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04《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04《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04《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刘萃侠编写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78 目录

前言 (183)

第一章绪论 (184)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184)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84)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84)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84)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184)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184)

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85)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185)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 (185)

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185)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85)

复习与思考题 (186)

阅读书目 (186)

第二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187)

第一节社会化 (187)

一、社会化的定义 (187)

二、社会化的历程 (187)

三、社会化的内容 (187)

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87)

第二节社会角色 (188)

一、社会角色的定义 (188)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88)

三、角色冲突 (188)

四、性别角色差异 (188)

复习与思考题 (189)

阅读书目 (189)

第三章自我意识 (190)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190)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190)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190)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190)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190)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190)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190)

第三节自我过程 (191)

一、自我评价 (191)

二、自我增强 (191)

三、自我表现 (191)

社会心理学

复习与思考题 (191)

参考书目 (191)

第四章社会动机 (192)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192)

一、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 (192)

二、社会动机类型及相关的研究 (192)

三、动机理论 (192)

第二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 (193)

一、挫折的定义 (193)

二、造成挫折的原因 (193)

三、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193)

复习与思考题 (193)

阅读书目 (193)

第五章社会认知 (194)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194)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194)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94)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194)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194)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194)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195)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195)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95)

一、认知者因素 (195)

二、认知对象因素 (195)

三、认知情境因素 (195)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195)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 (195)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95)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96)

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196)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196)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196)

四、维纳的归因理论 (196)

五、归因偏差 (196)

复习与思考题 (196)

阅读书目 (197)

第六章社会态度 (198)

第一节态度概述 (198)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198)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198)

三、态度、价值和信念 (198)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 (198)

179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0

一、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198)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99)

第三节偏见 (199)

一、偏见的定义 (199)

二、产生偏见的原因 (199)

三、偏见产生的后果 (199)

四、偏见的消除 (199)

第四节态度的测评 (200)

一、量表法 (200)

二、问卷法(又称自我报告法) (200)

三、投射法 (200)

四、行为观察法 (200)

五、生理反应法 (200)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00)

一、态度的形成 (200)

二、态度的改变 (201)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201)

复习与思考题 (202)

阅读书目 (202)

第七章人际关系 (203)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203)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203)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203)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203)

第二节人际吸引 (203)

一、喜欢 (203)

二、爱情 (204)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 (204)

一、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 (204)

二、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204)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改善 (204)

一、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204)

二、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 (204)

三、T小组训练法 (204)

复习与思考题 (204)

阅读书目 (205)

第八章利他行为 (206)

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 (206)

一、什么是利他行为 (206)

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206)

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206)

一、利他行为的唤起 (206)

二、助人的得与失 (206)

社会心理学

三、求助人的特点 (206)

四、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207)

五、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207)

第三节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207)

一、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207)

二、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207)

三、利他行为的模仿与学习 (207)

复习与思考题 (207)

阅读书目 (207)

第九章侵犯行为 (208)

第一节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 (208)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 (208)

二、侵犯行为的种类 (208)

第二节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208)

一、动物行为学 (208)

二、生物进化学 (208)

三、行为遗传学 (209)

四、激素活动与侵犯 (209)

第三节挫折——侵犯理论 (209)

一、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209)

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209)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 (209)

一、模仿学习 (209)

二、侵犯与大众传播 (209)

第五节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209)

一、渲泄 (209)

二、习得的抑制 (210)

三、置换 (210)

四、寻找替罪羊 (210)

复习与思考题 (210)

阅读书目 (210)

第十章社会影响 (211)

第一节他人在场 (211)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211)

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211)

第二节相符与服从 (211)

一、相符现象 (211)

二、影响相符的因素 (211)

三、服从权威的实验 (212)

四、关于服从实验的讨论 (212)

第三节其他社会影响 (212)

一、模仿 (212)

二、暗示 (212)

181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2 三、时尚 (212)

四、流言 (212)

五、集群行为和去个性化 (212)

复习与思考题 (213)

阅读书目 (213)

