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3-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83-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83-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83-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研究

——以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为例

【摘要】: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位于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村庄不断地被动地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引发村庄的人口、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村庄空间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乡村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开展着。全国如此广袤的乡村地区,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地对待。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这一类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为广州市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研究重点为村庄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思路。由于快速城镇化地区复杂性,以及珠三角地区村庄发展的前沿性,本研究直接面对矛盾较激烈的地区,探讨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以期对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

1、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概况

1.1区位条件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位于穗港澳的地理中心位置,北与广州市海珠区相接,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与南海、顺德、中山市(区)相邻,南滨珠江口,与南沙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大龙街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中部,西与广州市番禺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桥街接壤,东与广州亚运城所在地石碁镇相连,地理位置优越,街内不仅配有番禺汽车客运站,还有多条省市级公路纵横过境,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大龙街是广州市番禺区新成立的行政街道,2011年从石碁镇分离出来,辖区面积24.8平方公里,有12条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

图1-1 番禺区区位图 1-2 大龙街区位图

1.2发展阶段

番禺区辖6个镇、10个街道,有177个行政村、88个社区居委会,大龙街是其街道之一。从2013年各镇街的生产总值来看,大龙街位于番禺区的第三位,实力较好,紧跟市桥街和大石街,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其二三产业繁荣,登记在册的企业与个体户较多,清河市场、中兴市场交易量日益攀升,未来石岗东商贸城和罗家圣鑫国际商城将连成一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

图1-3 番禺区2013年各镇街经济情况 单位:万元

自2011年成立大龙街道办事处以来,从2011、2012、2013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大龙街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小,有继续走低的趋势;第三产业占比已连续三年超过第二产业,并且高于50%,可以确定大龙街已经步入后工业化阶段。

1600000

表1-1 大龙街产业发展情况单位:万元

1.3人口和用地情况

根据番禺区统计年鉴,大龙街2012年户籍人口总数为47756人,总户数为16814户,户均2.73人。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比为2.08:1。非户籍人口方面,由于大龙街的企业与个体户较多,外来人口较多。2012年大龙街登记在册的非户籍人口总数为152197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为117319,居住半年以下的非户籍人口为34878人。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之比为1:3.19,石岗东村、新桥村、旧水坑村相较其他村,非户籍人口较多。

表1-2 2012年大龙街户籍人口情况

资料来源:番禺区统计年鉴

表1-3 2012年大龙街非户籍人口情况

资料来源:大龙街现状摸查

用地方面,2013年大龙街拥有的土地面积为24.80平方公里,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其人口密度,结果为1974人/平方公里,位于番禺区中等偏上水平。从村建设用地上看,大龙街的人均村建设用地为284.19平方米,各村人均建设用地分布不均匀,差别很大,但总体人均建设用地偏大,土地利用较为粗放。

表1-4 大龙街2013年用地情况

资料来源:《大龙街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

2、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村庄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2.1快速的工业化导致村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不匹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率先成为村镇工业化的主战场,大龙街村庄历经了以依靠外资拉动的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工厂侵占了农地,依靠厂房的出租成为众多村集体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利益的趋势下,各个村的50%以上的土地已建设,工业用地比例普遍偏高。村庄方面只是单纯地希望尽可能扩大厂房面积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往往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其他问题。

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以及优良的区位条件,村庄自身的人口增长和外来人口的迁入,导致村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不匹配。由于工业厂房的先发性建设,后期村民可以用来建房的用地基本被占用,同时村集体又不愿失去厂房的收益,导致村庄人地矛盾加剧。厂房建设完成后,必然带来人口的增长,将压力都转向传统的低容积率的村落,而不另外增加相应的生活空间,这些超负荷运转的村庄的生活空间品质普遍下降。

图2-1 大龙街村庄现状图

资料来源:《大龙街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

2.2村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粗放、低效

2.2.1以村为单位,利益驱使下导致的土地利用粗放

城市与乡村土地所有制不同,乡村土地为村集体所有,尽管大龙街的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土地所有制也不可能会改变,这就决定了大龙街的经济发展是以村为单位来进行的。该地区村民最大的资本仍是土地,依靠土地来经营、开发。越多的土地意味着越多的经济收入,村集体利用农用地非法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外资选址具有机动性,村与村之间和村庄内部农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相互间杂。各自为政的村集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导致村庄土地利用粗放。

