、核酸的种类和免疫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1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解:A、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A正确;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导致NA+通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静息电位,B正确;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

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0.(1分)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细胞体→树突→轴突D.树突→细胞体→轴突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突触的类型有两种,分别是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

解答:解:A、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树突,再由树突传导至该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由细胞体传导至该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

C、兴奋可以由前一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树突,但不能传递到下一神经元的轴突,C错误;

D、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从树突传导至细胞体再传导至轴突,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类型及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11.(1分)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作为()

A.感受器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1、感受器指觉神经末梢与之相连的特化结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以及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皮肤里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分为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皮肤中有汗腺,毛细血管,在体温调节中为效应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中皮肤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12.(1分)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的完整性.神经中枢主要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人体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人体的高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答:解: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从胸部折断后兴奋不能传入到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由于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胸部以下,低级的膝跳反射会存在,而需要高级中枢参与形成的感觉不存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3.(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B.完成阅读、维持身体平衡、呼吸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大脑皮层、小脑、脑干

C.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解答:解:A、听觉性失语症为大脑皮层H区受损,所表现的部分症状为听不懂别人的谈话,A正确;

B、完成阅读需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维持身体平衡是小脑的功能,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正确;

C、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错误;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脑的高级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4.(1分)如表关于动物激素的来源和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激素分泌腺体生理作用

A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B 胰岛素胰岛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

D 促胰液素垂体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A.A B.B C.C D.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A正确;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B正确;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人体内各种激素的来源以及作用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15.(1分)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A.糖尿病和坏血病B.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C.呆小症和侏儒症D.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常见的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起的病症:

激素名称相关内分泌腺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生长激素垂体前叶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素甲状腺呆小症、生理性便秘、水肿甲亢

胰岛素胰岛糖尿病低血糖

解答:解:A、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坏血病是维生素C的缺乏症,A错误;

B、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大脖子病是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B 错误;

C、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C错误;

D、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引起,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异常引起的疾病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6.(1分)以下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B.激素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是由某些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的化学本质不确定,有蛋白质类的激素如胰岛素,有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等.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达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使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解答:解:A、激素起调节作用,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A正确;

B、激素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B正确;

C、一般情况下,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只有内分泌腺细胞能产生激素,故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正确;

D、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只起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比较基础,学生只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就能准确作答.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7.(1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物质只有激素和C02

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

C.体液调节只适于人和高等动物并占主导地位

D.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但作用位置不够准确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

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A、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物质除了激素和C02外,还有

H+、组织胺等,A错误;

B、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作用方式是反射;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作用方式是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B正确;

C、体液调节不仅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单细胞生物也存在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错误;

D、神经调节较体液调节反应迅速,作用位置准确,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注意相近知识点的总结;明确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难度不大.

18.(1分)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的调节.

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答:解:A、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

B、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量减少,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

19.(1分)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B.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中属于拮抗作用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解答:解:A、人体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

B、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属于体温调节中枢,B错误;

C、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都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则在体温调节中属于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0.(1分)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B.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 /NaHCO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解答:解:A、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但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

B、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脑干,促进呼吸运动,B错误;

C、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量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C正确;

D、乳酸为酸性物质,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血浆pH仍为弱碱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生理变化为背景,考查了人体内环境中渗透压、酸碱度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相关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1.(1分)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饲养,小白鼠和青蛙的耗氧量的变化将是()

A.小白鼠减少,青蛙增加B.小白鼠增加,青蛙减少

C.小白鼠和青蛙都减少D.小白鼠和青蛙都增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恒温动物的散热和产热相等,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变温动物的代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答:解: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从25℃的温室移到5℃环境时,体内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大,散热较多,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所以耗氧量增加;青蛙是变温动物,耗氧量的变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能力.

22.(1分)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因子由T细胞或效应T细胞分泌.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作用是促进效应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加强其对靶细胞的攻击力度.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有两种,一是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原性,二是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发生反应,也就是抗原性.(3)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解:由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效应B)细胞,可推知此物质为淋巴因子;而物质乙是从细菌中获得的,在它的作用下,机体具有了免疫能力,所以此物质应为抗原.

故选: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2015届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生活实际或者结合具体的实例而设问.