社会心理学

前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共36学时。

编写目的:为了更清晰地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合理地安排教学的进度,更有依据地检验教学的效果。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个体与群体在社会环境中、在与人的互动中所存在的一些心理与行为。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绪论: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方法及其发展历史等;

二、社会化: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等,社会角色的定义、分类、冲突、性别角色等;

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定义、内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四、社会动机:其涵义和特性,常见的几种社会动机、动机受挫和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等;

五、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定义、特征、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和维纳的归因理论)及归因偏差等;

六、社会态度:社会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的测评、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态度的产生与改变等;

七、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类型与测量、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喜欢与爱的差别、有关爱的理论等;

八、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的概念、类型、原因、影响因素等;

九、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概念、类型、有关的理论、消除的措施等;

十、社会影响:他人在场时的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现象、从众与服从等。

183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4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研究的常用术语、具体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

产生及发展简史。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简史。

难点: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学时分配:3学时。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4个层面。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辨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一)变量:

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它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1.自变量:研究者选定或操纵的变量

2.因变量:研究中观察与测量的变量

(二)效度:

是指在测量对象时所具有的正确度,也就是说,所测结果必须符合该种测量的目的。它又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内在效度: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变量的程度

2.外在效度: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三)信度:

是指一个测量所测的的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也就是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一般观察法

2.参与观察法

(二)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

2.自然实验法

(三)调查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四)档案研究法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一)研究者偏向

研究者的期望

(二)被试者偏向

伪装、迎合研究者

(三)伦理问题:被研究者的隐私与身心安全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

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一)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论阶段”。

(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从本世纪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此外,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在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自进入五六十年代以后,就开始了一场危机;六十年代中期,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

185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6 2.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讨论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自

1981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和复兴阶段。

复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心理学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

3.社会心理研究常用哪些研究方法?

4.简述实验法的优缺点。

5.简述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6.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可能出现哪些偏向?

7.社会心理学形成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8.近6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如何?

阅读书目

1.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一章。

2.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一章。

3.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版,第一章,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此外还介绍了社会角色的定义、分类、角色冲突、性别角色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等。

二、重点:社会化的定义、种类以及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角色的定义、角色冲突、性别角色的差异及成因等。

三、难点: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角色的定义、角色冲突等。

学时分配:3学时。

第一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社会化分为3种类型。

(一)一般的社会化:儿童期、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二)继续社会化

(三)再社会化

1.强制型:坐牢

2.非强制型:出国

三、社会化的内容

(一)政治社会化:爱国情操等的培养。

(二)道德社会化:学习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学习男性与女性应具有的行为模式。

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2.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

187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8

第二节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定义

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三种含义: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

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1.理想角色

2.领悟角色

3.实践角色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1.先赋角色

2.自致角色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1.规定性角色

2.开放性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分为:

1.支配角色

2.受支配角色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

1.功利性角色

2.表演性角色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高分为若干类。

三、角色冲突

(一)角色丛

(二)角色冲突

1.角色内冲突

2.角色间冲突

四、性别角色差异

(一)两性差异

1.生理差别

(1)人体

(2)基因

(3)性激素

2.心理差异

(1)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社会心理学

(2)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3)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职业成就

(二)性别差异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

2.文化人类学理论:

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复习与思考题

1.社会化的定义是什么?

2.举例说明什么叫再社会化?

3.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5.社会化的理论有哪些?

6.什么叫社会角色?

7.什么叫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并举例说明。

8.什么叫角色冲突?为什么会产生?

9.角色冲突有哪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10.两性在心理上有哪些差异?

11.简述性别差异的理论。

阅读书目

1.[美]克科·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章。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版,第三章、第四章。

3.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章。

4.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十章。

5.[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第二十九章。

6.刘翔平、葛鲁嘉:《男女差异心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

7.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六章。

189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90

第三章自我意识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本章节将探讨自我意识的定义、内容;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增强和自

我表现等。

二、重点:自我意识的定义、内容;自我增强和自我表现。

三、难点: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一)自我意识是人所持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即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四种:

(一)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二)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三)将自我意识分为公我意识、私我意识;

(四)将自我分为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是必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家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对社会互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的研究。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角色扮演、他人的评价和参照群体。

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它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二、自我增强

(一)定义: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二)方式:

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

1.向下的社会比较

2.选择性遗忘

3.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4.缺陷补偿

5.自我照顾归因

6.自我设障。

三、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自我表现的原因有时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叫自我意识?