2.2.2后工业化阶段,“本地土地+外资拉动”模式的低效性

大龙街地区发展主要是依靠外资拉动,该类地区临近大城市,一方面能够让企业方便地获得大城市的“溢出”效应,同时其低廉的土地又使得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这就是“本地土地+外资拉动”模式得以存在的基础。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以及村庄土地瓶颈,在后工业化阶段,该地区明显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据实地调研来看,大龙街本地投入土地的过程基本由村集体代理完成,以分红为导向,早期是采取向外来投资企业出租土地的形式,后来逐步向出租厂房转变。由于村集体资金与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或者改善其他物质环境要素,较难吸引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进驻,企业的技术含量、产值效益等一般都不高,但是占地多、污染问题严重,造成村庄土地利用的低效性。

2.3人口集聚导致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是以村为单位,按照户籍人口进行配置,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人口继续迁入大龙街,大部分村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显然按照村庄户籍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原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勉强能够满足村庄使用,外来人口的到来使得村庄公共服设施超负荷,停车、健身休闲、市政设施等缺乏,村庄空间品质难以保证,居民生活品质下降。基本上各村能利用的土地已被侵占完,需要涉及到用地的新增公服设施难以落实。

图2-2 大龙街石岗东村村庄现状设施分布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4居住空间分化严重

实地走访大龙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商品房住区往往和脏、乱、差的旧村紧挨着。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传统乡村聚落里面,安全从来就不是人们担心的问题,然而当乡村的稳定结构遭到破坏之后,安全就成了人们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门禁式的社区应运而生,门禁社区是应对于公共管制缺位的自发市场管制。产权完整而清晰,设施配备完善,土地利用集约高效,能够提供更多的住房、规模经济等优势而迅速发展。大龙街许多村庄都有此类门禁式住区,同时也存在村庄聚落,两者往往相互毗邻。村庄聚落普遍是3-4层,也有6-7层的,建筑密度大,房屋质量参差不齐,道路宽度基本满足不了消防要求,排水、环卫公共设施缺乏等。村庄聚落是自发形成的,缺乏规划管控,住房多为村民自建。两类空间并存,居住空间分化严重。

图2-3 大龙街石岗西村居住空间分布情况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

3.1多种方式推进工业用地转型

后工业化阶段,早期的“本地土地+外资拉动”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当前应该关注的是土地利用的优化问题,实现以外生动力为主向内生动力为主的过程转变,才能是使地区具有竞争力。对于大龙街,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各个村的低效用地与存量用地总量,结合村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引导。结合现状摸查以及三规合一,将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分类,将规模超过一定面积、并且符合土规和控规的村级工业园予以保留,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工改工、工改商、工改居、工改公配、工改混”多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针对涉及到绿线、水源保护区的工业用地,将其指标进行整合,迁入镇街级或者区级工业园。由于里面涉及到制度性问题,需要一定的制度性支撑,对于村庄工业用地的退出机制与补偿机制应着重研究,有了制度的保障,工业用地转型方能推进。

3.2政府主导,区域统筹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又有点区别,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新增是可

以依靠市场力来完成的,但是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增确实很难通过市场来保障,但是又是民众生活所需的,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大龙街的村庄基本配备小学、村委会、警务室、卫生站等满足村庄层面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但是只能从微观层面满足村民低水平、低层次的需求,对于其常住人口已达15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必然导致居民生活品质下降。同时,大龙街已经卷入了城市化的进程,位于大城市边缘区,未来城市化水平将仍然上升,村民转化为市民是必然的趋势,人们不可能一直过着城市和乡村两种生活方式,强势的、主流的生活方式会成为主导。大龙街地区的教育、文化、商业、医疗、体育设施等需要由政府主导,从区域层面来统筹公共服务设施。