23.(1分)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蝉一般在24℃以下时不鸣叫,而在24℃以上,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才鸣叫,决定这种现象的是 A. 应激性 B. 变异性 C. 遗传性 D. 适应性 2、春天一到,鸡的生殖腺就发达起来,这是由于白天变长,通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作用于什么部位及如何调节的结果 A. 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 B. 甲状腺,分泌刺激性腺的激素 C. 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性腺的活动 D. 脑垂体,分泌激素刺激肾上腺的活动 3、既是光合作用产物又是呼吸作用产物的是 A. [H]、ATP 、C 5 B. O 2、[H]、ATP C. [H]、ATP 、CO 2 D. [H]、ATP 4、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A. 根尖 B. 茎尖 C. 花药 D. 种子 5、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 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B.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 将双缩脲试剂加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 6、右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它物质之间的关系,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①过程既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又能获得必需氨基酸 B. ④过程能增加氨基酸种类 C. 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 D. ②和③过程都不需要能量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着自己的母亲这是它的一种本能 B. 蜘蛛织网是通过对年长者的模仿来学习的 C.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形式 D. 激素调节在动物行为形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8、下列哪一组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 ①③⑥ B. ②④⑤⑦⑧ C. ①②⑤⑦ D. ②④⑥⑧ 9、如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 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①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A 、B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 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③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④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某种毒素作用于正在运输氨基酸的细胞后,细胞停止了该氨基酸的运输,加入一定量的ATP 后,运输没有得到恢复,那么该毒素可能作用于: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细胞膜上的载体 D 、细胞膜上的糖被 11、如图所示的过程为过氧化氢被分解速率的 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催化需要适宜的pH 12、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 鲜重测量,画得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对曲线变化原因的 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oa 段鲜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减少 B .ab 段种子中的细胞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物质 变化量较小 C .bc 段鲜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增多,种子开始萌发 D .c 点以后增幅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机物的增加 13、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RNA 干扰机制而荣获2006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正常的mRNA 称为正义RNA ,而与正义RNA 互补配对的RNA 称为反义RNA ,正义RNA 与反义RNA 混合后生成双链RNA(dsRNA),正是dsRNA 导致产生了RNA 干扰现象(RNAi 现象)。dsRNA 在生物体内是存在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经酶处理后形成很多小片段称为siRNA ,这些小片段一旦与mRNA 中的同源序列互补结合,会导致该mRNA 失去功能,不能翻译产生蛋白质,也就使基因“沉默”了。请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哪项分析氨基酸 组织蛋白 血糖 体外 脂肪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0 10 10 10 10 生长素浓度mol/L 促进 抑制 生 长反应 A B C D 根 芽 茎

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2019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本文导航1、首页2、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2 :温故而知新,大家只要做到这点,一定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方便同学们查看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自然发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 B.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是因为细胞内有线粒体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18~25oC左右 D.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要将发酵瓶装满 2.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在100 ℃下保持15~30 min B.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 C.平板划线操作时,把皿盖打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霉菌培养时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3.下列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取样时,应先铲去表层土3~8cm左右,再取样 B.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C.测定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稀释范围为103、104、105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D.只有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能说明

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时,有利于分化但不分裂 B.愈伤组织排列疏松有规则,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 C.外植株消毒时要放入体积分数为0.1%的氯化汞中1~2 min D.MS培养基与微生物的培养基相比,需要提供大量无机营养 5.如图表示某研究小组探究果胶酶用量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果胶及果胶酶实验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B.在AB段,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 C.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用量 D.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判断果胶酶活性高低 6.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B.萃取前往往要将胡萝卜烘干、粉碎,并且原料颗粒越小越好 C.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原料颗粒的大小 D.根据碳氮双键的数目,胡萝卜素可以划分为α、β、γ三类, 7、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2021-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

黑龙江省绥化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A卷)

生物 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 Ⅱ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Ⅲ 若③为腺嘌呤,则④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Ⅳ 若②为核糖,则④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Ⅴ 若③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④这种化合物 Ⅵ 非典病毒的④有8种,②有2种 A. Ⅰ Ⅵ B. Ⅱ Ⅴ C. Ⅲ Ⅳ D. Ⅳ Ⅴ 2.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个图形,要想图2转化成图1,正确的叙述是() A. 视野变暗 B.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 视野观察到的实际面积变大 D. 图2放大的倍数小于图1 3.将水稻和番茄分别放在含Ca2+、Mg2+、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水稻和番茄培养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B.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食用番茄的补钙效果比水稻好 C. 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小