2.生理、社会、心理自我各包含哪些内容?

3.什么叫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4.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5.什么叫自我增强?人们常用于自我增强的方式有哪些?

6.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7.什么叫自我设障?个体这样做的目的?

8.什么叫自我表现?简单分析这样做的利弊。

参考书目

1.[美]唐奈尔桑·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1987年英文版,第二章。

2.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版,第五章。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四、五章。

191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92

第四章社会动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动机的涵义、特性和类型;介绍国外动机理论;探讨挫折、受挫后的行

为反应等。

二、重点:社会动机的特性、类型、动机理论、挫折后的反应。

三、难点:动机理论、挫折后的反应。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

(一)社会动机的涵义:

社会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媒介,换言之,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二)社会动机的特性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社会动机的特性:

1.动机的强度

2.动机的清晰度

3.动机的更替性

4.动机的活动性

5.动机的复杂性

二、社会动机类型及相关的研究

(一)成就动机:

1.定义: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

2.相关的研究:

(1)麦克里兰德的研究

(2)阿特金森的研究

(二)权力动机

1.定义:对权力的欲求。

2.相关的研究

(三)亲和动机

1.定义:也称合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2.相关的研究

三、动机理论

(一)本能学说

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弗洛伊德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需要层次说

第二节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

一、挫折的定义

所谓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二、造成挫折的原因

1.外界条件的限制

2.判断发生偏差

3.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等

三、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个体遭受到挫折以后,对自己这种因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总是要设法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补偿和压抑等。

复习与思考题

1.社会动机的涵义是什么?

2.社会动机有哪些主要的特性?

3.简述需要的层次理论。

4.什么是成就动机?麦克里兰德的研究得出哪些结论?

5.简述阿特金森的“价值—期待”理论。

6.什么是亲和动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动机?

7.什么叫挫折?人们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有哪些?

阅读书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版,第六章。

2.[美]约翰·P.霍斯顿著:《动机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沙莲香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章。

193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94

第五章社会认知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本章节将探讨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特征;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印象

形成的一般原则、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归因理论及归因偏差。

二、重点: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和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偏差。

三、难点: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凯利的归因理论,归因偏差。

学时分配:5学时。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一)选择性

(二)防御性

(三)认知的完形特征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定义: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

(二)分类:

泰勒和克劳克把人脑中的社会图式分为四种:

1.人的图式:有关各类人的图式

2.自我图式:有关自己的图式

3.角色图式:有关各类社会角色的图式

4.社会事件图式:有关各类社会事件的图式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可以分为:

(一)面部表情:包括眼神等

(二)身段表情:姿势

(三)言语表情:声调、节奏等

社会心理学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而实现的,因此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因素包括:

(一)原有经验

(二)价值观念

(三)情感状态

(四)认知偏见。认知偏见包括:

1.光环作用

2.相似假定作用

3.类化原则

4.积极偏见

5.隐含人格理论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认知对象因素

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

三、认知情境因素

认知情境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和背景参考。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

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包括

(一)一致性

(二)评价的中心性

(三)中心特性作用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包括平均模式和增加模式

(一)平均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

(二)增加模式是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195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96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

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海德所要分析的素朴心理学。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相一致时,就是进行对应推论,它由琼斯和戴维斯提出。

三、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叫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行为时可能的三种形式,即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归因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四、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把原因分为外在、内在两种,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区分为暂时、稳定的两个方面。

五、归因偏差

在归因理论中基本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是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和实际的偏见,如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析、忽视一致性信息、自我防御性归因。

复习与思考题

1.什么叫社会认知?

2.社会图式分哪几类?

3.简述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4.人的表情包括哪些方面?

5.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会存在哪些认知偏差?