3.3因地制宜地改善村庄居住空间环境

同样地,大龙街居住用地也需要综合评价,鉴于其已无法在空置地上新增,然而人口的集聚使得供求关系不平衡,那么只能从其他方式转换而来,如工业改为居住、低密度居住用地转为高密度居住、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等。但是到底哪些部分工业适合于改为居住?这个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各个方面综合评价,同时尊重民意,保证其合理性。另外,提高建设强度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办法,事实上大龙街已经朝着这方面发展了,但是哪个村哪个位置应该提高建设强度?需要综合村庄的区位、新增分户需求、人口机械增长率、村民意愿、村庄历史环境要素等提出其合理的布局。再者,由于大龙街地区本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国家政策往往会推行一些试行政策,比如说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但是任何政策的落实也只有在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推行。总之,在2013年到2014年编制完成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大龙街未来应该重视村庄空间的优化研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宜居的居住环境。

4、结语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村庄已卷入城市化的浪潮中,如何引导其健康城镇化进程是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重点。本文针对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分析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影响下,村庄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快速的工业化导致村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不匹配,村庄各自为政,土地利用粗放、低效,人口集聚导致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住空间分化严重四个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工业用地转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居住空间环境改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空间布局优化思路,以期为快速城镇化地区村庄发展献言。

参考文献:

【1】朱介鸣.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整体规划与乡村自治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2】钮心毅李时锦宋小冬钟家晖谭迎辉.城市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J].城市规划,2011(7).

【3】刘玉亭,朱晓灿,李嘉靖.珠三角小城镇社区转型与居住空间重组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3(6).

【4】仝德,刘涛,李贵才.外生拉动的城市化困境及出路——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6)

【5】田莉,戈壁青. 转型经济中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1(3)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 小城镇建设论文(一): 论文题目:新型城镇化助力镇宁同步小康 摘要:镇宁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镇宁自治县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按照”全域镇宁、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要求,大力建设以”五型城市”为载体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 应势而谋提高城镇化质量

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构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丰富城市内涵。充分运用好民族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推进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新建陆瑞光纪念馆、安庄卫古城门,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重塑马鞍山合作社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季节包工”改革创新精神,新型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抓城乡统筹。经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着力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

城市化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前言 城市化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转化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全面转型和变迁的过程。这不仅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并向城市集中的聚集过程,而且是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在区域规模上的扩大, 在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 是城市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目前已经超过70% , 全世界已有55%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社科院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和发展、技术进步、总人口增长、大规模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人口从大城市向农村和小城镇移动等五种主要因素。 一、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城市化发展理论历来是科学研究的热点,从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理论的理论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等;结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的二元经济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的农民学习模型、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人口迁移论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非均衡增长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边缘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态学派理论包括田园城市论、古典人类生态学论、有机疏散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论、山水城市论等。 城市化以人为中心,人口迁是移城市化的关键与核心。在众多城市化理论中,人口迁移论对城市化中人口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在1880年的《人口迁移规律》一书中提出了七条人口迁移规律: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 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 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 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 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 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雷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则是唐纳德·博格( D. J. Bogue) 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 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与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迁出地存在“推”人口转移的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标签: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高考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文综地理高考一 模试卷 一、单选题 1. 2015年,中国和秘鲁开始产能合作;2018年3月20日,秘鲁圣加旺水电站项目首批中国设备顺利抵达项目现场。下图为秘鲁位置图和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设备运到项目现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海运转公路 B. 空运转公路 C. 海运转铁路 D. 空运转铁路 (2)秘鲁首都利马被称为“无雨之都”,下列因素中对利马降水影响不大的是() A. 纬度位置 B. 太阳辐射 C. 地形 D. 洋流 2.下图为达里诺尔湖位置图。该湖湖水只有补给,没有外泻,补给全靠四条河流的淡水注入。湖中生长着对环境极为挑剔的华子鱼,每年5月,湖冰开始消融,华子鱼就要从达里诺尔湖湖口出发,沿河道逆流而上,找到合适的地方产卵。产卵后的华子鱼和孵出的幼鱼会游回大湖栖息、生长,冬季进入深水处过冬。由于生态退化、水草稀少,每年5月,当地渔民就会在入湖的四条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该湖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冰川侵蚀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 B. 火山熔岩阻塞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 C. 地壳凹陷形成的湖泊,是咸水湖 D. 风力侵蚀形成的湖泊,是淡水湖 (2)推测渔民捕捞华子鱼的最佳时间是() A. 12月~1月 B. 4月~5月 C. 6月~7月 D. 9月~10月 (3)每年5月,渔民在入湖河流上游打下竹桩、铺设羊胡草把的目的是() A. 减缓流速,阻挡鱼类洄游