D. 植物吸收水和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4.满江红鱼腥藻是由固氮蓝藻和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又叫红萍或绿萍)共生在一起(叶中)形成的。下列关于鱼腥藻和满江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两者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 C. 两者都能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 D. 两者都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5.如图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1和2都含有磷脂 B. 细胞器3和8只分布于植物细胞中 C. 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4 D. 该示意图可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6.在不同温度和pH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图的含义的是() A. 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7 7.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

2019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高二的同学们已经考完了进入高中后的大考,大家要多练习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下学期生物期中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40分)(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1.许多同学设计制作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 A.生态系统维持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2.2009年6月下旬,太湖某水域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关于此次生态灾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B.此次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 D.此时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能量输出长期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那么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 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6.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

精编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

精编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查字典生物网给大家整理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知识点,供大家参考阅读。 1.1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氨基酸的结构P21图2-3 脱水缩合P22图2-5 2)蛋白质的结构: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多肽通常成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千上百;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绝大多数的生物体的细胞中,DNA由两条脱

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若数量不限,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就是极其多样化的。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等。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70%) 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常见的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常见的二糖是蔗糖(植物)、乳糖(人和动物乳汁)。 多糖: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淀粉不易溶于水,人们食用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这些葡萄糖成为人和动物体合成动物多糖——糖原的原料。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植物茎秆和枝叶中的纤维,以及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它也是多糖,不溶于水,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9)

-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9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A.性激素的合成 B.抗原与抗体结合 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蛋白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D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B.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7.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真题

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 . 细胞是具有细胞结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 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因而是错误的() A . 各种细胞结构的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 B .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 C . 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 . 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 3. 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没有关系,如细胞和生物圈 B . 组织、细胞等都是生命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 生命系统各个层次是相对独立的 D . 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4.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大肠杆菌只具有细胞这一结构层次 B . 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结构层次通常是相同的 C . 一个分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D . 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构成群落 5.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 . 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 . 用显微

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D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6. 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A .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B . 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生动物 C . 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D .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病毒 7.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细胞学说创立后不需要再进行修正补充 B .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 C .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 . 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8.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B .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 .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 .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9.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 .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 . 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C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 . 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0. 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B . 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

高二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题

友好学校第六十一届期末联考 高二生物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 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 质粒只有在导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D. 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2. 基因治疗是指() A.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 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 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 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 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4.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分泌蛋白 B.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 培养至50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5.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牛,产生这一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分割移植 6.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A. 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 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 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 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7.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 培养新物种 C 制备单克隆抗体 D. 生产杂种细胞 8.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 伤寒杆菌 B. 炭疽杆菌 C. 乳酸菌 D. 天花病毒9. 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 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10.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系统整体性原理 11. 受精完成的标志是() A. 雌、雄原核形成 B. 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 精子接触透明带 D. 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12. 下列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顺序的是() A.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B. 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 C. 受精卵→囊胚→原肠胚→幼体 D. 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 13. 在胚胎工程中,转基因动物培育、核移植等必须用到的两项技术是() ①动物细胞培养②克隆③减数分裂④胚胎移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A. 防止受体牛不愿意接受胚胎 B. 只有受体与供体的生理状态相同,被移植的胚胎才能继续正常发育 C. 只要发情排卵后,各阶段时间内的变化,供、受体生理状态完全相同 D. 同期发情处理后,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结合能力强 15. 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生产技术不存在的是() A. 体外受精 B. 细胞培养 C. 胚胎移植 D. 基因重组 16.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7. 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 A. 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 B. 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畸形胎儿,以供展览 C. 利用试管婴儿的脐带血 D. 设计试管婴儿,不一定非考虑他的性别 18. 根据mRN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A. 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 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 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 用PCR技术扩增mRNA 19.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Hotel rooms come in a variety of styles and price ranges. Despite differences m decoration and price, one thing most hotels have in common is a set of rules. Failure to obey these rules can result in fees or fines to cover hotel room damages, removal from the hotel or possibly even arrest. Smoking Some hotels are completely non-smoking. Some hotels designate smoking and non-smoking rooms. If you smoke in a non-smoking room, you will likely be fined hundreds of dollars and possibly asked to leave. Number of Guests Most regular hotel rooms are designed for two adults. If you have more than two people staying in the room, the hotel will likely charge an additional fee for each extra guest, though some hotels let children stay free. Do not put more than four adults in the room unless the hotels policy permits that many people. Or you might be fined or removed from the hotel Hotel Reservations Requirements Most hotels require a major credit card to reserve the room. You can pay cash at the end of your stay, but do not be surprised if there is a temporary charge on your card for a few days after your stay. Most hotels authorize a security deposit on your card to cover any possible damages to the room. Once the hotel confirms that the room is undamaged and that you do not break any hotel policies, your security deposit will be refunded. Breaking the Law You cannot break the law in your hotel room, just as you cannot break the law in your own home or in public. Do not do drugs or commit any other criminal act in the hotel room. If you do, you will likely be arrested. Noise Most hotels have a noise policy you must obey. If you are being too loud you will usually get a warning. If the noise continues and more complaints are issued, you will likely be kicked out of the hotel, regardless of what time it is. 21.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生物(理科)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最恰当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2.狗的黑毛(B)对白毛(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相交配,共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3.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8 B.1/6 C.1/32 D.1/64 4.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 ...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5.牛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时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6.下列有关DNA、基因、染色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C.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D.细胞内的DNA都在染色体上 7.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 8.在一个标准双链DNA分子中,含有35%的腺嘌呤,它所含的胞嘧啶应该是:A.15% B.30% C.35% D.70% 9.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A.1 B.2 C.8 D.16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分 。 ) 1. 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在下列情况下,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静止 D.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a 、b 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所通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关于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磁场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 ,R2=8Ω。当开关S 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0 A 。当开关S 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 A.0.28A B.0.25 A C.0.22A D.0.16A 4.从地面以速度0υ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小球落回地面的速度减 为0υ/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则由此可以计算 A.上升阶段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 B.下落阶段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 C.小球加速度为0时的动量 D.下落阶段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 5.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B 和C 、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质点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C 带异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1)( L L B.A 、C 带同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 1)( L L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带答案)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 C.若孤岛上只剩下一个种群,则为②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2.下列有关生长素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C.生长素从根尖向上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 D.顶端优势的产生与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有关 3.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C.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4.研究小组以长势一致的同种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实验处理检测幼苗茎的赤霉素的含量(相对值)甲去除幼茎的尖端0.2