6.什么叫光环作用?

7.什么叫相似假定作用?

8.什么叫积极偏见?

9.什么叫隐含人格理论?

10.什么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1.简述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12.简述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13.评述凯利的归因理论。

14.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15.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7 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学生姓名 专业园林 层次专升本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2012 年 4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1 1.1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败 1 1.2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 2 2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2 2.1人际交往个体因素分析 2 2.1.1自我认识影响因素 2 2.1.2情感影响因素 3 2.1.3社会知觉与归因影响因素 3 2.2社会环境因素 3 2.2.1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3 2.2.2家庭的影响因素分析 3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4 3.1培养交往原则 4 3.1.1培养坦诚守信的人际交往原则 5 3.1.2培养宽容忍让原则 5 3.2掌握交往技巧 5 3.2.1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 5 3.2.2记住别人的姓名 5 3.2.3善于倾听 5 3.2.4学会说话 5 3.2.5给人鼓励和赞扬 6 参考文献 6

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日益成为“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各种方式的交往频率大大增加,这无疑对现代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交往能力重要性影响因素分析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是要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发展的,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日益成为“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各种方式的交往频率大大增加,这无疑对现代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说旧时代的政治家通过交际主要在于认识、了解并选择干部,做到知人善任,拥有治国用兵之才,从而促成大业,那么,在当代,政治家必须通过交际,和上至核心决策集团的要员,下至普通选民保持广泛而经常的联系。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即使是一个普通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一刻也不能脱离和父母、家人、同学、同事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的日常交际。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个体交际网络中做到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为自己寻找一个恰当的位置和理想的环境,从亲人、朋友和他人那里得到真诚的理解、爱护、帮助和支持,这样势必会有助于你个人事业的成功。 1.1人际关系与事业的成败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合作,而合作始于人际交往。当今时代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一方面竞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当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若干人的合作才能完成,且不说从事政治组织工作、经济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工作等需要多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协同作战,即便进行一项科学研究,也需要合作。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2019临床心理学教学大纲李惠民

《临床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86504 课程名称:临床心理学 英文名称:Clinical psycholog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健康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二、课程简介 临床心理学是关于人们心理健康的维持和援助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存在心理困扰的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临床评估和临床干预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本课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心理咨询能力为核心强调心理咨询的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心理诊断与测量的技术;人格的理解与诊断;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教学中需配合助理心理咨询师的考核要求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全面综述。根据我校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紧密配合心理咨询师考级内容展开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心理基础理论的有关知识,能够对人格作出较好的理解与诊断,掌握心理诊断与测量的技术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手段,并且能够对临床心理学中的特殊专业有较好的认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

四、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一)教学基本要求 诊断工作对咨询和治疗来说是充分和必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诊断咨询和治疗也就无从入手,误诊往往也是咨询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心理诊断时必须掌握诊断程序和常用方法,同时还要学会将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按要求整理行文。 (1)掌握异常心理症状,能够区分病与非病 (2)掌握心理诊断的分类标准 (3)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分类 (4)能够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选择心理测验 (5)能够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诊断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1.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掌握) (1.2)摄入性谈话(重点掌握) (1.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掌握) (1.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重点掌握) (1.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熟悉) (2)初步诊断 (2.1)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掌握) (2.2)确定是否属于本职工作(重点掌握) (2.3)形成初步印象,分析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重点掌握) (2.4)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5)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重点掌握) (2.6)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熟悉)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营销市场所面临 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用各种理论知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 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在市场营销的每阶段过程中的应用,说明了营销人员应掌握一定的 社会心理学,才能在对商品调研、商品包装、宣传规划、商品销售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有 效沟通,了解客户的态度,并转变其消极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市场营销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 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 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 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 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 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 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 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 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 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各专业学生 考核要求:平时30%,期末考核7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门课程为全院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主要使学生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初步懂得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其学习社会心理学的需要与兴趣;使其掌握为现实生活所必须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学会自觉应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自觉性与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并且如何通过微观社会结构对个体发生作用,从而使社会心理学有助于对人们社会行为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 3.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社会心理学在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问题中的作用系统的观念来看待社会心理学作用。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涵盖个体、群体与大众心理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涉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趣味性与专业性并重。因此要求学生