B. 阻挡途中天敌,保护鱼类 C. 利于鱼卵附着,确保幼鱼成活 D. 利于扰动湖水,为鱼类提供饵料 3.下图为某山脉东、西两坡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垂直带谱分布符合图示山脉的是() A.A B.B C.C D.D (2)该山脉所处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4.API(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各种制剂的原料药物,世界原料药产能正逐渐从欧美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目前印度是全球的API强国,来来1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API中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全球API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技术的发展 B. 原料来源更加广泛 C. 老龄化趋势加快 D. 医药市场日趋规范 (2)中国与印度相比,发展API产业的最大优势是() A.人力成本更低 B.语言、法规体系较易对接国际客户 C.技术水平更高 D.原材料更加丰富,尤其是发酵类产品 5.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到2030年,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再次指出开展《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摘要: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是解决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政策组合。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正在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从1995~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9.9%增加到47.5%,而同期官方公布的人口城镇化率由29.0%迅速提高到43.0%(国家统计局,2007)。 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自然伴随以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发展区大规模扩展的“空间城镇化”进程。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郊区的土地征用面积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土地征用规模达到了每年16.7万~20万公顷左右,如果按人均0.6~0.7公顷地推算,每年大约有250万~300万农民失去土地(中国土地改革课题组。2006)。但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下,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容易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表现在实践中。即是地方政府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征用农地,或以市场价格转手获得级差地租,或同时低价出让土地吸引投资,而失地农民却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容易引起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现象。 但在中国“空间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的同时。现有城市空间的扩张却并没有主要为不断进入城市务工的迁移人口提供生活用地。而是主要用于以工业开发区为主体的生产建设用地。为既有城市居民住房改善的生活用地(房地产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用地。在目前的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城市政府为具有本城市户口的居民所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待遇,而同时他们中绝大多数因相对较低的收入而无法支付近年来价格迅速增加的商品房。结果是虽然目前中国城镇的外来迁移人口达1.24亿人,其中来自乡村的超过0.7亿人。但其中绝大部分仍然处在无法实现永久迁移的“半城镇化”状态。虽然有大量的内地农业人口涌向沿海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但他们却无法获得居住地户口。从而很难在迁入地定居下来。同时,人口的不完全迁移也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内部土地调整的压力。这是因为在现有户籍和农地制度下,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并从非农业部门获得主要收入,但迁移人口由于在城市无法定居下来,仍然不愿放弃农村土地,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过几年就必须进行等调整的压力仍然存在。这就使得现有的土地承包法无法落实,并进一步对农业投资、土地的自由流转及其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交易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我国高速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主要矛盾。如何在既有体制下通过寻找有效的政策组合来逐步化解这些矛盾,在实现“空间城镇化”有序进展的过程中为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并使得这些人群最后能够平稳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目前我国政府未来10~20年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基于对中国目前城镇化过程中主要矛盾及其原因的剖析,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以此为突破口,配以相关的财政体制、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关键。 一、“空间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征地激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开发区建设和商住房地产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来进行“经营城市”。比如以土地资源比较稀缺的浙江为例。根据省规划部门统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 城镇化建设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文字号】毕府办通[2016]75号 【发布部门】毕节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10.19 【实施日期】2016.10.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毕节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分解表》的 通知 (毕府办通〔2016〕7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6〕1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黔府发〔2016〕15号)精神,统筹推进毕节市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毕节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分解表》以下简称(《分解表》)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遵循规律、道法自然、试点示范、创新驱动、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原则,深刻领会城镇化建设的“新”与“特”,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十三五”期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的目标,加快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强化组织保障 切实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毕节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要做好全市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统筹和谋划布局,加强调查研究,集中力量破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市直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分解表》的任务分工,对于牵头负责的事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研究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开展好对各县(区)的指导工作;对于配合落实的工作,要加强沟通、衔接,确保上下之间、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工作联动,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各县(区)政府(管委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主体,要结合《分解表》中的各项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推进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细化考核督导 要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和城镇化率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实绩考核办要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将城镇化推进情况作为考核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加强对全市城镇化建设情况的督查,市督办督查局要会同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对全市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督促各地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项目标任务落细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云南省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