乙去除幼茎尖端+一定浓度生长素10.2 丙不作处理(完整幼茎) 4.8 A.甲、乙证明幼苗合成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有关 B.甲、丙证明幼苗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C.乙、丙证明生长素显著影响幼苗合成赤霉素 D.甲、丙证明赤霉素能够促进幼苗合成生长素 5.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左侧,然后置于黑暗处,胚芽鞘将A、向左侧弯曲 B、向右侧弯曲 C、直立生长 D、向前弯曲 6.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B.细胞外液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乙酰胆碱属于内环境成分 D.组织液与血浆的成分差异主要在于蛋白质 7.人体内有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B.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C.记忆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和调节的功能 8.钻天杨由于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该病原体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结果侧芽生长失控,导致形成大量侧枝,影响其成“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细胞分裂素类似物不是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正常生长的钻天杨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过高 D.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比值增大 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赖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word版

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考试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氨基酸与核苷酸 B.A TP与NADPH C.油脂与磷脂 D.叶绿素与胡萝卜素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化学肥料,可能会造成水体富养化 B.大气CO2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C.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D.燃烧煤和石油等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 B.猫叫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5号染色体 C.成人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青春期高 D.畸形胎产生的原因有遗传和环境两类 4.下列关于A TP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TP由一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酶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酶的合成 D.酶可以为ATP的合成提供活化能 5.下列叙述不属于实现3:1分离比必须满足的条件的是 A.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子代各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D.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6.下列关于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使质膜的面积增大 B.该过程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C.被胞吐的物质可以是小分子 D.该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 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蛙的存活曲线为凹形,低龄死亡率极高 B.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分布 C.种群的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2.本试卷第4题,选物理考生做甲题,选历史考生做乙题。 3.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踉跄.寒伧.沧.海桑田 B.揣.测挣揣.瑞.雪脚踹.惴.惴不安 C.果脯.胸脯.花圃.店铺.惊魂甫.定 D.纤.细纤.夫忏.悔歼.灭时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 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 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 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 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 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 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 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 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甲(选物理考生做)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 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 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 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乙(选历史考生做)“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请 写出该故事中蜀魏双方的主帅并概述主要情节,不超过100个字。(6分)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沁县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3)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B.血浆C.淋巴D.组织液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RNA聚合酶、H+ B.唾液淀粉酶、抗体、H2O C.Ca2+、中心体、尿素 D.HPO42-、递质、胰岛素 3.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4.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 分别滴加0.1mol/LNaOH和0.1mol/L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 C.本实验缺乏对照 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5.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6.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7.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8.以下对右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图示的肌肉中 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9.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