预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讲授必要的社会心理理论与观点,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讲座、讨论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利用社会心理原理与规律解释分析社会心理现象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提高生活质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2.十三所高校.社会心理学(第4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3.章志光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5.[美]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 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1、基本内容 (1)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3)了解社会心理学历史发展 (4)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难点: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4、教学建议 (1)全面、简要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树立正确观点 (2)采用讨论、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1、基本内容 (1)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2)第二节社会角色 (3)第三节自我意识 2、教学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个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相互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社会心理发展 1、社会化 2、态度及其测量 二、认知社会心理学 1、社会知觉 2、刻板印象与归因 3、自我概念 4、价值取向 三、社会互动 1、沟通 2、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 4、助人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从众、依从和服从 2、劝导与态度改变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4、合作、竞争与冲突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 柏拉图:人性深受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和社会制度可以改变人性。 亚里士多德:人性由生物本能决定,难以改变。 孔子:对人的社会知觉和评价是相对的。 老子内心和外表的矛盾长存。 二、产生阶段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学科影响:社会心理学由“生物还原主义”向“心理还原主义”过渡 心理学与社会学靠近和渗透 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三、迅速发展阶段 社会心理学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人文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综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价格,整个社会活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

社会心理学_社会冷漠现象分析报告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人口的密集度有关系,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人们往往会通过观察别人来判断自己是否正确,这就导致了许多人在场时反应变慢,或者认为该做的事情别人会去做,或者认为既然别人不做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或者不能做。因此,面对年轻女子被车撞倒,现场的许多人彼此观望,一时无人施加援手,固然反映了他们的道德麻痹,但也与这种从众效应和责任分散效应有关。 悲剧后的社会心理学原因 (一)旁观者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帮助别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 运城学院专业建设网.doc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 英文名称:S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码:14118D 课程类别:拓展提高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了解和说明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是一门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心理学学科。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帮助学生系统用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对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社会心理的探讨,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与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 二、认识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社会心理观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 第二章社会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 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 3、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的含义 一、什么是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种类 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三、教师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四、同辈集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工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第三章自我意识 [目的与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日我意识的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日我意识的发展 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自我过程 一、日我评价 二、自我美化 三、日我表现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摘要: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同时因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收入分配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规范、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且日益突出,并由此产生了焦躁浮躁、公平正义感缺失、仇官仇富等相应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寻求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方法和途径。 主题词: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心态 一、当前社会问题概述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取得空前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社会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现象较复杂,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所碰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