云南省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 摘要:正确的城市化模式,能够确保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同时促进社会经济朝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本文拟根据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云南省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突破口。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城镇上山”;研究城市化是展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有关专家通过相关指标估计,中国城市化增长速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是解决经济与社会运行中诸多矛盾的关键,加速城市化的发展必然成为2l世纪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选择。然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低,还有巨大潜能可以释放。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的城市化水平更要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城市化模式的分类 所谓城市化模式是指城市化实践过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定格局和形态,是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受到各国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经济体制制约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动力机制特征的总和。城市化模式与所在国家和所处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条件等息息相关,因而展现出不同的类型与特征。城市化模式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型。城市化模式的分类有多种依据,依据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可分为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根据城市化的空间聚集关系可分为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型城市化和发展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化规模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小城镇化模式、大城市主体模式、中等城市主体模式、多元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城乡双轨制模式及分区域选择模式,这也是中国选择城市化模式时探讨最多的分类方法。 二、我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 (一)区位因素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城市的集聚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每一地区的区位因素不可能与其他地区完全相同,不同的区位条件所形成的城市化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选择城市化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区位因素。从世界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区位条件好的地区一般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甚至城市带或城市群,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位条件恶劣的地带一般只是形成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以点状发展为主。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数量与规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推力和非农产业发展的拉力双重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数量不断增加是以农业和二、三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为基础的。城市中二、三产业的增加和聚集是城市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扩大自身规模的前提,同时城市规模的扩大又有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专业化和劳

城镇化相关理论

1.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实行点轴开发的基本条件如下:①已经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能够提供进行大规模带状开发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③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并具备能作为重点开发轴线的主要交通干道。重点开发轴的选择依据如下:①产业布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②轴线地带经济已经有基础并有较大的潜力;③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水资源丰富;④轴线的开发对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较大。 点轴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与现状基础设施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间、城乡间便捷的联系和专业化协作,形成有机的地域协作。 2 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乡村为基础,城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职能上,城市是乡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服务中心,它向乡村传输商品、金融、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蔬菜;在产业上,乡村往往在城市主导产业影响下发展的配套乡镇企业,它往往成为工业零配件生产和装配的打包者;在资源上,乡村拥有城市所短缺的山水田林风景以及水、土地等资源,城市则拥有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两者互为市场,乡村是市区的工业品市场,而城市是乡村最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城乡一体化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

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县域(县级市、区,下同)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与深度,依据《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是和《河北省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应单独编制。 第五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由县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第六条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七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1 / 13

第二章基础资料调查 第八条编制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相关资料等。 第九条自然条件 (一)气象资料:气候特征、全年气温变化、日照时数、风象变化、降水量及气象灾害等。 (二)水文资料:地表水的常年水位、最高水位、水质、流量等;地下水的资源分布、储量、水质、开采状态等;可利用外来水资源情况;行洪、蓄滞洪区分布范围、防洪标准及历年洪涝灾害发生情况等。 (三)地貌地质:各种地貌类型及空间分布、高程变化;地震、滑坡、塌陷、冲沟等地质灾害状况;地下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矿产采空区、开采波及线的影响范围等。 第十条资源环境 (一)土地利用:全县耕地及其它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各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人均水平。 (二)人文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名称、位置及保护控制范围,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位置、控制范围及开发利用情况。 (三)环境保护: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状况,影响范围及治理措施等。 2 / 13

公需课标准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公需课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作者:————————————————————————————————日期: 2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新型城镇化总论 (仅适合于2014年公需课)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 A、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 B、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B、将全省城镇化的重心转移珠三角地区 C、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D、以上表述都正确 3、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 A、生产的集聚 B、交通的集聚 C、市场的集聚 D、产业的集聚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 A、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人口 B、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 C、商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5、“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6、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马恩 B、凯文·林奇 C、塞尔 D、恩格斯 7、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 A、柯布西耶 B、简·雅各布斯 C、埃比尼泽·霍华德 D、奥姆斯特德 二、多选题(共6 小题,每题5 分)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 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2、13至14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些重新复兴的城市里,城市生活包括那些要素()。 A、贸易 B、农业 C、市民 D、市政府 3、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 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 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 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 D、经济空间结构以“夹产夹人夹发展” 4、城市的辐射效应包括()。 A、交通辐射 B、经济辐射 C、文化辐射 D、产业辐射 5、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 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 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