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代社会也有社会问题,当然,许多内容与今天不一样。现在有当代的社会问题,未来,人类社会同样会有社会问题,只不过许多内容也会与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社会前进中新发生的,这些问题可归纳成五类:即社会规范问题;社会平等问题;社会组织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相对应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党和政府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学习、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社会心理学概论 本章导学 本章概要 本讲将主要讲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发展历史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学习指导 本讲的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抽象,需参照案例和资料领会贯通。 案例导入 心理研究中保护被试的守则 1. 心理学家应致力于提高心理学科学、教学和实践的准确性、诚信度的真实性。 2.心理学家应该尊重所有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体的隐私权、私密的自我决断的权力。 3.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时候,无论是当面进行,通过电子交换系统还是其他形式进行交流,都必须征得个体的知情同意。 4.在征得同意时,心理学家应告诉被试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持续时间和过程,让他们知道有权参加或者在实验开始之后退出研究。 5.保护任何媒介记录的私秘性信息是心理学家的一项基本义务,他们对此应该合理谨慎的措施。 6.心理学家不应进行欺骗的研究,除非他们作出判断,认为研究预期的重要科学、教育或应用价值可以使其技术运用合理化,并且有效的非欺骗备选过程不可行。 7.心理学家应尽可能早地向被试解释作为实验设计和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任何形式的欺骗。 8.心理学家提供机会,让被试及时得知有关研究性质、结果和结论的确切信息,应采用合理措施来纠正被试可能形成的错误观点。 章节内容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而其它学科难以替代的研究对象。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其实就是寻找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答案。当然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很多,有人曾说过,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我们不可能一一陈述,因此我们把国内外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分类介绍。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social psych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09200410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45(39/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3(2.5/0.5) 学分:3 学分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1.课程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中重要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并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在课程类别中属于专业教育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掌握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的相关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并能将其运用于分析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把握个体心理发展及动态变化。 (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树立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观。 (3)能够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分析和评价意见,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制定解决方案。 (4)具有合作意识,能够通过团队合作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4.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适用于应用心理学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5.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现状和发展有所了解。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并实践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学的兴趣,以及分析社会心理现象,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的能力。 6.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课程,为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社会心理学主要的理论流派 一、学习的机制 (一)联想 (二)强化 (三)模仿: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 二、社会交换论: 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Homans)相互联系的普遍命题上: (一)成功命题 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多,重复行为的频率就越高。 (二)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引起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三)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四)剥夺—满足命题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五)侵犯—赞同命题 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其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此时侵犯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可能会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赞同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变得更有价值。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与美国学者詹姆斯(W.james)和米德(M.Mead)始于20世纪30年代。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有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与个体与他人互动,而不是在于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是个体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是人类理智作用的表现。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它们受法律、道德及习俗的控制而被压抑、被排挤到意识之下,但依然存在并追求满足。在被压抑的本能与欲望中以性本能为主。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还有前意识--潜意识中可能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概念,是性本能。弗洛伊德假定,力必多(性本能)是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其发展呈定式化,如果正常发展状态受阻则可能会产生性倒错状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个体初级系统顺从冲动、追求快乐。这是快乐原则。在婴儿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道德、习俗要求个体克制本能与冲动,适应现实,否则不但得不到快乐,反而会痛苦,这是现实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前者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后者指向毁灭,是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有三个层次: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浅析抱怨的社会心理学

浅析“抱怨”的社会心理学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抱怨言语行为进行了定义及研究。在语言学界,在抱怨言语行为中,由于过去或正在进行的活动对说话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话人表达不满、烦恼、责难以作为对该活动的反应,并且这一抱怨常常讲给对这一冒犯行为至少要负部分责任的受话人。汉语抱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还未见到。 心理学界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后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征等方面展开的。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关于抱怨言语行为的心理学文章,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阐述,只是简单的讲述。另外,考虑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大部分的发展都在美国进行;因此,许多发现尚未在其他文化中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过对汉语抱怨言语行为语料的分析,发现汉语抱怨言语行为同样具有自我表现的功能,因此提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方式的观点。下面首先介绍社会心理学中自我表现这一概念。 自我表现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觉的印象控制过程称作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因为大部分社会交往活动可以基于自我表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为可以被认为是没有自我表现的意图。被广泛使用的自我表现行为分类是:把自我表现分为自信的自我表现和防御性的自我表现。可以肯定,几乎每个

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人们将抱怨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想给抱怨的倾听者留下什么印象呢?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下文针对这两个问题做详细论述。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抱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言语行为现象,我们时常会听到周围其他人或我们自己抱怨天气不好,考试题太难,工作压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或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抱怨呢?有人会说:我需要发泄!是的,抱怨具有宣泄的功能,通过抱怨可以减少自己内心的认知失调所带来的不愉快。但是,我们抱怨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不快,有时,我们是为了进行自我表现,也就是试图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印象管理,无论我们是否亲身体验了对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满情绪,我们仍可能会进行抱怨,通过抱怨来影响我们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试图给他人留下各种不同的印象,并实现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现个人属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和品质,并达到同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目的。通过对抱怨言语行为实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们试图留给别人不同的个人属性印象。当我们的同事向我们抱怨公司老板太苛刻时,如果我们随声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们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样不满的体验,我们实际上都是在表现我们的个人属性。这种情景下,抱怨成了我们之间关系的一个联结点,我们之间产生了某种共鸣,拉长我们的谈话,并达到了在我们之间建立起团结一致的人际关系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过抱怨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和我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浅谈从众现象摘要:文章通过很多案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和普通人们的从众现象,并用老师上课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去加以解释。从而抑制大家的从众心理,真正引导大家去坚持自己的意见,多做亲社会化的事情,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关键词:从众、集体无意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羊群效应“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心理学上“羊群效应”说的就是从众。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 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还可以分类为:真从众,权益的从众,假不从众,真不从众。 下面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大家从众的原因。比如前段时间H7N9流感病毒肆意泛滥时,一位甚至多位所谓的“专家”说了: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流感。这家伙,话一说完,大家挤爆

了全国各家药店,板蓝根顿时价格堪比黄金,很多药店一大早就得挂出:“板蓝根已售罄”的标示,这场风波席卷了中国各地,还引发了微博的各种段子。记得看过一个段子是这样写的:三个屌丝向一个女神表白,甲说:我有宝马别墅,乙说:我有切糕,丙说:我家有很多板蓝根。此时甲乙默默离去。笑话反映了当时大家的盲目购买板蓝根的行为。 一加分析,他们从众的本质原因是个人受到了群体的压力。因为大家都在买板蓝根,你不买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不要命啦怎么怎么的。这种无形的压力导致了大家盲目跟从,为什么叫盲目呢,因为大家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科学,而且忽视了正确的预防流感方法。下面说下群体压力来自哪里。本例中,群体压力一是来自信息影响,是指遵从群体规范是获得信息的方式。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看到大家纷纷去买板蓝根,在这种矛盾和不确定的情景中,人们对自己的感知没有把握,所以大家都去跟从。第二个来源便是规范影响,规范影响是指,从众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接受和表扬,避免受到惩罚和排斥。该观点认为,人们有被他人接受的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想要被喜欢,被接纳。避免成为“异类”,渴望融入集体。有时大家不知道自己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仍然希望追随集体。另外,就算有人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是会追随融入集体。就如例子中中,看到大家都去抢板蓝根,如果自己不去买肯定会有种不被接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说明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课程编号:12600342z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48 总学分:3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产生种种社会心理现象及人类行为的学科。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是一个范围最广的分支学科,从个人到集体,从群众到领导,从私人生活空间到公众场所,从婚姻恋爱到违法犯罪,任何涉及到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心理活动,都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是,由于社会是由相互交往的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社会心理学的一条主线,就是研究人的交往,研究人际行为和人际关系。 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分章节列出标题、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4学时)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第二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4学时) 第—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社会认知(6学时) 第一节个人知觉 第二节自我知觉 第三节社会认知 第四节归因问题 第四章社会行为(4学时) 第—节人类行为的基础 第二节人类的侵犯行为 第三节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五章态度问题(6学时) 第一节态度的概述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理论 第四节说服模型 第五节偏见问题 第六章人际关系(4学时) 第一节人际吸引 第二节亲密关系

第三节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6学时)第一节社会交换 第二节社会影响 第三节从众、顺从与服从 第八章团体心理与行为(6学时)第一节团体概述 第二节团体领导 第三节团体内部沟通 第四节团体决策 第九章健康心理学(4学时) 第—节健康与心身疾病 第二节压力 第三节应对方式 第十章文化心理学(4学时) 第—节文化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四个领域 第三节对中国文化的分析 (二)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社会心理学论文—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暴露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暴露 Discussion on the self-disclosu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摘要: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社会上,人际关系几乎决定了一切。可以说,成功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社会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中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吸引,而在人际吸引中的一个现象就是“自我暴露”。本文就是重点来写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暴露,来说明自我暴露与其他方面的各种联系,并从中可以得出一些观测结果,以期对于自我暴露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暴露、人际关系、联系 Abstract: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an individual . In socie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arly determined the all thing. We can say that the success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a person in society is vi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embodiment of a mutual attraction, and " self-disclosure " is a phenomen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write about self-disclosur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disclosure and other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be drawn from some observational results, in order to help the study of self-disclosure.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self-disclosur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conne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